神舟六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航天技术最先进的三个国家修改病句类型

神舟七号飞船_百度百科
收藏 查看&神舟七号飞船
神舟七号飞船于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于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神舟七号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飞船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科研单位是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外文名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所属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发射场地搭载航天员、、返回时间日17点37分
神舟七号是中国第三个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中国首次进行出舱作业的飞船<img title="3名正选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与景海鹏" style="float:" picsrc="08feddccb9577bcb0a46f21fab19" data-layout="right" width="780" height="530" url="http://b./baike/s%3D220/sign=e745b4294aed2e73f8ed/08feddccb9577bcb0a46f21fab19.jpg" compressw="220" compressh="149" useredit="1" />
在北京时间日21时10分4秒988毫秒由长征2F火箭发射升空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
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能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飞船于北京时间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
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神舟七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 神舟七号飞船全长9.19米由和构成神七重达12吨长征2F运载火箭和组合体整体高达58.3米作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舱以及用于出舱时的配有泄复压控制支持等功能内部有航天员生活设施轨道舱顶部装配有一颗伴飞小卫星和5个复压气瓶无留轨功能形状似碗用于航天员返回地球的舱段与轨道舱相连装有用以降落降落伞和反推力火箭实行软着陆装有推进系统以及一部分的电源环境控制和通讯系统装有一对
神舟七号飞船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和神舟七号飞船候补航天员分别为指令长主要任务是实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日下午14时30分在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新闻发布会上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总指挥部宣布日21时07分至22时27分直接发射进行载人航天飞行届时中国的将首次出舱来进行太空行走
北京时间日21时10分04秒988毫秒由长征2号F火箭发射升空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翟志刚刘伯明分别穿着中国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出品的海鹰舱外航天服进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兼任气闸舱的轨道舱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刘伯明的头部手部部分出舱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宇航员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的国家北京时间日17点37分神舟七号飞船成功着陆于中国四子王旗中国科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载人飞船工程应用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空间对地观测空间科学及技术实验
对地观测任务是以与国际同步发展先进空间遥感器及开拓研究为目的确定了器多模态遥感器包括微波高度计辐射计和散射计地球环境监测和遥感应用研究等在轨实验和应用任务地球环境监测包括太阳常数监测太阳和地球紫外辐射监测以及收支探测遥感器应用研究为中国遥感应用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开展成像光谱技术和微波遥感技术在海洋陆地和大气方面的应用研究和应用示范
空间科学研究安排了空间生命科学科学包括项目微重力物理研究项目还有空间天文项目预报和监测任务目标是全面提高中国空间科学水平空间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制了多种空间实验设备开展空间生物学效应研究空间蛋白质结晶空间细胞培养空间细胞电融合以及空间蛋白质和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等研究空间材料科学研究研制多工位晶体生长炉和晶体生长观测装置开展二元和三元半导体光电子材料透明氧化物晶体金属和合金等材料研究和空间生长研究空间晶体生长动力学空间环境预报和监测研究可以建立空间环境预报中心发布长期中期短期空间环境预报和警报进行效应预测保障航天员和空间设备安全七号载人飞船3名正选航天员包括入选过神五及神六计划的翟志刚以及2名也曾经入选过神六的队友刘伯明与景海鹏进行中国航天首次活动的是曾经2次入选神舟计划的航天员翟志刚第1备选是刘伯明翟志刚男身高172cm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镇龙西村人文化双学士学位日出生1984年加入1985年6月入伍1991年9月入党现为航天员大队二级副师职军衔
曾任空军试训中心某团飞行教员飞过歼八等机型安全飞行950小时为一级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员经过多年的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曾入选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梯队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航天载人飞行乘组梯队成员2008年6月入选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乘组
日16点43分24秒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开始出舱16点45分17秒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16点59分结束返回轨道舱北京时间日成功返回地球1966年9月出生齐齐哈尔市人1985年6月入伍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中队长安全飞行10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6月入选神六载人航天飞行乘组梯队成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飞船载人飞行乘组梯队成员 刘伯明1990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正师职大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中队长飞过歼八等机型日神七升空9月27日协助翟志刚完成出舱行走任务男汉族山西省运城市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87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司令部领航主任安全飞行120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等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成员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任务飞行乘组神舟七号运载火箭于日21点10分4秒988毫秒发射升空120秒火箭抛掉助推器及逃逸塔第159秒火箭一二级分离
583秒飞船与火箭分离随后飞船正常进入预定轨道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
日04:03 启动变轨控制程序
04:04 完成变轨飞船进入轨道运行环绕地球超过五圈之后进行
16:35 翟志刚在刘伯明与景海鹏的相互帮助下航天员翟志刚打开舱门开始出舱活动翟志刚首先探出头并向舱外默认的闭路镜头挥手之后全身走出舱外刘伯明也把头探出机舱外交给翟志刚一面小型的五星红旗翟志刚接过五星红旗向镜头挥动片刻随后翟志刚取回舱外装载的固体润滑实验试验样品
16:58 航天员成功完成舱外活动返回轨道舱内
17:01 轨道舱舱门关闭
在航天员出舱五分钟左右时神舟七号曾经报告仪表显示轨道舱火灾后经证实是误报17时30分航天员出征仪式胡锦涛来到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亲切看望执行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并为他们壮行
18时许三名航天员抵达发射场确认技术状态后航天员先后进入神七返回舱
18时35分许翟志刚开始用指挥棒尝试操作
21时09分许神舟七号发射进入1分钟准备摆杆全部打开
21时09分许火箭点火
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升空.
点火第120秒火箭抛掉助推器.
点火第159秒 火箭一二级分离成功
点火第200秒
点火第500秒二级火箭关机
点火第583秒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星箭分离
21时22分许航天员报告太阳帆板展开身体感觉良好
21时30分许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宣布飞船正常入轨
21时32分许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
22时07分神七升空后第一次在轨和出舱环境预报空间环境平静对飞船的在轨运行是安全的
23时19分许在神舟七号飞船飞行第二圈过程中航天员翟志刚首次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开展工作4时04分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变轨由变成近圆轨道
10时20分许航天员开始组装测试舱外航天服
12时0分36秒至8分46秒远望六号船首次精确测控神七飞船
12时47分至12时59分神七飞船成功穿越区域
21时47分许飞天和海鹰两套舱外航天服均组装完成
21时59分许航天员翟志刚与飞控中心试验
22时25分许航天员开始穿个人装备
23时36分许翟志刚着中国自主研发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太空首次亮相13时57分许返回舱舱门关闭航天员开始进行出舱前准备工作
15时30分许舱外服气密性检查正常气压阀检查正常
15时48分许指控中心批准轨道舱开始泄压神七轨道舱开始进行第一次泄压
14时许神七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决定翟志刚为出舱航天员在轨道舱支持配合翟志刚出舱景海鹏值守返回舱
16时17分许神舟七号和北京飞控中心对话飞船运行正常航天员表示感觉良好航天员吸氧排氮结束
16时22分许航天员穿好舱外航天服
16时24分许出舱活动重要步骤均已结束航天员吸氧排氮泄压工作准备完毕
16时26分许轨道舱开始第二次泄压当舱内气压降至2千帕时可满足航天员出舱条件
16时39分许在刘伯明景海鹏的协助和配合下中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16时48分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开始
16时58分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发出指令神舟七号返回到轨道舱
16时59分许翟志刚进入轨道舱并完全关闭轨道舱舱门完成太空行走
17时01分许轨道舱关闭正常
18时32分许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与神七航天员进行天地通话
19时24分神舟七号飞船飞行到第31圈时成功释放伴飞小卫星这是中国首次在航天器上开展微小卫星伴随飞行试验
20时16分许伴飞卫星完成对神舟七号的20分钟拍照图像十分清晰
21时45分神舟七号上的三位航天员与家人进行天地通话11时06分许航天员换好舱内航天服
11时16分许三名航天员穿舱内压力服做返回准备返回控制数据将注入飞船
11时46分许返回控制数据已注入飞船
12时51分许神舟七号返回舱舱门关闭神七返回阶段开始
15时26分许担任搜救回收神七飞船任务的车队已从出发正在向主着陆场进发
15时59分许四子王旗主着陆区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大小路口均有执勤人员把守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16时22分许主着陆场地面搜救分队正向飞船理论落点开进
16时41分许各测控站点进入神七飞船返回跟踪的10分钟准备
16时44分许北京飞控中心发出飞船调姿指令飞船一次调姿到位
16时51分许北京飞控中心宣布飞船进入正常返回轨道
17时02分许主着陆场六架搜救直升机全部起飞
17时06分许向各测控点发出落点预告
17时12分许推进舱和返回舱成功飞离
17时17分许搜救直升机到达指定空域待命
17时20分许神舟七号飞船飞入中国上空
17时20分许返回舱降落伞打开
17时21分许飞船进入与地面指控中心的通信暂时中断
17时22分许飞船进入主着陆场上空
17时24分许飞船飞出黑障区
17时25分许搜救人员在直升机内举牌提示搜救开始
17时25分许三名航天员向地面通报感觉良好
17时36分许神舟七号完成载人航天任务返回舱顺利着陆
18时22分许航天员成功出舱
18时23分许航天员刘伯明成功出舱19:30 神舟七号释放伴飞小卫星
日16:54 飞船进入正常返回轨道
17:16 飞船返回中国上空
17:25 太空船离开并且打开主伞
17:36 成功着陆
18:22 航天员自主出舱航天员选拔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前身是创立于日的及工程研究所日更名为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成为继俄罗斯训练中心美国休斯顿航天中心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被誉为中国航天员成长的摇篮
据称神七是在总结神五神六航天员选拔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每名航天员在乘组中的不同分工依据个人特点进行的科学选择完全遵循科学公正客观合理的原则航天专家介绍说神七航天员是经过5级筛选才脱颖而出的可谓两百里面挑一
<img title="飞天舱外航天服俄罗斯海鹰号航天服" style="float:" picsrc="38dbb6fddc735fa3502" data-layout="right" width="900" height="600" url="http://h./baike/s%3D220/sign=efebb9961fa8cb/38dbb6fddc735fa3502.jpg" compressw="220" compressh="146" useredit="1" />飞天号航天服
神舟七号准备了两套航天服一套是俄罗斯海鹰号航天服一套是中国自主研究的飞天号航天服飞天号航天服接口各方面都是按照中国的模式来做的飞天号是我们的飞船应用系统是一个实用性的系统它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飞船应用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利用载人飞船的空间实验支持能力开展对地观测环境监测进行生命科学空间天文流体科学等实验安装有多项任务的上百种有效载荷和应用设备飞船试验阶段的应用属试验性质实验内容非常广泛研究成果将广泛用于医药发展食品保健防治疑难病症以及工业农业等各行业之中载人飞船系统采用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的三舱两对帆板构型和升力控制返回圆顶降落伞回收方案其中轨道舱位于飞船的前部装有船上各分系统为飞船自主飞行和留轨飞行工作所需的设备及有效载荷神舟四号多模态遥感器在轨运行取得大量具有应用价值的科学数据一举试验成功微波高度计和是中国空间遥感技术的重要突破配合微波高度计的飞船精密定轨达到中国低轨道空间飞行器全球定轨的最高精度卷云探测仪具有探测大面积卷云和薄卷云的能力结果超出预期受到用户的高度评价为中国首次实现对全球环境重要参数绝对量的探测对太阳和地气紫外太阳常数和收支状态等进行了系统监测观测成果达到国际水平在空间天文方面在国内率先对宇宙及太阳的高能暴发现象进行空间观测取得了探测研究的重要成果载人航天工程一期空间科学计划的成功使中国掌握了空间科学实验的重要关键技术空间科学实验和探测水平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作为载人航天安全保障而安排的空间环境监测及预报研究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飞船轨道空间环境参数准确预报了对飞船发射有危害的流星暴事件和其他灾害性空间环境状态保障了飞船和航天员的安全建立了空间环境预报中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空间环境预报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促进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水平载人飞船构造
1轨道舱呈圆桶形状是航天员工作生活和休息的地方轨道舱调整了舱内布局设计以便安装应用系统设备及航天员食品和饮用水装置轨道舱的后端底部设有舱门航天员通过这个舱门可以进入返回舱至神舟六号轨道舱外部两侧装有两个像鸟儿翅膀一样的太阳翼轨道舱所需要的电能就是由这两个电池翼提供的神舟七号由于在轨返分离后轨道舱不执行留轨测量任务所以取消了轨道舱太阳翼
2返回舱是载人飞船唯一返回地球的舱段飞船起飞上升到入轨及返回着陆时航天员都在返回舱内神舟六号的返回舱形状像钟其舱门与轨道舱相连航天员通过这个舱门可以进入轨道舱返回舱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舱内安装了航天员的座椅飞船在起飞上升和返回地面时航天员躺在座椅上的返回舱内还安装了飞行中需要航天员监视和操作的仪器设备航天员通过这些仪表可以随时判断了解飞船的工作情况还可以在必要时人工干预飞船的系统和设备的工作载人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都是密封的舱段舱内与外界完全隔绝内部安装的环境和将为航天员提供一个与一样的舒适生活环境另外还安装了供着陆用的主备两具降落伞返回舱侧壁上开设了两个圆形窗口一个用于航天员观察窗外的情景另一个供航天员操作光学瞄准镜观察地面驾驶飞船神舟七号使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火箭功能及性能满足工程总体和飞行任务要求产品技术状态受控研制质量良好出现的质量问题已经全部归零或有不影响飞行任务的明确结论完成了规定的可靠性安全性项目试验各项准备工作满足载人航天飞行产品出厂放行准则的要求
长征2F运载火箭主要技术指标
飞船重量为8吨多占船箭组合体起飞重量的六十二分之一要把一公斤的东西送入轨道火箭就得消耗62公斤比神舟五号在重量上有所增加因此发射神六的火箭也重了不少
火箭芯级直径为3.5米中国铁轨轨距定为1.435米按照这个轨距修建的铁路能够运输的货物最宽为372米去掉车厢外壳只剩下3.5米因此用标准铁路进行运输的火箭最大直径只能达到3.35米
火箭入轨点速度为每秒7.5公里这个速度是音速的22倍
火箭轨道近地200公里远地350公里6400公里火箭轨道与地球的距离为地球半径的几十分之一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基本任务是为运载火箭飞船有效载荷提供满足技术要求的转载总装测试及运输设施为航天员提供发射前的生活医监医保和训练设施为载人飞船发射提供全套地面设施组织指挥实施载人飞船的测试发射及飞行上升段的指挥调度监控显示和通信组织指挥实施待发段和上升段的应急救生完成运载火箭上升段的跟踪测量和安全控制为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提供有关参数和图像提供载人航天发射区的后勤服务保障
酒泉发射场建在的绿洲上西依山东是当年亲自挑选的至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不在的酒泉其实酒泉发射中心位于自治区阿拉善盟境内这里距离还有210公里当时以酒泉命名一是因为当时各国导弹卫星发射场起名时均避开真实地址二是发射场地处茫漠戈壁很难选一个有知名度的地名而酒泉是与发射中心距离最近且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城市
又称是中国科学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随着任务的变化发射场在神七任务中不仅要为舱外航天服提供测试环境和技术保障还要重新制定测试和发射流程把舱外航天服与飞船的联试舱外航天服与火箭的联试等纳入测试流程在神舟飞船七大系统中测控与通信至关重要如果航天器好比是风筝测控站和分布在三大洋的远洋测量船就是牵住风筝的那一根线地面的控制系统就像放风筝的人测控与通信总体方案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载人航天工程的成败中国航天器测控系统已经形成了以为中枢以十多个固定台站活动测控站和为骨干的现代化综合测控网在载人航天工程中中国的飞船测控系统使用了统一S波段系统通过同一套发射机和接收设备发送或接收遥测和遥控信号以及话音和电视信号探月的号角吹响后中国的又开始建设探月测控系统月球探测二期工程将建设35米口径天线深空测控网提高中国深空测控的能力未来中国还将进一步加强深空测控领域的国际合作飞船着陆场系统是指担负对飞船再入轨迹的捕获跟踪和测量搜索并回收返回舱以及对航天员出舱后进行医监医保医疗救护和紧急后送等相关分系统的总称
着陆场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增加的一个系统着陆场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飞船在太空飞行后从返回舱再入开始利用先进的无线电对目标进行捕捉分析和落点预报然后组织迅速逼近返回舱并且对返回舱进行处置且将其安全运回基地着陆场系统还包括飞船上升段陆上和海上应急返回搜救分系统在海上救生区部署了专门的打捞救生船和直升机配备了能在复杂海况下打捞漂浮在海面上的返回舱的设备当然飞船的着陆场不是像跳伞员降落地点那样在一块平坦的地面上画个圈做个明显标志跳伞员自己控制降落伞落到里面就行了的飞船着陆场的选择远不是这样简单而且它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神舟七号报告舱门气密性良好[17:10]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从轨道舱外的上我们可以看到太阳出现在神舟七号和地球中间[17:08]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航天员正在检测舱门密封情况[17:02]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轨道舱关闭正常[17:01]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舱门已经关上[17:00]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开始关闭舱门[16:59]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我们从打开的舱口中可以看到蓝色的地球[16:59]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舱外工作完毕[16:58]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翟志刚已经完全回到舱内[16:58]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翟志刚摘下舱外保护挂钩[16:57]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刘伯明在舱内协助收回电缆和保护带[16:56]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开始进入舱内 [16:55]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翟志刚准备返回轨道舱[16:55]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当前飞船状态良好[16:52]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翟志刚报告感觉良好[16:52]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翟志刚开始舱外工作将舱外试验品交给刘伯明带回舱内[16:51]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已经出舱10分钟[16:49]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翟志刚在太空中挥动五星红旗[16:48]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飞行工作正常[16:47]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在黑色的太空背景中航天员白色的身影格外清楚[16:46]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翟志刚已经全部出舱[16:45]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翟志刚在舱外向大家致意感觉良好向全国人民问好[16:44]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开始出舱 [16:43]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翟志刚把一个挂钩挂在舱外[16:43]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翟志刚左手伸出舱口[16:42]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舱门完全打开[16:41]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舱门已经打开[16:39]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翟志刚用右手扭动把手舱门已经打开一条缝[16:37]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打开轨道舱门神舟七号开始出舱[16:34]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两名航天员报告航天服工作良好出舱准备完毕身体状态良好[16:33]
[人民网两名航天员进行通话试验把有线的话音转到无线话音[16:32]
[人民网飞控中心前方报道组]:航天员正在进行出舱前的最后确认工作[16:31]任务执行情况
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搭载三名航天员发射升空21时30分飞船正常入轨22时07分神七升空后第一次在轨和出舱活动空间环境预报空间环境平静对飞船的在轨运行是安全的日4时04分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变轨由椭圆轨道变成近圆轨道10时20分航天员开始组装测试舱外航天服21时47分飞天和海鹰两套舱外航天服均组装完成21时59分航天员翟志刚与飞控中心试验天地对话22时25分航天员开始穿个人装备23时36分翟志刚着中国自主研发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太空首次亮相
日13时57分返回舱舱门关闭航天员开始进行出舱前准备工作15时30分舱外服气密性检查正常气压阀检查正常15时48分指控中心批准轨道舱开始泄压神七轨道舱开始进行第一次泄压16时22分航天员穿好舱外航天服16时24分出舱活动重要步骤均已结束航天员吸氧排氮泄压工作准备完毕16时48分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开始16时59分翟志刚进入轨道舱并完全关闭轨道舱舱门完成太空行走20时16分伴飞卫星完成对神舟七号的20分钟拍照图像十分清晰21时45分神舟七号上的三位航天员与家人进行天地通话
日11时06分航天员换好舱内航天服11时16分许三名航天员穿舱内压力服做返回准备返回控制数据将注入飞船11时46分许返回控制数据已注入飞船12时51分许神舟七号返回舱舱门关闭神七返回阶段开始16时51分北京飞控中心宣布飞船进入正常返回轨道17时12分推进舱和返回舱成功飞离17时20分神舟七号飞船飞入中国上空17时20分许返回舱降落伞打开17时21分飞船进入黑障区与地面指控中心的通信暂时中断17时22分许飞船进入主着陆场上空17时24分许飞船飞出黑障区17时36分神舟七号完成载人航天任务返回舱顺利着陆18时22分许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出舱18时23分许航天员刘伯明景海鹏成功出舱
创新与突破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是突破和掌握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与神五神六任务相比技术上主要突破了载人飞船气闸舱舱外航天服和航天员地面训练等关键技术
一是气闸舱与生活舱一体化设计技术轨道舱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兼作航天员生活舱和出舱活动气闸舱增加了泄复压控制功能出舱活动空间支持功能舱外航天服支持功能出舱活动无线电通信功能舱外活动照明和摄像功能出舱活动准备期间的人工控制和显示功能等
二是出舱活动飞行在出舱活动飞行程序设计上考虑运行轨道地面测控能源平衡姿态控制空间环境适应性等多种约束条件通过合理优化配置飞船的资源设计出具备在轨飞行支持出舱活动的程序平台
三是中继卫星数据设计及在轨试验设计技术神舟七号飞船装载了中国中继卫星系统的首个用户数据终端系统进行了国内首次天地数据中继系统数据传输试验
四是航天产品国产化技术与应用对部分关键器件组件采用了国产化产品对于促进航天科技带动中国相关发展自主创新型科技具有重要意义
五是载人飞船3人飞行能力设计与应用技术按照3人人体代谢指标设计配置了环境控制设备提供可容纳3名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空间设计了3人指挥操作协同关系程序
六是伴飞卫星释放支持及分离安全性设计技术为伴飞卫星提供了释放平台和释放能力解决了伴飞卫星释放后对飞船的安全性影响问题
气闸舱技术
神舟七号飞船设计的大部分挑战和特色来自于气闸舱研制
神舟七号飞船和神舟六号飞船一样也是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为了完成航天员出舱活动轨道舱经过改进既保留了航天员的生活舱功能又充当出舱活动需要的气闸舱
气闸的功能类似于的船闸不同的是船闸用来调节水位高度气闸舱用来调节气压航天员出舱前气闸舱能够快速泄出空气使舱内压力接近真空状态下的零气压航天员返回后气闸舱又能快速恢复压力至一个标准大气压气闸舱内还必须配置其他支持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的设备设施
尽管是在神六轨道舱基础上进行修改但神七的轨道舱气闸舱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全新的航天器从外形上看去掉了一对太阳帆板顶部安装了多个圆球形的气瓶还捆绑了一个颗伴飞小卫星从内部结构上看配备了复压气瓶两套舱外航天服泄复压控制设备和出舱保障控制台等舱载支持设备同时还提供了睡袋食品加热个人生活用品和个人卫生装置等生活设施气闸舱为此进行了全新设计从电路的排布防热的措施火工品的设计软硬件系统的接口等都要重新开始它在结构强度振动热真空等极端环境试验
不论是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还是返回轨道舱关好舱门非常重要因而飞船舱门被设计师称为生死之门出舱舱门虽然只有20千克重却有170多个零部件在沿用了神六舱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形式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神七的舱门进行了十多个项目的改进设计考虑到航天员身着出舱航天服充压后服装体积会增大神七舱门的通径也比神六有所增加舱门打得开关得上密封可靠成为三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真空高低温失重的太空环境下将舱门打开并不像在地面开关门那么轻而易举而且舱门若不能保证密封轨道舱内就无法复压意味着2名航天员将无法脱掉舱外航天服不能回到返回舱2004年设计人员特意研制了真空热环境舱门开关装置实现了在地面进行真空和高低温环境下的试验验证舱门专用的真空罐里设置了开关舱门的机构像一只机械手在模拟航天员的操作设计人员为了获得舱门在更为恶劣的太空环境中的数据还把真空罐的温度拉偏到零下45度和零上45度通过计算机操作获得试验验证数据
气闸舱有9个氧气瓶其中2套航天服各使用3个另有3个是舱载气瓶正常情况下用不到这么多氧气瓶数量多一点是为了应对异常
舱外顶端的伴飞小卫星紧挨着5个复压气瓶为防止释放小卫星时所产生的碎片可能会像子弹一样打到气瓶科研人员还给气瓶穿上防弹衣另外气闸舱内的有线和舱外出舱活动操作显示界面照明灯摄像装置等设备都充满了设计师的智慧
对于神舟七号飞行任务来说出舱活动是这次飞行的最大技术创新点而对于出舱活动来说航天员选拔训练及舱外航天服的研制都是直接影响飞行成败的关键技术
1出舱活动训练
针对神舟七号任务航天员主动操作多难度大在轨应急处置情况复杂的特点航天员系统周密考虑了各种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和风险从实战出发从难从严加强训练切实增强执行任务特别是各种应急情况处置能力在方案设计上充分继承神五神六成功经验针对出舱活动特点结合各类资源实际立足最困难最复杂科学合理制定各类方案预案组织初选入选的六名航天员完成了针对性的训练任务这种针对性训练包括以下6个方面
1进行了人-船-地联合测试参试任务
2进行了航天员在模拟失重训练水槽的训练
3完成了航天员出舱活动程序训练模拟器的训练
4完成了本阶段固定基模拟器的训练
5开展了舱外航天服强化训练理论与操作训练
6开展了飞行手册学习心理表象训练体质训练装船设备操作训练飞船技术训练集体讲评和研讨等内容的训练
这些针对性训练为确保神舟七号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舱外航天服
是神舟七号飞行任务的又一大关键技术舱外航天服实际上是一个浓缩了的舱外生命保障系统在服装内要给出舱活动的航天员提供大气压力氧气供给温湿度控制等舱外航天服为航天员在太空提供生命保障安全防护和通信保障是航天员出舱活动的主要装备系统复杂高度集成技术难度很大安全可靠性要求很高从1995年开始中国开始舱外航天服关键技术的研究和部件研制2004年舱外航天服研制工作全面启动后陆续完成了方案初样正样阶段的研制并生产了飞行用和航天员地面训练用多套舱外航天服
在研制过程中中国针对舱外航天服作了大量的地面试验和验证建立了一系列训练试验保障条件研制了航天员地面训练模拟器中性浮力水槽模拟太空失重环境利用低压训练舱模拟太空热真空环境利用出舱程序训练模拟器进行程序训练和故障处理训练等各项地面测试试验数据表明飞天舱外航天服的性能指标能够满足神舟七号任务航天员出舱活动的需要中国研制的单套飞行舱外航天服产品费用约3000万元人民币
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中得到了首次应用使得神舟七号飞船的测控覆盖率将由原来的12%大幅提高到60%左右中继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中国航天应急和管理能力又有新进步天链一号01星在3个方面得到应用并发挥重要作用
远望号测量船队加上十余个地面站才能为神舟飞船提供12%的测控覆盖率而一颗中继卫星就可覆盖飞船50%的飞行轨道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使用效率都有了质的提高
航天器在太空中出现故障抢救时机往往以秒计一旦错过就可能造成永远无法挽回的损失随着中国卫星数量的增多故障率不可避免要增加张建启说中继卫星投入应用后将使航天器故障能够及早发现尽早解决
资源卫星环境卫星等应用卫星获得的科学数据要在卫星经过地面站上空时才能下传使用如果突发重大自然灾害就会失掉最佳的应对处置时机中继卫星可使各类卫星实现数据实时下传及时应用是各类应用卫星的效能倍增器
在轨试验任务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亮点除了航天员出舱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进行在轨试验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同时释放了一颗伴星利用这颗伴星对飞船进行照相和视频观测此次伴星试验任务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释放和绕飞技术的国家此外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还进行了固体润滑材料的在轨试验将中科院提供的固体润滑材料在外太空暴露后由航天员在出舱行走时进行回收
1伴飞卫星试验
伴飞卫星是伴随在另一航天器附近作周期性相对运动的卫星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是中国首次开展航天器平台在轨释放伴星以及伴星的伴随飞行试验其任务目标是试验和验证伴星在轨释放技术伴星释放后对飞船进行照相和视频观测在返回舱返回后由地面测控系统控制择机进行对形成伴随飞行轨道的试验为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中拓展空间应用领域奠定技术基础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伴星是在继承中科院创新一号小卫星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研制的中国第一颗空间伴随微小卫星该伴星采用了多项创新设计突破多项关键技术许多技术在国内属首次使用伴星采用了两舱结构一体化设计采用了轻型镁合金材料作为主结构框架承力板同时用作星内单机的安装板提高了卫星的功能密度使整星质量不超过40kg同时具有光学成像大容量压缩存储机动变轨伴随飞行自主导航多模式指向测控数传等多种功能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伴星的功能决定了这颗卫星研制的要求高难度大负责该卫星研制的中科院上海卫星工程中心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攻关已经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
1彩色视频和高效信息存储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伴星上装有一台双镜头可见光照相机可以灵活利用两个不同焦距的镜头分别在几米到几公里的大范围内对飞船进行高分辨率彩色照相观测或高帧频视频观测星上JPEG2000图像压缩算法极大提高了数据存储的效率星上最多可以存储3000多张图片
2高效电源模块主要采用的国产三结GaInP2/GaAs/Ge高效太阳电池阵其光电转换效率高于26.5%接近国外先进水平伴星在国内首次采用了大容量锂离子电池作为在轨航天器电源并通过对电源控制器的优化设计实现对锂离子电池组的安全控制和智能保护保证伴星在轨电源供给
3多任务指向模式的微型化姿控模块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伴星具有GPS自主定轨能力和三轴稳定姿态控制能力除了常规对地姿态定向外还具备对飞船定向变轨姿态机动和指向对伴飞目标定向等多种指向功能构成姿态控制模块的太阳敏感器磁强计陀螺和动量轮磁力矩器等均采用了微型化设计其中三个面的太阳敏感器总重不超过100克 三轴微型磁强计采用探头与电路一体化设计
4微型液化气推进伴星装有一套微型液化气推进系统实现轨道机动空间目标接近轨道绕飞形成和保持该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等优点通过天地大回路控制开展对非合作目标的接近及近距离高精度绕飞此项技术对中国未来的空间交会对接和轨道安全性技术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5小型化测控与数传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伴星采用统一波段USB测控体制安装USB测控应答机实现国内测控网对在轨伴星的统一测控管理还安装有一台高速数传机数传速率可以达到768 kbps可将相机在轨拍摄的图像数据快速下传至地面
2固体润滑材料的在轨试验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开始进行固体润滑材料试验固体润滑材料试验装置是一件可以可靠锁紧和便利解锁的锁紧机构在发射阶段将安装有试验样品的样品台可靠地固定在舱外飞船飞至第29~30圈航天员出舱活动在出舱活动期间由航天员便利地解锁并回收样品台
其操作流程是航天员在舱外打开试验装置的紧固机构→取回样品台→传递给舱内航天员→舱内航天员将样品台放入样品回收袋航天员进入返回舱后将样品台及样品回收袋在返回舱内指定位置上固定→返回舱返回后在飞船总装厂移交试验样品
为了保障固体润滑材料试验的成功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和化物所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攻关取得了三项关键性技术突破
1安全性保障安全是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核心首先是产品本身不能有任何影响箭船人的环节同时每一项可能出现的故障都不能影响安全性此外作为科学试验样品的载体还要保证整个试验周期内试验样品的安全根据以上几项原则首先要求装置在发射过程中不能意外解锁一旦在发射过程中意外解锁导致样品台脱离船体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装置首先要保证锁紧的绝对可靠以往的航天产品大多采用火工品进行锁紧但火工品严重威胁航天员安全因此必须设计一套非火工品的可便利解锁的高可靠锁紧机构第二项要求是装置本身不能有任何可能威胁航天员安全的环节这就对装置的原材料外观操作方式表面状态等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第三项要求是解锁环节应满足在着舱外服情况下单手完成操作的要求操作过程应简便并且不会脱手在前几艘飞船上也有一些非火工品的锁紧机构但或者要求徒手操作如扎带锁扣等或者要求双手操作如舱门开启在着舱外服状态下能够单手进行解锁的锁紧装置在国内没有先例第四项要求是装置应能够有效保护样品由于样品须暴露在样品台表面并且无遮挡因此如何防止回收过程中航天员过多地接触样品表面也是装置设计的一项重要课题
研究人员对试验样品及其空间试验过程中可能形成的反应产物逐一进行了研究分析确保不产生威胁航天员健康的任何物质同时对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样品的紧固方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对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样品所有棱角及棱边均进行圆角化处理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样品无突出的尖角锐边确保不发生刮拉航天服进而威胁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故障发生
2可靠性设计高可靠性是航天产品区别于民用产品的主要特点可靠锁紧可靠解锁是试验装置设计的两个根本要求可靠锁紧保证了试验的安全可靠解锁则是试验成功的保障国内外航天界的一项共识是越简单越可靠因此使装置简单化尽量减少机构运动环节是装置设计的基本思路细致入微的人机功效设计也是确保可靠解锁的重要内容包括操作方式解锁力设计把手形状把手表面状态操作标识等每一个环节都要审慎考虑力求确保成功避免出错此外寿命裕度也是保证高可靠性的重要手段虽然在轨只须进行一次解锁操作但为了确保可靠试验装置在地面测试过程中须进行多次不同环境下的解锁试验因此要求解锁机构寿命可达到几十次甚至上百次
固体润滑材料空间试验试验要求在发射及在轨执行飞行任务期间样品能够可靠地固定于飞船舱外同时又要求样品回收过程有利于航天员便利操作为此光电研究院项目组在中国航天发展过程中尚无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经过反复试验验证创新性地设计并研制了同时具备锁紧及解锁功能的试验装置通过可靠性验证试验考核表明其可靠性符合任务要求可靠度达到0.9965以上
3试验样品技术状态确认鉴于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周期的约束条件要求试验样品可在较短的试验周期内取得有效的试验结果要求确定的试验样品在原子氧环境中应有不同程度的反应以便判别试验的效果同时要求选取的样品在本项目试验周期内应可明显反映原子氧等环境因素对固体润滑材料的影响效应并具有代表性为此项目组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工作筛选确定了3类11种试验样品涵盖了已在空间运动机构中获得成功应用的多种固体润滑材料地面考核试验结果表明可有效满足本项目研究目标
由光电研究院设计制造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固体润滑材料的试验装置通过结构自锁和机械锁紧集成的模式保证试验样品台可靠地被固定于飞船舱外具备在解锁过程中机械锁紧装置被打开后样品台仍可固定于样品台底座的功能将机械锁紧与解锁机构集为一体可通过简便的操作过程并通过辅助加力系统将样品台便利回收保证了样品台及固定于其表面试验样品的回收可靠性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于28日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人的足迹第一次印在了茫茫太空多个国家的航天专家宇航员和航天机构对此予以积极评价认为这将会改变国际空间技术合作的格局并期待中国成为太空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伙伴[1]
新的里程碑
曾3次太空行走的美国前宇航员温斯顿·斯科特说几天来他一直关注神七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持续了大约20分钟但时间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中国载人航天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成就
著名美国华裔宇航员在发给新华社记者的一封中说太空行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太空探索能力它将成为中国太空探索中的一个新里程碑
法国国家空间研究所中国航天事务专家茜尔维·卡拉里持同样看法卡拉里说神七的重要突破就是中国的首次太空行走通过实现这项操作中国在太空探索上又迈出了一大步无论是宇航员的太空服还是其他为舱外活动配的设备都意味着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的进步
国际宇航联合会负责人菲利普·威尔肯斯认为这次飞行任务是中国未来建设空间站的关键一步威尔肯斯对新华社记者说神七航天员出舱行走表明中国具备了在太空中进行更为复杂操作的能力将为中国未来建设空间站打下基础
太空中的强国
日本负责制定航天事业政策的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说一个国家如果能够顺利完成载人航天飞行和太空行走表明这个国家的载人航天技术已经拥有了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俄罗斯宇航员瓦列里·托卡列夫也持同样观点他认为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令整个世界感到惊讶实施太空行走是一个国家成为航天强国的标志他说载人航天集中体现了国家整体科技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世界航天领域的领先地位中国已经掌握了先进的载人航天技术而且中国有能力保持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向世界展示一个迅速崛起的中国
知名年轻学者胡逸山29日在说首次实现太空行走以及神七安全返回是中国跻身世界科技强国的一个标志他说中国对神七整个太空之行都进行了公开透明的转播和报道向世人传达了中国和平利用开发太空的声音此外神七也将带动中国其他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科技使中国的工业和技术水平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些国家的专家还对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速度感到震惊俄罗斯航天新闻杂志社专家伊戈尔·利索夫对俄报纸网说中国人在做我们和美国人40年前所做的事情不过打个比方说我们的东方号飞船六次飞行所完成的工作他们只用一次飞行就完成了我们飞行10到15次才能达到的目标他们只需4到5次就可以实现他们希望以质取胜重点突破
宇航员比亚德尼·特里格瓦松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成功发射神七并首次实现显示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应该成为世界航天技术合作领域的平等伙伴他认为这次发射载人飞船不仅对中国意义重大也将改变国际空间技术合作方面的格局中国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世界空间技术合作中的主力
欧洲航天局负责与中国和合作事务的官员卡尔·贝里奎斯特强调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不是一种威胁对欧航局来说意味着机遇神舟飞船还会不断发展和更新这就为未来的合作打下了基础无论是美国俄罗斯欧洲还是中国都对探索宇宙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最好的探索方式就是合作
当被问到中美两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合作前景时美国宇航局总部负责公共事务的官员迈克尔·布鲁克斯表示美国宇航局与中国国家航天局同意建立工作组在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领域进行探讨国际对话可以增强人类对地球以及太空的认识中国的太空探索项目为中美在地球和空间科学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潜在机会
而在神七发射前日本内阁官房长建夫就已表示中国的航天发展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将来我们必须考虑与中国展开太空合作我们可以开始考虑这件事了类型: 科技 幕后 社会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普通话
片长: 24分钟/集共6集[2]1998年元旦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支新的部队宣告成立这是一支特殊的部队部队的全部人数只有14人这14个人有着相似的特征年龄相距不过10岁身高相差不超过12厘米体重相差不超过15千克都没有抽烟喝酒嗜好甚至睡觉也都没有打呼噜的习惯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能熟练地驾驶战斗机并且飞行时间都在600小时以上这支特殊的部队就是中国航天员大队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修改病句的符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