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电子版极怎样算失去多少电子

K12教育资源云
2012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计算.doc(2.81MB)
类别 : 试卷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2012 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计算
1. [2012·江苏化学卷 8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 0.1molCl2 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1NA
B.常温常压下, 18g H2O 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C.标准状况下, 11.2LCH3CH2OH 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 0.5NA
D.常温常压下, 2.24LCO 和 CO2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0.1NA
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中一些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A.标准状况下, 0.1molCl2 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 0.1NA ,因为 Cl2 溶于水不可实现完全与水反
C.标准状况下CH3CH2OH为液态,无法计算。
D.常温常压下,2.24L CO和 CO2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不好计算,非标准状况。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各种知识,尤其基本概念与理论中元素守恒、化学键问题、晶体结构
问题、氧化还原中电子转移问题、可逆反应问题及物质的量计算中一些特殊物质的状态等。
2. [2012·江苏化学卷14]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0 molPCl5,反应PCl5(g)
PCl3(g)+Cl2(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s 0 50 150 250 35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为v(PCl3)=0.0032 mol·L - 1·s- 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 mol·L - 1,则反应的△ H < 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 0.20molPCl3 和0.20molCl2,达到平衡前v(正 ) >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PCl3、 2.0molCl2 ,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 80%
解析:本题素材似乎来源于《选修四》课本第32页习题的第 8 题,属于基本理论中化学平衡问题,
主要考查学生对速率概念理解与计算,平衡常数概念与计算,平衡移动等有关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高
三复习要让学生深刻理解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A.反应在前50 s内的平均速率应该是前50 s内PCl3浓度变化与时间的比值,而不是PCl3物质的量的变化
与时间的比值。
B.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 0.20molPCl3 和0.20molCl2应先求平衡常数 K 为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0.025 ,再求浓度商(Qc)为 0.02,K > Qc, 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H2O,与原平衡相比,平衡向右移动,达到新平衡时
CO转化率增大, H2O 转化率减小, H2O 的体积分数会增大。
D.从等效平衡的角度,先建立原容器两倍关系的模型,即与原平衡完全等效,再把容器两倍关系压缩成
原容器,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PCl3的转化率应大于 80%
3. [2012·江苏化学卷16] (12 分 )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 ( 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
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3)2 ,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 一定条件下,NO与 NO2 存在下列反应: NO(g) +NO2(g)
N2O3(g),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流 接 触 吸 收 ( 尾 气 从 吸 收 塔 底 部 进 入 , 石 灰 乳 从 吸 收 塔 顶 部 喷 淋 ) , 其 目 的 是
;滤渣可循环利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 。
(3) 该工艺需控制 NO和 NO2 物质的量之比接近 1 : 1 。若 n(NO) : n(NO) > 1 :1,则会导致
;若n(NO) : n(NO) < 1 :1,则会导致
(4) 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Ca(NO3)2会发生分解,产物之一是NO,其反应的离子方程
【参考答案】
(1)k=c(N2O3)/c(NO)·c(NO2)
(2)使尾气中NO、 NO2 被充分吸收
(3)放气体中NO含量升高
产品 Ca(NO2)2 中Ca(NO3)2 含量升高
(4)3NO2 -+ 2H+ =NO3 -+ 2NO↑+ H2O
【解析】本题让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生产工艺、化学平衡原理结合起来,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化学学科
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本题考查学生在“工艺流程阅读分析,化学反应原理在工艺流程的应用,氧化还原
反应分析,相关付反应的书写”等方面对元素化合物性质及其转化关系的理解和应用程度,考查学生对
新信息的处理能力。
【备考提示】我们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要与基本实验实验、化学反应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化工生产工
艺、日常生活等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简单的来回重复和死记硬背。
4. [2012·江苏化学卷18] (12 分 )硫酸钠 -过氧化氢加合物(xNa2SO4·yH2O2·zH2O)的组成可通过下
列实验测定:①准确称取 1.7700g样品,配制成 100ml 溶液A 。②准确量取 25.00 ml 溶液 A ,加入盐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酸酸化的 BaCl2 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 0.5825g 。③准确量取
25.00 ml 溶液 A ,加入适量稀硫酸酸化后,用0.02000 mol·L- 1KMnO4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KMnO4
溶液 25.00 ml 。 H2O2 与 KMnO4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2MnO4―+ 5H2O2 +6H+ =4Mn 2 ++ 8H2O+ 5O2↑
(1)已知室温下 BaSO4 的Ksp=1.1×10 - 10 ,欲使溶液中c(SO42 - )≤1.0×10 - 6 mol·L - 1 ,
应保持溶液中 c(Ba2 + )≥
mol·L- 1 。
(2)上述滴定不加稀硫酸酸化, MnO4― 被还原成MnO2,其离子方程式为:
(3)通过计算确定样品的组成 (写出计算过程 ) 。
【参考答案】
(1)n(BaSO4)=0. g·mol - 1=2.50×10 - 3 mol
(2)2MnO4-+ 5H2O2 +6H+ =2Mn2++ 8H2O+ 5O2↑
(3)n(H2O2)=5/2·(0.0200mol· L - 1×25.00 mL)/1000mL· L - 1=1.25×10 - 3 mol
m(Na2SO4)=142g·mol - 1×2.50×10 - 3mol=0.355g
m(H2O2)=34g·mol - 1×1.25×10 - 3mol=0.0425g
n(H2O)=[(1.7700g×25.00mL/100 mL)- 0.355g -0.0425g]/18 g·mol- 1
=2.5×10 - 3 mol
x:y:z=n(Na2SO4):n(H2O2):n(H2O)=2:1:2
硫酸钠 -过氧化氢加合物的化学式为 2Na2SO4·H2O2·2H2O
【解析】本题属于物质组成分析与化学综合计算题。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滴定进行成分析,运用元素守
恒进行推理计算,兼有溶度积常计算,离子方程式书写。
【备考提示】可见,高三复习还得紧紧抓住元素守恒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极端分析等化学常
用分析方法。
5. [2012·江苏化学卷20] (14 分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单质及合金在生产生活中的
应用日趋广泛。
(1)真空碳热还原 - 氯化法可实现由铝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Al2O3(s)+AlCl3(g)+ 3C(s)=3AlCl(g) +3CO(g)
△H=a kJ·mol- 1
3AlCl(g)=3Al(l) +AlCl3(g)
△H=b kJ·mol- 1
①反应Al2O3(s)+ 3C(s)=2Al(l) +3CO(g)的△ H=
kJ·mol - 1(用含 a、 b的代数式
②Al4C3 是反应过程的中间产物。 Al4C3 与盐酸反应 ( 产物之一是含氢量最高的烃 ) 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2)镁铝合金 (Mg17Al12) 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可在氩气保护下,将一定化学计量比的Mg、Al单质在
一定温度下熔炼获得。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的反应方程式为
Mg17Al12 +17H2=17MgH2 +12Al。得到的混合物Y(17MgH2+ 12Al) 在一定条件下释放出氢气。
①熔炼制备镁铝合金 (Mg17Al12) 时通入氩气的目的是
②在 6.0mol·L - 1HCl溶液中,混合物 Y 能完全释放出H2。 1 mol Mg17Al12 完全吸氢后得到的混合物
Y与上述盐酸完全反应,释放出H2的物质的量为
③在0.5 mol·L- 1 NaOH和1.0 mol·L- 1 MgCl2 溶液中,
混合物 Y均只能部分放出氢气,反应后残留固体物质X-射线 衍射谱图
如右图所示 (X- 射线衍射可用于判断某晶态物质是否存在, 不同晶态
物质出现衍射峰的衍射角不同 ) 。在上述NaOH溶液中,混合 物 Y中产
生氢气的主要物质是
(填化学式 ) 。
(3)铝电池性能优越,Al-AgO电池可用作水下
动力电源,其原理如右下图所示。该电池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
(1)①a+ b
②Al4C3 + 12HCl=4AlCl3 +3CH4↑
(2)①防止 Mg Al被空气氧化
(3)2Al +3AgO+2NaOH=2NaAlO2+ 3Ag + H2O
【解析】本题以新能源、新材料为背景涉及元素化合物性质、热化学方程式和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读图读表计算与分析的综合题,是以常见物质相关的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具体运用的典型试题。
【备考提示】高三复习一定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新能源新材料、关注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适
度加强综合训练,把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在高三复习的第一位。
6. [2012·海南化学卷 6 ]将 0.195g 锌粉加入到 200mL 的 0.100 mol·L-1MO2+ 溶液中,
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解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计算:0.195g锌粉(0.003mol)失去的电子为 0.006mol;MO2+中M的化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合价为+5,设其降低为+x价,则有:(5-x)×0.02×0.1=0.006,解得 x=2,故 B选项正确。
7. [2012·海南化学卷 7]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 l.5mol H2 和 0.5molN2 ,充分反应后可得到 NH3分子数为 NA
B.一定条件下, 2.3g的 Na 完全与 O2 反应生成 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0.1NA
C. 1.0L的 0.1 mol·L-1Na2S 溶液中含有的 S2- 离子数为 0.1NA
D.标准状况下, 22.4L的 CCl4 中含有的 CCl4 分子数为 NA
【解析】因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A选项错;2.3g钠(0.1mol)不论生成氧化钠还是
过氧化钠,都生成+1价的Na+,都会失去 0.1mol电子,B选项正确;因 S2-离子会水解,使其数目小于
0.1NA ,C选项错;标准状况下CCl4是液态,不能应用标准状况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D选项错。
8. [2012·海南化学卷11] 25℃ 时,a mol·L-1一元酸 HA 与b mol·L-1NaOH等体积混合后, pH 为
7,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C . c (A-)= c(Na+)
D. c (A-)& c(Na+)
【解析】pH为 7,说明混合后的溶液显中性,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 c(Na+)+c(H+)=c(OH-)+c(A-),可
知 c(Na+)=c(A-),故C选项正确。若HA为强酸,则 a=b,若HA为弱酸,则应是 a&b,现在不知是强酸
还是弱酸,故无法确定 a和 b的关系,故 A、B、D选项错误。
9. [2012·海南化学卷13](8分)
氮元素的氢化物和氧化物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都有广泛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
(1) 氮元素原子的 L层电子数为
(2)NH3 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 (N2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 N2H4 反应生成 N2 和水蒸气。
已知:① N2(g)+2O2(g)= N2H4 (1)
△H1= -195kJ·mol-1
② (1) + O2(g)= N2(g) + 2 H2O
△H2= -534.2kJ·mol-1
写出肼和 N2H4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 肼一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的反应式为
【答案】(1)5
(2)2NH3+NaClO==N2H4+NaCl+H2O
(3)2N2H4 (1)+N2O4(1)==3N2(g)+4H2O(g)
△H= -1048.9kJ·mol-1
(4)2N2H4 -4e-+4 OH-==2N2+4H2O
【解析】 (1)N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其 L层上有 5个电子;
(2)NH3+NaClO——N2H4 ,根据 元 素 守 恒 还 应 生成 NaCl 和 H2O ,观察法 可配平方程式为
2NH3+NaClO==N2H4+NaCl+H2O;
(3)肼与N2O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2N2H4 +N2O4==3N2+4H2O,观察已知的两个热方程式可知,②×2-
①得:2N2H4 (1)+N2O4(1)==3N2(g)+4H2O(g)
△H=△H2×2-△H1== -1048.9kJ·mol-1
(4)“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中 O2在正极反应,故负极是肼发生反应:2N2H4 -4e-+4 OH-
==2N2+4H2O。
10. [2012·海南化学卷14](9分 )
在 FeCl3 溶液蚀刻铜箔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废液处理和资源回
收的过程简述如下:
I :向废液中投入过量铁屑,充分反应后分离出固体和滤液:
II: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石灰水,调节溶液 pH ,同时鼓入足量的空气。
己知:Ksp[Fe (OH) 3 ]= 4.0×10-38
回答下列问题:
(1)FeCl3蚀刻铜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过程 I 加入铁屑的主要作用是
,分离得到固体的主要成分是
,从固体中分离出铜需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采用的方法是
(3) 过程 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过程 II中调节溶液的 pH 为 5,金属离子浓度为
。 ( 列式计算 )
【答案】(1)2Fe3+ + Cu == 2Fe2+ + Cu2+;
加入过量的盐酸后过滤。
(3)FeCl2+Ca(OH)2==CaCl2+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4)4.0×10-11 mol·L-1
【解析】 (1) Fe3+具有强氧化性,能将Cu氧化,其离子方程式为 2Fe3+ + Cu == 2Fe2+ + Cu2+;(2)废液中
中含有 Fe2+和Cu2+,加入过量的铁屑发生的反应为:Fe + Cu2+ = Fe2+ + Cu,故铁屑的作用是回收铜,
分离得到的固体为Cu和 Fe的混合物,从中得到铜的方法是先加入过量的盐酸,再过滤。
(3)“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石灰水”发生的反应为:FeCl2+Ca(OH)2==CaCl2+Fe(OH)2↓;“鼓入足量的空气”
发生的反应为:4Fe(OH)2+O2+2H2O===4Fe(OH)3。
(4) 据 KSP[Fe(OH)3]= c(Fe3+ ) ·[c(OH-)]3 =
4.0×10-38 , pH=5 则 c(OH-) = 10-9mol·L-1 , 可 知
c(Fe3+)=4.0×10-11 mol·L-1。
11. [2012·海南化学卷15](9分 ) 已知A(g)+B(g)
C(g)+D(g) 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
| 温度 / ℃ 700 900 83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
0(填“ &”“ &”“ =”) ;
(2)830℃ 时,向一个 5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0.20mol的A和 0.80mol的B,如反应初始 6s 内A的
平均反应速率v(A)=0.003 mol·L-1·s-1。,则 6s 时c(A)=
mol·L-1, C的物质的量为
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 1 mol氩气,平
衡时A的转化率为
(3) 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 :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 c(A)不随时问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 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4)1200℃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答案】(1)
(2)0.022 mol·L-1
【解析】 (1)因反应中的物质都是气体,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其 K=;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K值
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ΔH&0。
(2)υ(A)=0.003 mol·L-1·s-1 ,则 6s后 A减少的浓度 c(A)= υ(A)t=0.018 mol·L-1,故剩余的 A的浓度为-
0.018 mol·L-1=0.022 mol·L-1;A减少的物质的量为 0.018 mol·L-1×5L=0.09mol,根据方程式的系数关系,
生成的C的物质的量也为 0.09mol。
设 830℃达平衡时,转化的 A的浓度为 x,则:
        
A(g)+B(g) C(g)+D(g)
起始浓度(mol·L-1)
0.16   0  0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转化浓度(mol·L-1)
x    x  x
平衡浓度(mol·L-1) 0.04-x 0.16-x  x  x
有:=1, 解得 x =0.032,故 A的转化率 α(A)=×100%=80%;由于容器的体积是固定的,通入氩气后
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不移动。
(3)由于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容器中压强、气体的密度都永远不变,故 a、b错;c(A)随反应
的进行要减小,故 c可以;不论是否达平衡,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永远相等,故 d错。
(4)反应“ C(g)+D(g) A(g)+B(g)”与“A(g)+B(g) C(g)+D(g)”互为逆反应,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关
系,故 1200℃时,C(g)+D(g) A(g)+B(g)的 K==2.5。
12. [2012·海南化学卷16](9分 )
新型高效的甲烷燃料电池采用铂为电极材料,两电极上分别通入
CH4和 O2 ,电解质为 KOH 溶液。某研究小组将两个甲烷燃料电池串联后作为电源,进行饱和氧化钠
辖液电解实验,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甲烷燃料电池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分别为
(2) 闭合 K开关后,
a 、 b 电极上均有气体产生.其中 b 电极上得到的是
,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3) 若每个电池甲烷通如量为 1 L(标准状况 ) ,且反应完全,则理论上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为
(法拉第常数F=9.65×l04C · mol-1列式计算 ) ,最多能产生的氯气体积为
L(标准状况 ) 。
【答案】(1)2O2 + 4H2O + 8e- == 8OH-
CH4 -8e- + 10OH- == CO32- + 7H2O
2NaCl+2H2O2NaOH+H2↑+Cl2↑
(3) 3.45×104C
【解析】(1)在碱性溶液中,甲烷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CH4 + 2O2 + 2OH- == CO32- + 3H2O,正极是:
2O2 + 4H2O + 8e- == 8OH-,负极是:CH4 -8e- + 10OH- == CO32- + 7H2O。
(2) b电极与通入甲烷的电极相连,作阴极,是H+放电,生成H2;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2NaCl+2H2O2NaOH+H2↑+Cl2↑。
(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1 mol CH4 ~8 mol e- ~4 mol Cl2,故若每个电池甲烷通入量为 1 L(标准
状况),生成 4L Cl2;电解池通过的电量为×8×9.65×l04C · mol-1=3.45×104C(题中虽然有两个燃料电池,
但电子的传递量只能用一个池的甲烷量计算)。
[2012·海南化学卷19-II] (14 分 ) 铜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广泛地应用
于电气、机械制造、国防等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1)铜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
(2)用晶体的 x射线衍射法可以测得阿伏加德罗常数。对金属铜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晶胞为面心立
方最密堆积,边长为 361pm 。又知铜的密度为 9.00g·cm-3,则镉晶胞的体积是
cm3、晶胞的质量是
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 列式计算,己知Ar(Cu)=63.6);
(3)氯和钾与不同价态的铜可生成两种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都可用于催化乙炔聚合,其阴离子均为
无限长链结构 ( 如下图 ) , a位置上Cl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已知其中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KCuCl3 ,另一种的化学式为
(4)金属铜单独与氨水或单独与过氧化氢都不能反应,但可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反应,其原因
,反应的化学方应程式为
(1)1s22s22p63s23p63d104s1
(2)4.7×10-23cm3
4.23×10-22g
Ar(Cu)=63.6g/mol=×NA ,得 NA=6.01×1023mol-1 。
(4) 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氨与 Cu 形成配离子,两者相互促进使反应进行;
Cu+H2O2+4NH3=Cu(NH3)42++2OH—
【解析】 (1) 铜是 29 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1 。
(2) 铜的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一个晶胞能分摊到 4个 Cu 原子;1pm=10-10cm,故一个晶胞的体
积为 (361×10-10cm)3=4.7×10-23cm3;一个晶胞的质量为 4.7×10-23cm3×9.00g·cm-3=4.23×10-22g ;由
Ar(Cu)=63.6g/mol=×NA ,得 NA=6.01×1023mol-1 。
(3) KCuCl3中 Cu 元素的化合价为 +2 ,则另一种无限长链结构中的 Cu 元素的化合价为 +1 , CuCl3
原子团的化合价为-2,故其化学式为 K2CuCl3 。
(4)“金属铜单独与氨水或单独与过氧化氢都不能反应,但可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反应”,这是两
种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而氨水能与Cu2+形成配合物。
14. [2012·海南化学卷20-II]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答案】 (1) 液化、分馏
与 C 反应后除去 CO2
C+H2O 高温 CO+H2 、 CH4+H2O 高温
(2) 合成塔
N2+3H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3
(3) 冷却塔
高温气体由冷却塔的上端进入,冷却水应从下端进入,逆向冷却效果好
(4) 将液氨和未反应的原料分离
【解析】 (1) 利用空气中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先将空气加压降温变成液态,然后再加热,使
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留下的就是液态氧气。故分离方法是液化和分馏。另一种方法是将空
气与 C 反应后除去 CO2 。采用煤和天然气制备 H2 的方程式为: C+H2O 高温
CO+H2 、 CH4+H2O 高温 CO+3H2 。
(2) 合成氨的设备为合成塔;发生的反应是 N2+3H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3 。
(3) 冷凝分离氨气的设备为冷却塔;为了增强冷却效果,冷却水应从下端进入,逆向冷却效果好。
(4) 设备 c是分离器,能将液氨和未反应的原料分离。
(5) 设 CO、H2O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x 、 y ,且 CO的转化率为 90% ,则:
CO2(g)+H2(g) CO(g)+H2O(g)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起始浓度(mol·L-1)
转化浓度(mol·L-1)
0.9x   0.9x  
0.9x  0.9x
平衡浓度(mol·L-1)
y-0.9x   0.9x 
= =0.627 ,得: =13.8,只要增加H2O量,就可提高 CO的转化率。
15. [2012·安徽理综化学卷12]氢氟酸是一种弱酸,可用来刻蚀玻璃。已知25°C时:
① 2( ) ( ) ( ) (1)HF aq OH aq F aq H O- -+ = + 67.7H KJ? = - · 1mol-
② 2( ) ( ) (1)H aq OH aq H O+ -+ = 157.3 ·H KJ mol-? = -
在 20ml.0.1mol 1·L- 氢氟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
A. ( ) ( ) ( )HF aq F aq H aq- ++^ ^ +? ^ ^
110.4 ·H KJ mol-? = +
B.当 V=20 时,溶液中: ( ) ( ) ( )c OH c HF c H- += +
C.当 V=20 时,溶液中: ( ) ( ) 0.1c F c Na mol- += = · 1L-
D.当V&0时,溶液中一定存在 ( ) ( ) ( ) (c Na c F c OH c H- - - +& & & )
B 【解析】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及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旨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生所学知识的
整合及应用能力。根据盖斯定律,将①式减去②式可得:HF(aq) H+ (aq)+ F - (aq)
10.4 kJ·mol-1 ,故A项错误。当V= 20 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F,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关系:
c(OH - ) = c(HF)+ c(H + ) ;因 F -水解,故溶液中存在: c(F - ) <c(Na+)= 0.05 mol·L -1 ,
故B项正确,C项错误。D项,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取决于V的大小,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为 c(F
- ) > c(H + ) >c(Na+)> c(OH - ) 或 c(F - ) >c(Na+)> c(H + ) > c(OH - ) 或c(Na+)= c(F
- ) > c(OH - ) = c(H + ) 或c(Na+)> c(F - ) > c(OH - ) > c(H + ) ,故D项错误。
16. [2012·安徽理综化学卷27]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参考答案】⑴ SO2
碎瓷片(或沸石) 将生成的 SO2全部赶出 ⑵ SO2+ H2O2===2H ++ SO2-
⑶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后,加入少量NaOH标准液,将滴定管横放,轻轻转动,均匀润洗滴定
管内壁,然后将润洗液从下端尖嘴处放出,重复操作 2~ 3次
【解析】本题为定量实验,主要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仪器的使用、实验方案的分析,同时考查考生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以及运用文字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进行有关计算的能力。
⑴亚硫酸盐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SO2。为防止液体加热时暴沸,一般可加入碎瓷片。因定量实验,需
考查减小实验操作误差,通入 N2 可将生成的SO2全部赶出,保证被吸收液全部吸收。⑵SO2具有还原
性,可被氧化剂 H2O2 所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 H2O2===2H ++ SO2-4 。⑶用标准液润洗
滴定管时,务必注意最后将润洗液从滴定管下端放出,而不是从上口倒出。⑷用盐酸代替硫酸,生成的
SO2气体中混有少量HCl,因SO2用碱液吸收后需再用盐酸调节溶液至弱酸性,因此混合气体中含有
HCl,对实验结果无影响。⑸反应为H2O+ SO2-3 + I2===SO2-4 + 2I -+ 2H +, n(SO2)=n(SO2-
3 ) =n(I2)= 0.010 00 mol·L -1 ×V×10-3 L = V×10-5 mol ,因此1 kg样品中含SO2的质量为:
mol 64 g mol 0.641 000 g
- -× × ×
17. [2012·浙江理综化学卷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00 ℃、101 kPa条件下,液态水的气化热为 40.69 kJ·mol-1 ,则H2O(g) H2O(l) 的
ΔH = 40.69 kJ·mol-1
B.已知 MgCO3 的 Ksp = 6.82 × 10-6 ,则所有含有固体 MgCO3 的溶液中,都有c(Mg2+) =
c(CO32-),且 c(Mg2+) · c(CO32-) = 6.82 × 10-6
共价键 C-C C=C C-H H-H
键能/ kJ·mol-1 348 610 413 436
则可以计算出反应
(g)(g) 的 ΔH 为- 384 kJ·mol
D.常温下,在 0.10 mol·L-1 的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能使NH3·H2O的电离度降低,
溶液的 pH 减小
解析: A 选项中,H2O(g)→H2O(l)是放出热量,则H2O(g) H2O(l) 的ΔH=- 40.69 kJ·mol-
1 。A错;B选项中,难溶电解质 MgCO3 在溶液中的溶解平衡是建立在一定条件下的,溶度积是难溶
解的固相与溶液中相应离子达到平衡时的离子浓度的乘积,只与温度有关。
在一定温度下, MgCO3 达到溶解平衡状态时,是 c(Mg2+) 和 c(CO32-) 保持不变,不是相等,此时,
Ksp( MgCO3)=c(Mg2+)×c(CO32-), 25℃ 时 Ksp = 6.82 × 10-6 ,所以B错; C选项中,苯环上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碳原子间的键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键,则反应 的焓变不
能用C-C 和 C=C 的键能来计算,C错;D选项,常温下,NH3·H2O溶液中存在着下列电离平衡:
NH3·H2O NH4+ +OH―,加入少量NH4Cl晶体,由于同离子效应,使平衡向左(逆向)移动,抑
制了NH3·H2O的电离,从而使NH3·H2O的电离度降低,溶液的 pH 减小,D正确。
18. [2012·浙江理综化学卷27] (15 分 ) 物质 (t-BuNO)2 在正庚烷溶剂中发生如下反应: (t-BuNO)2
2(t-BuNO) 。
( 1)当 (t-BuNO)2 的起始浓度(c0)为 0.50 mol·L-1 时,实验测得 20℃ 时的平衡转化率( α)
是 65 % 。列式计算 20℃ 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 =
( 2)一定温度下,随着 (t-BuNO)2 的起始浓度增大,其平衡转化率
(填“增大”、“不变”或“减
已知 20℃ 时该反应在CCl4溶剂中的平衡常数为 1.9 ,若将反应溶剂正庚烷改成CCl4,并保持
(t-BuNO)2 起始浓度相同,则它在CCl4溶剂中的平衡转化率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其在正庚烷溶剂中的平衡转化率。
( 3)实验测得该反应的 ΔH = 50.5 kJ·mol-1 ,活化能Ea = 90.4 kJ·mol-1。下列能量关系图合理的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 4)该反应的 ΔS
0 (填“>”、“<”或“=”)。在
(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该反应
自发进行。
( 5)随着该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颜色不断变化,分析溶液颜色与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关系
(即比色分析),可以确定该化学反应的速率。用于比色分析的仪器
A . pH 计 B.元素分析仪
C.分光光度计
D .原子吸收光谱仪
( 6)通过比色分析得到 30℃ 时 (t-BuNO)2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在同一图中绘
出 t-BuNO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解析:( 1)物质t-BuNO)2是2-甲基2-亚硝基丙烷二聚体。在正庚烷溶剂中会部分分解为
t-BuNO (2-甲基2-亚硝基丙烷),反应:(t-BuNO)2
2(t-BuNO) 。对于这种物质没有学
过,用这样的形式来表示的反应也没有见到过,很陌生,这就给解题增加了理解上的难度。
其实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分解反应,一个可逆反应,只要按常规的化学平衡三段式方法解题就
可求得 20℃ 时平衡常数。
已知 20℃ 时 (t-BuNO)2 的平衡转 化率α=
解得 X = 0.325 mol·L-1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由于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各只有一种,因此也可以用下列方法来求平衡常数:已知 20℃ 时(t-
BuNO)2 的平衡转化率 α=65 % , 则
平衡常数 ( )( )
0 Lmol 4.2Lmol 65.01
65.065.05.04
( 2)一定温度下,随着 (t-BuNO)2 的起始浓度增大,即增加反应物 (t-BuNO)2 的浓度,虽然平
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由于 (t-BuNO)2 的起始浓度增大,其平衡转化率是减小的。
保持温度 20℃ 不变,保持 (t-BuNO)2 起始浓度相同,平衡转化率越小,K值越小。已知该反应在
CCl4溶剂中的平衡常数为 1.9 ,则 (t-BuNO)2 它在CCl4溶剂中的平衡转化率小于其在正庚烷溶剂中
的平衡转化率。
( 3)由实验测得该反应的 ΔH = 50.5 kJ·mol-1 ,可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
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可排除能量关系图B和C,又依据活化能Ea = 90.4 kJ·mol-1,Ea-
ΔH&50.5kJ·mol-1, 能量关系图A中 , Ea- ΔH.&50.5 kJ·mol-1,Ea 与 ΔH 的比例不对。而能量关系图
D是合理的。
( 4)由于该反应是一个分解反应,所以是一个混乱度增加(熵增)的反应,ΔS > 0;而该反应又是
一个吸热反应, ΔH > 0,所以该反应应在较高温度下有利于自发进行。
( 5)现代化学分析中,常借助一些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的组成,用元素分析仪确定物质中是否含有
C、H、O、N、S、Cl、Br等元素;用红外光谱仪确定物质中是否存在某些有机原子团;用原子
吸收光谱仪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用用于比色分析的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颜色深浅,分析
溶液颜色与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关系(即比色分析),从而可以确定该化学反应的速率;
pH 计是测定溶液 pH 的仪器。
( 6)在图中绘出 t-BuNO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先从图中 30℃ 时 (t-BuNO)2 浓度随时间的变
化关系曲线上,分别查得 1min 、 3 min 、 4.5 min 、 8 min 等时刻时 (t-BuNO)2 的浓度,然后按
求出 1min 、 3 min 、 4.5 min 、 8 min 等时(t-BuNO)的浓度,最在图上找出相应的点,连成平滑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曲线即可(见答案)。
答案: (15 分 )
( 1) ( )( )
0 Lmol 4.2Lmol 65.01
65.065.05.04
( 2)减小
19. [2012·浙江理综化学卷28] (14 分 ) 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
一体的氧系漂白剂。某兴趣小组制备过碳酸钠的实验方案和装置示意图如下:
Na2CO3(aq)
控 温 温 温 温 温 30 min 温 温 温 温 X
温 温 温 温 温 温① ② ③ ④ 2Na2CO3
2Na2CO3 (aq) + 3H2O2 (aq)
2Na2CO3·3H2O2 (s)
2H2O2 = 2H2O + O2↑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6KMnO4 + 5(2Na2CO3·3H2O2) +19H2SO4
3K2SO4 + 6MnSO4 +10Na2SO4 + 10CO2 ↑ + 15O2↑ + 34H2O
2Na2CO3·3H2O2 (s) 开始分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支管的作用是
( 2)步骤①的关键是控制温度,其措施有
( 3)在滤液X中加入适量 NaCl 固体或无水乙 醇,
均可析出过碳酸钠,原因是
( 4)步骤③中选用无水乙醇洗涤产品的目的
( 5)下列物质中,会引起过碳酸钠分解的有
A.Fe2O3 B. CuO
C.Na2SiO3 D. MgSO4
( 6)准确称取 0.2000 g 过碳酸钠于 250 mL 锥形瓶中,加 50 mL 蒸馏水溶解,再加50 mL
2.0 mol·L-1 H2SO4,用 2.000×10-2 mol·L-1 KMnO4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 30.00 mL ,则
产品中 H2O2 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 1)恒压滴液漏斗一般用于封闭体系,恒压滴液漏斗的支管是为了使反应体系的压力不
会由于滴加液体而增加。如果没有支管,反应体系只有一个口的话,不断加液体就会造成反应
体系压力增加,会使液体滴不下来。所以支管的作用是平衡压强。
( 2)由于 50°C 时,2Na2CO3·3H2O2 (s) 开始分解,所以步骤①(控温反应)的关键是控制温度,由于
主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控制温度的措施有:采用冷水浴、不断搅拌使反应产生的热量快速地散去,缓
慢地滴加 H2O2 溶液,使反应缓慢进行、缓慢放热。
( 3)滤液X主要是过碳酸钠溶液,加入固体 NaCl (电解质)或无水乙醇,能降低过碳酸钠的溶解度,
使过碳酸钠析出(盐析作用或醇析作用)。
( 4)步骤③是洗涤,选用无水乙醇洗涤产品的目的是:为了冲洗去固体表面的水分,有利于干燥,可
以防止产品溶解,降低产率。
( 5 ) Fe2O3 、 CuO 是 H2O2 分解的催化剂,分析过碳酸钠的组成2Na2CO3·3H2O2,可以推知
Fe2O3 、 CuO 它们也会引起过碳酸钠分解。
( 6)根据关系式:
5(2Na2CO3·3H2O2)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2.000×10-2 mol·L-1×30.00 mL×10-3 L/Ml)
n (2Na2CO3·3H2O2) = 0.0005mol
m (2Na2CO3·3H2O2) = 0.0005mol×314g/mol = 0.517g
答案: (14 分 )
( 1)平衡压强
( 2)冷水浴
缓慢滴加 H2O2 溶液
( 3)降低产品的溶解度(盐析作用或醇析作用)
( 4)洗去水份,利于干燥
( 6) 25.50 %
(或 0.2550 )
20. [2012·浙江理综化学卷29]( 14 分)化合物 A(C12H16O3)经碱性水解、酸化后得到 B和
C( C8H8O2 )。C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 2种氢原子。 B经过下列反应后得到
G,G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 172,元素分析表明,含碳 55.8 % ,含氢 7.0
%,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个峰。
H2O / NaOH
??>>? Br2 / P ?¨H2SO4E G??>>? 1)
H2O / NaOH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G的分子式:
( 2)写出A的结构简式:
( 3)写出 F→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反应类型)。
( 4)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所有同分异构体:
①是苯的对位二取代化合物;
②能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③不考虑烯醇( C C OH )结构。
( 5)在G的粗产物中,经检测含有聚合物杂质。写出聚合物杂质可能的结构简式(仅要求写出 1
解析:( 1)由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72,元素分析表明,含碳 55.8 % ,含氢 7.0 %,可知G分子
中含C、H、O的原子个数为:
C: (172×55.8 %)/12 = 96/12 = 8 ;
H:(172×7.0 %/1 = 12/1 = 12 ;
O:( 172 – 96 – 12/16 = 64/16 = 4 ;
所以,G的分子式:C8H12O4 。
( 2)由题给的信息:化合物A(C12H16O3)经碱性水解、酸化后得到B和C( C8H8O2 ),可知A
为酯,水解后生成醇和羧酸,。据C( C8H8O2 )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含有苯环,且苯
环上有 2 种氢原子,可推出 C 为 则 B为醇(C4H9OH)。又据B经过下
列反应后得到G。
由此可推知:B为醇,连续氧化生成羧酸D: C3H7COOH ,根据
E为 C3H6BrCOOH , E碱性水解生成C3H6(OH)COONa,酸化(H+)后生成 F(C3H6(OH)COOH),
又根据G的分子式( C8H12O4)可推知 F是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缩合成G。根据G的核磁共振氢谱显
示只有一个峰。可推知G的结构简式为:
则 F的结构简式为:
B的结构简式为为: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A的结构简式为:
( 3) F→G 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属于取代反应(或酯化反 应)。
( 4)根据题目所给的满足条 件:①是苯的
对位二取代化合物;②能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可推知有酚羟基)③不考虑烯醇(
OH )结构。的C( C8H8O2 )所有同分异构体有:
HO COCH3 HO CH2CHO
HO OCH=CH2 HO CH CH2
( 5)在G的粗产物中,聚合物杂质可能有:
答案:( 14 分)
( 1) C8H12O4
( 2) COOCH2CH(CH3)2CH3
( 3)2 (CH3)2CCOOH
?¨?ò?á O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HO COCH3 HO CH2CHO
HO OCH=CH2 HO CH CH2
( 5) C C
21. [2012·重庆理综化学卷12]肼 (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如题12所示,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
(kJ):N≡N为 942 、 O=O 为 500 、 N-N 为 154 ,
则断裂 1molN-H 键所需的能量(KJ)是
假 想 中 间 物 的
反 应 物 的
生 成 物 的
2 N ( g ) + 4 H ( g ) + 2 O ( g )
N 2 H 4 ( g ) + O 2 ( g )
N 2 ( g ) + 2 H 2 O ( g )
△ H 1 = - 5 3 4 K J m o l - 1.
△ H 2 = - 2 7 5 2 K J m o l - 1.
【考点】反应热的计算
【详细解析】由图知 N2H4(g)+O2(g)=N2(g)+2H20(g)
△H=-534KJ/mol ,
可设断裂 1molN-H 键所需能量为 xKJ, 154KJ+4xKJ+500KJ-2752KJ=-534KJ
可求得 x=391 ,故选 B 。
22. [2012·重庆理综化学卷27]( 15 分)氯离子插层镁铝水滑石 [ ]2 6 2( )Mg AL OH CL xH Og 是以
中国新型离子交换材料,其在高温下完全分解为 2MgO AL HCL、、 和水蒸气,现用题 27 图装置进行
试验确定其化学式(固定装置略去)。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 1) 2 6 2)Mg AL OH CL xH Og( 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只通过测定装置C、D的增重来确定 x , 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按气流方向,用接口
字母表示),其中C的作用是
。装置连接后,首先要进行的操作名称是
( 3)加热前先通过 2N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称取C、D的初始质量后,再持续通入 2N 的作用是
(4) 完全分解后测得C增重3.65g 、D增重9.90g ,则 x =
. 若取消冷却玻管B后进行试验,测
(填“偏高”或“偏低”)
( 5)上述水滑石在空气中放置时易发生反应生成 [Mg2Al(OH)6Cl(1-2y)(CO3)2oxH2O], 该生成物能发生类似
的热分解反应,现以此物为样品,用( 2)中连接的装置和试剂进行试验测定 z ,除测定D的增重外,
至少还需测定
【答案】( 1)2[Mg2Al(OH)6Cl·XH2O] 4MgO+Al2O3+2HCl↑+(5+2x)H2O
( 2) a-e-d-b,吸收 HCl 气体,检验气密性
( 3)将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带入装置 C 、 D 中完全吸收,防止产生倒吸(合理答案均给分)
( 4)3 、 偏低 [ 中国教 @^ 育 * 出版 # 网 %]
( 5)装置 C 的增重及样品质量(样品质量后残余物质量或装置 C 的增重及样品分解后残余物质量)
【考点】化学实验设计与评
[2012·重庆理综化学卷29](14分)尿素 [CO(NH2)2]是首个由无机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 1)工业上尿素 CO2 和 NH3 ,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其反应方程式为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 2)当氨碳比 3 2
n NH COn CO = 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题29图 1所示。
①A点的逆反应速率 v 逆( CO2 )
B 点的正反应速率为 V 正( CO2 )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NH3 的平衡转化率为
( 3)人工肾脏可用间接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原理如图29图 2 。
①电源的负极为
(填“ A”或“ B”)。
②阳极室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
③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的pH与电解前相比将
;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13.44L(标准状
况),则除去的尿素为
g(忽略气体的溶解)。
【答案】( 1)2NH3+CO2 CO(NH3)2+H2O
( 2)①小于②30%( 3) ①B②2Cl-—2e-=Cl2↑ ,
CO(NH3)2 +3 Cl2+H2O=N2+CO2+6HCl
③不变; 7.2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化学等知识
直 流 电 源
N a C l 、 尿 素
混 合 溶 液→
N a C l 溶 液
质 子 交 换 膜
惰 性 电 极
C O 2 + N 2
N a C l 溶 液
α ( C O 2 )
t / m i n2 0 4 0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24. [2012·广东理综化学卷11] 设 n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 , 4gCH4
含有 nA 个C-H共价键
Fe 与过量的稀HNO3
反应,转移 2 nA
C 1 L 0.1 mol · 1L- NaHCO3液含有 0.1nA 个 HCO3 —
D 常温常压下, 22.4L的 NO2
和CO2合气体含有 2 nA
解析:B 应该是转移 3 nA
个电子。C 应该是小于 0.1nA 个 HCO3 — 。D条件错误,应为标准状况。
25. [2012·广东理综化学卷31]( 16 分)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某兴趣小组用
0.50mol·L-1KI、 0.2 %淀粉溶液、0.20mol·L-1K2S2O8、 0.10mol·L-1Na2S2O3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
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 ) 向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K2S2O8 溶液,当溶液中的 __________耗
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成为蓝色。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S2O32—与S2O82—初始的物质的量
需满足的关系为: n(S2O32—): n(S2O82—)
_______。Na2S2O3, &2
(2 ) 为探讨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mL,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保证反应物 K2S2O8 浓度改变,而其他的不变,
才到达实验目的。
(3 ) 已知某条件下,浓度 c(S2O82—)~反应时间 t 的变化曲线如图 13 ,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请在答题卡坐标图中,分别画出降低反应温度和加入催化剂时 c(S2O82—)~ t 的变化曲线示
意图(进行相应的标注)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4 ) 碘也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电源—锂碘电池的材料。该电池反应为:
2Li ( s) +I2 ( s) =2LiI ( s)
已知: 4Li ( s)+O2( g) =2Li2O ( s)
4 LiI( s)+O2( g)=2I2( s) +2Li2O ( s)
则电池反应的△H=_______________;碘电极作为该电池的 ___________ 极。
(△H1-△H2)/2;
26. [2012·广东理综化学卷33]( 17 分 ) 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
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反应原理: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 KMnO4 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
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已知:苯甲酸分子量是 122,熔点 122.4℃,在 25℃ 和 95℃ 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纯净固体
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
( 1)操作Ⅰ为
,操作Ⅱ为
。分液,蒸馏
( 2)无色液体A是
,定性检验 A的试剂是
甲苯,酸性 KMnO4 溶液,溶液褪色。
( 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 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白
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请在答
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
( 4)纯度测定:称取 1.220g 产品,配成100ml甲醇溶液,移取 25.00ml溶液,滴定,消耗 KOH 的
物质的量为2.40×10-3mol。产品中甲苯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 ,计算结果为
保留两位有
效数字)。
(2.40×10-3×122×4)/1.22; 96%
27. [2012·四川理综化学卷 7]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① 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
冷却、过滤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生成白色沉淀 滤液含有Cl-
③ 干燥白色晶体,
加热使其融化
测其熔点;
白色晶体是苯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A. 标准状态下, 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 1.5NA
B. 常温常压下,7.0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红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 NA
50mL18.4mol·L - 1 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支的数目为 0.46NA 。
D . 某密闭容器盛有 0.1molN2 和 0.3molH2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6NA
B【解析】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 HF 的沸点 19.54℃,在标况下是气态,A项错误;
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都是CH2,故 7.0 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含有n(CH2)=0.5 mol,则H原子的物质的
量为 1 mol ,B项正确;浓硫酸与 Cu 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浓度变稀,就与 Cu 不反应
了,故生成的SO2分子数目小于 0.46NA ,C项错误; N2 与 H2 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D
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①温温温温
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出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
常考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如 HF 、H2O、CHCl3 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
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 ( 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 ) 时常涉及稀有气体 He 、 Ne 等;晶
体结构: P4 、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的结构及化学键的数目;④氧化还原反应:常设置氧化还原反
应中电子转移 ( 得失 ) 数目方面的陷阱;⑤电解、水解:考查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数目或弱电解质的电离 ,
盐类水解方面的知识;⑥胶粒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如 1 mol 铁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胶粒数远
小于 NA 。
28. [2012·四川理综化学卷12]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与 1.100mol O2 在催化
剂作用下加热到600℃发生反应:
加热 2SO3 ;△H< 0。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 0.315mol 时反应达到平衡,在相同
的温度下测得气体压强为反应前的82.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当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B.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减小程度大
C.将平衡混合气体通入过量 BaCl2 溶液中,得到沉淀的质量为 161.980g
D.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是 90%
D【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及计算。SO3的生成速率和SO2的消耗速率都是正反应速
率,两者始终相等,不能说明已达平衡,A错;由于正反应是放热的,所以降温时平衡右移,正反应速
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即正反应速率较小程度小于逆反应速率,B错;根据化学方程式知:生成的SO3的
物质的量是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量的 2倍,即0.63 mol,SO2不与 BaCl2 反应,则生成硫酸钡为 0.63
mol,得到146.79 g,C错;根据平衡前后的压强比知反应前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 0.315 g ,即减小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1-82.5%=17.5% ,所以反应前气体总物质的量为 1.8 mol , O2 为 1.1 mol ,则SO2为 0.7 mol.消耗
的SO2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的SO3的物质的量,即0.63 mol,转化率为0.63 mol/0.7 mol=90%,D正确。
29. [2012·四川理综化学卷13]向 27.2Cu 和 Cu2O 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
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 和 Cu (NO3) 2 。在所得溶液中加入 1.0mol/L 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
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 39.2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u 与Cu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
C.产生的 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4.48L
D.Cu 、 Cu2O 与硝酸反应后剩余 HNO3 为0.2mol
B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计算。根据题意知最后得到的沉淀是Cu(OH)2,其质量是39.2 g,则
n(Cu(OH)2)=0.4 mol, n(Cu)=0.4 mol ,即原化合物中的 n(Cu)等于 0.4 mol ,设原化合物中的 Cu 和
Cu2O 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x、 y,则有 x+2y=0.4 mol, 64x+ 144y=27.2 g,解得 x=0.2
mol, y=0.1 mol ,物质的量之比等于 2:1 ,A正确;反应后得到溶质是 NaNO3 ,则表现酸性的硝酸
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即 1 mol ,0.2 mol Cu和0.1 mol Cu2O被硝酸氧化时共失去 (0.4+
0.2)mole-,则有 0.2 mol 的硝酸被还原为 NO,所以硝酸的总物质的量是 1.2 mol ,浓度是 2.4
mol/L ,B错;产生的 NO为 0.2 mol ,标准状况下体积是4.48 L,C正确;原混合物与硝酸反应生成
Cu(NO3)2 , n(Cu)=0.4 mol ,所以 n(NO3-)=0.8 mol ,被还原的硝酸是 0.2 mol ,硝酸的总物质的量
是 1.2 mol ,所以剩余硝酸 0.2 mol ,D正确。
【技巧点拨】 “守恒法”就是利用物质变化中的某些守恒关系为解题依据,直接列关系式解题。
运用守恒法解题易于形成解题思路,同时可避免书写繁琐的解题过程,大大提高了解题的效率,是化学
计算中常用的方法。
30. [2012·四川理综化学卷28]( 17 分)甲、乙两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氨分子中氮、氢原
子个数比,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试验中,先用制得的氨气排尽洗气瓶前所有装置中的空气,再连接洗气瓶和气体收集装置,立即加
热氧化铜。反应完成后,黑色的氧化铜转化为红色的铜。
下图A、B、C为甲、乙两小组制取氨气时可能用到的装置,D为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制取氧气 装有足量干燥剂的干燥管
装有氧化铜
的硬质玻管
盛有足量浓
硫酸的洗气瓶
测定生成氮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甲小组测得:反应前氧化铜的质量为 1m g 、氧化铜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2m g 、生成氮气在
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1V L 。
乙小组测得:洗气前装置D的质量 3m g 、洗气后装置后D的质量 4m g 、生成氮气在标准状况下
的体积 2V L。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仪器 a的名称:
( 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 3)甲、乙两小组选择了不同方法制取氨气,请将实验装置的字母编号和制备原理填写在下表空
( 4)甲小组用所测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 5 )乙小组用所测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明显小于理论值,其原因是
为此,乙小组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装有药品的实验仪器,重新实验。根据实验前后该药
品的质量变化及生成氮气的体积,得出合理的实验结果。该药品的名称是
【答案】⑴圆底烧瓶( 2分)
实验装置 实验药品 制备原理
A 氢氧化钙、硫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浓氨水、氢氧
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氢氧化钠的作用: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⑵连接导管,将导管插入水中;加热事关,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导管内有水回流并形成
一段稳定的水柱( 3分)
⑶①(NH4)2SO4+Ca(OH)2
2NH3↑+2H2O+CaSO4( 2分)
② B( 2分)
③氢氧化钠溶于氨水后放热,增加氢氧根浓度,使NH3+H2O NH3·H2O NH4+ +OH -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加快氨气逸出( 2分)
⑷5V1:7(m1-m2) ( 2分)
⑸浓硫酸吸收了未反应的氨气,从而使计算的氨的含量偏高( 2分)
碱石灰(氢氧化钠、氧化钙等)( 2分)
【解析】 (1) 仪器 a是圆底烧瓶。
(2) 连接导管,将导管的末端插入水中,轻轻加热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在导
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① 仿照 NH4Cl与碱石灰混合加热制取氨气,即可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2SO4 +
Ca(OH)2 △ CaSO4 + 2H2O + 2NH3↑ 。
② 浓氨水与固体NaOH混合即可制得氨气,且两种物质混合就无法控制反应随关随停,不需要选
用C装置,选用B装置即可。
③ 固体NaOH溶于浓氨水后,放出大量的热,促使NH3的挥发,溶液中 OH -浓度的增加,这两
个因素都使NH3+H2O NH3·H2O NH4+
+ OH -向逆反应方向即生成 NH3的方向移动。
(4) 由反应前后氧化铜减少的质量即可求得氨气被氧化生成水的质量为 8
9 (m1 - m2)g ,其中氢
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8
1 (m1 - m2)mol ;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22.4
V1 ×2 mol ,则氨分子中氮、氢原
子个数比为 22.4
V1 ×2 mol : 8
1 (m1 - m2)mol = 5V1 : 7(m1 - m2)。
(5) 未参加反应的氨气与水蒸气一起被浓硫酸吸收了,导致计算中水的质量增大,求得氢原子的物
质的量增大,最终求得氨分子中氮、氢原子个数比明显比理论值偏小。可以选用只吸收水分而不吸收氨
气的药品 ( 如碱石灰等 ) 及相应的装置。
31. [2012·四川理综化学卷29]( 16 分) 直接排放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将烟气通过装有石灰石浆液的脱硫装置可以除去其中的二氧化硫,最终
生成硫酸钙。硫酸钙可在右图所示的循环燃烧装置的燃料反应器与甲烷
反应,气体产物分离出水后得到几乎不含杂质的二氧化碳,从而有利于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煤燃烧产生的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填写字母编号)
A.温室效应
C . 粉尘污染
D. 水体富营养化
( 2)在烟气脱硫的过程中,所用的石灰石浆液在进入脱硫装置前,需通一段时间的二氧化碳,以
增加其脱硫效率;脱硫时控制浆液的 pH 值,此时浆液含有的亚硫酸氢钙可以被氧气快速氧化生成硫酸
①二氧化碳与石灰石浆液反应得到的产物为
②亚硫酸氢钙被足量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钙的化学方程式:
( 3)已知1molCH4在燃料反应器中完全反应生成气态水时吸热 160.1kJ,1molCH4在氧气中完全
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热 802.3kJ。写出空气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4)回收的CO2与苯酚钠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有机物M,其化学为 C7H5O3Na ,M经稀硫酸化
得到一种药物中间N,N的结构简式为
①M的结构简式为
②分子中无—O—O—,醛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N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答案】⑴ A
⑴ Ca(HCO① 3)2或碳酸氢钙(2分 )
②Ca(HSO3)2+O2=CaSO4+H2SO4(3 分 )
⑶CaS(s)+2O2(g)=CaSO4(s) ;△ H= - 962.4kJ·mol - 1(3 分 )
⑷① (2分 )
②6(3 分 )
【解析】本题考查了燃料脱硫的原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机物的推断以及同分异构体的性质
等。 (1) 煤燃烧的产物中有CO2、烟尘以及SO2,分别导致温室效应、粉尘污染和酸雨。没有营养元素
排入水中,不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2)CO2 与 CaCO3 反应生成易溶的Ca(HCO3)2。亚硫酸氢钙具有
还原性,可被氧化为硫酸钙。 (3) 根据右图以及硫酸钙与甲烷反应的气体产物只有水可知,燃料反应器
中发生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 CaSO4(s)→CO2(g) + 2H2O(g)+CaS(s)
?H=160.1 kJ·mol- 1 ①,再写出甲烷在氧气
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2O2(g)→CO2(g)+ 2H2O(g)
?H= - 802.3 kJ·mol - 1② ,②-①
可得热化学方程式:
CaS(s) + 2O2(g)→CaSO4(s)
?H=- 962.4 kJ·mol - 1 。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4) 由M酸化后得 ,可得M的结构简式为 。N的分子式为 C7H6O3 ,符合
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 、 、 、 、 、
,共 6种。
32. [2012·天津理综化学卷 6 ]已知2SO2 (g) + O2 (g)
2SO3 (g) ;ΔH = - 197
kJ·mo l - 1 。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 ( 甲 ) 2 mo l
SO2 和 1 mo l
( 乙 ) 1 mo l
SO2 和 0.5 mo l
O2 ; ( 丙) 2 mo l
SO3 。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
A.容器内压强P:P甲= P丙 & 2P 乙
B.SO3的质量m:m甲= m丙 & 2m 乙
C.c(SO2)与 c(O2) 之比 k: k 甲= k 丙 & k 乙 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 G丙 & 2Q
考查化学平衡中等效平衡知识。考查的知识点有些单一。等温等容时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变化的反应规律:
将起始投料量按化学计量系数之比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与对应组分的起始投料量相等,
则建立的化学平衡是等效的, 简称“ 等量等效” 。
这种情况下的等效平衡中的“ 等效” 指平衡体系中的
各种性质 ( 各对应物的浓度 、 体积分数 、 转化率、 物质的量 ) 是完全相同的。 类似于数学中的全
等三角形, 也可叫“ 全等平衡” 。
甲和乙容器内的平衡是完全相同的平衡(等同平衡),各物理参数
除 热 量 都 相 同 。 甲 和 乙 的 比 较 可 用 下 图 处 理 帮 助 理 解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P甲< 2P 乙, m甲 &2m乙, K甲< K乙, Q乙 =197-Q 甲, Q甲不等于 Q乙所以选 B
33. [2012·天津理综化学卷 9 ]( 18 分)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某“变废为宝”学生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 70 % Cu 、 25 %Al、 4% Fe
及少量 Au 、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第①步 Cu 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滤渣 1的主要成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第②步加 H2O2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 H2O2 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调溶液 pH 的目的是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沉
⑶ 用第③步所得CuSO4·5H2O制备无水 CuSO4 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⑷ 由滤渣 2制取 Al2(SO4)3·18H2O ,探究小组设计了三种方案:
上述三种方案中, _________________方案不可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从原子利用率角度考虑, ___________ 方案更合理。
⑸ 探究小组用滴定法测定CuSO4·5H2O ( Mr = 250)含量。取 a g 试样配成 100 mL 溶液,每
次取 20.00 mL ,消除干扰离子后,用 c mo l
LL - 1 EDTA ( H2Y2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
消耗 EDTA溶液 6 mL 。滴定反应如下: Cu2+ + H2Y2 - = CuY2 - + 2H+
写出计算CuSO4·5H2O质量分数的表达式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操作会导致CuSO4·5H2O含量的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_____________ 。
a.未干燥锥形瓶
b.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中产生气泡
c.未除净可与 EDTA反应
的干扰离子
该实验题是物质制备的工艺流程式试题。在天津第一次以这种形式考查。全国各地已多年多次出现。
3 第①加稀硫酸、浓硝酸混合酸后加热, Cu 、Al、 Fe 发生反应生成Cu2+、 Al3+ 、Fe2+。所以滤渣
1 的成分是Pt和 Au ,滤液 1 中的离子是Cu2+、 Al3+ 、 Fe2+ 。 Cu 和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第②步加H2O2的作用是把 Fe2+ 氧化为 Fe3+ ,该氧化剂的优点是不引入杂质,产物对环境物污
染。调溶液 PH 的目的是使 Fe3+ 和 Al3+形成沉淀。所以滤液 2的成分是Cu2+,滤渣 2的成分为氢氧化
铁和氢氧化铝。
5 第③步由五水硫酸铜制备硫酸铜的方法应是再坩埚中加热脱水
6 制备硫酸铝晶体的甲、乙、丙三种方法中,甲方案在滤渣中只加硫酸会生成硫酸铁和硫酸铝,
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的硫酸铝晶体中混有大量硫酸铁杂质,方法不可行。乙和丙方法均可
行。乙方案先在滤渣中加 H2SO4 ,生成Fe2(SO4)3和Al2(SO4)3,再加Al粉和Fe2(SO4)3生
成Al2(SO4)3,蒸发、冷却、结晶、过滤可得硫酸铝晶体。
丙方案先在滤渣中加 NaOH, 和 Al(OH)3 反应生成 NaAlO2 ,再在滤液中加 H2SO4 生成
Al2(SO4)3, 蒸发、冷却、结晶、过滤可得硫酸铝晶体。但从原子利用角度考虑方案乙更合理,
因为丙加的NaOH和制备的Al2(SO4)3的原子组成没有关系,造成原子浪费。
( 5)考查中和滴定的简单计算和误差的分析。 ,
造成偏高的选c.
34. [2012·天津理综化学卷10]( 14 分)金属钨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制造硬质或耐高温的合金,以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及灯泡的灯丝。高温下,在密闭容器中用 H2 还原 WO3 可得到金属钨,其总反应为: WO3 (s) + 3H2
W (s) + 3H2O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 某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 H2 与水蒸气的体积比为 2:3 ,则 H2 的平衡转化率为 __________
___________ ;随温度的升高, H2 与水蒸气的体积比减小,则该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⑶ 上述总反应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主要成分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主要成份 WO3
第一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0℃时,固体物质的主要成
分为 ________;假设 WO3 完全转化为W,则三个阶段消耗 H2 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 已知:温度过高时,WO2 (s)转变为WO2 (g);
WO2 (s) + 2H2 (g)
W (s) + 2H2O (g);ΔH = +66.0 kJ·mo l - 1
WO2 (g) + 2H2
W (s) + 2H2O (g);ΔH = - 137.9 kJ·mo l - 1
WO2 (g) 的ΔH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⑸ 钨丝灯管中的W在使用过程中缓慢挥发,使灯丝变细,加入 I2可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其工作
原理为:W (s) +2I2 (g)
WI4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
a.灯管内的 I2可循环使用
b.WI4 在灯丝上分解,产生的W又沉积在灯丝上
c.WI4 在灯管壁上分解,使灯管的寿命延长
d.温度升高时,WI4 的分解速率加快,W和 I2的化合速率减慢
该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反应热的计算、转化率计算。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4 根据反应方程 ,注意的是 WO3 和W都是固体,不写入平
衡常数表达式。所以
5 达平衡时 H2 与水蒸气的体积比 2:3 ,消耗的 H2 体积为 3 ,所以 H2 的平衡转化率为 3/
(2+3)=60%。温度升高, H2 与水蒸气的体积比减小说明平衡向右移动,正反应吸热。
6 第一阶段的方程:2WO3+H2=W2O5+H2O,第二阶段方程:W2O5+H2=2WO2+H2O
第三阶段方程: WO2+2H2=W+2H2O 所以三个阶段消耗 H2 的物质量之比为 1:1:4
12 利用盖斯定律可计算△H=+203.9KJ.mol-1.
13 根据可逆反应原理 I2可以循环使用,WI4是在灯丝上分解,生成的W沉积在灯丝上,选 a、 b。
[ 2012· 全 国 大 纲 理 综 化 学 卷 12 ] 在 常 压 和 500℃ 条 件 下 , 等 物 质 的 量 的
Ag2O,Fe(OH)3 ,NH4HCO3 ,NaHCO3 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是V1\V2\V3\V4.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V3>V2>V4> V1
B. V3 >V4>V2>V1
C.V3>V2>V1> V4
D.V2 >V3>V1>V4
【解析】常压和500℃条件下,水是气体,等物质的量的 Ag2O,Fe(OH)3 ,NH4HCO3 ,NaHCO3 完全分
解,根据分解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气体体积大小顺序为V3>V4>V2>V1。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但素材来自教学一线,以元素及其化合物为载体的综合考查,包括物质性
质及反应方程式的处理。
37. [2012·全国大纲理综化学卷13]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B . 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
C. 1mo1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 470.4氧气(标准状况)
D. 1mo1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40g溴
【解析】橙花醇含有双键和醇羟基,故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A正确;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脱水,发生消去反应,能生成 2种四烯烃,B正确; 1mo1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 470.4氧
气(标准状况),C正确; 1mo1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 3mol 溴,480g溴.
【考点】醇的消去反应规律
①醇分子中,连有一0H的碳原子相邻的碳上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能发生消去反应而形成不饱和键。
②若醇分子中连有一0H的碳原子没有相邻的碳原子或相邻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则不能发生消去反
③苯环上的 -OH 不能消去。
【点评】本题是一道有机题,考查了官能团的性质,特别是醇的消去反应的产物的书写,有机物反应的
物质的量的关系。
38. [2012·全国大纲理综化学卷29] (15 分 )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氯化钾,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
充分搅拌后过滤,在将滤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
回答下列问题:
(1 ) 起始滤液的 pH_____________7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试剂 I 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试剂Ⅱ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加入试剂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试剂Ⅲ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5 ) 某同学称取提纯的产品 0.7759g,溶解后定定容在 100mL 容量瓶中,每次取25.00mL溶液,
用 0.1000mol·L-1 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62mL,该
产品的纯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并计算结果)
[ 答案 ] ( 1)大于
碳酸根离子水解呈碱性
( 2)BaCl2
Ba2++SO42-=BaSO4 ↓
Ba2++CO32-
(3)K2CO3 除去多余的钡离子 ( 4)盐酸 2H++ CO32-=H2O+CO2↑
(5)0.0×74.5×4/
【解析】( 1)起始滤液中含有碳酸钾,碳酸根水解呈碱性,故溶液的 PH 大于 7;( 2)要除掉杂质
离子硫酸根和碳酸根,应加入过量的钡离子;( 3)要除掉多余的钡离子,要加入碳酸钾,( 4)要除
掉多余的碳酸根,要滴加适量的盐酸;( 5)计算样品的纯度,注意 0.7759g样品配成100ml溶液,每
次只取 25ml 。
【考点】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除杂的方法,步骤,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及简单计算。
【点评】本题以无机框图,除杂中的实验步骤为素材,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熟悉程度和实验原理的应
用能力,试图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化学实验操作的真实性。
39. [2012·北京理综化学卷25] (13 分 )
直接排放含S ,的烟气会形成胶雨,危害环境。利用钠
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 : 形成硫酸型胶雨的反应 :
在钠碱循环法中,Na ?SO ?,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 SO ?: 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吸收液吸收SO ?的过程中, pH 随 n(SO? ?﹣):,n(HSO ?﹣)变化关系如下表 :
n(SO? ?﹣):,n(HSO ?
91: 9 1 :1 1 :91
PH 8 .2 7.2 6.2
①上表判断 Na ?SO ? 溶液显      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              
②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选填字母 ):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当吸收液的 pH 降至约为 6时,满送至电解槽再生。再生示意图如下 :
①HSO3在阳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               。
②当阴极室中溶液PH升至 8以上时,吸收液再生并掀环利用。简述再生原理 :         
【答案】⑴ SO2+H2O H2SO3,2H2SO3+O2 2H2SO4(2分)
⑵SO2+2OH—=SO32—(2分)
⑶①酸性(1分)
HSO3—中存在:HSO3— H++SO32—和 HSO3—+H2O H2SO3+OH—,HSO3—电离程度大于其水
解程度(2分)
②a b(2分)
⑷①HSO3——2e—+H2O= SO42—+3H+(2分)
②H+在阴极得电子生成 H2,溶液中的 c(H+)降低,促使 HSO3—电离生成 SO32—,且 Na+进入阴极室,吸收液
得以再生(2分)
【解析】解析:(1)酸雨形成的原因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
硫酸。(2)二氧化硫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溶液。(3)由表给数据n( SO32
—): n( HSO3— )=9:91时,溶液PH=6.2,所以亚硫酸钠溶液显酸性。亚硫酸钠溶液中存在两种趋势,
电离趋势使溶液显酸性,水解趋势使溶液显碱性,溶液显酸性显而易见是电离趋势大于水解趋势的结果;
由表给数据n( SO32— ): n( HSO3— )=1: 1时,溶液PH=7.2,可知吸收液显中性必然是亚硫酸钠和
亚硫酸钠的混合液,溶液中电荷守恒的关系为: c( Na+ ) + c(H+)= 2c( SO32— ) + c( HSO3— )
+ c( OH—),由此可判断 a正确, c不正确。( 4)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所以 HSO3— 在阳极失去电子
生成 SO42— 和H+。阴极H+放电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云集 OH— ,使溶液PH增大显碱性, HSO3— 与 OH— 反应
重新生成 SO32— ,吸收液得以再生并循环使用。
[2012·北京理综化学卷26] (12 分 ) 用 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1。利用反
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反应 A:
已知 :Ⅰ 反应A中, 4mol HCI 被氧化,放出 115.6kJ 的热量。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o 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
③断开 1 mol H—O 键与断开 1 mol H—Cl 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 __________KJ , 中
H—O 键比HCl中H—Cl键(填“强”或“若”) _______________。
( 2)对于反应A,下图是 4种投料比 [n(HCl): ,分别为 1: 1、 2: 1、 4: 1、 6:
1、 ] 下,反应温度对HCl平衡转化率影响的曲线。
①曲线 b对应的投料比是 ______________.
②当曲线b, c, d对应的投料比达到相同的HCI平衡转化率时,对应的反应温度与投
料比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⑧投料比为 2:1、温度为 400℃时,平衡混合气中 的物质的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① (1分)②4HCl(g)+O2(g) 2Cl2(g)+2H2O(g)
△H=—115.6kJ/mol(2分)
③32 (2分)
⑵①4:1(1分)②投料比越高,对应的反应温度越低(2分)③30.8%(2分)
【解析】解析:(1)由题给条件可知, 4molHCl 被氧化,放出热量为 115.6KJ ,可知? H=—
115.6KJ/mol ;由? H=—(生成物键能之和—反应物键能之和)可得, E (H—O)— E ( H—
Cl) =〔115.6+( 498—(2×243)) /4=31.9 ,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越强,所以水中的H—O键
比氯化氢中 H—Cl强。( 2)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O2的量越大, HCl 的转化率越大,由此可确定 a 为
6:1 , b 为 4:1 , c 为 2:1 , d 为 1:1;由图可知,当 HCl 的转化率相同时,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bcd ,由此可确定温度与投料比的关系是:投料比越高温度越高;由图可读出投料比 2:1 ,温度 400℃
时, HCl 的转化率为 80% ,由此可建立三段式:
所以平衡混合气中 Cl2 的物质的量分数 =0.8/( 0.4+0.6+0.8+0.8 )=0.308。
41. [2012·新课程理综化学卷 9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总数为NA的 NO2 和 CO2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2NA
B. 28g乙烯和环丁烷 (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2NA
C.常温常压下, 92g 的 NO2 和N2O4 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 6NA
D.常温常压下, 22.4L氯气于足量的镁粉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
【解析】: D 项,非标准状况,无法确定 22.4L 气体的体积物质的量,故无法判断电子转移数目。
42. [2012·新课程理综化学卷26] (14 分) 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
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
(1) 要确定铁的某氯化物 FeClx 的化学式,可利用离子交换和滴定地方法。实验中称取 0.54g 的 FeClx
样品,溶解后先进行阳离子交换预处理,再通过含有饱和 OH- 的阴离子交换柱,使 Cl- 和 OH- 发生交换。
交换完成后,流出溶液的 OH- 用 0.40 mol·L-1 的盐酸滴定,滴至终点时消耗盐酸25.0mL。计算该样品
中氯的物质的量,并求出 FeClx 中 x的值:
(列出计算过程)
(2) 现有一含有 FeCl2 和 FeCl3 的混合物样品,采用上述方法测得 n(Fe)∶n(Cl) = 1∶2.1 ,则该样品
中 FeCl3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在实验室中, FeCl2 可用铁粉和 反应制备, FeCl3 可用
反应制备;
(3)FeCl3与氢碘酸反应时可生成棕色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高铁酸钾 (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 FeCl3 和KClO在强碱性条
件下反应可制取 K2FeO4 ,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与MnO2—Zn电池类似,
K2FeO4—Zn 也 可 以 组 成 碱 性 电 池 , K2FeO4 在 电 池 中 作 为 正 极 材 料 , 其 电 极 反 应 式 为
,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1) ∵ n(Cl) = 0.0250L×0.40mol·L-1 = 0.01 mol
∴ m(Fe) = 0.54g – 0.10 mol×35.5g·mol-1 = 0.19g
故 n(Fe) = 0.19g/56g·mol-1 = 0.0034 mol
∴ n(Fe)∶n(Cl) = 0. ≈ 1∶3 ,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2) 0.10 ;
(3) 2Fe3+ + 2I- = 2Fe2+ + I2
( 或 2Fe3+ + 2I- = 2Fe2+ + I3-);
(4) 2Fe(OH)3 + 3ClO- + 4OH- = 2FeO42- + 5H2O + 3Cl-;
FeO42- + 3e- + 4H2O = Fe(OH)3 + 5OH-;
2FeO42- + 8H2O + 3Zn = 2Fe(OH)3 + 3Zn(OH)2 + 4OH-
【解析】:此题为中档题。前第 1~ 3 问较基础。在计算第1问 X值的时候,完全可以把 x=2或者 x=3
代入,这样可以节省时间。第4问也是近几年多次考到的高铁酸钾,有关高铁酸钾的制备与电化学,第
4 问考查化学基本功,这里面有很好的区分度,扎实的同学拿满分应该没有问题。第一个方程式多次书
写过,第二个方程式,很多同学觉得无法书写,其实首先写大体物质,高铁酸根被还原为 Fe3+, 然后再
写出转移的电子数,根据电荷守衡,因为溶液是碱性的,所以产物只能写成 8个 OH- ,一个 Fe3+结合 3
个 OH- 生成 Fe(OH)3 ,因为负极反应式为 Zn - 2e- = Zn2+,所以最后一个方程式只需要综合得失电子守
衡,将正、负极反应加合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43. [2012·新课程理综化学卷27](14分)光气 (COCl2) 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
工业上采用高温下CO与 Cl2 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
(1) 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工业上利用天然气 ( 主要成分为CH4)与 CO2 进行高温重整制备CO,已知 CH4 、H2和CO的燃烧热
(△H) 分别为 — 890.3 KJ·mol-1 、— 285.8 KJ·mol-1 、— 283.0 KJ·mol-1 ,则生成 1 m3( 标准
状况 )CO所需热量为
(3) 实验室中可用氯仿 (CHCl3) 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COCl2的分解反应为 COCl2(g) = Cl2(g) + CO(g)   △ H = + 108 KJ·mol-1 。反应体系达到平衡
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下图所示 ( 第10 min到14 min的 COCl2 浓度变化曲线未示
①计算反应在第8 min 时的平衡常数 K =
②比较第2 min 反应温度T(2)与第 8 min 反应温度T(8)的高低: T(2)
T(8)(填“<”、“>”或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 );
③若 12 min 时反应于温度T(8)下重新达到平衡,则此时c(COCl2) =
mol·l-1;
④比较产物CO在 2~ 3 min 、 5~ 6 min 和12~13 min时平均反应速率 [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以 v(2~
3)、 v(5~6)、v(12~ 13) 表示 ]的大小                 ;
⑤比较反应物 COCl2 在 5~ 6 min 和15~16 min时平均反应速率的大小 v(5~ 6)
v(12~ 13)
(填“<”、“>”或“=” ) ,原因是
【答案】:(1) MnO2 + 4HCl(浓)
MnCl2 + 2H2O + Cl2↑;
(2)5.52×103 KJ ;
(3)CHCl3 + H2O2 = HCl + H2O + COCl2
(4)①K = 0.234 mol·L-1 ;
④v(2~ 3) > v(5~ 6) = v(12~ 13)
在相同温度时,该反应的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解析】:此题中挡题。但拿满分较难,这主要体现在计算麻烦上,第 2 问其实出题人完全直接说
CH4 、H2和CO的燃烧热分别为 890.3 KJ·mol-1 、 285.8 KJ·mol-1 、 283.0 KJ·mol-1 ,这样很多
同学在计算反应热的时候更容易出错。因为反应为CH4 + CO2 = 2CO + 2H2 △H = 反应物的燃烧热 - 产
物的燃烧热 = + 247.3 KJ/mol,也就是生成 2mol CO ,需要吸热 247.3 KJ ,那么要得到 1立方米的
CO,放热为 ()×247.3/2=5.52×103 KJ 。
第 3 问要根据电负性分析碳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CHCl3 碳为+2价, COCl2 中碳为+4价,即可写出方程式。
第 4 问,①根据 K 计算公式即可求出;
②同时计算T(2)时的 K 值很明显小于T(8)时的 K 值,说明是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的原因;③题目说了
是不同条件下的平衡状态,那么后面温度就不会改变。根据 K 值可计算C(COCl2);
④因为 5-6 分钟,CO浓度在改变所以平均反应速率大于其它的,因为处于平衡状态,根据 V的计算公式,
2-3 、 12-13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
⑤因为 5-6 分钟时浓度改变大于 12-13 。
本题第四问中①、③的答案有待商榷,为什么都要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从题目中能看出来吗?
::::化学教育资源网::::(www.ngedu.net)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安徽望江二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学电子课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