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问:1求合金中金属镁最新制备工艺的物质的量。2计算实验二中氢氧化钠的最小浓度应不低于多少?

6克金属镁与足量盐酸反应后,得到100ml溶液,计算在标准状况下生成的气体是多少升?反应后所得溶 _ 土堆网 - 广州大学城最热闹网上社区!
6克金属镁与足量盐酸反应后,得到100ml溶液,计算在标准状况下生成的气体是多少升?反应后所得溶
标况下8.96L HCl气体物质的量为8.96/22.4=0.4mol与足量铁屑反应,方程式如下:Fe + 2HCl =====FeCl2 + H2↑
设反应Fe物质的量为X,生成FeCl2物质的量Y,生成H2物质的量Z 1
Z X=0.2 ,Y=0.2
Z=0.2所以,参与反应的Fe的物质的量为0.2mol生成标况下氢气体积为0.2×22.4=4.48LFeCl2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0.4L=0.5mol/LP.s. 100ml溶液,这个数字实为干扰~回答满意记得采纳哟~
标准状况下,8.96L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8.96÷22.4=0.4mol,100mL=0.1L
0.4mol÷0.1L=4mol/L因此盐酸的物质的量为4mol/L刚才已求出,共溶解了0.4mol的氯化氢,盐酸和铁为2:1反应,所以铁屑为0.2mol一个氯化氢有一个氢,所以两份氯化氢可生成一份氢气,也就是生成0.2mol氢气,在标况下是4.48L。反应生成的FeCl2的物质的量和铁屑的物质的量是相同的,0.2mol,0.2mol÷0.4mL=0.5mol/L
盐酸的物质量浓度=8.96/22.4/0.1=4mol/L 设反应Fe物质的量为X,生成FeCl2物质的量Y,生成H2物质的量ZFe + 2HCl =====FeCl2 + H2↑ 1
ZX=0.2 ,Y=0.2
Z=0.2所以,参与反应的Fe的物质的量为0.2mol生成标况下氢气体积为0.2×22.4=4.48LFeCl2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0.4L=0.5mol/L
根据标况体积得氯化氢物质的量4.48L/22.4L/mol=0.2mol,再根据溶于水得到的溶液体积得盐酸浓度c=n/v=0.2mol/0.1L=2mol/L,根据2HCl+Fe=FeCl2+H2↑,已知氯化氢0.2mol所以反应铁0.1mol所以质量0.1molX56g/mol=5.6g,生成氢气0.1mol所以体积0.1molx22.4L/mol=2.24L
(1)金属粉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应该是氢气。用标准气体体积换算,6.160L的气体应该是0.275ml。化学反应式应该是:A+2HCl==ACl2+H2。 (2)从氢氧化钠溶液进入混合液中的情况,可以判断出A物质是两性金属,在目前的学习中,可以判断出...
2.24L 2Na---H2 46 2 4.6 x x=0.2 0.2/0.L
fe的物质的量为5.6/56=0.1mol fe+h2so4=feso4+h2↑ 1 1 1 0.1 x y x=0.1 y=0.1 (1)h2的体积:0.1*22.4=2.24L (2)H2SO4的最小浓度:恰好完全反应时,浓度最校 c=0.1/0.1=1mol/L
Zn + 2HCl = ZnCl2 + H2↑ 65g 1mol 6.5g n( H2) n( H2)=0.1mol m(H2)=n×M=0.1mol×2g/mol=0.2g V(H2)=n×Vm=0.1mol×22.4L/mol=2.24L(标准状况) Fe + 2HCl = FeCl2 + H2↑ 56g 1mol 5.6g n( H2) n( H2)=0.1mol m(H2)=n×M=0.1mol×2g/mol=0.2g V(H2)...
选A.因为: 2Na +2 H2O = 2NaOH + H2 46-------------------2 4.6----------------0.2 Mg + 2HCI = MgCI2 + H2 24------------------2 4.8----------------0.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不同,但是(4.8-4.6)=(0.4-0.2).所以a=b
根据标况体积得氯化氢物质的量4.48L/22.4L/mol=0.2mol,再根据溶于水得到的溶液体积得盐酸浓度c=n/v=0.2mol/0.1L=2mol/L,根据2HCl+Fe=FeCl2+H2↑,已知氯化氢0.2mol所以反应铁0.1mol所以质量0.1molX56g/mol=5.6g,生成氢气0.1mol所以体积0.1molx2...
12gMg的物质的量=12/24=0.5mol 设生成MgCl2xmol,H2ymol Mg+2HCl=MgCl2+H2 1 1 1 0.5 x y 1/0.5=1/x=1/y x=0.5mol y=0.5mol 生成MgCl2的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溶液体积=0.5/0.2=2.5mol/L 标况下最多能收集到0.5*22.4=11.2升气体
标况下8.96L HCl气体物质的量为8.96/22.4=0.4mol 与足量铁屑反应,方程式如下: Fe + 2HCl =====FeCl2 + H2↑ 设反应Fe物质的量为X,生成FeCl2物质的量Y,生成H2物质的量Z 1 2 1 1 X 0.4 Y Z X=0.2 ,Y=0.2 Z=0.2 所以,参与反应的Fe的物质的量为0...
Mg+2HCL=MgCL2+H2↑ 24g 22.4L x ( 22.4L*x)/24g 2AL+6HCL=2ALCL3+3H2↑ 54g 3*22.4L y (3*22.4L*y)/54g {x+y=5.1g { ( 22.4L*x)/24g+(3*22.4L*y)/54g=5.6L 解得x=2.4g y=2.7g 合金中镁2.4g 、铝各2.7g 若该合金投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则只有Al...
V(H2)=22.4*0.48/24=0.448L
返回主页:
本文网址:http://www.tudui.net/view-10534-1.html2010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物质的量的浓度及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教学案doc--预览
试卷 教案 课件 搜索
试题搜索答案
☉禁止使用迅雷下载本站资源,如果不能下载请联系QQ: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加网站QQ群()
☉本站提供的资源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任何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
下载内容预览: 预览不包含图片,只是文字内容 ,需要完整资源请下载.
2010届高三新课标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量的浓度及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教学案考纲测试目标和能力要求1、了解溶液的定义。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2、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3、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4、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并能用于进行化学计算。5、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 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知识体系和复习重点一、知识体系:2、物质的量与其它量之间的换算恒等式:3、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微粒的大小
1mol固、液体的体积物质体积
微粒的个数
1mol物质的体积微粒之间距离
1mol气体的体积①溶液稀释定律:溶质的量不变,m(浓)·w(浓)= m(稀)·w(稀);c(浓)·V(浓)=c(稀)·V(稀)②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w换算式:③溶解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④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5、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主要仪器:量筒、托盘天平(砝码)、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溶液的配配制: 方法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振荡→定容→摇匀→装瓶识差分析:关键看溶质或溶液体积的量的变化。依据来判断。一、物质的量浓度  浓度是指一定温度、压强下,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的多少。常见的浓度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体积分数,以及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是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符号用cB表示,(2)表达式:CB 单位常用mol/L或mol/m3,注意:①单位体积为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②溶质必须用物质的量来表示。计算公式为概念中的单位体积一般指1升,溶质B指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指单质或化合物,如c(Cl2)=0.1mol/L,c(NaCl)=2.5mol/L;也可以指离子或其它特定组合,如c(Fe2+)=0.5mol/L, c(SO42-)=0.01mol/L等。二、浓度的计算与换算  1、溶液稀释定律⑴ 溶质的质量稀释前后不变。即:m(浓)·w(浓)=m(稀)·w(稀)⑵ 溶质的物质的量稀释前后不变。即:c(浓)·V(浓)=c(稀)·V(稀)  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w的换算(ρ为溶液的密度)  c(mol·L-1)=   3、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w的换算w=   4、溶解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其中ρ的单位为:g/mL。  
5、气体的溶解:在标准状况下,1L水中溶解某气体V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四、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仪器:容量瓶,容量瓶有各种不同的规格,一般有100mL、250mL、500mL和1000mL等几种。2、步骤:①计算:计算所需固体溶质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溶质或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③溶解:将溶质加入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④移液洗涤:将已溶解而且冷却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再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倒入容量瓶中。⑤定容:缓缓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直到容量瓶液面接近刻度线1cm-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五、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1、已知混合物质的总质量m(混)和总物质的量n(混):M(混)=2、已知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M(混)=22.4ρ(混)3、已知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的密度是一种简单气体A的密度的倍数:=4、已知混合物各成分的摩尔质量和在混合体系内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M(混)=Ma×A%+ Mb×B% + Mc×C% +--典型高考题汇编1.密度为0.91克/厘米3的氨水,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即质量分数为0.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A.等于12.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2.在10mL0.01mol/L的纯碱溶液中,不断搅拌并逐滴加入1.2mL 0.05mol/L盐酸,完全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为A.1.34mL
   B.2.240mL
   C.0.672mL
     D.0mL3.300毫升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克溶质。现欲配制1摩/升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A.1︰4
   B.1︰5
   C.2︰1
  D.2︰34.将标准状况下的a升氯化氢气体溶于100克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克/毫升,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mol/L)是A.        B.         C.       D.
   5.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下表), 若把质量分数为22%的该盐溶液由60℃逐渐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应在 A.0℃~10℃  B.10℃~20℃  C.20℃~30℃  D.30℃~40℃ 6.在100 mL 0.10 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100 mL溶有2.08 g BaCl2的溶液,再加入100 mL溶有0.010 mol CuSO4 · 5H2O的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B.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C.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
D.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 mol/L7.若以ω1和ω2分别表示浓度为a mol·L-1和b mol·L-1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A.2ω1=ω2
B.2ω2=ω1
C.ω2>2ω1
D.ω1<ω2<2ω11.C
7.C近三年典型联考题汇编1. (山东省临沭一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6分)图表示往某Na2C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产生CO2的过程:⑴写出a点以前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⑵ 写出a点到b点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⑶若某Na2CO3溶液中含m moLNa2CO3,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使
溶液中Cl-和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滴入的盐酸中HCl的
物质的量等于
moL(用m表示)。答案 ⑴Na2CO3+HCl=NaCl+Na2CO3⑵HCO3-+H+=H2O+CO2⑶4m/3(每个2分共6分)2.(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联考)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铝合金抽检合格率约为90%。已知国家行业标准中铸造铝合金的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为:Si-4.5%~5.5%,Cu-1.0%~1.5%,Mg-0.4%~0.6%,其余为Al。现对某品牌的铸造铝合金中所含的四种成分作如下的实验检测:①称取18.0g铸造铝合金样品,分成等质量的A、B两份。向A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B份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已知:Si+2NaOH+H2O=Na2SiO3+2H2↑)②待两份反应物都充分反应之后,称得滤渣质量相差0.512g,收集得到的两份气体的体积相差851.2mL(标准状况下)。试回答下列问题:⑴样品中Si和Mg的物质的量分别是多少。⑵通过计算判断该品牌的铸造铝合金是否为合格产品(一项不达标即为不合格产品)答案 ⑴设9g样品中所含Si的物质的量为x,Mg的物质的量为y。
28x-24y=0.512
解得:x=0.02mol,y=0.002mol
⑵因为合金中Si的百分含量为:0.02mol×28g/mol÷9g×100%=6.2%,超过国家标准,故该铸造铝合金属于不合格产品。3.(北京市宣武区2007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常温下在20mL0.1mol/L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 HCl溶液40mL,溶液的PH值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微粒物质的量浓度的百分含量(纵轴)也发生变化(CO2因逸出未画出),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0.1mol/L Na2CO3溶液中C(Na+):C(CO32-)
2(填"﹤"或"﹥"或"=")。其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浓度有何关系?(用等式表示)
。(2)在20mL 0.1mol/L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粉末3.328×10-7g时开始产生沉淀X,则KSP(X)=
。(3)当加入盐酸使溶液PH值为10时,混合液中含碳元素的离子有哪些?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4)随着盐酸的加入,HCO3-离子的浓度变化趋势是
;请写出OAB段的离子方程式
和BC段的离子方程式
。(5)当混合液的PH=
时,开始放出CO2气体。答案(1)﹥;C(Na+)+C(H+)=2C(CO32-)+C(HCO3-)+C(OH-)(2)8.0×10-9 (3)CO32-和HCO3-
1:1(4)先增大后又减小
CO32-+H+=HCO3-
HCO3-+H+=CO2↑+H2O或HCO3-+H+= H2CO3(5)6
4.(山东省苍山荀子中学2009届高三第二次质检)为测定碳酸钙纯度(设含杂质SiO2),学生设计了如下几个实验方案,请回答每个方案中的问题。[方案I](1)称取碳酸钙样品 M g;(2)加入过量盐酸;(3)收集并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 V mL。问题:如果称量样品时,砝码底部有一处未被实验者发现的残缺,那么测定的碳酸钙的纯度会
(偏高、偏低、无影响)[方案II](1)称取碳酸钙样品 M g;(2)用c mol/L 盐酸 V mL(过量)溶解样品;(3)取溶解后的溶液mL,用C′mol/L NaOH溶液滴定,恰好用去V′mL。 问题1:加盐酸后是否需要滤出SiO2后再用NaOH滴定
(填选项编号)。A.需要
C.均可问题2:碳酸钙纯度计算公式
。[方案Ⅲ](1)称取碳酸钙样品 M g;(2)高温(1000℃)煅烧直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冷却后称量,质量为M′g。问题:为什么要煅烧至1000℃且"直至质量不再改变"?
。[方案IV](1)称取碳酸钙样品 M g;(2)加入足量Cmol/L盐酸V mL使之完全溶解;(3)过滤并取滤液;(4)在滤液中加入过量C′mol/L Na2CO3溶液V′mL;(5)将步骤(4)中的沉淀滤出、洗涤、干燥、称重为M′g。问题1:此方案中不需要的数据是
(填选项编号)。A.C、V
B.C′、 V′
问题2:为减少实验误差,必要的操作是
(填选项编号)。A.精确测定Na2CO3溶液体积V′ mLB.精确配制浓度C′mol/LNa2CO3溶液C.将步骤(3)所得滤渣洗涤,洗涤液也应并入(4)中D.将步骤(3)所得滤渣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M′′g备用综上所述,你认为4个方案中,最好的方案是
,其它方案的缺点分别是:方案IV:沉淀的洗涤、干燥、称量操作过程复杂,容易造成较大误差;方案
方案Ⅰ:偏低
方案Ⅲ:保证CaCO3完全 分解 方案Ⅳ:①A、B ②C
方案Ⅱ(1分)方案Ⅰ:气体体积难以准确测量 方案Ⅲ:实验室难以提供1000℃的高温 5、 (山东省聊城一中08-0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末综合测试)由10克含杂质的碳酸钙和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标况下2.24升CO2,试推断杂质的组成可能是
)  A.碳酸镁和碳酸氢钾
B.碳酸镁和二氧化硅
C.碳酸钾和二氧化硅
D.碳酸氢钾和二氧化硅 答案 B6、(白云中学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下列分析推理不正确的是

50 mL盐酸
50 mL盐酸
50 mL盐酸
m(混合物)
9.2g
15.7g
27.6g
V(CO2)(标况)
2.24L
3.36L
3.36L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LB.根据表中数据能计算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C.加入混合物9.2g时盐酸过量D.15.7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答案
D.7、(江苏省南京市2009届高三年级质量检测).白云石化学式为CaCO3·x MgCO3。以它为原料,可制取耐火材料MgO等。称取27.6 g白云石样品,高温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收集到CO2的体积为6.72 L(标准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该样品高温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是14.4g
D.该样品高温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中MgO的质量是4.0g答案
AC8、(桐乡高级中学高三化学10月考试卷)由10g含有杂质的CaCO3和足量盐酸反应,产生了0.1 molCO2,试推断杂质的组成可能是
①KHCO3和MgCO3
②K2CO3和SiO2
③MgCO3和SiO2
④Na2CO3和NaHCO3
D. ①④答案 B典例解析例1. 下图是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0℃时,35 g食盐溶于100 g水中,降温至0℃时,可析出氯化钠晶体
B.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31.6%
C.60℃时,200 g水中溶解80 g硫酸铜达饱和,当降温至30℃时,可析出30 g硫酸铜晶体
D.30℃时,将35 g硝酸钾和35 g食盐同时溶于100 g水中,蒸发时先析出的是氯化钠例2. 2.3g金属钠与水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要使每100个水分子中溶解有1个Na+,求所需水的质量。  解析:2.3g Na为0.1mol,产生的Na+也为0.1mol。设与0.1molNa反应消耗水的物质的量为xmol,生成NaOH的物质的量为ymol。  2Na
2H2O= 2NaOH +H2↑
y列比例式解得:x=0.1mol,y=0.1mol。生成0.1molNaOH在水中完全电离,故溶液中有0.1mol的Na+。设与0.1mol Na+配比的水的物质的量为zmol。则有:N(Na+)∶N(H2O)=n(Na+)∶n(H2O)1∶100=0.1∶z,  解得:z=10mol。所以,总共需H2O的物质的量为:x+z=0.1mol+10mol=10.1mol。m(H2O)=n(H2O) ×M(H2O)=10.1mol×18g/mol=181.8g。例3.用1000g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浓度叫做质量物质的量浓度,其单位是mol/kg。5mol/kg的硫酸的密度是1.2894g/cm3,则其物质的量浓度是(
)   A.3.56mol/L
B.5.23mol/L
C.4.33mol/L
D.5.00mol/L解析:设溶剂的质量为1kg,则硫酸的体积为(5mol×98g·mol-1+1000g)÷1.2894g/cm3×10-3 L·mL-1≈1.155L,故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5mol/1.155L≈4.33mol/L,所以答案为C。例4.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吸收500体积NH3后,所得氨水密度为0.9g·cm-3,求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各为多少?解析:设标准状况下,1L水溶解500NH3,则: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m(NH3)/[m(NH3)+m(H2O)]×100%=(17g·mol-1×500L/22.4L·mol-1) /(17g·mol-1×500L/22.4L·mol-1+1g·mL-1×1000mL)×100%=27.5%;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ρg·mL-1×1000mL·L-1×ω/Mg·mol-1=0.9 g·mL-1×1000 mL·L-1×27.5%/17g·mol-1=14.6 mol·L-1。例5.求98%的浓H2SO4(密度为1.84g/mL)的物质的量浓度。解析:取浓H2SO4溶液的体积1L。m[H2SO4(aq)]=ρ?V=1.84g/mL×1000mL=1840gm(H2SO4)= m[H2SO4(aq)] ?ω%=1840g×98%n(H2SO4)===18.4mol。c(H2SO4)==18.4mol/L。例6.如何用98%浓H2SO4(密度为1.84g/mL)来配制1.84mol/L的稀H2SO4溶液450mL?解析:(1)计算:所需浓H2SO4的体积。C(浓)V(浓)=c(稀)V(稀)18.4mol/L×V(浓) =1.84 mol/L×0.5LV(浓) =0.05L=50mL.(2)量取:用量筒量准确取50 mL浓H2SO4。(3)稀释:先在烧杯中放少量的蒸馏水,然后将浓H2SO4缓缓地沿着玻璃棒注入烧杯中,并不断地搅拌。(4)移液洗涤:将已冷却的硫酸沿着玻璃棒缓慢地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也全部黑转移到容量瓶中(5)定容摇匀:向容量瓶中缓缓注入蒸馏水至离容量瓶的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溶量瓶的刻度线在水面平上相切。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反复上下颠倒摇匀,然后将所配的溶液倒入指定试剂瓶并贴好标签。例7.在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V mL,溶液密度为d g·cm-3,质量分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溶液中含氢氧化钠质量为m g。(1)用w来表示该温度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S)为
。(2)用m、V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
。(3)用w、d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
。(4)用c、d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这是一道只给出抽象符号的有关溶解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相互换算的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准确把握溶解度、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基础上,从未知求问的概念出发,进行概念分析,抓好相关概念的相互联系,便可顺利完成这种用符号表示的相互换算。答案:(1)S=×100 g(2)c=1000 mL·L-1××=mol·L-1(3)c==0.25 dw mol·L-1(4)w%=例8.相对于氢气密度为4.25的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17g充分燃烧后,将产物全部依次通过足量的Na2O2和足量的氢硫酸溶液,溶液中淡黄色沉淀,假设气体全部参加反应,求:(1)Na2O2增加的质量;(2)生成的沉淀是什么?质量是多少? 解析:2H2 + O2 =2H2O,2CO+O2=2CO2 2Na2O2 +2H2O=4NaOH +O2↑,2Na2O2 +2CO2=2Na2CO3 +O2↑2H2S +O2=2S↓+2H2O
(1)由以上反应可知,H2、CO混合气体燃烧耗O2量与产物通过足量Na2O2后生成O2的相同。因此Na2O2增加的质量即为H2、CO混合气的质量为17g  (2)由于H2、CO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25 ×2=8.5H2、CO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7g/8.5g·mol-1 =2mol
由2(H2、CO)
O2  2mol
可知通过Na2O2后产生的O2为1mol
由2H2S + O2 = 2S +2H2O
2mol因此生成的沉淀为S,质量为2mol ×32g/mol=64g。例9、在25℃101kPa下,将15L02通入10L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15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V(CO)=_____L,V(H2)=_____L。 (2)若剩余气体体积为a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V(CO):V(H2)=__________。 (3)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L,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解析:由反应原理2CO+O2=2CO2
①在同温、同压下CO和H2的混合气体 2H2+O2=2H2O
②完全燃烧耗O2的体积为混合气体的1/2,即[V(CO)+V(H2)]=2V(O2)(1)当V(CO)+V(H2)=10L时,要使其完全燃烧,必须有V(O2)≥5L。已知V(O2) =15L,则O2过量10L。又因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在25℃、101KPa条件下,水的状态为液体,则剩余气体为CO2和O2的混合气。故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V(CO2)=5L,则由反应原理①得:V(CO)=5L,V(H2)=10-V(CO) =5L。(2)由题(1)可以推理得:V(CO2)=(a-10)L;依反应原理①有V(CO)=(a-10)L;V(H2)=10L-(a-10)L =(20-a)L。则V(CO) :V(H2) =(a-10) : (20-a)。(3)由题(2)结论有:(a-10):(20-a)>0;即(a-10)>0,20-a>0,所以10 <a< 20。专题预测与训练一、选择题1、某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B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以下对B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A.有1个氧原子
B.有2个氧原子
C.有1个A原子
D.有2个A原子2、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一氧化氮,另一个盛有氮气和氧气,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总数 B、质子总数 C、分子总数 D、质量3、、某二价金属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混合物跟足量盐酸反应,消耗H+和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该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D、1:44、 某元素一种同位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原子量
B.这种元素的原子量为(m+n)C.若碳原子质量为Wg,此原子的质量为(m+n)Wg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5、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和物10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升,则混和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锌
D、镁6、某温度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适量的NH3(气)和Cl2(气)恰好完全反应.若反应产物只有N2(气)和NH4Cl(固),则反应前后容器中压强比应接近于A、1:11
D、11:77、在4 mol·L-1 的硫酸和2 mol·L-1的硝酸混合溶液10 mL中,加入0.96 g铜粉,充分反应后最多可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
A.89.6 mL
D.224 mL8、t℃时,某NaCl溶液中蒸发掉a g水或加入b gNaCl均恰好成为饱和溶液,则t℃时NaCl的溶解度是
 B、g  
 C、g  
D、无法计算9、有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1,而SO2-4的浓度是0.7mol·L-1,则溶液中K+的浓度是             
)A.0.215mol·L-1
B.0.2mol·L-1
C.0.15mol·L-1 D.0.1mol·L-110、密度为0.910 g/cm3氨水,质量分数为25.0%,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等于13.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11、V mL Al2(SO4)3溶液中含有Al3+a g,取V ml溶液稀释到4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mol/L
D.mol/L12、要把12mol/L的盐酸(密度1.19g/cm3)50mL稀释成6mol/L的盐酸(密度1.10g/cm3),需加水
D.59.5mL    13、两种金属的混合粉末15g ,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得标准状况下的H2 11.2L,则下列各组金属不可能的是
)A. Mg 和Zn
B. Zn 和Fe
C. Al 和Na
D. Al 和Mg 14.将3.72g由金属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mL的混合气体,将该气体由电火花点燃,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钠、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2:1
D.1:1:115.向某容器里通入V L CO2气体,并加入少量的Na2O2固体,在同温同压下测得容器内气体体积为W L,则被吸收的CO2气体的体积为
)  A.(V-W) L
C.2 (V-W) L
D. V L16.在70%的硝酸(d=1.4g/cm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所得稀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D.≤30%17、.向等体积的KI、Na2S、FeBr2三种溶液中分别通入氯气并充分反应,若消耗的氯气质量相同,则KI、Na2S、FeBr2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2∶3
B.6∶3∶2
C.3∶2∶1
D.2∶3∶618.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g?cm-1 ,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300mL该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约等于:A. 0.37mol
B. 0.63mol
C. 0.74mol
D. 1.5mol19、在标准状况下,向100mL氢硫酸溶液中通人二氧化硫气体,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则原氢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5mol/L
B.0.05mol/L
D.0.1mol/L二、填空题20、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如图所示,请回答:(1)"0"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
(2)a,b,c三点溶液的pH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
_。(3)a,b,c三点中H+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____
。(4)若使c点溶液中[CH3COO- ]增大,溶液的pH值也增大,可采取的措施为:①_
____; 2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手段越来越多,测定的精确度也越来越高。现有一种简单可行的测定的方法,具体步骤为:(1)将固体NaCl细粒干燥后,准确称取mg NaCl固体并转移到定容仪器A中;(2)用滴定管向A仪器中加苯,不断振荡,继续加苯至A仪器的刻度,计算出NaCl固体的体积Vcm3。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步骤(1)中A仪器最好使用_______
____。(填序号)A.量筒
D.试管②步骤(2)中用酸式滴定管还是用碱式滴定管___
_,理由是__
__________。③能否用水代替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
。④已知NaCl晶体中,靠得最近的Na+与Cl-间的平均距离为a cm,用上述测定方法测得的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___。22、(1)将Wg胆矾(CuSO4·5H2O)溶解在VmL水中,得到饱和溶液,测得该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g/cm3,测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化合物A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它的分子组成可用OxFy表示。10mLA气体能分解生成15mLO2和10mLF2(同温、同压)。①A的化学式是______
_____。推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②已知A分子中x个氧原子呈...O-O-O...链状排列,则A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_,A分子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
____。23、今有86 g酒石酸样品,其中混有8 g琥珀酸。现要将该样品用结晶法提纯酒石酸,不同温度下两者溶解度见下表(两者共存时不影响各自的溶解度)。温度(℃)
20
30
40
50
70
80
酒石酸溶解度(g/100 g水)
18
25
37
65
81
98
琥珀酸溶解度(g/100 g水)
7
11
16
36
51
71
⑴80℃时,溶解该样品,应加__________g水(取10的整数倍)最合适。⑵将该混合液从80℃冷却到20℃,能否析出纯净的酒石酸晶体?答:_____
_____。请通过计算说明你得出该结论的理由
。⑶要使混合液尽可能多地析出纯净的酒石酸晶体,冷却温度最低为________℃(取10的整数倍),此温度下能析出酒石酸晶体__________g。24、下面是关于硫化氢的部分文献资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资料中"氢硫酸长期存放会变浑浊"这一记载十分感兴趣,为了探究其原因,他们分别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将H2S气体溶于蒸馏水制成氢硫酸饱和溶液,在空气中放置1-2天未见浑浊现象。用相同浓度的碘水去滴定氢硫酸溶液测其浓度。图一所示为两只烧杯中氢硫酸浓度随时间变化而减小的情况。实验二:密闭存放的氢硫酸,每天定时取1mL氢硫酸,用相同浓度的碘水滴定,图二所示为氢硫酸浓度随放置天数变化的情况。实验三:在饱和氢硫酸溶液中以极慢的速度通入空气(1-2个气泡/min),数小时未见变浑浊的现象,如图三。实验四:盛满试剂瓶,密闭存放的饱和氢硫酸溶液隔2-3天观察,直到略显浑浊。当把满瓶的氢硫酸倒扣在培养皿中观察2-3天,在溶液略显浑浊的同时,瓶底仅聚集有少量的气泡,随着时间的增加,这种气泡也略有增多(大),浑浊也更明显些,如图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见图一)中,氢硫酸的浓度随时间变化而减小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2)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碘水与氢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实验中准确判断碘水与氢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请设计实验方案,使实验者准确掌握所加碘水恰好与氢硫酸完全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氢硫酸长期存放会变浑浊"中,出现浑浊现象是由于生成了___
_的缘故。(4)该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三说明他们认为"氢硫酸长期存放会浑浊"的假设原因之一是(用文字说明)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此实验中通入空气的速度很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5)实验四的实验现象说明"氢硫酸长期存放会变浑浊"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为进一步证实上述原因的准确性,你认为还应做哪些实验(只需用文字简单说明实验设想,不需要回答实际步骤和设计实验方案)?______
________。25、氢氧化镁难溶于水,但它所溶解的那一部分则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常温时,饱和氢氧化镁溶液(溶液密度为1.0g.cm-3)中的c(Mg2+)=5×10-4mol.L-1,请填写下列空白:(1)该溶液中OH-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_______。(2)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3)该温度下氢氧化镁的溶解度是_______
____________。26、在有机溶剂里,使n mol PCl5与n mol NH4Cl发生完全反应,释放出4n molHCl,同时得到一种白色晶体A,A的熔点为113℃,在减压时,50℃即可升华,测得A蒸气的密度(标准状况)为15.5g·L-1。(1)通过计算得出A的化学式_______
____。(2)生成A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子结构测定结果表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在A分子中所处的环境毫无差别,试写出A的结构式:________
__。27、过氧化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等质量分为两份,其中一份加入100mL盐酸溶液使其充分反应呈中性,放出气体2.24L(标况);将其气体通入另一份混合物中充分反应后,气体的体积变为2.016L(标况)求:(1)原混合物中过氧化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
(2)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28、现有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KHCO3的混合物ag与100mL盐酸反应。题中涉及的气体体积均以标准状况计,填空时可以用带字母的公式表示。(1)该混合物中NaHCO3和KHCO3的质量比为____
________(2)如碳酸氢盐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盐酸的浓度为____
________(3)如盐酸过量,生成CO2体积为__________
(4)如果反应后碳酸氢盐有剩余,盐酸不足量,要计算生成CO2的体积,还需要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5)若NaHCO3和KHCO3不是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则ag固体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的体积(V)范围是___
__。参考答案:1、C2、C3、A4、A5、A6、B7、C8、C9、B10、C11、C12、B13、B14、C15、C16、A17、C18、D19、D20、(1)o点没有水不电离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2)b、a、c。(3)c.(4)Zn、NaOH、CH3COONa等合理答案都可21、①C
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的橡胶因溶于苯而变形③不能;溶于水,不能测出固体的体积
④22、(1)。 (2)①;由阿伏加德罗定律,不难写出方程式:,再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x=6,2y=4,解之,x=3,y=2②;F-O-O-O-F23、⑴80
20℃时80 g水中只能溶解=5.6 g琥珀酸,将会析出8 g-5.6 g=2.4 g琥珀酸。
5824、(1)H2S的挥发(2)H2S+I2=2HI+S向氢硫酸中加入淀粉溶液,滴加碘水到溶液呈蓝色(3)S(4)氢硫酸被空气氧化防止因通入空气过快而使H2S大量挥发(5)H2S自身分解确认生成气体是氢气25、(1)10-3mol/L(2)0.0029%(3)0.0029g26、(1)
(2)(3)(提示:因所发生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中P为+5价,N为-3价,Cl为-1价,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不变)27、 (1)8:1 (Na2O2过量)、2:9 (Na2O2不足)(2)3.4mol/L (Na2O2过量)、1.3mol/L (Na2O2不足) 28、(1)84:100
(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质量比即摩尔质量之比)(2)5a/46 提示:设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mol·L-184
x=5a/46如果以为基准来计算,可得到同样的结果。(3)5.6a/23 提示:盐酸过量时,生成的的体积为V:84
22.384a/184
∴V=22.4a/92
L或5.6a/23L(4)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提示:如果盐酸不足量,则应该用盐酸的量为基准进行计算,这就需要知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5)22.4a/100L<V<22.4a/84L
提示:可以考虑两个极端时的情况,若固体全部为,可放出,若固体全部为,则可放出,因此体积范围是:22.4a/100L<V<22.4a/84L。????????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
永久免费在线组卷
永久免费在线测试
可圈可点教案下载
免费观看教学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属镁最新制备工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