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扯黑洞频率

盖章 Validation
盖章的图片
······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豆瓣电影。
关于《盖章》的问题
· · · · · ·
盖章的影评
······
电影是好电影,但是在中国行不通,编剧怎么没有卡耐基呢?这完全是卡耐基理论的案例教学!
在美国,我想在有些州是行得通的,因为美国人本来就天真纯朴,而英语的表达本来就直接了当,美国人从小就在开放式的学校学习,没有我们学校里死死的班级体一说.美国人从小就是在社交中长大的.而中国人.....如果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社交文化还有点,到了二线城市就不太鸟你了,三线城市,你.........
16/16&有用
男主角很不走心呢。那些称赞一听上去就很假啊。
这算是狠狠地满足了人们的一种古老需求吧。虚荣。
赞别人只是一种社交手段,所谓“发自内心的赞”也只是表面看起来十分得体的赞。
有太多的称赞,归根结底是为了赞了别人之后反作用在自己身上的种种好处。还是自私的基因作祟。
真的应该把主题反过来,这社会太多的矫揉造作与伪饰浮华。
如果是反讽,可以给到.........
Do you think so?
真诚的称赞让每个人从心底里高兴快乐
Do you love each other?
拍照片的时候假笑还不如不笑
在我所有的照片中
小时候的我都在笑
而长大后的照片中却从来没有露出过笑容
也许是我故意隐藏自己的表情
She was fired
前几天去照1寸相片
照相厅没有镜子
嗬,洗出来之后发现头发乱糟糟的
里面T的领子都露出来了
拍.........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豆瓣电影。
居然看哭了,16分钟,没那么多铺垫,太平常不过的故事,却泪流满面,不悲伤,是笑着哭的...
看了Kurt Kuenne这个人,天才一般的人物,作曲 剪辑 导演 摄影 制片。
我自己拍过一些短片,有的还在优酷上过原创版面的首页,但看了一遍,两遍,我始终没弄明白,如此简单甚至有些狗血的故事,这个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故事,为什么可以这样打动人心...........
14/15&有用
不很懂英文,模糊的听懂i just want to see your smile和you are great这两句,听不懂里面其余所有对话,但是我就是微笑着看懂了,很神奇的短片......
总希望获得一点赞许和肯定,总需要一点自信,有的时候自我的心理建设罢工,这时别人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话语,都能带来莫大的动力。这部片子与其在说“微笑”,不如说“微笑”后的”对自我价值的认可“。
微笑吧,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差。
你的相貌很特别,你的颧骨很漂亮,哦,你的眼睛真漂亮······
有的时候,我.........
多称赞身边的人吧~无论是闲扯瞎贫蛋逼还是正儿八经的说话~你的情绪是可以影响他们的~只是一个微笑可以改变很多,你需要,TA需要,大家都需要~别忘了要smile~他的力量是无穷的~......
用豆瓣App扫码,找人聊聊这部电影。没有豆瓣App?
以下豆列推荐
······
(这位好汉……)
(Leonardo)
谁在看这部电影
······
订阅盖章的评论: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查看: 2353|回复: 8
霍金预言是真的吗
主题帖子积分
在线时间1698 小时
有人说:霍金就是个糟老头,已经得了老年痴呆症,用之前的名气来抄作赚钱~!你怎么看?
霍金指的是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接受美国著名知识分子视频共享网站BigThink访谈时,称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而人类要想继续存活只有一条路:移民外星球。霍金表示,人类如果想一直延续下去,就必须移民火星或其他的星球,而地球迟早会灭亡。至于这个时间期限,霍金预言,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此消息一出,引起坊间热议。有学者表示,霍金之说更多的不是建立在相关科学依据上,而应该理解为“霍大师对人类的一个忠告”。也有网友认为是“闲扯事”,但大部分的网友“末日情绪”被再次点燃。
霍金预言 (1).jpg (28.08 KB, 下载次数: 1)
08:19 上传
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警告说,人类要想长期生存,唯一的机会就是搬离地球,并适应新星球上的生活。除非人类在最 近 两个世纪内殖民外太空,否则人类将永远从世界上消失。
霍金在接受一家网站采访时说:“人类在未来数百年里必须认真考虑自己的生存问题。我看到了人类的危险,过去曾出现过多次人类的生存危机。发生类似情况的频率还会增加,我们需要十分谨慎地避免这类危机。但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如果人类在未来二百年间能成功向外太空扩张,那么我们就能避免灾难。
2010年早些时候,我曾警告说,人类在努力与外太空其他生命形式建立联系时应当谨慎小心,因为我们不能确定他们是否会对人类表示友好。如果我们是这个星系中唯一的智能生命体,我们应该确保自己得以生存和延续。但面对地球的有限资源和呈指数形式增长的人口数量,我们长期生存的唯一机会不是留在地球,而是向外太空寻找出路。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我们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如果我们想延续进步,就不得不放眼外太空。这也是我大力支持载人航天飞行研究的原因。”
霍金最后指出,人类有望驾驶宇宙飞船做时光旅行,届时从地球到银河系边缘的漫长路程仅需八十年,这给人类殖民外太空带来了技术上的可能。
霍金预言时间表
2050年 人类移民火星。
2100年 人类进入外太空,新人种出现。
2215年地球将面临毁灭。
2600年 地球变成炽热的“火球”。
霍金预言 (2).jpg (20.02 KB, 下载次数: 1)
08:19 上传
中科院紫金山台科普部主任张旸表示,虽然时下全球气候呈现异常,地质灾害增多,但就此认为地球即将终结是缺少科学依据的。霍金所提观点也并不是针对地球寿命而谈的什么学术问题,而是谈及的社会问题。所谓的地球“终结”说,也是作为一个科学家对人类现如今的生存方式所表达出的担忧。霍金提及了古巴的导弹、政治的争斗以及人类无限掠夺的本性,因此霍金所说的“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人类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才是毁灭地球的真正灾难。霍金为人类找出的解决之法就是向外太空移居。张旸认为,霍金所说的 “人类不应该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或一个星球上。希望我们可以将篮子容量扩大后再将其扔掉。”是霍金乐观的认为以现 在人类的科学发展水平,在二百年内找到适合移居外太空的方法或类地星球是可能的。不过张旸同时表示:“虽然科学家都在找寻类地星球和移居外太空的方法,但是否能在二百年内找到却不一定。因此如果人类不正视自已的错误,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那么霍金所说也就不是危言耸听了。
作为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霍金70年代与彭罗斯一起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他还单独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即随着时间的增加黑洞的面积不减等著名理论。为此,霍金被称为是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也无疑是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王”,并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从这个角度说,霍金的“地球灭亡说”确实有点可怕。但作为大师,面对奥妙无穷的广袤星空和无法“探究到底”的高深科学理论,霍金的预言真的都能保证全部正确吗?未必。
科学史上围绕黑洞有过4次著名的赌局,霍金参与了3次,但很遗憾,他都输了:霍金第一次参与是在1975年打赌天蝎座X-1是否包含黑洞,霍金最终认输;第二次是在1991年,霍金与索恩、普雷斯基尔赌裸奇点是否存在,霍金又输了;第三次打赌是在1997年,霍金同普雷斯基尔打赌,黑洞是否会摧毁它们吞噬的一切信息?2004年,霍金当众认输。而且,此前霍金爆出过“不要和说话”的奇妙言论,同样也让不少科学家感觉匪夷所思,借用霍金自己的比喻,美洲人得自己出发去找哥伦布才行。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霍金曾经发生过的“预言不准”而对“200年内地球毁灭说”付之一笑。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制的巧取豪夺,已经达到了灾难性的程度,霍金所预测的“200年内地球毁灭”是一种“忠告”,他显然希望通过这个忠告阻止人类疯狂破坏大自然。 霍金所说的人类“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毫无疑问是存在的。自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来,从来没有停止对地球的开发,这自然有文明发展的需要,但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开始变得日新月异,资源开始无节制的开发,二氧化碳和其他工业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地球越来越热,臭氧层空洞,海平面上升等等问题正日益恶化。 而与此相对的是,大自然严厉地报复人类:“N年不遇”的极端气象灾害越来越频繁,土地和水资源短缺、能源需求提高、人口快速增长、淡水危机、疾病增多、战争威胁、粮荒等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所有的这一切,都不能不说是人类“自私、贪婪”的结果,人类如不能在这条道路上悬崖勒马,早晚有一天,会遭遇到大自然更严重甚至是灭绝性的报复。
霍金“200年内地球毁灭”的预言可能并不精确,但目 前人类面对的可怕未来却不容怀疑。地球只有一个,人类及地球上的万物是需要在地球上不断繁衍生息的,即使想要脱离地球到其他适宜的星球上生存,也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保护、珍惜地球,决不能再当成一句空话,否则,人类很可能自取灭亡。
霍金的末日预言:
近日,霍金预言地球将在千年之内毁灭,届时人类将移民外星球。霍金预言让很多人感到恐慌,也纷纷讨论霍金预言的依据和真实性。其实在霍金预言出现之前,在业界就流传了很多果园世界末日的预言,虽然预言的人不同,时间也不同,但像霍金预言一样的世界末日预言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霍金预言到底是真是假?每个人有不同的说法。
  据悉,霍金预言是在他70大寿前,参加广播电视节目时候说出来的,霍金预言:未来1000年内,基本可以确定的是地球会因某场大灾难而毁灭,如核战争或者温室效应。因此他强调人类必须移居其他星球。“万一地球毁灭,人类就必须在火星或中的其它星体生活,但这在最近100年内还不会发生,”霍金预言。  霍金预言:“人类灭绝是可能发生的,但却不是不可避免的,我是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最终可以带人类冲出太阳系,到达宇宙中更遥远的地方。” 
霍金的预言实现过吗?
科学史上围绕黑洞有过4次著名的赌局,霍金参与了3次,但很遗憾,他都输了:霍金第一次参与是在1975年打赌天蝎座X-1是否包含黑洞,霍金最终认输;第二次是在1991年,霍金与索恩、普雷斯基尔赌裸奇点是否存在,霍金又输了;第三次打赌是在1997年,霍金同普雷斯基尔打赌,黑洞是否会摧毁它们吞噬的一切信息?2004年,霍金当众认输。而且,此前霍金爆出过“不要和外星人说话”的奇妙言论,同样也让不少科学家感觉匪夷所思,借用霍金自己的比喻,美洲人得自己出发去找哥伦布才行。
希望上面的材料对你有所启示
霍金预言外星人:
英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警告说:“假如外星人什么时候拜访我们,我认为,结果会跟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首次登陆美洲差不多,那对于美洲土著人来说,并不太妙。”他认为地球之外几乎可以肯定存在外星人,但人类不要努力去寻找外星人,根据地球文明的发展历史,人类最好不要跟外星人接触,以免被外星人征服。此言一出,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浩渺的宇宙是否存在外星人?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相信地球上的人类是“平凡”的,既然地球上的物质元素与遥远星球上的物质元素本质上是相同的,在宇宙中又存在着大量的与太阳系类似的星系,因而无论在哪个星系的行星上,只要具有与地球相似的条件,生命就会诞生,并出现外星人。另一种观点与此相反,相信地球上的人类是“不平凡”的,地球之所以能进化出人类,乃是许多特殊条件相结合的结果,这些条件只要稍有不同或变更,生命便难以出现,地外文明更是无望。古往今来,人类对外星人的思考和探索,始终有一种经久不衰的张力。人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来就是科学得以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探索外星人自然也不例外。我们常常面对这样的质疑:探索外星人究竟有什么意义?我们应如何对待外星人?
个人以为,首先,这是人类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更深入地洞察自然的必然结果和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探索外星人不仅已成为众多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交会点,而且对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也具有不可低估的潜在意义。那么,探索外星人对人类自身会具有什么样的影响?例如,倘若在分子生物学的水平上,外星人的生命形式与地球生命迥然不同,那么就会使人类所知的生命模式从一增加到二或更多,人类对生命的普遍了解便会陡增,从而对人类自身的了解也大为深化;倘若外星人的基本模式与人类并无二致,这就可能意味着生命的基本模式只有唯一的一种,人们便可以深究生命为何必然如此。当然,正如霍金的警告,从人类自身的安全出发,主动跟我们完全一无所知的外星人联系,确实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人类已经向宇宙发出了许多综合信息,人类早已暴露在可能存在的比人类有更高智慧的外星人面前。因此,为了人类永久的安全,主动的策略还是要加强探索而不是去回避外星人。其次,探索外星人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较为明显相互渗透的一个领域。未来社会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战争与和平特别是核战争问题,等等,都成了探索外星人问题时必须考量的因素;反之,对于外星人的社会学和文化学分析,又会或多或少地渗透到预测人类未来的争论中去。例如,估计一个文明的寿命必须详细分析其自毁的可能,这将会大大深化人类对于未来社会、人口、能源乃至战争与和平等问题的研究。多数科学家认为,生命域(允许生命发生的环境空间)并不稀少,地球理性社会不应该是宇宙的独生子。但是,人类面临的核威胁和化学污染、全球变暖和沙漠化、大气臭氧层变薄、人口爆炸等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使我们不得不认真地思考这样的问题:高度发展的技术社会的寿命有多长?科学家呼吁:不要让人类文明的发生迅速变成自我毁灭事件。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即使外星人曾经或正在无垠的宇宙中频繁闪现,我们也很难期望找到他们。
我们该如何看待外星人? 第三,外星人向外界提供的信息及其表述方法都应该是可以认识的。这将为正确的认识论提供新的素材和例证。能否破译外星人发出的信息,则涉及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限度等问题。第四,探索外星人,有助于人类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从哲学上看,探讨这一问题的过程,乃是人类逐步否定自身居于宇宙中心地位的过程。最后,坚持不懈地搜索地外文明将为人类提供一种历史连续感。这种连续感有助于人类赢得更美好的未来。人类应该考虑得更加深远,应该学会更有效、更科学地研究和计划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后的事情,搜寻外星人乃至设法与之“对话”,则很可能成为这类长远计划的一种榜样。
霍金预言:并不真实!
霍金曾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他,在轮椅上坐了39年,近乎全身瘫痪,不能发音,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但1988年仍出版《时间简史》,至今已出售逾1000万册,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科普著作之一。被誉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另一个爱因斯坦”“不折不扣的生活强者”“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
了解了霍金的成长经历,在从他对物理科学的贡献来看,霍金可以说并不是一位纯粹的科学家。他对科学的贡献很大一部分来自对天体物理的普及,来自科普知识的创作。再他的一身中有几部著作在世界上非常有影响,一部是霍金1988年编写的《时间简史——从宇宙空间大爆炸到黑洞》,还有《时间简史续编》。另有《时空本性》《未来的魅力》等多部。这些著作之所以影响面广,广受读者喜爱。就是因为这些著作像科学理论,又像是科普小说。语言生动,想象丰富。人们一定还记得前不久霍金想象出的一些宇宙动物和外星球生物。在霍金的想象中,这些动物体积庞大,造型奇特,生活更是奇趣无比。有动物可以依靠吸收宇宙空间的电能为生。在某星球上,气温低到零下150度以下,还照样生活着一种体积庞大,浑身长满厚厚白毛的动物。这些动物充满着理想和浪漫的色彩,更远超好莱坞大片的编导们,而这也成为学界公认的“霍金式的浪漫”。
霍金预言认为,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人类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人类生活的地球已经危机四伏,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唯一的机会就是搬离地球。这样的理论从一开头就赋予一种浓厚的文学色彩。并不是霍金不知道科学需要的是一种严谨的态度,需要求实作风。而是通过这种描述更能让人们产生共鸣,更能让人乐于接受。按照霍金的预言,200年后人类只有逃亡到其他星球,且不说离地球最近的适合于人类生存的星球也有五万光年的距离,单是这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人口怎么搬迁?这岂不就是说人类的末日到了?而心怀这种理论的何止霍金一人?又何止“自私贪婪”的一种借口,外星撞地球,地球大爆炸,冰川融化,世界核武器大战等等,这也可能就是明天,也可能要上千年以后,又怎么能单单是200年?
虽然霍金的预言我们可以怀疑,但霍金的担心却是今天的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现在世界各国为了争夺资源,不惜动用战争,有的国家甚至已经达到了千方百计丧心病狂的地步。石油煤炭一天天减少,到本世纪末就面临枯竭。环境在一天天的恶劣,臭氧黑洞在一天天的扩大,冰川在一天天的融化等等,所有这些无不是“自私贪婪”造成的,更无不在威胁着我们人类的生存。从这一点上来说,霍金的预言就是给全世界敲了一记警钟,如果我们总是一味的争夺资源,糟蹋环境,不注意保护地球,那么最后只有和地球同归于尽,而这个期限可能比霍金的预言还要短暂。而这可能也是霍金预言的真正目的,更是其伟大意义的者之所在。
你 是怎么看待霍金的预言?
预想一,大部分人会有些忧患意识,会反思人类的行为,能从自身做起,为人类的家园做贡献。而少部分人认为反正还有200年时间,按30年一代人算,至少6代之后的事情,已经超出我们要管的范围了,纯粹是杞人忧天没事自找烦恼。地球早晚要毁灭,到时候一起死,天塌下来有大个子顶着,与我无关,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预想二,美国不顾我们的反对坚持黄海军演,而中国人也不是好欺负的,先是演习在前,无数次发表声明,表示严重关注事态发展。近日,解放军报两天连发文评,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非戏言!任你嗓子喊哑,眼珠子登出来,无济于事,美国人太了解中国了,他们简直就是中国人肚子里的蛔虫。“霍金预言”来啦,即使地球上所有的资源都要归属美国,地球毁灭了还有意义吗?
考虑再三,美国人决定不来黄海了。省点钱去研究太空移民事业,准备先去当老大。
& & 预言让世界觉醒,从此,再无战争,人类和平共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低碳生活,地球变成美丽的花园,人类永远的家。
UFO中文网新版试运行中,可有手机客服端,也希望各位亲多多支持
主题帖子积分
在线时间32 小时
看过了。。
主题帖子积分
星际列兵, 积分 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5 积分
星际列兵, 积分 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5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额额,,200……
主题帖子积分
在线时间1698 小时
……额额,,200……
UFO中文网新版试运行中,可有手机客服端,也希望各位亲多多支持
主题帖子积分
星际列兵, 积分 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5 积分
星际列兵, 积分 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5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伤我心太深 发表于
按照霍金说的。人类还有200年时间,,,咋可能去别的星球生存…
自认为是帅哥
星际理事会督察
位次一人,天下一人!
星际人大代表
星际人大代表
论坛纪念章
只为纪念已经逝去的人们,妮存在多久了?
荣誉:最佳新闻传播人!
站长推荐 /1
世界上本没有鬼,说的人多了,也就有了鬼。鬼故事,又称灵异故事,是一种与灵异事件有关的故事。灵异故事口耳相传,造成另一种流行文化
Powered by
技术支持:网络问政:问题与纠偏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胡锦涛在强国论坛同网友的在线沟通与直接交流,被认为开启了我国网络问政的先河。随后,温家宝总理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在全国两会前夕,两次与网友在线交流。此后,2011年3月两会召开期间,在代表们所翻阅的资料中,多了一份由百度研究中心提供的,汇聚了4.57亿中国网民的集体心声的《2011两会专题研究数据报告》,该报告涵盖了住房、物价、食品安全以及社会保障等我国民众最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民众所关注的这些问题与随后温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重点高度吻合。同年9月,人民网之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正式推出“直通中南海”,标志着网络问政在我国已向国家最高层面迈进,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一、网络问政的优势
  当下,网络问政不仅是学术界所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实务界所关注的一个焦点议题。一般来说,网络问政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政府及其官员通过网络这一平台,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即所谓“问计于民”,以保障和实现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另一方面是网民通过网络向政府及其官员表达利益诉求,建言献策,即所谓“问事于政府”,以体现和维护公民的表达权、知情权、参与权以及监督权,这样,通过政府与网民共同努力,双向互动,共谋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
  据中国互联网研究中心在2012年1月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5.1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1]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网络与现实社会的互动日益深入,网络已成为公民进行“意见表达”的重要“舆论场”,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重要通道。正如有研究机构所言:“我国正在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一个舆论超强磁场。某一地区突发事件在网上刚爆发,即可迅速引爆全国舆论,把地区性、局部性和带有某种偶然性的问题变成全民围观的公共话题,甚至变成需要中央政府出手干预的公共事件。”[2]
  纵观人类的政治文明发展史,问政方式历经了多次嬗变。网络社会的到来意味着问政模式的根本变革。一般地讲,在网络社会之前,形式多样的问政方式从本质上说都是一种“精英问政”模式。少数精英由于拥有和控制大量的资讯及其传播方式而选择和设置议题,并决定了问政的方式及其效果。然而,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背景下,这种“精英问政”方式遭到了根本挑战。可以说,传统的问政方式体现了国家主义和精英主义的意旨,而网络问政的话语权则是市民主义的,话语权力经历了由集中逐步走向泛化和分散。正如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所预测的那样:“在一个瞬息间可以共享信息的时代,代议制民主制度已经过时了。”[3]
  作为一种公民表达利益诉求的便捷渠道,网络问政与传统的公民参与政治的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网络媒体的开放性、交互性、隐匿性以及双向传播性等特点,使得普通个人能够轻松获取在传统媒体背景下无法得到的海量信息,打破了社会精英对信息的封锁和控制,彻底逆转了在信息占有上不对等情况。普通公民在创造资讯的同时,也在复制、传播着这些资讯,并积极地参与到公共事务的讨论。[4]例如:在传统的问政方式下,尽管公民将自己的意愿与诉求可以通过纪检、信访、行政监察机关等相关部门进行反映,也可以通过电话、信件、传真等方式进行举报,但通过这些渠道去表达诉求,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不确定性,有时候无法保证所提供的线索、提出的问题能够被相关部门重视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甚至于很多问题都如石沉大海,得不到及时地回应。但网络问政不同,公民通过网络平台表达利益诉求,行使和实现其监督政府的权利会更高效、快捷。
  毋庸置疑,网络问政作为一种全新问政方式,具有显著的问政优势:其一是问政主体多元。就“问事于政府”而言,我国的网民人数众多,并且分布于社会的不同地域、阶层、行业和年龄阶段。这些网民都可以借助于网络的匿名性、隐蔽性和自由性等特点,尽情表达自己的诉求,反映自己的意愿;就“问政于民”来说,凡是以政府为主体,不同层级拥有并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共部门都可以随时向网民征询意见,这意味着公共权力的运行并非仅仅是公共部门的内部事务,成熟而完善的政府决策都应当内隐有民意的充分表达。其二是问政通道多元。现阶段,网民主要是通过论坛、博客、MSN、QQ群以及微博等通道在网络上进行意见表达和民主监督。其中,论坛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广场”,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意见都能够在此交流和碰撞,已成为网民进行意见表达和民主监督的主要推手。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无疑在网民中培养了一大批“市民记者”,许多网民正是通过个性化的写作模式在网络上开通博客和微博,并就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诱致了其他人对同一主题的关注和热议。而MSN和QQ(群)与论坛和博客不同,它是熟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慰藉的舞台,无数个MSN和QQ群迅速地把信息和新闻传播到世界各地。[5]其三是问政成效显著。《人民论坛》杂志社曾经于2010年4月联合人民论坛网、人民网和腾讯网等多家媒体做了关于“当代中国官员的‘网络恐惧’”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0%的受调查者认为,当代中国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60%的受调查者表示“担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现象被曝光,影响前途。”[6]这项调查充分说明了网络问政给许多政府官员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威慑。
  二、网络问政的困境
  然而,就当前我国的现实公共生态环境而言,网络问政犹如一把“双刃剑”,因此,在充分认识网络问政的明显优势时,也不应忽视网络问政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与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网络民意表达失真、失衡,问政易,落实难;另一方面,网络问政的法律规范缺乏,机制仍不健全。
  (一)利益表达不均衡
  网络问政兴起的客观条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收入和水平不断提高,公民认知水平不断提升,加之网络覆盖率不断扩大,网民规模逐年增长。但是,就网民构成来看,学生和城市公民的上网人数较多,农民等社会弱势群体比例明显偏低。《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有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年底,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到1.36亿人,比2010年增加1113万,占整体网民比例为26.5%。虽然网民规模保持增长,但从普及率、网民结构、网络应用3个方面来看,城乡互联网差距持续拉大。[7]我国的农村人口在全国总人口占很大的比重,由于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滞后,农村网络的发展仍很落后,农民成为了网络的弱势群体。从网民构成来看,能够进行网络问政的网民都是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经济条件较好的社会群体,网民所反映的问题会受到个人利益、地区利益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带有片面性。
  与此同时,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使得网民可以在网上自由发表言论,互相交流讨论,不用考虑到身份安全等问题。这就打破了原有的政府与民众沟通的壁垒,成为一条全新的沟通渠道。但也正是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特点,很多人不负责任的发表不实言论、攻击他人,使得信息的发布与传播失去了责任和道德的约束。据调查显示,我国网民60%的人为30岁以下,网民学历结构呈现出低端化变动趋势。网民素质参差不起,网络问政也难免具有随意性和片面性。年轻的网民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思维能力还不成熟,看待一些问题难免缺乏理性,偏激观点与言论屡见不鲜,很多人甚至是盲目跟风,一呼百应,随大流、从众现象明显,网络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他们对社会、单位、个人发泄不满情绪的“自由空间”。而网络传播的快捷性非常容易使很多情绪化、非理性的引论在网上迅速传播,从而产生很多负面民意信息、灰色言论,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网络民意表达的真实性和网络问政的有效性。
  (二)问政流于形式
  网络问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其关键点在于“问政于民”与“问事于政府”的有机结合,实现双方的有效互动。可以说,网络问政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现实生活中政治参与和政治表达的空白,正日益影响着政府的政治决策和政府官员的行为。现实中,不同层级的政府官员纷纷上网了解民意,开微博、进论坛,此起彼伏,热闹异常。尽管网络问政反响热烈、声势浩大,但目前网络问政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网民的很多意见和建议也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落实,解决问题的机率很小,很多政府官员的网上问政更像是政治做秀,地方政府网站上的网民留言板块形同虚设,网页长久得不到及时更新,网民的留言和所提出的问题根本无人回应,有回复的则通常是“该问题已交相关部门处理”一句空话、套话,之后则没有音讯。
  此外,网上一旦出现对政府不利的负面信息,类似于揭短亮丑的帖子,相关部门会尽一切办法迅速将其删除,有些地方政府网站对网民的投诉和建议竟然出现数字限制。人民网发起的网络问政的调查显示,近七成的网友对网络问政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充满期待。52%的网民认为网络问政会成为新的执政方式之一。也有一些网友提出质疑,表示干部“触网”有做秀之嫌,来信答复内容过于简单,不能真正解决网友的问题,网络问政是“问了白问”,网上拍砖是“拍了白拍”。[8]目前的网络问政大多停留在政府“听”与网民“议”的阶段,网下的落实仍不乐观。
  (三)监管法规不健全
  当前,在我国网络问政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与网络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从1994年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开始,尽管陆续颁布了一些管理规定、办法。同时,随着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的迅速改观,我国出台的关于规范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逐步增多,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等,但属于法律层面的网络立法只有一个,即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由于这是最高立法机关制定的一部综合性的维护互联网安全的法律,其他立法与之相比,位阶较低,并且大多以部门规章为主。[9]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的法治建设并没有与之平行发展,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由于网络管理缺乏有效的法律规范,很多网上问题相继出现,如“黑客”破坏网站的正常秩序、窃取个人隐私,人身攻击等等,这些事件频乃出现一般会演变成类似“网络暴力”、“网络审判”等恶性事件。近年来在网上出现的“网络水军”现象便是典型代表之一,一些网民通过网络制造出大量的虚假民意,混淆视听,为了个人利益诽谤竞争对手,干扰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如蒙牛、伊利公司之间的黑公关事件,360与QQ互相攻击等都是由“网络水军”、网络公关公司作为幕后推手策划的。此外,“网络的灰黑势力”网络的灰黑势力主要包括“网络灰帮”、“网络黑帮”、“网络黑洞”。“网络灰帮”主要指网络推手、网络水军等;“网络黑帮”主要指网络打手、删帖服务;“网络黑洞”主要指流氓软件、无良内容、劫持服务等。问题也逐渐被暴露出来。当网络曝光某一事件时,网民并不能理性地看待问题,网络民意往往会产生一边倒的发展趋势,甚至形成舆论围攻,影响法院审判的“网民审判”现象时有发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严重影响司法公正。
  (四)问政机制缺失
  当前,网络舆论正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源头,以网民为基础产生的社会意见阶层所展现的力量正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网络问政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但从网民和政府互动的进行审视,网络问政的机制仍不完善。
  1.缺乏回应机制。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有权对政府及其官员提出批评,进行监督,但我国法律对于政府如何回应公民的批评监督的规定确是空白,由此导致政府及其官员对公民的问责经常处于沉默不语状态。[10]目前,网民通过网络表达民情民意的热度不减,但受理这些问题的回应机制还尚不完善。一方面是政府官员对于网络问政的重视程度不够,一般不予答复或是用“官话”、“套话”敷衍了事;另一方面,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民发布了大量的非理性言论,恶意诽谤他人,此类信息无从核实其真伪。此外,我国网民数目庞大,网民的提议、诉求反映到政府,信息量巨大、良莠不齐,而网络问政的发展正属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也是造成回应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2.缺乏互动机制。网民和政府之间的互动仍存在沟通壁垒。网民对政府官员缺乏信任,政府官员则对网民的问政存在戒备和抵触心理。面对网民的权利诉求,像“已阅”、“没时间跟你闲扯”这样的“雷语雷事”,在网上不时出现;封贴、删帖也是常事。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不仅严重影响了网络问政的良性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使政府的公信力大大下降。
  3.缺乏权利保障机制。我国公民网络问政的权利保障机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我国公民问责的相关配套权利――例如知情权、举报权等权利未能得到充分保障。[11]网络问政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长久以来公民参政、议政的不足,但由于我国政治体制存在的内在缺陷,公民的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不能有效的参与政治生活。在现实中,对举报的情况搁置、扣押的情况很多,更有对举报人采取打击报复的恶性事件发生。网络问政中“跨省追捕事件”、“记者被入狱”等频繁发生,如“王帅贴案”、“王鹏举报案”等等。此类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公民参政议政积极性的提高和网络问政的进一步发展。
  三、网络问政的纠偏
  应该看到,网络问政要走向健康、有序、良性的发展道路,就必须与现有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紧密结合,实现网络问政的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
  (一)均衡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的均衡,首要的就是加快互联网建设,消除信息鸿沟。目前网络问政中,政府与农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非常突出,广大农民缺乏有效的参政渠道,无法有效的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因此,要加大信息高速路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提升网络技术的教育、发展,尤其是网络信息化薄弱的地区,消除网络建设的断层现象,形成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网络问政平台,提高农民网络问政的参与率。此外,要加强网络问政平台建设,建立通畅、高效的网络问政渠道。政府应运用好网络,建立起完善的网络问政平台,要做到“公开、透明、及时”。进一步拓宽公民问政的渠道,注重其可操作性和时效性,保障公民提交的信息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和反馈。最后,政府门户网站必须发挥特有的优势,将其作为开放的平台,实现公民、网络、政府三者之间有效的对接与互动,引导网络问政的健康发展。
  (二)健全网络立法
  当前,由于网络问政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出现了诸如“网络暴力”、“网络水军”等恶性事件。因此,完善网络问政的相关法律法规,使网络问政走向法治化是网络问政良性发展的迫切需要。首先,要加快网络立法,制定出具有前瞻性的法律法规,以规范网络秩序,明确网络活动中的责权关系,使公民的问政活动有法可依、有序进行,促进整个网络社会在一个法治轨道上正常运转。其次,要实行网络的实名制。网络的实名制是实现网络监管、规范网络秩序、保护个人隐私、遏制虚假信息和制止“网络暴力”最有效的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与减少利用网络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只有主体明确,网络社会才会相对有序进行。这意味着,既要保证公民的言论自由,又要确保在自由基础上的责任和监管,两者缺一不可。最后,在对网络问政实施法治化管理的同时,不能忽略对公民法治思想的教育和网民言行的正确引导。要加大网络法治宣传力度,培育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提高公民网络问政的文明意识,使网民具有责任意识、公民意识,理性地在网上参政议政。
  (三)完善网络问政机制
  1.建立回应机制。网络问政的重点是“问”,难点是“行”,由于网络问政不被重视,导致“问”与“行”严重脱节,无法有效对接。政府部门应加强网络问政反馈机制建设,运用网络不能只片面的停留在发布信息和听证的层面,关键是对网民疑问的解答与处理,对各类建议分类整理,科学采纳。其次,网络问政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以人为本、为民服务。因此,对于网民的留言处理应制定相关的制度,设置专人管理,全面收集、整理,进行及时回复,不得随意删帖或封贴,做到公开、透明。网民的留言办理工作要经过相关部门的认真、严格的调查后予以详细说明。网民如有任何疑问,仍可继续追踪调查,直至网民得到满意的答复。在此环节应设置相应的评分机制,网民可以对问题的解决的满意程度评分,真正实现网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最后,政府部门应根据网民留言办理的反馈信息,扬长避短、不断改进,加强网民留言的办理力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真正实现网络民意的“落地有声”。
  2.建立互动机制。网络问政是网民和政府通过网络这一媒介进行交流的过程,所以两个主体之间应该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当下政府应该着力打造政民互动的信息平台,让老百姓及时了解真实、有效的相关信息,通过信息平台谏言献策、监督批评。同时,政府官员应该主动通过网络与网民交流,征求民意、体察民情,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对网络舆论不再躲避、抵触,而是运用合理的方式对网络舆论予以合理的引导,使网民理性、有序地表达民意。
  3.建立权利保障机制。我国当前网络问政发展程度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对问政主体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在现实生活中,问政主体往往会担心自己由于问政是否会引起权益伤害而不敢或不愿表达真实意愿,即使反映了真实情况也会承受一定的精神压力。因而,建立健全网络问政权利保障机制刻不容缓,这也是公民参政问政的基础所在。
  总之,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维护自身和他人的权利,是人类政治生活在网络世界中的一种全新尝试。尽管目前网络问政中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和予以完善,但我们也应看到,作为一种全新的政治参与方式,网络问政的出现不仅拓宽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渠道,也是对传统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有益补充。与此同时,网络问政的推广和普及对政府治理创新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网络问政的广泛应用,不仅会给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一个公平、透明的良好平台,而且会极大地提高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因此,如果处理得当,合理运用,网络问政将会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各国21世纪主流的行政方式。
  [参考文献]
  [1][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 /dtygg/dtgg/32.html/.
  [2] 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DB/OL]..cn/GB/110/.html/.
  [3][美]约翰?奈斯比特.大预测: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M].孙道章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28.
  [4][5]孙健,徐祖迎.网络舆论监督及其规范[J].中国行政管理,2011(12).
  [6]刘旭涛,周晓燕.多少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J].人民论坛,2010(13).
  [8]刘娟.网络问政助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N].中国人事报,.
  [9]王军.制定《网络问政促进法》之建议[J].法学杂志,2010(5).
  [10][11]周亚越.公民问责:机制缺失及其治理[J].宁波大学学报,2010(7).
(责任编辑:徐秀)
 市场连续两天暴跌,让所谓的1949点“建国底”不堪一击……
[简介]崇尚中长线波段交易,善于把握股市节奏,每日送出热点个股!
[简介]实盘交割单100%真实发布,连续5年盈利,年平均收益高达40%。
[简介]看大盘最精准最前瞻最直接,对个股非牛不战,出手必攻直击涨停。
关于的相关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级黑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