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盖2014草场禁休牧高原补贴标准2014公示名单

  锡林郭勒盟乌拉盖草原,风光秀美,景色迷人,蜿蜒迂回的九曲湾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传递出动人的绿色歌谣,雄浑辽阔的乌拉盖水"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天边草原乌拉盖
&&&&&&本期共收录文章15篇
  锡林郭勒盟乌拉盖草原,风光秀美,景色迷人,蜿蜒迂回的九曲湾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传递出动人的绿色歌谣,雄浑辽阔的乌拉盖水库,碧波荡漾、令人遐想。2012年,乌拉盖管理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a相继成功举办了乌拉盖河徒步溯源之旅、第五届乌拉盖湖旅游节、中国内蒙古锡林郭勒乌拉盖2012年首届民族传统射箭国际邀请赛、自治区青少年射箭锦标赛等有影响的文化体育赛事,促进了文化、旅游、生态的有机融合。 中国论文网 /1/view-4812858.htm  佈和是乌拉盖牧场的一个牧民,40岁出头,精明利落。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他早早就把自家的“佈林夏日”旅游点收拾停当,开业以来已接待外地客人好几十拨了。他家祖祖辈辈以放牧为生,能在自家草场上办个旅游点挣些活钱,这在以前是无法想像的事情。佈和去年和管理区签订了草畜平衡合同,按照合同约定,佈和根据自家草场的载畜量,把自家的羊限定在500只左右,同时得到了一笔数目不菲的政策补贴资金,而他自己也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看到近年来草原的游客一年多过一年,他便萌生了开办旅游点的想法。   佈和告诉记者,去年管理区实施草原生态奖补机制后,他家的草场得到了很好保护。今年,他得到了奖补补贴和管理区其他补贴近10万元,他用这笔钱开办了旅游点。2012年6月份到10月份,共收入7万元,接待了国内外游客近千人。他觉得草原奖补这个政策非常好,不仅保护了草场,也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   乌拉盖管理区从去年实施国家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按照“减畜、增绿、转人、增收”的目标要求,认真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将全部草场中的564万亩划定为国家生态保护项目区,159万亩划定为管理区草畜平衡项目区。积极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并根据地方财力进一步提高奖补标准,禁牧补助标准由国家每年每亩6.36元提高到每年每亩10元,保底标准由每年每人3000元提高到每年每人6000元,草畜平衡户的奖励标准由国家每年每亩1.71元提高到每年每亩3元,仅草原生态保护奖补配套资金,乌拉盖管理区每年就要拿出2400万元,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达到4735万元。目前,乌拉盖管理区的禁牧区60%的人口已转移到城镇生活,签订草畜平衡合同1509户,涉及草牧场412万亩,占草牧场总面积的62%。   乌拉盖管理区始终把草原生态的保护与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促进了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推动了管理区向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双赢”目标迈进。在有效提高补贴标准的同时,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牧民转移力度,力争使转移出去的牧民转得出、稳得住、富起来。乌拉盖管理区还从养老、助学、培训、创业、就业以及牧草良种补贴等方面制定出台配套政策,切实保证转移农牧户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收入实现稳中有增。为保证转移到城镇生活的农牧民有房住、有钱挣,乌拉盖管理区筹资3000多万元,在巴音胡硕镇建起了农牧民转移进城创业商业街。   刘锦春是巴音胡硕镇胡仍陶勒盖村村民,他家的草场被划定为禁牧区。早在2009年,他就在镇里面开办了一家租赁厂,专门为建筑工程工地出租搅拌机、龙门架等设备。2011年3月,他又在巴音胡硕镇开办了一家五金销售店,一年下来,加上他出租的一套楼房租金,全年纯收入能达到20多万元。   今年,管理区还为他申请到5万元农牧民转移进城创业就业贴息贷款,加上他家的1900亩草场,他已经拿到了80%的草场奖补资金。刘锦春正在筹划着下一步在巴音胡硕镇发展壮大自己的产业,开办家居装潢店。   乌拉盖管理区始终树立建设开发一点、保护一大片的思路,严格执行禁休牧及草畜平衡两项基本制度,推广划区轮牧14万亩,年度牲畜控制在28万头(只),基本实现全年草畜动态平衡。对生态保护重点区域的8.86万亩耕地实行三年退耕计划,年内退耕3.5万亩,大力实施人工造林及封山育林等生态治理工程。目前,管理区牧草平均覆盖度由65%提高到79%,平均高度由24.5cm提高到32.2cm,草原生态环境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超前的意识、精明的决策和完善的制度是管理区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的关键,天边草原乌拉盖正以她独特的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   (作者单位: 乌拉盖管理区)   (编辑/胡丽莉)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乌拉盖管理区 春季休牧工作全面展开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yfs001
巴音胡硕讯为使草原“三牧”制有效落实,确保境内牧草按期返青,乌拉盖管理区自2015年4月20日至5月25日,开展为期35天的春季休牧工作。该管理区下属的三场一镇658万亩天然草场已全部实施春季禁休。春季休牧期开始后,采取发送短信、电话告知和印发宣传手册等方式,向牧户广泛宣传实施春季休牧工作的重要性、时间段、具体要求和偷牧处罚标准。同时要求辖区牧户按照每只羊30平方米、饮水点离活动圈出口处不超200米的标准设置牲畜活动圈,以便控制牲畜在休牧期随意走动。管理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局将协同各场镇草原监理站工作人员,采取不定期与定期的方式,对牧户落实禁休牧工作进行检查,协调饲草料,确保春季休牧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包青海)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内蒙古乌拉盖强化草原生态功能保护绿色安全屏障 _打印版_中国行业研究网_
您现在看到的是为方便打印而设计的网页,您可以点击查看文章详细介绍:
中国行业研究网 
                【】
    乌拉盖管理区结合“8337”发展思路,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的具体举措,强化草原的生态功能,主动、科学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以主动转型偿还生态欠账、以科学转型谋求跨域发展,促进草原生态良性循环和持续改善。
  乌拉盖草原可利用面积4350.53平方公里,草地质量优良,产量中高,境内植物类型多样,牧草种类优良,具有不同价值的用途的野生植物较为丰富。2004年开始,管理区在全境范围内实施了春季休牧、局部区域禁牧制度。在政策引导下,巴镇德勒哈达村最先迈出了生态移民,保护草原的步子,该村84户,264人全部转移进城,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勤劳致富,70000多亩草场得以休养生息,通过近10年的探索和努力,目前,全村农牧民人均收入达17000余元,是移民前人均收入的10倍多,走在了全盟前列,成为“两转双赢”示范带头村,为保护草原生态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1年,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在管理区全面实施,在政策的推动下,管理区加强草原水利、棚圈等基础设施建设,促使草原畜牧业由天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哈拉盖图农牧场绿盈牧业养殖合作社创办人特木尔苏和本着牧民减畜不减收的理念,实行羔羊舍饲育肥,这样的模式不受草畜平衡限制,集中育肥50天后羊羔就可以出栏,一年进行3批次育肥出栏,每只净增收70元,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同时,减少羊群对草场的踩踏和啃食,从而达到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的双赢目的。
  管理区围绕“减畜、增绿、转人、增收”四项基本任务,年初同三场、镇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项目户签订草畜平衡合同书。同时还在草原保护、建设和农牧民转移方面出台多个扶持与优惠政策:如将草原生态保护划分为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两大块,分头落实。为鼓励农牧民保护草原生态,管理区还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对与政府签订禁休牧及草畜平衡合同的牧户,按照禁牧草场10元/亩、草畜平衡3元/亩给予补贴,并在助学补助(禁牧区高校在校生每人每年补助3000元)、住房、创业、培训等方面也给予补助。
  畜牧业由传统走向现代,草原由一产为主逐步走向三产互补,几年来,草原不再是单纯放牧牛羊的牧场,而成为了观光休闲的旅游胜地。“8337”发展思路中将内蒙古建设成北疆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的理念为管理区发展草原生态旅游业指明了方向,今年,管理区出台草原生态文化建设旅游新举措:按照“先建后补”的原则,扶持发展“牧人之家”草原生态旅游业,评定星级,给予补助性奖励。目前,管理区已培育“牧人之家”10户,草原深处的一座座蒙古包,如今不再是牧民逐水草而居的住所,而是草原生态文化精华的浓缩,成为游客休闲、度假的靓丽风景。
                                
是中国领先的产业研究专业机构,拥有十余年的投资银行、企业IPO上市咨询一体化服务、行业调研、细分市场研究及募投项目运作经验。公司致力于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企事业发展研究部门人员、风险投资机构、投行及咨询行业人士、投资专家等提供各行业丰富翔实的市场研究资料和商业竞争情报;为国内外的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提供专业的行业市场研究、商业分析、投资咨询、市场战略咨询等服务。目前,中研普华已经为上万家客户()包括政府机构、银行业、世界500强企业、研究所、行业协会、咨询公司、集团公司和各类投资公司在内的单位提供了专业的产业研究报告、项目投资咨询及竞争情报研究服务,并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为大量企业进行了上市导向战略规划,同时也为境内外上百家上市企业进行财务辅导、行业细分领域研究和募投方案的设计,并协助其顺利上市;协助多家证券公司开展IPO咨询业务。我们坚信中国的企业应该得到货真价实的、一流的资讯服务,在此中研普华研究中心郑重承诺,为您提供超值的服务!中研普华的管理咨询服务集合了行业内专家团队的智慧,磨合了多年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大碰撞的智慧结晶。我们的研究报告已经帮助了众多企业找到了真正的商业发展机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坚信您也将从我们的产品与服务中获得有价值和指导意义的商业智慧!
中研普华咨询业务:  
        
当前页面网址:乌拉盖发放落实草原生态奖补补助资金1058万元--内蒙古频道--人民网
乌拉盖发放落实草原生态奖补补助资金1058万元
&&&&来源:&&&&&
人民网锡林郭勒4月11日电 近年来,锡盟乌拉盖管理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工作力度,取得阶段性成果。近日,管理区及相关部门积极行动,认真核实,积极落实草原生态奖补发放年补助资金1058万元,深受广大牧民的好评。
乌拉盖管理区补助奖励资金发放实行专账、专款、专用、村级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监督,并采用“一卡通”直接发放到户。通过惠农惠牧“一卡通”发放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2年草畜平衡奖励资金192.07万元和2013年禁休牧补助60%补贴资金866.35万元。目前,补贴资金已全部发放到位,惠及管理区三场、巴镇9个嘎查村2306户农牧民,真正将惠农惠牧政策落到了实处,落到了农牧民心上,极大地促进了农牧民生产的积极性,使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管理区为切实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乌拉盖管理区管委会高度重视,完成了年草原生态保护草蓄平衡补助奖励和禁休牧补助60%资金发放工作,为保护草原生态铺平了道路。(乌恩)
(责编:张雪冬、曾晓强)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你现在的位置:>>>>>>
乌拉盖管理区打造干部下基层三级示范抓引领工作驻村第一书记新形象
〖来源中共乌拉盖管理区委组织部〗〖作者:〗
〗〖背景色:
〗〖〗〖〗
为深入推进干部下基层三级示范抓引领工作,管理区向9个嘎查村、9个分场、4个社区和1个水库居民区分别派驻了工作队,并派驻各工作队队长兼任所联系的嘎查村(分场、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为切实有效发挥“第一书记”的作用,助力基层的发展建设及为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下派的“第一书记”明确职责、坚定使命,认真做好干部下基层示范抓引领工作。
一是明确职责,助推基层民主建设。建立规范的工作运行制度,帮助所驻嘎查村(分场、社区)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党务公开、村务公开等一系列规范的工作运行制度,切实提高了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并有效地增强了嘎查村、分场、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二是明确目标,助推基层党组织切实发挥为民惠民职能作用。第一书记驻村后,通过召开座谈会及走家串户等形式,大力宣传了管理区当前实施的草原生态保护、落实草畜平衡的重要意义和禁休牧补贴、合作医疗城乡一体化等惠民政策,并积极致力于当好基层党建“指导员”,帮助所驻嘎查村、分场、社区当好政策“宣传员”,教育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并鼓励农牧民群众积极参加管理区就业部门举办的各类技能培训。
三是明确责任,助力嘎查村、社区换届选举。每位第一书记认真规范选举程序,严格依法进行嘎查村、社区选举工作,并全程监督换届选举工作。在选举过程中,第一书记坚决做到了选举前认真组织宣读换届选举纪律;选举中严把程序关、纪律关、质量关,确保换届选举工作有序规范进行;选举后当场公布选举结果,如实记录选举结果,保证了换届选举结果真实有效,充分体现民意。
四是明确方法,助推搭建党员群众沟通桥梁。第一书记充分发挥自身职责作用,自觉充当基层党组织与广大农牧民沟通的联络员,在基层党组织与广大农牧民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并认真当好民意“收集员”,积极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为党组织发展建言献策,同时,深入群众中开展调研走访,走访所驻嘎查村、分场、社区的农牧民及居民家中,走访率达到90%以上,基本掌握了所驻嘎查村、分场、社区的社情民意和存在的困难问题,下一步工作将围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制定解决措施和方式。
相关附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4年渔船柴油补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