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火药是火硝,硝石硫磺木炭比例,木炭三种原料配成的,它们的比例为15:2:3,要制成黑色火药

教师讲解错误
错误详细描述:
一种黑色火药,它所用原料为硝酸钾、硫磺、木炭,三者质量之比为15∶2∶3,要配制这种火药160千克,三种原料应分别取多少千克?
下面这道题和您要找的题目解题方法是一样的,请您观看下面的题目视频
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所需要的原料硝酸钾,硫黄,木炭的质量比是15∶2∶3,配制这种火药400千克,三种原料各需要多少千克?
其他类似题目
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它所需要的原料硝酸钾、硫黄、木炭的质量比是15∶2∶3,配制这种火药400千克,需要硝酸钾、硫黄和木炭各多少千克?
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B座6层601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题谷教育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比和比例-习题九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比和比例-习题九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木炭、硫磺、火硝(KNO3)按..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木炭、硫磺、火硝(KNO3)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生成硫化钾(K2S)、氮气和二氧化碳.请写出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木炭、硫磺、硝石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硫化钾、氮气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S+3C+2KNO3点燃..K2S+N2↑+3CO2↑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木炭、硫磺、火硝(KNO3)按..”主要考查你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文字表达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文字表达式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对概念的理解: (1)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对概念的理解: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不能用于物理变化例如,将2g水加热变成2g水蒸气,这一变化前后质量虽然相等,但这是物理变化,不能说它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②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对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气体的反应来说,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守恒,但是其体积却不一定守恒。 ③质量守恒定律中的第一个“质量”二字,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不是所有反应物质量的任意简单相加。例如,2g氢气与8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并非生成10g水,而是1g氢气与8g氧气参加反应,生成9g水 ④很多化学反应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因此“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包括了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的物质,不能把生成的特别是逸散到空气中的气态物质计算在“总质量”之外而误认为化学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 (1)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 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2)质量守恒的原因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本身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例如,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从微观角度看: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质量守恒定律的延伸和拓展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
如从水电解的微观示意图能得出的信息:①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或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或氢气、氧气是单质,水是化合物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⑤在化学反应,氧元素的种类不变。⑥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⑦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1. 早在300多年前,化学家们就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研究。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RobertBoyle, )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容器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2. 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锻烧,锡发生变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物质的总质量,在锻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经过反复实验,都得到同样的结果,于是他认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3. 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法,在密封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合成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4. 后来.人们用先进的测址仪器做了大量精度极高的实验,确认拉瓦易的结论是正确的。从此,质量守恒定律被人们所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解释问题 ①解释化学反应的本质—生成新物质,不能产生新元素(揭示伪科学的谎言问题)。 ②解释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 (2)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时首先要遵循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量等于生成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其次各种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3)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理解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可通过计算确定具体的元素质量。 (4)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比较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的多少,找出原子个数的差异。但不能忘记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5)确定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或相对原子质量)时,首先寻找两种已知质量的物质,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成正比即可计算得出。注意观察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6)确定化学反应的类型判定反应的类型,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质量(从数值上看,反应物质量减少,生成物质最增加)。如果是微观示意图,要对比观察减少的粒子和增加的粒子的种类和数目再进行判断。(7)判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化学方程式的对与否关键是看等号两边的原子总数是否相等,同时注意化学式书写是否有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设想、主观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方程式两边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1)写: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在左,生成物在右,中间用横线连接,如: H2+O2——H2O,H2O——H2+O2。 (2)配: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的原则,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反应前后相等,然后将横线变成等号。配平后,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是最简整数比,如:2H2+O2=2H2O,2H2O= 2H2+O2。 (3)注: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常用“△”表示)、光照、通电等〕和生成物的状态(气体用“↑”。沉淀用“↓”。)。如:2H2+O22H2O,2H2O2H2↑+O2↑。 化学计量数:化学计量数指配平化学方程式后,化学式前面的数字。在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是最简整数比,计数量为1时,一般不写出。书学化学方程式的常见错误: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条件和气体、沉淀符号的使用:(1).“△”的使用 ①“△”是表示加热的符号,它所表示的温度一般泛指用酒精灯加热的温度。 ②如果一个反应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就用“△”,如:2KMnO4 K2MnO4+MnO2+O2↑。 ③如果一个反应需要的温度高于用酒精灯加热的温度,一般用“高温”表示;如:CaCO3CaO+ CO2↑&(2)“↑”的使用&①“↑”表示生成物是气态,只能出现在等号的右边。 ②当反应物为固体、液体,且生成的气体能从反应体系中逸出来,气体化学式后应该加“↑”。如Fe+ 2HCl==FeCl2+H2↑。 ③当反应物是溶液时,生成的气体容易溶于水而不能从反应体系中逸出来,则不用“↑”,如:H2SO4+ BaCl2==FeCl2+2HCl④只有生成物在该反应的温度下为气态,才能使用“↑”。 ⑤若反应物中有气态物质,则生成的气体不用标 “↑”。如:C+O2CO2 (3)“↓”使用 ①“↓”表示难溶性固体生成物,只能出现在等号的右边②当反应在溶液中进行,有沉淀生成时,用 “↓”,如:AgNO3+HCl==AgCl↓+HNO3③当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尽管生成物有不溶性固体,也不用标“↓”,如:2Cu+O22CuO ④反应在溶液中进行,若反应物中有难溶性物质,生成物中的难溶性物质后面也不用标“↓”。如:Fe +CuSO4==FeSO4+Cu.化学方程式中“↑”和“↓”的应用:①“↑”或“↓”是生成物状态符号,无论反应物是气体还是固体,都不能标“↑”或“↓”; ②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且生成物中有沉淀,则使用“↓”;若不在溶液中进行,无论生成物中是否有固体或难溶物,都不使用“↓”; ③常温下,若反应物中无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提取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书写信息型化学方程式是中考热点,题目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科技等各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并考查了同学们接受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日的关键是掌握好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可按两步进行:首先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注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状态;第二步就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概念:用文字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步骤:(1)写:根据反应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2)注:注明反应条件:[点燃,加热,光照,通电等]
发现相似题
与“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木炭、硫磺、火硝(KNO3)按..”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86791966692186666007025082419731.果园里桃树和梨树共有90棵,桃树棵树是梨树的7分之3梨树有多少棵?2.配置黑火药用得原料是火硝,硫磺和木_百度知道
1.果园里桃树和梨树共有90棵,桃树棵树是梨树的7分之3梨树有多少棵?2.配置黑火药用得原料是火硝,硫磺和木
木炭各多少千克?3,这三种原料的比的15炭.
5分之2,如果全部配成火药需要加入火硝:2,现在有硫磺18千克:3
提问者采纳
90&#47:10=0;7=14,木炭各135千克、27千克 ;7)
=90&#47:90-63=27 棵2,这三种原料的比的15,现在有硫磺18千克;(10/(1+3&#47,则?解:7分之4 (化简比再求比值)解.配置黑火药用得原料是火硝,木炭各多少千克:18=15,硫磺和木炭:梨树有:
5分之2:20=7,则:3:3=18,如果全部配成火药需要加入火硝?解:y
y=27 kg即全部配成火药需要加入火硝;5:
x.果园里桃树和梨树共有90棵:4&#47。3:2&#47,桃树棵树是梨树的7分之3梨树有多少棵1.7 :需加入火硝x千克;7)
需加入木炭y千克:2
提问者评价
原来是这样,感谢!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5分之2:20=7 :18÷2×15=135(千克)需要加入木炭:梨树有63棵 2:7分之4 (化简比再求比值)化简比:5分之2、需要加入火硝:18÷2×3=27(千克) 3:7分之4 =(5分之2×35)、5分之2:10求比值:(7分之4 ×35)=14 你好、90÷(1+7分之3)=90÷7分之10=63(棵)答: 1
来自团队:
其他3条回答
7=14.梨树=90÷(1+3&#47,有帮助请采纳:10比值=0.7 不懂可追问;7)=63棵 21:4/5,谢谢:20=7.木炭=18÷2×3=27千克
火硝=18÷2×15=135千克 2&#47
1.果园里桃树和梨树共有90棵,桃树棵树是梨树的7分之3梨树有多少棵?90÷(1+3/7)=90÷10/7=63棵2.配置黑火药用得原料是火硝,硫磺和木炭,这三种原料的比的15:2:3,现在有硫磺18千克,如果全部配成火药需要加入火硝,木炭各多少千克?15+2+3=20火硝18×15/2=135千克木炭18×3/2=27千克3.
5分之2:7分之4 =2/5×7/4=7:10=0.7
1.桃树27棵,梨树63棵。2.火硝135千克。木炭27千克。3.7:10
等待您来回答
为您推荐: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硫磺木炭硝酸钾的比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