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中为防止硝酸挥发性污染空气,用什么缚酸剂可防止硝酸挥发性?

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答案】分析:(1)铁表面有铁锈加入硫酸可除去,除去溶液中的氧气,可向溶液中通入氮气;(2)根据图象判断出离子浓度减小的有H+、NO3-,增大的有Fe2+ 和NH4+,故反应物为Fe和H+、NO3-,生成物为Fe2+ 和NH4+,可写出化学方程式为4Fe+NO3-+10H+═4Fe2++NH4++3H2O;Fe2+水解呈酸性,当溶液中PH较大时会促进Fe2+水解;(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有浓度、温度、催化剂以及固体的表面积大小等;(4)要验证溶液的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需其他条件相同,而溶液的酸碱性不同,结合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如:通入N2除去O2,用色谱仪测定溶液中NO3-的浓度等.解答:解:(1)H2SO4可以除去Fe粉表面的氧化物;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脱氮的影响,可向KNO3溶液中通入N2,排出O2.故答案为:去除铁粉表面的氧化物等杂质; N2;(2)t1时刻前H+、NO3- 浓度减小,Fe2+ 和NH4+的浓度增大,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NO3-+10H+═4Fe2++NH4++3H2O.Fe粉足量,反应仍在进行,Fe2+的浓度没有增大的原因是发生了水解反应,因为溶液的pH增大,促进了水解.故答案为:4Fe+NO3-+10H+═4Fe2++NH4++3H2O;生成的Fe2+水解(或和溶液中的OH-反应);(3)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还可能有温度、铁粉颗粒大小等.故答案为:温度; 铁粉颗粒大小;(4)要验证溶液的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需其他条件相同,而溶液的酸碱性不同,结合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如:通入N2除去O2,用色谱仪测定溶液中NO3-的浓度等,故答案为:①分别取等体积、等浓度的KNO3溶液于不同的试管中;②调节溶液呈酸性且pH各不相同,并通入N2;③分别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的同种铁粉;④用离子色谱仪测定相同反应时间时各溶液中NO3-的浓度;若pH不同的KNO3溶液中,测出的NO3-的浓度不同,表明pH对脱氮速率有影响,否则无影响.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合理答案均可)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除杂以及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问题,综合性较强,设计实验步骤,注意语言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2011?安徽)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节问题.文献报道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Fe粉和KNO3溶液反应,探究脱氮原理及相关因素对脱氮速率的影响.(1)实验前:①先用0.1mol?L-1H2SO4洗涤Fe粉,其目的是去除铁粉表面的氧化物等杂质,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②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③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脱氮的影响,应向KNO3溶液中通入N2(写化学式).(2)图表示足量Fe粉还原上述KNO3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t1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Fe+NO3-+10H+═4Fe2++NH4++3H2O.t1时刻后,改反应仍在进行,溶液中NH4+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生成的Fe2+水解.(3)改课题组对影响脱氮速率的因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假设一:溶液的pH;假设二:温度;假设二:铁粉颗粒大小;(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及结论.(已知:溶液中的NO3-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实验结论: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学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氮元素的化合物在工农业以及国防科技中用途广泛,但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
完成下列填空:
(1)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Fe粉和KNO3(aq)反应探究脱氮原理。实验前
①用0.1mol·L-1H2SO4(aq)洗涤Fe粉,其目的是&&&&&&&&&&&&&&&&&&&&&&&&
,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
②将KNO3(aq)的pH调至2.5;
③为防止空气中的&&&&&&&&
(写化学式)对脱氮的影响,应向KNO3溶液中通入N2。
(2)用足量Fe粉还原上述KNO3(aq)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离子浓度、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t1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神舟载人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用肼(N2H4)作燃料。NH3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N2H4),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如果反应中有5mol电子发生转移,可得到肼&&&&&&&&
&g。
(4)常温下向25mL
0.01mol/L稀盐酸中缓缓通入5.6 mL NH3(标准状况,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在通入NH3的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
(填写“变大”、“变小”或“几乎不变”)。
(5)向上述溶液中继续通入NH3,该过程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a.c(Cl-)=c(NH4+)>c(H+)=c(OH-)&&&&&&&
b.c(Cl-)>c(NH4+)=c(H+)>c(OH-)
c.c(NH4+)>c(OH-)>c(Cl-)>c(H+)&&&&& d.c(OH-)>c(NH4+)>c(H+)>c(Cl-)
(6)常温下向25mL含HCl 0.01mol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该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
&(填写电离平衡移动情况)。当滴加氨水到25mL时,测得溶液中水的电离度最大,则氨水的浓度为&&&&&&&&&&&&&&&&&&
mol·L-1。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安徽)
题型:实验题
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节问题。文献报道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Fe粉和KNO3溶液反应,探究脱氮原理及相关因素对脱氮速率的影响。
&& (1)实验前:①先用0.1mol L-1H2SO4洗涤Fe粉,其目的是&&&&&&
,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②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③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脱氮的影响,应向KNO3溶液中通入&&&&&&&&
(写化学式)。
(2)右图表示足量Fe粉还原上述KNO3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t1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t1时刻后,改反应仍在进行,溶液中N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

(3)改课题组对影响脱氮速率的因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
假设一:溶液的pH;
&&&&&
假设二:&&&&&&&

假设二:&&&&&&& ;
(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及结论。(已知:溶液中的N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高考真题
题型:实验题
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节问题。文献报道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Fe粉和KNO3溶液反应,探究脱氮原理及相关因素对脱氮速率的影响。 (1)实验前:①先用0.1mol·L-1H2SO4洗涤Fe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②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③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脱氮的影响,应向KNO3溶液中通入________(写化学式)。(2)下图表示足量Fe粉还原上述KNO3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t1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t1时刻后,该反应仍在进行,溶液中NH4+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课题组对影响脱氮速率的因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假设一:溶液的pH;假设二:______________;假设二:______________; …… (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及结论。(已知:溶液中的NO3-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节问题.文献报道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Fe粉和KNO3溶液反应,探究脱氮原理及相关因素对脱氮速率的影响.(1)实验前:①先用0.1mol?L-1H2SO4洗涤Fe粉,其目的是______,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②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③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脱氮的影响,应向KNO3溶液中通入______(写化学式).(2)图表示足量Fe粉还原上述KNO3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t1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t1时刻后,改反应仍在进行,溶液中NH4+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3)改课题组对影响脱氮速率的因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假设一:溶液的pH;假设二:______;假设二:______;(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及结论.(已知:溶液中的NO3-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实验结论: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氨水应密闭保存,放置于低温处
B.在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铁粉以防止氧化变质
C.生产硝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氨_百度作业帮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氨水应密闭保存,放置于低温处
B.在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铁粉以防止氧化变质
C.生产硝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氨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氨水应密闭保存,放置于低温处
B.在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铁粉以防止氧化变质
C.生产硝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氨气的利用率
D.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A、氨水中存在化学平衡:NH 3 +H 2 O?NH 3 oH 2 O,平衡是放热反应温度降低,平衡向生成一水合氨的方向进行,避免氨气挥发,故A能解释;B、加入铁还原三价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存在平衡的问题,故B不能解释;C、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氨气的转化率,使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故C能解释;D、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利用的是氯离子浓度增大.使平衡Cl 2 +H 2 O?H + +Cl - +HClO逆向进行,减少氯气的溶解性,故D能解释;故选:B.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硝酸的挥发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