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里实用工具手机硬件指的是什么么

cydia是什么意思如何使用 cydial的使用图文教程
cydia是什么意思?刚刚买了一部iphone 4 ,越狱的时候朋友提到了这个cydia,想知道他说的这个cydia是什么意思?怎么使用呢?
cydia是什么意思?刚刚买了一部iphone 4 ,越狱的时候朋友提到了这个cydia,想知道他说的这个cydia是什么意思?怎么使用呢?
越狱后看到最多的问题还是关于cydia的,很多朋友不知道cydia怎么用,本文给大家提供一个超详细的cydial教程,相信看完本教程后你对cydia的认识及使用会有更深的了解。越狱后所有朋友应该怎么办,如何用Cydia添加源、安装deb软件,删除deb软件,以及越狱后Loader安装Cydia失败、Cydia错误、误删除Cydia后如何再重装Cydia等等问题,本文都将详细做出解答。
Cydia是一个类似苹果在线软件商店iTunes Store软件平台的客户端,它是在越狱过程中被装入到IOS系统中的(越狱后通过Cydia离线deb包安装当然也可以,复杂一点,后面会介绍到),其中多数为iPhone、iPod Touch、iPad的第三方软件和补丁,主要是为了弥补IOS系统的不足或突破苹果IOS系统对普通用户应用上的限制。是由Jay Freeman(Saurik)领导,Okori Group以及UCSB大学合作开发,独立于App Store之外的苹果deb应用软件商店(里面很多正版deb软件也是要美刀的^_^)。
只有越狱后才能安装Cydia,不过现在的越狱工具都集成安装Cydia的Loader了;
Cydia是一款可以安装,卸载和更新deb软件的工具(deb软件是一种基于Linux的软件包,拥有很高的权限,甚至可以直接调用IOS系统物理层的硬件资源,这也是很多诸如来电显示、系统文件管理、系统主题等应用软件App Store里没有,只能去Cydia找的原因);Cydia安装deb时会自动匹配依赖包,卸载软件时不卸载依赖包,但卸载依赖包时会连同被依赖软件一起卸载;deb软件不是必要的尽量少装,权限高了犯错后容易出问题,最常见的是导致系统崩溃,即白苹果。越狱后该用Cydia做些什么许多朋友越狱后第一时间就迷茫了,不要急,一步步来,我们第一步就是通过Cydia开始狱外的精彩生活^_^第一次运行Cydia,Cydia在自动更新加载后会Respring(注销重启桌面)强制退出,再次进入即可,在第一次更新加载Cydia过程中请勿自己手动退出。弹出的三个选项是要你选择Cydia使用者身份,分别是:用户、骇客、开发者,普通用户选择用户(User)身份即可,以后就可以进入主界面正常使用了。Cydia日常操作使用说明下图是Cydia的Home首页,和App Store有点类似,是一些热门deb软件的介绍和说明,右上角的&重建加载&键,用于页面显示不正常时,重刷加载页面。绿色的SHSH那一行(下图左),说明了你备份在Cydia的SHSH版本。将Home页面拉到最下(右下图),最下面两行文字显示的是你设备类型、所使用的IOS系统版本、Cydia版本等信息。
Cydia下端的黑色工具栏共五个按键,分别是&Cydia&、&分类&、&变更&、&管理&、&搜索&,下面一一说明其具体功用。先从最重要的源添加,即&管理&讲起。
Cydia安装完毕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添加源何为Cydia源,简单说明一下,Cydia源就是一个deb软件库的索引,你添加了一个deb软件库(即源),就能按你需要安装软件的名称,根据这个索引在Cydia里找到这个软件。添加源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你查找和管理你需要安装的、或已经安装的deb软件。进入管理界面,点如左下图红框的&软件源&,进入如右下图界面,点右上角的&编辑&点&编辑&后来到左下图界面,点左上角的&添加&,到右下图界面,在源地址输入栏中输入正确的源地址,点&添加源&后,Cydia会进入查找并下载更新源包过程,下载更新完毕后,点&返回Cydia&重复刚才的添加源过程,再添加另外新的源,直到所有你需要添加的源添加完成。以后有需要,也可以按此步骤添加、删除源(点左下图中源地址前的&-&号即可删除源)。
推荐几个常用源地址(有些源是Cydia安装后就已自带的不必重复添加)/& &强烈推荐,第一推荐!XX版软件,几户无所不包,而且更新很快
/& &&&强烈推荐,第一推荐!XX版软件,几户无所不包,而且更新很快
apt.thebigboss.org/repofiles/cydia/& & BigBoss源,强烈推荐
kuaidial.googlecode.c删除我om/svn/deb/& & kuaidial源,最好的来电显示软件,强烈推荐(删除源地址中汉字)
h7v.org/& & Banned iPhone源,推荐安装
/& & ModMyi源,推荐安装
/& &著名的超雪解锁官方源,有软解锁需要就必须安装
/& & Cydia官方源
/repo/cydia/& & ZodTTD源,推荐安装
国内著名的源当然是威锋和178源了,源地址为:
当然,好源还很多,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要,自行在网上查找一些著名源地址(重要提醒,不太可靠的源不要盲目添加)。
说明,添加源后,在以后进Cydia时会重新下载更新源包,有时会因为网络或源服务器的原因,出现各种host错误,这些并不是你自己的问题,大可不必在意。网络或源服务器问题没有后,下载更新源包Cydia就不会再报host错。在管理界面下,点绿框中的&软件包&,可以查看所有已安装的deb程序或补丁(如左下图),点蓝框中的&存储详情&,可以查看系统ROM和用户存储区空间使用情况(如右下图)。
接着讲一下通过Cydia进行deb程序的安装和删除
先讲deb程序安装。首先找到自己要安装的deb程序,找到自己要安装的deb程序共有三种方法:
1、可以通过&分类&进入软件分类列表,按分类查找;
2、通过软件源管理进入软件源里的软件列表,在一个指定的软件源里查找;3、如果知道软件名字,可以通过&搜索&找到想要安装的软件。
我在此演示的是根据软件名字&搜索&查找,如下图,我要安装178源的&afc2服务补丁&,找到后点它
点要安装的程序后,来到如左下图界面,点右上角的&安装&,来到右下图界面,再点右上角&确认&。此时Cydia会进入下载程序包和安装过程,安装结束后,根据所安装deb程序功能,会出现重启设备(Reboot Device)、注销重启桌面(Respring)、返回Cydia三种不同的情况,按Cydia提示的来就行了。
再讲一下删除通过Cydia安装的deb程序
点&管理&,再点&软件包&,来到如下图界面,所有在Cydia中安装的deb程序和补丁都会在此列表显示,假如我要删除一个名为Activator的软件,在此列表中点它
点击要删除的软件后,来到如左下图界面,点右上角的&更改&,来到右下图界面,点&卸载&即可将程序删除。同安装一个道理,根据所卸载deb程序不同功能,也会出现重启设备(Reboot Device)、注销重启桌面(Respring)、返回Cydia三种不同的情况,按Cydia提示的来。
在此,向朋友们推荐一些越狱后必装的deb软件(亲测兼容IOS4.3.1)KuaiDial& && &&&kuaidial源目前最好的来去电显示归属地软件,集成黑名单、单条删除通话记录等功能。KuaiDial biteSMS Plugin& & kuaidial源biteSMS显示短信归属地插件Backgrounder& && &&&BigBoss源让你的IP实现真正完美后台,从此挂Q永不掉线。iFile& && &&&Banned iPhone源,目前版本为1.5.0-4手机端强大的文件管理软件,支持手机到电脑WIFI文件传输。SBSettings& && &&&BigBoss源强大的后台管理软件,能够自定义各种快捷方式,实现一键重启、关机、注销等操作。Activator& && &&&BigBoss源,SBSettings的依赖deb,安装SBSettings时会顺带装上实用的手势操作软件,彻底解放你的Home键。safari download manager& && &&&178源IP自带浏览器safari插件,给safari增加下载功能。CyDelete& && &&&178源,CyDelete桌面删除DEBdeb程序删除插件,实现在手机上象删除ipa程序一样删除deb程序。百度输入法& & 威锋源,不兼容4.3.1,4.3.1可以通过Keyboard Fixer iOS 4.3+ 这个补丁(178源)暂时解决不解释,IP自带的输入法实在太烂了^_^PreventSleep& && &&&BigBoss源一个防止系统待机黑屏时,GPRS(或3G)掉线的小插件,对于挂Q爱好者非常有用,安装后可以在SBSettings中设置其快捷开关。为了省电,需要用时打开,不用时关闭。Installous& && &&&178源,目前版本为4.4.1在你的IP上安装石皮解ipa程序的软件,有点类似于iPhone上盗版的App Store。biteSMS 5.2正式版& & 178源一款很棒的短信应用,不解释,都知道的。Frashl浏览器支持flash& && &&&178源flash显示插件MobileTerminal& && &&&xSellize源一款类似WINDOWS系统DOS的软件,可以通过UNIX命令实现很多实用的功能(如KILL进程释放RAM),感兴趣者可以试试。一些命令(如PS显示后台进程),还需要以开发者身份,搜索adv-cmds并安装。Multifl0w& && &&&178源华丽后台MyWi 4.51.1石皮解版& & 178源一款用于自建热点的应用,比IOS4.3自带的要好使。2个必装的重要补丁afc2服务补丁& &威锋源用ifunbox或91等文件管理软件来管理你IP上文件时必须要打的补丁。ipa补丁(OS4.X)& & 威锋源打上这个补丁后,你才可以自由地用你的iTunes来给你的IP安装在各大论坛下载的石皮解ipa程序。再讲一下经Cydia安装deb软件的更新、及Cydia使用者身份的更改进入Cydia,待Cydia源包数据下载更新完成后,可以进入&变更&界面,查看是否有已装deb软件的更新提示,如果有,会在左下图界面中的右上角提示,点它按提示更新即可(和安装deb时过程类似,我此时无deb更新,就不演示了)。关于使用者身份的更改(如果有需要,没必要平时就不要管这个了),可以进入&管理&界面,点左上角的&设置&,来到如右下图界面,根据需要选择后,点右上角的&完成&即可。
以上关于Cydia的操作就这么多,应该很详细了。补充说明通过Cydia下载的deb包在/var/cache/apt/archives/目录中,一般情况下,程序在安装完成后其deb包会被自动清除,若出现了未被自动清除的已安装deb包,可以手工删除。方法,直接删除此目录中扩展名为.deb的文件。通过Cydia安装的程序都在/private/var/stash/Applications/目录,这里的文件夹名称都一目了然。如果删除deb软件时出现删除不干净的情况,可以在此找到你要删除的软件夹,直接将其删除。前提是你在Cydia中已经删除一遍了,但是没删除干净的情况,也就是你在这些文件夹里发现了一个你已经删除的软件,但是还留有它的文件夹。关于越狱后Loader安装Cydia失败,或Cydia被误删除,Cydia出错(最常见的是闪退),也可以将其手工删除后参考如下,
方法重新安装Cydia:方法一下载Cydia的deb安装包,用文件管理软件(iFile或ifunbox都可以)将其传到手机/var/root/Media/Cydia/AutoInstall/目录,重启手机会自动安装(重启一遍不行就重启两遍);或者直接在手机上用iFile打开此deb包进行安装。安装后请重新自行添加源。方法二把Loader用ifunbox传到手机的System Applications/Loader文件夹,将附件解压后的Loader文件,直接替换掉手机的System Applications/Loader文件夹中的Loader同名文件(用ifunbox直接拖进去替换,不能先删除再拖进去,否则会丢失文件权限),再重启手机运行Loader来下载安装Cydia。此外,还可以用Redsn0w 0.9.6b6(红雪)的Cydia安装功能来重新安装。这几种方法,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增加Cydia1.1.1离线安装(升级)方法如果Cydia1.0时安装过以下三个deb的话,先卸载。不确定安装与否可以在已安装deb软件包列表里查找,查看Cydia中已安装deb的方法,上面已有过详细介绍。Cydia 中文包BigBoss's SourceCydia Community Sources以下附件解压缩后得到三个deb文件,此为Cydia1.1.1的依赖deb软件包,将这三个deb文件上传到设备/var/root/Media/Cydia/AutoInstall/目录(如果没有可以自行新建),重启设备安装、或者直接在手机上用iFile打开此deb包进行安装。再将Cydia1.1.1的安装deb包(附件解压缩后得到),按安装上面的三个依赖包相同的方法进行安装后即可。全新安装Cydia1.1.1步骤首先安装Cydia1.0.3366.7,附件同上面的Greenpois0n Cydia deb安装包(方法同上);再安装Cydia1.1.1的三个依赖deb(附件及方法同上);最后安装Cydia1.1.1的安装(附件及方法同上)。更新Cydia 1.1.6离线安装包(安装方法同上)再次补充在更新deb软件时出现下面的情况时(L下有朋友提出)/var/cache/apt/archives/cydia-lproj_iphoneos-arm.debtrying to overwrite........此多为该软件新版本与原依赖包不兼容(或冲突)所导致,参考以下方法解决:1、将软件原版本完全卸载(包括其依赖deb),卸载顺序是先卸载依赖deb,再卸载主程序。卸载干净后,再重新安装软件的最新版本;2、在/var/cache/apt/archives/目录,找到无法overwrite的deb包,用iFile进行手工安装。有时需要将此两种方法一起用才能最终解决。Cydia已安装软件列表备份及还原
重新安装Cydia或重新越狱前,备份Cydia已安装软件列表(不是备份软件安装包本身):1、首先在Cydia里安装MobileTerminal(如何安装看前面说明)。2、打开MobileTerminal,输入 dpkg --get-selections&cydia.txt 。此时会在/var/mobile下生成一个cydia.txt的文本文件,这个就是你iPhone的Cydia已安装软件列表存档文件。得到cydia.txt文件后,备份Cydia已安装软件列表就完成了,可以用iFile或ifunbox把cydia.txt拷贝到电脑上备份。从备份列表文件(cydia.txt)还原安装软件当重新安装Cydia或重新越狱后,需要还原安装Cydia中原来安装的那些deb软件,可以根据备份的cydia.txt安装deb软件列表存档文件,批量导入安装列表中的软件。按如下步骤操作:1、必须先在Cydia里安装:MobileTerminal、AptBackup(BigBoss源)和OpenSSH(Cydia源);2、把备份的cydia.txt文件拷贝到/var/mobile目录(文件权限755);3、防止自动待机锁屏断网导致批量导入安装失败,关闭自动锁屏:设置-&通用-&自动锁屏-&永不4、打开MobileTerminal后输入 su 回车输入密码 alpine 回车输入 dpkg --set-selections&cydia.txt 回车输入 apt-get dselect-upgrade 回车提示需要使用的空间,选择Y ,就开始按cydia.txt列表里面的软件进行批量下载、安装了。安装完毕后退出MobileTerminal,重启iPhone再打开Cydia,已安装软件包列表上,原来在Cydia安装过的那些deb软件全都有了^_^安卓手机系统设置管理应用程序里面有个重置应用偏好设置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安卓手机系统设置管理应用程序里面有个重置应用偏好设置是什么意思??
重置应用偏好设置,就是说比如你安装了相同的多款软件,在需要用的时候会弹出对话框,提示你选择哪一个,并且选择始终选择还是仅此一次,而有时候你为了方便,就随意选择了一个软件作为始终打开的对象,但是后来你后悔了,不想用这个了,但是需要选择的时候却没有弹出提示让你选择,这就是默认设置,然后利用这个选项可以清除掉你对那个软件的设置,并且以后的使用中,还是会弹出选项让你选择到底打开哪个软件。希望能帮到你。
其他类似问题
252人觉得有用
为您推荐:
安卓手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有哪些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值得推荐?你是如何运用的?
即使是相同的工具,在每个人手上的用法用途都不一样,还可以谈谈自己如何用这些工具的
按投票排序
100 个回答
知识的获取:以Google Reader为主(微博为辅,现在还有知乎),有时候订阅很多不一定都要一一阅读,有一些是我收藏的渠道,便于需要是精确搜索。订阅源会区分阅读优先级,也经常用加星收集需要精读的文章。读书相关的,用豆瓣,做阅读计划,查看各种书评等。知识的记录:零碎的信息以微博为主(通常都会加话题标签),有时候也会记录在本子上,有时候也会发gmail给自己,加标签。知识的整理和内化:写博客,用MindManager(还有Freemind等类似工具)做思维导图。另外推荐月光博客分享的这篇文章《我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软件》其实适合自己的工具,就是好的。
知识搜集:1.Google Reader(只要订阅各行各业牛人的Blog,知识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强于杂志和书)2.微博(碎片化的资讯,通过分组整理,时效性强于Blog,结构性逊于Blog)3.论坛(各行各业都有相应的论坛,例如电子商务界有派代,有很多行业内资讯的讨论)4.QQ群(各自领域专业的QQ群也是很好的交流工具和知识获取渠道,缺点是有时候太水)5.百度文库和百度百科(各种文档资料和各种知识的集中地)相似工具:豆丁网、维基百科6.知乎(有任何问题?上知乎吧。例如现在想知道知识管理的知识,知乎也许比google搜索更实在)相似工具:百度知道、Quora7.Google,(如果知乎也帮不了你,那就到百度google一下)相似工具:百度8.图书馆(也许你要的信息古老到连google都不知道,我建议还是去图书馆吧,越古老的方式也许有时候越有用)知识记录和整理:1.evernote(可将Blog、论坛、门户、微博随时看到的好文章、好句子随时记录,并分类整理,非常方便)相似工具:麦库2.SNS、Blog(知识获取消化之后,最好的方法就是写出来,与更多的人分享)3.纸和笔(随身一支笔和迷你记事本,有时候比手机、笔记本更实用,更便捷)知识存储:1.金山T盘(在线同步文档,随时预览和下载调用,T级的容量基本可以装下你整个硬盘)
相似工具:Dbank、QQ disk、2.Delicious(收藏网页并归类整理,方便随时随地查看)。相似工具:QQ书签最后同意周中石的观点:知识最后的归宿应是人脑而不是电脑。所以还应该定期消化,免得知识存了很多自己却仍然一无所知。
2011年3月我写的答案是这样:我的个人知识管理套餐:主要工具:笔记本(主要在公司用)+上网本(在家用或者外出用)+黑莓手机+iTouch3规划、思考和大计划 MindManager(结构化思考)+Personal Brain(有益于全局思考)资料收集和整理 OneNote2007(盛放碎片化资料)+TotalCommander(管理文档)+DropBox(进行同步)+Evernote(手头没OneNote时的碎片信息管理)GTD:Outlook+Jello.Dashboard5+Google日历+Google Calendar Sync关系管理:OneNote2007+文件夹(核心朋友单独设立文件夹,相关资料存放于OneNote)邮件管理:Outlook(工作邮件)+Gmail+QMail(个人邮件)即时通讯:Gtalk+QQ(现在用得越来越少)订阅:鲜果+GR书签管理:Xmarks记录和总结:Twitter+Blog+Edairy+豆瓣 现在是2014年了,更新一下工具列表,从中可以发现时代变迁和个人习惯的变化:主要工具:笔记本(Mac Air)+ipad3+iphone5(ios系统)+三星Note2(安卓系统)规划、思考和大计划 MindManager(结构化思考)+Personal Brain(有益于全局思考)阅读:Kindle、豆瓣阅读、福昕阅读器(ipad)、网易云阅读资料收集和整理:印象笔记(盛放碎片化资料)+微云(或百度云盘)GTD:Google日历+Chrome浏览器插件ToDoList关系管理:印象笔记+文件夹(核心朋友单独设立文件夹)+微信邮件管理:Gmail+QMail(个人邮件)即时通讯:微信+QQ(现在用得较少)运动记录:Jawbone+Moves+足迹(国外用)记录、总结和分享:博客+新浪微博+豆瓣+微信公众号+网易云阅读+知乎专栏 写作:Scrivener旅行:飞常准、百度地图(国内)、Google地图(国外)、booking(订房)、印象笔记(存放旅行资料)我用的比较杂,有些重复的工具,因为我是一个研究者,要研究不同的工具的使用方法 ,在这方面不必效仿。我也同意“知识最后的归宿应是人脑而不是电脑”,但也许,更确切的说法是:知识存放于电脑,智慧存放于人脑。这里面需要有一个“化”的过程,即把知识提升为智慧。脑子是用来做重要的事情的,所以我不会用来记电话号码。
如何管理碎片化知识?个人知识管理的难在于长久坚持,易在于法门极其简单那么,工具重要?还是方法重要?工具与心法互为表里,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来看待。工具的选择,以及应用的方式,体现着你的所运用的心法;而心法上的认识则决定着你使用的工具及你运用方式。个人知识管理的五个核心环节:学习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效的学习以及苦恼于该学什么。其 实,即便你解决了这个疑问,也仅仅是走出了 PKM的第一步,这在人生中的影响,看起来很重要,实质很有限。譬如爱读书者众多,就算你一年读了50本书,就算你学习了各种领域,那么,很多人或 许感觉到,自己的知识杂乱无章毫无系统,仅仅是聊天谈话的时候,彷佛无所不知,是个健谈者,但对于工作、公司而言,有多大的用处呢?所以,我们需要保存。保存很幸福,我们处在电脑普及的时代。那么,无论是思维导图爱好者,还是用纸质笔记本记录者, 还是用电子文档记录者,我们都意识到了我们的知识需要保存,需要我们随时调用。那么,起到随时调动的目的,才是我们保存的目的。为了复习而保存?别逗了, 信息爆炸的时代,有几个人真的可以去复习?这不是简单的毅力的问题,而是如何对待知识的问题。大家都下载过很多资料,我相信,95%的人下载的资料,大多 没看。换个角度去看,假如这个下载的成果,成为你的知识库的一个索引呢?共享名角们,尤其是专业类型的,你们为什么写原创写专栏写博客?很简单,写出来的原创东西,我们需要有人看,这个精神叫做共享精神,对他人很有益。但是共享同时也是利己的,作为PKM的重要环节,我们仅聊聊利己性。就我所知的,好的专业原创写手,常常会收到优秀公司老板或者老总的邀请,也常常会遇到共同创业的邀请。田志刚说的很精辟:要 让别人知道你知道。这种共享,尤其是原创的共享,就直接显示出利己的重要性了。使用有句老话不太准确,叫做百无一 用是书生。还有的满腹经纶的失败者告慰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在 PKM中,有三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你所拥有的知识够专么?你所拥有的知识够独特么?你在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拥有个人品牌么?如果没有,你怎么用?只有返回前三个环节再次耕耘吧,抱怨无用。创新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统计数字是99%。恐怕败就败在创新二字。PKM中谈的创新,是你拥有了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足够多的时候,再去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而超越,这才是本质的创新竞争力。而不是琢磨一个好点子,而这个点子是撞大运,装上了很牛X(低概率事件),撞不上说这是风险。高手入门的知识管理:我选择了Vim以及Vim的插件Vimwiki来作为我整理知识库的工具。关于工具与心法谁更重要的争论,已经听过很多,这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蛋与鸡都很重要,重要的是,对于当时的你而言,怎样做才是最正确的。个人知识管理的流程数据采集(笔记,软件,思维导图)知识提炼(学以致用,用以致学)加深理解(将自己思考的总结写出来,发布到Blog;或是直接Wiki存档)Wiki 存档(最后利用Wiki将这些总结存档,将知识结构化,形成自己的思维地图)资料管理——针式个人知识管理软件针式个人知识管理软件,有着一个优秀的特性,那就是它支持管理所有文件类型, 而这门功夫只有「针式个人知识管理软件」独有,可谓是独步武林。我测试了这么多的工具,大多数都只是支持单一的格式(Txt、Html),或者有限的几种 格式。而如今,知识载体已经变得多样化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都可以承载大量的知识,如果仅仅是支持一两种格式的文件,明显不能满足每个人的要求。另 外,它还支持树状列表,支持标签管理,快速搜索(确实很快),颜色分类。当然这款软件还未成熟,但是已经有众多优秀的特性。我与该软件的开发者谈过,我的建议是,工具不应该承担观念传播的责任,工具仅仅是有助于观念的传播,希望他在开发该软件的时候避免过于理想主义,而专注于工具的本身。思维导图——Xmind,Freemind思维导图,是很好的笔记工具,以及思考工具,很多场合都可以使用。思维导图适合横向思维的发散。另外,我正在尝试使用概念图工具,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相比较来说,概念图适合纵向思维的发散,偏重于每个动作的连接。笔记软件——CintaNotes我使用CintaNotes的原因是,它可以一键保存文本,从任何格式,只要是文本, 就可以用它来保存。另外它还可以将它保存的内容导出为Txt格式文件,方便与Vim结合。Wiki—— Vim,VimwikiWiki 是最重要的地方,是知识管理的终点,最终所有信息都要存放在这里。通过关键字,可纵向以及横向的管理知识节点,方便。在使用Wiki的过程中,都会面对一 个困惑,就是Wiki该怎么写?因为wiki的思维方式,很多人还没有尝试过。而wiki代表着的思维方式,就是一种结构化的思维方式。我 使用Vim,是因为Vim是最方便的文本编辑工具,可以使用它的内建命令,以简单的步骤实现复杂的要求。最重要的是,Vim里面内建了正则表达式工具,可以用一个命令取代重复的工作。而 Vimwiki的特性,不用我多说,因为Vim是如此强大,而与Vim结合紧密的Vimwiki自然是首选。而Vimwiki在使用上也很方便,基本上是属于所见即所得的方式,虽然实现起来还有点简陋。但是胜在简单,够轻,适合个人使用。而Vimwiki的官方主页上也写着,Vimwik就是专属于个人的 Wiki工具。参考:学习能力提升进阶关于神器——不到最后不放大招Weavi是什么?Weavi是一个非线性文本创作、管理与分享平台。给人的感觉像是另一个维基百科,但是又有明显不同。这种差异化源自对碎片化信息的理解与收集过程不同。那究竟什么是什么是非线性文本呢?在日常中读者阅读的小说基本上都属于典型的线性写作文本,特点是单一的视角和流程并且具有强因果关系,如果单独提取其中一段,便让人无法理解。而诸如维基百科中的一个词条,就可以被理解成一种非线性文本。单独截取中间一个小标题,底下的文字就可以独立存在并被人理解。而绝大多数人在阅读非线性文本的时候都不会全部读完,只选取自己需要的部分。当然,非线性文本并不局限于此。《冰与火之歌》、《我的名字叫做红》等世界畅销的小说都是以非线性文本的写作方式完成的。甚至很多中文古典小说《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等都有非线性文本的影子。更不用说如《史记》、《汉书》等纪传体史书了。参考:?而针对非线性文本的编辑,Weavi并不是第一个专业的软件,比Scrivener就实现了针对非线性写作的支持。但是此类软件的价格高昂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可能会有些无法承受。而且缺乏碎片式收集和分享功能。而Weavi则正是适合非专业用户进行轻型的非线性协作与分享的在线工具。当使用传统的Word撰写文章点击保存后,就是一篇文章的结束,对于Weavi来说,点下保存,却才刚刚开始。Weavi可以不用考虑究竟从哪开始进行写作,可以先把要写的东西列出来之后再整理。换句话说,在下笔前不必考虑现在正在撰写的文字在未来的整个作品中要放到什么位置,因为不管它放在哪里属于哪一个层级都不会对未来的整理造成障碍。就像这样:除此之外,Weavi 的目标不仅仅是作为一款非线性写作工具出现,更多的是为了之后社交化的扩展。提起基于文字的社交平台,我们总是想起最近火起来的 Medium 以及它在中国的追随者简书和十五言,然而 Weavi 想要做的却和 Medium 不太一样。Medium 的社交是基于读者的共鸣,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作者与读者,Blogger 与订阅者关系的美化。而在非线性文字平台上,社交可能意味着再创作与续创作。类似于 Github 中 Fork 的概念,只要一个作品流的原作者同意,那么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在 Weavi 上建立一个作品的分支,从某一个节点开始续写自己创造的新内容,甚至在写过一部分之后能再进行合流。这在许多同人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是一种强烈的需求。Weavi 的这种模式下双方的互动都是写作者,是一种对等关系,重新定义了文字社交媒体的概念。参考案例:、此外,Weavi不单单只能被当成一种文本编辑工具。它还包含着更多的实用性功能。以记者为例,作为一名记者每天会接触到大量的稿件,在整理的时候往往是使用文件夹加文件名的的方式。而使用Weavi则完全不必这么麻烦,在有大量的文章需要管理的基础上,Weavi就可以依照非线性标题模式建立完整的构架,可以非常方便对以前的文章进行搜寻整理、整合、关联和再编辑。尤其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本像建立思维脑图这种繁琐的工作也能很方便的完成。无论是工作大纲还是活动安排,在Weavi上处理都游刃有余。参考案例:、中国口述历史档案与前述工具相比,Weavi的特点在于能够集学习、保存、共享、使用的场景于一身,仍能不失简洁与轻便。在功能上亦能够满足类似于思维导图的个人知识库管理和类似于Github的简洁、快速的线上文字协作。
我也说说自己,也是摸索了很长时间,中间真是换过不少的工具,后面越来越发现,工具也仅仅只是工具,重要的是自己要去坚持使用,现在基本上用顺手了一套工具和方法1.
知识收集主要就是用Google Reader,自己把feed按两个维度分类,看到觉得有价值或者会重读的文章,一般都是直接加星,偶尔也分享一下。偶尔也用delicious记录书签,这个比较少2.
知识整理现在主要就用Evernote,一般PC端和android手机端用得比较多点,在linux下面也有一个可以同步的客户端。 经常在周末,专门抽时间来整理一下平时收藏的内容,统一整理到evernote上面,加上标签方便以后查阅和检索。3.
其他偶尔也用Gmail的filter+label来做知识汇集,配合加星的方式。不过现在总结发现,不管是知识收集收藏,还是管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去消化。千万不要贪多,疯狂收集不去消化,即使把整个硬盘装满这些知识也都只是在你的电脑上,意义不大。比如,我现在经常用kindle3看一些电子书,就经常直接在上面采用添加书签的方式,标注些觉得不错的文字段落,然后定期找空闲时间,统一整理到evernote上面,方便查询翻阅。其实,找到适合自己的工具和方法,重要的就是坚持积累,不断消化,形成良性循环,才能不被知识所累。
我整理了下自己在用的各种知识管理/信息输入输出工具服务的同步路径和经验心得,现分享如下:1、这一年随着微博的火爆,我也将过多精力投入在了微博的信息碎片海洋中(当然这部分也有工作需要)。2012年计划,除常规维护的几个工作账号外,个人账号减少不必要的关注,定位于获取有质量的信息、了解牛人的思维方式和与亲密友人保持沟通。采用 Fawave for Chrome 作为平时多账号切换和同步的武器,用 Weico Air for PC 在工作闲暇之余扫一眼最新微博以作调剂,绑定 Gtalk 机器人来第一时间接收评论和私信。通过上述三种渠道,已能基本满足平时面对 PC 工作的信息需求。减少流连于 Web 反复刷新的时间损耗。2、在 Twitter、豆瓣、人人网上 unfo 一些弱关系网友。使用人人网手机客户端将好友最新的联系方式同步到手机通讯录(还能自动添加联系人头像哦)。以减慢 newsfeed 流动速度和信息密度的方式,逐步脱离对社交网站的依赖。3、Evernote 和 Dropbox 这对好基友,依然各自主力担负起对富文本资料和文件的云存储重任。想必都是本博客读者的老朋友,不展开说明其价值了。4、网络文章阅读方面,形成以 Google Reader / Read It Later -& Evernote 为核心引擎的阅读聚合、延迟阅读和阅读归档引擎。首先清理 GR,保留更新频率中速且文章质量较高的 RSS。推荐在 iPad 上用 Zaker 阅读器或 Reeder(公认最佳的 iOS 平台 GR 阅读器,收费)阅读,对提高专注力有帮助,也能快速扫清无价值的阅读条目,降低信息焦虑。好文章随手打星标,或是转发到邮箱。对于打了星标的文章,用 ifttt 建立任务:触发器(GR 新的星标文章)-&事件(将该文章保存到 Evernote)。对于 Read It Later 里保存的延迟阅读内容,在“已阅”后,同样以 ifttt 保存该文章到 Evernote。因为我默认为自己既然会用 Read It Later 标记为延后阅读,证明该文章具有一定质量,值得 Evernote 下来长期库存以备不时之需。5、以 Gmail 作为主力邮箱,配合其强大的过滤器(Filter)功能,可以任意对具有某一特征的文件进行自动化操作(如归类、标记为已读、删除、转发等)。另外也给它在国内找了个镜像,就是使用 QQ 邮箱的“收发其他邮箱”功能,打通二者之间的连接。对于特别重要的邮件,我也会设置自动转发到 139 邮箱,后者能开通移动手机的短信推送,方便我第一时间获悉邮件信息。6、以 GTalk 作为主力 IM 工具,好处是随时随地能通过 Gmail(也是我的主力邮箱) 搜索到以往跟任何人的云端聊天记录。而 QQ 开通类似的聊天记录云端备份是需要会员身份的。(MSN 用户需安装 MSN Lite 获得此功能)7、手机通讯录,使用 360 手机卫士或者腾讯微信都能实现云端备份(这年头,我对通讯录隐私已经没追求了,不是还有很多应用未经授权直接后台默默上传你的通讯录的么。。)。8、对网络信息进行自动监控,推荐 Google Alert,能根据设置的频率(即时/每天一次/每周一次)自动将发现的互联网信息投递到指定的邮箱。9、时间管理方面,主力依然是 Google Calendar,强大的功能,开放的接口,短信推送,谁用谁知道。10、新年计划在理财方面有所长进,开始用移动客户端记账,目前使用的是(收费的)金蝶随手记,可将账本内容同步到 Web 和 iOS 设备,也可导入淘宝网购物记录。类似的还有挖财。11、博客上发表的文章,也通过 ifttt 自动抓取 RSS 更新并备份到 Evernote 中。而 WordPress 博客的数据库,使用 wp Time Machine 这个插件每周自动导出并发送到 Gmail 备份。12、随手绘制的灵感图、原型图、地图指南等,均在 Skitch 上完成,并可保存到 Evernote 中。13、平时上网看到的好图,不再随手另存到桌面了,而是启用花瓣这样的类 Pinterest 服务寄存。(我的花瓣主页)14、收藏网址、视频,使用爱库网,如果还有同步到微博跟好友分享的需求,用它最合适不过了。15、基本摈弃本地音乐库了,一般习惯使用虾米、QQ音乐和豆瓣电台这样的云端乐库。BTW,近期新上线的 QQ 音乐 for Web 值得体验。16、iPad 上的所有内容开启 iCloud 备份自不必说(要求 iOS5 以上);Android 手机设置中的自动同步,弱非心疼流量,也可长期开启。17、建议大家长期关注/订阅同步控及其微博,了解同步领域最新的产品和技巧,让生活更加有效率。原文自然是在同步控:
对我来说,自己的一台服务器可以解决知识管理相关的所有事情。其中,1。wiki 功能是用于写文本相关知识的,这就是自己的 word 跟 ppt,你说它是博客也成,反正自己也可以上传文件,上图。2。hgweb 功能是用于记录代码的,这就是自己的版本管理,自己的机器么,想建多少个代码仓库就多少个。3。用 django 弄个站,用内置的 admin 就可以管理大量的数据了,这个充当电子表格用。实际上这个用法只是把 django-admin 当作 mysql 的 web 前端而已。以上站点都可以用 apache2 搞定。也就是全盘 http 的。。。全盘 web 化的好处是:1。你在任何地方,用任何类型的终端,都可以访问。而不必局限于某个软件,或者某个系统。无论你是使用手机还是PC,都没有什么访问的障碍。http 协议的穿透能力也最强。2。你不需要实现搜索功能,直接让 google 索引你的站点,就可以搜索了。3。你不需要考虑“文件”这种概念。在云计算的时代还考虑文件这种东西会很累。对于文件形式,你时刻要考虑携带文件,同步文件,备份文件,加密文件,等等等等。全盘 web 化就用 web 的方式解决问题。知识库就是知识库,不是一堆离散的文件。4。http 协议用程序访问也很简单,因而 API 天然存在,用手机制作一个客户端也相对容易。
先说说我自己的。因人而异,个人知识管理分三个方面:知识的甄别和收集,分类存储,阅读查询。下面散乱地列出几个:知识收集的主要工具是Google Reader,可以打标签、加星、评论、分享,关键是搜索很给力。我的标签按两个维度分,一个是分类:科技新闻、互联网、社会、生活,另一个是重要程度:★★★★、★★★、★★,管理feed是个难题,我的经验是“靠谱的人分享的内容质量更高”。另一个是随身记录的工具。有时候用微博,分享的同时也能达到记录的目的。不过出门在外铅笔和本子最顺手,无拘无束。(纸笔比mindmap顺手多了)分类存储除了reader,另一个是evernote,主要是看中了它多终端同步的优势,国内还没有找到更靠谱的(盛大的麦库和金山的T盘试用中)。对于经常使用Gmail的人来说,这也是个很好的知识管理工具,写一封邮件发给自己,标记为“笔记”、“互联网”,很方便还能随时翻阅。大家有没有其他好的工具和方法推荐?
自己的脑子 + Google。
通过google reader订阅有质量的信息源,只要是相关的,越多越好, 平常不阅读的可在Reader里面归到Archive目录里, 供将来有明确目的时搜索取阅.而平时在reader里读到的有价值的东西,可分享出来. 同时又可以在搜索是加多一层过滤网,收窄搜索范围.由于google reader可能会被墙, 为防范于未然, 将订阅的rSS备份到鲜果和有道阅读里. 同时订阅自己在google reader里分享的RSS.对于没有订阅,是平常自己阅读的网页资料,则通过麦库或者evernote的浏览器标签,把网页的内容复制到这两个工具中.麦库比Evernote好的,是可以设置资料为公开方式,从而分享到新浪微博.Evernote和麦库对搜索的支持也是非常不错的.曾经想过用read it later的工具,可惜要不搜索功能不全,要不就只能把文章的网址,题目进行分享. 所以决定还是不用了.其他微博, digit, QQ书签等分享记录的方式,均不能把整篇文章备份下来, 也只能放弃.
我自己用Google reader 获取信息,用wiz(一款基于云存储的笔记软件,类似onenote evernote)来保存网页、整理笔记、兼做GTD软件。由于wiz可以直接导入Google Reader的加星标的条目,所以他们配合使用很不错。我个人觉得不论用什么工具,都要自己多总结、多写。收集是一个由少变多的过程,总结是由多变少的过程,我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把PIM误当然PKM。PKM(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是一种个人收集,验证,存储,搜索,提取,分享知识的过程。PIM(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只注重信息的收集、
整理,此时在你手里的只是信息并没有上升为知识,可以这样说,PIM只是PKM的子集。很多人使用知识管理软件很长时间,却只是停留在PIM的阶段。知识管理软件就像是一个收纳箱一样,收纳了他们收集的所有信息。而这些信息并没有像化学药剂一样产生连锁反应,所以其对收集者带来的帮助也不是特别明显了,要知道知识如果不加以提取,他永远是别人的知识
用 emacs 的 org-mode 比较多, 编辑, 查找方便, 支持数学公式, 方便转成 HTML. 这个对GTD 的支持也很好, 对常年开着 emacs 编码写文档的人很方便. 除了电脑, 我没有其它的智能设备, 就不考虑多终端同步了.通讯录我用 vcard 格式, 一人一个文件, git 做版本管理, 写有几个查询, 转换和统计的shell函数.另, 其实用得最多还是A4纸, 涂鸦画糊全在上面, 而尔才整理到电子和笔记本上.
Evernotes, Dropbox 随手添加,定期整理。
instapaper 抓网页google reader 看博客evernote 记录想法
用到的知识管理工具不少,比如Google Reader加星,美味书签收藏,微博收藏都有用到,不过这些工具基本上只是用了,没有有效地使用,没有达到知识管理的目标。自己使用起来比较有效的工具是:1. Wiki:个人建了一个mediawiki来进行知识的系统整理和管理(之前曾经写过一篇个人桌面wiki系统的比较文章
);2. Evernote:做网上文章的收藏整理,以及一些自己随手记录的内容
没有刻意地做「知识管理」,真正的知识是很难管理的。要说工具的话,基本上就是这几个了。知乎个人 BlogEvernoteDropboxGoogle 系(Google Docs、Gmail)
花哨的产品多了,还真需要好好琢磨。谷歌阅读器 精华+收藏微博 快讯+分享自己的博客 沉淀+转化以前有写《建立知识中心》的博文(),现在看也没有太幼稚,呵呵。
知识的获取就不说了,每个人知识来源渠道不一样,没有什么分享的必要。信息的暂存:Twitter+Reader+Diigo+Delicious+Gmail手边的小型纸质笔记本Instapaper+Instaright+FirefoxScrapBook+FirefoxDropbox信息的重新组织:VimBooguNoteFreePlaneExcelVisioWiz知识的整理形成:VimWiz
这是我写过的一篇文章,标题为:《我,和我的知识工具们》,链接地址:2. 获取知识的途径沙牛接触到的知识,一般都来源于网络,其次是书本,还有一些在路上看到,或者是临时想到的。对于这些知识,沙牛是怎样保存的呢?网络上的知识。对于这类知识,沙牛主要使用Wiz(为知知识管理软件)来管理。Wiz的好处是:收集网页方便,并可仅收集正文;超快的运行速度和搜索速度;完善的分类管理、标签管理及样式管理功能;可将数据同步到网络服务器中。。。书本上的知识。在书本上做好笔记,并用不同的符号予以标记。然后再在Wiz里列个提纲。来自其他地方的知识。这一类的知识,随时随地都可能冒出来,沙牛采取的办法是用手机记录。下面,对这三类知识的整理方式做一个详细的介绍。3. 网络上的知识这部分的知识,占据了沙牛知识总量的60%以上,因此,对于沙牛而言,管理好这部分的知识,也就完成了一半的知识管理工作。但这并不容易,经过长期的摸索,总结出了以下经验。首先,是网络知识的来源。沙牛使用了GoogleReader来阅读感兴趣的博客,这样做的好处是将很多网站集中到一起阅读,并做标记。当看到感兴趣的文章时,沙牛会使用Wiz将其保存下来,当然,前提是在自己的电脑上。如果是在其他的电脑上,沙牛会把这篇文章添加一个todo标签,并在下一次打开Reader时马上查看todo标签下的文章,如果有,马上保存下来。虽然Wiz有同步到网络的功能,但现在并不太完善,所以沙牛并不在网络里使用Wiz。那么如果有些文章需要随处使用怎么办呢?沙牛是直接将Reader里的条目发送到自己的Gmail,然后在Gmail里做分类管理。沙牛仅在Gmail里保存经常需要用到的文档,而其他大部分的文档,沙牛都是使用Wiz进行管理的,界面如下:另外,沙牛Wiz数据库文件夹,是使用金山快盘同步到云存储中,这样一来,如果在其他地方需要使用,只需要登录快盘网页版中,将其下载下来,然后用Wiz的阅读器就能轻松阅读了,当然,Wiz的阅读器也在沙牛的快盘文件夹中。提示:尽量不要使用多个系统去管理知识,并且,在选择知识管理工具时,一定要看一下网友们的评价,以免在使用过程中出什么问题,换软件时费劲是小,资料丢失是大啊。4. 书本上的知识对于书本上的知识,沙牛有着另一套管理方法。首先,在看书的时候,在书上做好笔记。沙牛向来是不喜欢用笔记本单独记笔记的,如果书上实在写不下,我更喜欢用便利贴。这样的好处在于笔记和书是一个整体,查找起来比较方便。而在记笔记时,沙牛有一套自己的标记约定:三角形表示重要,字母I表示某个词语的定义,字母T表示提示,叹号表示提醒,问号表示问题等。除了在书的内容里做笔记之外,沙牛认为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给书的目录做笔记。其原因在于,一本书中,肯定有很多重点,那么在复习时,怎么去查找这些重点呢?一页一页地去翻?不行,这太费事了。而沙牛则是在目录里的对应标题上画一个三角星,代表这一节很重要,需要温习巩固。以上是沙牛在书本上做笔记的方法,除此之外,沙牛还会按天为单位,将学习到的知识点记录到Wiz里,此时的记录没什么格式可言,胡乱敲上去,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然后对这些笔记加上一个todo标签,代表要处理,对于这些项目,沙牛会在一周后去整理它,整理的时候将这些笔记规范化,以此达到巩固的目的,如果在巩固时忘记了,没办法,看书上的笔记吧~5. 来自其他地方的知识以上所说的知识,都是在有记录环境的条件下发生的,那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如果发现有用的东西怎么办呢?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手机,没错,沙牛也是这样做的,使用手机将临时的想法或者知识记录下来,回去再做加工处理。在使用手机记录知识时,沙牛有以下建议:简明扼要。笔记嘛,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不需要太详细。善用手机的拍照和录音功能。看到一段好的文字,不用一字一句的将它摘录下来,直接拍个照,多省事?有一个很好的想法,但用手机录入太慢,非常麻烦,何不直接口述,然后用手机录下来呢?当天记录的东西,当天清理。6. 知识碎片的保存( 新增)和网友青橄榄树交流时,谈到了知识碎片的问题,所谓知识碎片,沙牛的理解是很零碎的东西,比如很小的知识点,或者一个没来得及整理的想法。沙牛认为比起上面的长篇大论,知识碎片的保存更加棘手—-你得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体系结构来保存它,否则在需要的时候会很难找到。我们不可能记得每一条碎片知识,所以需要一个强大的工具来记录,这样的好处是在用的时候可以快速搜索(之前沙牛是建立了一个文本文档来记录,后来发现并不利于管理),沙牛选择的是Evernote。青橄榄树问道:为什么碎片用EN(指Evernote),而大型文章用wiz呢?沙牛认为,这是由两个软件自身的特性决定的,En简单,收集更高效,且随时随地同步,但不支持多级目录等功能。 Wiz在保存长篇大论时则更有优势。7. 写在最后知识管理,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只要善于学习并管理自己的知识,我们才能在社会中立足。以上仅为沙牛对于知识管理方面学习+摸索出来的一些经验,希望与大家分享。
除了搜集、记录、整理、存储知识外,还有一种个人知识管理行为,也是大家有意识无意识经常做的一种行为可能被忽略了,那就是推动群体知识管理行为的发生。原因也很简单,我们都知道好圈子对学习对知识创造、交流的作用,知识管理也从来不是一种“简单”的个体学习行为,它更是一种人员组织管理方法和行为,我们用纸笔网络工具做好个人学习的同时,也需要用各种工具并结合组织管理方法去创造维护有益的学习交流圈子,比如发起推动话题、活动,推动人员熟识协作等等,由此推动知识的有益螺旋,推动个体成长。另外,几乎所有的社会化网络工具都可以用作知识管理,而且同一种工具在每个人手上用法可能也大不相同,都看个人方法和习惯了,这些方法和习惯可能更有意思,在介绍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同时,大家还可以细化说说自己如何使用他们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指纹手机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