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2010升级vs2013年3月诊断尘肺1期vs2010升级vs2013年4月认定鉴定7级,调离原工种2013年12月诊断2期尘肺复查鉴定4级。

河北围场百余农民挖煤致富染尘肺病买药返贫
时间:日09:06 来源:大河网
原标题:河北围场百余农民挖煤致富染尘肺病买药返贫
  原标题:河北围场百余农民挖煤致富 染尘肺病买药返贫  致力于救助中国尘肺农民的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大爱清尘基金,头一次接到地方政府邀请。  7月底,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围场县)人社局致函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大爱清尘基金,邀请去该县“探访矽肺病患者,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自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大批围场农民外出谋生,去外地挖煤,不少人后来染上尘肺病。据不完全统计,该县有125名尘肺病患者亟待救助,其中,3期患者18人。  尘肺病为职业病的一种,由于职业病鉴定过程复杂,上述患者求诉无门。围场县政府曾组织律师帮患病矿工打官司,但诉讼渠道同样艰辛,后者望而却步,不愿在诉状上签字。  县人社局局长石俊峰介绍,当地目前已将尘肺病患者纳入低保和农村合作医疗救助范围,但上述措施远不够解决他们看病贵、家庭返贫的问题,“部分患者病情恶化,有的因病重去世。”  逐渐拉长的病重及死亡名单,最终促使地方政府向公益基金会发出求助信号。  走窑,两万人外出挖煤  韩清老了,再也干不动力气活。他今年61岁,是尘肺病2期患者。家里五口人,除了老伴,还有一个36岁患小儿麻痹症的儿子,儿媳患有精神病,孙子7岁。“唯一的劳动力就是老伴,平时种点地,有时上山捡蘑菇卖。”  在围场县蓝旗卡伦乡下新房村,韩清的家境原本称得上殷实。他现在住两层的楼房,进门右手的墙面上镶着瓷画,地板贴的是瓷砖,客厅正面有两只大橱柜贴壁而立。“以前确实有点钱,现在不行了。”  韩清说的“以前”,指的是在外地走窑的年月,现在的家底,都是那时攒下的。  韩清回忆,去外地走窑的围场人最早一批是在1985年前后。  把招工消息带到围场的是一名教师,他老家有煤矿,他曾被下放到围场。“矿有乡的,有村的,个人开矿也允许了,用工的量就大了。都是亲戚乡邻带着去的,很快,围场人都知道了外地有煤窑,挺挣钱。”  韩清1989年加入走窑大军。他去的第一个窑是私人煤矿,第二年去了乡矿。开始带小班,后来带大班,他逐渐熟悉每一个工种,从一个矿工“混”成矿长,上对老板汇报,下管数百号人。  1997年,韩清领到煤矿矿长资格证书。 韩清刚走窑时,月工资三四百元。参照当时物价,矿工的收入不菲,走窑的围场人也越来越多。  据韩清说,高峰时期,走窑的围场人超两万,约占矿工总数的四成,与四川籍矿工比例相当。“围场附近的隆化县、平泉县也有去走窑的,但没围场的多。”  到后来,矿工的工资能达到元不等。韩清因为当矿长,除了工资,产煤多时有生产奖,如不出事故,还有安全奖。  靠着这笔收入,走窑的围场人率先脱贫。赚得多的,在老家盖起了楼房,赚得少的,也盖起新的平房,给儿子娶上媳妇。  染病,百余人查出尘肺  2009年,韩清回到围场。他并不知道,自己会因挖过煤而染病。2010年的一天,他得了重感冒,喘气费劲。渐渐地,他干不了重活,气喘和咳嗽缠身。  “老是咳嗽,后来咳痰咳出血来。天气不好的时候,人家不感冒,我就摊上感冒,大夫说我免疫力差。”  他到围场县人民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肺有毛病”,问明他挖过煤后,医生推测,他可能患上煤矽肺。  煤矽肺是职业病尘肺病的一种,患者由于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以肺部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它也是尘肺中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去年7月,韩清到北京朝阳医院检查,确诊为尘肺病2期。  但韩清并非最早查出染病的。从2005年起,陆续有围场人返乡,也陆续有人查出尘肺病。  银窝沟乡查正村,45岁的冯军目前为尘肺病3期。1987年,冯军去了外地,先在小煤窑,后去乡办煤窑,在韩清手下干活。  “主要工作是打岩石,那时候是干打,不用水。工作环境是1000多米深的矿洞里,戴防尘口罩能管一半的事,戴上干活没几分钟,防尘的棉芯片就黑了。不中,防不了。”冯军说。  干活时,矿洞里弥漫着煤尘,矿灯的光因灰大而朦胧不清。“乡矿的施工环境,没有国矿的标准高,通风条件有限。”韩清说,矿洞空气含氧量低,戴口罩干活影响呼吸,很多人都不戴。  2005年,冯军患上气喘病,干活吃力,当时他才35岁,正值壮年。“这是长年累月积攒的,一点点岁数大就不行了。一起干活,你搬一块石头,我也搬一块,但我追不上了。胸闷,上不来气,快走几步就觉得体力不支。”  2007年,冯军离矿返乡。在承德的医院检查时,医生判断他染上尘肺病。他的病情逐渐加重,“开始是咳嗽,吃咳嗽药,后来憋气,吃憋气药。”2012年,冯军在朝阳医院被诊断为尘肺病3期。  去年秋天,他的病情开始恶化,儿子在网上买了一台制氧机。“成宿喘,睡不了多少觉。不买(制氧机)的话,冬天过不来了。夜里必须得吸,只能盘腿,倚着墙,坐着吸。”  县人社局局长石俊峰介绍,全县近200名尘肺病患者,约有50人是当地萤石矿等地方企业产生的,已得到当地政府补偿救助。其余患者都去外地挖过煤,20多人已经被鉴定为职业病并享受工伤待遇,另有125名尘肺患者,因为无法认定为职业病,目前亟待救助。  县人社提供125人名单显示:这些尘肺病患者分布在11个乡镇,以蓝旗卡伦、朝阳湾和半截塔居多,分别为42人、43人和22人。其中,1期尘肺病患者43人,2期尘肺病患者35人,3期尘肺病患者18人。  返贫,看病买药花光积蓄  这份名单中,最年轻的是“80后”35岁的韩淑军。他是韩清的亲侄子,18岁那年跟着叔叔走窑。  2009年韩淑军回到围场,时常觉得腰疼。“上承德看病,医生说肺不好、有阴影,后来去县医院,医生说"阴影很大,你走窑的吧?得上朝阳医院"。”朝阳医院确诊为尘肺病2期。  韩淑军家在韩清隔壁,也是两层楼房,但装修稍逊。“挣的钱都用来盖房、娶媳妇了。”四年前,妻子与他离婚。提起这事,他心里有气。韩家人都觉得,其妻离婚是因为他年纪轻轻就得了不治之症。  韩淑军的儿子8岁,其父母年过六旬。他母亲躺在炕上,右腿绑着绷带。“打工没人要,我妈上山捡蘑菇卖,摔骨折了。”韩淑军说。  蘑菇是围场县季节性的土特产。“街上就有收蘑菇的,肉蘑一斤10块钱,松蘑7毛钱。捡的人很多,凌晨四五点就得起,八九点回来,捡一早上也只能挣30块左右。” 韩淑军自己捡不了,陡一点的坡一走就喘,“啃老”让他自觉惭愧。  虽然捡蘑菇挣不来钱,很多家庭都靠它贴补家用。冯军家的院子里也晒着他妻子捡的肉蘑。她抱怨尘肺掏空了家底:“赚的钱都用来看病了,说句不好听的,得这病和活死人有啥区别?”  冯军的儿子23岁,未婚,在北京当建筑工。围场婚嫁有陋习,男方必须掏10万到20万元的彩礼。“别说我有病,就是没病我也挣不到啊。”冯军说,因为掏不起彩礼,儿子相亲数次,均以失败告终。  现在,冯军一天要吃大约80元的药。“沙丁安醇,一片8元,一天要吃9片,72元。另外还吃喘咳立舒、复方妥英麻黄茶碱。病厉害的时候,还得加药。”他叹气道:“早知道会得这病,给再多钱也不会去挖煤。”  北京青年报记者问:“在矿上工作的时候,听说过尘肺病吗?”冯军说:“没听说过。”北青报记者问:“矿上有没有组织过培训,讲过职业病的防护措施。”冯军答:“没有。”  8月15日,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大爱清尘基金秘书长赵若彤等人先后走访围场的9名尘肺病患者。9个人的对答和冯军如出一辙。而被问到“什么时候听说尘肺病的”,时间都是离矿之后。  尘肺病患者所用的药物,并不在新农合报销范围内。石俊峰称,尘肺病因为是职业病,住院费用也不能通过新农合报销,该县扩大救助措施,将其纳入报销范围,同时,县里最近研究决定,将尘肺病患者全部纳入低保,但他亦表示,上述措施远不够解决他们看病贵、家庭返贫的问题。  即便是当过矿长的韩清,也诉苦现在过得窘迫。“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每个月光我一个人的药费就五六百元,儿媳妇的精神病也一直花着钱。”他自称在银行贷款7万元,种地挣的钱只够还利息。  “表面看,住的房子光鲜,但家被掏空了。” 县人社局办公室主任张庆说,走窑的围场人在染上尘肺病后,返贫现象突出。  救助,病重患者送制氧机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韩清等人所患的尘肺病,在经核实与工作环境有关联后,应当被鉴定为职业病,认定为工伤。但现实中,这条路困难重重。  由于打官司取证难、胜诉后执行难等问题,患病群体最后放弃走诉讼途径,而把希望寄托在信访上。  围场县信访局局长吕途多次赴外地接访。“每次接访,去了耐心做工作,缓解对立情绪,把他们拉回来。但拉回来后,我们也没有解决办法。这些年,县里因此事接访支出的费用不低于10万元,但对事情的进展于事无补,我们也很心疼。”  “县里确实是没有办法了,不然不会找你们。”石俊峰对赵若彤说。  不过,赵若彤表示,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大爱清尘基金仅介入救助,在维权方面爱莫能助。“这是第一次接到来自官方的邀请,很意外。”  8月30日,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大爱清尘基金一行9人前往围场正式调研。9月8日,赵若彤表示,已完成尘肺农民调研问卷102份,收集助学申请48份,收集制氧机申请17份。调研获悉,有5名患者已经去世,有的并不在官方掌握的名单内。  赵若彤说,他们核实后,将对病重患者提供制氧机,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发放子女助学金。后续工作展开后,还将资助尘肺病2期患者洗肺,不过,目前该县仅有一人提出洗肺手术申请。  “最重要的是帮他们重拾信心。”赵若彤说,基金会研发了一套适用于尘肺病患者的康复操,康复操通过评估后,可在围场县进行推广。“我们有现成的宣传资料,纸质的和视频的,可以提供给县里。通过宣传,告诉农民如何预防尘肺病。我们不希望还有尘肺二代、三代。”  北青报记者探访发现,部分尘肺病3期患者家庭极度困窘,以杨家湾乡的王义和蓝旗卡伦乡的宋守春为代表。  因胸腔积水,王义先后做过8次穿孔手术,胸前、腋下留下瘢痕。  宋守春48岁,现在终日卧床,与制氧机为伴。2012年冬天,当时尚处尘肺病2期的他,在北戴河某医院洗了一侧肺,因术前肺部感染,洗肺后病情恶化,去年转为尘肺病3期……  本组文并摄/本报记者 李显峰来源北京青年报)
本文相关推荐
15-09-1015-09-0915-09-0515-09-0515-09-0515-08-02尘肺工人工作12年 递来50元当即被解雇--【特别关注】中国劳动争议网
++++特别关注各期++++
--社会保险法
--唐骏学历门风波
--最低工资上调
--富士康员工跳楼
--尘肺病--不能呼吸的痛
--同工同酬
--乙肝歧视政策废止
--个税起征点
--社会保险变革
--你被歧视了吗
--补助要交个税
--武大教授病危中被解雇
--倪顺义锤袭事件
尘肺工人工作12年 递来50元当即被解雇
来源:南方都市报
       添加于 9:49:16
  如按照简易程序,案子三个月审理完毕,9月之前可得到赔偿。现在程序转换是不是又要节外生枝?我真的很担心案子不知道拖到什么时候?两个孩子今年下半年的学费又要欠着了。 ―――晏庆海&&&&职业病人的工伤索赔案,按正常程序走,需480多天,这还是在企业和职能部门高度自觉配合的情况下。不少职业病人就是这样从“工伤”拖成了“工亡”。 ―――张海超&&&&1996年4月,河南农民晏庆海到佛山南海丹灶粤华有色金属轧延有限公司(简称“粤华公司”)打工;2008年7月突发气胸病后被公司拒之门外;2009年9月被诊断为尘肺病(职业病),当年10月被认定为工伤。如今,失业两年的晏庆海自学法律,并历经两次劳动仲裁和5起索赔官司。&&&&几乎与晏庆海同时,其远在河南郑州的老乡张海超也经历着职业病工伤索赔事件。不同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的晏庆海,张海超选择了更为极端的“开胸验肺”引起媒体关注。&&&&结果似乎也不尽相同。“极端”的张海超很快获得各方关注,并于2009年9月获得总计约61.5万元的赔偿;而即将到来的9月3日,晏庆海的工伤损害赔偿案将在南海区法院一审开庭。虽然已得到张海超的声援,晏庆海仍然不知道等待他的还有多少次庭审,仍然不知道何时能得到应有的赔偿。&&&&8月19日晚,还有10天就开学的大儿子晏立文发来短信,“爸爸,过几天我们就要开学了,今年学费6600元。”仔细读着短信中的每一个字,晏庆海不知该如何回复。&&&&这一夜,晏庆海辗转反侧。身患尘肺病的他,还要拿余生与漫长的诉讼期赛跑。&&&&南海罗村联星村旺边吉祥巷5号,已失业两年的晏庆海,蜗居在此。家在二楼,22级台阶,每天,他都爬得气喘吁吁,中途还会停下两次,一手按着胸口,一手扶着墙歇息。22级台阶,花费6分钟,挥汗如雨。&&&&不到6平方米的出租屋,两米宽的床占了大半空间。小桌子上放着外表生锈的电饭煲,煮饭、烧菜、烧水,都靠其完成。靠近窗的墙角,堆着两摞法律书籍和案件材料,一些条款被晏庆海用笔划了出来,还写了注解,“我在自学法律维权。”2009年,他被诊断患有尘肺病(职业病),工伤。&&&&粉尘:车间黑板上的字常被粉尘覆盖 &&&&1996年,晏庆海离开河南老家来到佛山,进入粤华公司,每月收入五六百块。“我进入公司就在退火炉工作。”在晏庆海记忆中,最初的粤华公司厂区非常简陋,他的工作环境,除了高温,就是严重的粉尘,“车间有一块黑板,经常写一些产品的规格,如果三五天没有更新,上面的粉笔字就会扑上一层粉尘,字也看不清了。我们没做任何防护。”据悉,粤华的粉尘污染,也被附近居民投诉过。&&&&2004年,粤华公司厂区从大沥搬到丹灶,晏庆海把妻子李传玉也介绍进入公司,“但我工作的退火炉,粉尘并没得到大的改善。”&&&&遭辞:递来50元,说我被解雇了 &&&&“这对夫妻吃苦耐劳,工作很认真。晏庆海更是厂里的功臣、元老级人物了。”晏当年的一名工友李某如此评价。不过,日,在粤华工作了12年的晏庆海生活轨迹开始改变。&&&&当日7点,上了一个通宵班,正开吊车挂钩的晏庆海突然胸闷,“我一低头一弯腰,就感到胸口有什么东西掉下来,呼吸也只进不出。”两天后,晏庆海被送到南海区人民医院,确诊为“气胸”。虽然倒在上班期间,10天4989元的住院费,由他本人承担。出院后,公司批准他3个月无薪休假,假满后安排他在加温炉工作。&&&&日,晏庆海请假回家过年,被告知“必须写辞工书”,“这是厂里的习惯,过年后过来还是让进厂的,于是,我们夫妻俩就都写了辞工书。”就在半年前,晏的大儿子晏立文考上大学,二儿子晏立武上了县重点高中。&&&&年初六,晏庆海回到佛山,却发现“其他人返厂都要,可保安就是不让我进。”晏庆海觉得,是厂子想和他这个病人断绝关系,“后来厂长递给我50元钱,说我被解雇了。”&&&&2月5日,晏庆海寻求丹灶劳动所帮助,请求厂方支付他当时的住院费和经济补偿,但两次协调双方不欢而散。与此同时,妻子李传玉也被厂方解雇。&&&&“必须走法律途径了。”晏庆海做了决定,但这对只有初中文化的他来说,并不容易,“请律师太贵。”后来,晏庆海路过租住地联星村的文化室,看见里面有一些劳动法、工伤保险方面的书,从而决定自学法律打官司。在村文化室抄写法律条文,去书店购买基本简易的法律单行本,“也有政府部门的好心人,送了我几本价格比较贵的书。”在联星村月租120元的出租屋里,每天只吃两顿饭的晏庆海尽量控制不必要的开销“我天天坐在床边背法律条文。”&&&&而此时,晏庆海的病情仍然在加重,走路走得急了点,都会气喘吁吁,心跳加快。他也曾想再去找份工作,但人家一看到他这种身体状况就拒绝了。&&&&首战:首次劳动仲裁仅判赔234元&&&&因不服劳动仲裁向法院提起诉讼,后法院判决粤华公司向晏庆海支付经济补偿和病假工资合计7848元。&&&&历经两次劳动仲裁、多次诉讼开庭,至今未获工伤赔偿的晏庆海像在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日,晏庆海正式向佛山南海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仲裁,仲裁请求一年的法定节假日加班费和住院费。4月15日,仲裁裁定粤华公司向他支付234元工资,而粤华公司认为晏庆海不是工伤,拒绝支付住院费也被仲裁委采纳。&&&&同年4月27日,晏庆海向南海区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粤华公司支付晏3个月病假工资1848元。7月28日,晏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佛山中院,佛山中院后判决粤华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和病假工资合计7848元。&&&&波折:尘肺病还是肺结核 &&&&晏庆海也曾和张海超一样,陷入患“肺结核”的怪论中。&&&&在对法律文件的多次学习中,晏庆海开始对“工伤、职业病”这两个词特别关注,他坚信自己的病一定属于工伤,但是不是职业病,心里没底。&&&&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劳动纠纷必经仲裁程序,如对仲裁不服再向法院提起诉讼。而在仲裁期间,晏庆海孤身为自己进行职业病诊断和工伤认定。&&&&在晏庆海艰难地做这些事时,远在河南郑州的张海超采取了极端的手段“开胸验肺”,并成功引起媒体和社会关注。&&&&日,晏庆海先是在某政府部门的指引下去了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被要求先到广州市胸科医院检查是否患肺结核,再到当地职业病防治所申请职业病诊断。&&&&3月13日,广州市胸科医院排除了晏庆海患有肺结核的可能性。3月24日,晏到佛山市职业病防治所申请职业病诊断,再次被要求去佛山市慢性病防治院排除患肺结核的可能性。3月25日,佛山市慢性病防治院也排除晏患结核病。&&&&但6月24日,佛山市职业病防治所复查结论为“双肺结核伴炎症?职业史不支持尘肺诊断”。&&&&至此,晏庆海也和“开胸验肺”前的张海超一样,陷入患“肺结核”的怪论中。&&&&转机:确诊“尘肺病”后被认定为工伤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诊断晏为“三期尘肺职业病”,艰难索赔之路峰回路转。&&&&当张海超在绝望中“开胸验肺”时,晏的病情引起了佛山市职业病防治所卢所长的注意。卢所长称,“当时他(晏庆海)呼吸困难,我把他搀扶到办公室询问了病史,初步判断他是尘肺”。&&&&日,佛山市职业病防治所将晏送往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治疗。9月11日,晏庆海从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出院当日,该院作出诊断证明,确定晏为“三期尘肺职业病”。&&&&晏庆海艰难的索赔之路峰回路转。&&&&随后的10月30日,南海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晏为工伤。11月18日,佛山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晏的伤残等级为二级。&&&&至此,张海超已获得了原公司60多万元的赔偿,而晏庆海的索赔之路才刚刚开始。&&&&意外:工伤索赔“节外生枝” &&&&南海仲裁委裁定晏庆海获赔20余万元,这与他最初要求的106万元相去甚远。案子将于9月3日再次开庭。&&&&日,晏庆海再次向劳动部门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粤华公司赔偿各种损失106万元。&&&&当年4月7日,南海区仲裁委公开审理此案。已历经多次庭审的晏庆海,对于工伤保险条例和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条款倒背如流。据说他在庭上多次让粤华公司代表哑口无言。一位参加庭审的仲裁员评价晏庆海,“法律条款运用恰当准确,法律依据也很充分”。&&&&5月6日,南海仲裁委裁定:粤华公司十日内支付申诉人晏庆海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各种补偿共计20余万元。&&&&20万的补偿,与晏庆海最初诉讼请求的106万元和同为“尘肺三期”的张海超获赔60多万都相差甚远。不服裁决的晏庆海,再次以仲裁裁决认定事实错误向南海区法院提起诉讼。&&&&6月9日、10日,这起案件在南海区丹灶法庭开庭审理。8月6日,法院以案情复杂为由,决定对这起本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转换为普通程序,并决定9月3日上午开庭审理。&&&&“如按照简易程序,案子3个月审理完毕,9月之前可得到赔偿,现在程序转换是不是又要节外生枝?我真的很担心案子不知道拖到什么时候?”晏庆海说,两个孩子今年下半年的学费又要欠着了。&&&&不能及时得到赔偿的另外一个结果是,晏庆海后期洗肺等治疗无法进行。如今,晏每天只能服用咳喘顺丸等一些便宜药物止咳或止喘。&&&&8月25日下午,晏庆海的两个儿子晏立文、晏立武表示,他们要参加9月3日的庭审,支持父亲维权。&&&&待续: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因开胸验肺出名、俨然已是“维权斗士”的张海超表示尽量来佛山参加晏庆海的庭审。&&&&在晏庆海的住处,除了众多案件的卷宗材料,也堆满他收藏的多份报纸。如今的他,即使生活困难,每天也要买份报纸。不管是“开胸验肺”的张海超,还是断指证清白的湖南民工,他都会将这些人的新闻做成剪报收藏。他觉得这些人和他一样,都是无助的底层民工。&&&&对张海超能很快了结工伤索赔,晏庆海自然非常羡慕。在报纸上获知张海超目前专注于帮助职业病民工维权,晏庆海有了找张海超的想法。&&&&8月21日,晏庆海向河南媒体求助,得到张海超的联系方式。如今的张海超,俨然是“维权斗士”,他还在网上开通了农民工职业病维权博客,接受全国各地农民工职业病患者的求助。&&&&联系上张海超的晏庆海,详细讲述了自己经历的龟速式司法诉讼。“我们都是河南老乡,有着共同的遭遇,现在我希望得到你的帮助,能够参加即将开庭的庭审”,说到艰难辛苦处,晏庆海一度哽咽。电话那头的张海超,仔细倾听了晏庆海的遭遇并做了笔录后,表示“我如今能够做到的就是声援支持你,尽量来佛山参加你的庭审”。&&&&张海超表示,职业病人的工伤索赔案,按正常程序走,从职业病诊断到工伤鉴定,再到伤残鉴定,再到劳动仲裁,到最后获得赔偿,需480多天,这还是在企业和职能部门高度自觉配合的情况下。不少职业病人就是这样从“工伤”拖成了“工亡”。&&&&晏庆海第一次申请职业病诊断为日,如今已整整过去了1年半,索赔案却仍在司法诉讼阶段,最终获得赔偿还需数月。&&&&据悉,这在张海超了解的职业病索赔案子中,还不算最“拖”的,但晏庆海索赔案从简易程序转换为普通程序,又延后了3个月。&&&&张海超称,现行的职业病鉴定规定不利于职工举证,给劳动者设置了很高门槛,也为后面的诊断治疗造成阻碍,“希望案子能够尽快判下来,晏庆海能够尽早获得赔偿,尽早治病休养”。&&&&“开胸验肺”者张海超 &&&&2004年至2007年间,张海超在河南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上班,从事破碎等有害工种。2007年8月,被数家医院诊断患有职业病尘肺病。&&&&2009年5月,郑州市职防所诊断其为“无尘肺0期(医学观察)合并肺结核”。被逼无奈的张海超不顾劝阻,执着要“开胸验肺”,以此证明自己确实患上“尘肺病”。&&&&张海超“开胸验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7月27日,郑州市“张海超事件”协调处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称,经职业病防治专家就张海超职业史、现有能收集到的影像学资料和追踪到的多家医疗机构诊疗内容进行了缜密科学的诊断复诊,诊断其患有“尘肺病”。&&&&日,张海超获得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各种赔偿共计615000元。&&&&说法:企业代理律师:他想把厂子搞垮 &&&&近日,记者曾尝试进入位于南海区丹灶镇樵丹路上的粤华公司采访,但遭到门卫拒绝。&&&&曾亲自安排车辆送晏庆海上医院检查,并在2009年春节后给了50元钱让晏住店吃饭的区厂长,得知记者采访晏庆海一事,以“我什么也不知道,别问我”挂断电话。&&&&粤华公司诉讼代理人、禅信律师事务所律师何海有表示,晏庆海此前向媒体提供虚假信息,给粤华公司名誉造成了侵害。“他(晏庆海)现在不依不饶,给企业添了很多麻烦,想把这个企业搞垮”。何律师称,晏庆海拒不提供病历和治疗费原件,导致案子进展艰难。晏庆海回应,相关原件在2009年7月佛山中院二审时作为证据被拿走,并有收据清单。&&&&作者 门君诚
& [南方都市报] <font color=#1-06-10& [南方都市报] <font color=#1-05-20& [工人日报] <font color=#1-05-16& [南方都市报] <font color=#1-04-29& [山东商报] <font color=#1-04-11& [工人日报] <font color=#1-04-06& [京华时报] <font color=#1-03-28& [南方都市报] <font color=#1-02-25& [中国网络电视台] <font color=#1-02-15& [南方都市报] <font color=#1-01-05& [南方都市报] <font color=#0-12-29& [南方日报] <font color=#0-12-13& [扬子晚报] <font color=#0-11-30& [法制日报] <font color=#0-11-25& [工人日报] <font color=#0-11-10& [大洋网] <font color=#0-11-09& [京华时报] <font color=#0-10-31& [南方都市报] <font color=#0-10-18& [南方都市报] <font color=#0-09-30& [南方都市报] <font color=#0-09-06& [工人日报] <font color=#0-08-30& [南方都市报] <font color=#0-08-30& [新京报] <font color=#0-08-09& [法制日报] <font color=#0-07-23& [新京报] <font color=#0-07-23& [工人日报] <font color=#0-07-21& [云南网] <font color=#0-07-19& [新京报] <font color=#0-07-15& [工人日报] <font color=#0-07-02& [京华时报] <font color=#0-06-29& [工人日报] <font color=#0-05-26& [人民日报] <font color=#0-05-25& [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font color=#0-05-18& [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font color=#0-05-12& [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font color=#0-05-12& [中国新闻网] <font color=#0-04-30& [长沙晚报] <font color=#0-04-30& [南方网] <font color=#0-04-30& [广州日报] <font color=#0-04-30& [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font color=#0-04-30& [法治周末] <font color=#0-04-30& [京华时报] <font color=#0-04-30& [北京晚报] <font color=#0-04-30& [工伤赔偿法律网] <font color=#0-04-30
版权所有 中国劳动争议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s2010和vs2013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