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多发性息肉赘生物

胆囊有多发赘生物是什么病?严重吗?
胆囊有多发赘生物是什么病?严重吗?
09-10-12 &
胆囊有多发赘生物有可能是胆囊息肉。胆囊息肉:是指各种胆囊粘膜良性隆起的简称。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部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人并无症状,只是做健康检查时才被发现,因此常常造成患者延误.目前西医针对胆囊息肉的处理方式主要是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一则会出现如血管损伤、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无论是哪一种并发症,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再则是治标而非治本,因为手术针对的只是病灶,而没有针对致病因素,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胆囊息肉的病因及病理  通过近千例正常人与胆囊息肉患者体液分析观察及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取胆囊息肉病变组织活检,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及遗传基因学,发现正常人体内和患者体内均存在着两种基因,K-RAS和G-RAS(被称为致息基因和抑息基因).他们还发现在正常人体内致息基因(K-RAS)处于失活状态(无活性),而抑息基因活性较强,它们之间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状态,而在胆囊息肉患者的体内致息基因(K- RAS)较为活跃,抑息基因活性较为低下,两种基因处于一种失衡状态。  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机体的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对致息基因(K- RAS)监控能力下降,再加上胆囊炎及胆固醇代谢异常等各种诱因条件下,改变了胆囊内环境稳定,使无活性的致息基因(K-RAS),转变成具有较强活性的致息基因(K-RAS),而抑息基因(G-RAS)活性明显减弱,此时具有活性致息基因(K-RAS)与胆囊壁细胞中某些基因片断重组后,形成其因突变,使胆囊壁细胞发生异常增生现象,并向胆囊腔生长,而这种突出于胆囊壁的异常赘生物,称之为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的治疗机理  一、矫正形成息肉胆汁,阻止息肉的生长与再生成。  二、改变病灶局部微环境,切断息肉营养供给,使瘤体从根部干枯、萎缩坏死“ 瘤亡蒂落 ”,通过体腔随大便排出体外。  三、活性成份附着瘤体表面,浸入息肉组织体内直接杀灭细胞,使其失活,不得复生。化腐生肌,修复基底组织,恢复胃、肠功能。  四、全面调整人体免疫功能,纠正机体失衡状态,通过激活和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使其增加体液免疫对致息因子的监控,促进淋巴细胞、单核吞噬和巨噬细胞对息肉组织的吞噬作用,纠正胆囊致息内环境调节,调整致息与抑息基因至正常平衡状态,从而治愈胆囊息肉。该疗法以调整、逆转患者整体病态因素、平衡阴阳入手,可从根本上使胆囊息肉逐渐缩小、吸收,最终完全消失,从而达到彻底康复的目的。临床经数万例观察,疗效显著,一般1—3个月可痊愈。临床表现   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并无症状,只是在做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明显提高。  胆囊息肉在临床上可分三个时期即: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在治疗中,一般都要经过“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的过程,各个时期的特点如下:  活跃增长期 相对稳定期 吸收消散期  胆囊息肉体积 不断增大 不变化 逐渐减小  胆囊息肉数量 不断增多 不变化 逐渐减少临床特点  特点一:发病率逐渐增高  随着人类饮食结构多样化和饮食节律非常化及环境污染的加剧,胆囊息肉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如:高胆固醇饮食、长期酗酒、过多进食刺激性饮食、饮食规律紊乱如:早餐不吃好或不吃早餐、晚餐过盛、过多等不良饮食习惯、农药过多、食品添加剂泛滥、电离辐射充斥空间等都和胆囊息肉的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从而孕育了胆囊息肉的第一个特点-发病率逐渐增高。  特点二:隐蔽攻击性强   胆囊息肉多无症状,85%以上的患者都是在例行体检中发现。在检查上,3-4mm以下的息肉在CT和核磁共振中难以发现或常常漏诊。  无症状型胆囊息肉给人们造成的假象是不痛不痒、身无百病。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胆囊息肉病的发现率逐渐增高,而非专科医院的医生对此病认识不清或不认识,或不重视,从而造成了胆囊息肉在诊断和认知上的盲点和诊断治疗的真空带,形成了胆囊息肉宽阔的隐藏空间。  上述三点孕育了胆囊息肉的隐蔽攻击性特点。  特点三:癌变率高  胆囊息肉的致命杀伤力在于突发癌变。从80-90年代,因形成的胆囊息肉的性质不同,癌变率逐渐增高。而在癌变中或癌变后,许多胆囊息肉患者没有不适的感觉,不知不觉发展,不知不觉癌变,这也是胆囊息肉最可怕的特点。诊断鉴别  胆囊息肉样病变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该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大部分患者为查体时所发现。主要症状为中上腹部隐痛(46.9%)。发病年龄30~50岁者占57.8%,以中青年为主。主要依靠B超检查诊断胆囊息肉。但常难以定性,临床对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亦较困难。目前主要诊断手段是超声检查,对<5mm 者的检出率可达90%以上,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均较高。如发现多发高强回声,且有漂浮感和慧尾征者提示为胆固醇息肉,位于胆囊底部的小隆起,病变中有小圆形囊泡影和散在回声光点提示腺肌瘤病,而根据病变回声性质、蒂的有无和粗细,病变处的粘膜改变,对区分良恶性疾病有一定价值。但B超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定性及鉴别诊断又有一定局限性和假阴性率。如当病变小且位于胆囊颈部时,或伴有胆囊结石时易造成漏诊,且对定性和鉴别亦有一定困难。肿瘤分类法  胆囊息肉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或胆囊肿瘤,从胆囊肿瘤的意义上分析胆囊息肉,又可分为真性肿瘤和假性肿瘤两种。所谓真性肿瘤,指胆囊本身的腺体、肌层增生引起的胆囊息肉,这是一种胆囊的真正意义上的肿瘤,此类胆囊息肉特点见下表。所谓假性肿瘤,是指由于肝胆清理功能失调、紊乱引起胆固醇积聚、结晶,胆囊慢性炎症引起炎性增生,胆囊、胆汁异常改变引起的其它增生性病变。治疗预防  胆囊息肉病变临床并不少见,手术是根治的方法,但并非所有胆囊息都需手术治疗。因其病变类型不同,大小不一,疾病转归亦不尽相同,因此其手术适应症各家掌握也不一致。  手术时机选择:胆囊息肉样病变术前有时难以定性。根据胆囊息肉样病变恶变可能性的高危因素我们提出下列手术指征:  (1)单发病变,大于10mm,蒂粗大者,尤其是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50岁。(2)多发病变,伴有胆囊结石,有症状,年龄大于50岁。(3)单发病变,小于10mm,无症状,年龄小于50岁,允许观察、随访;病变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则应手术治疗。(4)多普勒彩超检查病变有丰富血供提示为恶性新生物。(5)CEA(肿瘤标记物),测值明显升高且除外其它胃肠道肿瘤者。(6)胆囊息肉样病变,有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者。(7)对直径小于5mm无症状病人应间隔3到5个月随访检查。一旦病变增大或症状明显亦须行手术治疗。  近几年,非手术和中药治疗胆囊息肉病已引起医疗界的广泛重视,各种偏方、配方、验方等在消炎、利胆,控制胆囊炎、胆囊息肉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针对胆囊息肉的专科用药也取得了很大成就,随着中医中药研究的深入,非手术治疗胆囊息肉的治愈率,也在迅速提高。预防  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  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及/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  饮食要规律、早餐要吃好  规律饮食、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人体内肝脏主管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入胆囊内,而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低胆固醇饮食  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肝胆的代谢、清理负担,并引起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息肉,所以,胆囊息肉患者应降低胆固醇摄入量,尤其是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食品。饮食注意事项  1、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  2、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3、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  4、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  5、宜用煮、蒸、烩、炒、拌、氽、炖的烹调方法,不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调方法。  6、山楂10克,杭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煎汤代茶饮或饮用绿茶。  7、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当茶饮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胆囊多发性赘生物是什么病症啊?
胆囊多发性赘生物是什么病症啊?
悬赏3个健康币
健康咨询描述:
因治疗颈椎病在医院B超检查时发现的脂肪肝、胆囊多发性赘生物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刚发现没治疗过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什么是胆囊多发性赘生物?有什么危害?该怎么治疗?平时饮食应该注意些什么?
kaikai1205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腰椎病,骨性关节炎,滑膜炎
帮助网友:81230称赞:2941
&&&&&&病情分析:&&&&&&1.胆囊多发性赘生物,常见于胆囊息肉所致,具体需要结合临床 。一般问题不大,部分患者可能有消化道症状。&&&&&&2.脂肪肝问题也不大,这两种疾病,只要积极注意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一般可以治愈。但是如果诊断是胆囊息肉,要注意复查&&&&&&指导意见:&&&&&&胆囊多发性赘生物,如果确诊胆囊息肉,主要是定期复查,避免癌变,积极保守治疗(积极消炎,利胆,清淡饮食等)的情况下,每1-3月复查一次,如果息肉变小,变少或消失,这样往往考虑炎性息肉;,在积极保守治疗1-3月后复查,息肉无明显数量级变化,即小于10mm,(外科医生常以直径大于10mm为手术标准),可以每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假如是恶性病变,3月后应该长大,不长大说明是良性,这样半年复查可以了
擅长: 肺癌,食管癌,纵膈肿瘤,脓胸,气胸,肺大泡,心脏病
帮助网友:6428称赞:697
&&&&&&病情分析:&&&&&&从你的资料看,36岁了,体检发现胆囊多发性赘生物&&&&&&指导意见:&&&&&&考虑可能是胆囊息肉,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赘生物,既然是多发的,还是建议你最好切除病变的胆囊,即使是胆囊息肉,这种多发的息肉也是需要考虑手术切除的,因为这些赘生物第一是来源不明确,第二也有恶变的可能,所以最佳的选择是切除胆囊,我建议你选择腹腔镜胆囊手术,在肚皮上打几个洞眼就可以切除胆囊了,术后主要的是做病理检验。
帮助网友:2411称赞:350
&&&&&&病情分析:&&&&&&胆囊多发性赘生物一般是胆囊息肉比较多见,小于1公分的大多是良性的,可以定期观察。&&&&&&指导意见:&&&&&&如果赘生物大于1公分,容易恶变,建议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平时饮食注意少吃高脂肪累食物。
&&&&&&以上是对“胆囊多发性赘生物是什么病症啊?”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擅长: 骨外,中西结合
帮助网友:1702称赞:288
&&&&&&病情分析:&&&&&&你好,胆囊赘生物主要还是慢性胆囊炎长期刺激造成的胆囊壁的增生,&&&&&&指导意见:&&&&&&这种增生多为良性的,但有恶性变的可能,所以定期复查很重要,临床表现度为慢性胆囊炎的症状如肝胆位置的隐痛,不适,尤其油腻饮食后加重,在这就是消化道的症状如反酸,恶习,干呕,口苦,腹泻,腹痛等等,没有特效的药物,可以服用消炎利胆片等,减少油腻饮食,减少油炸,蛋黄等饮食,避免胆囊炎的复发。
擅长: 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
帮助网友:306称赞:50
&&&&&&病情分析:&&&&&&胆囊赘生物可能是息肉也可能是胆固醇性的。如果是炎性息肉有癌变的可能,另外赘生物也会引起一些消化道症状,如上腹区或右上腹区闷胀不适、隐痛、消化不良等。&&&&&&指导意见:&&&&&&定期复查B超,一般半年一次。饮食上要注意避免高脂肪类食物。
擅长: 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血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瓣膜
帮助网友:42420称赞:2591
&&&&&&病情分析:&&&&&&你好,从你的描述看,36岁男性,主要的检查是腹部彩超是胆囊多发性赘生物,伴有脂肪肝的情况,这种脂肪肝与饮酒以及饮食不佳时有关系的,至于赘生物多少考虑是良性物质可能性大。&&&&&&指导意见:&&&&&&你好,你的这种年龄,以及脂肪肝的情况,与饮酒和饮食肉类食物时有关的,以后注意清淡饮食,同时注意多喝水,进行胆囊彩超的检查,随诊下彩超的赘生物的变化情况,有问题及时咨询,祝你健康。
擅长: 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胎儿排畸检查,妇,产科及乳腺科
帮助网友:28349称赞:2322
&&&&&&病情分析:&&&&&&你好,胆囊多发性赘生物就是胆囊多发息肉。&&&&&&指导意见:&&&&&&胆囊多发息肉如果最大的息肉直径超过〇.5的话就需要定期观察或者手术了。如果都是小息肉就需要主意饮食性的注意,不可以吃辛辣食物,高蛋白食物,酒精等,要注意定期超声检查不要大意,祝你健康。
&&&&&&以上是对“胆囊多发性赘生物是什么病症啊?”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医生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从你的资料看,36岁了,体检发现胆囊多发性赘生物&&&&&&指导意见:&&&&&&考虑可能是胆囊息肉,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赘生物,既然是多发的,还是建议你最好切除病变的胆囊,即使是胆囊息肉,这种多发的息肉也是需要考虑手术切除的,因为这些赘生物第一是来源不明确,第二也有恶变的可能,所以最佳的选择是切除胆囊,我建议你选择腹腔镜胆囊手术,在肚皮上打几个洞眼就可以切除胆囊了,术后主要的是做病理检验。&&&&&&
医生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胆囊多发性赘生物一般是胆囊息肉比较多见,小于1公分的大多是良性的,可以定期观察。&&&&&&指导意见:&&&&&&如果赘生物大于1公分,容易恶变,建议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平时饮食注意少吃高脂肪累食物。
&&&&&&指导意见:&&&&&&考虑可能是胆囊息肉,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赘生物,既然是多发的,还是建议你最好切除病变的胆囊,即使是胆囊息肉,这种多发的息肉也是需要考虑手术切除的,因为这些赘生物第一是来源不明确,第二也有恶变的可能,所以最佳的选择是切除胆囊,我建议你选择腹腔镜胆囊手术,在肚皮上打几个洞眼就可以切除胆囊了,术后主要的是做病理检验。&&&&&&
医生爱心医生
&&&&&&考虑可能是胆囊息肉,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赘生物,既然是多发的,还是建议你最好切除病变的胆囊,即使是胆囊息肉,这种多发的息肉也是需要考虑手术切除的,因为这些赘生物第一是来源不明确,第二也有恶变的可能,所以最佳的选择是切除胆囊,我建议你选择腹腔镜胆囊手术,在肚皮上打几个洞眼就可以切除胆囊了,术后主要的是做病理检验。&&&&&&
医生爱心医生
&&&&&&如果真的是确诊了,建议还是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胆囊保险
&&&&&&胆囊息肉的简介、类型、形成、处理及变化&&&&&&1、什么是胆囊息肉?&&&&&&胆囊息肉是指生长在胆囊内壁上,并向胆囊内突出的异常赘生物又称胆囊息肉样病变(英文名 poly poidlesiom of gallbladder)。根据其生长部位但为同可分为胆囊颈部息肉,胆囊体部息肉、胆囊底部息肉,按其病理成份分型可分为:①胆固醇性 ②炎性息肉 ③血瘀内阻型 ④肝肾阴虚型 ⑤混合性 ,按中医辨证分型可分为:①肝胆湿热型 ②肝胆气滞型 ③肝胃阴虚型 ④瘀血内阻滞型。&&&&&&2、如何分辨胆囊息肉的类型?&&&&&&一般腺瘤样息肉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且绝大多数是单个存在的,很少出现两个或者几个并存的现象。而胆固醇性息肉则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且绝大多数为多发,很少为单发。B超检查时常常将这种多发的胆固醇结晶笼统地诊断为多发性胆囊息肉。其实,这类所谓多发性胆囊息肉的病人,手术摘除胆囊后,剖开胆囊检查,里面往往没有真正的息肉,有的只是一些沉积在胆囊粘膜上的非常松软的胆固醇结晶体。&&&&&&3、胆固醇性息肉是如何形成的?&&&&&&胆固醇性息肉是胆囊粘膜胆固醇结晶沉积,常常是体内胆固醇代谢紊乱的局部表现,可能与喜欢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工作紧张、饮食不规律等因素有关。&&&&&&4、被诊断胆囊息肉应该怎么办?&&&&&&被B超诊断为胆囊息肉的病人,不用紧张,请尽快找肝胆外科专科医生进行检查,确定息肉的类型,制定出治疗方案。&&&&&&5、胆囊息肉会恶变吗?&&&&&&胆囊息肉会不会恶变,这是每一个患胆囊息肉的病人都关心的问题。一般来说,胆固醇性息肉无肿瘤倾向,也不可能恶变,但是有可能发展成为胆囊结石或并发慢性胆囊炎。而胆囊腺瘤样息肉则有一定的恶变可能,往往这种息肉均较大,直径可能超过1厘米。因此,胆囊息肉的直径接近或超过1厘米,医师会建议您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以除后患。&&&&&&6、胆囊息肉可能出现哪些症状?&&&&&&胆囊息肉可以没有临床症状,但也可以有上腹区或右上腹区闷胀不适、隐痛、消化不良等表现。少数病人还可能合并急性胆囊炎,出现胆绞痛。&&&&&&7、直径较小的或多发性的胆囊息肉应该如何处理?&&&&&&如果病人没有什么不舒服,一般无需特别处理,只需调节饮食生活规律,每半年B超复查一次即可,也可以尝试使用民间流传的玉米须煲水饮用;如有轻微的症状可以服用一些利胆中成药,例如胆乐胶囊等等,服用时间最好半年以上;如果临床症状较明显,B超复查这种隆起性病变较前有明显增大(特别是超过了1厘米),或者同时合并有胆囊结石,则应考虑接受微创的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
&&&&&&胆囊多发息肉如果最大的息肉直径超过〇.5的话就需要定期观察或者手术了。如果都是小息肉就需要主意饮食性的注意,不可以吃辛辣食物,高蛋白食物,酒精等,要注意定期超声检查不要大意,祝你健康。&&&&&&
医生爱心医生
帮助网友:234称赞:7
&&&&&&单发性息肉多为乳头状腺瘤、单纯腺瘤和胆囊腺肌增生引起的腺肌增生病,这三种息肉癌变的机率均较高(5%左右)。而多发性息肉多数是由胆囊壁上皮细胞的基底膜内有胆固醇沉积的胆固醇沉着症,它是胆囊的良性病变,很少发生癌性改变。所以单发性息肉和多发性息肉相比较,单发性息肉的癌变可能性大,对病人的危险性也大&&&&&&
疾病百科| 脂肪肝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温馨提示:合理膳食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作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心情要开朗易暴躁。
&&&&&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常见症状:肝肿大、疲劳、消瘦、恶心呕吐、食欲异常、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
参考价格:5.6
参考价格:21
参考价格:16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的骨关节炎,如膝关节﹑髋关...
参考价格:¥52.5
原发性及继发性骨关节炎。...
参考价格:¥70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胆囊息肉大多不可怕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yfs001
“你的胆囊里有个息肉......”如果在体检时听到医生这么说,你马上就会担心,它会不会变大、是否可能癌变?事实上,胆囊息肉是生长在胆囊黏膜上的一个赘生物,好比皮肤上长的“瘊子”。大多数胆囊息肉既没有症状也不会影响胆囊功能,发生癌变的几率也很小,85%是通过例行体检中超声发现的。按性质分类,胆囊息肉主要有以下三类。1、胆固醇性息肉(占50%)。又称为假性息肉。迄今未发现有癌变的报道。外观呈桑葚状,脆而易碎,蒂细如棉线,极易脱落,多在1厘米以内,多发,位于胆囊体部。如果胆囊功能良好,可以每3~6个月定期复查b超,观察其大小变化。如果有右上腹部隐痛、腹胀、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或者短期内增大明显时才考虑手术治疗。2、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占40%)。又称为真性息肉。主要是指:胆囊腺瘤、腺肌瘤、炎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其中腺瘤是公认的癌前病变,癌变率在10%左右,腺肌增生症也有潜在癌变危险。因此,这类病变应该行预防性胆囊切除,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息肉型早期胆囊癌(约占10%)。目前对于混杂在胆囊息肉中的息肉型早期胆囊癌主要靠b超检测,必要时加做增强ct检测。癌性息肉的b超特征为:大于1厘米,单发,多位于胆囊颈部,约有50%伴有胆囊结石,病变回声强度以中低回声为主。一旦怀疑此类病变时应限期行根治性胆囊切除。综上所述,胆囊息肉有真假之分。假性息肉是不会癌变的,可以观察;而真性息肉有癌变的可能性,建议将胆囊切除,这样就可以减少胆囊癌的发生。由于影像检查有时无法确认胆囊息肉类型,因此胆囊的大小就成为指导治疗的主要依据。对于小于1厘米的息肉,可以不做任何治疗,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超声,以监测胆囊息肉大小的动态变化。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对于接近或者超过1厘米的息肉,建议行预防性胆囊切除,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如果病人有保留胆囊的愿望且年龄在60岁以下又达到预防性切除胆囊标准时,对于这部分病人可以试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息肉摘除活检术,最后视术中息肉的病理性质而决定胆囊的去与留。这样就能最大可能地保留一部分病人的胆囊。(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普外二科主任许洪斌)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相似问答推荐
挂号科室肝胆外科
哪些症状右上腹痛、向右肩背放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中青年
检查项目B超检查、三维超声成像、内镜超声、CT
并发疾病右上腹痛、向右肩背放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中青年
常用药物暂无针对性药品
相关医院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元)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护士家园推荐文章
猜您可能关注的疾病
Copyright & 2011  
提示:本网站旨在提供医患咨询互动服务,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医生门诊时间也请最终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胆囊多发息肉样病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