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公开课促进教师成长业务成长和教学研究中有什么作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
北理工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举行微课示范
供稿:毋海晶&& 摄影:张波&& 编辑:新闻中心 段炼
  3月14日下午2点,北京理工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微课示范在中心教学楼409室举行。生命学院安宜副教授和自动化学院高琪博士应邀作了微课示范教学,信息学院、车辆学院、材料学院、光电学院、自动化学院、生命学院、化工学院物理学院、人文学院、教育研究院的20余名教师参加了此次微课示范交流。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常顺英教授主持了此次微课示范教学。
  安宜老师以&细胞线粒体内ATP分子的形成&为主题进行了微课示范。她在授课过程中注重课程体系的基础与学科发展密切结合,辅以生动的动画演示和解说,Flash效果的配套演示,熟练运用多媒体和影音、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课堂讲授,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学习思维,在授课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学模式,深受大家的好评。
  高琪博士以&软件测试的概念和准则&为题进行了微课示范,他介绍了软件测试的定义,然后通过一个测试模拟器演示测试的过程,加深学生对于软件测试概念的理解,最后通过对比辨析的方式介绍软件测试的一些基本准则。高琪博士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在课堂教学法和毕业设计指导模式方面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安宜副教授和高琪博士两位老师以其丰富教学经验,向我们诠释了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教学技能,赢得了在场参加老师的热烈掌声,在座的各位老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安宜老师和高琪老师和大家进行了广泛交流,回答了在做老师提出在教学上的一些问题和困惑,参加此次微课示范的老师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感受进行了经验交流,对大班教学以及师生互动等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常顺英教授对此次微课示范教学进行了总结,指出二位老师精彩的微课示范让大家大开眼界,耳目一新。她表示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将继续举办类似活动,欢迎广大教师参加。
  微课:
  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审核:庞海芍)
版权所有: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理工大学网络服务中心
您是我们的第&&个访问者《践行教是为了不教理念的校本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方案发布日期:浏览次数:字号:[
]&苏州市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立项课题&《践行教是为了不教理念的校本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方案&&&&&& &太仓市金浪中学&&&&&&&&&&&&&&&& 杨秀华&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1.教育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亦发生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教育信息化应运而生。十二五规划期间,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加大了对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力度。国家和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以及《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年)》,对教育信息化作出了总体部署和具体规划。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时,中共中央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时又提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再一次突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 2.学校课改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电脑的普及,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学校是否有前瞻性、是否有持续发展的后劲的重要标志。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教育教学新跨越,是摆在每一位基础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挑战。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学校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对策。3.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和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信息化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加快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背景下,在现代信息技术已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现实面前,如何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所解决的的主要问题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解决如下几个问题:第一,解决对于微课的定义和制作微课作品认识误区的问题;第二,解决通过运用“教是为了不教”理念使学生使用微课学会自主学习的问题;第二,解决学校微课资源库的开发与应用问题。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一)国外学者的研究从国外来看,可汗学院于2007年成立,它是一个非盈利教育组织,通过在线图书馆收藏了3500 多部可汗老师的教学视频,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该项目由萨尔曼·可汗给亲戚的孩子讲授的在线视频课程开始,迅速向周围蔓延,并从家庭走进了学校,甚至正在“翻转课堂”,被认为正打开“未来教育”的曙光。(二)国内学者的研究国内率先提出“微课”模式应用研究的是广东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胡铁生,主持了“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这一国家级课题。与此同时,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教研中心的李玉平也提出了“文字+音乐+画面”的“微课程”的形式,教师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抽出方法策略,将教学内容进行可视化处理,变为富有视听效果的微课程。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黎家厚教授及其研究生团队就开始在上海闵行区浦江第一小学等几所学校中开展微课程教学应用的探索实践。2012年秋季开始,教育部面向全国中小学举行微课作品征集评选大赛。2012年11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正式下发通知,决定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至此,微课迅速地完成了从小学、中学、高校,直至社会大众的覆盖。自2010 年以来,我国微课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迅猛发展的过程,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体呈现建设先行,理论与应用滞后的局面,因此相关研究亟待加强。在微课开发方面,佛山微课开发的途径、模式、环节、策略对我国其他区域甚至全国性微课开发具有借鉴与启示作用,但因区域发展不平衡性,不易推广,故应因地制宜地加强微课开发相关理论的研究。三、课题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一)主要观点1.微课的核心是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是教师灌输的对象。所以微课不仅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更符合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精髓“教是为了不教”。2.微课资源的设计与实施,不仅在新的网络技术环境下、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资源开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实现了对教师“教”的资源和学生“学”的资源的有效补充,提供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效实现模式。当然,“微课”这一理念还有待于进一步界定和梳理,内容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这将依赖于我们一线教师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广泛的实践。(二)创新之处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理念诠释下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的校本化,形成微课制作校本教材,构建学校特色微课资源库,使微课真正成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重要学习资源。以政史地教研组微课应用典型个案为试点,将学生会不会学习作为检测微课资源开发应用效度的重要指标,以点带面,分层推开,分布推进,把点上的成功经验推向全校,形成微课应用方面的生动案例,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提高和完善。四、课题的界定和支撑理论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1.“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不教”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精髓。教你是为了引导你去学,起的只是辅助作用,最终目的是让你知道如何学习,达到不用教自己就能自学的目的,这就是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育思想主要强调老师教授学生学习方法,学生学会学习。&& 2.“微课”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视频一般为5至10分钟。微课可以使用手机、数码相机、DV等摄像设备拍摄和录制,也可以使用录屏软件录制。微课注重的是方法的传授,即“授人以渔”,恰好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育思想。(二)支撑理论1. “学会学习”理论什么是“学会学习”?中外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助理总干事纳伊曼认为:“学会学习是意味着受过教育的人将会知道从哪儿能很快地和准确地找到所不知道的东西。”香港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学会学习”把以上的涵义进一步具体,它是指:学生学懂怎样去学习。掌握基本能力,透彻了解学习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学习内容,并能把学到的知识转化。&&& 什么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呢?简言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的能力,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学生学会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自觉地监控、调节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动机和意志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的过程。教学生学会学习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呢?目前人们对此并未达成共识。未来学者托夫勒曾提出了五个标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具有运筹时间的能力;具有提出新思想的能力。由此看来,学会学习的学生不仅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群,而且善于灵活运用各种学习策略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策略迁移能力和认知能力等。2.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理论“教是为了不教” 理论是一种着力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启蒙的教育教学理论。无疑,它是叶圣陶先生对自己几十年从事教育经验的高度概括,也是他对一种具有普遍现实意义的可行教学模式的期望。因而可以说,该理论涵盖了叶先生教育教学思想的全部,同时它“不只是理论问题,而且首先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问题。”“教是为了不教”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构想。教学的理念、教学的模式在社会的不断演变中而变化。我国封建社会中固守的经济、科技、文化形态,人的思维模式,形成封建保守的教育思想及僵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囿于在屋子里溺于书本中读死书,死读书。工业社会中经济形态的变化,科技文化的进步及人的思维方式的嬗变,教育的理念、模式也有了一定的演变。教育不仅传播着科学文化知识,更孕育着一种绵绵不绝的人文资源。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僵化走向灵活。教学不再是固守于结论,而在于引导学生领悟结论的演化过程,使科学文化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素质。学生在民主、平等、宽容的课堂氛围中自由讨论、争辩、自主学习、共同探索,甚至于走出课堂,走上社会,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探索研究,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负担。可以这样说:“教”是一种途径,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不教”才是一种境界,是在完整知识体系指导下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效果的创造,是对新的领域的探索。五、研究的目标(一)通过本课题研究,为学生提供“不教而教”为导向的微课学习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二)通过本课题研究,更新教师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和业务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三)通过本课题研究,初步构建学校特色微课资源库,丰富我校数字化信息资源,使微课真正成为实用、高效、广泛应用的学习资源。六、研究的内容与重点(一)研究的内容1.微课教学理念与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关系研究 &&& 微课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它注重的是方法的传授,学生用习得方法自主学习、学会学习,这与叶圣陶教育思想“教是为了不教”不谋而合。我们主要研究微课教学设计理念与叶圣陶教育思想本质结合的关系。 &&& 2.渗透“教是为了不教”理念的校本微课资源的开发研究。(1)渗透“教是为了不教”理念的校本微课资源开发现状研究。主要研究调查学校现有微课资源的理念彰显、制作水平、指导学习效能等方面的情况。 &&& (2)“教是为了不教”为导向的优质导学微课资源的开发策略研究主要研究在微课的设计原则上,要体现以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为目标,注重学生学习的导向,在制作的微课资源上,要体现精练、美观、实用,朝优质化方向发展。(3) 构建校本特色的微课资源库的研究主要研究分学科、分目录建设学校特色微课资源库。3.“教是为了不教”理论诠释下校本微课资源的应用研究主要研究优质导学微课资源在学生各个自主学习环节上的应用实践研究,如何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4.“教是为了不教”为导向的优质导学微课资源的评价研究主要研究优质导学微课资源在促进学生不教而学上的实效性,将学生会不会学习作为检测微课资源开发应用效度的重要评价指标。 && (二)研究的重点 &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教是为了不教”理论诠释下校本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尤其是要多关注在微课的设计原则上,要体现以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为目标,注重学生学习的导向。将学生会不会学习作为检测微课资源开发应用效度的重要指标。七、研究的思路与过程(一)准备阶段(2015年3月——4月)1.成立研究课题小组,确定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明确分工。2.进行校本微课制作培训。3.以教研组为单位,成立学校微课团队制作微课。(二)实施阶段(2015年5月——2017年6月)1.全校开展优质微课作品评比活动。2.开展优质微课作品在政史地教研组的应用活动,以典型个案为试点,以点带面,分层推开,分布推进,把点上的成功经验推向全校。3.初步构建学校微课资源库,分学科整理,做好目录并上传。(三)总结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1月)1.按各自分工,分类写出阶段报告。2.完成结题报告。3.整理课题研究成果,形成微课校本教材。4.收集课题结题材料,申请结题。八、研究的方法(一)调查研究法:本课题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二)行动研究法:本课题运用行动研究法探索微课资源应用的途径、方法和措施;做到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三)个案研究法:本课题运用个案研究法研究“个体”对象的发展规律。对微课应用的典型个案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揭示出某些规律和本质,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撑性材料。(四)文献调查法:本课题运用文献调查法,开展情报资料检索搜集与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进行同类课题的比较研究,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方向引领。九、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一)研究力量课题主持人在2014年作为学校教科研骨干参了加太仓市教科室主任培训活动并顺利结业,在课题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专业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课题的科研能力。课题主持人参与太仓市十一五和十二五2个规划课题,有4篇论文在省级论文竞赛中获奖,3篇论文太仓市级论文竞赛中获奖,1篇发表在《太仓教育》。课题组成员韩晓玲和邵卫中老师主持过苏州市级课题并顺利结题,在课题开展方面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其余课题组成员大部分都是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有苏州市教坛新秀双十佳钱美菊老师,教学能手朱军和陆志高老师,都有参与课题的经历。(二)研究基础课题主持人近几年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成就突出,在2013年获得“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14.5参加苏州第五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高研班培训并顺利结业,培训班中有参加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研究生团队的微课制作培训,能有效指导学校老师开展微课资源开发。所有课题组成员都已经制作了自己的微课作品,本课题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础。在2014年太仓市微课比赛中,学校微课作品荣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2个。在2014年底举办的太仓市优秀科研论文竞赛,朱军和杨秀华老师关于微课研究的论文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三)保障条件从组成结构看,有学校的教科室主任和教务处主任,能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学校层面的支持和保障。也有一批年轻积极上进的青年教师,有的已经在科研方面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微课受到学校领导重视,已经组织了学校的微课比赛,并且有些作品质量较高。十、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时间阶段成果&课题开题报告文字资料2015.3微课制作校本教材文字资料2015.5调查报告文字资料2015.9中期汇报文字资料2016.10学校微课资源库音像资料2017.1最终成果&优质微课作品集 音像资料2017.9论文集文字资料2017.10结题报告文字资料2017.11&
校长信箱: 校长办公室电话:6
Copyright 2012 太仓市浮桥镇金浪中学 All.Rights Reserved 制作:金浪中学信息技术组地方课程——“泰微课”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及运用策略 - 姜堰俊哥的个人空间 - 教育博客
- Powered by X-Space
地方课程——“泰微课”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及运用策略
& 06:47:15
MOOC“”“”ipaid
“”“”“”“”“”“”
201431020155
A10%B20-30%C60%CB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措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