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习语可用在正式写作(比如十天突破雅思写作作)中吗,比如one of kind(独一无二)

&& 查看话题
理工科,三战雅思5.5-6.0-7.0(L7.5 R8.0 W6.0 S6.0)经验分享
应近期各位烤鸭求经验分享的要求,也为今天两次陶瓷都获得非常积极回应小小庆祝一下,今日特撰此文,回顾所谓艰辛历程,更重要的是希望仍然挣扎在屠鸭第一线的同学能够从我分享的经验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废话不多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当初自己屠鸭时,也是看了无数经验贴,才慢慢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方法。
一、结果篇
天津 overall 5.5 L5.5 R6.5 W5.0 S5.5
福州 overall 6.0 L6.0 R6.5 W5.5 S6.0
长春 overall 7.0 L7.5 R8.0 W6.0 S6.0
二、背景篇
湖北学生,高考英语104,高中基本也都是这样的水平。大一上学期考过四级526分,大一下学期六级考着玩,结果375,听力可怜的95分。大二上学期二战六级476分,听力提高到197分。从此以后,虽然上英语课,但是几乎没有真心碰过英语,直到三年以后,需要考雅思才捡起英语,真的很痛苦。另外,我从来都是不喜欢背单词书的,就连在文章中的重点单词也是读了好多遍以后才记得。
三、历程篇
第一次屠鸭:
3月底开始准备的雅思,在天津报了一个雅思强化班,上了两个多月的周末班。期间由于在上班,所以每天晚上学习英语的时间微乎其微。期间准备的书籍包括:剑桥雅思系列5678(都只做了一遍)十天写作和口语(翻阅了一篇) 作文写了三篇(给英语专八的朋友改的)口语也是临考前蹲题,晚上回去看了一晚上。最大的收获可能不在自己的练习里,而是从新东方的老师那里得到了对雅思考试特点,考点和重难点的理解,为自己准备雅思找到了方向。
听力部分,没怎么好好听,觉得那个年轻老师也讲的比较烂,只得到了一点零星收获。
阅读部分,认真听了,老师对题型的剖析和对解题方法的讲解非常到位。主要的收获在于对雅思阅读考察的方方面面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最主要的是同义替换,其次是逆向思维。
词汇和原文中的同义替换是需要以词汇和阅读速度,以及熟练程度为基础的。无论什么题型,涉及到与题目同义替换的原文基本都会有答案。如果词汇丰富,将能很准确的对两者进行比较,确定是匹配,违背,还是不相关。阅读速度快,可以很快的搜索相关段落,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找到答案位置所在。熟练程度决定于练习的次数,不在于题目是否做过。如果第一遍找到答案相关信息需要1分钟,那么同样的文章,一段时间以后再找如果能达到0.5分钟,那么也是一种提高。练习百遍,规律自现,我觉得是可以这么总结的。
逆向思维方面,主要是在HEADING题型上面的,通过HEADING中的关键词,可以反向推测出段落中的主要内容。比如,如果HEADING讲development或history,那么段落中一定会有某件事物发展的时间和事件等等具体描述。涉及到逻辑方面的还会有一些TFNG方面的题,有准确同义替换的一般都是T或F,偷换概念风马牛不相及的一般都是NG。
写作部分,老师是英语专业的,教起来觉得还是不够给力。
首先,要写完写对,这就要求有基本的语法和词汇功底,以及对每种文章框架思路的把握。
其次,要写的亮,这对句式变换的应用,有逻辑性论点论据的陈述和自己情感的表达有比较高的要求。准确的基本语法和词汇我已经具备,但是缺乏对亮点词汇和句型的积累。议论文逻辑框架和思路也是短期内就可以掌握的,但是需要长期积累自己专属的论点论据。
最后,情感的表达属于高端内容,也就是需要在字里行间表达自己准确的情感,是赞同还是反对,在多大的程度上,这些都需要有意识的去练习,让考官能够看到一篇有血有肉的带有鲜明观点的议论文,而不是乱砌的字母烂尾楼。
口语部分,从新东方的课堂上获得了雅思口语的评分标准的解析,以及准备策略,在以后的复习当中也以这样的思路自己准备。
首先,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口语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让考官能够听懂你在说什么,即使你的口音很烂(想想印度和日本口音),词汇很简单,语法错误一大堆,停顿非常多,你仍然可以利用自己非英语的能力,取得合格的分数。
非英语能力中最重要的是逻辑,描述一件事情或者阐述一个观点等等,对于这样的题目,层次是很重要的。可以先说概括的内容或观点,然后进行横向或纵向发展,例如,描述事情可以用5W1H的方法,when,who,where,what,why&how,这样答起来就会有一个整体的框架,词汇句型等等就随之而来了。横向的1,2,3,4,5比较适合描述,而纵向的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结构,则比较适合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思路和雅思写作当中的思路大同小异。有意识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说话技巧,会减小口语考试中不知所云的情况,但是程度并不大,因为这需要基于自己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当然,如果生活简单的话,也是可以利用口语预测的话题,对于一些part1和part2的题目事先进行事例匹配,具体工作包括事情的构思,相关词汇的熟悉和逻辑顺序的组织。
第二点就是大体的思路问题,这个也是可以短期之类掌握的。雅思口语中对于语法的考察重点的有两个方面:时态和比较。上完课后,我有意识的在构思答案的时候,进行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描述,男人和女人之间特点的差别,小孩和成年人之间的对比,传统和现代的特点分析。在答题的时候,有意识的往这两个方面进行回答,会贴合考官想要考察的东西,即使你答的不好,但是起码能够让考官知道你够聪明,能够知道考什么。总之,自己把握主动权,把考官引导到自己的思路上,而不是跟着考官的问题后面,这样自己就会更加从容自信。另外,听说时态方面的题目属于7分的范畴,如果在发音,词汇,流利度都很出色,那么会往高走,稍差的话也会有6。如果选择的是比较方面的,没有涉及到时态方面的,比如小孩和老人的区别,这样的题目会比时态要低6.5,在这个水平的题目上再观察其它三个方面。但是,如果遇到考官只问你喜不喜欢某件事情,这样既没有时态也没有比较,那么可能觉得你的水平有限,他没想和你进行双向的讨论,可能就是6分的水平,可能还要保证其它三个方面的水准。但是,这样的题目,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你也可以往时态和比较两个方面进行回答。例如,之前我回答一个是否喜欢购物的问题,我给他的答案就是曾经我很讨厌购物,因为做学生没什么钱,而且我也很讨厌出门去找商店。但是现在,我渐渐喜欢上购物,因为工作以后能有一些经济实力,同时网购为我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最后,由于我变得能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了,将来等我的钱包更加殷实了,我会更加享受购物。这样一个答案,既涉及到语态(过去,现在,未来),又涉及到比较(没钱-有钱,实体购物-网购),最后更重要的一点,让考官感受到你是在和他交流,如果你在其他三个方面达到能够理解的水平的话,那么恭喜你,按雅思的水平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合格,也就是6分的水平。
第三点就是关于答案选择的问题,针对的还是有效交流。试想,如果你是考官,整天听到的关于传统节日的答案全部都是春节,那么首先印象就不好了,因为他可能都知道,甚至比你都清楚。即使你的四个方面都不错,但是口语考试还是很主观的,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主观因素。所以,一点要有自己独特的方面。例如,这样的题目,我可能会比较倾向于重阳节,尊重老人,祭奠传统,畅叙友谊,回答这样的内容,最主要的是避开了大家说烂了的东西,也不怕和考官撞雷。
总结完新东方学到的相关东西,其实还远远不够,最终还是要去考试,要用上所学习的东西。由于上完课基本就考试了,真题练习的也都还远远不够,所以考试的时候真的是一点点感觉都没有。事实证明,没有感觉,稀里糊涂的就是最糟糕的事情。考试之前,早餐也没来得及好好吃,口语考试之前也是非常迷茫,所以最后5.5也是理所应当。
第二次屠鸭
6.16考完以后就再也没看雅思了,等成绩一点心情也没有,即使知道自己肯定要重考。于是,6月底看到5.5的成绩,很平淡的报了7.28的那场。因为7.29要在厦门大学参加暑期学校,厦大没有考位,只好福州。七月初收拾好行李,去了厦大。可是想了两年的厦门,终于来了以后怎么有心思复习,于是美其名曰“适应环境”在厦门玩了一个星期,再加上各种贪玩,所以真正复习的时间少之又少。这次考试基本上又知道要酱油了,不过抱着酱油的心态,还是要至少挣扎一下的。
这十多天,仍然也只是重做雅思系列阅读和听力,口语又裸奔了,作文方面也许是花功夫最多的地方。收获最多的也是作文,使用了《八分万能作文》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编的,都是考官的作文,最初读起来的时候觉得特别难受,因为不懂。但是我没有放弃,把不懂得单词挑出来,琢磨不明白的文章结构和思路,积累有用的写法和观点,以及有用的句型和模版。这样差不多把这本小书研究了两遍,总结了很多有用的东西,的确也在考场上用到了。
口语虽然依然裸奔,但是可能由于福州考场比较给力,所以勉强打了一个6,也从中理解到6分应该具备什么样子的一些特点。听力和阅读虽然也坚持重做了一遍多,水平也上来了,但是结果却让我非常失望。回想起来,的确觉得考试当天非常重要。头一次因为紧张,凌晨五点多躺在床上也睡不着,实在坚持不住就睡着了,7:30的时候闹钟吵醒了,但是头痛欲裂,又睡着8:10分才醒,匆忙赶到考场,要是再晚一点恐怕都不能考了。所以,整个过程也是精神非常恍惚。
总体来说,这个过程对于真题的重复,《八分万能作文》的两遍研究,以及口语裸奔所带来的提高还是有一些的,只是由于考试当天精神不好,所以发挥有些失常。而且总分6,单科5.5,其实也已经达到了基本的水平,不会为没有雅思而操心了。
第三次屠鸭
7.28的成绩也是8.10公布,没有再急着再准备考雅思,于是旅游,准备材料,选校,这些基本就蹉跎到9月初了。回学校办证书的英文版,成绩单,推荐信,于是干脆就在母校再考一次。报了10.13,同时给自己一个底线,至少6.5(6),第三次也最后一次了。考试在以前上自习的地方,住学校宿舍,每天保持平均至少8小时。期间进行了全方位的准备。
1.听力部分
遵循着雅思系列真题为最主要的复习资料为原则,在这期间,我坚持每天至少听力一套真题,并且模拟考试时候,给自己10分钟的时间把答案誊在答题纸上,然后核对标准答案。这样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面,差不多就能把5678的真题,模拟现场,又练习了两遍。
随着从10个慢慢提升到2-3个(基本上可以忽略记住答案的因素,因为记性太差,且没有意识去记答案),我渐渐建立起了听力的自信,并且掌握了一些听力的大体技巧。
1、一定要注意力集中!!听漏或听错一个句子就有可能会对理解造成障碍,特别是对于已经长期没有集中学习的状态的我来讲,集中注意力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我在以前复习的教室里面,回忆起了当年准备期末考试的状态。另外,有一个小技巧也可以帮助自己集中精力。充分利用眼睛,手,耳朵,嘴巴这些器官,可以在读题时划出关键词,必要时可以默默读出来,以便让耳朵有一个短期的记忆。答题时左手指着关键词,右手记录相关重要信息,答案不要记全,自己能够凭记录回忆起来即可,单复数的听到以后一定要在答案中做出明显标记。
2、一定要快!!这里指的是脑快,眼快,手快。对听力语料进行分析,答案相关或无关,一定要快速定位分析;扫描提干,思索关键词(可能的话,多少遍都不为过,加深印象),与所听到的语句进行快速匹配;记录答案保证准确,不求全而且精。这样的习惯也是我在反复的联系中所有意识培养的,事后证明的确在考场上非常有用。
3、填写答案要检查!10分钟的时间足够填写一遍答案了,但是检查的话,可能时间就不是很够。所以在填写答案的时候ABCD类型的就不要纠结了,尽量跟随答题时侯选定的答案走,除非你非常确定,否则不要改了,纠结浪费时间,还不能保证正确。填空类型的可以填的稍微慢一点,因为有些没有写全,而且可能还需要仔细思考某些词汇的拼写和单复数等等,建议也是一旦决定就不要改,因为单词比ABCD麻烦,写完擦,擦完写很浪费时间。
另外,在黑眼睛上也加入了一些辅助,但是听了两三个单元以后,觉得和真题还是相差甚远,就果断放弃了。听力的预测也看了一遍,感觉用处不大,主要都是看下预测里面有没有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同时给自己一个心理的安慰,增加信心。
总之,我觉得还是要苦练真题,在不记答案的前提下,如果能达到错5个以内,那么7分以上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同时,不仅仅是为了做题,还需要有意识的培养上面提到的三个方面,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2.阅读部分
依然主要是真题,另外加上《阅读真经》和《九分达人1,2》,做题的方法也和听力一样,规定的时间,模拟考试的誊写答案。这一部分的练习已经有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主要包括解题技巧的运用熟练程度,对自己长短处的认识,以及对答案的分析和把握。
解题技巧:
A.HEADINGS
无论是选项多,段落多,还是相等,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首先搞定的是字数最少的段落,读完段落基本马上就可以选出相应的答案。其次,选择明显标志最多的段落,比如人名,时间,数字,地名等等,这些段落一般也都是比较容易可以得出答案的。走到这里,后面的题目和答案也越来越少,也越来越有信心,对于解题是有益的。最后剩下的按照关键词对中心意思的同义替换基本也都能够解决。
首先,答题时一定要分清楚是TFNG还是YNNG,非常关键,用笔圈出来提醒自己。
其次,答题顺序方面,我的方法依然是先易后难。第一,解决那些可以快速在文章中找到定位的题目,依然是人名,地名,数字和时间等明显标志。由于这类题型是有出题顺序的,所以定位出了一两个,其它的就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第二,看那些带有明显绝对化的词语,比如all,none等等,这样的考察就是对文章中相关观点表述程度的理解,找到以后也很容易与文章进行对比得出结论。通常过于绝对的表述是错的,因为英国人最喜欢的是比较中立的观点,而且很少有绝对的事情。第三,具体变抽象,或者抽象变具体方面的描述,则需要特别注意同义替换的考点。
然后,就是逻辑判断方面的。TRUE的特点是通过词汇的同义替换进行转述,对定位和词汇的考察较多,另外有可能对几句或者一段的内容进行概括,这对某人某事或文章段落的理解考察较多。FALSE的特点则是通过意思直接和原文冲突,或者侧面冲突(表述程度不一致,比如some和all,i guess 和 in fact),只要定位准确了,应该还是比较好判断的。NG的整体特点就是找不到原文来充分支持或者反驳,体现在原文没有信息,原文有信息但不够充分(例如文中讲概念,题目说具体事例)
最后,对于不确定的题目,我选择先放下,因为涉及到一个比例的问题。如果一共7个题目,前面4个或准确或不准确的我答了4个TRUE,那么后面再遇到TRUE,并且你确定的时候,你是否也会有所犹豫呢?对这个5个TRUE的再检查就需要花很多时间,更何况你还要纠结要不要检查。所以,我的做法是,模棱两可的答案,我绝对不会往上标注,等确定的答案完成以后再来根据前面已经确定的答案的原文,确定不确定的题目的原文范围,这样命中率就高多了。如果,最后实在不是很确定,时间也不够了,就按照比率蒙吧。但是,按照前面的做题顺序做的话,应该不会时间不够把。
C.Sentence completion tasks
这个类型的题目,我觉得是自己最擅长的,所以每次做题都是先完成这一类型的题目,以便建立自信。
这类题分两类。第一,需要找原文原词。如果有明显的数字,人名,地名和年份进行定位,很快,否则只能通过考察段落的大体意思,在文章中相应的段落。定位完成以后剩下的考察点就是同义替换(词汇)和语法了。有时候一句话中可能会出现可以作为答案的两个词,这个时候需要仔细分析,那个词是最准确的,也可以通过语法来确定主体和客体与题目中的主客体的对应关系。第二,没有原文原词,是从给定的很多答案中选出若干个作为答案,这个会相对来说比较困难一些。因为它不仅范围比前者要广,而且需要通过理解够选出恰当的词语作为答案。这样的题目,我会先浏览一下是全文还是部分段落,全文的话,注意涉及到那些方面的内容,以便在完成其它题目的同时,留意这方面的内容,使得读完一段,完成其它题目的同时,也可以完成全文的填空题,免得又要重新读。如果是部分段落的,我会根据其它题目的类型和段落进行一个快速权衡,如果多也可以跟着其他的题目一起做,如果少可以单独完成。
D. Matching
包括人名和理论配对;论点和论据配对;概念与解释配对。最多的是人名和理论的配对,也是我后来才逐渐摸索到快速解题的办法。首先,人名是标志词,在文章很容易找到,所以我会在解题之前,很快将文章中所有的人名全部划出来,不管有没有重复。由于人名重复的次数一般都是有区别的,所以圈出来以后,阅读仅出现一次的人名的相对应的观点(可能一句,可能几句),然后去题目中找到他相对应的观点。其次是出现两次的,三次的,四次的。其实,一般会是这样的分布,最多两个满篇都是,但是绝大部分的就只出现在某一段甚至是某一句话当中。满篇都出现的人名,对应的结论比较难找,所以需要从题目当中剩下的结论反过来找文章中的内容。另外,这个结论不存在对与错,所以只要题目和原文中,某一个人说的内容是一致的,基本就不用纠结细节的描述了。论点论据和概念解释的题型应该也是带有鲜明的标志词来进行定位,方法和人名理论配对差不多。
E.Table、chart or diagram completion 和 maltiple-choice
这些题目类型的题目首先是原文范围会比较小的,特别是图表类题目。通过题目中比较明显的词语是很容易定位的,如果没有,通过过程的描述,也比较方便的能够进行段定位,和句子填空本质上差不多。多项选择,首先需要搞清楚是对于什么进行选择,人物观点还是事物特性,这样的内容通常都是在一两个段落里面就能够解决掉的,所以定位以后,读文章句子之前,最好是读一下选项中讲的都是些什么,在短期记忆的帮助下能够快速选出一个答案,甚至是两个答案。如果有另一个没有选出来,可以在选项中利用排除法,去掉明显不对的答案,然后再读文章中相应的句子,在剩下的答案中做出更加精确的选择。
3.口语部分
口语部分6.0的水平保持了两次,所以没有什么深刻的体会。稍微谈一点自己备考的经验和一点理解,可能会在某一些方面,给大家一点启发。
首先,要有逻辑。口语考试最终的目的测试你的英语交流的能力,任何一种语言最基础的功能是有效的交流,而不是向对方展示你辞藻华丽,却词不成句的表达能力。所以,归结到最基础的地方,我觉得是让考官首先能够听懂你在说什么内容,然后才是基于他听懂的内容上,评价你的表达能力,包括语法,词汇,发音和流利度。那么,怎样说话才能让老外在你词汇,发音,语法和流利度方面的都不行(我就是词汇少,语法乱,发音差,不流利)的方面,给你评价呢?我利用了老外的大脑,对我的表达进行加工。从人惯性的思考模式上来讲,如果一个老外和你说一个事情,他词汇少,语法乱,发音差,不流利,但是他和你说的时候,很有逻辑。比如,你问他问什么喜欢中国。他会和你说喜欢,然后总括第一历史,第二美食,第三美景,随后总结对这些东西的喜爱之情到了什么程度。接着展开,首先历史,伟大的汉朝,唐朝,宋朝,明朝,伟大的四大发明和古代建筑,已经悠久的5000年历史。其次,美食,七大菜系,然后举个川菜水煮鱼的例子。最后,美景,五岳,西藏雪山,古镇,海滩等等。最后总结,虽然还有其它有待发现的美丽,但这几个最吸引我。这样总分总的结构,老外即使用只言片语但是也能够清楚的表达意思,在你对他词汇的加工与联想的基础上,不是麽?所以,我觉得为了首先让老外听懂我们在说什么,我会按照他们的思考模式进行阐述,当他的思维跟着你的时候,即使他有听不懂的词汇,但是也会联想,尝试去理解的,当然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事后对你的表现打分的时候,他或多或少的已经加入了一些自己当时理解的东西在里面。
其次,你说表述的内容一定不要落入俗套,最好能够吸引人。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把握主动权,把老外的思维引导到你的轨道上,这样不仅能够避免给他过多的时间,使他抛给你措手不及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利用老外的思维惯性对你的表达进行加工。别人对你的说的事情感兴趣才愿意听嘛,愿意听了就愿意想了,愿意想了就很容易加入自己的想法在里面,而这种考官的加工对我们是有利的。试想,如果问你描述一个传统节日,你说春节,老外听的太多了,肯定不等你说完就打断了,然后开始问他自己想难到你的问题。但是,如果说泼水节,重阳节,赛马节,这些老外可能不是很了解的话题,那么他的兴趣将会对你非常有帮助。另外,从我个人的经历上来讲,我从来不会害怕口语考试,因为不会担心自己会僵在那里说不出话。三次考试都是之前看了或多或少的预测,但是考试的时候一次都没有遇到自己准备过的话题,只好在准备的一分钟内头脑风暴。关于选材方面我觉得必须要使用自己独特的印象非常深刻的例子。比如,第一次考印象最深的生日,我就说了在大连理工交流的时候,那边的同学买蛋糕为我过生日,我都没有想到大家这么热情。第二次考兴奋的经历,我就说了我第一次找工作变获得OFFER的例子。第三次问我一个很久没联系,但是又相联系的朋友,我就和他就讲了我高中最好的朋友的一些事情。首先,我会觉得这些事情肯定是独一无二的,其次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也就意味着你了解非常多的细节(可以联想很多词汇),你有很多的体会(为PART3 中的双向讨论做好准备,所以一定要好好选择part2要说的例子,不然停留在表面的话,part3就不好深入下去了)),最后就是词汇最简单的(生活中的事情词汇都很简单,如果学术的话就麻烦了)。
最后,不要害怕错误,不要紧张。第三次考试的时候,我总是把我最好的朋友he,说成了she,纠正了不下三遍,但是其它的还是按着前面的思路来表达,后来考官还是给了6,所以可能是说的太快了,总是想表达自己想法,但是稍微停下来思考,可能会表述的更好一些,当然前提是要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很强。另外,整个过程中尽量保持微笑,合适的时候最好可以用一些肢体语言或者利用一些伸手可及的资源。比如,第三个考官问我最喜欢什么衣服,这个我当时就黑线了,因为从来没想过,怎么办啊。急中生智的时候,我干脆就扯了一下我外套的领子,和他说“当然是夹克了啊”(其实不是夹克,而是一件风衣)然后理由123,真是囧死了。另外,他问我喜欢怎么样的购物方式,我说喜欢网购,因为相对于出去坐公交车去找商店很麻烦,而且又要选很麻烦,但是网购很方便,并且有很多选择(这里我脑残了,网店的选择比实体店多多了,这样选择就不麻烦啊,还不如说好比价格呢)。总之,还有其它的问题,很多都是情况不断,当时都想拍死自己,但最后走的时候,我还是和考官说今天天气非常不错,希望你余下的周末时光,过得愉快。他说非常感谢,你也一样,然后我就走了。说实话,笑着出去,笑着答题,笑着出来,整个过程是很轻松的,虽然各种状况,但是没有停顿,没有让他没听懂,没有让他呼呼欲睡,甚至有一些地方可以看到他眼睛发亮(因为和他有眼神交流,所以知道)。第二次口语和这次差不多,考官也是会很NICE,走的时候都非常友好,出门送我,但是第一次5.5,可能也是由于第一次考,1分钟的时间不到就说好了(一定要好好利用这1分钟),然后说的一塌糊涂。最后part3打了几个问题就打不出来了,甚至最后还蹦出来一个词“就是”,不知道他听到没有,刚开始也录了很长时间的考试说明搞的我很紧张。总之,三次考试经验告诉我,放松就好,思路就容易打开,紧张就容易出乱子,被考官掌握主动权。
4.写作部分
通过准备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写作考试,确实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我主要用的就是两本书。首先是《雅思考官八分万能作文》,这本书里面全部都是考官的经典范文。曾经我在国内英语专业的雅思写作老师的方法和雅思系列考官范文的两者间纠结,但是后来发现,雅思考官的范文更能够让我上手,并且短期内通过精读能够迅速掌握的。
谈一点备考经验和体会。首先,我觉得和口语一样,能够让别人能够看懂,要有逻辑。其次,论点论据在足够有力和准确表达的基础上,尽可能的结合自己的一些认识进行独特的表述,这样的文章才吸引人。最后,需要比较合适的词汇,短语和句式来支撑。在这三个方面,我通过精读五遍《八分万能作文》获得了非常多的收获和进步,思路也是根据之前描述的新东方老师所教受的一些东西来找自己需要的内容。另外一本书是《雅思考官写作》,这本书由于不在手边,所以只能说明一下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些方面。我将这本书作为思路辅助,书中对雅思写作的细节,包括每一个句子的作用和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了一次归纳和总结,让我在学习《八分万能作文》(解释比较少)的时候,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为什么,怎样做的答案。另外,这本书中对每个分数段的作文都给了一个示范,我也从其中的到了一些启发。具体每个人可能不太一样,有待大家自己去理解。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总结的逻辑结构方面的体会:如果主题是关于问题的,我会先讲历史(1,2),然后说明相应的原因(123),接着阐述这样的后果(123),最后落实到解决方案上(123,带来的其它问题千万不要讲,自己砸自己的脚);如果是关于事情(过程)会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人(权利,情感)机(文化,政府)料(经济,科技)法(教育,心理,生理)环(环境,空间,时间),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头脑风暴,总是能找到可以写的论点或论据。
另外,三次考试自己练习作文,并且找高手修改的篇数小于10,更多的是积累文章的逻辑结构,论点论据的展开和亮点词汇、短语和句型的积累,的确也在考试中逐渐熟练的使用上了,所以5.0-5.5-6.0,我想这样的进步,应该很大一部分归功于对《八分万能作文》中考官范文的学习。此书虽然很老,但是我觉得非常有用。如果两本配合起来使用就更好了。
四、参考书目篇
& && && &&&1.《雅思全真模拟试题库》,感觉和真题相差太远,基本做了一套以后就后悔买了。
& && && &&&2.《阅读真经4》做了一遍,熟悉了一下手感,感觉比真题简单,答案有部分错误的地方,感觉如果要做的话,不用太在意,积累真题语感。
& && && & 3. 《九分达人1,2》仅次于剑桥系列的阅读书,文章解析也都非常到位,高品质值得信赖。
& && && & 4.《雅思口语,写作圣经》口语的可以练一练别人回答问题的思路,然后替换成自己的例子。写作翻了一篇就没看过了。
& && && & 5.《雅思系列真题》5678,绝对的权威不多说,至少反复联系了5遍。
& && && & 6.《雅思真题解析》还是很不错的,不过阅读是很好的,听力有时候看看,写作和口语觉得没有参考价值。
& && && & 7.《9分听力》花了一下午时间看过一遍就再也没看了,说的太多可能会遗忘的细节,还是需要多和练习结合才行。
& && && & 8.《黑眼睛》坚持听了两个星期,但是后来越做越痛苦,不带意图泛听还可以,准备雅思可能题型差的比较远。
& && && & 9.《十天口语,写作》第一次烤鸭的时候拿出来看过一两遍,后来就再也没翻了,不太喜欢pat的风格和逻辑。
& && && & 10.《王陆听力词汇和语料库》刚开始是想好好利用的,不过还是投向真题了。
& && && & 11.《八分万能作文》和《雅思考官写作》两本书配合起来一本文章,一本解析,虽然对不上,但还是很有用的。
最后,文中一些观点不免有失偏颇,希望各位烤鸭谨慎思考,如有不足,希望大家能够直接指出来。另外,如果某些心得体会能够帮助你理解雅思考试,或者提高自己的雅思考试水平,那么请尽量将自己后来的一些成功经验多与大家分享,避免不必要的给老外送钱。同时,此文不可能把我所有的感受和经验写在里面,如果大家在具体的备考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欢迎随时与我讨论。
LZ用心良苦,,,支持!!! : Originally posted by blink星 at
LZ用心良苦,,,支持!!! 主要是每次给老外送钱,心在滴血啊,所以希望尽可能帮助大家少考几次... 谢谢分享!文本可以编辑的更美观些 :P 鏀寔銆傘傛ゼ涓昏緵鑻︿簡 感觉本科之前我跟楼主英语水平差不多,哈哈,求直接跳过楼主的第一二次直接得第三次的分数啊,哈哈.....:D 谢谢分享。不负有心人啊,楼主是要出国吗? : Originally posted by csz042 at
谢谢分享。不负有心人啊,楼主是要出国吗? 是啊,不出国也没有必要狂雅思的,嘿嘿。 : Originally posted by lichonglx at
感觉本科之前我跟楼主英语水平差不多,哈哈,求直接跳过楼主的第一二次直接得第三次的分数啊,哈哈.....:D 不可能只吃第三个饼子就可以饱的哈。除非你肚子小,或者饼子能量高。加油! 谢谢分享,看来我也得拼了! 感谢楼主! 谢谢楼主~ 对我这种第一次烤鸭来说,楼主说的真的很有用啊~但只有一个人复习时间 真的时间紧 任务重啊 求建议~~~ : Originally posted by 酸奶妞_daisy at
对我这种第一次烤鸭来说,楼主说的真的很有用啊~但只有一个人复习时间 真的时间紧 任务重啊 求建议~~~ 狂刷真题吧,祝你好运! 写的很好,回头再仔细看看。挺想出国的,这个对我这个小白来说作用非常大啊 楼主,托福也帮帮忙呗 :hand::hand: 说的很好,感谢分享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雅思口语习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