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院(肿瘤医院)能做肌电图吗?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  地处& 东岸,依山傍水,绿树掩映,建于1949年12月,是省内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妇幼保健、社区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园林式医院。&&&&医院简介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前身是第95军医院;1952年6月移交地方;1954年更名为第四康复医院迁往现址,直属四川省卫生厅领导;1959年更名为“内江专区第二人民医院”;1985年内江撤地建市后更名为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医院1994年11月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评审,2001年10月通过三级乙等综合医院的评审,2010年8月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评审,日四川省卫生厅正式批准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从1962年起先后作为华西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泸州医学院等大专院校的教学医院;1997年经四川省教委、省卫生厅、省中医管理局组织专家评审验收,成为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1999年经四川省教育厅、省卫生厅批准,成为泸附属内江医院。根据内江市政府的决定,内江市医院和内江市妇幼保健院分别于2002年6月和8月并入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妇幼保健、社区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园林式医院。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十佳城市医院、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消费者满意单位、爱婴医院、四川省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  医院现有开放床位740张,年收治病人达1.5万余人次,病床使用率85.43%以上。拥有美、德、英、日、意等国进口及国产的多种高精尖医疗设备,如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CT、体内伽玛刀、冷极射频刀、肿瘤热疗机、直线加速器、光子刀、彩色腹腔镜、六人高压氧舱、贝克曼库尔特CX9ALX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多普勒、血液透析仪、肌电图诱发电位、心脏射频消融仪等148台(件)。  医院职工1000余人,有一支以医学硕士、学士为主体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有突出贡献的医学专家、省名老中医、技术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10余人;教授主雀媒师21人、副教授、副主雀媒师107人;中级职称医务人员258人。各类医疗技术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78%,技术力量雄厚。该院相继获得省级科研奖三项(是内江市卫生系统省级科研唯一获得者),市级科研奖一项,也是市内第一位,仅2002年就发表中华级论文2篇,国家级论文49篇,省级论文75篇。该院开设科室齐全,其中肿瘤治疗引进125碘粒子体内植入技术,填补了该项技术运用的西南地区的空白,、、、、、、、胸、、、、等医疗领域,在川东南一带享有盛誉。  医院设有省卫生厅批准的“内江市肿瘤疾病防治中心”、“内江市老年康复医学中心”、“内江市精神卫生疾控防治中心”、“内江市传染病防治中心”。急诊平均出车时间为1分18秒,创造了全国急诊急救的一流速度。  该院收治病人数,常年住院人数、床位使用率、药品比例、开放床位规模、参加医保、商保的就诊人数都分别达到了全市一流水平;病床开放数740张、病床使用率85.43、平均住院12.90天、平均住院床日医疗费200.00元左右、平均门诊人锤媒疗费82.33元,其中药品39.81元,多细媒疗指标显示该院居市内一流,且平均住院床日费、平均门诊人锤媒疗费,又低于全市乃至全省同级医院水平。 医院历史沿革  岁月悠悠,时光荏苒,截至2010年,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已走过六十一年风雨历程。六十一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转眼即逝的一瞬间,但对二医院来说却是顽强拼搏、不断进取、继往开来的六十一年。忆往昔,那艰苦创业的动人情景,那勇往直前的奋进历程,那求真务实的改革新篇,让所有经历过的人感慨不已!  掀开历史的篇章,可以清晰地看到医院六十一年不平凡的发展轨迹:  日,原第95军卫生营医疗连随其军部在四川起义,为解放军60军接管。时有工作人员46人。  1950年1月,迁至,2月正式组建解放军95军医院。  1950年7月,迁至北校场,更名为“西南军工筑路总队卫生所”,主要在四川、两地为修建成渝铁路的军工提供医疗服务。  1950年11月,卫生所从资阳迁至成都,设在成都敬业中学,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川西军区后勤部卫生部一分院”。设有病床100张。  1951年4月,迁往。  1952年6月,医院工、休人员集体转业到地方,更名为“成都市慢性病疗养院”,隶属成都市卫生局领导。  1952年下半年,为保护名胜古迹,医院迁出草堂寺。院部和休养一连迁往东门外大田坎;休养二连迁往南门外蔡公馆。由于传染病员不宜住在城市人口集中之地,年底又奉命开始筹备迁往。  1953年3月,医院由成都迁至泸州市二道溪原酒精厂,更名为“泸州市慢性病疗养院”。年底,第18军疗养所并入医院。  1954年,更名为第四康复医院,由省卫生厅直接领导。时有病床200张,卫生技术人员129人,设有内、儿、传专科。因泸州交通闭塞,转运伤病员不便,年底,又选址在内江地区东兴镇罗家咀建院(即医院现址)。  日,医院新址正式开工修建,6月底完工。医院由泸州迁入。临床设一、二病区。时有工作人员232人,休养员143人。  1957年,医院开始收治一般慢性病休养员,改变了病种单一的局面。同时增设了第三病区。时有职工221人(卫技人员129人),休养员271人,病床300张。增设了营养室,设立了中医室。  1958年,开展手术治疗肺结核;学习苏联经验,联用抗结核药交替疗法治疗结核病和静脉输血治疗支气管哮喘;推广针灸治疗;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  日,省卫生厅遵照省人民委员会的批示,将第四康复医院以职工97人、病床100张、部队休养员111人的规模移交内江专署,更名为“内江专区第二人民医院”,隶属内江专署卫生科主管。同年增设门诊,对外收治地方病人。  1960年,临床上推行各种新疗法,如奴佛卡因肾封闭治疗急性肾炎、尿闭等30余项。中医中药方面有“皂仁丸”治疗癌肿和结核性淋巴结炎等l0余项。3月在门诊建立了外科手术室。  1961年3月,专区一、二医院合并为内江专区医院,医院为内科部,设有内、儿、传病区。  1962年,临床按病种收治病人,扩大了业务范围,医疗质量得到提高。年度治愈好转率由上年的90.7%上升到92.2%;病死率由7.04%下降至5.76%;病床使用率由70.5%上升至77.9%。门诊211254人次。  1964年 7月,专区医院又分为一、二医院。医院仍为专区二医院。在门诊增设保健室,并开设中医门诊。内科部成立了心肾组。在照光室的基础上建立了放射科。时有职工146人(卫技人员135人),病床200张。  1965年,神经系统和心肾疾病的诊治水平显着提高。这年出院病人3986人(其中治愈2305人)。  1967年,门诊楼建成投入使用。  1969年,建立肿瘤科筹备组。  日,新开五官科门诊,当年即诊治3324人次。门诊新开展新针疗法,治疗病人3057人次。  1975年,增建了外科。设立了脑电图室,购买了A超。  1976年,在化验室的基础上建立检验科。设立仪器修理室。针刺麻醉手术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年进行针麻手术32例,成功率90.61%。有职工193人(卫技人员123人)。  1977年,建立了五官科、妇产科。扩大了医疗服务项目,如照光室在内江率先开展了脑血管造影、断层摄片等。并大搞中草药,搞好“三土”、“四自”,提高自给率。这年,医院成功抢救了一名呼吸停止30多分钟昏迷10余天的病人。  1978年,建立药械科和同位素室。在药械科下设制剂室“五、七”小组。1980年,设立了病理室、心电图室、理疗室。正式开展口腔科门诊。  1981年,建立中医科并开设病房。为保证血液质量,将半封闭式采血法改为封闭式采血法。放射科开展的断层摄影对病人尤其对肺癌病人的诊断起到了很大作用。制剂方面开展了60多个品种。  1982年,有职工394人(卫技人员220人)。设立脑电图室。儿科设立新生儿室。  1983年,建立了外二病区(胸脑外科)和门诊皮肤科。医疗上采用了一系列新方法,取得了显着成效。在泸医教授指导下,完成了内江地区首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B超诊断得以推广。  1984年,有职工437人(卫技人员286人)。当年撤销行政医疗办公室,建立院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麻醉科。设立超声波检查室、体外反博室和胃镜室。外一科增设泌尿专科。外科开展肝段切除术及全肺切除术。麻醉科开展了术中心电监护。  1985年,内江地区撤地建市,医院更名为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撤销药械科,分别建立药剂科和设备科。  1986年,建立内三(神经内科)、内四(消化内科)、外三(肛肠外科)病区和高压氧舱室。编制病床由400张增至455张。门诊大楼建成使用。  1987年,建立内一病区(当时为呼吸内科)。传染科大楼建成投人使用。传染科一分为三,分别建立了传二、传三、传四病区。  1988年,建立预防保健科。肛肠外科有8项手术填补了市内空白。  1989年,建立营养科。添置了、、等设备。这年编制病床数达到515张。  1990年,成立介入性放射治疗研究室,开展介入放射治疗癌肿。首例体外心脏起博器的安装也获成功。全年住院病人达1.7万人次,是建院以来最高的一年。当年提出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奋斗目标。  1991年,为扩大服务范围,在东站旅馆租房设立了医院第二门诊部。  1992年,撤销了传三病区。将传四病区定为儿传专科。建立了外四病区(肝胆外科)。在市中区新华路租房建立了第三门诊部(后扩大为分院)。介入放射治疗处于探索阶段,治疗癌症病人17例。  1993年,撤销营养科,改设营养室(归属功能科)。建立精神病科。经市卫生局批准,设立“内江市肛肠疾病防治中心”和“内江市传染病防治中心”。购置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碎石机(并建立碎石中心)等大型设备。第二门诊由民乐大厦迁至市中区上南街(租房,后扩大为分院)。  1994年,建立功能科、急诊科、公费医疗办公室(后更名为医保办)、ICU室、CCU室。在东兴西林开发区租房开办第四门诊部(后扩大为分院)。经市卫生局批准,设立“内江市精神卫生中心”和“内江市药物依赖性治疗中心”。将精神科分为一、二病区。11月,经省卫生厅医院评审委员会评审,医院实现了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创建目标。  1995年,撤销传四(儿传)病区。  1996年5月,召开党代会,选举了新一届党委委员,该届党委由七名委员组成。  1997年,医院提出并开展“以病人为中心,全程优质服务”活动。加强医疗业务管理,医院与各临床、医技科室签订了“医疗安全责任书”(此作法一直延续至今)。对病历实行微机管理。  1998年,由于MRI的应用,使医院的诊断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建立核医学科、病理科。设立康复医学病区。  1999年,在麻醉科下设疼痛专科病区。将精神科一、二病区合并。  1999年12月,挂牌成为泸州医学院附属内江医院(非直管)。  2000年,医用直线加速器的引进,是医院的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的又一标志。建立计算机中心,对病案、收费等主要医疗服务部门实行微机管理。建立输血科。经省卫生厅批准,设立“内江市肿瘤疾病防治中心”、“内江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内江市传染病防治中心”和“内江市老年康复医学中心”。年底,顺利通过了省医院分级管理评审委员会对医院的“二甲”复评。  2001年,建立了外五病区(烧伤整形外科)。在“上等级,比贡献,创‘三乙’,求发展”的口号鼓舞下,全院职工奋力拼搏,于10月成功实现三级乙等综合医院目标。  2002年6月、8月,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分别兼并了内江市红十字会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在红十字会医院原址上组建“临江分院”。  2003年6月底,肿瘤中心扩展为肿瘤一科、肿瘤二科和放疗科。引进肿瘤治疗的热疗设备。  2003年一季度,“”爆发,医院被指定为内江市城区“非典”定点收治医院。期间,建立了“非典”防治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和各专业小组以及应急队、发热门诊、隔离区医疗小组等组织,提出了应急防治预案,设立了面向社会的热线咨询电话,做了大量培训、指导、防护、宣传、医疗、护理、运输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以及承担了市“非典办”设在大自然景区的市区留验站的全部工作,为防治工作直接和间接投入经费达300余万元。医院被评为市级“非典”防治先进集体;隔离区医疗组被团省委评为四川省“非典”防治青年突击队。  同年7月2日,内江市红十字“999”急救中心在医院挂牌建立。于日并入内江市120指挥中心统一调度。  日,内江市突发“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重大疫情,医院立即成立了“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救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救治应急小组。传染科和相近专业科室骨干参加市政府专家小组,在市卫生局领导下实施院内、市内的会诊、救治工作。配合畜牧局、疾控中心的协调工作。培训传授“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救治知识。检验科成功分离出链球菌Ⅱ型,并承担资中疫区的检验确诊工作。在全市危重病人集中于医院ICU救治中,全院上下齐心协力,创造了24名危重症、11例病危(7例中毒型)患者“零死亡”的奇迹(据悉,国际上感染性休克平均死亡率为50%,毗邻地区的危重症死亡率为80%),受到省、市政府高度评价,医院被省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2006年1月,省卫生厅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医院复查及管理评价专家组对医院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和“三乙”复评工作进行检查。6月,撤销上南街门诊部。  日,市政府任命吴道全同志为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  日,根据市政府和市委组织部有关干部的任免文件,市卫生局通知调整陈国林同志为中共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委员会书记,吴道全同志为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5月,传染科搬入新的传染病防治中心大楼。建立肾病内科。  6月至9月,更换了260多张病床,安装了200多台空调。对急诊、输血科、ICU室、血透室工作流程进行了改造。新成立了院感科、医患沟通科、体检科、客户服务中心。  7月2日,市政府任命林代琼、杜林同志为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  8月,与内江市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合举办了全市首届“省级继教项目-肾病内科学诊治新进展学习班”。  10月,党委换届改选。省卫生厅组织的专家组对医院进行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和“三乙”医院复评。  2007年紧紧围绕“全力以赴、全面整改,确保恢复‘三乙’医院”的中心工作,达成复评目标。  日,收到省卫生厅关于年度第六批医院复查及管理评价结果的通报,宣布医院三级乙等医院复查合格,标志医院“三乙”复查工作顺利通过省卫生厅的评审。  1月10日,举行“三乙”复评合格授牌暨西门子医用直线加速器投入使用剪彩仪式,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忠,副市长肖和联,卫生局局长陈泯松等领导到场祝贺、剪彩。  3月,完成全院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工作。启动市妇幼保健院领导机构的组建并开展工作,11月市妇幼保健院搬迁至西林大道。  4月,冷极射频机等六大肿瘤设备安装调试。  5月12日,四川汶川突发特大地震,各临床科室迅速疏散病员至安全地带。下午3点迅速召开抗震应急工作会,启动突发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从5月13日凌晨开始,医院先后派出9辆救护车,8批医务人员共41人赶赴广元青川和德阳广汉参与救援工作,是最早进入灾区的外援医疗队之一,现场直接和间接救治伤病员700多人。开展手术70余台,讲座2次。医院投入经费22.1万元,垫支医药费2.25万元,职工为灾区捐款103878元。医院被评为“四川省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内江市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8月,第三届工会委员会换届改选。正式启动东兴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窗口。  9月,筛查食用“三鹿奶粉”婴儿,共近3200人。  10月16日,市政府任命蒋奎同志为医院副院长。  2008年按照“立足服务、突出特色、发展专科、培养人才、打造品牌、科技兴院”的战略目标,着力加强医院能力建设,继续提升良好形象,出色完成抗震救灾任务。  2009年1月与内江师院签订协议,成立桐梓坝门诊部。  2月,根据《四川省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试行)》进行了自评,自查得分1345.1分,无12项一票否决情况,无12项倒扣分情况,基本达到“三甲”医院申报要求。  4月,根据市卫生局要求,组织人员按照《四川省二级妇幼保健院等级评审细则》对市妇幼保健院进行预评审。  5月,Lis、His更换作了前期论证及准备工作,6月更换完毕投入运行。  5月11日,启动应急预案,举行第二次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演练,准备了病房,加强了发热门诊24小时值班,调整了发热门诊就诊流程,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派负压救护车将两名与内地首例患者同机人员接到医院传染病区进行医学观察。  6月11日,医院接受甲型H1N1流感留观病人30例,在传染科大楼三、四层集中医学观察。6月14日确诊1例为甲型H1N1流感病人。6月20日,29名甲型H1N1留观病人解除医学观察离开医院。  6月11日,市文明办、市直机关工委对医院进行省级文明单位重新检查验收,医院以97.50分的高分通过复查。召开医院管理年及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动员大会。  7月14日,省卫生厅组织专家组对医院肿瘤疾病防治中心申报省级医学重点专科进行《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实)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实地评审。  8月,举办省级继教学术会——“肿瘤诊疗技术新进展专题研讨会”,系我市首次由医院独立主办的全省性学术会。医院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被内江市疾控中心作为样板实验室向全市推广学习。  9月,市档案局、市卫生局对医院档案管理“省一级”检查,结果合格。燃气锅炉房投入使用,结束了医院数十年使用燃煤锅炉的历史。新购美国GE公司高场1.5T磁共振安装调试,10月投入运行。  12月,隆重举行六十一周年院庆系列庆祝活动。  2009年继续夯实基础,狠抓医疗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精神文明建设,医院运营良好。  2010年1月,派出五名医务人员继续对凉山洲雷波县人民医院进行对口支援。省卫生厅检查医院急诊急救工作,受到好评。  2月,医院达标领导小组组织达标办成员科室负责人对照《四川省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试行)》进行自评打分并向市卫生局递交创建“三甲”医院评审申请。  3月,市妇幼保健院组织相关科室及部门负责人对照《四川省二级妇幼保健院等级评审细则(试行)》进行自查评分。在学术厅举行成都军区总医院内江协作医院签字授牌仪式。儿科搬迁到传染科四楼。内四科搬迁到传染科三楼。骨科椎间盘镜投入使用。  4月12日,市长刘成鸣一行在卫生局长郭锡琼、副局长罗仁福、杨盛国等陪同下到医院调研。  4月14日,成立“&抗震救灾”救援预备队。15日派出两名驾驶员和一辆救护车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工作。  5月20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忠,市卫生局长郭锡琼等领导到胜利卫生院调研合作医疗工作,下午,隆重举行“创三甲”医院动员大会。黄忠常委、郭锡琼局长到会并作动员讲话。  5月,与华西第四医院和人民医院分别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承办省级继教项目——“核磁共振的临床应用研讨会”。  6月22日,省政协副主席谢明道来医院临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研。  6月30日,新彩超、麻醉深度监护仪投入使用。  7月3日,医院开始实行无假日门诊。  8月11日上午11:46分,接市卫生局通知,威远县大山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要求医院接收受伤病员,医院随即召开紧急会议,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安排布署救治工作。截止8月12日上午,共收治伤病员100名。  8月12日,李成云副省长、省安监局领导、唐利民书记、刘成铭市长、候秘书长等领导到医院慰问“8.11”事件伤病员。  8月,省卫生厅对医院进行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专项检查。安装硬件防火墙、异地备份和实时备份,对全院网络进行安全巡查。  8月28日至30日,四川省卫生厅医院评审委员会第一轮第二评审组在省卫生厅医政处蒋健主任带领下对医院进行“三甲”医院评审。评审通报会上,通报了管理、行风、医疗、护理、院感、病历、医技的检查情况,肯定了医院取得巨大成绩和长足进步,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积极中肯的改进意见。刘波副局长代表市卫生局作了讲话。  9月17日,卫生部监督局副局长一行,在副市长肖和联、省卫生厅疾控处肖处长、市卫生局副局长刘波、市疾控中心主任李静等领导的陪同下,检查了牌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执行情况,并视察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现场。  9月,承办省级继教项目—“第二届川南片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  10月,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忠和副市长肖和联到医院检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情况。  10月20日,省卫生厅专家组对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  11月2日,省卫生厅沈骥厅长来院调研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组织举办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妇幼卫生项目信息管理培训会。  11月,放疗中心HiFu(海扶)刀安装完成。市疾控中心对全市HIV初筛实验室的检查评比,医院获得满分。威远小河镇八田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医院于下午3点组织召开紧急会议,立即制定了透水事故人员的医疗救治保障预案,上报市卫生局,并派出由5名专家组成的医疗救治专家组到威远指导救治工作。放射科乳腺钼靶X机安装完成。  12月1日,省、市质监局对医院院标准化服务试点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12月22日,省卫生厅妇社处王天贵处长到内江市妇幼保健院调研妇幼卫生工作。同日承办全省护理学会年会。  日,根据《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同意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等23所医院评审等次和四川省肿瘤医院等13所医院复查结论的通知》(川卫办发[2011]46号),医院成功晋升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医院的既定计划和广大职工多年的夙愿。  六十一年发展史,曲折演进。六十一年来,医院以建院初期部队卫生连为基础,在仅有28名卫生技术人员,以年收治10余名部队伤病员为主的规模开始,发展到如今有职工1065人(其中正高职称42人,副高职称163人),设有临床一、二级科室29个,医技科室8个,开放病床1000张,年收治住院病人2.3万人次,集医、教、研、防、妇幼卫生、社区卫生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十佳城市医院、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消费者满意单位、爱婴医院、全省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  医院领导  吴道全,男,中共党员,院长、党委副书记,主任医师,硕士,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肾脏病学专业组成员,四川省生殖学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肾脏病学会委员,内江市科协副主席。  陈国林,男,中共党员,党委书记,主治医师。  付明,男,中共党员,主席、纪委书记,主管技师。  马平,女,业务副院长,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专委会委员,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内江市第一届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  杜林,男,中共党员,业务副院长,主任医师,大学学历,四川省医学会神经内科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康复医学会神经专委会常务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专委会常务委员。内江市第五届劳动模范,内江市第二届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  林代琼,女,中共党员,副院长,主任护师,大学学历,四川省护理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护理学会管理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卫生厅第九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内江市三八红旗手。  蒋奎,男,中共党员,业务副院长,主任药师,四川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卫生厅第八批、第九批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内江市药学会常务理事,市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优秀人才示范岗,主持的科研曾分别获省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二等奖,参编专业书籍2部。  医院医资和设备规模  医院占地面积146亩,建筑面积,其中业务用房,辅助用房,门诊部用房2223 m2,行政用房。每床建筑面积(按编制床位计)为66.19㎡。  医院现有在职职工1086人,卫生技术人员83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2人,副高级163人,中级22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卫生厅科技后备人才2人,省名中医1人,市级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3人,研究生34人。  医院现有编制床位700张,平均床位使用率达120%左右,年住院人次2.4万。  医院拥有各种能满足诊疗需求的医疗设备3634台(件),总额元,如1.5T超导核磁共振(MRI)、64排128层螺旋CT、西门子医用直线加速器、四维彩超、乳腺钼靶X光机、超声气压弹道碎石系统、彩色腹腔镜、六人高压氧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滤机、中型C型臂X光机、胃肠X光机、彩色经颅多普勒、血液透析仪、三维牵引治疗仪等。  科室设置与技术水平  医院开设科室齐全,设有临床一、二级科室26个,医技科室7个,职能科室20个,科室设置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经四川省卫生厅批准,“内江市肿瘤疾病防治中心”、“内江市精神卫生中心”、“内江市传染病防治中心”、“内江市康复医学中心”均设在院内。“内江市肿瘤疾病防治中心”以实体肿瘤及肿瘤介入治疗为主,集放、化疗及综合治疗为一体的肿瘤治疗基地,该中心拥有德国西门子生产的、、实体肿瘤介入等设备及技术,实现对各类肿瘤的治疗。其血液科是以对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各种原因贫血、出血、溶血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为主的独立专科。“内江市精神卫生中心”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良好的治疗环境,开展对各类精神病、心理障碍和老年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及疗养,门诊精神病专科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及精神病的诊治。“内江市传染病防治中心”收治传染性肝炎、结核、脑炎、脑膜炎、伤寒、疟疾、流行性出血热等由细菌、病毒、霉菌引起的各类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对乙肝及其并发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正规、系统的治疗手段。“内江市康复医学中心”运用针灸、按摩、理疗等方法开展对颈椎病、腰腿痛、肩周炎、面瘫、中风、小儿脑瘫、各种急慢性扭挫伤、顽固性呃逆、尿潴留等疾病的康复治疗,特别是运用三维立体整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特殊疗效。肛肠外科作为医院重点专科,由国务院政府津贴享受者、全国劳模、内江市有突出贡献杰出人才、人称“袁肛肠”的袁万顺主任领衔,以在四川省率先开展“低位直肠癌根治原肛门成形术”并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而驰名,因其直肠癌根治术开展早、术式先进、5年生存率高、术后生活质量好、高龄及并发症患者亦能开展手术等而吸引了省内外专科疑难病患者前来就治。心血管内科威望高人称“孔心脏”的主任医师孔卓斌,退休后一直在心血管内科门诊坐诊。肝胆外科专家刘乾俊主任医师开展腹腔镜手术数千例无一严重并发症,获内江市政府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对肝胆胰脾疾病的治疗有较深造诣。神经内科技术力量雄厚,相关的支持专业及设备配置齐备,两名业务副院长马平、杜林均是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现任科主任在本地也很有名气,能熟练地诊治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也能解决少见病及疑难病,如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多发性硬化、神经性疾病、脊髓病变、周围神经病变、遗传性疾病等。&  院长、主任医师吴道全是肾病内科治疗方面的专家,肾内科是该市唯一的肾脏疾病专业科室,对各类肾脏疾病和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治水平处于全市领先地位。四川省名中医、主任医师廖辉长期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法开展对肝病的研究治疗,效果俱佳,成为内江市中医治疗肝病的龙头。骨科开展颈、胸、腰椎、关节置换手术,特别是脊椎手术在内江市处于领先地位,颈椎前路手术已成功开展近200例,关节置换数百台次。妇产科在微创技术及诊治各种妇科癌症方面的技术水平高,已得到同行认可。消化内科率先在内江开展多项内镜下治疗技术,如国产X光机下肝动脉灌注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多环套扎与硬化剂栓塞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等,并分别获得内江市政府科技成果二、三等奖。麻醉科率先在本地开展各种深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和平均动脉压监测、靶控技术、应用计算机系统维持麻醉药在血浆中恒定有效药物浓度等技术。儿科在新生儿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较高水平。ICU室、心血管内科、内分泌内科、神经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五官科、眼科、口腔科等科室在相关技术领域及业务开展情况处于市级领先水平,在本地及周边地区享有盛誉。医院具备有较强处理各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如在2005年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和2007年Ⅱ号传染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全院上下齐心协力,应急迅速,措施得当,取得了无一例病人死亡的突出成绩,受到社会广泛赞扬和上级表彰。  近十年来,医院共完成科研项目15项,有1项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有3项获得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有8项获得地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医院职工在医院领导班子的领导与带领下,继续保持和发扬对病人服务热情、和蔼、周到、细致的部队医院的优良传统,秉承“生命之托、重于泰山、诚信服务、实现康复”的办院宗旨,以“严谨敬业、务实创新、以人为本、团结奋进”的创业精神,为实现“客户信赖、社会满意、员工自豪、川内名院”的愿景,不断强化医院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高技术水平,巩固“三甲”医院创建成果,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为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医院所获荣誉    1995年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1995年爱婴医院 ;  1998年四川省十佳城市医院 ;  1998年省级消费者满意单位;  1998年创服务质量信得过单位 ;  1999年四川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  2000年全国卫生系统“巾帼建功”先进单位;  2005年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  2007年度省级复查合格单位最佳文明单位;  2008年四川省三八红旗集体 ;  2008年内江市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  文明单位 ;  最佳文明单位。
词条分类[]
按学科分类:
按行业分类:
按地域分类:
开放式分类:
注释信息[]
扩展阅读[]
相关词条[]
申明:1.中文百科在线的词条资料来自网友(一些人是某学科领域的专家)贡献,供您查阅参考。一些和您切身相关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健康、经济、法律相关问题),出于审慎起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答案。2.中文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给予删除。3.如需转载本页面内容,请注明来源于www.zwbk.org
词条保护申请
* 如果用户不希望该词条被修改,可以申请词条保护
* 管理员审核通过后,该词条会被设为不能修改
注意:只有该词条的创建者才能申请词条保护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