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广播消息和寻呼消息的区别

移动通信练习题及答案(2)3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9页免费4页免费12页免费6页免费3页免费18页1下载券2页免费2页免费3页免费8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8页4下载券2页免费8页1下载券14页免费6页免费
移动通信练习题及答案(2)3|移​动​通​信​练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词目:通信
拼音:tōng&xìn
注音:ㄊㄨㄙ&ㄒㄧㄣˋ基本解释
[communicate&by&correspond]&相互之间交换信件;用书信反映情况。
经常与朋友通信引证解释
1.互通音信。《晋书·王澄传》:“因下牀而谓&澄&曰:‘何与&杜弢&通信?’”&唐&李德裕&《代刘沔与回鹘宰相书意》:“又恐&回鹘&与&吐蕃&通信,已令兵马把断&三河口&道路。”
2.通报消息。《初刻拍案惊奇》卷五:“那&裴仆射&家拣定了做亲日期,叫媒人到&张尚书&家来通信。”《九命奇冤》第十八回:“哪一个不受过侄老爹大恩,谁还去通信呢?”今指用电讯设备或用书信传递消息,反映情况。&燕谷老人&《续孽海花》第五三回:“&华福&又奏明请颁一种密电本,以便秘密通信。”&曹禺&《北京人》第三幕:“以后我们可以常通信的。”《人民日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3.报道消息的文章。&鲁迅&《南腔北调集·又论“第三种人”》:“我现在要说的,不过那通信里的必须指出的几点。”&徐铸成&《报海旧闻》十六:“《大公报》先后刊登农村调查通信、旅行通信、旅行写生以及由&长江同志&主持的战地通信。”&
《年中国专网通信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1]数据显示,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不断加快,加上政府公共安全投资不断增加,专网通信市场规模近年来不断扩大,2012年达到68.2亿元。公安系统
按照我国2900个局级以上公安部门测算,需要移动基站2900个;按我国在编警察人数170万人,需要无线通信终端170万个;按10名警察配1辆警车测算,需要17万车载无线通信设备。目前摩托罗拉的数字移动基站价格80万元左右,手持终端价格4000元左右,车载终端价格1.5万元左右,根据数量测算,我国公安系统专网通信容量为116.7亿元。消防系统
按一个中队8辆消防车测算,共有23200辆消防车。根据前瞻网测算我国消防员需要无线通信终端145000台,车载台或移动中继站23200台,终端设备按照4000元计算,车载台或移动中继站按照1.5万元计算,消防系统专网通信容量约为10亿元。
通信通信(Communication)就是信息的传递,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进行信息的传输与交换,其目的是传输消息。通信是与人之间通过某种媒体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从广义上说,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媒质,只要将从一地传送到另一地,均可称为通信。通信的方式:古代的、击鼓、快马接力、、等,现代的等。古代的通信对远距离来说,最快也要几天的时间,而现代通信以电信方式,如电报,电话,快信,短信,E-MAIL等,实现了即时通信。法对通信的定义是:包括电信和电视。世贸组织(WTO)、国际电联(ITU)和的对电信的定义是:包括公共电信和广播。&
概念通信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解释,在出现电波传递通信后通信(Communication)被单一解释为信息的传递,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进行信息的传输与交换,其目的是传输消息。然而,通信是在人类实践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传递消息的要求不断提升使得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在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中,利用“电”来传递消息的通信方法称为电信(Telecommunication),这种通信具有迅速、准确、可靠等特点,且几乎不受时间、地点、空间、距离的限制,因而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现今因电波的快捷性使得从远古人类物质交换过程中就结合文化交流与实体经济不断积累进步的实物性通信(邮政通信)被人类理解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阻碍。
在古代,人类通过驿站、飞鸽传书、烽火报警、符号、身体语言、眼神、触碰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在现代科学水平的飞速发展,相继出现了无线电、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甚至视频电话等各种通信方式。通信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经济的效率,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方式网络通信人类自存在以来,就总是要进行思想交流和消息传递的。远古时代的人类用和动作进行信息交流,这是最原始的通信方式。后来,人类在漫长的生活中创造了和。人类还创造了许多信息传递方式,如古代的烽火台、金鼓、,航行用的等,这些都是解决远距离信息传递的方式。进入19世纪后,人们开始试图用电信号进行通信。&通信是最早发展起来的通信技术,它用于长途通信已有60多年的历史,在通信中占有突出地位。在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发展之前,、、等各与的连接全靠市话电缆,电缆还曾是长途通信和国际通信的主要手段, 大西洋、太平洋均有大容量的越洋电缆,据1982年的统计,中国公用网长途线路总长为18万余公里,其中90%为明线,同轴电缆所占的比例已上升到三分之一左右。电缆通信中主要采用模拟单边带调制和频分多路复用(SSB/FDM)方式,国际上同轴电缆每芯最高容量可达13 200路(或6路广播电视),我国沪—杭、京—汉—广同轴电缆干线可通1800路载波电话。自从数字电话问世以来,各国大力发展脉冲编码调制时分多路信号在同轴电缆中的基带传输技术,容量可达4032路。广泛应用的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窄带时分多址(TDMA)和窄带码分多址(CDMA)数字接入技术,已形成的国家和地区标准有的系统、 的IS-95系统、的PDC系统。中国主要采用的是欧洲的GSM系统。发展手机通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传递消息的要求也越 来越高。在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中,利用“电”来传递消息的通信方法称为电信(Telecommunication),这种通信具有迅速、准确、可靠等特点,且几乎不受时间、地点、空间、距离的限制,因而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实现了区域内制式的统一,覆盖了大中小城市,为人们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随着移动通信终端的普及,移动用户数量成倍地增长,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缺陷也逐渐显现,如全球问题、系统容量问题、频谱资源问题、支持宽带业务问题等。&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向未来个人通信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具有和划时代的意义,让我们关注其发展态势, 迎接它的到来。的规模和技术层次均有质的变化,已初步建成了以为主,、综合利用,、、通信多网并存,覆盖全国城乡,通达世界各地,大容量、 高速度、 安全可靠的电信网。印刷时代1044年,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1450年,日耳曼人古腾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1837年,美国人摩斯发明电报机。1857年,横跨大西洋海底电报电缆完成。1875年,贝尔发明史上第一支电话。1895年,俄国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同时成功研制了无线电接收机。1895年,法国的,在巴黎首映第一部电影。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无线电救了700多条人命。1920年代,收音机问世。1920年代,英国人贝尔德成功进行了电视画面的传送,被誉为电视发明人。二次大战爆发,电视事业中断,战火突显广播发送成本低、接收容易的特性,听众再次增加。1962年,美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启电视卫星传送的时代。网络传播时代&&电子通信计算机1955年,美国为了大战的需要,发行了第一部军用电子计算机。1969年,美军建立阿帕网(ARPANET),目的是预防遭受攻击时,通信中断。1983年,美国国防部将阿帕网分为军网和民网,渐渐扩大为今天的互联网。1993年,美国宣布兴建信息高速通路计划,整合电脑、电话、电视媒体。分类通信1. 按传输媒质分类?有线通信:是指传输媒质为导线、电缆、光缆、波导、纳米材料等形式的通信,其特点是媒质能看得见,摸得着(明线通信、电缆通信、光缆通信)。无线通信:是指传输媒质看不见、摸不着(如电磁波)的一种通信形式,(微波通信、 短波通信、 移动通信、 卫星通信、 散射通信)。2. 按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分类?模拟信号:凡信号的某一参量(如连续波的振幅、频率、 相位, 脉冲波的振幅、宽度、位置等)可以取无限多个数值, 且直接与消息相对应的,模拟信号有时也称连续信号, 这个连续是指信号的某一参量可以连续变化数字信号:凡信号的某一参量只能取有限个数值,并且常常不直接与消息相对应的,也称离散信号。3. 按工作频段分类?4. 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是指信号没有经过调制而直接送到信道中去传输的通信方式。频带传输:是指信号经过调制后再送到信道中传输,接收端有相应解调措施的通信方式。5.按按通信双方的分工及数据传输方向分类对于点对点之间的通信,按消息传送的方向,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及全双工通信三种。所谓单工通信,是指消息只能单方向进行传输的一种通信工作方式。单工通信的例子很多,如、遥控、等。这里,(消息)只从广播发射台、遥控器和无线寻呼中心分别传到收音机、对象和上。所谓半双工通信方式,是指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和发的工作方式。对讲机、收发报机等都是这种通信方式。所谓全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双向传输消息的工作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双方都可同时进行收发消息。很明显,全双工通信的信道必须是双向信道。生活中全双工通信的例子非常多,如普通电话、等。
光缆架设中国通信常用的频段主要有手机占用的CDMA1X,800MHZ频段;GSM手机占用的900/MHZ 频段;双模占用的900/1800MHZ频段;3G占用的900/00MHz频段。GSM频段:中国GSM手机占用频段主要是900MHZ和1800MHZ。实质上1800MHZ也是由于手机用户数量 的激增,造成了手机通信网络系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最终导致了手机在通信时很容易出现类似于 掉线、串音、话音质量不好、难以上网等故障现象。为了解决这些故障现象,越来越多的和生产商开始意识到解决这个问题的迫切性,并不断采取相关措施来进一步扩容手机网络系统,于是 GSM1800Mhz便应运而生了,又被称为DCS1800(),它的出现,使基于GSM900、1800的 双频网络变为现实。使用GSM900/GSM1800双频手机,用户可以在GSM900与GSM1800之间自由切换,可以有效地避免?往掉话,通话难和音质差等问题,较以前只使用GSM900网的通话更加方便。对GSM900与GSM1800这两个频段进行一下简单的比较:频段GSM900,GSM1800电波穿透较弱 较强适合使用地区郊区市区同一面积所需基地站数少多保密性佳佳为了能进一步扩大手机网络系统的运行容量,提高手机通信时的语音质量,最近在市场上又推出 了一种“三频手机”。所谓的“三频”就是包含3个工作频率,这三个工作频率就是GSM900Mhz、DCS1800Mhz以及 PCS1900Mhz,依此类推,所谓的“三频手机”就是指手机可以同时接收GSM900M、DCS1800Mhz以及 PCS1900Mhz这三个频率段的信号,从中做出选择,那一频段的的信号强,就选择那一基站的信号, 如果一方接不通,可以自由转到别一个频段的信号上。它实际上就是扩大了手机的接通率。在一些手 机用户比较集中的地区,尤其合适使用三频手机,因为三频手机能够灵活地在GSM900、DCS1800和 PCS1900之间进行切换,以便始终保持通话不断及通话质量。PCS1900兆网,是北美地区(、 )及欧洲国家通信网络领域普遍使用的网段。由于三频手机能同时工作在三个不同频率的网段之中,因此三频手机无疑具有这三种网络的特点。 从技术角度而言,GSM1800因为频段高,使得信号穿透能力强,因此在高楼林立的复杂环境中能带来 良好的通话质量和通信覆盖;而PCS1900频道,在北美地区(美国、加拿大)及欧洲地区有着良好的 通信能力,这无疑为那些频繁来往于洲际间的人士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对于运营商而言,三频段网络的构筑,则彻底地缓解了GSM900所存在的频段与容量的问题,使得 网络进一步优化,热点地区的话务量高峰得到有效缓解,接通率更高,从而使业务量大大提升。对于用户而言,三频手机的出现对其影响将是最为深远的,同时又将是最实际的,因为使用三频 手机,通过三频网络的漫游,掉话现象将大大减少,手机的应用将更加自由。三频手机可以使用户自 由地在五大洲120个国家进行通信。CDMA频段:CDMA 1X:CDMA 1X采用扩频速率为SR1,粗盖跋蛐诺篮头聪蛐诺谰?寐肫?俾?1.2288Mbit/s的单载波直接系列扩频方式。因此它可以方便地与IS-95(A/B)后向兼容,实现平滑 过渡。由于CDMA 1X采用了反向相干解调、快速前向功控、发送分集、Turbo编码等新技术,其容量比 IS-95大为提高。在相同条件下,对普通话音业务而言,容量大致为IS-95系统的两倍。CDMA 1X网络 可以作为话音业务的承载平台,也可以作为无线接入Internet分组数据承载平台,既可以为用户提 供传统的话音业务,也可以为用户提供端对端分组传输模式的数据业务。CDMA 800MHZ:联通在初建CDMA网络之时,正逢电信长城移交给联通,使联通轻松获得了800MHz 频段上的双向10M频率资源,而这就使联通具有了宝贵的频率资源。因此,联通就利用其在800MHZ频 段上的资源建立了CDMA网络。CDMA网络是由联通统一建设和运营,这一独家运营权所能带来的市场空间也是很明显的。有了 CDMA网的支持,联通可以实现许多新的增值数据业务,由此可能会赢得更多CDMA用户。
通信目前,手机制式主要包括、CDMA、三种,手机自问世至今,经历了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 、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2.5代移动通信技术CDMA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模拟网:模拟网的信号以模拟方式进行调制,其模拟级数采用的是频分多址。(移动通信规定的频段 为905—915MHZ,每25KHZ为个信道,支持一对用户通话)。中国的模拟网有A网(Motorola设备)及B网 (Ericsson设备)之分,现在两网己实现互通。模拟网信号失真度小,因而音质可与有限电话比美。且由于建设较早,覆盖完善,全国大部分县级 城市均有覆盖。模拟网的缺点是其相对较少,保密性差。GSM数字网: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网即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又称 “”,很多公司参与了标准的制定工作。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是由欧洲主要电信运营者和 制造厂家组成的标准化委员会设计出来的,它是在蜂窝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我国自1994年底开始, 在十多个省市筹建GSM蜂窝移动通信网,其发展势头世人皆叹,到现在GSM数字网已覆盖全国30多个省 (区、市),300多个地区和2000多个县市,并可与40多个国家实现漫游。GSM采用的是数字调制技术,其关键技术之一是时分多址(每个用户在某一时隙上选用载频且只能在特 定时间下收信息),GSM系统有几项重要特点:防盗拷能力佳、网络容量大、号码资源丰富、通话清晰、 稳定性强不易受干扰、信息灵敏、通话死角少、手机耗电量底等。因此其话音清晰,保密容易,能提 供的数据传输服务较多。GSM网能支持的用户数量为模拟网的1.8-2倍。由于GSM发展极快,在其900MHZ频段满以后,又开辟了GSMl800频段,手机工作在900MHZ和1.8GHZ频 段以及GSM1900MHz等几个频段。GPRS:GPRS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的英文简称,中文为,是一种基于 GSM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提供端到端的、广域的无线IP连接。相对原来GSM的拨号方式的电路 交换数据传送方式,GPRS是分组交换技术,具有“实时在线”、“”、“快捷登录”、 “高速传输”、“自如切换”的优点。通俗地讲,GPRS是一项高速数据处理的技术,方法是以“分组” 的形式传送资料到用户手上。虽然GPRS是作为现有GSM网络向第三代移动通信过渡的过渡技术,但是 它在许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由于使用了“分组”技术,用户上网相对稳定,避免了不必要的短线带来的困扰。此外,使用GPRS上 网的方法与WAP并不同,用WAP上网就如在家中上网,先“拨号连接”,而上网后便不能同时使用该电 话线,但GPRS就较为优越,下载资料和通话是可以同时进行。从技术上来说,声音的传送(即通话)继 续使用GSM,而数据的传送便可使用GPRS,这样的话,就把移动电话的应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而且发展GPRS技术也十分“经济”,因为只须沿用现有的GSM网络来发展即可。GPRS的用途十分广泛, 包括通过手机发送及接收电子邮件,在互联网上浏览等。TDMA:TDMA是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缩写,这是一种用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时分多址)来提供无线数字服务的技术,它代表的是一种移动电话系统的数字信号传输技术。TDMA 把一个射频分成多个时隙,再把这些时隙分给多组通话。这样,一个射频可以同时支持多个数据频道, 目前该技术已成为今天的D-AMPS和GSM系统的基础。GSM数字机和模拟手机话音相比GSM数字手机的话音是被数字化之后才在无线信道上传送的,它不像模拟移动电话那样容易被干扰, 因此通话时话音清晰、干扰小。但是,因传送的是数字化的话音,也存在话音有些失真的缺点。机时 模拟手机的话音失真度比GSM数字机要好。现在,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开发更先进的话音数字化编码技 术,以降低GSM手机的话音失真度。CDMA数字网:CDMA是码分多址的英文缩写(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它是在数字技术的分 支--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它能够满足市场对移动通信容量 和品质的高要求,具有频谱利用率高、话音质量好、保密性强、掉话率低、电磁辐射小、容量大、覆 盖广等特点,可以大量减少投资和降低运营成本。业内运营者们正努力在他们的系统中增加用户数??加 强市场渗透。码分多址技术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数字通信技术之一。其优势为:高效的频带利用率和更大的网络容量简化网络规化提高通话质量增强保密性提高覆盖特性延长用户通话时间软音量和“软”切换上网速度更快目前国内采用CDMA技术的“中国长城移动通信网”已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地开通。CDMA是数字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美国是发源地并且应用最广泛。CDMA手机话音清晰,接近有线电话, 信号覆盖好,不易掉话。CDMA手机与GSM手机相比:CDMA手机具有以下优点:CDMA手机采用了先进的切换技术:软切换技术 (即切换是先接续好后再中断),使得CDMA手机的通话可以与固定电话媲美;使用CDMA网络,运营商的 投资相对减少,这就为CDMA手机资费的下调预留了空间;因采用以拓频通信为基础的一种调制和多址 通信方式,其容量比模拟技术高10倍,超过GSM网络约4倍;基于宽带技术的CDMA使得移动通信中视频 应用成为可能,从而使手机从只能打电话和发送短信息等狭窄的服务中走向宽带多媒体应用。GSM1X;所谓GSM1X就是指支持两种制式网络的双模手机,主要有GSM/PHS与GSM/CDMA两种双模手机, 比GSM/GPRS大大提高了上网的速度,其中GSM/PHS手机目前仅有Sanyo的PDG-G1000(即台湾大众电信销 售的J100与UT的UT818),GSM/CDMA双模手机则主要是国内上市的三星、LG与摩托罗拉三款型号。GSM1x可以作为一种技术方案,使中国联通在保留已有的GSM业务层和SIM卡用户特征的基础上,让其 现有的GSM用户享受到增强的CDMA 1X业务的好处。GSM1x集中了CDMA 1X 和GSM-MAP的优势,是使用任何频率的GSM运营商均可采用提供CDMA 1X业务的解 决方案GSM1x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运营商在现有GSM-MAP网络上的投资,并保留系统中能够提供的所有主要 功能和业务。GSM1x能够提高运营商的话音和数据容量,同时支持在一个GSM网上叠加CDMA 1X网络, 使用基于SIM卡的GSM/CDMA双模手机,以及推动跨GSM和CDMA双网的全球漫游。3G: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称。标准主要有GSM/GPRS/WCDMA /EDGE/ TD-SCDMA。3G系统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语音、文本和数据服务。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较而言, 3G技术的主要优点是能极大地增加系统容量、提高通信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此外利用在不同网络间 的无缝漫游技术,可将无线通信系统和Internet连接起来,从而可对移动终端用户提供更多更高级的 服务。3G技术的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早在2000年5月即确定了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个主流 3G标准。WCDMA:WCDMA全名是(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中文译名为“宽带分码多工 存取”, WCDMA源于欧洲和日本几种技术的融合。它采用MC FDD双工模式,与GSM网络有良好的兼容 性和互操作性。作为一项新技术,它在技术成熟性方面不及CDMA2000,但其优势在于GSM的广泛采用 能为其升级带来方便。因此,近段时间也倍受各大厂商的青睐。WCDMA采用最新的异步传输模式 (ATM)微信元传输协议,能够允许在一条线路上传送更多的语音呼叫,呼叫数由现在的30个提高到 300个,在人口密集的地区线路将不在容易堵塞。WCDMA采用直扩(MC)模式,宽为5MHz,它 可支持384Kbps到2Mbps不等的数据传输速率,在高速移动的状态,可提供384Kbps的传输速率,在低 速或是室内环境下,则可提供高达2Mbps的传输速率。而GSM系统目前只能传送9.6Kbps,固定线路 Modem也只是56Kbps的速率,由此可见WCDMA是无线的宽带通讯。 参考资料&
无线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近些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又通称为移动通信,人们把二者合称为无线移动通信。从最初的电报开始经过150多年的现代的发展是来自各界的成千上万科学家、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辛勤劳动的结果。他们当中只有少数独立负责发明的人成了名,而大多数达到顶点的发明是许多个人的成果。这里汇集了部分对于无线电通信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无线通信先驱克拉克:1917年出生英格兰的Minehead。在苏联(USSR)发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1前12年,克拉克于1945年在“无线世界”中发表文章建议利用静止卫星实现世界范围的无线电覆盖。从此,卫星通信成为世界通系统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克拉克的其它发明有地球观测的的利用和操作灵活的低加速的星际间飞行的太阳帆。
专网通信是指为政府与公共安全、公用事业和工商业等提供的应急通信、指挥调度、日常工作通信等服务。相比公网通信,专网通信网络更强调社会效益,系统更加关注通信管理、可靠、高效与安全等特性,终端为适应特定工作环境更强调防水、防尘、防震、防爆等安全特性。专网通信与公网通信的区别
&&&&&公网通信专网通信&&&服务对象&&&公众&&行业用户&&&网络部署&电信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等)&&&政府与公共安全部门、公用事业、工商业等&&&网络结构&&大容量、全网互联/漫游&&单独组网/无网络&&&网络目的&&更强调企业经济效益&&更强调社会效益&&&网络要求&&覆盖广泛、速率高&&管理、可靠、高效与安全等&&反应速度&&&接通时间可容忍范围大&&接通时间短,小于0.3&秒&&&其他特性&&一般&&&防水、防尘、防震、防爆等&
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整理专业无线通信设备分为终端产品、系统产品。终端产品按技术可分为常规终端和集群终端。常规终端可以实现端到端直接通话,或者通过中转台(不需要额外的控制系统)实现直接通话,主要应用于工商业及部分公用事业;集群终端需要通过集群通信系统的控制实现通话,主要用于政府与公共安全及公用事业。终端产品按形态主要可分为手持机、车载台和中转台(用于通信信号的放大与中转)三大类。系统产品主要包括集群系统和同播系统。集群系统是一种能够自动共享系统内所有信道并完成信道自动指配的高效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同播系统是一种通过使用同一对收发频率完成多区域大范围覆盖的通信系统。系统产品一般由基站、中心控制、中心交换、系统管理与维护、调度台、录音子系统、网关、联网系统、联网系统管理与维护等部分组成。系统用户主要为政府、公共安全、交通运输、石油石化、大型制造业等部门或行业。专网通信下游细分市场可分为三大类:政府与公共安全(公安、消防、武警、司法、应急等)、公用事业(轨道交通、能源、水利等)、工商业(物业保安、服务业、建筑施工等),市场占比约为:4.5:4:1.5。
《而已集》是鲁迅1927年所作杂文集。《通信》是其中一篇。
收到了几期《语丝》,看见有《鲁迅在广东》(2)的一个广告,说是我的言论之类
都收集在内。后来的另一广告上,却变成“鲁迅著”了。我以为这不大好。
我到中山大学的本意,原不过是教书。然而有些青年大开其欢迎会。我知道不妙,所以首先第一回演说,就声明我不是什么“战士”,“革命家”。倘若是的,就应该在北京,厦门奋斗;但我躲到“革命后方”(3)的广州来了,这就是并非“战士”的证据。
不料主席的某先生(4)——他那时是委员——接着演说,说这是我太谦虚,就我过去的事实看来,确是一个战斗者,革命者。于是礼堂上劈劈拍拍一阵拍手,我的“战士”便做定了。拍手之后,大家都已走散,再向谁去推辞?我只好咬着牙关,背了“战士”的招牌走进房里去,想到敝同乡秋瑾(5)姑娘,就是被这种劈劈拍拍的拍手拍死的。我莫非也非“阵亡”不可么?
没有法子,姑且由它去罢。然而苦矣!访问的,研究的,谈文学的,侦探思想的,要做序,题签的,请演说的,闹得个不亦乐乎。我尤其怕的是演说,因为它有指定的时候,不听拖延。临时到来一班青年,连劝带逼,将你绑了出去。而所说的话是大概有一定的题目的。命题作文,我最不擅长。否则,我在清朝不早进了秀才了么?然而不得已,也只好起承转合,上台去说几句。但我自有定例:至多以十分钟为限。可是心里还是不舒服,事前事后,我常常对熟人叹息说:不料我竟到“革命的策源地”来做洋八股了。
还有一层,我凡有东西发表,无论讲义,演说,是必须自己看过的。但那时太忙,有时不但稿子没有看,连印出了之后也没有看。这回变成书了,我也今天才知道,而终于不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里面是怎样的东西。现在我也不想拿什么费话来捣乱,但以我们多年的交情,希望你最好允许我实行下列三样——
一、将书中的我的演说,文章等都删去。
二、将广告上的著者的署名改正。
三、将这信在《语丝》上发表。
这样一来,就只剩了别人所编的别人的文章,我当然心安理得,无话可说了。但是,还有一层,看了《鲁迅在广东》,是不足以很知道鲁迅之在广东的。我想,要后面再加上几十页白纸,才可以称为“鲁迅在广东”。
回想起我这一年的境遇来,有时实在觉得有味。在厦门,是到时静悄悄,后来大热闹;在广东,是到时大热闹,后来静悄悄。肚大两头尖,像一个橄榄。我如有作品,题这名目是最好的,可惜被郭沫若先生占先用去了。(6)但好在我也没有作品。
至于那时关于我的文字,大概是多的罢。我还记得每有一篇登出,某教授便魂不附体似的对我说道:“又在恭维你了!
看见了么?”我总点点头,说,“看见了。”谈下去,他照例说,“在西洋,文学是只有女人看的。”我也点点头,说,“大概是的罢。”心里却想:战士和革命者的虚衔,大约不久就要革掉了罢。
照那时的形势看来,实在也足令认明了我的“纸糊的假冠”(7)的才子们生气。但那形势是另有缘故的,以非急切,姑且不谈。现在所要说的,只是报上所表见的,乃是一时的情形;此刻早没有假冠了,可惜报上并不记载。但我在广东的鲁迅自己,是知道的,所以写一点出来,给憎恶我的先生们平平心——
一、“战斗”和“革命”,先前几乎有修改为“捣乱”的趋势,现在大约可以免了。但旧衔似乎已经革去。
二、要我做序的书,已经托故取回。期刊上的我的题签,已经撤换。
三、报上说我已经逃走,或者说我到汉口去了。写信去更正,就没收。
四、有一种报上,竭力不使它有“鲁迅”两字出现,这是由比较两种报上的同一记事而知道的。
五、一种报上,已给我另定了一种头衔,曰:杂感家。
(8)评论是“特长即在他的尖锐的笔调,此外别无可称。”然而他希望我们和《现代评论》合作。为什么呢?他说:“因为我们细考两派文章思想,初无什么大别。”(此刻我才知道,这篇文章是转录上海的《学灯》(9)的。原来如此,无怪其然。写完之后,追注。)
六、一个学者(10),已经说是我的文字损害了他,要将我送官了,先给我一个命令道:“暂勿离粤,以俟开审!”
阿呀,仁兄,你看这怎么得了呀!逃掉了五色旗下的“铁窗斧钺风味”,而在青天白日之下又有“缧绁之忧”(11)了。
“孔子曰:‘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怕未必有这样侥幸的事罢,唉唉,呜呼!
但那是其实没有什么的,以上云云,真是“小病呻吟”。
我之所以要声明,不过希望大家不要误解,以为我是坐在高台上指挥“思想革命”而已。尤其是有几位青年,纳罕我为什么近来不开口。你看,再开口,岂不要永“勿离粤,以俟开审”了么?语有之曰: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此之谓也。
我所遇见的那些事,全是社会上的常情,我倒并不觉得怎样。我所感到悲哀的,是有几个同我来的学生,至今还找不到学校进,还在颠沛流离。我还要补足一句,是:他们都不是共产党,也不是亲共派。其吃苦的原因,就在和我认得。
所以有一个,曾得到他的同乡的忠告道:“你以后不要再说你是鲁迅的学生了罢。”在某大学里,听说尤其严厉,看看《语丝》,就要被称为“语丝派”;和我认识,就要被叫为“鲁迅派”的。
这样子,我想,已经够了,大足以平平正人君子之流的心了。但还要声明一句,这是一部分的人们对我的情形。此外,肯忘掉我,或者至今还和我来往,或要我写字或讲演的人,偶然也仍旧有的。
《语丝》我仍旧爱看,还是他能够破破我的岑寂。但据我看来,其中有些关于南边的议论,未免有一点隔膜。譬如,有一回,似乎颇以“正人君子”之南下为奇,殊不知《现代》在这里,一向是销行很广的。相距太远,也难怪。我在厦门,还只知道一个共产党的总名,到此以后,才知道其中有CP和CY(12)之分。一直到近来,才知道非共产党而称为什么Y什么Y(13)的,还不止一种。我又仿佛感到有一个团体,是自以为正统,而喜欢监督思想的。(14)我似乎也就在被监督之列,有时遇见盘问式的访问者,我往往疑心就是他们。但是否的确如此,也到底摸不清,即使真的,我也说不出名目,因为那些名目,多是我所没有听到过的。
以上算是牢骚。但我觉得正人君子这回是可以审问我了:
“你知道苦了罢?你改悔不改悔?”大约也不但正人君子,凡对我有些好意的人,也要问的。我的仁兄,你也许即是其一。
我可以即刻答复:“一点不苦,一点不悔。而且倒很有趣的。”
土耳其鸡(15)的鸡冠似的彩色的变换,在“以俟开审”之暇,随便看看,实在是有趣的。你知道没有?一群正人君子,连拜服“孤桐先生”的陈源教授即西滢,都舍弃了公理正义的栈房的东吉祥胡同,到青天白日旗下来“服务”了。《民报》的广告在我的名字上用了“权威”两个字,当时陈源教授多么挖苦呀(16)。这回我看见《闲话》(17)出版的广告,道:
“想认识这位文艺批评界的权威的,——尤其不可不读《闲话》!”这真使我觉得飘飘然,原来你不必“请君入瓮”,自己也会爬进来!
但那广告上又举出一个曾经被称为“学棍”的鲁迅来,而这回偏尊之曰“先生”,居然和这“文艺批评界的权威”并列,却确乎给了我一个不小的打击。我立刻自觉:阿呀,痛哉,又被钉在木板上替“文艺批评界的权威”做广告了。两个“权威”,一个假的和一个真的,一个被“权威”挖苦的“权威”和一个挖苦“权威”的“权威”。呵呵!
祝你安好。我是好的
鲁迅。九,三。
书名:通信(上册)
图书编号:822726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定价:37.5
作者:铁道部通信信号公司研究设计院主编
出版日期:
开本:小16开内容简介
本册为铁路通信机械部分,包括长途通信,区段通信,电话网及交换,站场通信,通信电源,接地装置和机械房屋等内容,结合铁路通信工程设计的需要和目前的设计标准及产品情况,列入了一般设计原则,设计经验,常用的计算方法,公式,图表,设备规格,性能及其他参考资料,并以较多的篇幅介绍了近几年来铁路通信工程已应用的新技术和新设备。
本手册可供铁路通信工程设计人员使用,亦可供通信施,维修和教学参考。图书目录
第一篇 长途通信
第一章 通路设计
第一节 长途通信网
第二节 载波增音站分布的核算
第三节 通路杂音标准
第二章 载波机械室安装设计
第三章 长途通信机械设备简介
第四章 电报
第五章 会议电话
第六章 光缆数字传输系统
第七章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
第二篇 区段通信
第一章 区段通信区
第二章 区段通信设备安装设计
第三章 列车无线调度电话
第四章 区段通信机械设备简介
第三篇 铁路电话网及交换
第一章 铁路电话交换网
第二章 铁路电话交换网的信号方式及接口
第三章 中继线的计算
第四章 纵横制自动电话所安装设计
第五章 长途电话人工交换设备安装设计
第六章 长途自动电话安装设计
第七章 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安装设计
第八章 几种通用设备资料
第四篇 站场通信
第一章 站场通信网
第二章 站场通信设备安装设计
第三章 扩音设备安装设计
第四章 站场无线通信的设计
第六章 共用天线电视
第五章 闭路电视监视和静止图象传输
第五篇 通信电源、通信接地装置、通信机械房屋
第一章 通信电源
第二章 通信接地装置
第三章 通信机械房屋
1.broadband&wireless
宽带无线[通信]
2.bursty&communications
突发性通信
3.communications&theory
4.communications&program
5.high&sierra&format
高锯齿格式,高S格式(通信中使用)
6.interbuilding&backbone
楼宇[通信]干线
7.isochronous&communications
8.interwinding&backbone
楼宇[通信]干线
9.land&mobile&radio&(LMR)
陆地移动无线[通信]
10.microwave&radio
微波无线电[通信]
11.offered&traffic
流入通信量,提供通信量
12.personal&digital&cellular&(PDC)
个人数字蜂窝[通信]
13.plesiochronous&communication
准同步通信
14.power&line&communications&(PLC)
电力线通信
15.signal,&strobe
16.strobe&signal
17.telecom
电信,电讯,远距离通信
18.Bellcore
贝尔通信研究所
19.Power&Line&Communication
电力线通信,电力线上网
20.Personal&Digital&Cellular
个人数字蜂窝[通信]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仪器仪表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0次
参与编辑人数:23位
最近更新时间: 09:50:25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动通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