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安装武陟乡村卫生所免费小说工作群

河南武陟推广群众工作站:村级“小组织” 破解“大难题”
日09:26&&&来源:
“让人烦心的建房采光问题今天终于解决了。”河南武陟县木城办事处东关村农民任根年心里的郁结总算化解。
去年6月,东关村的王某在盖新房时,影响了邻居老任的房屋采光,两户人家为此天天争吵,房子盖了一半也被迫停工。村里群众工作站工作人员听说后,主动上门对他们进行协调,最终化解了纠纷。在东关村,“矛盾随发随有人,一般问题不出村”,群众工作站功不可没。
2014年4月,武陟县首个村级群众工作站――东关村群众工作站成立。村群众工作站由街道办事处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在本村居住的“两代表一委员”,以及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党员、老干部等人员组成。工作站的职责为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提供代办服务。目前,该项机制在武陟县全县推广。
为有效收集民意、化解矛盾,工作站设立了定期走访机制,即每周对村里的矛盾纠纷进行一次梳理排查,每半月对化解过的矛盾纠纷双方进行一次回访,每月会同村两委研究村内整体信访情况。同时,工作站对了解到的矛盾纠纷及时调处,短期解决不了的建立台账,明确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对一些突出的问题、复杂案件实行“集体会诊”,共同协商解决方法和措施。
春节前,谢旗营镇蒯村10多户农民与储蓄代办点因20余万元存款发生纠纷,村群工部立即启动调解化解机制,进行纠纷调解,终于在农历腊月二十八九调解成功,并兑付协议内容,涉案农户拿着钱高高兴兴过春节。
据了解,此前,对有上访苗头的人员,基层习惯采取“看死盯牢,24小时稳控”的办法,不但浪费人力财力,而且事倍功半。自从村群众工作站建立后,工作站人员主动上门为群众排忧解难、调处纠纷,让群众理有地方讲、怨有地方诉、问题有地方解决,从而从源头上消除了一大批不稳定因素。
据不完全统计,武陟县已成立221个村级群众工作站,全县村级“小组织”共排查矛盾纠纷达8928起,调解各类纠纷8838起,化解稳定率达98%以上。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高巍、秦华)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武陟新农合:让农民看病不再难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武陟新农合:让农民看病不再难
更新时间: 8:36:30 信息来源:
  背景一:2003年,武陟县被省政府确定为全国首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县。经过5年多的艰辛探索和大胆实践,如今武陟县参合农民已达60.2万人,参合率达99%。5年多来,武陟县新农合共补助支出10827.06万元,受益农民116.6万人次。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返贫的状况得到有效缓解。
  背景二:2006年6月,省政府在武陟县召开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副省长王菊梅称赞说,武陟县的新农合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2007年1月,武陟县被国家八部委授予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试点县称号,全省仅有两个试点县获此殊荣。在武陟县卫生局每年进行的万人问卷调查中,群众对新农合的满意率达98%。
  武陟县新农合何以让农民看病不再难?近日,记者深入武陟县卫生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和家庭病床进行采访,发现武陟县的新农合工作有四条基本经验值得借鉴。
  经验一:合理使用资金
  武陟县卫生局局长任国胜告诉记者,作为新生事物,新农合工作开展之初,由于群众不理解,筹资比较困难,第一年用2个月时间才完成资金筹集,参合率只有62%。近年来,武陟县积极探索筹资新路子,形成了以责任筹资、人性化筹资为主体,以滚动式筹资、资助性筹资为辅助的筹资体系。具体而言,责任筹资,就是将筹资工作作为县、乡、村三级干部的责任,动员引导群众自觉自愿参合;人性化筹资,就是将筹资与宣传政策、免费体检、结对帮扶相结合,提高群众参合积极性;滚动式筹资,就是参合农民兑现住院补助时,动员预缴次年的参合资金;资助性筹资,就是实行民政、计生、村街和企业为困难群众出资参合。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为保证困难农民也能享受到新农合带来的实惠,武陟县政府每年出资75万余元,为计生户、双女户、五保户、低保户和伤残军人埋单。有了一系列保证措施,今年,武陟县新农合筹资工作仅用10天时间就全部完成,参合率达99%。
  您一分一厘来之不易,我一丝一毫不敢马虎。为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农民身上,武陟县在资金使用方面坚持实行收支两条线,做到银行管钱不管账,经办机构管账不管钱,实现基金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杜绝了资金截留和挪用,推进了合作医疗的健康运行。
  经验二:规范操作规程
  在武陟县卫生局,工作人员打开新农合软件系统,新农合病人的所有情况一目了然。这就是武陟县为规范新农合管理工作而投资几十万元开发的新型合作医疗微机软件系统,这一软件将新农合的所有程序包括药品价格、报销比例等,全部进行了微机化、程序化管理。
  为规范管理行为,武陟县制定了县乡两级经办机构组织管理措施以及基金管理、医疗服务管理等20多项管理制度,并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农民代表作为新农合监督员,定期开展监督评议工作。
  在补助程序方面,武陟县全县统一补助程序:对乡、村两级就医的门诊病人,缴费时持合作医疗就医卡随即补助;对县内住院的病人,入院时持合作医疗就医卡和住院的有关手续由所在乡镇卫生院补助。每周,县合管办与县内医疗机构结算一次,拨付补助资金。
  在武陟县一家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记者看到了统一制作的新农合公示栏,对新农合就诊办法、补助程序、报销药品名称、报销比例、定点医疗机构、基金使用情况、举报电话等进行公示,方便了群众就医和监督举报。武陟县电视台每月公示全县合作医疗资金使用情况,增加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杜绝了违规操作。武陟县新农合公示的做法曾在全省推广。
  经验三:稳定药品价格
  防止药品价格虚高、稳定药品价格是保障农民健康,让农民看得起病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方面,武陟县新农合合管办按照国家标准对常用药品统一定价后下发文件,要求各定点医疗机构严格遵照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在乡镇合管办上墙公示,接受农民监督。县合管办定期检查各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执行情况,对不按照规定执行药品价格的医疗机构给予处罚,保证药品价格相对稳定。
  为了让农民看病少花钱,武陟县统一了全县277种常用药品价格,使药价平均下降了20%。该县还对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实行集中招标采购,价格平均降幅达7.3%。
  经验四:诚信方便为民
  凡参加合作医疗的武陟农民都有一个武陟县新型合作医疗就医卡,农民称之为“一卡通”。詹店镇农民张居龙说:“有了这张卡,就可以带上乡镇卫生院开的证明到国内任何一家医院瞧病,可以到乡镇卫生院按比例报销住院费,还能每年免费享受B超、心电图等检查,实在太方便了。”
  “一卡通”只是武陟县卫生局方便诚信为民的一项举措。在新农合工作中,武陟县把让农民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工作。
  搭建服务平台。2003年以来,武陟县先后投资对15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扩建改造,目前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省级以上建设标准。新建和改造标准卫生所318家,标准化卫生所覆盖率达87%,实现了农民看小病不出村的目标。
  开展延伸服务。武陟县在全县推行利民化、人性化、家庭化“三化”服务,为306名参合贫困农民设立家庭病床,明确了责任医生、责任护士、责任村医,开展上门医疗服务,实行免费医疗咨询,免费常规体检化验,需要住院时救护车免费接送,检查治疗费用一律按半价收取,其余部分仍享受合作医疗补助。这种延伸到病人床前的“三化”服务,较好地缓解了农村弱势群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武陟县还相继推出了“连心卡”服务,把印有服务承诺、服务医生、联系电话等内容的连心卡送到每户农民手中,下乡开展免费健康检查服务,5年来共为86万人次农民免费进行了健康检查。
新闻录入:薛磊&&&&责任编辑:薛磊&
上一条新闻: 下一条新闻:
【】【】【】【】【】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武陟县谢旗营镇陈堤村,妇女主任陈小素与人开一卫生室去年造假500多人明单今年造假400多人套去合作医疗_百度知道
我武陟县谢旗营镇陈堤村,妇女主任陈小素与人开一卫生室去年造假500多人明单今年造假400多人套去合作医疗
对武陟县谢旗营镇陈堤村妇女主任陈小素违法乱纪的补充,1;2009年-2010年两年造900多假名单套取合作医疗款十几万元,2;卫生室房屋、地皮都是占集体地方这些年从没有上交村委一分钱,而一排房的别人承包的供销社每年向村委交2000元承包费3;上级卫生部门检查卫生室招待烟酒都是村委报销,卫生室处方就是村委报销,4;陈小素负责村里计划生育,收的计划生育罚款装进自己腰包。省长大人;一个农村干部就这样胡作非为、无法无天,公理何在!全村群众敢怒不敢言,因为她哥是县人大付主任。难道市、省就没人敢管?全村老百姓的心声——清官在哪?各位网友哪个网站能让大家都看到进行评论请帮忙传一下吧。
现在这些人哪说这些,投机取巧利用国家的政策谋取自己的利益!本来这个政策是为了老百姓,实际上给那些基层领导谋取了利益!该看不起病的还是看不起!那些领导哪会故这些人的死活“??领导都是官官相护,这些作为百姓我们早就该看清楚了。作为武陟的老百姓,我们早就该习惯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在知名论坛上发表文章,提供详实的图文资料,让媒体把事情炒开……人大副主任和新农合还是能够吸引关注和批判的。
也许你有私心,别弄的跟自己是个圣人一样,自己无非就是想弄个一官半职当当,有意思吗?有本事去县里市里省里告啊!在背后陷害人你觉得你自己很清高吗?在说别人的时候先说说自己,连素质都没有,既然能在网上打字发信息字还打错(付)
参考资料:
自己的意思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村级群众工作站亮相河南武陟 村内“和事佬”化解邻里矛盾
| 责任编辑:
9月15日,在河南省武陟县木城街道办事处东关村群众工作站,史广忠(左三)在调解村民矛盾。今年68岁的史广忠家住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木城街道办事处东关村,村里人喜欢叫他“和事佬”。今年4月,木城街道首个村级群众工作站——东关村群众工作站成立,在村里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史广忠和其他四位退休干部被选为工作站成员,主要任务就是化解村里的矛盾纠纷。 “化解村里的矛盾纠纷,关键是要发现快、处理快;要以理服人,公平公正;要把事情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方向引导”。几个月下来,“和事佬”史广忠已经用他的这套经验之谈化解了10多起矛盾纠纷。据介绍,村级工作站属于民间组织,是村级调解组织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具有“离得近、叫得应、接地气”的特点,更容易化解民间矛盾。目前,村级群众工作站模式已在该街道的九个村街推广。新华社发(冯小敏 摄)
&&&&&&&&&&&&&&&&支持键盘翻页&&←左&右→&&
热词点击:
                    &&&&&&&&&&&&&&&&&&&&&&&&&&&&&&&&&&&&&&&&&&&&&&&&&&&&&&&&&&&&&&&&&&
当前位置:&>&&>& > 正文
一个乡村医生的“价值观”――记武陟县三阳乡三阳村第二卫生所医生原晓斌
时间: 11:21:09&&&&来源:&&&&
&  ■河南经济报记者 席金忠 通讯员 任永立 田中营
  他始终恪守当初许下的希格拉底誓言,&为群众提供最好、最快、最经济的医疗服务&是他永恒不变的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是他做人的座右铭,风霜雨雪,春夏秋冬,扎根农村一干就是20年,成了群众最信赖的&健康守卫者&。他就是武陟县三阳乡三阳村第二卫生所医生原晓斌。
  要做就做最好的
  原晓斌的父亲也是一名乡村医生,在他幼时的记忆中,作为乡村医生的父亲日夜在诊所忙碌着,乡亲们对父亲非常信任,父亲也是村里最有威望的人。父亲对他说:一个人的一生,不是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的,也不是用名利来衡量的,而是看他为社会做出了多大贡献,为乡里乡亲做了多少好事。父亲就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因此,从小学到初中,他都非常努力,渴望长大后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医生。
  1996年7月,从武陟卫校毕业的原晓斌毅然放弃到县城一家大医院工作的机会,选择到村卫生所当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要做就做最好的&是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白天,他和父亲一起坐诊看病;晚上,苦读医学书籍到深夜。短短几年,原晓斌先后取得河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科学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本科学历。同时,他非常注重知识的累积,把自己多年的临床心得体会不断加以总结,传授给同行。原晓斌说:&如果不时刻督促自己提高医疗水平,那么就算治愈好了患者,你用的可能不是最好、最快、最经济的治疗方法。&
  为群众提供最经济的医疗服务
  在行医的岁月中,原晓斌始终把诚信行医放在第一位,将&为群众提供最好、最快、最经济的医疗服务&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并坚持不懈地努力着,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62岁的董某家住武陟县小董乡陶村,罹患淀粉样变已经十几年,先后到多家医院诊疗,但是病情总是经常性复发,因为家庭经济拮据,老人不得不放弃治疗。在就诊中,原晓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根据其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使老人不足两个月就完全康复,并对其治疗费用给予适当减免,花费不到200元。
  在他的诊所里,每天来这里看病的人中,原晓斌不开药治疗、不收取费用的要占20%。博爱县阳庙镇侯某年过七旬,只身一人生活,家庭经济困难,身患神经性皮炎已经半年。得知原晓斌在此方面有独到的治疗技术后,他卖掉家中的麦子和新收的玉米,早上3点起床,步行30余里前来求诊。了解到其家庭状况后,原晓斌不仅为他免去了60元的医药费,还给他10元钱作为回家的车票钱。
  在三阳乡三阳村第二卫生所,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为了避免一些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患者因减免费用面子难堪,原晓斌会悄悄地在处方上标注减免比例,让药房在划价时执行,原晓斌为困难患者减免的费用每年都近千元。
  &我只是做了一个常人该做的事,只是尽了一个医生该尽的职责。&面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感谢,原晓斌淡淡地说。在平凡的岗位上,原晓斌20年如一日,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当初的誓言,用仁心、仁术体现着自己人生的价值,用真情呵护着群众的健康,他无愧于&医生&这一神圣的职业。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村卫生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