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病房管理制度开放病房病人出现生命意外属什么性质

论文:精神科开放式病房的护理安全管理-中大网校论文网本类论文总排行版
本类论文本月排行
本类论文本周排行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
大小:2.1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精神科病人护理管理
文章来源:中护网&&&&
发表时间: 13:31:27
关键字:&&&&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病人及家属对住院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精神科开放病房入住的病人也越来越多,但由于病房环境的特殊原因,病人外出不归或不按时返院、不规则服药情况也较多;受精神症状的影响,病人容易发生自伤、伤人、毁物、吞食异物、冲动、消极、自杀等意外;同时,每位病人都有家属陪伴,家属携带物品复杂,也为病人发生不安全行为创造了条件,属于高风险科室。这些不安全隐患影响了护理质量。
  因此,对于精神科开放病房病人的安全护理管理尤为重要。以下几点值得提倡: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病情特点及开放病房特殊的病房环境,特制定“精神病人意外防范措施”、“意外事故处理流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精神病人入院风险评估”、“精神病人安全护理评价”等措施,规范安全护理的每个环节,并成立安全护理管理小组,定期组织、检查、监督、评价安全措施效果,及时改进不足。
  营造分享式护理管理文化氛围及分享式护理管理方案
  这是一种让病人及家属共同参与安全护理管理的决策。通过信息互通有无,护士“床旁工作时间”明显增多,护理计划及健康教育更有针对性,提高了整体护理效果,同时家属通过参与安全护理管理,对患者疾病及健康有了基本认识,出院后也能更好地照顾病人,保证了病人出院后的安全,也提高了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真正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预见性护理。这一点又包括以下几方面
  1.创造安全的病房环境:
  病房设置宽敞明亮,色彩柔和,无障碍物,门窗柜安全牢固;病房内电器均采用悬挂式或嵌入式并有保护性插头;卫生间地面铺设防滑胶,病人床头枕旁、床旁桌上禁止放危险物品;
  2.护士保持高度的风险意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加强护士法律意识和安全知识教育。定期组织护士分析不安全隐患,共同找出避免和控制不安全的办法。护士长排班时注意人员的搭配,并要求护士坚守岗位,加强责任感,多巡视病房,深入床旁,了解不同病人的期望和观点,并设法给予满足,对病人实施个体护理。这种个体护理的实施给予病人尊重,同时降低了护理风险[2]。同时,注意重点病人的安全,并指导护士对重点病人的安全风险进行预见性判断。加强管理,完善安全措施。病人的活动区域、病房内、家属携带物品均应进行安全检查,要求家属24小时陪护。患者躁动不安、精神紊乱更应引起重视。对病人要有爱心、耐心,必要时遵医嘱给予保护性约束。有外跑或严重冲动、伤人的病人可建议家属转封闭病房治疗。帮助家属克服对封闭病房存在的种种顾虑。病人外出检查、治疗购物等一定要有家属陪同并经医生允许后在病历上签字,由医生、护士向家属交代院外注意事项及留下联系方式,以便随时取得联系.
  3.加强患者的行为管理,做好健康教育:
  每周一次针对病人的健康教育讲座,指导病人如何正确面对压力、紧张、恐惧、和无助感。教会病人培养多种兴趣爱好、保持乐观情绪、及正确处理不良生活事件的技巧,增强病人的自制力;对病人存在的不遵医行为如(不按时返院、不规则服药等)给予说服教育或一定的弹性管理,对说服无效或不遵从者建议转入封闭病房,以保证治疗的正常进行及病人的安全;加强文娱活动的开展和图书室、健身房、电子阅览室的开放和活动指导,分散病人的注意力,限制其不安全行为。
  4.深化与家属的访谈,架起和家属信息交流的实体链接:
  护士长带领责任护士与家属进行沟通,进一步收集病人的资料,可从家属口中获取病人可能出现的不安全信息,更精确地评估病人的危险因素,为实施个性化安全护理提供依据;对家属中出现的不正确的与病人沟通的行为给予及时指导,对家属中存在的对病人实施的家庭护理误区给予及时指导;定期组织家属关于治疗用药知识、安全知识讲座,通过和家属在情感上、知识上的长期互动,得到家属配合和信赖,保障了家属对病人的安全监控。
  注重病人感受,倡导人文关怀
  护士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克服自卑心理;对病人的精神症状实行保护性医疗制度,不随意在其同事、亲属、同学、领导等面前泄露病人疾病隐私;关心病人感受,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尽可能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或满足病人的正当需求;采取激励法来调动病人的正性情绪,并在病友中建立情感互助小组;对有一定特长的病人,可组织其为其它病人或工作人员开展诸如养花、养鱼知识、电脑操作小技巧、烹饪小常识等小讲座,让病人能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并从中得到快乐心情。
  通过以上安全管理措施,杜绝了安全护理隐患,保障了病人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安全,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护士为病人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的技能;帮助家属提高对患者从人身安全方面的照料水平,也提高了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精神病人的安全护理管理任重而道远,护理人员应养成以病人安全为第一的行为习惯。
<a onclick=javascript:aclick(this,"27"); href='http://www.clinicmed.net/' target='blank'
看过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成都医学院学报》
CN:11-9309/R
CN:11-9147/R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法律问题的研究进展64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法律问题的研究进展64
?2731?;极推行第三方调解机制的建设,促进医患纠纷的妥善解;四、小结;通过对我国医患纠纷原因的分析,及国内外的医患纠纷;mn;郭永松.不同国家医患纠纷处理方式研究.中国医院管;£j;处理方式的现状,可以看出非诉讼途径解决方式正在成;医患纠纷解决方式;参考文献;[1]王海涛,闫秋芬.医患纠纷处理对策.法制与社;72.73.;nM:2Mn他;i{;2010,
?2731?极推行第三方调解机制的建设,促进医患纠纷的妥善解决,减少其不良影响。四、小结通过对我国医患纠纷原因的分析,及国内外的医患纠纷mn郭永松.不同国家医患纠纷处理方式研究.中国医院管理,£j处理方式的现状,可以看出非诉讼途径解决方式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也是医院和社会都更愿意接受的一种处理方式。我们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医疗现状,依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医患纠纷解决方式。参考文献[1]王海涛,闫秋芬.医患纠纷处理对策.法制与社会,2012(1):72.73.nM:2Mn他ji{2010,30(5):14一15.DepartmemofJustice,whatisalternativedisputeresolution[DB/OL].2012-5-5.hap://www.settlement.org/sy&/f均s―detail.asp?faq_id=4000353.SohaDH,BalBS.MedicalmalpracticelmforlnItheroleofalternativedisputeresolution.ClinOrthopRelatRes,2012,470(5):1370-1378.张鸣。李南.美国医疗纠纷处理与立法经验对我们的启示.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4):243-246.孙忠河,潘淮宁,戚健伟,等.医患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的主要模式.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2):37-38.张志松.日本医患纠纷缘何很少.中国社区医师,2012(8):25.李永昌.医疗纠纷和解决协议中的法律问题探讨.医学与社会,2012,25(2):76-78.[2][3]郝志勇,万立华,朱建华,等.35例医疗纠纷的司法鉴定分析.重庆医学,2011,40(36):37133714,3724.李玫.医患纠纷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22(6):201-202.俞敏洁.医疗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的探讨.医学与社会,2012,25(2):83-85.王安富,黄敏,李连宏.建立并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医院管理论坛,2009,26(3):4245.AokiN,UdaK,OhmmedicaldisputeS,eta1.Impact0fmiseommunieationin[4][5]赵桐,颜涛,唐雪梅,等.加强医疗纠纷课程教育促进社会和谐.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4):19-20.侈杨帆.我国医患关系现状及其对策分析.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2(2):148-149.[6]傅忠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思考.医学与社会,2007,20(7):11?12.[7]刘谦.关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考.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8(12):21-22.cY,WengHC,ChenRC.TimeTrendsofAssessmentsforMedicalDisputeCasesinTaiwan:a20?yearNationwideStudy.InternalMedicineJournal,2013Feb21.[Epubaheadofprint].http://Onlinefibrary.Wiley.com/doi/lO.111l/imj.12105;加殂c鹅∞inJapan.IntJQualHealthCare,2008,20(5):358362.何凤权.规范医疗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国医药科学,2012,2(4)165―166.张冲开,杨婷.第三方调解能否终结医患纠纷.法制与社会,2012(4):75-76.勉]黄长久.医患纠纷及法治化处理的探讨.中国医院管理,2007,27(5):22-23.[8]Wu拐]张云林,张杏玲.北京医院纠纷第三方调解援助及探讨.中国医院,2009,13(2):2-6.(收稿Et期:2013-03-25)[9]高晓飞,周维燕,孙忠河.我国医疗纠纷原因的Meta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2,9(6):160―161,163.(本文编辑:高丛菊)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法律问题的研究进展韩正【关键词】精神科;综述文献;保护性约束;法律精神疾病是指人体在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由大脑功能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的异常,有些可伴有生理功能障碍…。精神病患者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常会出现自伤、自杀、冲动伤人、毁物,逃跑等暴力行为。为避免患者的暴力行为伤及自身或他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治疗的顺利进行,护士常采用保护性约束的方法限制患者的活动能力及活动范围,虽然使用保护性约束可以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制止患者的危险行为,但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也层出不穷,而且随着我国卫生法制的不断健全,患者的法律维权意识逐渐增强。据资料显示,精神科医疗争议中5%以上都涉及保护性约束问题拉o。因此要求每位护理人员熟悉相应的法律法规,了解保护性约束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提高精神科护士防范风险的能力。现就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的法律问题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一、保护性约束的概况1.概念:保护性约束是指在精神科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病情的特殊情况紧急实施的一种强制性的最大DOI:10.3760/ema.j.issn.1674-2907.2013.22.047作者单位:20003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十七病区通信作者:韩正,Email:hz_best@hotmail.com限度地限制其行为活动的医疗保护措施,它是精神科治疗护理特殊患者的防范之一,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因素对患者的伤害p-。2.应用原则:谢斌等H3建议应用保护性约束的原则:万方数据(1)患者当时有伤害自身或者危害他人的危险性;(2)为保证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3)其他较少限制的措施在当时无法提供或使用后无效。3.可能引起的损伤:由于保护性约束后肢体长期处于固定的位置,患者兴奋躁动极易引起骨折、褥疮、擦伤、臂丛神经麻痹,约束带管理不当会引起自缢或被其他患者伤害”1。金冬等哺1研究后发现行保护性约束的患者呼吸道感觉率显著高于未保护者。孙元平。列认为胸部约束带使用不当可致胸部和胃部的挤压伤以及窒息死亡。二、保护性约束涉及的法律问题1.损害患者的生命健康权:《民法通则》第九十八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1。生命健康权是患者最基本的权利引。钟耕坤u训指出出于消除患者潜在社会危险的目的约束患者是侵犯患者身体的职业行为,受法律保护。因此在保护性约束中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避免对患者的肢体造成损伤。面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忙”和“经验不足”都不能为其行为辩解,只要造成伤害,就要承担法律责任¨“。2.违反法律法规:隔离、约束或限制离开等措施应该有十分严格的规定¨引。《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第三十二条对保护性约束明确规定:因医疗需要或者为防止发生意外必须对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暂时采取保护性安全措施的,应当由精神科执业医师决定,并在病程记录内记载和说明理由¨3|。第四十三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对精神疾病患者采取约束、隔离措施,或者病情稳定后未及时解除的应追究法律责任¨3。。因此护士擅自行保护性约束或未及时解除的均属于违法行为,一旦发生意外或者医疗纠纷将要承担法律责任。3.剥夺患者的人身自由权:我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剥夺或者限制人身自由。但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为了保证患者及他人的利益,可使用干涉权来限制患者的自主能力¨”。如果患者顶撞了护士或者不服从护士的安排,便将其约束起来以示惩罚,是违法执业道德的¨“。因此对患者实行保护性约束也侵害了患者的人身自由权。4.侵犯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u“。有研究报道,只有51.3%的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有心理准备,尤其是初诊患者家属对精神病房的特殊护理措施更是缺乏了解¨7J。因此在施行保护性约束前应向患者法定监护人告知,征得患者监护人同意后方可进行保护性约束,否则是一种侵权行为,不受法律保护。5.忽视患者安全权:保护性约束后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未能按制度巡视观察保障患者安全,以至于未约束患者对约束患者造成伤害或约束患者自行解除约束带作为自缢工具,或未及时松解约束带造成肢体损伤或坏死等严重后果的,护士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新刑法第335条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万方数据人身体健康,处三年有期徒刑或拘役¨“。三、防范措施1.提高法制观念,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随着社会的进步,精神科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也逐渐增多,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民法通则》《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等,提高护士防范风险的能力,并将法律法规培训放人到护士的执业培训与考试中,使护理人员能够明白自身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2.加强约束前后的宣教沟通,做好知情同意工作:在施行保护性约束前,要做好充分地解释沟通工作,向患者及其监护人说明保护性约束的重要性及必需性,以消除其恐惧和敌对情绪,取得患者及监护人的对保护性约束的理解和配合。遇到情绪激动不合作的患者时,可先约束,待患者情绪稳定后给予解释说明,并适时解除保护¨9。。向患者履行知情同意,也是为了维护患者的利益及尊重他们的自主权力,做好告知工作也是护理人员的基本义务。3.需要建立完善的保护性约束管理制度:(1)保护性约束必需在医嘱下执行,护士无权擅自约束及松解患者。无医嘱约束,属于超权限行为,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均会视为违法行为Ⅲ]。如遇到突发性事件(自伤、伤人等)需采取紧急保护措施时,应在采取约束保护后,由当班医师(必需在3h)及时补开医嘱心11。(2)加强观察,一般行保护性约束的患者应15~30min巡视1次,观察保护部位的松紧及肢端的血液循环情况,保持患者的肢体处于功能位。防止患者解除保护带作为自缢的工具。(3)在保护性约束中做好各项生活护理,对患者的合理要求要予以满足。注意保暖,定时喂食喂水。每4小时协助患者上厕所1次,如患者极度不合作无法去厕所时应给予便盆或尿壶供患者在床上使用M1。(4)保护性约束观察单的使用。陶筱琴等瞄1使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单后有效的减少了约束患者的并发症及患者家属对医务人员使用保护性约束的误解。(5)严格掌握保护性约束的适应原则。就法律举证方面看,需要建立保护患者的风险评估标准,施行保护及解除保护的具体指征,从而能使保护性约束更加程序化、规范化。4.加强举证意识,做好文字记录:自2002年4月1日起,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院需自证无错,承担举证责任,否则医院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旧J。遵守各项诊疗护理操作规程、提供给患者正确的服务是无过错的前提ⅢJ。因此在实施约束及解除约束时一定要正确、客观、认真、全面的书写护理记录,记录约束的原因、时间、部位、根数及解除的时间等,一旦发生纠纷,护理记录将成为证明自己无过错的直接证据。5.加强人性化约束,做好心理护理:护理是最富人情味的职业,从本质上讲是人学汹1。丁幼红等Ⅲ1的调查显示85.7%的约束患者需要医务人员的安慰,46.4%的约束患者需要医务人员接受其倾述。因此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被约束患者的思维动态,能缓解其紧张焦虑与不安定情绪,同时也能及时发现患者自伤自杀等危险信息,做好安全防范工?2733?作。在约束过程中,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家属陪伴在医院感染的关联性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7):42―44旁,能让患者得到亲人的关怀与安慰,患者情绪稳定后,及时减少约束带数,尽最大努力使约束患者处于相对舒适的状态。四、小结[7][8][9][10]孙元平.约束用具在临床护理中的使用探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42-43.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学生常用法律选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1.黄丹,孙策平.精神科护理和管理工作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保护性约束作为精神科的一项强制性的护理措施,在以人为本的今天,因为其违背患者的意愿而显得不够人性化,所以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当,就会引起护患纠纷,如果产生严重后果的还要诉诸于法律。所以作为一名精神科护理人员,除了要严格执行约束各项规章制度,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外,还必须B海精神医学,2006,18(3):189-190.钟耕坤.精神科护理涉及的法律问题.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609-610.[11][12]盛华丽,陈姣凤.从护理投诉谈加强法制观念的重要性.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2):38-39.ValimakiM,TaipaleJ,Kahiala―He/noR.Deprivationoflib呻inpsychiatrictreatment:aFinnishperspective.NutsEthics。2001,8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懂法、守法,在约束过程中能够预见可能存在的各项法律问题,强化证据的重要性,在产生法律纠纷时能提供客观依据,但在执行约束及解除约束的指征方面还有待规范,保护性约束的流程还不够细化,这对在产生纠纷时对证据的采集增加难度。因此,护理人员在不断增强业务能力的同时要学会法律知识的灵活运用,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维护好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随着《中华人民共H巧场(6):522-532.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1:34田荣云.护理伦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5.康珍.精神科护理常见法律问题及防范措施.护理学杂志,2003,18(6):459-460.徐玉麟,王陇德,朱庆生,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4."博侈加章启秀.保护性医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护理研究,2006,20(4B):1020.1021.肖扬.中国新刑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586-587.和国精神卫生法》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的表决通过,相信这套法律的出台将能更好的保障精神病患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走上更加规范的法律道路。。参考文献[1]李峥,王志英.临床护理学:认知/感知.北京:北京医科大学、施忠英,陆惠,李萍,等.住院精神病病人保护性约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调查.护理研究,2009,23(12B):3212-3215.郑瞻培.精神疾病患者的权益应依法受到保障.上海精神医学,2002,14(1):9-11.曹新妹.实用精神科护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82.扒丝∞陶筱琴,陈淑娟,周慧英,等.精神科保护性约束观察单的设计与应用.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2):39-40.曹印专.举证责任倒置下的医院病案管理.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18(7):410,433.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2:2.[2]杨向东,高玉霞.对住院精神病病人约束保护及相关问题的探讨.基层医学论坛,2006,10(7):660-661.[3]赵志耘.精神科病房保护性约束存在的伦理冲突及对策.护理研究,2011,25(1B):119-120.[4]谢斌,袁训初,曹新妹.关于约束与隔离问题.上海精神医学,2002,14(4):240-241.[5]陈红艳.精神科实施保护性约束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医药指南,2011,9(15):344-345.M巧拍rL1J田丹生.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4):67.李惠玲,毛莉芬,童淑萍,等.软性环境对高职实习护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熏陶.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212.213.丁幼红,蒋建萍.精神病病人对保护性约束的反应及护理措施.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9A):1616―1617.(收稿日期:20134)3-07)[6]金冬,刘雪琴,刘秀英,等.住院精神病患者约束护理与呼吸道(本文编辑:高丛菊)困难气管插管预测方法及对策的研究进展刘传永厉瑛桂莉张静【关键词】困难气管插管;预测;对策;综述文献气管插管适用于任何确实需要气道管理的状况,如需要全身麻醉行手术治疗或危重症患者需要重症监护者时的一项操作技术。近年来国内护士学者多关注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特别是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护理u…,而国外学者则较关注在对于困难气管插管的预测。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SocietyofAnesthesiologists,ASA)的定义,困难气管插管(difficult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3.22.048作者单位: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急诊科(刘传永);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厉瑛、桂莉、张静)通信作者:张静,Email:jane_zhang@snlIflu.edu.cntrachealintubation,DTI)是指无论是否存在气管病变,经规范化培训的麻醉医师借助普通喉镜直视下显露声门困难,需要反复多次插管者”J。而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的相关文件将其定义为具有5年以上临床麻醉经验的麻醉医师在气管插管时遇到困难的1种临床情况,具体指无万方数据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外语学习资料、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法律问题的研究进展64等内容。
 从过失角度谈精神科保护性约束中的潜在法律问题 【关键词】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潜在法律问题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1)03-...  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知情同意书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精神科必备!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知情同意书患者监护人: 由于精神科患者的特殊性(如常出现兴奋躁动、冲动伤...  【参考文献】 [1] 石惠珍.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中潜在问题的思考.护士...[6] 施忠英.精神科人性化的护理与潜在的安全问题.护理研究,):459...  三、约束带的使用规范 保护性约束时精神科治疗的辅助措施之一。 使用约束带是为了暂时限 制患者活动,保护患者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保证治疗顺利进行而采 取的一项...  精神科实施保护性约束给患者造成的伤害及应对措施 doi:10.3969/j.issn.13.20.91 关键词 保护性约束 伤害 应对措施 保护性约束是指在医疗过程中,...  据资料显示, 精神科医疗事故中 50以上都涉及保护性约束问题[1]。为了避免或...认真学习有关法律知识、现行的国家医疗、 护理法律法规等以增强侵权损害赔偿意识...  精神科临床相关法律问题【重点】 ? 精神卫生立法要求...这五个观点受到了目前精神卫生服务工作发展趋势的新...2.医疗保护性住院,这是一种自愿住院的前提下的补充...  毁物等激 烈的危险行为,是精神科的一种非常必要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保护性约束带来的不 良影响也...4 保护性约束的伦理问题与法律问题 保护性约束的...  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 【摘要】对精神科患者实行保护性约束前、约束过程中、解 除约束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大多不合作,给予解释说明约 束的目的、必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护士在病房被病人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