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测试题酸碱盐, 。 叫什么名字的就是酸,碱和盐呢?比如酸是某酸某。

> 【答案带解析】(1)写出与表中所列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相同的某种物质的化学式: SO...
(1)写出与表中所列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相同的某种物质的化学式:SO2Ca(OH)2Na2CO3HNO3&&& &&& &&& &&& (2)许多化学反应都能生成水.请按下列反应类型各写一个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
SO2属于氧化物,Ca(OH)2属于碱,Na2CO3属于盐,HNO3属于酸.碳酸分解可以生成水,氢气置换氧化铜可生成水.
(1)SO2属于氧化物,同属于氧化物的还有CO2(Na2O…等);Ca(OH)2属于碱,同属于碱的还有NaOH(KOH…等);Na2CO3属于盐,同属于盐的还有BaCl2(CaCO3…等);HNO3属于酸,同属于酸的还有HCl(H2SO4…等).
(2)碳酸分解...
考点分析:
考点1: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知识点的认识】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是根据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组成或构成特点,来对某化合物进一步地辨析、推断,看它到底是氧化物、酸、碱和盐中的哪一种.具体的判别方法或技巧是:1.从宏观角度来说,首先,要看它是不是纯净物,是不是化合物,只有当它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时,它才有可能是氧化物、酸、碱或盐.然后,再根据它们的组成特点,对号入座即可.而它们的特点分别是:(1)氧化物的组成特点是含有两种元素,并且,其中一种必须是氧元素;书写其化学式时,氧元素符号在后面.例如:二氧化硫(SO2)、五氧化二磷(P2O5)和氧化铜(CuO)等.(2)酸的组成特点是它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书写其化学式时,一般氢元素符号在前,氢原子的个数是由后面的酸根的化合价的数值决定的(不过,醋酸特殊一点,起作用的氢原子在后面,前面是醋酸根).例如:盐酸(HCl)、硫酸(H2SO4)和醋酸(CH3COOH)等.(3)碱的组成特点是它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书写其化学式时,金属元素符号在前,后面的氢氧根的个数是由前面的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决定的.例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和氢氧化铜[Cu(OH)2]等.(4)盐的组成特点是它是由金属元素和酸根组成的;书写其化学式时,金属元素符号在前,酸根在后;并且金属离子所带正电荷的总数等于酸根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例如:氯化钠(NaCl)、碳酸钙(CaCO3)和硫酸铝[Al2(SO4)3]等.2.从微观角度来说,首先,也要看它是不是纯净物,是不是化合物;当确认它是化合物时,再根据它们的构成粒子的不同,来进一步分析、判断.如果它是由某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就是氧化物(如水H2O);如果它是由氢原子和酸根构成的,就是酸(如碳酸H2CO3);如果它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就是碱(如氢氧化钠NaOH);如果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就是盐(如氯化钠NaCl).【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物质及元素的分类和类别辨析、氧化物和酸碱盐的概念、化学式的书写和命名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方法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判别及其化学式的书写(或命名)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组成或构成特点、判别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对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判别时,首先,要明确它们都是化合物的进一步分类;只有确认某物质是化合物以后,才可对它进一步分析、判别,然后,根据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宏观组成或微观构成特点,来确认它到底是氧化物、酸、碱和盐中的哪一种.2.在对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判别时,还要注意一种特殊的碱(即氨水NH3?H2O)和一种特殊的盐(即硝酸铵NH4NO3);前者是由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后者是由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虽然其中的铵根离子不是金属离子,但是,由于它的性质跟金属离子的很相似,所以就把它看作金属离子了;这样,它们也就顺理成章地分别归为碱和盐了.
考点2: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知识点的认识】化学式的书写分两种情况:1.单质的化学式的书写:此时又分为两种:(1)由原子构成的单质,用组成该单质的元素的元素符号来表示它的化学式.例如,铁的化学式为Fe;硫的为S;氦气的为He;等等.(2)由分子构成的单质,要先写出组成该单质的元素的元素符号,再在其右下角标出该分子的构成(即该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才能完成其化学式的书写.例如,氧气的化学式为O2;氮气的为N2;氢气的为H2;等等.2.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1)是要先按照“左正右负”的原则[即正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左边,负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右边;但甲烷(CH4)、氨气(NH3)除外],书写出组成该化合物的元素的元素符号;(2)是采用交叉法(即交叉正、负化合价的数值),找到并标出各元素符号右下角所要标注的原子或离子个数;即可得到该化合物的化学式.而化学式的意义一般是指宏观上表示该物质及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上表示该物质的构成.如果构成该物质的粒子是原子,那么它还能表示元素和一个该原子;如果构成该物质的粒子是分子,它除了表示一个该分子外,还表示该分子的构成;等等.当然,有时根据物质的化学式,结合所给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还能计算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其中的元素质量比或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等.具体的表述是这样的:(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意义,以铁(Fe)为例,它除了表示铁这种物质、铁由铁元素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以外,还能表示铁元素和一个铁原子,等等.(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意义,以水(H2O)为例,如图所示:.另外,根据水的化学式(H2O)还可以计算出:①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②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8;③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1.11%,氧元素的是88.89%;等等.(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意义,以氯化钠(NaCl)为例,它既表示氯化钠这种物质,又表示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还表示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等等.【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组成、构成、分类及其类别辨析,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的规律和原则,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常见物质的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教材之外的典型物质的化学式的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时,首先,要分析、判断一下该物质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其中含有什么元素或原子团(是化合物再考虑),是化合物时还要考虑该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然后,再相应的书写规律和方法进行规范书写其化学式即可.另外,如果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若右下角的个数含有约数,一般要约分;但是,过氧化氢(H2O2)等过氧化物,以及淀粉[(C6H10O5)n]和葡萄糖(C6H12O6)等有机物除外.2.在表述化学式的意义时,要注意其宏观和微观描述方式的不同,宏观上一般“组成”来描述,而微观上一般用“构成”来描述.还有当化学式前面有了数字时,就只有微观意义,而没有宏观意义了(因为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3.对于化合物的化学式的读法也是有规可循的.具体以氧化物、酸、碱和盐的顺序剖析如下:(1)氧化物一般称呼为“氧化某”,但是,当某元素有两个化合价时,常把高价的称呼为“氧化某”,低价的称呼为“氧化亚某”;并且,有时还需要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的数字来区分其名称.例如: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和四氧化三铁(Fe3O4)等.当氧元素不显-2价时,一般称呼为过氧化某或超氧化某.例如: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钠(Na2O2)和超氧化钾(KO2)等.(2)酸的称呼分为两种:①把含有氧元素的酸称呼为“某酸”.其中的“某”是氢、氧元素之外的元素名称;当某元素有两个化合价时,常把高价的称呼为“某酸”,低价的称呼为“亚某酸”;例如:硫酸(H2SO4)、亚硫酸(H2SO3)等.②把不含氧元素的酸称呼为“氢某酸”;例如:氢氯酸(俗称盐酸,HCl)、氢硫酸(H2S)等.(3)碱一般称呼为“氢氧化某(或亚某)”;例如: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亚铁[Fe(OH)2]等.(4)盐的称呼也分为两种:①把不含氧元素的盐称呼为“某化某或亚某”,例如,氯化铁(FeCl3)、氯化亚铁(FeCl2)等.②把含有氧元素的酸称呼为“某酸某或亚某”,例如,硫酸铁[Fe2(SO4)3]、硫酸亚铁(FeSO4)等.4.涉及到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时,一定要联系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公式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来进行.
考点3: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化合反应及其应用【知识点的认识】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它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可以用通式简明地表示为:A+B→AB.其特点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可以简记为:“多变一”.例如,S+O2点燃ˉSO2,2Mg+O2点燃ˉ2MgO,等等.化合反应的应用是根据化合反应的原理,既可以用来探究、推断物质的化学性质、制取及其用途等,又可以用来推断、鉴别某些物质,还可以采用来置换某些物质,以生成一些人类所需要的物质或新物质,从而极大地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等.【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或推断、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它的反应类型”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化合反应的判定及其与其它反应类型的判别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判定化合反应时,一定要抓住它的特点,结合它的概念和通式来细心地判定.2.在判别它与其它反应类型时,除了关注它本身的特点外,还要兼顾其它反应类型的特点.特别是,不要将其与氧化反应混为一谈.虽然有一部分化合反应确实是氧化反应;反过来,有一部分氧化反应也确实是化合反应,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当然,它们也是有规可循的.也就是,有氧参与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反过来,生成物是一种的氧化反应也一定是化合反应.
考点4: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置换反应及其应用【知识点的认识】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它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可以用通式简明地表示为:A+BC→B+AC.其特点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可以简记为:“单化变单化”.例如,C+2CuO高温ˉ2Cu+CO2↑,Fe+2HCl=FeCl2+H2↑,等等.置换反应的应用是根据置换反应的原理,既可以用来探究、推断物质的化学性质、制取及其用途等,又可以用来推断、鉴别某些物质,还可以采用来置换某些物质,以生成一些人类所需要的物质或新物质,从而极大地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等.【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置换反应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特别是碳、氢气和金属等)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物质的组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定、物质的鉴别或推断、金属的冶炼、氢气的制取、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它的反应类型”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置换反应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碳、氢气和金属等物质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的判定及其与其它反应类型的判别,利用分解反应的原理来制取氢气和某些金属或鉴别和推断某些物质”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置换反应中的置换关系是指组成化合物的某种元素被组成单质的元素所替代.因此,在判定置换反应时,一定要抓住它的特点,结合它的概念和通式,以及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定方法来细心地判定.2.在判别它与其它反应类型时,除了关注它本身的特点外,还要兼顾其它反应类型的特点.3.置换反应一般是指碳和氢气等还原剂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金属与金属盐的溶液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等.
考点5: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点的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步骤一般也分为两步:1.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和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符号,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阴、阳离子符号的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将阴、阳离子的原形的右下角的个数,分别配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使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检查好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溶解现象和溶解原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的构成、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以联系着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常见物质的状态等相关知识细心地进行书写.并且,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可以简记为“写、配、标、注”四个字.2.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可以联系着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等相关知识,来理解、分析和书写即可.其中,最关键的是从化学式的哪个地方电离开来,产生相应的阴、阳离子;技巧是根据元素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来将其分离开来,切记原子团要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不可将其划分开来.还要注意,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的电荷总数一定是相等的,即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相关试题推荐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化学家阿龙o切哈诺沃、阿夫拉姆o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o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蛋白质水解的作用.泛素是一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其水解产物中有一种分子式为C3H7O2NS的氨基酸,该氨基酸由&&& 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含有&&& 个原子.
在某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N2OB.NOC.NO2D.N2O5
只有一种试剂来鉴另稀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应选用的试剂为( )A.碳酸钠溶液B.氯化钡溶液C.无色酚酞试液D.紫色石蕊试液
集气瓶被誉为“万能瓶”,如下图装置是其中的一种.当被收集的气体从a口进入时,瓶内空气从b口排出,相当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现若将被收集的气体从b口进入,则它可收集的气体为:①H2②CH4③CO2( )A.只有①B.只有①和②C.只有③D.①②③均可
某温度下,将饱和NaCl溶液取出5&mL和10&mL,分别装入甲、乙两支试管中,然后往两支试管中均加入1&g&NaCl固体,充分振荡,则此时甲、乙两支试管中的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之比为( )A.1:2B.2:1C.1:1D.无法确定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猜你喜欢的内容。。。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盐 化学肥料_初二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有效构建课堂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盐 化学肥料形形色色的“盐” 说起“盐” ,你可能马......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学期化学肥料 有效构建课堂有效构建课堂隐藏>>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化学肥料●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的方法认识盐。 2 ?通过学生实......
……3盐 化学肥料 教案2(化学湘教版九年级下册)_初三理化生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3盐 化学肥料 教案2(化学湘教版九年级下册) ......
……九年级化学下册 3盐 化学肥料(1) 教案 湘教版_初三理化生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有效参与,合作探究单元3 盐 化学肥料(1) 【学习目标】 1、了解食盐......
……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化学(湘教版) 专题七测试题(盐、化肥) 姓名: 学号: 成绩: 说明:测试时间 45 分钟,满分 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
……九年级化学下册 3盐 化学肥料(2) 教案 湘教版_初三理化生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有效参与,合作探究单元3 盐 化学肥料(2) 【学习 目标】 1、了解食盐......
……人教版初三化学 盐和化肥 知识点总结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人教版初三化学 盐和化肥 知识点总结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正式作业设计 第11单元 盐 化肥_初三理化生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正式作业设计(二十一) 生活中常见的盐(1) 氯化钠......
……湘教版化学九年单元3《盐 化学肥料》(第1课时)word教案_理化生_初中教育_...
……湘教版化学九年单元3《盐 化学肥料》(第2课时)word教案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单元 3 盐 化学肥料(2) 【学习 目标 1、了解食盐、纯碱、碳酸钙等在生活......
……九年级化学下册集体备课教... 55页 2财富值 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教案 盐和......化学肥料 (1 课时)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保存及施用时......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 盐、化肥 单元测试题_初三理化生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盐、化肥 单元 测试题九......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盐和化肥测试题终结版【经典】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某实验小组 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 甲乙丙丁 加入无色......
……201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知识...五、化学肥料 1、农家肥料: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知识点总结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化学肥料 1、农家肥料: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 .....
……九年级化学下册 3盐 化... 暂无评价 2页 免费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化学肥料(公开课) 24页 1下载券《人教版九年级化......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学期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1_初二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某同学给月季花施肥前,对下列肥料溶液的 ph 进行了测 定,结果如下: 化肥名称......
……2013年春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考点聚焦 新人教版_理化生_初中教育...二、化学肥料: (1)含营养元素种类少,但含量多,肥效较快,但成本较高,不合理......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盐、化肥》全章优秀教案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肥料”教学设计_理化生_初中...阅读 p76——p77, 并在 下表中填写相应的内容(...(3)通过查阅资料,小亮和同学们知道:含 nh4 的盐......
看过本文章的还看过。。。
您可能感兴趣。。。
最新浏览记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