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关于物理量的角标怎么打的国家标准

查看: 3934|回复: 10
制图标准 关于粗糙度和视图问题
主题帖子积分
学徒工, 积分 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 积分
学徒工, 积分 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 积分
请教各位,关于粗糙度有没有标准规定说右上角必须要有粗糙度说明?因为我图形简单,我已经把所有粗糙度都视图上面标上了,不在右上角标其余或全部粗糙度行吗?
制图中有没有规定每一个视图上必须要有尺寸,因为我在别的视图已经表达清楚,没尺寸的视图只是辅助性的。有标准请说一下标准代号。
主题帖子积分
两个都是可以的!呵呵。
主题帖子积分
技工, 积分 2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 积分
技工, 积分 2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 积分
在右上角标的粗糙度为其余
主题帖子积分
助工, 积分 4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7 积分
助工, 积分 4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7 积分
如果你一个视图就能完整的表达零部件的所有特征,那还需要其他的视图干嘛啊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主题帖子积分
助工, 积分 4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7 积分
助工, 积分 4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7 积分
另外,每个零件的原材料都有相应标准的,那个标准里面就规定了这些粗糙度了。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主题帖子积分
学徒工,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0 积分
学徒工,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0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学徒工, 积分 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学徒工, 积分 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我这里有个问题& &一直想问的,就是一个零件 有一个面的粗糙度比较大比如12.5吧& &其他的面是6.3&&这个时候 怎么标?
能不能在图纸中标12.5&&然后&&右上角标其余6.3
就是说&&右上角的& &&&其余+粗糙度&&怎么选取,是选最多面的粗糙度 还是粗糙度最大的那个?
主题帖子积分
学徒工, 积分 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 积分
学徒工, 积分 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 积分
今天查了标准,标准里并无右上角一定要写粗糙度的要求。
视图也没说每个图都要有尺寸。
主要是我们公司标准化审图非弄出一堆自己认为的标准。没的办法。图可以按要求改,但咱自己心里要明白哪个是对哪个是错。
主题帖子积分
学徒工, 积分 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 积分
学徒工, 积分 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 积分
以最多的还是最大的在右上角,没有规定,见关于粗糙度的国家标准里面有说明。最多面的粗糙度在右上角要合理,也要合呼标准。
主题帖子积分
学徒工, 积分 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58 积分
学徒工, 积分 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58 积分
引用第6楼lei-12-13 21:36发表的 :
我这里有个问题& &一直想问的,就是一个零件 有一个面的粗糙度比较大比如12.5吧& &其他的面是6.3&&这个时候 怎么标?
能不能在图纸中标12.5&&然后&&右上角标其余6.3
就是说&&右上角的& &&&其余+粗糙度&&怎么选取,是选最多面的粗糙度 还是粗糙度最大的那个?
没有规定其余的粗糙度符号非要是最大的,这种情况在本人单位经常可以遇到。
主题帖子积分
技工, 积分 1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1 积分
技工, 积分 1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1 积分
引用第6楼lei-12-13 21:36发表的&&:
我这里有个问题& &一直想问的,就是一个零件 有一个面的粗糙度比较大比如12.5吧& &其他的面是6.3&&这个时候 怎么标?
能不能在图纸中标12.5&&然后&&右上角标其余6.3
就是说&&右上角的& &&&其余+粗糙度&&怎么选取,是选最多面的粗糙度 还是粗糙度最大的那个?
没有规定, 可以在图上标12.5,其余6.3
主题帖子积分
技工, 积分 1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5 积分
技工, 积分 1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5 积分
粗糙度全标注在图中会不会很乱,忘考虑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赢利性论坛。 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机械CAD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涉黄涉枪涉毒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 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我们的邮件地址是QQ:物理实验里的标准差问题,一个没角标,一个角标X的平均值,这两个东西怎么计算?就是图片里的那两个东西,比如给出实验里10次测量的数据,Xi (i=1,2,3...),求这两个东西,怎么算呢?_百度作业帮
物理实验里的标准差问题,一个没角标,一个角标X的平均值,这两个东西怎么计算?就是图片里的那两个东西,比如给出实验里10次测量的数据,Xi (i=1,2,3...),求这两个东西,怎么算呢?
物理实验里的标准差问题,一个没角标,一个角标X的平均值,这两个东西怎么计算?就是图片里的那两个东西,比如给出实验里10次测量的数据,Xi (i=1,2,3...),求这两个东西,怎么算呢?
第一个等于S/sqrt(n)物理计算题中大小写还用带角标吗?比如同一道题中出现v=s/t和p=F/S,S和s还用带角标吗?_百度作业帮
物理计算题中大小写还用带角标吗?比如同一道题中出现v=s/t和p=F/S,S和s还用带角标吗?
物理计算题中大小写还用带角标吗?比如同一道题中出现v=s/t和p=F/S,S和s还用带角标吗?
有时要带,有时则不要.在表示同一个物理量v=s/t中,如果题目有两个表示速度的量,就要加以区分,要加下角标.但只有一个表示速度的量则不需要加.具体题目,具体对待.
这个不用,只有同一个物理量有不同组数据时才写
最好带,不然易弄混,若因此被扣分,则很不值得。
S面积,s位移,不要加下脚标11034人阅读
阿英讲频率f,角频率Ω和数字频率w的物理含义--附MATLAB仿真&&
23:17:42|&&分类:
t=0:pi/50:2*
for OMEGA = 1:4
y(:,OMEGA) = sin(OMEGA*t).';
str{OMEGA}=['OMEGA=',num2str(OMEGA)];
h=plot(t',y);
legend(h,str);
&2. 频率f:单位Hz,频率f的物理含义是1s的时间段内包含有f个y=sin(f*t)完整周期的信号波形。根据f = 1/T 可以看出 f 表征的是1s时间段内振动了多少次。频率f不同于角频率Ω是绕着一个周期T时间间隔内物体绕原点转的圈数。由Ω = 2*pi*f&,看出f已经和圆周2*pi脱离关系了,手指头绕原点画圆圈投影到x轴或者y轴上的情况是指尖左右移动,或者上下振动的情况,这就是
f 的物理含义:在周期T内上下振动的次数,或者左右移动的次数。T = 1/f 下图中是正弦的情况,f = 1 就是1s内指尖从(1, 0)点向(-1,0)点移动再移回来1次。。。 f = 4 就是1s内指尖从(1, 0)点向(-1,0)点移动再移回来4次
t=0:1/100:1;
for f= 1:4
y(:,f) = sin(2*pi*f*t).';
str{f}=['f=',num2str(f)];
h=plot(t',y);
legend(h,str);
&3. 数字频率w:单位是rad。学习数字信号处理的要明白,数字频率实际上是和采样周期Ts联系在一起的,离开采样周期Ts或者采样频率Fs = 1/Ts单独谈数字频率w是没有实际价值的,因为此时它没有任何物理意义,这个我当初学的时候也没有弄明白,此点大家要谨记!数字频率w是从单位圆上的N点等间隔采样而来的,这个N不是别的就是数字周期,先给出数字频率w和数字周期N之间的关系:N=(2*pi/w)*k当信号是&以N为周期的时候,要求(2*pi/w)是个有理数,对这个不明白的请看数字信号处理的课本。w=2*pi*k/N,可见w的物理含义是相邻的两个采样点之间的弧度,w
= ΩT = Ω/Fs 是用Fs归一化后的频率。此时想想手指不沿着单位圆绕着原点做转圈了,而是在单位圆上有N个树坑,第一个树坑和第二个树坑之间的弧度大小为w。注意:采样频率Ωs &= 2*Ω 和数字频率是一点关系都没有!顺便说下数字周期N,N有两种含义:①f(n) = f(n+N)
&② 周期信号 f(n)的一个周期内有0~N-1共N个采样点。 cos(2pi*f*t) = cos(Ω *t) = cos(Ω*n*Ts) = cos(Ω*Ts*n) = cos(w*n)
N = 2*pi/w; % N = 8 ,此处是在数据上采样N个点,FFT时在频谱上也采样N个点
n = 0:N-1;
x = sin(n*w);
h=plot(n, x, '-o');
&注意上图中没有时间信息,所以没有任何物理含义。这在实际中是没有用的,所以要加上采样信息Ts或者Fs,才能知道具体的物理含义,比如这些圆周上的树坑是以多快的速度挖好的?Ω = w*Fs=w/Ts
是1天挖好(Ts较小)的还是3天挖好的(Ts较大)。由于采样丢失了Ts信息,即丢失了挖树坑的快慢信息,而仅仅将单位圆上树坑的个数N以及树坑之间的间距w保留了下来,仅仅是个最终结果。现实世界中有果比有因,非因果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必须弄清楚这些树坑是以什么多长时间挖好的,即要补充Ts采样信息,才可以对应到模拟角频率Ω,Ω*Ts = w 或者频率 f 上,2*pi*f*Ts = w 。
% 该信号的数字周期N = 8,模拟周期T = N*Ts = 0.008s ,实际频率 f = 125 Hz
N = 2*pi/w; % N = 8
n = 0:N-1; % n = 0:N 可能会更好看一些,但是要清楚第N+1点可是下一个采样周期的第一个点
x = sin(n*w);
h=plot(n, x, '-o'); %注意n没有定标,没有物理含义!
Fs = 1000; %采样频率为1000Hz
Ts = 1/Fs;
t = n*Ts; % t 时间序列的给法永远只有这么一种,请铭记!
T = N*Ts; %模拟周期T
f = w*Fs/(2*pi); % 信号的真实频率f
plot(t, x)
% (1) 做FFT的点数和时间采样的点数N(注意和数字周期N相同)相同时频率f的定标 --- 数据上采样N个点,频谱上采样N个点
freq = n*Fs/N - Fs/2; %频率序列的定标,注意此式子是本来面目,不要给此式子穿个马甲就不认识了,下面是此式子的变形
% freq = (n/N - 1/2)*Fs;&&&&&&& freq = (n - N/2)/N * Fs; % 注意0~N-1时 第N 点对应着 Fs, N/2 点对应着 Fs/2,
Fs/N 就是频率分辨率
% freq = (n - N/2)/N; &就是归一化频率,从-0.5 到 0.5 - 1/N , 看看不是 -0.5 ~ 0.5 哦,实际结合硬件编程就要这样干
X = fftshift(abs(fft(x))); %采用 N= 8点的FFT时的FFT,做FFT的点数和时间采样的点数相同
x_IFFT = ifft(fft(x));
plot(freq, X);grid
plot(t, x_IFFT); grid
t_ = (0:N-1)*Ts - N*Ts/2; % 等价的有 t_ = (0-N/2:N-1-N/2)*Ts;& 即 t_ = (-N/2: N/2 - 1)*Ts
plot(t_, x_IFFT);
&% 可以看出来频谱没有混叠!而且频率正确
% (2) 做FFT的点数和时间采样的点数N不同时频率f的定标,补零后FFT
补零后的FFT和补零前的FFT,两者会有较大的不同,但两频谱的包络还是一致的。设补零前数据长N,补零后数据长M(补了M-N个零值),则补零前的FFT有N条谱线,分别代表的频率点是(0,1,...,N-1)*fs/N;补零后的FFT有M条谱线,分别代表的频率点是(0,1,...,M-1)*fs/M。由于补零前后数据长度不一样,它们的分辨率(分别为df1=fs/N,df2=fs/M)不一样,在频域中谱线所代表的频率也不一样,所以这两个频谱所描述的对象也不相同。这里举一个例子,fs=1000HZ,补零前后数据长度N=500和M=800,对应的df1=2,df2=1.25。补零前的频谱是对应于0,2,4,...,500HZ的频谱,而补零后的频谱是对应于0,1.25,2.5,...,500HZ的频谱,所以两频谱中对应频率不两同,描述当然不同。注意补零前后fs始终没有变!
但是当特殊情况:M=(2^n)*N时,补零后的频谱相当于在补零前的频谱中插入(2^n)-1条谱线。与补零前的频谱中相重合的谱线,它们的幅值和相位完全一致。
Nfft = 1024; % 此处 Nffft/N = 128,所以要对结果的频谱进行128点的抽取,才可以得到正确的频率定标!
X_Nfft = fftshift(abs(fft(x,Nfft)));
freqNormalized = ((0:Nfft-1) -&Nfft/2)/N
freq = freqNormalized(1:128:end)*Fs; %&结果和上面的结果完全相同 -500& -375& -250& -125&&&& 0&& 125&& 250&& 375
X_ = X_Nfft(1:128:end);
plot(freq , X_);grid
4. 说说0~N-1和1~N和归一化频率
归一化频率:& -1&---------- -1/2 ---------- 0 ---------- 1/2 ----------- 1
频率f:&&& &&&&& &-Fs --------- -Fs/2 -------- 0 ---------- Fs/2 ---------Fs
模拟角频率Ω:-Ωs --------- -Ωs/2 ------ 0 ----------- Ωs/2 -------- Ωs
数值频率w:&&& -2*pi --------- -pi --------- 0 ---------- pi ------------- 2*pi
0~N-1和1~N都是描述单位圆上N个树坑的分布情况的,是一个正弦周期内应该采样的点的范围。&&&
① 0~N-1描述的概念是这样的:第一个采样点N=0对应w的w=0,最后一个采样点N-1点对应w = 2*pi*(N-1)/N。此时w=pi 处对应f = Fs/2或Ω = Ωs/2的模拟最高频分量对应 N/2
而不是[0 + (N-1)]/2 = (N-1)/2,因为最后一点即N-1点不对应Fs,从图像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一点,不注意的话在此就要犯错。A/D采样就是按这样0~N-1的方式操作。比如fftshift后往往要调整下频率范围此时要用到中点(N-1)/2
② 1~N描述的也是单位圆上N个树坑的分布情况,只不过第一点N=1的位置在 w = 2*pi/N的位置,最后一点N点对应w = 2*pi*N/N = 2*pi是零频率的位置。由于MATLAB中下标从1开始,所以这样表达有时候比较方便。此时w=pi 处对应f = Fs/2或Ω = Ωs/2的模拟最高频分量对应N/2,而不是[1 + N]/2,因为N=1点采样没有在t=0处。
下面看一个 1:N的例子
N=100; % 数字周期 N
Fs=2000; % 采样频率,只有确定了采样频率才能从数字信号频率确定实际模拟频率
n=1:N; % n = 0:N 可能会更好看一些,但是要清楚第N+1点可是下一个采样周期的第一个点
x=sin(w*n); %数字频率w=0.02*pi
t=n*Ts; % t 时间序列的给法永远只有这么一种,请铭记!
plot(t,x); %注意此时信号的第t = 0时没有采样点
f = w*Fs/(2*pi); % 信号的真实频率f
% 该信号数字周期为2*pi/w=100,模拟周期为T=100*Ts=0.05s,实际频率为w*F/2*pi=20Hz
freq1 = n*Fs/N - Fs/N; % 1~N时 频率序列 f 的取值应该和 0~ N-1时的情况一样&&
X = (abs(fft(x)));
plot(freq1, X);grid
freq = (n-1)*Fs/N - Fs/2; %频率序列
X = fftshift(abs(fft(x)));
plot(freq, X);grid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51635次
排名:千里之外
转载:14篇
(1)(1)(2)(1)(3)(6)附录8:量符号的下角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附录8:量符号的下角标
公​会​第4​届​第次​临​时​理​监​事​联​席​会​议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角标怎么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