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连mma第二节课 一个类似后滚翻的动作脖子脚扭伤肿了怎么办了 周六还有节课 现在脖子能活动 但还是疼 脖子有点

周四连mma第二节课 一个类似后滚翻的动作脖子扭伤了 周六还有节课 现在脖子能活动 但还是疼 脖子有点_百度知道
周四连mma第二节课 一个类似后滚翻的动作脖子扭伤了 周六还有节课 现在脖子能活动 但还是疼 脖子有点
脖子有点活动受限 周六要讲一些脖子抗击打 还有针对颈部一些训练 我能参加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那先看看去呀,坚持什么呢
其他类似问题
扭伤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富阳教研网 - 文章中心 -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一节小学体育课
用户名 &登 录
密&&码 &会员注册
你的位置: &
& 阅读正文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一节小学体育课
发布人:zxz&&&文章来源:朱新志&&&阅读:12129&&&发布时间: 09:27:22
页面功能:
&&&&&&&&&&&&&&&&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一节小学体育课&
一、现阶段优秀体育课的基本特点
(―)较好地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体育课程的性质。
(二)既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又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三)注重组织教法的有效性与多样性,教学步骤比较清晰。
(四)提高了课程内容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水平。
(五)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七)一节好的体育课到底有什么作用?
二、如何上好一节小学体育课
(一)体现课程理念
(二)落实教学目标
(三)合理选择教材
(四)课堂组织教学
1、强调一个“趣”字。
2、激起一个“活”字。
3、注重一个“实”字。
(五)课中教学评价
1、即时性评价。
2、阶段性评价。
3、总体性评价。
(六)驾驭课堂能力
1、示范美。
2、语言美。
3、教态美。
4、板书美。
5、心灵美。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一节小学体育课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一节小学体育课》从字面上理解,有三层意思:一是新理念。近几年,学习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指南》等法规性文件,对新课程有一定的理解,但更多的去理解新课程先进的理念、丰富的内涵。二是上好。要上好,首先要清楚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怎样上好课?这是我今天要作重讲的内容。三是小学体育课。我觉得这里的体育课姓“小”,对象就是小学生,就是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充满灵动和智慧的体育课堂,使小学生通过一定的身体练习,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目的。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虽然该课程取名为体育(与健康),但并不是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课程合并的一门课程。它也十分重视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其健身和育人的功能与价值。
而近几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学生的速度、耐力、柔韧、力量、爆发力等素质均有所下降,肥胖学生明显增多、近视患病居高不下,农村学生口腔保健水平较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令人担忧。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切实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将学校体育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农村中小学“三新一亮工程”、“六有工程”和“四配套工程”顺利实施,使得长期困扰农村体育工作开展的场地、设施和器材等矛盾已基本得到缓解。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愧对体育教师这个称号,更有责任在新课程的跑道上奋力向前。
老师们:《新课程标准》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它对于学生健康的成长,培养各种优秀的人才,特别是对教师的快速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我们只有不断去研究怎样在这些新理念下培养出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那才是我们应该做的。那么,如何在这种新理念下上好一节小学体育课,对我们一线体育教师来说变得尤为重要。
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一节小学体育课》,我主要讲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现阶段优秀体育课的基本特点
(―)较好地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体育课程的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一堂好课,能较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并能根据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实施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第一点,选择的教材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具有较强的教学因素;
第二点,制定的课堂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比较明确、具体;
第三点,注意了以身体锻炼和技能教学为载体,把各项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并突出了教学重点;
第四点,重视通过体育教学来发展学生的身体,重视课堂教学中运动负荷安排。
(二)既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又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课堂教学设计和改进教法上,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则是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积极参与、体验感悟,从而进一步合作探究、创造性地学习,体会运动带来的健康快乐。我们看到,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比比皆是,既不放任自流,又不高度统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能力和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语言亲切、易懂,以表扬鼓励为主及时评价,激发兴趣,深入到学生中用简短的语言提示指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身体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的理解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教师在体育课中对学生的启发、诱导、引领和调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改变过去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的被动学法,改为突出以人为本,从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体质体能,注重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在一堂体育课中各尽所能,相得益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决不能理解成体育课让学生放任自流,把体育课上成放羊课。
(三)注重组织教法的有效性与多样性,教学步骤比较清晰
现行体育课在组织教法及教学步骤上体现出的:一是,明确目的性;二是,较好地处理教师的讲解、示范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关系;三是,能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四是,重视运用的效果。
注重组织教法的有效性与多样性,教学步骤比较清晰就涉及到课堂教学结构问题。什么叫结构?一堂课根据教学内容分成几个部分,通常称教学结构。而教学结构多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国之后,我国的体育教学受苏联的赞可夫教学思想的影响,将体育课分成三部分,及开始与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这种三段式的教学结构影响了我国几十年。他的优点是: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不足是:教学过程死板,不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确立,教师备课只要将一些手段加入三段中即可。如同陈式化教学:开始与准备部分队列操练,然后做徒手操和专门性练习,基本部分:教师讲解、示范、辅导、纠正动作、巩固练习,结束部分:放松、小结、下课,完了。这种课就显得枯燥无味。经过改革,我们先后将音乐、舞蹈引进课堂,小学体育教学就故事情境展开,突出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在欢快的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掌握体育技能,以后,又将素质练习引进课堂,并且一度在体育界开展体育课突出运动技术技能为主,还是以身体素质锻炼为主的大讨论。这些讨论和探索,无疑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发挥体育课的学科作用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当前,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是在总结过去几十年中小学体育课的基础上,以及吸收国外好的经验的前提下提出目前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所以,在组织教法的有效性与多样性上更为丰富。
(四)提高了课程内容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水平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一直是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一些优秀体育课中,许多体育教师都能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地区与学校的实际,选择、开发、引进符合体育课程性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材内容。如:跆拳道、三门球、踢踏舞、轮滑、自制小沙包、酸奶瓶、纸球、纸箱、鞋盒、彩棒、莲湘、太极球、开花球、脸盆、雨伞等等,可以说是百花齐放,这些教材,不仅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文化价值与技术含量,而且也具有较强的教学、教育因素,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课程改革以来,已涌现出了一大批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体育教师。无论是事业心,还是业务素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就拿我校来说,我曾和同组的年青老师聊天,你们赶上了好时候,一是起点高,都是本科学历;二是机会多。我们校领导对所有年青老师都说过一句话:“当机会到来时,我已经准备好了。”而不是过去的“当机会到来时,我们准备好了吗?”。所以,我校的年青老师进步都非常快,有的进校两三年就获得了市级教学比赛一等奖。我们体育组就已经有四位属于这种情况。
(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本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度、广度、难度和复杂性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只能边实践、边总结、边进行理念创新。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很多不容视的问题和困难摆在了我们面前,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和面对:
1、运动技术教学的淡化:我认为技术是运动的有效载体,在体育教学中教给学生的一切活动都要通过某种技术来体现,而技术的形成是长期以来围绕运动项目及人体解剖结构的特点所逐步形成的。它自然有其合理性,但是,体育课毕竟不是运动训练,所以,我认为,新课程中对于教学中淡化运动技术技能教学是指不要对运动技术过细过繁运动训练式的教学。如:“推实心球”动作包括蹬、转、挺、推、拔主要动作结构组成,在教学中,没有必要将这几个过程都一一分开来教学,而学生往往拿到球后,在老师做示范,讲要领之后就能将球推出去。我自己多年来,任教的低年级体育课较多,在教学生“侧向投掷”时,过去,一直喜欢用“三拍法”进行教学,学生学的效果并怎么好,现在,我就采用示范法,就让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就行,比谁先学上。过分强调蹬地、转体,学生反而学得别扭。
2、教学内容的泛化:几年来,课程意识的确立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使体育教学从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注重了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但由于没有选择的标准和经验的不足,存在低龄化、幼稚化,或简单照搬生活场景的倾向,一些不是以身体运动为主要形式的游戏、劳作、魔术、骨牌等内容被引进了课堂,使体育课失去了自己的本质特性,偏离了课改提倡的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初衷。
例如:让水平三的学生把毽球当成秧苗,蹲在地上插秧、补苗、除草,并用空塑料瓶假装给秧苗施肥、浇水等模仿动作。由于缺乏教学因素,运动负荷也很小,学生不仅学不到什么运动技能,也锻炼不了身体,不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有关原则。
3、组织教学形式化: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又一个亮点。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出现了多样化的景观,但却出现了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学生内在情感和思维没有真正被激活。
一是:把“自主”变成了“放羊”。自主学习,也叫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等方式,在教师必要的讲解、计划和引导下,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是一种典型的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有的老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练习,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练得怎样也没有检查,没有反馈,学生一练到底,成了典型的“放羊式”教学。有的老师一味强调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定,学习方式自己选,学习伙伴自己找,但是表面上的自主,实际上的不自主。
二是:合作学习有形无实。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务,在明确责任分工的基础上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进行的学习,是一种建立在民主、平等、开放理念上的学习方式,旨在加强学生间的互帮互助,营造思维开放性交流的空间,促进学生间沟通与对话,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于是一些教师盲目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动机、时间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只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设计,把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状态,就在教师要求下结束了,显出被动和应付,偏重于形式,为合作而合作。如:
三是:探究学习被泛化。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是探究性学习所关注的三个目标。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在开展多样化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探究学习方法,盲目使用,只能是导致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
4、教学设计空泛化:在课程改革的前两年,一些公开课由于认识上的偏离,追求新奇的教学方法,大胆实践,有的课为了突现“生活化”,刻意将电视机、云梯等实物直接搬进课堂,费钱、费时、费力,不符合体育教学的特点,脱离了日常教学的实际。有些课没有主线,或分段过多且各段之间缺乏逻辑联系。有的体育课教案的“教学设计”比较空泛,抽象,某一节课的设计几乎可以用于所有的体育课;还有的“教学设计”则与教案雷同。在教学目标设置上也还存在多而全,重点不突出,不太明确具体,难以检查、评价的问题。有的教案对各项练习的时间与次数及课的练习密度与强度没有作出预计。。
5、教法手段简单化:有的教师比较注重组织与布置学生练习,但讲解、示范很少,缺乏其他的教法手段。在学习方式的运用上,有的教师从形式上考虑较多,但对运用效果重视还不够。有的教师为了求全求美,在教法上功夫不到家,重点不突出,表面上学生学得热热闹闹,但实际效果不明显,学生锻炼的价值不够。在运动知识技能的教学中,知识点强化不够,有的运动项目练习形式、手段花样很多,就是不能突出知识点,例如跳跃类的内容,绕了半天,就是不提“两脚用力蹬地”;投掷练习中,各种抛、扔、抡、投都有,就是不提“肩上挥臂”。
(七)一节好的公开课或体育课到底有什么作用?
1、传递了崭新的课程理念
新课程理念铺天盖地,广大一线教师从不同的层面感受到“新课程就是好”。可是与传统的课程相比“好”在何处,怎样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也跟着“好”起来,我们却一头雾水。体育课是连结新课程和教师的―个重要载体。体育课的课堂就是星星之火,听课者就是火种,―旦铺开,便可形成燎原之势。就我任教的体育学科来说,每一届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活动,都能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有位老师曾在小学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主题是:在新课程的推进过程中,什么对你的影响最大?排在第一的是体育课,73%的教师选择这―项,而选“专家讲座”的只占17%。这项调查可能受地域和学校差异的影响,但确实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广大教师参与新课程实验和研究的方式。毋庸置疑的是体育课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比任何形式都深入人心!
2、提供了鲜活的教学参照
体育课最大的特征来源于它的示范性,这是它与常态教学的本质区别。在体育课的课堂上,信息传递对象不仅是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因此,常态课就好比教师的“自留地”,在遵循基本规律的情况下,想怎么“掘”就怎么“掘”;而体育课则是教学“示范园”,它更多的是引导别人怎样去做,它始终追求着这样一个境界:教师在课堂上语言生动,有感染力;教态洒脱,富有激情;教法精当,洋溢着布局之美。学生在教师的鼓动和引导下,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课堂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许多名特优教师直言不讳地说:好的课堂就是一台”戏”,内核应当是火热的,真正走进孩子心中;外表应当是活泼的,吸引着孩子置身其中。一堂优秀的体育课就要我们创造这样的典范。
3、唤醒了强烈的成长意识
如果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那么体育课就应当是一种精致的艺术,教师听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有欣赏的愉悦、有情到深处的震撼、有局部处理不当的遗憾。教师在听课过程中,更多的是用自己的教学经验来同化和顺变,这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内在整合”,有了这一心理过程,体育课成为教师“自助式”成长的重要支撑环节。仅仅是一堂体育课,可却像暴风骤雨,把听课教师的心绪浇个酣畅淋漓。当他们把这种心情带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时,将激发起无穷的探究热情。
三、怎样上好一节小学体育课
我觉得上好一节小学体育课,要从以下六方面入手:
(一)体现课程理念
新――就是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努力把课上出新意来,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有亮点。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理念新――即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 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着教师的行为。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端正教育教学思想,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质量观。教育观念的更新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对于小学体育教师来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学生的观念。
1、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体育。虽然学生的智力水平、身体素质、运动技术技能和兴趣爱好都存在差异,但每一个儿童,都可以学习大纲规定的体育内容,都有条件按教学要求学好体育。
2、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体育。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当承认学生的差异,并向不同的学生提出有差别的学习要求,而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按同一个水平发展,学习完全一样的体育知识和达到同样程度的体育水平。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在体育课中体现因材施教。如:教学中老师们设计的“练习超市”、“快乐训练营”、“挑战自我”等练习环节。
3、允许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学习体育。如:在学习蹲踞式跳远时,我们根据学生的体能将学生分成三到四组,对于体质相对样差的学生,缩短助跑距离,在沙坑前跳起就行,无需强调腾空高度。对于体质中等的学生,则适当拉长助跑距离,突出起跳有力。而对于体质较好的学生,则提出较高的要求。
二是关于教师作用的观念。&&&&&&&   教师要用自己对课程与教学的专业理解,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成为课程与教学的决策者。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情境以刺激学生的动机,启发学生的思考。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应成为”居高临下”的指导者,而应成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也不应成为正确与错误的“最高裁定者”,而应成为一个鼓励者和有益的启发者。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堂,要求我们每位教师是位多面手,你示范做得好,组织能力不强不行,你组织能力强,但动作技能不拿手出不行。
案例:2004年年底,江苏省举行了一次全省中小学体育教学能手比赛。按说,体育教学能手比赛,只要比谁课上得好,谁的教案设计得好就行了。可是江苏省对新型教师提出了崭新的要求,比赛内容分为四个板块,一比上课能力;二比说课能力;三比演讲能力;四比才艺展示能力。前面两比,我们司空见惯,可后面两比,却是精彩绝伦。演讲是讲对新课标的认识过程,讲教学中感悟的片断,讲心得,讲教训,短短两分钟,给听众以震荡、以启迪,欢笑与唏嘘交替;掌声与泪水相融。才艺展示更是让观众赏心悦目,拉丁舞与武术对决;书法与剪纸争锋。四项比赛之外,还有教案和单元教学设计两项书面评比。通过这次展示比赛,令所有在场的领导、观众,对体育教师刮目相看。06年的比赛又增加了“现场评课”。
(二)落实教学目标
制定可行性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激励、发展与评价等功能。为此,制订的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可行,是可以检查、可以观察和可以评价的。如果课堂教学目标过于抽象和宽泛,教师则不明确这堂课要教成什么样子,学生则不知道这堂课要完成哪些任务,其结果必然是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达成到什么程度,均难以进行检查和评价。这种教和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是必须改变的。
制定的教学目标,应该符合教师、学生和场地器材的实际;符合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的进度;具有组织教法的保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抓住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体育学科本质特征,不能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方面四级水平的具体目标割裂开来。在设置一堂课的学习目标时,应体现不同方面的目标要求,并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适当突出某些目标。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运动技能和知识的掌握以及体能水平的提高,也要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目标也不宜过多,更不宜面面俱到。
例如,南京市凤游寺小学王骈老师学时教案的学习目标中,把“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具体落实到“为同伴鼓掌加油、呐喊助威”的操作行为。这样的表述,使得课堂教学目标不再是空洞的、虚无的。
在具体的表述用语上,越来越多的教师掌握了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表现四个基本要素,使教学目标的表述越来越规范。
在目标的表述上,我们要注意使用行为动词,如:了解、参与、知道、学习、掌握、提高、运用等。
案例一:何灿老师在第四届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中的一节《抛投游戏》课,他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
1、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游戏活动,对各项练习有兴趣。
2、能联系生活创编多种抛、投的动作方法,提高自然投掷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4、了解奥运五环的正确含义,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思想。
案例二:南通市永兴小学金海滨老师的水平一“系列小游戏”单元教学目标表述:
运动参与目标:能够以积极的姿态、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本单元游戏活动中并体验到快乐。
运动技能目标:掌握简单的跑、钻、跳、投、跨的动作,尝试多种抛和投的动作(投篮、抛射保龄球、投准大灰狼)。
身体健康目标:在游戏中做出跑、钻、跳、投、跨的串联动作,发展学生相关部位的力量和协调性。
心理健康目标:体验并描述成功或失败的心情,练习和游戏时表现出自信,可以在陌生的场地上进行游戏。
社会适应目标:能够与同伴完成任务并有序地进行练习,在游戏时不妨碍他人进行游戏,还可以表现出对同伴的尊重和关心。
案例三:扬州育才小学陈忠老师水平三(五年级)小篮球单元教学目标表述:
运动参与目标:能主动参与篮球运动的学习,示范所学动作和积极评价同伴动作。
运动技能目标:知道篮球运动的术语,初步掌握篮球运球、传球、投篮等技能,在小篮球比赛中会安全运用所学技能。
身体健康目标:利用篮球运动的各种练习发展体能。
心理健康目标:体验篮球运动的快乐,在篮球练习中积极展示自我,自尊、自信、自强。
社会适应目标:在篮球练习中,与同学团结互助,相互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
本单元教案一《运球》教学目标表述:
1、初步学会篮球原地、行进间运球动作技术,并能在游戏中合理运用。
2、提高控制球的能力及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3、培养创新意识,感受篮球运动的乐趣,形成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
(三)合理选择教材
1、有正确的教学观
我们应该了解,五个领域目标包含了两条主线,一条是发展主线,包括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另一条是运动主线,包括了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如果说发展主线是灵魂,那么运动主线就是载体,发展主线永远离不开运动主线。实际上也就告诉我们,体育课上实现的一切发展基本上是通过身体练习来实现的。这一点老师们的认识应该是一致的。
通过身体练习而获得的身体认知是一切认知的本源,是一切认知的基础,它不仅仅反映了体育课程的特色,更确立了体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特有的重要地位。
一节好的体育课,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尽量给予学生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提供丰富的内容,使学生体验成功和失败。&&& 选择、开发和引进的教材应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而不能选用那些以智力活动为主的非身体练习内容,如智力游戏、象棋、围棋等。
另外,身体练习的可替代性是体育教学内容中可供教师和学生选择的重要依据。如:篮球、手球、垒球是不同的运动项目,它们在提高奔跑、投掷能力及发展速度耐力和灵敏方面都是相同的,它们之间是可以替换的。在运动项目上,也表现可替换性上,如:引体向上、双臂屈伸、俯卧撑等均可以发展上肢力量。
我们还要了解小学阶段身体练习特征,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容易转移,因此一节课中和一个教学单元中的身体练习宜经常变化,适宜采用复合教材来教授。教学中,特别关注学生基本活动能力的发展,但不是把生活中的走、跑、跳、投、悬垂、支撑、攀登、爬越等原封不动地搬进体育课堂上来,而是以这些内容为素材,把它们设计成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运用于教学。
案例:二年级主题单元教学内容:
内容一:有趣的走(大步走、各种姿势脚前掌走、脚跟走、合作走、后退走等)
内容二:快乐的跑(高抬腿跑、大步跑、快速跑、变方向跑、往返跑、接力跑、障碍跑、侧向跑、合作跑等)
内容三:抛抛乐(轻物自抛接、甩、鞭打游戏、侧向投掷、掷准、掷远、各种掷远掷准游戏等)
内容四:军营夏令营(互动式队列操练、反口令游戏乐、一切行动听指挥、)
内容五:快乐的滚动(前后左右滚动、前滚翻、滚翻游戏乐)
内容六:球儿乐(球性游戏乐、拍球、踢球、投球、球类小游戏:夹球跳、保龄球、运球过障碍、趣味拍球、抛球比远、带球绕竹竿、踢球比准等)
内容七:绳儿乐(并脚跳绳、加垫和不加垫脚跳绳、单脚跳绳、双人或多人跳绳、玩绳游戏:踩蛇尾、抢尾巴、摆一摆、快快跳起来、钻山洞、绳弹的威力等)
内容八:快乐的爬行(象行、蟹行、蜘蛛行、蜈蚣行等)
内容九:律动和舞蹈(律动组合、集体舞、舞步:踏点步、进退步)
内容十:纸制系列游戏(玩纸炮、纸飞机比远、纸骨牌、纸棒、纸球等)
内容十一:拓展性练习和游戏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互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社交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在设计教学计划和组织课堂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方法,表现自己的能力,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体育;养成与别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并能耐心地带领学生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达到多次重复练习的目的,逐步掌握动作方法。
举例:独生子女问题。游戏中嫌弃胖墩跑不快,在拔河游戏中,胖墩却是大力士。从而引导学生不岐视弱者,每个人都可以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
2、突出教学重、难点
对教材的处理是一节体育课中教师独到的教学艺术的体现,也是有经验的老师的优势所在。对教材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体育课的效果。
前段时间,在我国体育教学理论界发生了一场争论,争论的主要内容是教案中应将“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目标”放在前面。为此,争了很长时间。我认为我们是要上好一节体育课,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谁放在前不是主要的,而将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把握正确却是一堂课的关键。如何确定的重难点?我认为所谓重点:就是该项目完成质量的关键环节。如:“蹲踞式跳远”动作,它的教学重点是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所谓难点:就是指该动作完成中容易出现并影响动作质量的某种环节。“蹲踞式跳远”动作难点就是腾空与落地。明白了这些重难点之后,教学中,不管你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必须围绕提高学生的速度和弹跳能力。而其它的动作都属于从属的地位。所以,在备课时,首先应备课的重难点,只有准确定好重难点,才能去考虑与之相关的方法和手段,否则,一切手段与方法都是无的放矢。一节好的体育课,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科学地选择、运用教学方法与安排教学步骤,解决课的重难点。
案例:盐城市第一小不蒋振华老师上的一节水平二(四年级)《小篮球运球》一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运球时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难点是:熟练掌握运球动作。主教材是这样处理的:原地自由运球,教师提示动作的要点――各种节奏运球(看、听几种节奏练习)――高人与矮人运球(正、反口令进行高、低运球)――找朋友(自由运球中握手交朋友,比谁找到的朋友多,老师提示:老师也喜欢交朋友!)――老狼老狼几点钟(即由跟踪老师运球到躲避老狼藏球环节),学生在一环接一环的梯进式的教学步骤中掌握了运球的基本动作,学得主动,学得快乐。特别是最后拓展练习,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合作投篮(投向高举的呼拉圈)、扣篮(向高举的呼拉圈中扣篮)的尝试,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放,兴趣得以提升,创新能力得到体现,较好地解决了课的重难点,课上得既扎实又生动。
可再举事例说明。
(四)课堂组织教学
1、强调一个“趣”字
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前几天与有关专家聊课程改革的话题时,就说到这几年新课程落实得比较到位的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可以说是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充满激情,富有活力,每堂都能从中得到启发,受到鼓舞,有所收获。
  (1)导入时引发学生兴趣。
  导人新课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的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为此,我经常从教材的特点出发,通过组织有趣的小游戏,讲述生动的小故事等方法导入新课。
准备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有很多,如:游戏法、比赛法、想象法、自练法、模仿法、舞蹈法、情境法等。
例如:将常规的“队列操练”通过趣味化、游戏化的改编,既达到队列操练的目的,又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练习效果。如:反口令三面转法;重新命名三面转法――1代表向右转、2代表向左转、3代表向后转等。
我特别重视课的导入部分学生的心理启动。在教学内容的起始部分,常采用各种趣味浓厚的小游戏(如:照镜子、看谁传得快、找伙伴、急摸四位、快乐节奏、师生对话、抢手指、猜拳、猜谜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一堂课的学习打下兴趣的基点。准备部分我更喜欢富有实效,一是与教材搭配(可举例),二是一物多用(可举例),三是形式多样(可举例)。  例如,在教水平一“立定跳远”动作时,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小学的吴伟老师的水平一(二年级)《情境游戏“戏荷叶”》一课。课伊始,就设计学生头顶荷叶奔向“青蛙妈妈”,通过模仿操,营造课堂气氛,直接进入角色,以达到热身的目的。
又如:去年我参加省优质资源录像课教学中的一节《队列队形》课中,一开始就诱导学生猜谜(身穿绿军装,头戴五星帽,手握冲锋枪,威武又雄壮。――解放军),一下子就将学生带进跟解放军学本领的情境中。
另外,向老师们介绍一个“队列创新报数”方法:
一是用英语26个字母进行报数;二是用22个汉语拼音音节报数;三是用口号、校风和校训进行报数;四是用国内外优秀队员的名字进行报数;五是用音乐音阶进行报数;六是用美术七种颜色进行报数;七是用学生最喜爱的动画片名进行报数;八是用学生最喜欢的小动物、鸟类、鱼类等名称进行报数;九是用水果、蔬菜、节日、节气等名称进行报数。这些方法可以根据不同水平段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效的选用,适用于室外体育课,也适用于室内体育课。
案例:盐城市第一小学朱建国老师,去年参加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在第二轮课堂教学比赛上的一节水平二(三年级)《后滚翻》时,在准备活动的设计上,小朱设计了“慢跑热身找家”和“玩垫子”,学生很感兴趣,特别是玩垫子,学生有的钻山洞、有的搭小桥、有的玩斗牛,学生玩的是热火朝天。试教以后,我发现滚翻练习最重要的一个准备活动就是要活动头部,否则学生在练习中容易扭伤脖子,所以,在试教后的总结反思讨论中,我们就觉得如果再专门做操已经没有必要了,说的时候,我突然想到李咏主持的“幸运52”有一个快速答题的环节,一分钟内看谁答对的题目多。于是,我就让小朱在肯定学生玩垫子很有创意,鼓励学生互相借鉴玩法之后,让学生迅速布置好自己的家(摆放好小垫子),然后,安静的坐在家里,接受老师的另一个考验“智力问答”,而这个答不是回答问题,而是根据老师所问的问题,正确的就使劲“点头”表示,错误的就使劲“摇头”表示,不懂的就用“左右侧屈”表示左想想,右想想。老师的问题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因为,小学各个年级都有技巧类项目。所以,这个教学环节,学生特别感兴趣,同时,也是课的一个亮点。(提示老师:这个题目老师可以事先准备好写在一张漂亮的小卡片上,如:适用水平二学生的篮球是方的、12加8等于30、老鼠是四害、今天是星期三、眼保健操每天做一次、你能用自己的头画一个大大的圆吗?正反都画一画,看谁画得又大又圆等等)。
去年的省四届体育教师能手比赛盐城大丰的参赛选手也同样上《后滚翻》一课,前面跟小朱老师差不多,就是活动头部的问题没有解决,我就将这个方法让她用上了,和我一起做评委的老师看了都说这个方法好,改变了那种单调的做头部运动的方法,学生多有兴趣。
后来,有一次在电视节目上看到一个身残志不残的女孩用脚指头写字的感人故事,我受到启发,将这个故事讲给我的学生听,就在自己三年级的技巧课上,在准备活动中,先指导学生玩“踩影子”小游戏,要求每位同学灵敏躲闪、安全踩中的情况下,每踩到一次就累计数字,看谁踩中次数多,并能诚实的报数。先是组织自由地互相踩,当然我也是和学生一同游戏,学生踩到老师的影子别提有多高兴了,我就在游戏中巧妙的利用急停、突然下蹲、变方向跑等方法,引导学生怎样踩到影子。然后,我让学生边背古诗边在场地上跑动,在背的过程中,我突然吹哨,学生要在最短时间内停住,想办法踩在别的影子上,没踩到或不守规则的学生罚做高抬腿跑,学生真是玩得特别尽兴。时间一到,我立刻收回学生,语言诱导学生用头、手臂、腰、腿写字,写字的内容也是要事先准备好的,能与课的内容有关联的。如:姓名、团结、友爱、合作、安全、滚翻等等,边写边用嘴巴配音数笔画,学生是兴趣高,课堂气氛好,师生同快乐。(现场互动一下写字)
同样,我在另外一节水平一:二年级的《快乐的滚动》一课中,两人一张小垫子,先引导学生模仿小动物绕小垫子通过走、跑、跳等方法进行“你追我赶”的小游戏,既提高了学生兴趣,又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在专项准备活动“活动头颈”环节中,我采用“智力问答”达到专项活动的效果(这里的题目要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特别有兴趣,不信你们也试试。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教学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努力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把适合教师讲解的内容尽可能变成适合学生探讨研究问题的素材。要尽可能给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活动的全过程中来,使学生成为体育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这样才能促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境界。
(2)学习过程保持学生兴趣。
在学练过程中,既需要学生的自身努力,也需要对学习过程产生兴趣。即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做法是:
① 重视运用场地、器材和电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②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③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组织学生相互交流,通过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④积极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而是对接受式学习的一种必要的有益补充,并不是说接受式学习就不要了,我们应当积极运用。但一定要把握住各种学习方式特点,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教学实际的需要和学生的身体条件与体育基础,正确地进行选用。
⑤面向全体学生认真解决好共性问题,这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的基点。与此同时,我们在教学思想上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方法上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好的发展。&&&
例如:跑的教学中,对于不同能力跑的学习可采用让距跑、梯式跑等方法。
案例:这里举和“四配套”有关器材所上的课的案例。略
由此可见,教学不仅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样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积极激发学生的情趣,必然激活和加速学生的认知活动。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积极的鼓励,会心的微笑,殷切的期待,教师为学生创造的愉说、和谐的课堂气氛,必然会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条件,有利于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水平目标中,对学生就提出“乐于重复练习”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会动作技术时,常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学练中感到不枯燥,有兴趣,也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学过程中的兴趣保持。如何做到这些,用事例来说话:
(3)结束过程延伸学生兴趣。
课的结束部分在教学中许多老师往往重视不够,游戏做完后,草草收兵,匆忙下课,有的老师放松运动根据不做,就简单小结一下就下课了。而结束部分恰恰是一节体育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学生生理机能的恢复。因此,体育课结束部分的放松练习,是一堂完整体育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激起一个“活”字
活――即教学方法灵活、把内容教活、让学生学活。
(1)教学方法灵活。&&& 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不存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学生都有效的”万能”的教学方法。因此,要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且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还要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这一整体结构中的一个要素,它和其他要素如教学任务、教材、教学手段、教学对象等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从这些方面综合考虑。从教学任务来看,感知新教材时,以引导法、讲解法、示范法为主;理解新教材时,以启发法、讲解法为主;形成技能技巧时,以练习法、游戏法为主。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视不同年级情况而定,平时教学以不同班级情况而定。此外,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所选用的教学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教学时间用得最少,练习方法有效,教学效果最好,达到教学方法的整体优化。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坚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动眼、动身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都要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都要坚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下面这个案例,是盐城市第一小学杨春老师07年获得市体育优质课一等奖的课例:
《弯道的乐趣》实践课教学设计
盐城市第一小学&&&&& 杨& 春
一、指导思想
&&& 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模式。正确认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提高,从而求得新的发现和共同发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在相互情感的交流中,学会方法、掌握技能、获得成功体验。
二、教学内容:弯道跑&&& 游戏:音乐转圈
三、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初步了解弯道跑的原理并能用它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弯道跑的问题。
&&& 2、通过游戏,使学生体验弯道跑动作要领。
&&& 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友伴合作,善于观察的习惯,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 课的帷幕拉开,首先用语言激励学生努力为本队争取奖章,集中学生注意力,增强全队荣誉感。紧接着用动感的音乐做背景,多彩的游戏做铺垫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需求。通过游戏舒展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做好主教材学习的身心准备。
2、探索创新:小学生都具有新奇和好胜的心理特征。这一部分安排小博士提问和“你追我赶”的游戏,提高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善于观察与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带着疑问在自主练习中解疑,使学生真正感受弯道跑“乐中学”、“学中练”、 “练中玩”的乐趣。&&& 3、增知促技:这一部分首先采用学生合作学练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弯道跑的能力。再次通过趣味性、竞技性较强的“叫号跑位”和“十字接力”游戏连接,使教学的内容生活化、趣味化、实效化。
4、恢复身心:采用“音乐转圈”这个既有趣、运动量较小的游戏,让学生慢慢从比赛的兴奋状态下慢慢恢复,愉悦身心,起到课结束,趣仍存的目的。
五、教学特点:
&& 新课标,新运作,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和谐发展,美体课堂,民主平台,学生主体,趣味学习,增知促技,培养能力,师生同乐,思品升华。
《弯道的乐趣》实践课教案
学习目标:
& 1、学生能初步了解弯道跑的原理并用它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弯道跑的问题。
& 2、通过游戏,能体验弯道跑动作要领。
& 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善于合作,善于观察的习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学习内容: 1、弯道跑&&& 2、游戏:音乐转圈
学习重点:身体自然倾斜& 手臂正确摆动& 全身动作协调
体育委员队,报告人数。
教师到位,观察情况。
体育委员整队
快、静、齐
1、师生问好!
2、趣味导入
3、热身练习:
&& 玩呼啦圈
1 亲切问好!
2 讲解游戏方法。
3巡回观察。
1、向老师问好!
2、注意听讲。
3、分组练习。
1、体育小博士提问。
1、生动讲述。
2、情景提问。
1、听清问题。
2、融入情景。
1、小组长带领热身活动。
& 你追我赶
3、发放小小调查表。
1、提醒运动前要热身。
2、讲解游戏方法。
3、巡回观察。
1、组长带领下热身活动。
2、认真了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3、分组练习。
1、问题:为什么身体要倾斜?
2、传授弯道跑的技巧:
右肩高 左肩低 跑起来像架战斗机
1、组织各个小组评分。
2、带领学生原地练习。
1、踊跃发言,尝试练习。
2、仔细观察,认真听讲,合作学习。
1、弯道跑练习。
& 叫号跑位
& 十字接力
1、讲解练习方法
2、组织学生游戏,巡回观察。
1、听清练习方法。
2、游戏兴趣高,守规则。
1、音乐转圈。
2、放松练习。
1、讲解游戏方法。
2、与学生一同游戏。
1、了解游戏方法。
2、积极参与练习,
遵守游戏规则
1、教师提问。
2、布置下节课
3、回收器材。
1、引导学生谈收获。
2、指导学生收器材。
3、宣布下课。
1、积极发言,交流体会。
2、指定小组收器材。
3、愉快下课。
篮球场2块&&&&& 录音机1台
呼啦圈40只&&&& 磁带1盒
标志筒4只&&&&& 调查表51张
平均心率:
约120-130次M分
课后小结:
练习密度:
&&& 30-35%
附:小小调查表&
&&&&&&&&&&&& 项目&&& 姿势
有向外的力拉你吗?
A:有&& B:没
A:有&& B:没
A:保持正直姿势
B:身体左右摆动
A:向内倾斜
B:向外倾斜
A:左右摆动相同
B:前后摆动相同
A:外侧摆动大
B:内侧摆动大
(2)把内容教活。&&& ① 选择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
在一节课中教什么内容,是教学单元已经确定的,但要根据教学的实际变化和学生实际接受水平以及学校场地器材等因素及时调整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使课的内容设置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并准确地把握所授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使教材处理得当,明确通过该内容能够帮助学生达成哪些目标。
新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给老师们提供了较大的空间,这不能理解成给我们增添了更多的自由度,随便想一内容就进课堂了,而洽洽相反的是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更应当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能等方面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不同水平段学生的教学内容。换句话说,体育课教学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学生体育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与基本技能。具体说选择要符合以下要求: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性别特征;
运动形式活泼,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有健身性、知识性、科学性和人文性;
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
因地制宜,简便易行。
当前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存在幼稚化、低龄化、劳动化和形式化的倾向,是需要注意克服的。(正面:低年级情景教学:立定跳远――“小青蛙找妈妈”。高年级用小青蛙找妈妈不合适)
案例:某小学张老师的水平二(三年级)《连续前滚翻》一课,她运用一个“带响声的塑料小玩具”贯穿课的始终,通过腹跟大腿夹玩具――下颌夹玩具――两腿之间夹玩具――将玩具放于臀部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团身紧,低好头,并好腿,及时收腿,一环套一环地实施教学。遗撼的是这位老师在课堂节奏把握上有所欠缺,又是在圆形队上组织教学,老师的讲解与指导有效性不够,学生练习得不够到位,课堂显得有些松散。“小玩具”是一个创新,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能否积极地参与学习,能否扎实地掌握运动技能,能否有效地锻炼身体和提高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关键取决于教师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学习条件,营造什么样的学习氛围,选用什么样的组织教法,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如何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等。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保证把教材教活,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案例一:“寒风中的孩子”。小王老师是个身高近1米90的小伙子,长得瘦瘦的,但挺帅。那天他上的是水平一的课,内容是两个游戏,目标是参与和交往。天很冷,大概是3度左右吧,雨刚停,地面还挺湿。小孩子们脱掉了外衣,穿着绒线衫、绒衣等站在又湿又冷的操场上,课开始没多久,一些请来看课的外校老师纷纷躲到门厅里去看了。上课进行到游戏内容了,第一个游戏是“狮王出巡”,王老师让学生们围成一个大圆圈,他站在中间,手里拿着一叠头饰,小王拿起第一个头饰说:“我先做狮王,同学们扮小动物。狮王出来了,小动物该怎么办?”挺好,给了学生们想象的机会。可是,这时学生们中间有一个怯生生的声音说:“老师,给我一个。”一个小孩向圈内跨了一步。孩子们非常聪明,老师手里只拿了不多的头饰,绝对轮不到一人一个。所以,这个男孩第一个提出了要求 于是第二个男孩向前跨了两步,向老师伸出了自己的手……乱了,乱了。许多学生都伸出了小手找老师要头饰。这时的场面就像电影镜头:Oliver wants more。《Great Expectation》(远大前程)中的奥利弗在孤儿院里由于饭没吃饱,走向厨师,向厨师怯生生地说了一句:“我还想要一点。”小王不知所措了,在他的教学设计中肯定没有这一个环节,面对着这群小孩该怎么办?他把手中的头饰高高举起,一群孩子紧紧地围绕住他,跳啊跳地想得到一个美丽的头饰。短短的几秒钟,课乱套了,不知他会怎么处理?有两个答案,大家一起参谋一下,小王该选择哪一个?答案一:小王急了,大声地喊着:“不许进来,排到圈上去!”孩子们顾不上老师的喊声,还是一个劲地拉扯老师的衣服、袖子,不断地重复:“老师,给我一个。”五分钟以后,谁也没拿到头饰,小王一看,已经到了该做下一个练习的时间了,说声:“这个练习不做了,现在开始做第二个游戏:老鹰捉小鸡!”学生满脸不高兴的样子,分成了四个小组,开始没精打采地做起了“老鹰捉小鸡”……答案二:小王一看这情境,跟自己的设计完全不一样,看着这些孩子眼巴巴地望着自己手中的头饰,他做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举动。他把头饰一个个地由上而下地随机戴在了一些学生的头上,还一边在说:“啊呀,现在的小动物真厉害,狮王一出来,就被小动物给包围起来了,是不是小动物们想把我这狮王给赶出森林啊?”只要王老师手里还有头饰,孩子们就在不断的挤,再一听老师说,把老师给挤出森林(圆圈)去,更用力地挤啊挤,还伴随着欢乐的笑喊声。小王在圈里,东摇西晃地有意让学生们挤,因为学生并没有形成合力,所以小王总是在圈里晃。最后,看看学生也挤得身上热了,时间也差不多了,小王就慢慢地向圈外移动,嘴里还喊着:“啊唷,狮王受不住了!”小王出了圈子,孩子们高兴得拍起了巴掌,纷纷向别人夸耀自己在这场与狮王的战斗中做出的“贡献”,这时早已忘了头上是否得到了头饰。第二个游戏又在欢笑中开始了……
说到这,我就想到体育课中老师的应变能力,应变能力常常能够帮助教师摆脱教学中的困境,有时甚至还会取得意料不到的收获。特别是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我们会碰到很多新问题,应变能力成为体育教师的超常智力的表现。下面让我们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二:盐城市第一小学何灿老师去年参加盐城市新课标研讨上的一节水平一的投掷课。根据教学程序,在投一投的教学环节中,原定是向前投远的练习,但由于那天风很大,学生手的轻物“彩毽”怎么也投不远,何老师灵机一动,随即将投远的练习改成向地面的投掷,比谁“地炮”响,学生在七零八落的声响中体会到了练习的乐趣。听课的老师以为就是这样设计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案例三:“裤子上的拉链”。在一节初一年级学习技巧运动DD前后滚翻的课上,小张老师精心地设计了一些有趣的、能够让同学们连贯起来进行的滚翻动作,并且他在课前把场地布置得非常引人注目。他把八张大红面子的技巧垫排成了一个八卦形,并且用绿色的海绵垫把技巧垫连接了起来,围成圆形。上课时,学生开始赤足站在绿色的海绵垫上,滚翻时可以沿着圆,不断地进行。当学生看到这么可爱的红垫子时,都忍不住想在上面滚一滚了,可是,张老师还是让大家先排队站在了海绵垫上,在做了些准备活动后,学生们已经有点迫不急待了,纷纷说:“老师,让我们翻吧!”就在这时,小张突然发现了一椿让他几乎要笑出来的事:“小豆子”的裤子上拉链没拉好!小豆子是班中有名的调皮鬼,上课总要想方设法地跟张老师“过不去”,不是把乒乓球打丢了就是篮球上了屋顶,不是把山羊给弄翻了,就是把同学给搞哭了,小张看见他就头痛。今天,小豆子的拉链……小张脑中闪过一组镜头:小豆子翻跟斗时,女生的哄笑;小豆子在全班同学面前羞得蹲在了地上。“如果我现在喊一声:小豆子,你的拉链没拉好!”好像是在帮他忙,其实,这句话一定会让所有同学扭过头去看他的(因为队伍是圆形,所以人人都能看见其他任何一个同学)。哈哈!话已经到了小张的嘴边,突然变了!小张喊了一声:“立正!”的口令,然后是:“向后转!全体同学检查一下自己的服装,女生把上衣束在裤子里,男生各自检查裤子的拉链是否拉好。”在学生忙于检查自己服装的时候,小张盯住小豆子看他的动作,果然,小豆子发现了自己的疏忽,用最快的速度,唰地一下把拉链拉了起来。小张等所有学生都完成了检查后,又喊了声向后转,学生面向圆心了。小豆子看着张老师,伸了伸自己的舌头,小张呢,似见未见地微微点了下头,意思是:“我早就注意到了。”这节课,小张上得特别流畅,小豆子没有捣乱,而是积极地、认真地做着各种滚翻,还不时地提醒同学,排好队伍,依次做动作。下课了,小豆子满头是汗地跑到小张面前说:“张老师,有什么东西要我帮你送到体育室去吗?”打这以后,小豆子成了张老师的好助手,每节课提前来帮张老师搬器材、拿东西。
③构建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体育学习和体育发展的主体,要正确构建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就必须正确认识学生主体的基本特点:一是,学生主体是指学习主体,而不是生活主体、娱乐主体、购物主体等别的什么主体,所以不能把学生说成是“上帝”或“顾客”,学校也不是商店、不是饭馆、不是娱乐场所。二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是处于发展中的不成熟的主体,他们所掌握的体育知识、技能还不多,运动经验有限,对体育的认知水平不高,甚至对自身的体育需要也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学生的体育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育对其所施加的影响。三是,学校教育必须反映国家的意志,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必须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学校的有关规章进行学习。四是,学生是能动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技能的容器。据此,我们在构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时,一方面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注意不能把学生的“主观性”误当成“主体性”。
案例:水平一《跳橡皮筋》一课
学生在完成了第一部分“我是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后,开始第二个教学环节――跳橡皮筋,这个项目对于学生来说是喜闻乐见的,教师一讲完内容和要求后,学生马上开动力脑筋,开始创编各种花样的玩法:有三人组跳的,有六人一组转圈跳的,有五人一组跳花篮的,还有在教师提示下完成的单脚或双脚越过横橡皮筋的等等。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思考,可以说完全沉浸在尝试、探究中。教师在此基础上,用语言进行激励,适当地集中,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学生进一步练习、尝试。
比较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教学内容、方法、组织由教师定,学生只要服从就可以。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改变了那种封闭和被动,从教师在精心备课时就要去考虑学生会如何学、学习的效果如何,教师要如何引导、组织学生去自主学习、发展、尝试。让学生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中,并以一发现者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而且对所学内容产生一种强烈地求知欲望。
通过这样地教学,学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要我学”为“我要学”,而教师也不仅从“教学生学习”,更是“教会学生学习”,并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④体育教学应重视运动负荷的安排。
毛振明教授在《如何看待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文章中明确提出:“体育课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没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学生就无法掌握运动技能,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也无法得到发展,体育学科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本质属性和特点,体育课也就不称其为体育课了。”
体育课必须有适宜的运动负荷,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特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体育课堂教学中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是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应对各项练习的时间和数量,作出比较具体的预计。要改变目前有些体育课运动负荷过小,学生得不到有效的锻炼的局面。
影响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因素有:课的目标、学生的个体差异、季节气候、授课时间和教材内容、场地器材及其它因素。
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一是体育课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这是由体育课的特点所决定的;二是运动量和密度能检验一节课的活动效果,是反映练习效果的重要指标,也能起到发展体能的作用;三是单纯依靠体育课运动负荷是远远达不到增进学生健康的目标的,为此,现代体育课应是一种能使学生自我拓展的课,要关注学习效果能向课外、校外及终身体育方面延伸;四是新型体育课应该关注学生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负荷,看这些负荷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五是,现在体育课由于注重了学生主体的发挥,运动量和密度实际上在增加,但强度比过去有所减少;六是,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应把每节课的运动负荷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但不必节节课都过分追求。&&& 关于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的几个概念在这里想再简单地提一下,这是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什么叫运动负荷?就是指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总和。如:100米跑,最好成绩是12秒,12秒就是他的最大强度,100米跑4次,就是他的量。
什么叫强度?就是通过运动对人体技能刺激的深度。刚才说的100米跑12秒就是他的最大强度。
举例:下面我们来互动一下,在职考命题中我出的一个题目,在此请大家一起做一下, 有一题目是:一名学生100米最好成绩是12秒,老师要求学生在训练中按80%的强度跑4组,请问每组的成绩是多少?(12秒除以0.8等于15秒),
在这里,我教大家一个最简单的计算公式:径赛项目是用成绩除以强度,田赛项目是用成绩乘以强度。如跳高2米,就是2米乘以0.8等于1.6米。考试中98%的老师都是错的。
什么叫平均心率?就是一堂课中平均每分种的心跳次数。一般地说,学生课堂平均心率在120-130次M分为小运动量,130-150次M分为中等运动量,160-180次M分为大运动量。
由于考虑到学生中安静心率有差异,所以,用心率指数来表示一堂课的运动量。
什么叫心率指数?指课堂的平均心率除以课前安静心率。一般说心率指数1.2-1.3属于小强度,1.4-1.5属于中等强度,1.6-1.8属于大强度。这个题目答对的老师也很少。
什么叫练习密度?是指练习时间与课堂教学总时间之比。一般说课堂练习密度掌握在30-35%为宜。
什么叫运动生理曲线?是指在体育体育课中,听课者随机抽几名学生作为代表,在体育课进程中,定时测量脉搏,并标在准备的曲线图上。
它可以反应一堂体育课中,学生承受生理负荷在不同时间段的大小,更可以反应出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的不同时段安排学生运动量是否科学。根据我多年的实践,体育课中的生理曲线,大致有以下几种:
前低后高型、前高后低型、双峰型、踞齿型和不规则型
一般地说,前低后高型和双峰型较为科学,而其它图型,特别是踞齿型和不规则型就明显看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项目安排、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明显不合理。如:教师讲解时间过长,学生活动时间较少,器材不足,影响学生练习次数,都有可能出现以上的不合理图形。所以,一堂好的体育课,不仅要看教师的教材教法是否科学合理,也要看学生在一堂课中是否承受了合理的运动负荷,这是体育课和其它学科的根本区别。
以上这些指标应当牢牢地记在我们心中,自觉地调节学生的运动量。过低的运动量达不到锻炼的效果,过大的运动量会影响学生身体健康,影响学生下节课的学习。所以,掌握科学的运动量、运动负荷是我们上好课、评好课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有人提倡在体育教学中掌握小强度,大密度为好。
(3)让学生学活。
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  ①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对学生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话语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尤其是后进学生,对他们更要少批评多鼓励,从而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与教师合作的欲望。
案例:南京市芳草园小学的陆生宁老师,是一位特别有爱心的老师,善于思考与研究的老师。她的教育教学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07年《中国学校体育》第4期中她写的“惩戒――爱你没商量”和第7期写的“我喜欢的五个人”都是我们教育教学中很好的案例,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自己曾经设计的一节《美在我身边》课中“篝火晚会”情境,学生创意“火苗”效果很好。(一名最调皮的学生想出四人躺在地上用手和脚的动作模仿火苗获得“最佳创意奖”)
②活用体育器材。场地、器材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利用,一定要目的明确、经济、实用、有效,符合教学的需要,要从实际出发,不要盲目追求高规格、高标准,不搞形式主义。
案例一:这里先介绍一下第四届省能手比赛中的器材选用。这次实践课现场单独设立的“创新奖”,起到了明显的导向作用。南通杨菊红“纸箱加大垫子”、常州李勤“沙盒加泡沫板”让我们看到了久违的“支撑跳跃”;南京刘弘与无锡秦敏用体操棒代替单双杠“杠上支撑”让人大开眼界;镇江孙晓庆的“快乐藤铃球”、连云港的宫莉的“巧玩置物桶”、南京吴悦的“腰旗橄榄球”、苏州王军的“盆操”、常州张勇卫的“太极柔力球”和我设计的“莲湘伙伴”等一批新器材,使人赞叹不已。也反应出老师们特有的教育智慧。这也是给老师提供一些有创意的体育器材,意在让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新课程需要,我们的孩子更需要。
案例二:盐城市第一小学袁志欢老师的《有趣的鞋盒――障碍跑》一课,鞋盒一物多用,经济实用。具体教学流程是:
1、教师用亲切的口吻:老师想在这节课上给同学们改名换姓可以吗?进入到师生共同学习的体育课中,5个队分别叫“安、全、过、障、碍”,利用各种简单的小游戏集中学生的注意状态。
2、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鼓号队,老师和你们一起来模仿一下鼓队吧!腰鼓是我们中国民间乐器的一种,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人们经常用腰鼓表演来表现欢乐的心情、喜庆的气氛。我们一起来创造各种腰鼓敲法吧!
3、“我上、我上、我上上上”简单又实用,起到热身又动脑的作用;再加上“金苹果”的游戏,这样的课堂气氛越来越好。
4、队列队形与游戏相结合改变了队列练习的枯燥,用“安全过障碍”的口号,让学生知道了要安全过障碍,同时使学生对队列队形有个很好的认识。
5、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简单实用,发展了学生的快速跑能力,知道要安全的越过障碍,同时使师生关系融洽,再加点创编,效果则更加。
6、摆障碍:是课中很好的休息、合作的过程,同时又是向课的高潮的过渡。
7、接力竞赛:是课的高潮部分,运用游戏、比赛教学法,让学生综合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过障碍的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灵活的运用,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8、游戏放松:运用“写字”游戏的放松方法,一边放松,一边总结,达到缓慢收心、总结评议的效果。
这节课教学主要特色有三点:
1、教学中灵活运用情景化、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和“一物多用”的器材利用理念,将枯燥的跑步变的很有趣味性。
2、教学中灵活的将学生个体和鞋盒的不同摆放作为障碍,将人障与物障有机的衔接好,同时将队列队形教学运用其中,使得队列队形变得不在令学生乏味。
3、注意降低成人过障碍难度的要求,设计符合小学四年级学生过障碍的方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用游戏与鼓励的措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那么,针对我们现有的体育器材,如何用活它,下面案例可以说明:
案例:(绳的一物多用,棒的一物多用,小垫子的一物多用等)略  ③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  引导学生撑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习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切实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如:南京夫子庙小学卫红老师的《立定跳远》一课设计的“快乐训练营”,让学生在不同层次远度练习中获得成功。一位老师的《前滚翻》教学中“从胯下看天空”让学生学会低头。
 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这样也可以使学生敢于暴露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我们一定要抓住课堂的有效时间,尽量减少课前整队、组织教学、搬运器材等方面的时间,创造有效的学练时间,让学生尽快掌握动作技能。(可举例说明)
4、注重一个“实”字
实――就是教学中要讲求实效,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用足球场上的一句话来
说,就是教学要“到位”,即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充实,课堂训练扎实。
(1)教学内容充实  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一节课的容量过大,知识点过多,学生难以接受,而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小,知识点过少,则浪费时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案例一:自己在十五课题中期交流会上的一节室内课《快乐之旅》,这节课以“盐城一日游”为主线,引领学生在旅游途中介绍家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让学生在争当小导游的活动中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学会在合作中自理、自护、自救。
案例二:有一位老师的一节水平二(四年级)呼啦圈一课:在内容的搭配上不够合理,。内容决定课的效果。
教学中一定要明确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以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或者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影响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2)课堂学练扎实。即体现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做到练有目的,练有重点,练有层次,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并注意反馈及时、准确、高效。
案例:记得看过一节水平一(二年级)《快速跑》教学,通过情境教学,引领学生走进大森林,和动物们交朋友,准备部分选用模仿动物形象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选取的音乐特别典型,尤其是这位老师惟妙惟肖的模仿动物形象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给所有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这也是征服评委和老师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材的处理上,徐老师也是层次分明,训练有数。在情境中引领学生练习碎步跑、快速起跑、加速跑、追赶跑到游戏跑。
案例:还有一位老师组织二年级学生学习立定跳远的动作时,教师不是用传统的“一、二、三,跳”,而是把全班分成12个小组,每小组4人,然后互相选择一个小组,面对面站立进行立定跳远,快要跳到时用脚步跳出“石头、剪子、布”,把对方赢来过来直到最后一个人,然后又去挑战另外小组,一节课下来学生一点也不觉得累,还自己创造了手脚并用的“石头、剪子、布”、曲线立定跳远等方法。这样新颖的教学方法一下子抓住二年级学生的心,学生学得既快又自觉,质量和效果明显提高。&&& 在这个案例中,因为教师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教学效果非常好。同时一节成功的体育课对他人是否有借鉴作用非常重要,在观摩课一节课的时候,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并不会把这节课一成不变的都记录下来,而是看一看、听一听有哪些教学内容的搭配、教学方法的运用、知识的互相渗透等方面值得自己学习借鉴或者在以后上课中有什么用处,那怕是一点也可以。
(3)提高组织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是一位体育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实践中我们总感到有的老师的体育课堂训练有数,组织有方,学生的亲师力强,而有的体育老师组织能力欠缺,课堂组织松散,学生凝聚力、向师性不够,教学效果明显有差异。特别我们还有许多兼职的体育老师,对于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就更力不从心,我们知道,这不能怪你们,但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我们应该在实践不断摸索,不断提高。
而严密的课堂教学组织是我国体育课堂教学多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特别是现在,许多学校都面临着班级人数过多,场地器材不足的问题,如果没有严密的课堂组织,没有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和严格要求,教学很难顺利进行,学生不仅学不到东西,得不到锻炼,而且还容易发生伤害事故,所以,严密的课堂组织纪律,既是保证体育课教学有序、有效和安全进行的需要。此外,这也是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团队意识的需要。
案例:去年的省四届小学体育教师能手比赛,一改过去体育课只用40名学生的习惯,真正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出发,要求上课的老师用整班上课,把这次比赛当成一次家常课来对待,这就给上课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要把家常课上出自己特色、上出精彩,而事实上,所有参赛的老师也都没有辜负同行们的希望,他们的精彩表现给观摩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课堂教学评价
1、即时性评价
2、阶段性评价
3、总体性评价
(六)驾驭课堂能力
一节好的体育课,老师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有效把握和调控,会给听课老师美的享受,而这里凝聚是老师们自身所积累的除以对教材进行有效处理外,还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示范美。要确立任何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都无法替代教师本身的讲解和示范这样的理念。教师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常常会引起学生的钦佩和赞美,学生由此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欣赏==羡慕==向往==跃跃一试,从而起到良好的激励效应。示范能力也是我们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近两年,对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示范动作缺失的现象也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体育教学的示范动作是必不可少的,技术动作示范是无声的教育,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把学生带到一种独特的享受之中。所以,动作示范仅停留在完成动作的水平上是不够的,应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使一个动作示范构成一种美的造型,创造一种美的境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蕴藏在体育运动中的美学魅力。体育课上示范的时机,可以是让学生集中观看,也可以在学生分组练习巡回时示范指导,还有的老师设计了师生挑战的环节,通过学生和老师示范的对比,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这些方法都是很好的。实际操作中,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个人特点,合理使用。上学期我校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通过规定动作、抽签动作、自选动作等形式,提高体育教师的全面素质。所以,平时体育教师业务进修应当包含教学内容的正确示范。
2、语言美。教师的工作主要依靠语言的表述进行交流,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但是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就不只是为了交流思想,更重要的作用是为了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时甚至比专业知识还重要。
有句名言说得好:“一个好的老师,同时应当是一个语言大师,否则是很难懂得教育艺术和技巧的人”。语言是传播知识的主要媒介,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是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学语言要规范正确,又要生动鲜明,尤其在讲解动作要领时,语言必须清晰、准确、形象。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做到:  (1)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3)注意语言的启发性和教育性。
(4)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和示范性。
&&& 体育教师的语言应当是简洁明僚,切忌拖泥带水。所以,有时我们老师将教学内容和要求编成口诀,教学中既节省时间,学生又容易掌握。
案例:这里想例举课堂教学中利用师生对话交流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低年级学生练习“原地踏步走”动作时,教师运用简洁的语言口令和学生进行互动:
第一种是:师:抬头挺胸,生答:1―2―1;师:眼看前方,生答:1―2―2;
师:两臂摆起,生答:1―2―1;师:两腿抬高,生答:1―2―1。
第二种是:师:左脚起步,生答:1―2―1;师:两臂摆起,生答:胸挺起;
师:眼看前方,生答:头抬起; 师:精神饱满,生答:走得齐。
第三种是:师:抬起你的头,生答:挺起我的胸;
&&&&&&&&& 师:甩起你的胳膊,生答:抬起我的大腿,1-2-3-4,1234。
稍息:& 师:两脚分开,生答:与肩宽;
&&&&&&&&& 师:两手背后,生答:站精神;
师:右手紧握,生答:左手腕;
师:抬头挺胸,生答:向前看。
立正:&&& 师:脚跟并拢,生答:脚尖分;
师:两腿紧靠,生答:不留缝;
&&&&&&& 师:五指并拢,生答:贴裤缝;
&&&&&&& 师:收腹挺胸,生答:向前看。
童谣在教学中的运用,就是边念童谣边模仿各种动物形象,发展学生的模仿力和想象力。如:小青蛙、小白兔、小鸭子、小蚂蚁,小燕子、小蜜蜂等。
案例:北京的一位老师利用童谣口令美化学生心灵,在做徒手操练习中往往使用1-8这几个数字来代表节奏口令,他以“顺口溜”的短句为口令,串联做操当中,就像劳动模仿操中“我们爱劳动,今天擦玻璃,擦去灰和土,就像没东西。”在礼仪模仿操中,将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编成口诀,“进校见老师,敬礼问声好,班上见同学,伸手打招呼,回家见父母,尊称报平安。”
还有模仿口令语言在体育课中恰当运用,会起到暗示、纠正的效果。如:师:谁跟我一样,生答:我跟您一样。师:谁的眼睛的看老师,生答:我的眼睛看老师。师:大眼睛,生答:看老师,师:123,生答:站站好等。
学生在整齐化一的统一节律中,思想得到高度集中,精神得到振奋。又如:篮球课的教学中,讲解跨步投篮动作,要求“一大、二小、三高跳”,排球课中的垫球技术要领,提出“一插、二夹、三压(腕)四挥臂”这些口诀简明形象,学生易懂、易记,便于掌握动作要领。教师应运用规范的教学语言,对学生所做的动作,应多鼓励,多表扬,即使出现错误动作,也要耐心帮助。运用规范的术语和循序善诱的引导,能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动作要领。当然,讲课语言也要力求生动形象。如:完成技巧型动作,可用“轻飘如燕”作比;完成力量型动作时,教师可用“猛张飞”、“大力士”来比喻;完成速度型动作,可用“箭离弦”作比。事实证明,用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来激励学生,能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永远追求的艺术境界。  3、教态美。教学中注意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课堂教学中积极提倡。课堂教学中坚持做到四带:带微笑进课堂,带趣味进课堂,带尊重进课堂,带鼓励进课堂。四给: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给学生受表扬的机会,给学生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教师错了允许补充;甚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培养了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学生创设成功或失败的情感体验的氛围,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教师自然大方,和蔼可亲的教态会让学生有亲切感。
案例:这里要提到的是体育课中老师的仪表也很重要,选择的服装、哨子、发型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清新亮丽,精神焕发,自信潇洒。另外,上课时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两手背后,常看手表,不能融入到学生当中等行为。  4、板书美。板书是一种书面语言。操场就是我们的“黑板”,而“板书”则是体育教师对场地的设计和器材的摆放的展示,“版面”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上课的情绪。因此,课前事先对场地器材的布局进行合理地设计,做到适用、美观又新颖,学生就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虽然我们学校的大部分场地都有一定的标志,如何合理队列队形的变化与图形艺术相结合,还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场地美的表现力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把场地设计与课堂的实践视为有机的整体,它是成功体育课完美的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5、心灵美。我在这里说的心灵美是指上课者在准备教案过程中集思广益,上课者要以较大的胸怀,认真、诚恳地听取同行不同意见和建议,取众人之长,最后使教案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样,在别的同志上课时,我们也应当好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体会和见解提出来供上课者参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堂好课,他所代表是一个群体和上课者个人对于教学理念的理解,课堂教学改革动态的把握,以及上课者个人的教学基本素养。我的体会是,只有在不断地经过体育课的打磨,才能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不断的理解,上出自己认为符合课程理念和教改精神的优质课来。
魏书生在《如何当好班主任》一书中,对教师出现的埋怨情绪提出他个人的看法,他说:“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想想也确实如此,埋怨、灰心、等待的结果,是学生越来越难教,自己的脾气变得更糟糕,用黄金般宝贵的光阴,换来一大堆无用的指责埋怨,这真是我们人生最悲哀的事情。现在我们的队伍中,有这样“四怨”现象,即:怨领导不重视,怨学校条件差,怨学生家长不支持,怨学生太难教。有些老师课堂教学上不好,课余训练没成绩,体育课就更不想上了,面对新课程,不要说穿旧鞋,走新路了,连自己旧鞋上的泥巴还没有去掉。我的体会是:任何一个学校的校长都想把工作做好,而体育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讲是门面,不管在体育教学还是课余训练,我们的体育成绩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声誉,当我们体育教师做出一点成绩时,校长都是欢欣鼓舞的。所以,我们的体育价值从中会得到充分的体现。
一位得道高僧说过这样一句话:“山不过来,你可以过去呀!”如果我们总是待在原地指责那远处的山为什么不靠过来,那我们永远都不会看到山上那遍盛开的野花,闻不到那清香怡人的花的香、草的味,就让我们走过去,与大山抱个满怀,心胸会和山谷一样豁达、宽广,心灵会如溪流那样清澈、明净。凭我们体育教师的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精神,一座山有何畏惧。
胡增荦教授还讲过“一杯水的故事”。桌子上放着满满的一杯水,如果你非要继续往里加水,水自然会往外流。想要加水,必须先倒掉一部分才能再加。新课程就像那杯水,旧的观念早已束缚了体育教师的发展。想要进一步实施新课改,必须转变旧观念。而我希望老师们都能真正成为学生的:
服务者  为学生服务是教师的职责
设计者  你是学生健康的设计师
帮助者  出现在学生最需要你的时候
开发者  老师是智者的象征
组织者  老师是能者的体现
指导者  “解惑”和“引导”是长者的义务
将魏书生老师说:“教师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有用的花粉,回来之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
只要我们把准新课程的脉搏,用心去酿造课堂教学的智慧之蜜,翻过山去就能到达新的彼岸。
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正在如火如荼地深入发展,在座的都是这场改革中的主力军,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任重道远,给自己一个高度,你会放亮自己;给生活一个高度,你会精彩无限。就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体育新课程改革与推进贡献我们应有力量!
页面功能:
蒲公英的种子
富阳市城乡小学共话“教师精神”
――大源镇小“庆六一第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师生书画展”(部分作品
Copyright&
Chenxi Studio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后滚翻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