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exin V-PI,单什么是阳性对照照的样品怎么搞的

细胞凋亡(Apoptosis)检测:annexin v-PI的流式图疑问(细胞凋亡)
12:41:13&&&来源:&&&评论:&&
[细胞凋亡(Apoptosis)检测:annexin v-PI的流式图疑问(细胞凋亡)] 如图所示,annexin-PI双染测定细胞凋亡(Apoptosis),此图为正常细胞的双染图。为何我的细胞群是火箭型的,而别人的图是团状的呢?补偿已经调到很大了,图形没有改观,个人觉得不是补偿的问题,而是电压没有调好,但是怎么调节才好呢?
关键词:[细胞凋亡]…
如图所示,annexin-PI双染测定细胞凋亡(Apoptosis),此图为正常细胞的双染图。为何我的细胞群是火箭型的,而别人的图是团状的呢?补偿已经调到很大了,图形没有改观,个人觉得不是补偿的问题,而是电压没有调好,但是怎么调节才好呢?
回复您好!依我做流式的经验看来你的问题不是在于流式机器的电压或者补偿参数问题,而很有可能是您的细胞没有处理好,导致细胞状态不好,所以才会在对角线上看到火箭型,从您的图中看来,FL1&FL2电压已经很大了,应该不是电压问题,而补偿对不对可以通过单标来调参数,但是细胞状态不好,在空白管就可以看到。回复与补偿无关,是细胞没有处理好,没有标记上回复請問:我是用胰酶消化后1000rpm离心5min,然后吸走培养基,用pbs洗一遍,再次离心后用annexin v单染20min,再用pi单染5min,然后加500ulPBS冲悬,上机检测。制备细胞悬液的过程中用1ml的枪头进行吹打,操作过程尽量在避光条件下进行。不知道哪里有问题。请指教。另外,不知道双染后的细胞是不是需要用pbs进行清洗,盒的说明书上没说要清洗,但是如果不清洗的话,没有染上的annexin和pi会不会也造成被机器检测出来产生背景啊,不明白,郁闷。回复我用的是含有的胰酶进行消化的。回复annexin染不能用含的胰酶。坛子里以前说过。回复EDTA是钙离子螯合剂,annexin 和 磷脂酰丝氨酸结合需要钙离子。所以,做凋亡,不能用EDTA消化。就算用的话最好离心洗干净,但这样做的坏处就是细胞数量有可能减少。所以自己要权衡下。个人观点^_^回复请问正常对照组细胞的散点图的区域是否一定要控制在10(1)范围内?
将本文分享到下面的网站:
相关热词搜索:
[细胞凋亡(Apoptosis)检测:annexin v-PI的流式图疑问(细胞凋亡)]延伸阅读: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中国老年学杂志
访问量:172378临床研究
粟胜勇;符文彬;目的探讨颈椎病颈痛与失眠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500例颈椎病颈痛患者的失眠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为主要调查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颈椎病颈痛与失眠的关系。结果
本组已经确诊为颈椎病颈痛的476例患者中,合并失眠症147例(30.88%);相关性分析显示颈椎病颈痛VAS评分与失眠的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均呈正相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颈椎病颈痛VAS评分与失眠的PSQI总分呈高度正相关(r=0.841)。结论颈椎病颈痛与失眠具有显著相关性,颈痛可能是失眠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2010年22期
页 [ 138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9 ]
衷敬华;张积仁;刘瑞林;袁申平;吴翔;王勇;目的评价应用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终末期慢性肾衰竭(ESRF)的临床疗效。方法 22例终末期慢性肾衰竭(ESRF)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例,根据病情常规用药、控制血压、纠正贫血、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实验组12例,在未使用组基础上加用PGE1200μg加入10%葡萄糖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用药3个疗程,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病死率等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组水肿、腰酸乏力、尿量、食欲、皮肤瘙痒等症状改善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实验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蛋白等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死亡率25%,对照组死亡率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PGE1能减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程,改善肾功能,降低终末期慢性肾衰竭的病死率,改善预后。2010年22期
页 [ 12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7 ]
苏明;温进坤;韩梅;刘彬;崔炜;郑斌;目的探讨河北地区人群骨桥蛋白基因启动子-443T/C-、156delG/G和-66T/G三个多态性位点与冠心病发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中国河北地区9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及129例正常对照。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采取特异性引物对所选区域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后统计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443T/C-、156delG/G两个SNP位点在冠心病患者组与正常人对照组中分布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66T/G位点在该地区不具备明显多态性。结论骨桥蛋白基因启动子区-443T/C、-156delG/G两个SNP位点与冠心病发病无关。2010年22期
页 [ 148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0 ]
于昉;杨清;王轶楠;李楠;台桂香;柳忠辉;目的探讨激活素A(Activin A)在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及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采集临床诊断肝硬化患者80例及健康对照者60例,ELISA方法检测血清Activin 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肝组织Activin A表达。结果
肝硬化患者ALT、AST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同时外周血Activin A水平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肝硬化患者外周血Activin A水平随肝组织病理分期增加而升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肝硬化患者肝组织Activin A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结论肝硬化患者外周血Activin A可能来源于肝纤维化组织,测定外周血Ac-tivin A水平有助于辅助诊断肝硬化。2010年22期
页 [ 24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3 ]
高放;侯莉;严丽荣;王林仙;王祖彬;苗曼悌;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本体感觉丧失程度及肌电图的改变情况。方法选择确诊的脑血管意外患者54例,根据本体感觉丧失的程度分为两组,检查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膝反张的比例及与腿部肌群肌力的关系。治疗6个月时根据两组患者肌电图干扰型再次分组,比较组间股四头肌、腘绳肌、腓肠肌的平均电压。结果
治疗3个月时膝反张的发生与初次站立时间有关,越早站立出现膝反张的概率越大。治疗6个月时各组患、健侧股四头肌、腘绳肌、腓肠肌的平均电压有显著差异,并且无膝反张的患者患侧站立位时股四头肌、腘绳肌、腓肠肌的平均电压高于有膝反张的患者。结论膝反张与踝关节以上本体感觉丧失有关,在此基础上确定康复治疗的对策可以更有针对性,得到更好的疗效。2010年22期
页 [ 111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9 ]
王玉霞;索琳娜;吴志香;纪红梅;宋玉萍;目的探讨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辽宁地区汉族老年人群超重和肥胖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86例老年超重肥胖者和186例正常对照人群PPARγ2基因外显子的Pro12Ala多态性基因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PPARγ2基因12Ala等位基因在老年超重肥胖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4.3%、2.1%,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46)。结论 PPARγ2基因外显子的Pro12Ala多态性与老年超重和肥胖相关。2010年22期
页 [ 12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赵文海;韩树海;马琳娜;韩春平;周培清;胡龙虎;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血单个核细胞表面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的表达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发生、发展、浸润、复发、预后和疗效判定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骨髓血单个核细胞表面E-cad的表达。结果
AL组骨髓血单个核细胞(BM-MNC)表面E-cad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非CNSL组又显著高于CNSL组(P&0.01);AL组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非高白细胞血症组显著高于高白细胞血症组(P&0.01)。结论 AL患者骨髓血单个核细胞表面E-cad的表达与CNSL发生密切相关,E-cad表达的动态变化是反映AL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可作为AL髓外浸润尤其是CNSL的诊断、鉴别诊断、用药监督和筛选、判定复发、疗效和预后的监测指标之一。2010年22期
页 [ 12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4 ]
初开秋;谭丽娟;杨爱华;陈颖;张花蕾;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ET)、循环内皮细胞(CEC)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过程中的关系。方法对56例CHD患者组和46例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Hcy和ET水平,同时测定血浆中CEC的数量。结果
CHD组Hcy(20.82±6.61)μmol/L、ET(83.51±14.47)ng/L、CEC(11.13±6.06)cells/0.9μl,与对照组Hcy〔(9.35±2.60)μmol/L、ET(48.57±15.64)ng/L、CEC(2.61±0.89)cells/0.9μ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01)。Hcy与ET、CEC呈正相关(r=0.532,P&0.01;r=0.630,P&0.01),且CHD组血浆CEC和ET呈正相关(r=0.823,P&0.01)。结论 CEC及ET对AS的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联合检测对CHD的诊断及疗效监测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2010年22期
页 [ 78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1 ]
俞力;施良;戴莉敏;孙湘;范钰;目的探讨内脂素基因启动子-1535C/T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T2DM)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208例初诊T2DM患者和162例糖耐量正常(NGT)者的内脂素基因启动子-1535C/T多态性,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腰围、BMI、血浆内脂素及血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内脂素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TC、CC基因型患者比较,T2DM组TT基因型患者甘油三酯升高、HDL-C降低(P&0.05)。荧光素酶活性比较,pGL3-1535T的相对荧光素酶表达活性较pGL3-1535C下降了约28%(P&0.01)。结论内脂素基因启动子-1535C/T多态性与中国人T2DM脂代谢紊乱有相关性。2010年22期
页 [ 139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9 ]
赵清富;连丽丽;孙淑艳;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高钙血症不同病因在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中的分布规律。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住院患者中出现高钙血症的280例中老年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并对不同病因中老年高钙血症患者的年龄和血钙浓度进行比较。结果
280例高钙血症中老年患者中包括恶性肿瘤99例、泌尿系统疾病61例、循环系统疾病37例、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20例、呼吸系统疾病19例、内分泌和代谢疾病18例、消化系统疾病17例、结缔组织病5例、骨折4例。140例45~59岁高钙血症患者中包括泌尿系统疾病48例、恶性肿瘤40例、循环系统疾病16例和其他系统疾病36例;140例60岁以上高钙血症患者中包括恶性肿瘤59例、循环系统疾病21例、呼吸系统疾病14例、泌尿系统疾病13例、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12例和其他系统疾病21例。不同病因高钙血症患者年龄和血钙浓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老年人高钙血症病因中某些严重疾病如尿毒症或恶性肿瘤占很大比例,中老年人应定期检测血钙浓度,对寻找原发病、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2010年22期
页 [ 114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0 ]
王嫘;蔡爽;滕赞;陈思娇;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是否相关。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35例T2DM患者,均予肌电图检测左右胫神经的H反射潜伏期数值,将H反射&35 m s者归入有周围神经病变组(A组),H反射&35 m s者归入无神经病变组(B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清CRP水平、血糖水平及其他临床生化参数。结果
A组CRP和HbA1 c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FPG和PPG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RP与H反射呈正相关(r=0.42,P&0.05);HbA1 c与H反射亦呈正相关(r=0.68,P&0.05)。结论长期高血糖状态是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最主要原因,而CRP在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2010年22期
页 [ 77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3 ]
2010年22期
3255页 [ 3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临床研究
白晓宁;侯敏全;王惠芳;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Lipo PGE1)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足(DF)浅表溃疡愈合的疗效。方法将老年DF1级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饮食控制、应用胰岛素及足浅表溃疡定期交换敷料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Lipo PGE120μg加生理盐水20 ml静脉注射,1次/d;治疗组在应用Lipo PGE1的基础上,采用疏血通注射液8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1次/d。4 w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内径(ID)和峰值血流速度(VP)的变化;胫神经、腓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传导速度(MNCV)的变化;两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变化;测定溃疡面的变化及观察下肢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下肢动脉ID和VP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其中治疗组足背动脉ID、股动脉和足背动脉VP较治疗前差异显著性更明显(P&0.01),而且治疗组足背动脉ID和VP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胫神经、腓神经的SNCV和MNCV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治疗组差异更显著(P&0.01);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外,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各项指标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差异更显著(P&0.01),而且治疗组的红细胞压积(HCT)、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0.0%,治疗组为88.5%,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ipo PGE1联合疏血通治疗老年DF浅表溃疡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010年22期
页 [ 12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 ]
赵江波;陆颖理;袁国跃;陈霞;吴晖;目的为探讨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加用甘精胰岛素(GI)或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的疗效和治疗前后胰岛功能的变化。方法对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5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改用瑞格列奈,并分别于睡前注射GI(26例)或NPH(28例),观察16 w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餐后C肽的变化。结果
两组均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且所用的胰岛素剂量相近,但GI组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NPH组,且GI组治疗后C肽水平明显升高。结论睡前注射中性鱼精锌蛋白胰岛素或GI均对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有很好的疗效,但应用GI低血糖发生率低,且可能改善胰岛功能。2010年22期
页 [ 12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6 ]
白毅平;唐显玲;目的以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探讨术后48 h内病人自控镇痛(PCA)对老年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60~75岁、ASAⅠ~Ⅱ级、全麻下行胸腹部手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老年PCA组(Ep)和老年对照组(En),每组10例。选择30~50岁同类手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中青年PCA组(Yp)和中青年对照组(Yn)。Ep、Yp组患者术毕即刻进行48 h PCA。检测指标:麻醉前5 min(T1)、术后1 h(T2)、术后6 h(T3)、术后24 h(T4)、术后48 h(T5)高切变率全血黏度(Hηb)、低切变率全血黏度(Lηb)、血浆黏度(ηp)、全血还原黏度(ηr)、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变形指数(ED I)、红细胞刚性指数(ER I)、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电泳时间(EET),T1~T5无创血压、心率,T2~5VAS评分。结果
(1)Ep组Hηb、Lηb、ηp、ηr、EET在T3、T4、T5时点,EAI、ER I在T5时点低于T1(P&0.05)。(2)En组Hηb、Lηb、ηp、ηr、EAI、ED I、ER I在T4、T5时点高于T1,仅ED I的T5显著高于T1(P&0.05)。(3)Ep组Hηb、Lηb、ηr、EAI,ER I在T5时点低于En组(P&0.05)。结论术后早期疼痛可增加老年患者血液黏度,主要表现为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性和刚性增高;术后早期PCA可改善老年患者血液流变性。2010年22期
页 [ 19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3 ]
李青科;李秉慧;陈书艾;何立芳;目的分析城乡地区结直肠癌(CRC)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其与Dukes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348例原发性CRC患者的性别、年龄、城乡分布、肿瘤Dukes分期等资料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
①石家庄市区组Dukes分期处于A期和B期患者所占比例较周边县区组高;周边县区组Dukes分期处于C期和D期患者的比例高于市区组(P&0.05);②中青年CRC患者Dukes分期中处于中晚期的患者比例高于老年(P&0.05);③直肠癌患者临床早诊率高于CRC患者。结论 CRC Dukes分期与患者居住地、年龄和肿瘤部位有关。2010年22期
页 [ 7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 ]
李凌;陈立章;目的探讨不同年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的表达。方法选择215例原发性乳腺癌病例,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标本ER、PR、Cerb-2表达。同时比较不同年龄组发表部位、费用来源、慢性疾病种类、手术方式、病理类型、ER、PR和CerbB-2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的高峰年龄为45~50岁和65~70岁。患病部位均为单侧,不同年龄组的部位、肿瘤大小无统计学差异。高龄患者较低年龄患者的医疗保障更好,更易患慢性疾病,易选择放弃治疗或姑息治疗。不同年龄组患者ER、PR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而CerbB-2的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无慢性疾病组CerbB-2过度表达率高于有慢性疾病组;不同年龄组、肿瘤大小和病理类型以及ER和PR的表达组间CerbB-2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比例较高,合并慢性病比例也高,肿瘤的侵袭性较低、肿瘤生长慢、分化较好,且其预后较好,选择治疗方式的时候要考虑患者本身的疾病情况的同时还应该考虑经济费用、生存年和生活质量。2010年22期
页 [ 135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7 ]
刘中英;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肾脏损害时的病理诊断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116例伴有肾脏损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肾脏活检,分析其病理类型与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关系。结果
11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经肾脏活检病理学诊断,其中69例确诊为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约占59.5%;47例确诊为非糖尿病肾脏疾病(NDRD),约占40.5%。DKD组诊断正确率59.4%,NDRD组诊断正确率31.9%。两组BUN、Scr、是否伴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血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24 h尿蛋白定量等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伴肾脏损害时相当部分为NDRD,肾脏活检对明确病变性质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010年22期
页 [ 11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5 ]
陈章强;洪浪;王洪;尹秋林;赖珩莉;陆林祥;葛郁之;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血小板活化指标P选择素(CD62p)、糖蛋白(GP)Ⅱb/Ⅲa、纤维蛋白原(FIB-C)和血管内炎症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00例ACS患者晨起空腹抽肘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定血清CD62p和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的表达水平;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FIB-C的水平;用乳胶免疫增强比浊法试剂盒测定血清hs-CRP的水平。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50例进行对照。结果
ACS患者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血浆CD62p、GPⅡb/Ⅲa、FIB-C和hs-CRP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和SAP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AM I)组明显高于UAP组(P&0.05)。冠脉病变程度不同上述指标也有所不同,急性闭塞组(AM I组)高于UAP组的三支病变组(均P&0.05),三支病变组高于双支病变组(均P&0.05),双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也明显增高(P&0.05)。ACS合并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患者血清CD62p、GPⅡb/Ⅲa、FIB-C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的ACS组(P&0.05,P&0.01),且血小板活化程度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老年ACS患者CD62P、GPⅡb/Ⅲa、FiB-C及hs-CRP的浓度明显升高,且与冠心病类型和冠脉病变程度以及血糖水平有关系。高血糖状态可以激活血小板活化因子和炎症反应因子。2010年22期
页 [ 82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0 ]
陈颂春;夏世金;汪海东;张维;李亚健;目的观察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浆中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探讨BNP在脑梗死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检测83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BNP水平,与5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脑梗死按病程分为急性期(发病3 d内)和亚急性期(发病3~10 d);根据头颅MR I分型为大面积脑梗死(病灶直径&5 cm)(26例)和非大面积脑梗死(病灶直径≤5 cm)(57例)。结果
脑梗死组急性期血浆BN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也显著高于亚急性期(P&0.01),大面积脑梗死组血浆BNP含量显著高于非大面积脑梗死组(P&0.01)。结论急性期和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BNP可能在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有望成为脑梗死病情程度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2010年22期
页 [ 75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8 ]
贺琴;谭华炳;李健;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脂肪性肝炎(NASH)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64例临床确诊的NAS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两组一般临床资料、肝功能、肝脏CT值比较无差异,NASH的基础治疗方法相同。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EGb 10 m l加GSH 1.8 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GSH 1.8 g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3 w。结果
治疗组治愈15例(46.87%),好转16例(50.00%),无效1例(3.13%),有效率(96.87%);对照组治愈11例(34.37%)、好转15例(46.88%)、无效6例(18.75%),有效率(81.25%)。治疗后治疗组谷丙转氨酶(ALT)(47.1±8.2)U/L、谷草转氨酶(AST)(41.9±8.1)U/L、γ-谷氨酰转肽酶(GGT)(49.4±9.3)U/L,与对照组〔ALT(65.3±10.3)U/L、AST(56.9±11.1)U/L、GGT(69.4±11.1)U/L〕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肝脏CT值(48.9±2.2)Hu,与对照组(42.1±2.5)Hu,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EGb联合GSH,对NASH有较好的疗效。2010年22期
页 [ 11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 ]
赵红强;王前;安泽武;郑兴学;王鹏;陈治;齐洪峰;梁冲强;赵冠;目的探讨CK19 mRNA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20例健康人、20例大肠腺瘤疾病患者和90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的表达。结果
健康人中CK19 mRNA不表达,大肠良性腺瘤疾病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有1例表达,表达率为5%,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有53例,表达率为58.9%,CK19 mRNA表达率与肿瘤分期,瘤细胞的分化程度,肿瘤转移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结论 CK19 mRNA作为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分子标记物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同时CK19 mRNA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患者的预后的指标。2010年22期
页 [ 14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熊玮;骆瑜;杨纯玉;梁旭;目的研究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血管紧张素原(AGT23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I/D)、心钠素(ANP2238)、C型心钠素受体(NPRC-55)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298)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选择EH患者81例及对照者120例,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AGT235、ACEI/D、ANP2238、NPRC-55、eNOS298基因多态性,并比较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EH组AGT235TT基因型频率(53.1%)与对照组(45.8%)无差异(P&0.05);EH组患者ACEI/DDD基因型频率(48.1%)与对照组(4.2%)差异显著(P&0.001);EH组ANP2238CC基因型频率为6.1%,与对照组(8.3%)无差异(P&0.05);EH组NPRC-55CC基因型频率为65.4%,对照组(68.3%)无差异(P&0.05);EH组eNOS298DD基因型频率为3.7%,与对照组(0.8%)无差异(P&0.05)。结论 ACEI/D基因可能是EH的易感基因,AGT235、ANP2238、NPRC-55和eNOS298基因与EH不具有相关性。2010年22期
页 [ 74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1 ]
曾广键;张绍华;梁兆晖;蒋卓勤;目的比较综合营养干预措施与传统的单纯药物治疗对原发性骨质疏松(OP)患者骨密度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法将符合标准的OP患者随机分配到干预组(A组)和对照组(B组)接受相应的干预处理。干预组给予综合营养干预措施,而对照组只给予单纯的抗骨质疏松药物。结果
干预组人群干预前后骨密度值、腰背痛VAS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及JOA下腰痛评分之间的差别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除了在骨密度方面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他评分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综合营养干预措施可以提高老年OP患者骨密度,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2010年22期
页 [ 106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3 ]
万朝晖;丁群芳;许婷媛;姜爱侠;岳冀蓉;目的评估住院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对住院老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生活自理能力的可能相关因素。结果
住院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较非高龄老人明显下降,认知功能、听力、抑郁状态、疼痛是住院高龄老人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抑郁及行走能力是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住院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明显,与常见慢性疾病患病率高、患病种类增加以及多方面的躯体功能受损有关。防治慢性疾病、延缓躯体功能受损和积极纠正躯体功能状态,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2010年22期
页 [ 113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5 ] 基础研究 张莉;吴赛珠;阮云军;洪雷;赖文岩;目的探讨小鼠体内雄激素水平缺乏对心脏衰老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正常C57BL/6 J雄鼠组(n=8)、去势组(n=8)、睾丸女性化鼠(tfm)组(n=10)、衰老组(n=8)。测定各组血清睾酮浓度,分离心肌组织测定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以及W estern印迹测定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衰老组、去势组和tfm组血清睾酮浓度明显下降(P&0.01);心肌组织中SOD活性下降(P&0.05,P&0.01)、MDA含量增加(P&0.01);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量增加(P&0.01)。与衰老组相比,去势组和tfm组SOD活性、MDA含量及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内雄激素水平缺乏可能通过增加活性氧水平(ROS)及Rb蛋白表达导致小鼠心肌组织衰老。2010年22期
页 [ 140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0 ]
刘桂林;张继东;窦迎春;王博;任敏;乔云;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提取液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CD40、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HUVECs,取3~5代细胞用于试验,提取细胞RNA及蛋白。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HUVECs VCAM-1 mRNA表达,采用W estern印迹法观察HUVECs CD40及MMP-9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刺激组CD40、MMP-9及VCAM-1的表达较空白组明显升高(1.48±0.34 vs 0.45±0.16;1.54±0.16 vs 0.62±0.12,12.82±0.16 vs 1.00±0.01,P均&0.001),大、中、小剂量的益肾活血提取液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oxLDL诱导的HUVECs、CD40、MMP-9及VCAM-1的高表达。结论益肾活血提取液具有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其机制与抑制oxLDL诱导的HUVECs CD40、MMP-9及VCAM-1的高表达有关。2010年22期
页 [ 22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严红;彭淑梅;罗其泰;邱春雷;延卫东;目的观察沉默Livin基因对大肠癌HT-29细胞凋亡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化学合成的Livin siRNA转入HT-29细胞,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效果。选用5-氟尿嘧啶(5-FU)作用于转染和未转染的细胞,MTT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 si-Livin1转染组LivinαmRNA、LivinβmRNA和Livin蛋白表达水平较其余干扰组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5-FU对HT-2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强于si-Livin1转染组(P&0.01),而si-Livin1+5-FU组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独si-Livin1转染组和单独5-FU作用组(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i-Livin1转染可使细胞出现明显凋亡现象(P&0.01),5-FU对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强于si-Livin1转染组(P&0.01),si-Livin1+5-FU组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单独si-Livin1转染组和单独5-FU作用组(P&0.01)。结论 siRNA沉默Livin基因能够抑制HT-29细胞的生长,促其凋亡,提高5-FU的化疗敏感性。Livin基因有望成为大肠癌治疗的新靶点。2010年22期
页 [ 29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1 ]
龚张斌;徐品初;金国琴;目的观察左归丸干预皮质酮致大鼠胸腺细胞凋亡及对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1×10-5mol/L皮质酮处理乳鼠胸腺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左归组。Annexin V-PI双染色法结合FCM检测胸腺细胞凋亡情况;Real 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Bcl-2、Bax的表达变化。结果
胸腺细胞经皮质酮处理后,胸腺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Bcl-2 mRNA表达显著降低;Bax表达显著升高(P&0.01),Bcl-2/Bax比值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左归组胸腺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Bax mRNA表达降低,Bcl-2/Bax比值升高(P&0.05)。结论左归丸鼠血清能通过调节bcl-2/bax比率的异常变化,抑制胸腺细胞过度凋亡。2010年22期
页 [ 16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9 ]
王瑞英;常湛;李娟;王倩;张松筠;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大鼠肾脏损伤时足细胞损伤标志Desmin蛋白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甲减肾脏损伤的发生机制以及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用丙基硫氧嘧啶(PTU)连续灌胃制作甲减大鼠模型。分别动态观察对照组、甲减组和干预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L-T4)和停止给予PTU进行干预治疗〕大鼠的肾脏病理改变及损伤情况,并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Desmin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甲减大鼠出现肾脏损伤,并且随着病程进展逐渐加重,并与甲状腺功能密切相关。干预组肾组织损伤均较甲减组减轻。结论甲减时肾脏损伤与足细胞相关,甲状腺激素参与足细胞损伤。2010年22期
页 [ 414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3 ]
魏秀德;李丽静;王德友;目的观察尿毒清灌肠液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肾衰竭模型的影响。方法以腺嘌呤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设立正常组(或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毒清灌肠液高剂量组(4.52 g/m l)、低剂量组(2.26 g/m l)及阳性对照药肾衰康灌肠液组,灌肠给药,用药2 w或12 w。检测各组大鼠用药前及用药后不同时期24 h尿量、尿蛋白、比重、尿肌酐,用药结束后血C r、BUN、P、K+、Na+、Ca2+、RBC、HGB、HCT。结果
腺嘌呤模型各组大鼠体重明显减轻,营养状态不良,血清C r、BUN升高,尿常规明显改变,出现肾性贫血、电解质紊乱,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各治疗组各项指标较模型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尿毒清灌肠液可延缓大鼠腺嘌呤CRF模型模拟肾衰竭的进程。2010年22期
页 [ 7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7 ]
于昕;刘向群;陈焕芹;马文健;陈效安;目的观察黄芩苷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大鼠的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TAFI)水平及血脂、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探讨黄芩苷在干预AS进程中的机制。方法 40只健康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芩苷治疗组、辛伐他汀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3组在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的基础上行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喂养4个月,以复制大鼠AS模型。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 ib),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AFI的活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大鼠的TC、TG、LDL-C、F ib和TAFI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PT、APTT明显缩短(P&0.01或P&0.05);实验结束时,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治疗组与辛伐他汀组的TC、TG、LDL-C、F ib和TAFI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PT、APTT明显延长(P&0.01或P&0.05);与辛伐他汀组比较,黄芩苷治疗组TC、TG、LDL-C、F ib、PT、APTT改善程度稍低(P&0.05),而TAFI活性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芩苷可能通过降血脂、改善凝血纤溶系统平衡、下调TAFI水平等途径干预了AS的形成。2010年22期
页 [ 128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2 ]
张新霞;张雷;目的观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中的MMP-2、MMP-9及其抑制因子(TIMP-1)在db/db自发性2型糖尿病(T2DM)小鼠胰腺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db/db小鼠胰腺中MMP-2、MMP-9、TIMP-1在小鼠胰腺的表达水平。结果
MMP-2、MMP-9阳性反应产物主要位于胰岛细胞胞浆内,随着月龄的增加糖尿病和正常组的表达均增强。糖尿病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月龄糖尿病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TIMP-1阳性反应产物位于胰岛细胞胞浆内,糖尿病组与正常组随着月龄的增加,表达均减弱,糖尿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月龄糖尿病组与正常组间比较,糖尿病组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MMPs/TIMP-1 s系统的调控失衡密切相关。2010年22期
页 [ 42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李萍;赵晓晖;宋光耀;王子婧;马博清;李文丛;目的探讨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饮食对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48只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FA组、MUFA组、PUFA组。正常对照组给基础饲料(脂肪占10.3%);SFA组饲料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5%猪油;MUFA组饲料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5%茶油;PUFA组饲料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5%豆油(脂肪占35.4%)。8 w后4组各随机选8只大鼠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同时留取空腹血清测定血脂、胰岛素等指标。结果
实验第8周末,与其他3组相比,正常对照组大鼠进食量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外进食量的影响,与SFA组相比,正常对照组、MUFA组、PUFA组血清TC、TG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对照组、MUFA、PUFA三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MUFA组相比,SFA、PUFA组FINS、FPG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 IR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该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UFA组血清FINS、FPG有升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 IR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FA饮食较PUFA、SFA饮食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2010年22期
页 [ 13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 ]
苏晓杰;高君;张悦;赵蕾;目的探讨蜂胶黄酮(EEP)对D-半乳糖致老年性痴呆(AD)小鼠脑指数、脑组织单胺氧化酶B(MAO-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高中低3个剂量蜂胶黄酮治疗组。正常组常规喂养,其余组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 mg.kg-1.d-1,共7 w,阳性对照组造模同时灌胃50 mg.kg-1.d-1茴拉西坦胶囊;治疗组3个剂量(300、150、75 mg.kg-1.d-1)每天灌胃蜂胶黄酮;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第50天处死小鼠取脑,测其脑指数及脑组织MAO-B,SOD,GSH-Px含量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的脑指数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SOD,GSH-Px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MAO-B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指标相近。结论蜂胶黄酮能提高脑指数,增强抗氧化能力,抑制MAO-B活性,从而保护脑细胞,抵抗痴呆。2010年22期
页 [ 81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7 ]
杜月光;万海同;李芳芳;目的探讨人重组骨形成蛋白-7(rhBMP-7)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表达及细胞外基质(ECM)成分Ⅳ型胶原(ColⅣ)和纤维黏连蛋白(FN)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DMEM培养基含1 000 mg/L葡萄糖)、高糖组(DMEM培养基含4 500 mg/L葡萄糖)、rhBMP-7低剂量组(DMEM培养基含4 500 mg/L葡萄糖+50 nmol/L rhBMP-7)、rhBMP-7高剂量组(DMEM培养基含4 500 mg/L葡萄糖+100 nmol/L rhBMP-7)。RT-PCR技术检测TGF-β1和CTGF基因表达水平,ELISA技术检测上清液中TGFβ1、ColⅣ、FN含量。结果
高糖组系膜细胞TGF-β1和CTGF 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GF-β1、ColⅣ和FN分泌增多,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组比较,rhBMP-7不同剂量(50、100 ng/m l)TGF-β1和CTGFmRNA表达明显降低,培养上清中TGF-β1、ColⅣ及FN分泌量亦明显减少,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RhBMP-7通过抑制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1、CTGF基因表达和ECM的分泌可能起到抗纤维化作用。2010年22期
页 [ 16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 ]
孟凡超;娄季宇;目的探讨年龄对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反应的影响。方法年轻(3个月龄)和老年(16个月龄)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脑内注入100μl自体全血,观察与年龄相关的神经胶质细胞的反应。年轻、老年模型组大鼠分别在脑内注血后6、12、24、72 h、7、14 d时间点处死动物(每组6只)进行OX42免疫组化。假手术组(每组6只)作对照。观察OX42染色的阳性细胞表达。结果
与年轻大鼠比较,老年大鼠脑出血后3 d有增加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作用(OX42染色)。皮质、基底的小胶质细胞数决定其活化程度,老年大鼠在皮质、基底节有更明显的小胶质细胞活化。老年大鼠脑出血后3 d OX42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年轻大鼠,这种状况可持续到监测14 d(P&0.01)。结论脑出血导致老年大鼠更严重的脑损伤很可能与过度的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年老是影响脑出血后脑损伤的重要因素。2010年22期
页 [ 414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 ]
张艳红;谢焕松;夏树林;赵春;谭湘陵;目的观察杜仲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骨髓细胞体外培养并传代3次后进行成骨化诱导,诱导物分为水/醇提取物的102、103、104和1054个稀释度。诱导6 d后,测定细胞增殖活力和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14 d后水溶性茜素红S染色法钙化测定结节形成。结果
杜仲水/醇提取物对MSCs的增殖活力均无明显影响,对ALP活力均有上调作用。水/醇提取物在103到105稀释度下,对钙化结节的形成具有显著刺激作用,醇提取物对ALP活性和钙化结节形成的促进作用大于水提取物。结论杜仲水/醇提取物能促进骨髓MSCs成骨分化,醇提取物的作用大于水提取物。2010年22期
页 [ 181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8 ]
苟晓燕;李法琦;周希;余江恒;周平;陈运贞;目的研究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组织(GATA)DNA结合活性和内皮素(ET)-1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观察替米沙坦对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压(MBP)〕、左室质量指数(LVM I)、心肌细胞横径(DC)、心肌组织GATA DNA结合活性和ET-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肥厚模型。健康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8);手术组(n=8);替米沙坦组(手术后第7天给替米沙坦3 mg.kg-1.d-1灌胃4 w,n=8)。测定大鼠SBP、DBP、MBP、LVM I及DC;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心肌组织ET-1蛋白的表达,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检测ET-1与GATA的特异性结合及GATA DNA结合活性的变化。结果
①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SBP、DBP、MBP、LVM I和DC均显著升高(P均&0.05);光镜下见心肌实质、间质结构改变;心肌组织ET-1蛋白表达和GATADNA结合活性均明显增加(P均&0.05);心肌组织ET-1蛋白表达与LVM I和DC均呈显著正相关(r=0.895,r=0.899,P均&0.01);②与手术组比较,替米沙坦组SBP、MBP、LVM I、DC、心肌组织ET-1蛋白表达和GATA DNA结合活性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1)GATA DNA结合活性增加使ET-1蛋白表达增加与压力超负荷大鼠的心肌肥厚有关;(2)替米沙坦能够抑制压力超负荷大鼠的心肌肥厚,其机制可能与替米沙坦降低GATADNA结合活性从而下调ET-1蛋白表达有关。2010年22期
页 [ 40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 ]
王培军;韩淑云;陈乃峰;孙权;张东东;韩曦;扈清云;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对小鼠H22肿瘤细胞生长影响及其抑瘤作用机制。方法将H22肿瘤细胞接种到小鼠皮下,建立肝癌H22移植瘤模型。用高、中、低三个剂量的冬凌草甲素灌胃2 w后,检测抑瘤率,并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22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和对bcl-2、p53、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小鼠H22肿瘤细胞对冬凌草甲素敏感,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P&0.01),高剂量组肿瘤抑制率达52.33%,与丝裂霉素结果相近(P&0.05);实验后小鼠体重没有明显下降,小鼠肿瘤抑制率随剂量升高而增加,高剂量组达(48.31±1.74)%;高剂量组bcl-2和p53基因表达下调,阳性率分别为(18.32±0.32)%、(27.57±0.51)%,caspase3阳性率上调为(62.59±0.57)%。结论冬凌草甲素可抑制小鼠H22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下调bcl-2和p53基因表达,而激活caspase3基因表达引起肿瘤细胞的凋亡有关。2010年22期
页 [ 8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苏湲淇;董志;目的研究桂利嗪(Cin)对兴奋毒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及其对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应用微量注射方法,将喹啉酸(QA)注入大鼠双侧海马CA1区,建立大鼠AD学习记忆障碍模型,观察Cin对实验大鼠行为学、病理组织形态学和神经生化学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
Cin可降低模型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其寻找平台平均潜伏期及穿梭箱实验中回避潜伏期,并明显减轻其脑组织病理损伤;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模型大鼠海马中酪氨酸羟化酶(TH)、色氨酸羟化酶(TPH)的阳性细胞的数量,而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也有明显的增加。结论 Cin能通过增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来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2010年22期
页 [ 44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1 ]
高峰;段惠军;曹延萍;王晓梅;赵玉峰;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内皮素-1(ET-1)及其受体在糖尿病肾病(DN)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单侧肾切除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糖尿病组(B组),分别在注射STZ后第2、4和6周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检测ADM、ET-1及其受体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肾上腺髓质素受体(ADMR)和内皮素受体A(EDNR-A)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ADM和ET-1 mRNA的表达。结果
B组较A组ADM的表达先升高后降低,ADMR、ET-1和EDNR-A表达增强。结论 ADM和ET-1及其受体等血管活性物质在DN发病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0年22期
页 [ 24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8 ]
许丽辉;何强;目的探讨SRF和Myocardin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中相互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共沉淀和凝胶迁滞分析(EMSA)的方法检测不同表型的VSMC中SRF和Myocardin的相互作用以及SRF与其顺式元件相互结合的能力。结果
与传代培养处于去分化状态的VSMC相比,原代培养处于分化状态的VSMC中SRF和Myocardin的相互作用明显增强,而且SRF与其顺式元件结合的能力显著提高。结论 SRF通过与Myocardin相互作用形成多蛋白复合体,即可有效地提高SRF与DNA调控元件即CArG-box的结合能力,启动肌特异性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VSMC的表型转化。2010年22期
页 [ 200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姚磊;何作云;目的通过检测体外培养平滑肌细胞(SMCs)感染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后即刻早期(IE)基因及晚期(L)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探讨HCMV感染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PCR方法,在SMCs感染HCMV后不同时相点,检测IE基因、L基因的DNA,同时应用反义寡核苷酸及丙氧鸟苷作用于感染细胞,动态观测其对IE基因、L基因的抑制作用。结果
感染细胞12 h即可检测到IE基因,24 h可同时检测到IE基因和L基因,48和72 h只能检测到L基因。丙氧鸟苷作用后,IE基因和L基因相对减弱。而反义硫代寡核苷酸(ASON)作用后,IE基因明显受到抑制,L基因减弱明显。结论 SMCs感染后IE基因、L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可能在HCMV致AS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22期
页 [ 17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曹华;甄艳军;目的观察玉米苞叶煎剂对AS家兔血管外各器官病变的形态学影响。方法选用大耳白家兔,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玉米苞叶煎剂组,复制高脂食饵性家兔AS模型,观察玉米苞叶煎剂预防性用药后对家兔血脂及内脏各器官的病理形态学影响。结果
玉米苞叶煎剂组TC、TG较高脂组明显降低(P&0.01);高脂组各脏器(心、肝、脾、肺、肾)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病理变化,玉米苞叶煎剂组各脏器病变较高脂组明显减轻。结论玉米苞叶煎剂不但可以减轻AS家兔血管病变,且对心、肝、脾、肺、肾各脏器的高脂损伤同样有干预作用。2010年22期
页 [ 75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朱学芳;顾永健;陈芬;目的观察γ-氨基丁酸(GABA)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谷氨酸含量、GAB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GABA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建立VD模型。GABA组术后腹腔注射GABA 0.5 g.kg-1.d-1,连续注射60 d。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行为;生物化学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谷氨酸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GABA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存在明显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与模型组比较,GABA组的学习记忆功能明显提高(P&0.05),同时,其海马谷氨酸含量明显降低(P&0.01),CA1区GABA受体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 GABA可以改善慢性脑缺血致V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增加海马GABA受体表达,拮抗谷氨酸兴奋性毒性可能是其机制之一。2010年22期
页 [ 234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7 ]
郭郡浩;张群燕;赵智明;董晓蕾;张永文;蔡辉;目的检测压力负荷增加大鼠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浓度,进一步揭示压力负荷增加致左室肥厚(LVH)的发病机制及卡托普利逆转左室重构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狭窄法致压力负荷增加大鼠LVH模型,观察左室质量指数,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ET和CGRP的浓度。结果
①左室质量指数模型组低于假手术组(P&0.05),卡托普利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下降。②血浆ET的浓度模型组高于假手术组(P&0.01),卡托普利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下降(P&0.01)。③CGRP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模型组低于假手术组(P&0.01),卡托普利组与模型组比较有上升。④ET/CGRP比值假手术组明显小于1,模型组接近1,卡托普利组与假手术组接近,亦&1。结论血浆ET、CGRP的浓度比例失衡参与了压力负荷增加致LVH的发生,二者在高血压及LVH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卡托普利可通过调节这一失衡而逆转左室重构。2010年22期
页 [ 7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 ]
王宏;曲绍春;于晓风;张虹;睢大筼;目的研究血栓心脉宁片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血瘀模型组、血栓心脉宁片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及血瘀模型组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2 m l.kg-1.d-1,血栓心脉宁片三个剂量组分别灌胃200、400、800 mg.kg-1.d-1,连续6 d,然后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浸泡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第7天再灌胃给药1次,药后1 h,大鼠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液黏度、血小板聚集及血液流变学各参数变化。结果
血栓心脉宁片400、800 mg/kg灌胃给药7 d,可使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10/s、40/s、160/s)、血浆黏度(120/s)及血浆血栓素A2(TXA2)含量均明显降低,并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与血瘀模型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血栓心脉宁片200、400、800 mg/kg可使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F ib)、血沉(ESR)、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及红细胞刚性指数(ER I)均明显降低,血浆前列环素(PG I2)含量及PG I2/TXA2比值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血栓心脉宁片对红细胞电泳时间(RCET)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血栓心脉宁片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黏度、血小板聚集及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有明显改善作用,有利于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时的高黏状态,预防血栓形成以及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2010年22期
页 [ 126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6 ]
米东辉;王静;刘晶;目的探讨红霉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气道炎症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24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吸烟组、红霉素组,每组8只。吸烟组及红霉素组大鼠烟熏联合气管内滴入脂多糖1个月建立COPD模型。红霉素组制模型后1个月给予红霉素100 mg/kg灌胃1个月。应用大鼠肺功能仪对每组大鼠进行肺功能检测,并对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计数。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8含量。结果
吸烟组与正常组比较0.3 s用力呼出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0.3/FVC)、动态顺应性(Cdyn)降低,吸气阻力(R i)、呼气阻力(Re)升高;红霉素组与吸烟组比较FEV0.3/FVC、Cdyn、Ri和Re均明显改善(P&0.05)。吸烟组血清TNF-α、IL-8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红霉素组血清TNF-α、IL-8含量与吸烟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01)。吸烟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红霉素组较吸烟组明显下降(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细胞总数增高(P&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增高(P&0.05)。结论红霉素能够部分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聚集与活化,抑制炎症细胞分泌TNFα-、IL-8等炎性介质有关。2010年22期
页 [ 74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9 ]
蒋开夫;龚家明;罗勇;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对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大鼠bcl-xl、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中枢神经元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电刺激齿状核组(DN组),缺血再灌注组+电刺激小脑顶核组(FNS组)。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抑制蛋白bcl-xl与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光密度值。结果
I/R组与SC组比较,bcl-xl与bax的表达增高(P&0.05),与DN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予以电刺激小脑顶核干预后,上调了bcl-xl的表达,bax的表达明显减少,与I/R组和DN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增强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大鼠凋亡抑制蛋白bcl-xl的表达,下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抑制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中枢神经源保护作用机制之一。2010年22期
页 [ 257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王海英;陈宝琴;解英俊;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的影响,探讨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早期心肌病变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刚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罗格列酮大、小剂量干预组各8例和模型组9例,以及正常大鼠10例,8 w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 estern印迹方法测定心肌组织AQP1的表达变化。结果
罗格列酮可降低血清心肌酶的释放,稳定心肌组织中AQP1蛋白的表达,且以大剂量组疗效显著,对早期糖尿病大鼠心肌具有一定保护作用。结论罗格列酮可通过稳定早期糖尿病心肌组织中AQP1蛋白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糖尿病心肌病变的发生与发展。2010年22期
页 [ 23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4 ]
李垚;冯欣;王雪鹰;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及氯沙坦治疗组,每组12只。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备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组织学检查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水平。结果
组织学检查发现模型组肾小球体积增大,分布稀疏,不同程度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管管腔扩大,灶状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治疗组肾组织改变与模型组相比有所减轻。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CTGF、PAI-1的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氯沙坦可以抑制CTGF、PAI-1的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的积聚,减轻肾间质纤维化,从而减轻衰老,发挥肾保护作用。2010年22期
页 [ 562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卜丽梅;刘芬;曲洪源;巩继涵;石卓;华树成;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DGPS)对实验大鼠COPD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给实验大鼠被动吸烟和气管内注入脂多糖相结合的方法,诱导建立大鼠COPD模型。将实验动物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DGPS治疗组。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透明质酸(Hyaluronan,HA)和层黏连蛋白(Laminnin,LN);液相竞争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NF-κB阳性细胞数,Western印迹测定NF-κBp50蛋白的表达;观察肺组织结构的大体变化及光镜下改变。结果
DGPS明显降低血清HA、LN、TNF-α的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DGPS组肺组织NF-κBp50的阳性细胞数减少和NF-κBp50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DGPS可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保护残存肺细胞发挥抗COPD作用;并通过下调NF-κBp50蛋白的表达,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发挥抗炎作用,减轻肺损伤程度。2010年22期
页 [ 307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6 ]
刘翠中;邹燕;王翔;目的探讨HSP70在因α-突触核蛋白过表达或突变所致的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过表达野生型和PD相关突变型(A53T)α-突触核蛋白质粒,转染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后得PD细胞模型;然后在细胞模型中转染表达HSP70的质粒。采用免疫印迹检测转染HSP70细胞模型中α-突触核蛋白表达量的改变;采用MTT法检测转染HSP70后细胞模型活力的变化。结果
转染HSP70后,细胞模型α-突触核蛋白表达减少,细胞活性增加。结论 HSP70通过降低α-突触核蛋白表达水平对PD细胞模型发挥保护作用。2010年22期
页 [ 19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调查研究
王玉环;刘艳慧;目的了解失能老年人对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院)养老两种养老模式的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石河子市529名失能老年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
20.2%失能老人选择机构养老,79.8%失能老人选择家庭养老;经Logistic回归分析,居住方式、失能时间、不良心理状况、近一年有无住院是影响失能老人养老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结论我国应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模式,即在加强家庭养老功能的同时,积极推广以社区为主的居家养老体系,并以正式照顾为补充,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相结合的道路。2010年22期
页 [ 72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2 ]
贾殿和;李书章;宫桂花;何昆仑;吴海云;何耀;秦银河;目的初步研究军队干休所离退休干部保健对象对体系医院现有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某军队大型综合性保健医院体系内干休所200名离退休干部保健对象,并采用自行设计的《干部保健对象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调查合格的182份问卷进行方差分析,分析各组人群间的满意度差异,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满意度影响因素。结果
干部保健对象对现有医疗服务总体比较满意,丧偶者满意程度偏低。出院随访因子满意程度最低,后续医疗、入院等待和伙食服务3项指标满意程度最低,满意度主要影响因素为出院随访和一般评价因子。结论需要针对性加强管理,优化服务流程,在更高的起点上进一步满足离退休老干部不断增长的多元化医疗需求,创造卓越的保健效益。2010年22期
页 [ 112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薛鹏;包士锋;周婷;梁震宇;刘斯静;高霞;王鹏;周思思;目的了解石家庄市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石家庄市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1 553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47.5%,总体满意度与服务态度满意度、服务价格满意度有着更强的相关性,影响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因素为性别、文化程度、医疗保险、经济收入和步行距离。结论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2010年22期
页 [ 77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6 ]
程利娜;目的研究离退休老人的家庭特征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以自编的离退休老人家庭特征调查表与SCL-90自评量表组成的一套问卷作为评定工具,对176位老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空巢程度(F=11.411,P&0.01)、家庭属性(t=2.114,P&0.05;t=2.083,P&0.05)、是否与孙辈同住(t=2.014,P&0.05;t=-2.421,P&0.05)都对离退休老人心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表明改善老人心理健康应重视与老人生活更密切的家庭环境,注重老人心理卫生的家庭辅导与家庭教育。2010年22期
页 [ 104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 ]
陈长香;李建民;吴黎明;刘小平;目的探讨社区常态老年人睡眠与记忆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唐山市社区老年人,应用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BMTⅡ)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进行记忆功能和睡眠质量的测评。结果
647名老年人睡眠障碍发生率38.8%,记忆障碍发生率78.4%,睡眠障碍与记忆障碍的发生相关,在回忆故事(即刻)、图片再认、定向、回忆故事(延迟)、回忆路线(延迟)、回忆姓名及总标准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老年人记忆障碍发生率较高,受睡眠影响。2010年22期
页 [ 7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0 ]
王兴洲;徐凌忠;刘志敏;程俊;丁燕;袁庆;目的了解老年肺结核患者焦虑心理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利用自制肺结核患者相关情况调查表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访谈式调查。结果
老年肺结核患者焦虑发生率为8.6%;影响焦虑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是否将患肺结核告知他人、是否因患结核而产生轻生念头。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焦虑发生率较高,焦虑心理主要受其对疾病的行为反应所影响,在治疗老年肺结核患者时应同时进行心理疏导。2010年22期
页 [ 7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7 ]
夏小红;周代蓉;齐晓红;马兵;目的探讨城市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及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对50例城市空巢老年人和50例非空巢老人进行入户调查,分析抑郁症状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结果
空巢老人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空巢老人,50例老人中有26人(52%)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子女关系、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兴趣爱好与社会交往、文化程度与抑郁显著相关。结论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家庭和社会应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预防或减少抑郁症状的发生。2010年22期
页 [ 67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6 ]
许晓晖;目的探讨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居家养老中的应用现状。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结果
我国和吉林省老龄化严重,许多乡村已经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农民收入和居住现状良好为居家养老创造了条件。农村养老需求多样,无子女老人倾向居家养老。但老年社会工作的认知度低,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的开展尚处于初始阶段。结论引入老年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是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进程、提高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效性、破解农村养老服务难题的有效途径,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居家养老的应用有待推进。2010年22期
页 [ 132K] [下载次数:19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63 ] 经验交流
韩海玲;孙玉芹;朱艳彬;刘同库;吕冬燕;陈吉田;2010年22期
页 [ 6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2010年22期
3369页 [ 3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经验交流
臧晓鹭;2010年22期
页 [ 6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1 ]
潘忠;2010年22期
页 [ 6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吴小庚;王爱磊;2010年22期
页 [ 6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 ]
刘雄昌;霍蓉晖;魏晓兰;2010年22期
页 [ 6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杨勇;2010年22期
页 [ 6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陈伟丽;彭丽萍;刘超英;2010年22期
页 [ 6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 ]
张会明;李宏孝;王沙南;2010年22期
页 [ 70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8 ]
孙振波;温翔鹰;徐效义;崔久嵬;李薇;王冠军;2010年22期
页 [ 6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 ]
王晓青;2010年22期
页 [ 6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3 ]
陈维;李大伟;姚敏;袁左鸣;2010年22期
页 [ 8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殷锋;乔丽娟;林晶;林康记;2010年22期
页 [ 6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贾涵;于艳;高静娜;2010年22期
页 [ 6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 ]
王朝辉;2010年22期
页 [ 6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 ]
彭小星;2010年22期
页 [ 6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 ]
刘锋;郭嘉隆;毕黎琦;2010年22期
页 [ 7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7 ]
徐晓燕;杨力辉;闫东;2010年22期
页 [ 6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郝春艳;2010年22期
页 [ 6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 ]
景年才;程林;王军;姜振宇;2010年22期
页 [ 70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5 ]
郭继东;张晓杰;2010年22期
页 [ 6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4 ]
李朝旭;2010年22期
页 [ 10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9 ]
崔迎春;郭家娟;白洋;2010年22期
页 [ 7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9 ]
王大广;所剑;刘承奎;何平;刘洪义;何亮;2010年22期
页 [ 10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 ]
王凤英;金华锋;冯小莉;许佳平;李锐朋;2010年22期
页 [ 6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刘磊;柳力敏;胡悦东;陈蕾;2010年22期
页 [ 7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1 ] 综述
周佳;侯苹;白洁;2010年22期
页 [ 130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9 ]
邹文淑;高玲;罗雪;陈德助;王剑峰;2010年22期
页 [ 8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2 ]
丁华胜;杨俊;2010年22期
页 [ 81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王淑美;林丽珠;2010年22期
页 [ 105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6 ]
刘小平;陈长香;李建民;2010年22期
页 [ 119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 ]
党英男;刘晓慧;白洁;2010年22期
页 [ 148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张旦;赵鹏;苏国海;2010年22期
页 [ 90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李建哲;贾全章;2010年22期
页 [ 64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7 ]
刘鹏;法永红;2010年22期
页 [ 105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 ]
荆悦;2010年22期
页 [ 127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 ]
陈小军;孙丽华;2010年22期
页 [ 13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nnexin v pi双染色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