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离子的价态不会大于其原子态的最外层电子数.这句话哪里错了

NH5中N可以现+5价态么?5个H可以现-1价态么?N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应该可以为+5价态吧?_百度作业帮
NH5中N可以现+5价态么?5个H可以现-1价态么?N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应该可以为+5价态吧?
NH5中N可以现+5价态么?5个H可以现-1价态么?N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应该可以为+5价态吧?
NH5的结构是NH4H,氢化铵,NH4+的四个H是+1价,单独的H是-1价.第三节。化。学 子。键 键。第1课时 离。情 境 导 入。课 标 点 击。知 识 导 学。..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第三节第1课时 离子键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在金属晶体中,如果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间的作用力越大,金属的熔沸点越高。由此判断下列各组金属熔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A.Mg>Al>Ca
B.Al>Na>Li
C.Al>Mg>Ca
D.Mg>Ba>Al
A组中Mg、Al、Ca相比,半径最小的是Al,最大的是Ca,价电子数最多的是Al,Mg与Ca相等,因此熔沸点顺序应是Al>Mg>Ca。故A错误,C对。B组熔沸点顺序应为Al>Li>Na,B错误。D组熔点顺序应为Al>Mg>Ba,D错误。
下列有关阳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阳离子都是由一个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的 ②非金属原子不能形成阳离子 ③阳离子的电子排布一定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 ④阳离子的价态不会大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⑤阳离子都是稳定结构,不会再失去电子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
下列关于阳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阳离子都是由一个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的 ②非金属原子不能形成阳离子 ③阳离子的电子排布一定与稀有气体相同 ④阳离子的价态不会大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⑤阳离子都是稳定结构,不会再失去电子
D.①②③④⑤
(12分)(2012o山东)[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金属镍在电池、合金、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1)下列关于金属及金属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键具有方向性与饱和性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c.金属导电是因为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自由电子d.金属具有光泽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吸收并放出可见光(2)Ni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8号元素,第二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Ni相同且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 
 .(3)过滤金属配合物Ni(CO)n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则n= 
.CO与N2结构相似,CO分子内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 
 .(4)甲醛(H2C═O)在Ni催化作用下加氢可得甲醇(CH3OH).甲醇分子内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甲醇分子内的O﹣C﹣H键角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醛分子内的O﹣C﹣H键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阳离子的价态不会大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这句话哪里错了_百度作业帮
阳离子的价态不会大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这句话哪里错了
阳离子的价态不会大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这句话哪里错了
比如铁最外层电子数是两个不过可以到+6价四川省成都七中学年高一(下)第一周周练化学试卷(4月份)&Word版含解析(数理化网)&&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下)第一周周练化学试卷(4月份)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2013奇台县校级四模)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 2.(3分)已知有物质的量相等的短周期元素的单质X和Y,在X中加入足量盐酸,在Y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生成氢气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相同状况下测定),且V1≠V2,若要确定生成物中X和Y的化合价,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 ) A.V1:V2的值 B.V1和V2的值 C.X和Y的物质的量 D.盐酸和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3.(3分)(2009茂名一模)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天然气燃烧是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D.人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 4.(3分)(2015春重庆校级月考)已知A、B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在3~18之间,它们可形成离子化合物AmBn,且离子均具有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若A的原子序数为a,则B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A.a+8mnB.a+16mnC.a8(m+n)D.a(m+n) 5.(3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 A.1molNa2O2固体与1molNaHSO4晶体中所含的阴、阳离子总数均为3NA B.由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分子内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C.只有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含氧酸或含氧酸盐 D.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6.(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水汽化需要吸收能量,所以水汽化属于吸热反应 C.所有的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D.1mol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7.(3分)晶体硼由105B和115B两种同位素原子构成.已知5.4g晶体硼全部转化成B2H6(硼烷)气体时,可得标准状况下5.6L硼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中105B和115B两种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比为1:4 B.5.4g该晶体硼所含中子为2.9mol C.等质量的分别由105B和115B构成的晶体硼所含中子数之比为6:5 D.若碳原子质量为wg,则105B原子的质量为10wg 8.(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不一定越高 B.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只有共价键 C.在由锌片、铜片、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电子由铜片经外电路流向锌片 D.氯化钠和氯化氢分别溶解在水中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 9.(3分)下列有关阳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非金属原子不能形成阳离子;②阳离子都是由一个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的;③阳离子的价态不会大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④阳离子都是稳定结构,不会再失去电子;⑤阳离子的电子排布一定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 A.①④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 10.(3分)在2004年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它用磺酸类质子溶剂,在200℃左右时供电,乙醇电池比甲醇(CH3OH)电池效率高出32倍,且更安全.电池总反应为:C2H5OH+3O2=2CO2+3H2O,电池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极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工作时电子由b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a极 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H++O2+4e=2H2O D.电池工作时,1mol乙醇被氧化时就有6mol电子转移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11.在溶液中,RO3n和S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RO3n+3S2+6H+=R+3S↓+3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此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n的值为 .(2)RO3n中R的化合价为 .(3)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它在周期表中可能处于第 族.(4)R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 性(填“强酸”、“弱酸”、“强碱”或“弱碱”). 12.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在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Z左右相邻,Z、W位于同主族.(1)X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2)X与W组成的化合物中存在 (填“离子键”或“共价键”).(3)由X、Y两种元素可组一种化学式为YX5的固体化合物,此固体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其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 (填“离子键”、“共价键”),此化合物与足量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X、Y、Z、W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一种强酸,该强酸的稀溶液能与铜反应,发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A.①已知1molA能与足量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44.8L气体.写出加热条件下A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又知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氯水反应,写出A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由X、Y、Z、W和铁五种元素组成的式量为392的化合物B,1molB中含有6mol结晶水.对化合物B进行如下实验:I.取B的溶液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II.取适量B的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①已知100mL1mol/LB的溶液能与20mL1mol/LKMnO4溶液(硫酸酸化)恰好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综合上述可知B的化学式为 . 13.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D同主族,B、C、D、E同周期,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C原子的质子数比B原子的质子数多2个.请回答下列问题:(1)B元素的名称为 ,E的元素符号为 ,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2)A、B、D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A、B、D、E形成的化合物B2A2、DE2、E2A、EA2中,各原子(或离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填写具体物质的化学式).(4)D、E两种元素可形成化学式为DE2、D2E2等化合物,则DE2的结构式为 ,D2E2广泛用于橡胶工业,其分子结构中每个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D2E2的电子式为 .常温下,D2E2是一种橙黄色的液体,遇水易水解,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2E2中的D元素显+1价B.D2E2结构中的化学键只含有极性键C.D2Br2与D2E2结构相似,熔沸点:D2Br2>D2E2D.D2E2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中可能有单质硫(5)用电子式表示A、B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B2A的形成过程: .(6)化合物B2A2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a.氢键b.离子键c.极性键d.非极性键(7)DA2与E元素的单质在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向由C、E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溶液200mL2mol/L中加入500mL一定浓度的KOH溶液,得到白色沉淀15.6g,则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或 mol/L. 14.如图所示为原电池装置示意图.(1)若A为Zn,B为石墨棒,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则A电极为 极(填“正”或“负”),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2)若A为Cu,B为Fe,电解质溶液为CuCl2溶液,则Cu片作为 极(填“正”或“负”),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若导线上有1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会消耗铁片 g.(3)若A为Fe,B为石墨棒,电解质溶液为氯化钠溶液,用一根玻璃导管不断向溶液中鼓入空气,在电流从 流向 (填字母A或B),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4)若A、B均为金属铂(pt)片,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分别从A、B两极通入H2和O2,该电池即为燃料电池,通入O2的一极为该电池的 极(填“正”或“负”),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5)若A为Mg,B为Al,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则A电极为 极(填“正”或“负”),写出负极电极反应式 ,若将NaOH溶液换成稀硫酸,则此时A电极为 极(填“正”或“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若AB均为金属铂(Pt)片,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分别从AB两极通入CH4和O2,该电池即为甲烷燃料电池,通入CH4的一极为该电池的 极(填“正”或“负”),写出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下)第一周周练化学试卷(4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2013奇台县校级四模)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考点: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版权所有专题:电化学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在原电池反应中,负极金属较为活泼,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一般来说,气体、金属在正极上析出,负极质量减小,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说明①为负极,应为较活泼金属,金属活动性①>②;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说明①较活泼,金属活动性①>③;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说明④为负极,②为正极,金属活动性:④>②;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说明③为负极,较活泼,金属活动性:③>④,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①>③>④>②,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金属活动性的比较,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反应现象和电流判断电源的正负极,负极金属较活泼. 2.(3分)已知有物质的量相等的短周期元素的单质X和Y,在X中加入足量盐酸,在Y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生成氢气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相同状况下测定),且V1≠V2,若要确定生成物中X和Y的化合价,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 ) A.V1:V2的值 B.V1和V2的值 C.X和Y的物质的量 D.盐酸和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考点:数据缺省型的计算.版权所有分析: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结合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置换氢气公式:n(氢气)==×金属的物质的量×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分析.解答:解:A.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置换氢气有个经验公式:n(氢气)==×金属的物质的量×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金属的化合价为正整数,则生成氢气的体积比等于化合价之比,所以只要知道V1:V2的值即可,故A正确;B.由A分析可知,只需知道体积比即可,不需要知道体积的具体值,故B错误;C.根据经验公式:n(氢气)==×金属的物质的量×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则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比等于化合价之比,所以只要知道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即可,不需要知道X和Y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反应时,酸是过量的,则不能根据盐酸和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金属和酸反应的特点规律,要求学生善于根据所学知识来总结规律,学以致用,题目难度中等. 3.(3分)(2009茂名一模)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天然气燃烧是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D.人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考点: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电解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天然气燃烧发生化学变化,释放热量;D.葡萄糖被氧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提供能量.解答: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正确;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故B正确;C.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故C正确;D.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能量的转换形式,注意常见能量的形式有哪些,结合转化的特点来分析,难度不大. 4.(3分)(2015春重庆校级月考)已知A、B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在3~18之间,它们可形成离子化合物AmBn,且离子均具有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若A的原子序数为a,则B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A.a+8mnB.a+16mnC.a8(m+n)D.a(m+n)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版权所有分析:已知A、B两元素的原子序数在3~18之间,它们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则A为活泼金属,B为活泼非金属,举例进行判断,得出正确结论.解答:解:A.若AmBn为MgCl2,则a=12,m=1,n=2,则B的原子序数为12+812=17,故A可能;B.若AmBn为BeCl2,则a=4,m=1,n=2,则B的原子序数为4+1612=17,故BC可能;C.若金属离子在同周期,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目相差8,则an+8=x+m,即x=a+8mn,故C不可能;D.若AmBn为Na2O,则a=11,m=2,n=1,则B的原子序数为1121=8,故D可能,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物中原子序数的数量关系,难度中等.根据题意举出实例是解题的关键. 5.(3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 A.1molNa2O2固体与1molNaHSO4晶体中所含的阴、阳离子总数均为3NA B.由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分子内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C.只有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含氧酸或含氧酸盐 D.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版权所有分析:A、过氧化钠是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硫酸氢钠固体是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构成;B、同种元素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C、金属也可以写成含氧酸或含氧酸盐;D、氦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解答:解:A、过氧化钠是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晶体中所含的阴、阳离子总数均为3NA,硫酸氢钠固体是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构成,晶体中所含的阴、阳离子总数均为2NA,故A错误;B、同种元素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如H2O2由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分子内含有OO非极性键,故B正确;C、金属也可以写成含氧酸或含氧酸盐,如HMnO4,NaAlO2,故C错误;D、氦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不都是金属原子,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分析应用,主要是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分析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 6.(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水汽化需要吸收能量,所以水汽化属于吸热反应 C.所有的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D.1mol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考点: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规律;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中和热.版权所有分析:A.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键形成放出能量;B.吸热反应属于化学反应;C.化合反应有的是吸热反应;D.中和热是指稀的强酸溶液和稀的强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解答:解:A.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键形成放出能量,化学反应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都伴有能量变化,故A正确;B.吸热反应属于化学反应,水汽化属于物质状态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所以水汽化不属于吸热反应,故B错误;C.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D.1mol硫酸含2mol氢离子和足量强碱反应生成2mol水,因此放出的热量不是中和热,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中和热的概念,注意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题目难度不大. 7.(3分)晶体硼由105B和115B两种同位素原子构成.已知5.4g晶体硼全部转化成B2H6(硼烷)气体时,可得标准状况下5.6L硼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中105B和115B两种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比为1:4 B.5.4g该晶体硼所含中子为2.9mol C.等质量的分别由105B和115B构成的晶体硼所含中子数之比为6:5 D.若碳原子质量为wg,则105B原子的质量为10wg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版权所有分析:标准状况下5.6L硼烷的物质的量为=0.25mol,则B原子物质的量为0.25mol×2=0.5mol,故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设105B和115B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解得x=0.1,y=0.4.A.根据m=nM计算105B和115B的质量之比;B.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计算105B和115B原子含有的中子数,进而计算中子物质的量;C.根据n=计算105B和115B的物质的量之比,结合原子含有中子数计算;D.原子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近似为原子的质量数之比.解答:解:标准状况下5.6L硼烷的物质的量为=0.25mol,则B原子物质的量为0.25mol×2=0.5mol,故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设105B和115B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解得x=0.1,y=0.4.A.105B和115B的质量之比为0.1×10:0.4×11=5:22,故A错误;B.105B原子中子数为105=5,115B原子含有的中子数为115=6,故该5.4g硼晶体中含有中子为0.1mol×5+0.4mol×6=2.9mol,故B正确;C.等质量的分别由105B和115B构成的晶体硼所含中子数之比为×5:×6=11:12,故C错误;D.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近似为原子的质量数之比,105B原子的质量与碳原子质量之比不是10:1关系,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原子结构等,难度中等,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8.(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不一定越高 B.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只有共价键 C.在由锌片、铜片、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电子由铜片经外电路流向锌片 D.氯化钠和氯化氢分别溶解在水中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考点: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版权所有分析:A.碱金属中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低,而卤素单质中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B.铵盐中均为非金属元素;C.Zn为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D.氯化钠含离子键,氯化氢含共价键.解答:解:A.碱金属中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低,而卤素单质中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则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不一定高,故A正确;B.铵盐中均为非金属元素,为离子化合物,则全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C.在由锌片、铜片、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Zn为负极,则电子由锌片经外电路流向铜片,故C错误;D.氯化钠和氯化氢分别溶解在水中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分别为离子键、共价键,作用力不同,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性质即可解答,注意利用特例分析选项B,题目难度不大,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9.(3分)下列有关阳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非金属原子不能形成阳离子;②阳离子都是由一个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的;③阳离子的价态不会大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④阳离子都是稳定结构,不会再失去电子;⑤阳离子的电子排布一定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 A.①④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考点:分子、原子、离子.版权所有分析:①非金属原子能形成阳离子;②阳离子可能是电解质电离得到的;③阳离子的价态可能大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④阳离子不都是稳定结构,可能会再失去电子;⑤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不一定与稀有气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解答:解:①非金属原子能形成阳离子,如铵根离子,故错误;②阳离子可能是电解质电离得到的,如HCl在水溶液里电离生成氢离子,故错误;③阳离子的价态可能大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如铁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可以为+2价,+3价,故错误;④阳离子不都是稳定结构,可能会再失去电子,如亚铁离子,故错误;⑤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不一定与稀有气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如亚铁离子的最外层有14个电子,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阳离子的形成、结构与性质等知识,易错选项是①,非金属原子也能形成阳离子. 10.(3分)在2004年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它用磺酸类质子溶剂,在200℃左右时供电,乙醇电池比甲醇(CH3OH)电池效率高出32倍,且更安全.电池总反应为:C2H5OH+3O2=2CO2+3H2O,电池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极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工作时电子由b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a极 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H++O2+4e=2H2O D.电池工作时,1mol乙醇被氧化时就有6mol电子转移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版权所有分析:该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乙醇的电极是负极,则a是负极,通入氧化剂氧气的电极b是正极,电解质溶液呈酸性,则负极反应式为C2H5OH+3H2O12e=2CO2+12H+,正极氧气得到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4H++O2+4e=2H2O,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燃料电池中通入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通入燃料的电极是负极,则a极为原电池负极、b极是正极,故A错误;B.放电时,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a是负极、b是正极,则电池工作时电子由a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b极,故B错误;C.放电时,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4H++O2+4e=2H2O,故C正确;D.电池工作时,根据C2H5OH+3H2O12e=2CO2+12H+知,1mol乙醇被氧化时就有12mol电子转移,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为高考高频点,所有燃料电池中负极上都是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会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要结合电解质溶液酸碱性书写,题目难度不大.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11.在溶液中,RO3n和S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RO3n+3S2+6H+=R+3S↓+3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此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S2 ,n的值为 1 .(2)RO3n中R的化合价为 +5 .(3)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7 ,它在周期表中可能处于第 VIIA 族.(4)R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 强酸 性(填“强酸”、“弱酸”、“强碱”或“弱碱”).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版权所有分析:根据电荷守恒知,RO3n+3S2+6H+=R+3S+3H2O中n=1,(1)化合价升高的为还原剂;根据电荷守恒分析;(2)离子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电荷数,据此判断R元素化合价;(3)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价=族序数8;(4)第VIIA族元素的氢化物为强酸(HF为弱酸).解答:解:根据电荷守恒知,RO3n+3S2+6H+=R+3S+3H2O中n=1,(1)化合价升高的为还原剂,则S2为还原剂;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1,故答案为:S2;1;(2)离子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电荷数,所以RO3中化合价1(2)×3=+5,故答案为:+5;(3)R元素最低化合价为1价,则其最高化合价为+7价,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族序数=7,其主族的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则为VIIA族;故答案为:7;VIIA;(3)R为第VIIA元素,能形成含氧酸,则不是F元素,而是Cl、Br、I中的一种,它们的氢化物均为强酸,故答案为:强酸.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注意不能根据方程式RO3中R元素化合价判断最外层电子数,为易错点. 12.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在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Z左右相邻,Z、W位于同主族.(1)X元素是 H (填元...
亲!请或新用户?
按教材搜资料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原子外层电子排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