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文言文词类活用有凭借意的词

[转载]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文言文语段及古诗词练习参考答案_模拟试题_中考网北达教育旗下_北京中考网
【图片来自网络,声明感谢】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
文言文语段及古诗词参考答案&&
文◆金焕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
文言文语段及古诗词练习题参考答案
1、《咏雪》
一、《咏雪》1、刘义庆、《世说新语》2、(家庭聚会)(子侄辈)(不久,一会儿)(急)(高兴地)(差不多可以相比)(不如,比不上)(顺着,随着,趁着)(是)3、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4、寒雪日,内集,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欢快、轻松、融洽&5、&C&&6、D&&7、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8、(1)“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2)“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且两者都是轻飘飘的,呈团状,这一点极相似。9、鹅毛、鸭绒、扬花、梨花、花絮、飞花,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陈太丘与友期
&1.①中午&②通“否”&③拉&④回头看&2.友&太丘&友&3.无信无礼&4.C&5.B&6.敬词③④⑥⑦⑨ &谦词①②⑤⑧&&7略.&&&8.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
六、1.《淮南子&人间训》&&刘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2.擅长、善于。&逃跑。&&带领。&&因为。3.(1)这一损失怎么就不会变成好事呢?(2)靠近边塞的人家,战死的青壮年占十分之九。4.寓言&&祸与福和可互相转化,看待事物要持辩证的态度,要懂得努力将坏事变成好事的工作与生活方法。
二、《论语》十则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至圣先师”,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三、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
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冷水)19.&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而从之
(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通&&&悦&&&&,意思是&&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意思是&&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
(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3.温故而知新
(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4.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5.可以为师矣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成为,做)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得到)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七、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2.温故知新&&&&3.择善而从&4.三人行,必有我师5.逝者如斯&6.匹夫不可夺志7.富贵浮云&8.箪食瓢饮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感到迷惑。&&&&&&&&&&&&&&&&&&&&&&&&&&&&&&&&&&&&&&&&&&&&&&&&&&&&&&&&&&&&&&&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荣华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是就连最普通的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能广泛地阅读,并且能够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三,古诗词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0&&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0&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0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0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4、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四、虽有佳肴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ji&)&(&y&o&)&自强(&qiǎng&)&&&兑命(&yu&&)&学学半(&xi&o&)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虽有嘉肴&&&&&即使&&&&②&弗食&&&&不&&&&&&&&&&&&&&③不知其旨也&甘美&&&&&&&&&
&④不知其善也&&&好,妙&&&⑤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勉励&&&⑥虽有至道&&达到极点&&&&&&&&&&&
&⑦教学相长&&促进&&&&&&&&⑧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因此&&&⑨教然后知困&不通,理解不了&&&&&&&&&&
&⑩然后能自反也&反省自己&⑾然后能自强&&勉励&&&&&&&&&⑿学学半&&教
其此之谓乎&&&大概,表示推测
4、古今异义。&&&
&虽有佳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主旨&&
&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学学半&&&&&&&&&&&&&&&&&古义:教&&&&&&&&&&&&&今义:学习
翻译下列句子。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即使
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自己
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知道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不理解的地方,然后
才能自我勉励。
&&(2)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教学相长&&&&&&&&&&。
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作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进而
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
这个结论。(用原文填空)
3.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设喻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为引出下文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作铺垫。
4、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1)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2)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5、“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是主从关系。
五、河中石兽
一、双基测评
&&1.&pǐ&&zh&o&&y&&zhǎng&&yān&&ni&&&zh&&&shu&&y&
&&2.&(1)靠近&&岸&&&&&&&&&&&&(2)倒塌
&&&&(3)经历&&年&&&&&&&&&&&&(4)推究,推理
&&3.&(1)这样&&判断动词
&&&&(2)事物的道理&&物理学
&&&&(3)只&&但是
&&5.&(1)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
&&&&(2)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6.&三种:一是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二是就在原地找,理由是石兽会渐沉渐深。三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7.&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六、课外古诗词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4、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5、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6、曲径通幽处;万籁此都静。7、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9、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2、无可奈何花落去时曾相识燕归来。
新希望家教一对一名师推荐
可报时段:1
可报时段:0
可报时段:2
可报时段:1
可报时段:1
新希望家教
北达新希望名师家教一对一400-668-7882
初中一对一
高中一对一
小学一对一
论坛今日热贴
快速导入链接网站文言文中有哪些词是不可深交的意思_百度知道
文言文中有哪些词是不可深交的意思
文言文中有哪些词是不可深交的意思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文言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这个问题曾经和同事争论的很激烈,今天又争论了一番。之前讨论是因为语文教材要删除鲁迅的某些文章,今天争论是因为上海小学一年级要删除古诗词。不过习大大发话了,说他不赞同小学教材删除古诗词,所以啊,所以北京那边就传出消息了:下个学年要大幅增加中小学教材中古文诗词的篇幅,好像是说要增加两倍。我不太确定这些消息是不是媒体断章取义,但无论是全部删除古诗文,还是因习大大的话要增加两倍的古诗词,我都不赞同。再回过头来,说我的问题。同事一直说:"孩子不理解的东西,你让他去背有什么用?难道你忘记了自己小时候被强制背诵不理解的东西是多么痛苦吗?为何要把这种痛苦强加给孩子?”这是用大人“有用无用”的价值观念来评判孩子的世界,我不赞成,但是面对周围功利性的环境,我又不能充分地批驳这种理念。我想请教各位知友:1、你小时候讨厌背诵教材里的古诗词、古文吗?有没有觉得很痛苦?为什么会讨厌或者喜欢呢?2、让孩子背诵他们根本不懂的古诗词,你觉得有用吗?或者说,你会让孩子去背那些你觉得有用的东西吗?为什么呢?3、如果你会让孩子背诵古诗词,那么你觉得背诵对于孩子的意义是什么呢?4、成人世界里经常要讨论做一件事是否有用,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以后用不到的东西,孩子就不用学了?第一次在知乎提问,感谢大家的关注和答复。相关问题:
给六年级的孩子讲授古诗时,领读到“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因为离家一年有余,我几乎心酸又感动得要落下泪来。可是孩子们全无感觉,只是大声读过,然后问我“要求背诵么?”后来,我跟他们说,诗歌的美好,只有等到长大后才能懂得。“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总被无情恼”。“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这都是多么美好的意境,足以令人落泪。诗歌带给人最美妙的体验,大概是,在一个特殊的场景,你突然生出了特殊的感动,这时就会感觉胸中有一首诗非要吐露出来不可;如果不能,只能感慨一句“真美呀”或“好伤心”,实在显得单薄,也是一大憾事。可惜,这种美好只有等到长大后才能领悟。可是,如果没有幼年的文化积累和习惯养成,长大后再想领略这份美好,怕也是不现实的吧?昨晚与友人聊天,她说幼读诗歌,未解其意,但是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体会到汉语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这是童子功,没有几年的阅读基础是难以达成的,这完全有可能影响到一个人日后的写作和讲演。彻底吸收了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待到一定的年纪,诗中蕴藏的情感自然会浮出水面。所以,或许是我们搞错了重点。问题的关键,不是是否要保留诗歌,而是应该怎样教授诗歌;不是应不应该背诵诗歌,而是应该怎样背诵诗歌。同事有一个四岁半的小女儿。幼儿园小班。让她背诗,必然是艰涩困难。可是,她的母亲跟我说,孩子看电视时,只要看过几遍,就能背下所有的广告语。连语气声调都拿捏惟妙惟肖。我想,这应该不是个案。广告的本质就是重复,借此营造一种“虚假熟悉”的错觉。也许应该把这个例子迁移过来,不应该强求学生在一个小时或者一天内背诵出来,相反,应该不断重复、不断在他的耳边眼前晃荡,所谓耳濡目染,大概就是这样的概念。说让小学的孩子领略诗歌的美感,这扯得有点远。语言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与其让他花时间模仿广告,不如多给他一些时间,让他在轻松的重复里,自然而然地学会背诵诗歌。不要强迫,不要压制,不要引起逆反心理。要引导,要陪伴,要设置情景和画面。就诗歌气氛的熏陶而言,家庭教育的效果其实是要胜过学校教育的。可惜,多数家长都忽略或者无暇顾及这一点。他们在接孩子时习惯性的问一句:“今天老师教了什么?”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起到决定作用的不是老师教了什么,而是父母教了什么。对了,让我把开头的故事讲完。孩子们问我:“这首诗要求背诵么?”我说:“课本里没有要求。如果你们喜欢,就背;不喜欢就算了。考试不会出现的。”两天后,默写。在写了全部的字词后,他们提醒我说还有一首诗没写。“哪首?”“《逢入京使》。”“不是没有要求背诵么?”“我们都背过了!”他们很大声的说。语气里是完成了额外任务的骄傲。果然,全班只有两个孩子写错。那一刻,在我心里燃起的是满满的感动,这比一百分的卷子更让我骄傲,因为我跟他们说的是“如果喜欢,就背”。而我知道,他们喜欢,绝大多部分的原因是来自我喜欢。其实,背诵一首古诗,没有那么痛苦的。------------------下面是一个光明磊落的“小广告”--------------------
读初中的时候,第一节语文课,语文老师说今天我们来背一篇文。于是他在黑板上洋洋洒洒地写下了陈寅恪纪念王国维的《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碑文》(现立在清华园里面)。虽然不算百分之百古文,但对于刚升初中的学生来说,还是不太懂它的含义。语文老师说,你们先背下来,以后慢慢就懂了。十多年过去了,仍然记得那句:&b&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b&&br&&br&当时的语文老师是从高中部调过来的。高中部历史非常悠久,历史上出了很多文人政客。在我们眼里,语文老师也非常地有人文情怀。经常上课跟我们分享他随手写的打油诗和体验到的民间疾苦。当然,少年不识愁滋味。&br&&br&这位语文老师在我们当时看来非常奇怪。&br&&br&一是我们班的语文作业跟其他班很不一样。年级上统一要求的练习册,我们不用做。我们每天的作业是:每天背唐诗一首(值日生按自己喜好选择唐诗一首,在语文课的前十分钟给大家讲这首诗的含义和意境赏析,当天作业就是背这首唐诗);对语文课文的随想,嬉笑怒骂皆可,字数不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钢笔临摹贴一页,推荐临摹《灵飞经》。每周末的作业是一篇字数不限的随感或者读书笔记。寒暑假没有《寒/暑假生活》,取而代之的是两万字的读书笔记和背诵《春江花月夜》《琵琶行》《长恨歌》这类比较长的诗词。每周他会选出优秀的随感贴在教室墙上,旁边附一张白纸,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写评论。&br&&br&不仅背唐诗,还要背《声律启蒙》,考试的时候,我们班会有加试题,补充诗词和对对联。&br&&br&二是他上课从来不准备教案,也不会问学生一些教参上面的问题。而是从一篇课文,批判性地欣赏,讲课内容纵横古今。印象最深的是,在各种考试的标准答案都规定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他反问我们了一个问题:如果鲁迅不读私塾,不接受封建教育,不被逼着背文章,能不能成为鲁迅?为什么李白杜甫这样接受封建教育的人,几千年过去了,都还是无人超越?教育,是有时代性的。况且,在《百》这篇文章里面,鲁迅展现的是一个在制度牢狱之中仍然偷偷寻找乐趣的小学童,是有快乐的。他不备课,只是不像其他语文老师那样,把考试点一一列出来,一点点地按照大纲分析文章。他有自己的备课方式。教师宿舍,他跟他老婆有两间单身宿舍,里面有两面墙的书籍。&br&&br&三是用班费订阅《南方周末》。并鼓励我们每周读书一本以上。&br&&br&他当时是我们的班主任。在学校的规章制度之内,定了一套自己的班规,一方面限制学生某些方面的行为,一方面又给予了学生最大的自由。限制方面印象最深的是,早上迟到一分钟写1000字检讨,以此类推,五分钟就是5000字检讨。我后来工作,每天早上8点上班,一周上班5天半,三年来没有迟到过一次。给学生最大的自由就是只要不涉及到违反校规,行为都可以接受。&br&&br&可惜的是,那时,我们都是13岁的初中生。一年把唐诗三百首倒背如流,也无法真正体会到意境;语文随笔,也是能写诗歌就写诗歌,字数比较少;钢笔临摹也没有跟《灵飞经》,去买的《庞中华唐诗钢笔字贴》,专门临摹里面五言绝句;相比《南方周末》,本地报纸的各种花边新闻更吸引眼球;对同学写的优秀随笔的评论也是各种嘲讽。&br&&br&但是,这无妨我们班成为了年级最奇葩的班级。年级有11个班,我们班除了语文是年级第一,其他科目全部年级最后一名,尤其是数学和物理,班平均比倒数第二名的班少了十多分。&br&&br&他用杜牧的《题乌江亭》鼓励我们:&br&胜败兵家事不期,&br&包羞忍耻是男儿。&br&江东子弟多才俊,&br&卷土重来未可知。&br&&br&这首诗在当时并没有什么作用。&br&&br&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因为学校的事情,他不情愿辞职,然后准备了一年,考上了北师的研究生。初二的语文老师觉得我们班是怪胎,强烈要求他准许我们上课值日生讲宋词、作业背宋词,上课也没人听他讲课。初中二年级背了一年的宋词。我们班的语文仍然是年级第一。&br&&br&从初中二年级一直到高三,我都没有再听过语文课。初中剩下的两年语文课,把近现代的各种小说看了个遍。刚进高中,每周交上去的周记,语文老师都在文章后面质疑我抄袭,因为她觉得一个高一学生,不可能写出这样水平的文章来,甚至还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我。直到第一次期中考试,语文考了个年级第五名,她才不再质疑。&br&&br&我们也问过那位语文老师,为什么我们要背诗词。他说,以后也许你会忘记你背过的诗词,但是你体会过好的韵律、词语和意境,你知道什么是好文。背完唐诗宋词的人,气质是不一样的。&br&&br&这位语文老师一路读到博士,现在在某大学教古文学。我遇到好书的时候,也会买了寄给他,在扉页写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b&。&/b&&br&&br&&br&现在自己做研究,真的非常感谢他在最关键的时期,没有束缚自己的思维方式。后来我们班同学也都混得还不错,各个行业都有,有七八个在国内外名校读博做研究的。&br&&br&非常怀念背诗读书不求甚解的少年时代。&br&====================================&br&一觉睡醒那么多赞同,谢谢。统一回复一下评论&br&1.关于好老师。是的,老师的作用非常大,遇到一个好老师也必须要非常幸运。因为教师是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尤其对于处于同一性混乱的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当同龄人还在看图写话时,自己已经开始观察并思考生活;当大家还一心为“报效祖国而读书”,已经有老师告诉自己“达则兼济天下,穷则善守其身”。影响是不一样的。&br&&br&再则,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对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影响,主要为知识上的改变(knowledge change)和情绪上的改变(emotional change)。对这两方面都有积极影响的老师,才能算好老师。&br&&br&2.关于数理。那位老师当班主任的时候,每天下午第三节课下课准时放学,当其他班同学留下来补数学课到7点,我们班4点45就放学了。如果学生不想学,补再多的课也是枉然。后来我们班初三开始努力学习,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读了重点高中。&br&平均分差,并不表示埋没了数理成绩好的同学,后来班上不少同学高中选择理科,现在在当医生的最多。我觉得自己的天赋也是数理,高中不补课不做额外练习题,数学成绩一直保持高于年级平均分五十分左右。我比较幸运的是很早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了。&br&&br&==========再更新============&br&前两天跟这位语文老师聊天,才知道他一直将我们班同学的一些作业保存着!十四年了!一瞬间觉得除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还可以说,“富有诗书重感情”。当他在班级群里面将这些作业照下来发给我们看,顿时集体感动得痛哭零涕!!!&br&&br&&img src=&/877bd66057cf50cad955cb8ae129cf11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2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877bd66057cf50cad955cb8ae129cf11_r.jpg&&下图自己写的第一篇小说。估计那个时候连抗战是哪一年开始的都不知道,胡乱看了几本小说就敢写了*_*! 还要用故作老练的口气写。。。老师的评语是:尚可大改。&br&&img src=&/054ca1ea4fc1d9e663b4_b.jpg& data-rawwidth=&1222& data-rawheight=&9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2& data-original=&/054ca1ea4fc1d9e663b4_r.jpg&&&br&下图是画的《桃花源记》我们有作业是把课文画成一幅画。图画的署名是我的好朋友,真实作者是我。。。。(从小的好人缘就是帮同学写作业,给同学抄作业得来的 嘿嘿)&br&&img src=&/9d6de4ee15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9d6de4ee15_r.jpg&&
读初中的时候,第一节语文课,语文老师说今天我们来背一篇文。于是他在黑板上洋洋洒洒地写下了陈寅恪纪念王国维的《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碑文》(现立在清华园里面)。虽然不算百分之百古文,但对于刚升初中的学生来说,还是不太懂它的含义。语文老师说,你…
4,5岁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唐诗。&br&&br&不觉得痛苦,诗词押韵,和儿歌差不多,“粒粒皆辛苦”,“上山打老虎”,也分不出高下。背着玩就是了。&br&&br&慢慢的,就长大了。&br&&br&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什么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br&&br&冬天,西风凛冽,天空阴沉,行人都急匆匆的奔走,到了家,烤着炉子,外边洋洋洒洒的下起了雪。知道了什么是“晚来天欲雪”,什么是“红泥小火炉”。&br&&br&夏天,跟爸妈去湖里玩,小舟在荷叶中穿过,知道了什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什么是“水光潋滟晴方好”。&br&&br&秋天,过了天高云淡,就是凉风乍起,梧叶飘黄,知道了什么是“老树呈秋色”,什么是“苒苒物华休”。&br&&br&约会的时候,知道什么是“月上柳梢头”。&br&&br&灯会的时候,知道什么是“一夜鱼龙舞”。&br&&br&愁的时候,“伫倚危楼风细细”;&br&&br&乐的时候,“春风得意马蹄疾”。&br&&br&小的时候,“坐看牵牛织女星”;&br&&br&大的时候,“金风玉露一相逢”。&br&&br&背的那些诗词,像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一天,遇到了某个风景,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诗,那句词,那幅画。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用其他的词语形容。记住了词,记住了景,也记住了情。&br&&br&至于具体的用处,作为理科生,工作上的确用不到。但当年我情书写的是极好的,就凭这个,就觉得很值。&br&&br&现在我也在教儿子背。&br&&br&update: &a data-hash=&9a8a0568fb3acf13ede565& href=&///people/9a8a0568fb3acf13ede565&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云熙& data-tip=&p$b$9a8a0568fb3acf13ede565&&@云熙&/a&,这是你要的情书教程,&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写情书有什么技巧? - mu peng 的回答&/a&。
4,5岁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唐诗。不觉得痛苦,诗词押韵,和儿歌差不多,“粒粒皆辛苦”,“上山打老虎”,也分不出高下。背着玩就是了。慢慢的,就长大了。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什么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冬天,西风凛冽,天空阴沉,行人…
微信号:iyishou。古诗词鉴赏,多干货、具美感、有态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言文词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