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张应龙考入1988惨案北京大学生,请问他现在的联系方式。

张应龙:“治沙硬汉”的快乐人生
的身影映在尚未整治的沙漠上(9月22日摄)。 年近半百的陕北汉子张应龙,在家乡陕西省神木县境内的毛乌素沙漠,自掏腰包承租荒沙地,在近乎倾家荡产的状态下,带人将25万亩沙地
的身影映在尚未整治的沙漠上(9月22日摄)。
&&&&&& 年近半百的陕北汉子张应龙,在家乡陕西省神木县境内的毛乌素沙漠,自掏腰包承租荒沙地,在近乎倾家荡产的状态下,带人将25万亩沙地治理成为一片沙漠绿洲。张应龙与治沙结缘是因为一次&酒后吐豪言&。2002年,当时在北京某外企担任副总、年薪高达20多万元的张应龙回家过年,在酒桌上,&喝高了&的他答应一位村支书,出钱治理沙漠。酒醒后他早不记得自己说过什么,但当村支书询问此事时,耿直、从不食言的张应龙表示,自己答应的事就一定不会&赖账&,他决定自掏腰包治理荒沙。张应龙刚开始投入上百万资金治沙,但很快发现这是一个无底洞。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已无法两头兼顾的他干脆辞掉了北京的工作,回到家乡神木治沙。为了筹集资金,他狠心卖掉了在神木县城的房产,把筹到的280多万元资金再次投入到治沙工程中。亲朋好友都认为他精神上肯定出了毛病,甚至把他骗到精神病医院做检查。但张应龙坚信他的行为会得到大家的理解与支持,治沙事业会取得成功。为治沙,张应龙一度一贫如洗,甚至连吃饭都要靠亲朋好友资助。他意识到仅凭一己之力,要完成如此浩大的生态工程是根本不可能的。于是,他在2004年发起成立了&神木县生态保护建设协会&,以协会为纽带,团结争取全社会的力量治沙。随着张应龙不断摸索总结出的科学治沙方法收效越来越明显,他治沙的故事也越传越广,协会的工作也开始得到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的认可与支持。他通过吸引项目、科研合作、社会募捐等各种形式吸引资金3500多万元,使得治沙工程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迄今,张应龙率领其协会已累计造林治沙25万亩,治理过的沙漠生态环境有很大改观,植被覆盖率达到60%左右,树木成活率平均高达85%以上,土壤涵养水源能力提高,野生动植物种群增加,基本实现了&天蓝、沙绿、水清&的局面。张应龙说,&通过近10年的治沙,我的人生观发生了很大变化,不是我改变了沙漠,而是沙漠改变了我。沙漠在我的努力下成为绿洲,就像我的孩子在我的呵护下健康成长,沙漠让我变得更加真实与纯洁,也给了我在以前的人生道路上从未体验过的快乐。治沙让我人生回归快乐。& 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张应龙为在沙漠中种植的长柄扁桃树剪枝(9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张应龙在荒芜的沙漠中测风向(9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张应龙开车行进在尚未整治的沙漠中(9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天刚蒙蒙亮,张应龙像往常一样早起查看已披上绿装的沙漠(9月22日拍摄)。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张应龙驱车在尚未整治的沙漠中查看(9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张应龙(左)与职工手捧收获的长柄扁桃果查看(9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张应龙(左)与同事在苗圃查看松树苗(9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张应龙在经过整理、长满沙柳的沙漠中行走(9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张应龙在育林基地的蔬菜大棚内摘水萝卜(9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张应龙(右)和其治沙团队的工作人员在沙漠中小憩(9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张应龙(前)和附近村民一起搭设沙蒿屏障,防止刚种下的樟子松被沙子埋掉(9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市人大副主任郭宝成视察协会造林基地 11 月 15 日,榆林市人大...
神的孩子会跳舞 梦 野 沙漠里的胡杨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
的身影映在尚未整治的沙漠上(9月22日摄)。 年近半百的陕北汉...
日本学者沟掌基地科学考察 9 月 7 日,日本龙谷大学政策学部教...
韩国企业人士考察长柄扁桃 9 月 5 日,韩国企业人士尹泽胜博士...
市委政研室考察长柄扁桃油 8 月 20 日,中共榆林市委政策研究室...||||||||||
最新播报:
张应龙:“防沙”变“用沙” 沙漠结果实
8月12日拍摄的张应龙照片。在陕西省神木县生态协会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目之所及是成片的林地,时不时有几只野鸭飞过海子。很难想像,这个现在被人们称为“塞上江南”的地方,曾经寸草不生、黄沙漫天。造林人张应龙依托科技进步,创新治沙模式,将老一辈治沙人单纯的“防沙治沙”模式转变为“治沙用沙”模式,用10年时间,让毛乌素沙地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新华网西安10月10日电(记者程露、姜辰蓉)在陕西省神木县生态协会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目之所及是成片的林地,时不时有几只野鸭飞过海子。很难想像,这个现在被人们称为“塞上江南”的地方,曾经寸草不生、黄沙漫天。
造林人张应龙依托科技进步,创新治沙模式,将老一辈治沙人单纯的“防沙治沙”模式转变为“治沙用沙”模式,用10年时间,让毛乌素沙地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2003年,40岁的张应龙放弃北京某外企高管工作,只身回到家乡神木县,承包毛乌素沙地各丑沟秃尾河源头19.2万亩荒沙,开始了漫长的治沙之路。
“我不是思想境界高,而是无知无畏;不是我改变了沙漠,是沙漠教育了我。”张应龙说。在一次醉酒后,他向村里人承诺出资治理沙漠。没想到这个“无底洞”使他从百万富翁变成了穷光蛋,不仅花光了500多万元的个人积蓄,还卖掉了房产,甚至被家里人当作“疯子”带到西安看“病”。
当时他最怕回答为什么治沙这个问题,一不为理想,二不为挣钱,别人不理解,有时就连自己也不理解。10年间,他孤独过、失败过、绝望过。“不要小看沙漠,沙漠中的灌木没有树干,宽广的树根紧紧扎入大地,把树冠的绿洒向大地,无怨无悔。想想沙漠和这些植物,我总能重拾信心。”张应龙说。
目前,他已累计承包42.8万亩沙漠,造林32万亩,栽植树木2400万株,使当地的植被覆盖率从5%提高到60%左右。
治沙不仅仅是种树那么简单,需要研究土壤、地下水、植被和生态系统。在他看来,应该把治沙造林当作一个生态系统来对待,与科研结合起来,与周边人的利益结合起来。“把沙子当成可利用的资源,让沙漠结出果实。”张应龙说。
自从发现当地品种长柄扁桃后,他的沙漠果然结出了“果实”。长柄扁桃是一种野生植物,生长在干旱荒漠区,具有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他在基地里种植了15万亩长柄扁桃,用于生产食用油、蛋白粉等。
“中国的食用油60%到70%依赖进口。”张应龙说:“我们缺少粮食、耕地和食用油,如果在不改变沙漠自然状态下利用沙漠资源,作用将是有目共睹的。”
他认为,单靠一个英雄无济于事,只有全社会每一个人都成为英雄,生态环境才能彻底改变。于是在2004年,他发起成立了神木县生态保护建设协会,让更多人了解治沙文化。目前,协会会员500多人,来自国内十几个省市,以及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
2011年,为了推动沙产业发展,张应龙成立了“榆林市沙漠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在筹建一个年产2万吨长柄扁桃食用油及副产品的加工厂。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创造产值3亿元,安置就业人员200名,消化50万亩长柄扁桃果实,带动5000个农户参与林产业。
张应龙也有自己的担忧:“一个生态系统几亿年才能形成,被人类用几百年就破坏了,现在想用几十年恢复,这里面多多少少会有一定问题。所以我尽量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九分绿化,保持沙地一分的原貌。”他说。
[责任编辑:暨南大学相关信息:
暨南大学论坛新帖:
考研网最新资讯
暨南大学热点文章
暨南大学热门话题
考研网地方站张应龙:治沙10年,愿作沙漠里的一片绿
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接合带,5年前,这里还是明晃晃的黄沙,一刮风,飞沙走石,简直就是无人区。而现在根本看不出这里曾经是一片黄沙。眼前的地面基本被绿色全部覆盖,紫穗槐、沙柳、沙蒿、樟子松等乔、灌木满山遍野,不远处两湾清澈的湖水点缀其间,平添了几分灵气。这里是国家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重点区域,也是治沙造林英雄辈出的地方。
近年来,这里传颂着一位新的治沙英雄,他就是陕西省神木县生态协会秘书长的张应龙同志。在众多治沙模范当中,他的治沙面积最大,治沙办法更科学,治沙效果更突出。2007年,他被授予“陕西省防沙治沙先进个人”、“陕西省十大感动我的人”和“第6届中国时代和谐新闻人物”荣誉称号,当选为神木县政协委员。
一、倾尽家资,造林治沙
张应龙是土生土长的神木人,他的家乡处在毛乌素沙漠东南缘,小时候家乡的贫穷落后,漫天的黄沙,在他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他永远抹不去的记忆。而在堪称神木母亲河的窟野河也因为煤炭开采而枯竭最终成为沙漠的时候,更刺痛了他的心。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经济迅猛发展与生态环境快速恶化的巨大反差,成为他最大的牵挂。
改变家乡面貌的责任感驱使他全身心投入到治沙事业中去。2002年,时任北京某外资公司副总经理的张应龙,向当地政府申请,在秃尾河源头之一的各丑沟,以70年期限承包荒沙地19.8万亩,投资100万元,启动治沙工程。但是,在他的100多万元积蓄花完之后,他回乡查看时,基地却只推开一块沙滩、二里便道。他没有泄气,反而激起了更大的决心和热情。
家人和亲友有的好言相劝,有的叹声埋怨,都劝他打退堂鼓。而张应龙却毅然回绝供职公司老总的挽留,辞掉年薪20万元的副总经理职位,带着又筹到的200多万元钱,只身进入造林基地,承包了43万亩的黄沙。继续他的治沙事业。几年来,张应龙投入治沙的个人资金,累计达到350多万元。为此,他曾一贫如洗。
可是,治沙远远比他想象的要难得多,他殚精竭虑,却陷入了困境,执著也遭遇到身边人的不理解,好几次几欲支持不下去。他回忆说,最窘迫时口袋里只剩50块钱,朋友们怕他借钱渐渐地疏远他。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一点一滴做着自己认定的事情。
几年过去了,这片沙漠在周围人的眼里逐年变绿,而张应龙看上去却比实际年龄老了许多。努力和付出换来了成果,几年的造林治沙也让张应龙认识到,治沙绝不是简单的事,要改变43万亩沙区的面貌,仅靠他一个人很难完成。于是,2004年,他组织成立了神木县生态保护协会。
二、组建协会,公众治沙
2003年,张应龙亲自上阵,带领施工队摸爬滚打一个多月,完成了500亩三北工程造林任务。同时也使他认清了荒沙区造林周期长、投资大、难度高、反复多的特点,单靠自己愚公移山无法完成,必须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第二年,经县民政局批准,由他发起的“神木生态保护建设协会”成立了。生态协会的成立,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人士的理解与支持,会员队伍日益壮大。到2007年底,团体会员发展到100多个,个人会员达到1000多名。会员除了当地农民,涉及国内十几个省(市)以及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人士。每到植树季节,许多单位都会主动组织人员到这里植树造林。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各级政府及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他承包的43万亩荒沙,现在已有24万亩得到了绿化。
几年来,各级政府通过三北四期等工程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累计投入1100多万元;通过建设“村村通”公路,间接扶持近900万元;加上社会捐赠、个人投资,共计投入资金2300多万元。生态林建设以每年3万多亩的速度推进,累计达到16.2万亩。
近几年又与周边村和国营林场签约,将承包荒沙面积扩大到42.8万亩,占秃尾河水源地保护区的40.7%。承包治理区37.8%的面积披上绿装,林草覆盖率较前提高40多个百分点,达到60%左右。
三、勤于探索,科学治沙
张应龙和工人一块儿植树,他三下两下在沙地里挖下了一个深坑,将一株培育好的樟子松苗放进去,再将沙土填平压实。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麻利娴熟,显然是多年植绿练就的真功夫。
“沙漠栽苗要深栽,要不然在太阳底下,树苗水分很快就会蒸发掉,很难成活。”他回头交代旁边的工人说,“填沙土的时候要填湿的沙土,把表面的干沙填进去,不利于树苗成活。”
在2002年植绿初期,张应龙是个外行,为了武装自己,张应龙自费走访了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拜访过许多专家教授和治沙能手,逐步形成“依法治沙、科学治沙、综合治沙和可持续治沙”的工作思路。在林种搭配上,确定以灌木为主,以乡土树种为主,实行“灌草乔”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推广种植长柄扁桃、蒙古扁桃、文冠果等木本油料植物。种植混交林,优势互补。在栽培技术上,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旱栽技术和丰产栽培技术,保证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
他与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水利部水保研究所等科技院所开展了生态治理模式研究与利用等十多项科学研究,取得一批科研成果。其中两项己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一项正在申报国家专利。与陕西省治沙研究所共同编制的《秃尾河源区各丑沟流域水资源与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与陕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编制的《秃尾河源头保护与植被恢复项目规划》作为协会工作的长远规划。
因治沙成绩突出,张应龙先后被授予“陕西省防沙治沙先进个人”、“陕西省十大感动我的人”、“第六届中国时代和谐新闻人物”以及“全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突出贡献者”等荣誉称号。
张应龙说,目前,他们正在实施2009年提出来的在神木建5个“百万亩”的工程,即一百万亩的樟子松,一百万亩的长柄扁桃,一百万亩沙棘,一百万亩的两杏(山杏和大扁杏),以及一百万亩的红枣,将植绿治沙与民生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十年植树过程中,失败占去了我90%以上的精力,我认识到,有钱不一定能使沙漠变绿,首先要有正确的方法。以前在沙漠种杨树,结果杨树大片大片地枯死。原来杨树大量蒸发水分,一棵杨树相当于一台抽水机,并不能改善沙漠生态环境。”张应龙说。
四、为农服务,和谐治沙
治沙10年,张应龙收获了很多的感悟。
“每个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困难并不一定是灾难,也是机遇,克服多少困难就得到多少回报。”“不是我改变了沙漠,而是沙漠改变了我。”“要坚持做下来,就要理解别人的不理解。这地方既艰苦,还赚不了钱,别人会问你,你到底图什么?”
“还要学会忍受孤独,在这地方接触到的都是可爱而朴实的农民,但农民文化程度低,很多思想无法沟通。”在这么空旷的地方,没有任何娱乐活动。曾经有一次,张应龙48天没有跟一个人说过话。“在这里,你要学会和自然沟通、和动物沟通。”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一定要走下去,我希望通过我个人的努力,用文化的形式感染他人,宣扬生态文化,让每个人都重视、关注生态保护。”为此,他创办了神木生态网站和《神木生态》简报。
张应龙说,地球生态经历了几亿年才形成,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几百年就把它破坏了,用几十年时间修复是不可能的,要经过几代人甚至更漫长时间的恢复,才能看到一些成果。现代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有些自然密码还没有得到解答,现代科技还不能破解一切问题。
“沙漠植出绿色来,我感觉挺自豪。沙漠里的树是有奉献精神的,在严酷环境中,舍弃了能够成材的树干,只长出根和叶,将绿色奉献给沙漠。我愿意做沙漠生态修复经验和教训的探路者,化作沙漠里的一片绿色,给后来人点亮希望。”张应龙说。
张应龙认为,只有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才有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本着这个理念,他主动为农服务:
一是积极配合农科部门,在项目区大力推广“一池三改”。目前,项目区4村共建沼气池222座,70%的农户用上了沼气灶。
二是用合同订单的方式引进玉米、西瓜制种等项目,引导村民种植无公害蔬菜和绿色瓜果。
三是推广地膜玉米、地膜洋芋等先进技术,提倡使用农家肥。目前,四村地膜覆盖种植面积达到2000多亩,粮食产量大幅提升,其中洋芋亩产最高达到上万斤。
四是扶持项目区村民育苗和采集树种,协会回收种子和苗木,育苗户每亩地增收5000多元。优先录用项目区剩余劳力,参与者人均年增收入3000多元。
在林木管护上最难解决的是部分村民的偷牧问题。张应龙的应对办法是聘用当地村民甚至是养羊户村民担任护林员,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落实巡查、抚育、防火等护林措施和封山禁牧政策,使毁林、盗伐、偷牧等现象越来越少。
去年以来,根据国家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战略决策,张应龙与科研单位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日本日中沙漠绿化友好协会,伸和商事株式会社等企业达成共同实施生物质能源基地建设的意向性协议。不久前,世界500强企业日本伊腾忠商事株式会社也表示有意参与该项目。在张应龙的领导下,神木生态协会的治沙事业正在走向国际化。而这个项目的实施将推动神木县三北工程建设乃至陕北地区木本油料植物的大面积推广,产生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赢在积累博客推荐文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现在的位置:
> 文章内容
张应龙教授讲授“海外粤侨田野调查札记”
作者: 5 来源: 5 时间:
  中国侨网4月22日电 据中国侨联消息,4月10日,由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侨联华侨华人研究系列讲座”2014年第二场在中国侨联事业楼室举行。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张应龙博士应邀做了题为“海外粤侨田野调查札记”的学术讲座。
  张应龙教授长期从事华侨华人史、中外关系史、侨乡和侨务工作理论研究,出版专著多部,论文数十篇,目前担任《广东华侨史》编修工程编撰委员会主编。2013年,他和研究团队先后组成4个调研团分别前往美国、加拿大、缅甸、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进行侨史文献资料收集工作,走访重要侨团拜访侨领,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人物,并进行长时间的田野调查和访谈,获得了大量极具价值的重要资料。张应龙基于自身的研究背景,结合调研的最新成果,从十个方面对广东籍侨胞在海外的发展状况及当前海外侨史侨情进行了介绍和说明,分析了其中的一些历史困惑,从学术角度提出一些值得关注和深入思考探究的问题。
  (一)广东新移民。张应龙指出,当前广东新移民多流向北美地区,东南亚则较少。美国主要为亲属移民,加拿大近几年以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方式为主。在东南亚,泰国有一些候鸟式的“新华侨”,菲律宾、印尼则极少有新移民。广东新移民以正常移民为主,也有少部分是合法出境,非法居留。广东人向外移民欲望不高,广府新移民占多数,潮汕、客家新移民较少。
  (二)海外粤籍华人社会的地位。北美的华人移民已从粤籍独领风骚发展到多元共存的时期。泰国华人社会仍是以来自广东潮州地区的移民为主。印尼华人主要以广东和福建为主。其中广肇人约有二三百万,广肇会馆25个。缅甸华人社会,云南人日渐增多,广东人有所衰落。菲律宾仍然是以福建人为主。
  (三)粤籍华人社团。侨团的影响力本质上取决于自身实力,海外粤籍侨团仍旧是老侨社团为主导,有会所、经济来源和会员。新侨社团组织相对松散,多数处于“三无”(无人员、无经费、无会所)状态。新老社团之间存在的一些鸿沟难以弥平,缘于不同行为方式、不同利益诉求和一点偏见。传统侨团功能的调整与组织的整合日益重要。
  (四)粤籍华人经济。北美地区粤籍华人分布于餐馆、批发、超市、房地产、银行等行业,硅谷的粤籍科技人才不多。东南亚地区则以商贸、企业为主,有不少大型多元化企业集团。中国经济发展对海外华人经济有积极和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一定的冲击,如上世纪末北美华人制衣业失去传统优势而衰落。
  (五)粤籍华人参政活动。北美地区粤籍华人参政活动比较活跃,广东籍华人占美国民选议员和官员中华裔总数的60%。华人社会是筹款的主要来源之一。东南亚受限于当地国情,华人参政情况不一。如缅甸限制华人,华人难有作为;泰国华人融入程度较深,难以体现“华人性”;菲律宾华人参政只是个别事例;印尼华人参政仍处于起步阶段。力量分散既是华人参政活动的主要特点,也是主要问题。
  (六)华文教育。当前的华文教育基本上是以商业运作为中心的教育培训,客观上是文化传承。北美的华文教育以补习和“寄管”为主,读华文学校的多是第一代移民的子女。东南亚的华文教育文化传承成分较浓,当前三语学校发展势头很好。中国外派教师已成为海外华文教育的顶梁柱。
  (七)华文报刊。华文报纸当前总体发展困难,读者人数少直接影响到报纸的发行。华文电台、网络发展较好,新媒体已经对传统媒体带来挑战。华文传媒的本土采编力量仍较为薄弱,中国大陆移民或者中国雇员成为华文报刊的主力。当前华文报刊的传播范围和作用有所局限。
  (八)华人宗教。在北美地区由老侨建立的庙宇很少,多数以供奉在会馆里的神龛形式出现,新修庙宇多为印支难民兴建。东南亚的华人佛教庙宇很多,流派复杂,香火旺盛。张应龙指出,宗教习俗是随着移民而进入,与侨团组织密不可分,始终伴随着移民社会的成长,应该与侨团、侨校、侨报合称华人社会的四大支柱。
  (九)历史的困惑。张应龙对专制与民主体制对华人经济的影响、印尼华人历史的若干问题、排华的后果、华侨华人与中外文化交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十)学术的角度。在研究国际再移民的同时,也应对一个国家内的再移民加以关注。应该注意一个国家内从农村或者小城镇到大城市打工的新一代华裔“农民工”群体。这种情况在东南亚比较多。以印尼加里曼丹岛的山口洋为例提出“海外次侨乡”现象。当地华人以客家人为主,一部分在1967年排华后前往雅加达发展,主要从事服装生产,取得成功后成立赤道基金会,反哺山口洋,资助华文教育等。山口洋客家人与原乡的广东侨乡已经很少联系。海外次侨乡的形成对广东侨乡与海外华人关系造成很大的影响。
  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所长张春旺在总结发言时指出,讲座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观点鲜明、论证严谨,对一些问题的论述颠覆了原来似是而非、看似正确的传统看法,非常富于启发意义,给人以极大触动和启发。只有立足于实地田野调查与原始文献资料的收集,才能够对海外华人移民历史、社会及侨情现状有更为准确、深入的认知,未来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研究人员2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88惨案北京大学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