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液两相平衡熔点时,温度不变,那为什么又有熔距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有机化学实验指导书--第2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有机化学实验指导书--2
3.加热速度:;升温速度是测得的熔点数据准确与否的关键;开始升温速度可快些(5-8℃/min),距熔点约;至少要测两次;4.熔点的记录:;应记录熔点管中刚有小滴液体出现(即初熔温度)和试;注意:;(1)记录时不能取初熔温度到全熔温度的平均值,即;应该是121-122℃,且不可把120℃收缩时的;实验结果讨论主要是针对实验得到的数据、产品的产量;[例]2:(制
3. 加热速度:升温速度是测得的熔点数据准确与否的关键。
(1)已知样:开始升温速度可快些(5-8℃/min),距熔点约10~15℃时,升温速度1~2℃/min,愈接近熔点,升温速度愈慢,以0.5~1℃/min为宜。
(2)未知样:至少要测两次。第一次以5℃/min左右的升温速度粗测,可得到一个近似的熔点;第二次开始时升温速度可快些,待达到比近似熔点低10℃时,改用小火,使温度以0.5-1℃/min的速度缓慢而均匀地上升。4. 熔点的记录:应记录熔点管中刚有小滴液体出现(即初熔温度)和试料恰好完全熔融(即全熔温度)这两个温度点的读数。注意:(1)记录时不能取初熔温度到全熔温度的平均值,即熔程为123℃-125℃,不可记录为124℃。
(2)若物质120℃时开始收缩,121℃开始出现液滴,122℃全部液化,熔程的记录应该是121-122℃,且不可把120℃收缩时的温度作为初熔温度。因为化合物在熔融前的瞬间会发生正常地软化和收缩,这种行为仅代表晶体结构的一种改变;某些物质在熔融前有“出汗”或者说是放出结晶溶剂的倾向,这种改变也不是熔融的开始。熔融的开始仍然以看到第一滴液体为准。 (3)有些化合物在熔融的同时发生分解, 这种分解通常显示为样品变色。该分解点 经常作为一个可信赖的物理性质来代替实际的熔点。 【实验结果及讨论】:实验结果讨论主要是针对实验得到的数据、产品的产量、质量进行分析讨论,找出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例]2:(制备实验)实验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实验目的】1.了解酸催化合成有机酸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回流分水、洗涤、干燥等基本操作。 3.进一步熟悉、巩固蒸馏操作。 【实验的准备】仪
器:圆底烧瓶(100 ml、50 ml各1个);冷凝管(直形、球形各1支);分水器(1个);蒸馏头(1个);接引管、锥形瓶(各1个);分液漏斗(1个);水银温度计(150℃ 1支)。
品:正丁醇
(0.125 mol);冰醋酸
(0.125 mol);
浓硫酸; 10 % 碳酸钠溶液;无水硫酸镁 【物理常数】 【仪器安装要点】1.在安装仪器前,首先检查分水器的旋塞是否严密,有泄漏,可在旋塞上涂上凡士林 或润滑脂。2.按教材p30图1.16-(2)安装仪器。圆底烧瓶和球形冷凝管均应固定在铁架台上。
【实验装置图】
(略) 【操作要点】1.加入硫酸后须振荡,以使反应物混合均匀。2.在分水器中预先加水,其水面低于分水器回流支管下沿3~5 mm(加水量须计量),以保证醇能及时回到反应体系继续参加反应。注意:只要水不回流到反应体系中就不要放水。
3.在回流过程中,要控制加热速度,一般以上升气环的高度不超过球形冷凝管的1/3为宜。
4.反应终点的判断:分水器中不再有水珠下沉,水面不再升高。反应大约需要40 min 左右。1、 洗涤操作(分液漏斗的使用):
(1)洗涤前首先检查分液漏斗旋塞的严密性。(2)洗涤时要做到充分轻振荡,切忌用力过猛,振荡时间过长,否则将形成乳浊液,难以分层,给分离带来困难。一旦形成乳浊液,可加入少量食盐等电解质或水,使之分层。(3)振荡后,注意及时打开旋塞,放出气体,以使内外压力平衡。放气时要使分液漏斗的尾管朝上,切忌尾管朝人。(4)振荡结束后,静置分层;分离液层时,下层经旋塞放出,上层从上口倒出。 【本实验的成败关键】回流速度的控制及反应终点的判断。 【实验结果及讨论】: 产率计算,实验成败分析实验一
熔点的测定(一)毛细管法熔点是固体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常数之一,它指的是在大气压下,化合物受热由固态转化为液态时的温度,严格地讲,熔点是指在大气压下化合物的固-液两相时的温度,通常纯的有机化合物都具有确定的熔点,而固体从开始熔化(始熔)至完全熔化(全熔)的温度范围称为熔距(或称熔程、熔点范围),且一般不超过0.5℃。当化合物含有杂质时,其熔点下降,熔距变宽。测定熔点不仅可以鉴别不同的有机化合物,而且还可以判断有机化合物的纯度,同时还能鉴定熔点相同的两种化合物是否为同一化合物,即将他们混合后测熔点,如熔点不变,熔距也没变宽,说明他们是同一化合物,如果熔点下降,熔距变宽,则为不同化合物。但受热易分解的化合物,即使纯度很高,也无法确定熔点,且熔距较宽。实验目的:1、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
2、掌握熔点测定的操作方法;3、了解利用对纯粹有机化合物的熔点测定校正温度计的方法。实验原理:晶体化合物的固液两态在大气压力下成平衡时的温度称为该化合物的熔点。纯粹的固体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即在一定的压力下,固液两态之间的变化是非常敏锐的,自初熔至全熔(熔点范围称为熔程),温度不超过0.5―1oC。如果该物质含有杂质,则其熔点往往较纯粹者为低,且熔程较长。故测定熔点对于鉴定纯粹有机物和定性判断固体化合物的纯度具有很大的价值。 蒸气压蒸气压(1)(2)TM(3)物质的温度与蒸气压曲线图蒸气压1TM1TM 如果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将某物质的固液两相置于同一容器中,将可能发生三种情况:固相迅速转化为液相;液相迅速转化为固相;固相液相同时并存。上图(1)表示该物质固体的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曲线; 上图(2)表示该物质液体的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曲线;上图(3)表示(1)与(2)的加合,由于固相的蒸气压随温度变化的速率较相应的液相大,最后两曲线相交于M处(只能在此温度时),此时固液两相同时并存,它所对应的温度TM即为该物质的熔点。上图(4)当含杂质时(假定两者不形成固溶体),根据拉乌耳(Raoult)定律可知,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质,导致溶剂蒸气分压降低(图中M1L’1),固液两相交点M1即代表含有杂质化合物达到熔点时的固液相平衡共存点,TM1为含杂质时的熔点,显然,此时的熔点较纯粹者低。(4)杂质的影响实验装置及样品:1、 实验装置图 2、 样品:苯甲酸、乙酰苯胺及其两者混合物(1s1) 导热液:液体石蜡实验操作:1、 样品的装入(1) 样品粉末要研细 (2) 填装结实,不应留有空隙(3) 填装高度2―3mm,需反复多次(少量多次) (4) 熔点管外的样品粉末要擦干净以免污染热浴液体 2、 熔点浴的设计及装置(参见P.42,双浴式) 3、 熔点测定(1) 升温:先快后慢(每分钟1―2oC)(2) 记下初熔温度(晶体开始塌落并有液相产生时的温度) (3) 记下全熔温度(固体完全消失)纯化合物的初熔――全熔过程一般很短,有时只能读到一个数(4) 至少重复两次(用新的熔点管另装样品)(5) 若为未知样品,则先初测一次,找出熔点范围,待浴温将至熔点以下约30oC左右,再进行精密测定熔点测定可能产生误差的因素:1、熔点管不洁净。如含有灰尘等,能产生4―10OC的误差。例如,熔点管内壁含有碱性物质,能催化醛或酮的羟醛缩合,或使糖类及其衍生物发生变旋作用,而使熔点降低,熔程变大;故熔点管必须洁净。2、 点管底未封好而产生漏管。检查是否为漏管,不能用吹气的方法,否则会使熔点管内产生水蒸气及其它杂质。检查的方法为:当装好样品的毛细管浸入浴液后,发现样品变黄或管底渗入液体,说明为漏管,应弃去,另换一根。3、 样品粉碎不够细。填装不结实,产生空隙,则不易传热,造成熔程变大。 4、 样品不干燥或含有杂质。根据拉乌耳(Raoult)定律,会使熔点偏低,熔程变大。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生活休闲娱乐、行业资料、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有机化学实验指导书-等内容。 
 有机化学实验指导书化学教学部 重庆邮电学院生物信息学院 2002 年 6 月 23 日 1 前 言 本书参考了多门实验教材,主要参照中山大学化学系许遵乐、 刘汉标主编的...  有机化学实验指导书_化学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第一部分 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 1.1 实验须知有机化学实验的目的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现代...  有机化学实验指导书 The Guides to Experiments in Organic Chemistry 成都理工大学基础化学实验示范中心 梁渠 一、课程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课程实验的地位、 ...  有机化学实验指导书有机化学实验指导书隐藏&& 有机化学实验指导书 陕西科技大学有机教研室 一九九八年九月 编者的话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机化学尤其如...  有机化学实验指导书 69页 免费 有机化学实验---(好书) 29页 5财富值 有机化学实验 55页 20财富值 有机化学实验小结 11页 免费 有机化学实验指导 64页 免...  有机化学实验指导书 59页 免费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操作 80页 免费 有机化学实验指导书 69页 免费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 18页 免费 有机化学实验课件...  有机化学实验指导书 69页 免费 有机化学实验指导 26页 5财富值 有机化学实验指导 64页 免费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70页 免费 有机化学实验指导书 51页 免费搜...  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术及其培养方法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术及其...GRE 雅思 托福考试指导 雅思写作备考指导-高分写作技巧 托福词汇题精选及参考答案...当前位置:
>>>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48℃的海波是[]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D.以..
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48℃的海波是
A.固态B.液态 C.固液共存D.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
题型:不定项选择难度:中档来源:河南省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48℃的海波是[]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D.以..”主要考查你对&&熔化的规律及其特点&&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熔化的规律及其特点
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特点:吸热但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条件是: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两者缺一不可。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与其凝固点相等。晶体吸热温度上升,达到熔点时开始熔化,此时温度不变。晶体完全熔化成液体后,温度继续上升。熔化过程中晶体是固、液共存态。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熔化过程与晶体相似,只不过温度持续上升,但需要持续吸热。 熔点是晶体的特性之一,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实验表明,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在凝固时都要向外放热。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晶体的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和熔点。熔化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的原因:熔化实验中采用水浴加热(如图)的方法,利用水的对流,使受热更均匀,测量更科学。影响熔点的因素 (1)压强平时所说的晶体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情况。对于大多数晶体,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大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晶体的熔点升高;对于像金属铋、锑以及冰这样的晶体,熔化过程中体积变小,当压强增大时,这些晶体的熔点降低。 (2)杂质如果液体中溶有少量其他物质,即使数量很少,物质的熔点也会有很大变化。如果水中溶盐,凝同点就会明显下降。海水冬天结冰的温度比河水低就是这个原因。晶体的熔化条件&&& 晶体的熔化有温度达到熔点与继续吸热两个条件,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晶体就不能熔化,仍然处在固态。如果可以从外界继续吸收热量,则晶体开始熔化,进入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如冰属于晶体,像冰变为水那样,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当冰的温度升高到冰的熔点(也叫冰点)时,并继续吸热,冰便从同态逐渐变为液态。温度等于熔点时,晶体的状态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同液共存态。
发现相似题
与“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48℃的海波是[]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D.以..”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8770883439135682280272242324267494熔点的测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熔点的测定
有​机​化​学​实​验​熔​点​的​测​定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364.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20080份文档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中:(1)试管中海波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如图乙所示为____.(2)由实验得到海波的熔化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海波是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AB段海波是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乐乐题库
& 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知识点 & “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中:(1)试管中海波熔...”习题详情
15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90.0%
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中:(1)试管中海波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如图乙所示为48℃&.(2)由实验得到海波的熔化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海波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AB段海波是固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3-建宁县质检
分析与解答
习题“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中:(1)试管中海波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如图乙所示为____.(2)由实验得到海波的熔化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海波是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温度计的读数:首先确定零上还是零下,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读向大数字.(2)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3)AB段海波是固态,BC段海波是固液共存状态,CD段海波是液态.
解:(1)零刻度在温度计的下方,液柱远离零刻度,是零上,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示数是48℃.(2)如图,海波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3)AB段海波是固态,并且B点是固态,BC段海波是固液共存状态,并且C点是液态,CD段海波是液态.故答案为:(1)48℃;(2)晶体;(3)固态.
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图象区别,掌握晶体的每一段的状态,这是近年来中考常出现的题型.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中:(1)试管中海波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如图乙所示为____.(2)由实验得到海波的熔化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海波是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中:(1)试管中海波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如图乙所示为____.(2)由实验得到海波的熔化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海波是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主要考察你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知识点的认识】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老师先演示,然后让学生分组到实验室再做实验.我们一般以石蜡和海波为例,来研究晶体和非晶体正在熔化时,它们在硬度、弹性方面的不同.例如:海波的熔化(1)把装有海波的试管(高度约3cm)放在盛有热水(稍低于熔点,海波的熔点是48℃)的大烧杯里.试管内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玻璃棒),随时搅拌海波,并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2)等海波的温度接近熔点时,稍减慢加热速度.注意观察海波的变化:【命题方向】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是中考重点实验考查的课题,尤其在熔化和凝固过程观察的现象是命题关键:例如海波熔化时的现象:(1)开始加热时,海波物态不变,温度计示数逐渐增大(2)在一定的温度下(熔点)海波开始融化,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计示数保持不变,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3)当海波全部熔化完毕,继续加热,温度计示数由逐渐增高.【解题方法点拨】平时要培养好学生做实验的动手能力;为了研究不同固体在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安排两个同时进行的实验,绘制了两个不同的熔化曲线,得出了两种不同的规律,这是一种比较研究方法.
与“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中:(1)试管中海波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如图乙所示为____.(2)由实验得到海波的熔化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海波是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相似的题目:
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他用温度计测量萘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B.了解萘熔化时的温度,选取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C.读取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只填写序号)(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3)除如图1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4)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填序号).A.水蒸气&&&B.小水珠(5)如图2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分钟.
小东用酒精灯对一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缓慢加热,并用温度计测出了不同时刻杯中的温度,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时间(min)&0&2&4&6&温度计示数(℃)&0&0&0&7&杯中现象&冰多水少&冰少水多&冰全部消失&全是水&(1)若现有相同质量的0℃的水和0℃的冰,它们的冷热程度&&&&(填“相同”或“不同”),用它们来冷却食物,我们会选冰,原因是:&&&&.(2)根据表中数据,请写出一条可得出的结论:&&&&.(3)冬天,我国北方的有些地区气温可降至-20℃,湖面上可结上一层厚厚的冰,冰与水接触面的下表面的温度是&&&&℃.
在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小组设计如图甲,乙所示的两套实验方案.(1)你认为&&&&套方案好,请说明理由:&&&&下表是某小组的测量数据.
时间/min&O&2&4&6&8&lO&12&13&16&18&20&22&24&26&28&温度/℃&33&36&40&38&46&48&48&48&48&48&49&50&5l&52&53&(2)请据表中的数据在如图2所示的坐标中绘出“温度一时间”的图象.你觉得有错误的一个温度值是&&&&.(3)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若是晶体其熔点是&&&&.(4)该物质熔化的特点是&&&&,在熔化过程中其内能&&&&.
“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中:(1)试管中海波熔...”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13o岳阳)为了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画出了冰的熔化图象.(1)实验中宜选用&&&&(选填“较大的冰块”或“碎冰”).(2)根据熔化图象,可以判断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冰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2013o湘西州)如图所示,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装置,请说出图中标识的实验器材名称.①&&&&②&&&&③&&&&.
3如图所示,是探究固态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装置,依据实验数据描绘出了该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由图2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固态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所用的时间是&&&&min.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小明探究“某种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小明将装有该固体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2)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在第2min末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3)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内能增大.
2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冰的熔化(冰的质量为200g),收集数据后绘制了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l)根据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熔化过程经历了&&&&min.在熔化过程中,冰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热量由酒精灯的火焰传给水,但不会反过来传递,这说明能量转移具有&&&&性.(3)根据图象信息和相关知识,可估算出烧杯中冰熔化吸收的热量约&&&&J.[冰的比热容为2.1×103J/(kgo℃),设酒精灯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且不计热损失].
3小宇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数据画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请回答:(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2)图乙中冰在熔化过程的温度特点是&&&&.(3)请你指出小宇同学所画图象的两点不妥之处&&&&、&&&&.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中:(1)试管中海波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如图乙所示为____.(2)由实验得到海波的熔化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海波是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AB段海波是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中:(1)试管中海波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如图乙所示为____.(2)由实验得到海波的熔化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海波是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AB段海波是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猪粪固液分离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