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释涂布法: 菌液原始OD是14,想要稀释到OD1,求稀释倍数,解题思路,谢谢大神f2全网通们!!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4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_百度知道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4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
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4的培养基中,统计的菌落数是230B.涂布了2个平板,取平均值163D.涂布了3个平板,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212和256,统计的菌落数是215和260,正确的是(  )A.涂布了1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取平均值238C.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240和250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
提问者采纳
确定对照组无菌后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时,至少要涂布3个平板,再通过计算得出土壤中细菌总数.故选,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进行记数,求起平均值,在每一个梯度浓度内
其他类似问题
稀释倍数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查看话题
菌液OD值调节问题
菌液OD值与菌液体积有什么关系?可否通过测一次OD值,以后改变菌液体积即可达到调节OD值为目的OD值?
菌液OD值与一定液体体积中所含菌体数量有关,LZ问题不太明白似乎说的是稀释的问题。 OD与体积或者说稀释倍数不一定成正比,如果OD大于2.0,一般要稀释后再测,而不能根据之前的检测结果稀释,因为OD太大了就会超过检测范围,灵敏度显著降低。 我个人觉得OD值并不受体积的影响,只要体积达到了光窗的上缘就行,即比色杯三分二的体积,但是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都有一些疑问,就是用培养液调节OD值行不行啊? 你说的是稀释问题 稀释了OD值是对了&&可是细菌的状态就不对了 OD值是透光率,跟体积没关系,只跟菌浓有关系,而且只有在一定的吸光值范围内成线性关系,一般在0.1~1.0范围内。希望对你有帮助 : Originally posted by 凡子1985 at
你说的是稀释问题 稀释了OD值是对了&&可是细菌的状态就不对了 我一直对这个问题有些困惑,这样稀释对细菌的状态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 Originally posted by YJD落叶梧桐 at
我一直对这个问题有些困惑,这样稀释对细菌的状态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按照楼主的意思,如果能够通过只稀释细菌,而不稀释溶液中离子以及渗透压的情况下,就可以了吧?
但是目测在短时间内,小范围下,直接稀释应该对细菌造成的影响不大,要不楼主可以试试配制溶液的时候就按照梯度来,而保证其他因素都相同。 : Originally posted by ymzhang517 at
按照楼主的意思,如果能够通过只稀释细菌,而不稀释溶液中离子以及渗透压的情况下,就可以了吧?
但是目测在短时间内,小范围下,直接稀释应该对细菌造成的影响不大,要不楼主可以试试配制溶液的时候就按照梯度 ... 谢谢你的建议,我还想问一下,假如我测的OD值大于我想要的,还有什么好的方法来降低浓度吗? : Originally posted by YJD落叶梧桐 at
谢谢你的建议,我还想问一下,假如我测的OD值大于我想要的,还有什么好的方法来降低浓度吗? 要保持细菌状态不变,你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培养液倒出一半,在填进去一半的培养基(与原培养基成分相同的,)这样就可把菌稀释一半 菌液、培养液、发酵液和培养基(与原培养基成分相同的,)的成分时不相同的,能保持细菌状态不变?? 那和那样稀释好像差不多啊,我也是培养液来调节浓度的啊 : Originally posted by YJD落叶梧桐 at
我一直对这个问题有些困惑,这样稀释对细菌的状态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OD在1左右对数生长期的细菌和OD10以上的平台生长期的细菌,他们的状态不一样吧,肯定不一样。这个时候你把OD10的细菌单纯地稀释到OD1,这个可以办到吧,因为OD只是光吸收值,然而细菌的状态通过简单稀释只是改变了OD值而已,状态不一样。简单地说OD只是某种意义上用来检测细胞数量的,而通过这个数量能反映出细胞生长的状态,但是是一定要从静止期生长到对数期再到平台期,知道这个过程,广知道一个OD值不知道他是否是从生么时期生长到的,是很难说的。 : Originally posted by 凡子1985 at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OD在1左右对数生长期的细菌和OD10以上的平台生长期的细菌,他们的状态不一样吧,肯定不一样。这个时候你把OD10的细菌单纯地稀释到OD1,这个可以办到吧,因为OD只是光吸收值,然而细菌的 ... 很赞成你的说法,那么,我要的只是细菌的数量的时候还是可以用这个方法稀释的,对吗?顺便问下楼主,有什么好的方法测细菌的数量吗?我用的是平板计数法 : Originally posted by YJD落叶梧桐 at
很赞成你的说法,那么,我要的只是细菌的数量的时候还是可以用这个方法稀释的,对吗?顺便问下楼主,有什么好的方法测细菌的数量吗?我用的是平板计数法 对 理论上来说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会代谢分泌出一些产物影响OD 但那个都可以忽略不计了,所以实际上OD就可以直接反应出细胞数量的。如果只关注数量,下游实验不受状态影响的话,当然可以用这个方法稀释,细胞数量测定,个人意见最简单便宜方便的方法就是直接测OD值,如果是长期测的话,你自己可以做一个标准曲线,反映出OD和细胞数量的关系。 : Originally posted by 凡子1985 at
对 理论上来说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会代谢分泌出一些产物影响OD 但那个都可以忽略不计了,所以实际上OD就可以直接反应出细胞数量的。如果只关注数量,下游实验不受状态影响的话,当然可以用这个方法稀释,细胞数量 ... 谢谢楼主的帮忙,我曾经也想做标准曲线,可是觉得很麻烦就没做,最近还是涉及到细菌计数的问题,于是我想用酶标仪来测OD值,测的是10倍稀释的一系列浓度,但是只是原始浓度能测出来,其余的都测不出来了,是我初始的浓度太低还是我稀释太多了啊? : Originally posted by 凡子1985 at
对 理论上来说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会代谢分泌出一些产物影响OD 但那个都可以忽略不计了,所以实际上OD就可以直接反应出细胞数量的。如果只关注数量,下游实验不受状态影响的话,当然可以用这个方法稀释,细胞数量 ... 你用酶标仪测 通常如果没有颜色反应的话 灵敏度不高 还不准确 可以变化成颜色反应的 龙胆紫 似乎应该可以 是啊,灵敏度很低,是直接把龙胆紫加到原液中吗?然后就可以根据颜色的深浅测吗?那会影响OD值吗?
var cpro_id = 'u1216994';
欢迎监督和反馈:本帖内容由
提供,小木虫仅提供交流平台,不对该内容负责。欢迎协助我们监督管理,共同维护互联网健康,如果您对该内容有异议,请立即发邮件到
联系通知管理员,也可以通过QQ周知,我们的QQ号为:8835100
我们保证在1个工作日内给予处理和答复,谢谢您的监督。
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为中国学术科研研究提供免费动力
广告投放请联系QQ: &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联系邮箱: 或者 QQ:8835100
Copyright &
eMuch.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木虫 版权所有当前位置:
>>>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
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C.其核心是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液的纯度D.结果都是在培养基表面由单个细胞形成单个的菌落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专项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主要考查你对&&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培养基的概念、种类及营养构成 (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3)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2.无菌技术 (1)关键: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2)具体操作 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接触。(3)消毒和灭菌
3、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方法: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4、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1)平板划线操作:①挑取他含菌样品:选用平整、圆滑的接种环,按无菌操作法挑取少量菌种。②划A区:将平板倒置于煤气(酒精)灯旁,左手拿出皿底并尽量使平板垂直于桌面,有培养基一面向着煤气灯(这时皿盖朝上,仍留在煤气灯旁),右手拿接种环先在A区划3—4条连续的平行线(线条多少应依挑菌量的多少面定)。划完A区后应立即烧掉环上的残菌,以免因菌过多而影响后面各区的分离效果。在烧接种环时,左手持皿底并将其覆盖在皿盖上方(不要放入皿盖内),以防止杂菌的污染。③划其他区:将烧去残菌后的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边缘冷却一下,并使B区转到上方,接种环通过A区(菌源区)将菌带到B区,随即划数条致密的平行线。再从B区作C区的划线。最后经C区作D区的划线,D区的线条应与A区平行,但划D区时切勿重新接触A、B区,以免极该两区中浓密的菌液带到D区,影响单菌落的形成。随即将皿底放入皿盖中。烧去接种环上的残菌。④等平板凝固后,将平板倒置。(2)稀释涂布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能够测定样品中活菌数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的无菌操作和菌种保存: 1.大肠杆菌 (1)特性: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的肠道杆菌。 (2)用途:是基因工程技术中被广泛采用的工具。 2.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1)计算:依据是培养基配方的比例。 (2)称量:牛肉膏比较黏稠,可同称量纸一块称取。牛肉膏和蛋白胨易吸潮,称取时动作要迅速,称后及时盖上瓶盖。 (3)溶化:牛肉膏和称量纸+水加热取出称量纸→加蛋白胨和氯化钠→加琼脂(注意: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补加蒸馏水至100mL。 3.纯化大肠杆菌(1)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骏业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2)鉴定: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对照组)都放入到37℃恒温箱中,培养12h和24h后,分别观察并记录结果。 (3)菌种保存
知识点拨:1、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操作前准备:①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物品布局合理;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避免尘土飞扬。②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准备,戴好帽子、口罩,修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带无菌手套。(2)操作中保持无菌①工作人员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②用无菌持物镊取用物品;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一套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③无菌操作中,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3)无菌物品保管:①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②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须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并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排放。③定期检查无菌物品的灭菌日期及保存情况。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保存期一般为7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2、划线分离操作中的有关问题:(1)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
②在灼烧接种环之后,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③在进行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每次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2)进行恒温培养时,要将培养皿倒置的原因如果正放培养皿,则皿盖上形成的水滴会落入培 养基表面并且扩散开。如果培养皿中已形成菌落,则茵落中的细菌会随水扩散,菌落间相互影响,很难再分成单菌落,达不到分离的目的。因此恒温培养时,培养皿必须倒置。 (3)培养后判断是否有杂菌污染的方法 ①从菌落的形态看,是否湿润、透明、黏稠,呈何种颜色等等,是区别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的关键指标。 ②用显微镜镜检观察其形态、大小,看是否有菌丝、孢子、芽孢等,这也是区别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的关键指标。 知识拓展:1、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起单一方面的作用。2、并不是所有微生物都需添加特殊营养物质,有些微生物需添加,原因是它们自身缺乏合成这些物质所需要的酶或合成能力有限。3、含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为酸奶的原因:牛奶发酵成酸奶是利用乳酸菌来完成的,乳酸菌属于细菌, 4、化学药剂的消毒方法,其作用原理是使细菌体内蛋白质变性,但是化学物质很难透过孢子或芽孢的坚硬外层进入细胞内,因此化学方法难以消灭孢子和芽孢。5、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杀菌效果最强,浓度过低,杀菌力弱,浓度过高,使菌体表面蛋白质凝固形,成一层保护膜,乙醇分子不能渗入其内,因此杀菌效果受影响。 6、倒平板的方法:右手持盛培养基的试管或三角瓶置火焰旁边,用左手将试管塞或瓶塞轻轻地拨出,试管或瓶口保持对着火焰;然后用右手手掌边缘或小指与无名指夹住管(瓶)塞(也可将试管塞或瓶塞放在左手边缘或小指与无名指之间夹住。如果试管内或三角瓶内的培养基一次用完,管塞或瓶塞则不必夹在手中)。左手拿培养皿并将皿盖在火焰附近打开一缝,迅速例入培养基约15mL,加盖后轻轻摇动培养皿,使培养基均匀分布在培养皿底部,然后平置于桌面上,待凝后即为平板。7、在斜面培养基上接种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 ①用左手大拇指、食指和无名指夹住菌种试管和待接种的斜面试管,管口并齐,使斜面向上成水平状态 ②右手拧松棉塞,但不取下③右手拿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灭菌 ④在火焰边用右手无名指和小指夹两个棉塞,将它们取下,同时左腕转动,灼烧管口一周 ⑤将接种环伸入管内,让环先接触培养基上未长菌的部位,使环冷却,然后轻轻挑取少量菌体⑥在火焰旁边迅速将沾有菌体的接种环伸到培养基的底部,由里向外轻轻画蛇形细线 ⑦抽出接种环,再用火焰灼烧管口,并在火焰上方将棉塞塞上 8、自养型微生物与异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的主要差别在于碳源。9、平菇培养的操作程序:配制棉籽壳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接种,培养。10、菌种的保存: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临时保藏的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在临时保藏过程中,每3~6个月都要重新将菌种从旧的培养基上转移到新鲜的培养基上;
发现相似题
与“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871448523595834959718108295317求助 细菌 10倍梯度稀释
平板该涂多少稀释液啊?
06:20:21&&&来源:&&&评论:&&
[求助 细菌 10倍梯度稀释
平板该涂多少稀释液啊?] 求助呀!我稀释到 10*-9,每个平板涂30ul,不知道能长不?要是做梯度稀释,平板该涂多少?有规定吗?谢谢指点!:hand: 关键词:[涂布 单菌落 梯度 菌种 细菌 稀释液 无菌水]…
求助呀!我稀释到 10*-9,每个平板涂30ul,不知道能长不?
要是做梯度稀释,平板该涂多少?有规定吗?谢谢指点!:hand:回复估计克隆数目不会多。不知道你的菌液OD是多少,一般的菌液的浓度是10的8次方数量级的。涂多少要看你的平板大小,我一般用10cm直径的板子是涂100μl。回复梯度稀释,和稀释涂布,不一样吗?我是将菌液用无菌水稀释,然后涂的。新手新手,谢谢解答!回复
梯度稀释,和稀释涂布,不一样吗?我是将菌液用无菌水稀释,然后涂的。新手新手,谢谢解答!... 一样的,不过我一般用LB稀释,感觉对菌好一点。回复一般是用无菌水稀释,然后用100uL涂布,取哪个浓度根据母液浓度来定,开始不确定的话,先多涂几个浓度,看长出来的情况,以后根据这个情况,选择合适的两三个浓度涂,比较保险,因为每个人做的菌液浓度都可能不一样回复
我没测OD值,:rol:,因为我想获得单菌落,我想进行菌种鉴定,不知道这么做可以吗?谢谢你啊!... 菌种鉴定需要对活菌含量进行测定吗?
生理生化法鉴定的话貌似需要接菌培养,观察颜色、产气等现象;
分子学方法是通过提取DNA进行测序,将序列与NCBI中标准菌株进行对比看同源性
如果要获得单菌落,不应该用涂布法,而是采用平板划线法回复
一样的,不过我一般用LB稀释,感觉对菌好一点。... 谢啦!:D回复每个平板100微升,这是国家标准上说的额。
涂板计数要选择三个合适的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涂三个平板。你稀释到 10*-9,可以选择 10*-9, 10*-8, 10*-7,三个稀释度进行涂板:hand::hand::hand:回复
菌种鉴定需要对活菌含量进行测定吗?
生理生化法鉴定的话貌似需要接菌培养,观察颜色、产气等现象;
分子学方法是通过提取DNA进行测序,将序列与NCBI中标准菌株进行对比看同源性
如果要获得单菌落,不 ... 正纠结呢?我现在有 有活性的菌,想鉴定是什么菌,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我 涂平板 挑单菌落 就是一种菌吗?谢谢指点!:hand:回复
每个平板100微升,这是国家标准上说的额。
涂板计数要选择三个合适的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涂三个平板。你稀释到 10*-9,可以选择 10*-9, 10*-8, 10*-7,三个稀释度进行涂板:hand::hand::hand: 哦哦,我之前没查到,谢谢啊!:hand::D回复
正纠结呢?我现在有 有活性的菌,想鉴定是什么菌,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我 涂平板 挑单菌落 就是一种菌吗?谢谢指点!:hand:... 涂布一般用于从原液中分菌
划线一般用于挑单菌
你要用单菌进行鉴定的话,那就得用划线挑单菌回复用无菌生理盐水或者磷酸缓冲液稀释,取1 ml涂板或者混菌,刚从实验室做了回来:D:D:D:D回复一般都是涂0.1ml的,他们说的都很对。不过我觉得没那么严格,你可以试试效果怎么样,如果好的话算好稀释倍数就可以了回复
一般都是涂0.1ml的,他们说的都很对。不过我觉得没那么严格,你可以试试效果怎么样,如果好的话算好稀释倍数就可以了 恩,好的,我试试,谢谢你!:hand:回复挑单菌,不需要涂布啊,用取菌环划平板就可以,按照菌浓度划区,肯定能长出单个的菌落。回复获得单菌落用于鉴定,是不是划线更好一点呢?因为涂布容易染菌。回复
获得单菌落用于鉴定,是不是划线更好一点呢?因为涂布容易染菌。 我觉得是,划线或稀释都可以回复我做的时候,100微升感觉太多,50微升刚好。我的标准是涂布后,没有明显菌液残留在培养基上。
将本文分享到下面的网站:
相关热词搜索:
[求助 细菌 10倍梯度稀释
平板该涂多少稀释液啊?]延伸阅读: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查看话题
为什么我测的原菌液OD值是0.899,稀释十倍OD值变成了0.069了?
为什么我测的原菌液OD值是0.899,稀释十倍OD值变成了0.069了?会是哪里出问题了
这种确实有不成比例的现象,我的也是这样的。 : Originally posted by 梁青 at
这种确实有不成比例的现象,我的也是这样的。 不是应该是乘幂关系吗?怎么回事啊 : Originally posted by yippee_jiang at
不是应该是乘幂关系吗?怎么回事啊... 有种解释是本来OD与稀释度就不是一个线性关系,即使有,也是在一定的OD值内,比如0.3-0.7之间可能是,这个其实与分光光度计有关。虽然说溶液的稀释倍数是对的,但是稀释倍数越大,分光光度计测的数值就越难精确。 分光光度计的读值一般控制在0.2-0.8之间,换算出来才准确。建议楼主将原液稀释2倍测定 : Originally posted by flyingsky305 at
分光光度计的读值一般控制在0.2-0.8之间,换算出来才准确。建议楼主将原液稀释2倍测定 稀释两倍600nmOD=0.782,;
稀释3倍OD=0.531;
& && &4倍OD=0.400
& && && &……
但是我看其他人做的菌浓度和OD值是乘幂关系,不知道我这些数据能不能用来做CFU和OD值的标准曲线 0.1以下基本就不准了,不在线性范围内, 0.069的不确定性太强。即太稀。 : Originally posted by yippee_jiang at
稀释两倍600nmOD=0.782,;
稀释3倍OD=0.531;
& && &4倍OD=0.400
& && && &……
但是我看其他人做的菌浓度和OD值是乘幂关系,不知道我这些数据能不能用来做CFU和OD值的标准曲线... 你的这个结果很奇怪啊。是什么细菌?浑浊生长的吗? 大于0.7讨论没意义 两种可能,你稀释的浓度不在线性范围或仪器在这个范围不是那么准确,稀释后浓度太低了,至少我们科室仪器是这样的 : Originally posted by
大于0.7讨论没意义 菌浓度和OD值应该是乘幂关系的,就算稀释到0.7以内,我的结果也不是乘幂关系,感觉不应该用培养基测OD值,应该离心之后用生理盐水重悬,再测OD吧 : Originally posted by zjf710 at
你的这个结果很奇怪啊。是什么细菌?浑浊生长的吗?... 嗜水气单胞菌,确实很奇怪,难道不能用培养基测OD?感觉稀释十倍之后,培养基的变化对OD影响的程度要大于菌液浓度变化,不知道这样解释用没有道理 浓度太低或太高,分光光度计都会有很大误差,而且跳动也很大,建议重新稀释浓度。 : Originally posted by yippee_jiang at
嗜水气单胞菌,确实很奇怪,难道不能用培养基测OD?感觉稀释十倍之后,培养基的变化对OD影响的程度要大于菌液浓度变化,不知道这样解释用没有道理... 那就用水稀释,试试吧。 : Originally posted by zjf710 at
那就用水稀释,试试吧。... 谢谢:hand:
var cpro_id = 'u1216994';
欢迎监督和反馈:本帖内容由
提供,小木虫仅提供交流平台,不对该内容负责。欢迎协助我们监督管理,共同维护互联网健康,如果您对该内容有异议,请立即发邮件到
联系通知管理员,也可以通过QQ周知,我们的QQ号为:8835100
我们保证在1个工作日内给予处理和答复,谢谢您的监督。
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为中国学术科研研究提供免费动力
广告投放请联系QQ: &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联系邮箱: 或者 QQ:8835100
Copyright &
eMuch.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木虫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神f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