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总结一下关于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题问题的思路……...

【求助】一道高中物理动力学问题_百度知道
【求助】一道高中物理动力学问题
如不能,则它到达B端需多长时间,传送皮以v=2,且可将货物视为质点,若货物与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与水平面夹角为θ=37°,传送带倾斜面放置;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2m&#47如图示为货场使用的传送带的模型,一包货物以v0=13.6,他所能到达的最远点距A多远,传送带A、B两端间的长度L=8m,则货物能否被送到传送带B端;s的初速度从A端滑上倾斜传送带.4m&#47?如能
当t=7.baidu。一楼二楼的说说你们的理由.baidu.8s时货物还会往上走.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hiphotos.hiphotos://g.com/zhidao/pic/item/0b7b0cedfa9ecce49,所以应该是能到B点的.hiphotos?<a href="http我比较同意三楼的.jpg" esrc="http://g.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6d7c1dbfbf7b6550820ef/0b7b0cedfa9ecce49:///zhidao/wh%3D450%2C600/sign=f4bf8e0b59c/0b7b0cedfa9ecce49
提问者采纳
故可上升到最高点B.09=1,初速度为2.4m&#47.2m,位移为8-7.09s.2到2。所以总时间为1+0.4.2。利用速度公式可得时间为0;s.。第二阶段仍做减速运动;0.8;s&gt。受力分析可求得加速度为负的10。可求的时间为1s.29m&#47,位移为7,可求的末速度为2。加速度受力分析得负的1.8m.8=0,速度从13物体先做减速运动.09s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由于这个时候加速度是1,就是恰好到B.然后在看速度在到达B时能不能减到0,很明显是可以的这个题目首先从情理上判断也是肯定可以到B点的,是个分界点.算出来x是大于0的.是上升了7,如果可以,那就是不能到B点,如果大于0就是可以到B.2m是在减速过程中上升的,我写这些只是为了让楼主明白做这种题目的思路过程,这个时候是看和外力的方向了.a用0,题目还是很简单的,1楼和2楼很明显没有考虑第二个过程.上面的都算了.4带.其实,所以. 当你看了这个题目就知道物体运动的整个过程时,这个时候提供加速度的力是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和摩擦力提供的..2
初速度是2. 总结一下,当物块和传送带速度一样时?这种题目还会做不对吗。然后速度减到和传送带一样的时候,题目的思路是这样的,我自己也算了下,如果小于0.由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是gsinα>μgcosα 所以是减速运动.4,毕竟答案是其次.8m.速度用2.
根据V&sup2,还剩下0.其他过程在3楼写的也很详细了,我也算过了;=2ax.12带.首先物块做匀解速运动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高中物理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f=μ*m*g*cosθ
F=m*g*sinθ
a1=g*μ*cosθ+g*sinθ
v0-v=a1*t1
求出t1有牛顿第二定律知解析:S1=v0*t1-1&#47,不能到达B)距离A为7;8.8&2*a*t1^2
求出S1(s1=7
f=μmgcosθ, F=m*g*sinθ
由此可知F》f,所以当物体相对于传送带的速度为零时还没有到达B端时,就可以判断不能到达B端。求物体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所用时间t=1秒,加速度a=10.8S=v0*t-1/2*a*t^2
求出s=7.8&8因此不能到达B
物体沿传送带方向受两个力 重力的分力和摩擦力 产生的加速度分别是 gsinθ μgcosθ在一开始物体速度超过传送带 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在这一阶段速度减小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当的过程中加速度a1=-gsinθ-μgcosθ=-10.8m/s^2位移为s1=(v1^2-v0^2)/2a1=(2.4m/s^2-13.2m/s^2)/2*-10.8m/s^2=7.8mt1=1s然后摩擦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加速度a2=-gsinθ+μgcosθ=-1.2m/s^2s2=0.2mv1=2.4m/sv1t+(a2*t^2)/2=s2t2=1-(√30)/6st=2-(√30)/6s≈1.09s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怎样提高高中物理成绩?有哪些较好的方法?
提问原因在于知乎上涌进了不少高中学生,为了给高中同学们帮助提这个问题,如果你高中物理学习有自己的心得,请留下自己的独特的方法,帮助学弟学妹们吧。
按投票排序
刚上线就看到这个邀请答案了,我自己既是一名高中物理老师,也是一名绝对的物理爱好者。我就结合我、我曾经的同学、我现在的学生,讲一讲高中物理学习的方法。首先,心理暗示,培养兴趣。要知道,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如果暗示他,物理学的好代表你聪明等等也是对激发他学物理的兴趣有帮助的哦~ 自己平时多上一些果壳这样的网站也不错啊,知道科学的应用才有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嘛。如果自己的老师平时也会讲一些有意思的内容再好不过了。其次是应试的学习方法。兴趣只是学习这门学科的添加剂而已,物理还是稍微有点难度的学科,尤其要求思维的严谨和全面,所以应试的学习方法应该是高中生们最应该关注的。(1)关于课前预习。如果有能力的同学,课前可以先预习并且做完练习,第二天带着问题(待会会提到问题)上课,对深入了解这节课内容绝对有帮助(比如下课可以质疑老师-_-|||)。对能力稍欠缺的同学,预习也能防止你上课听二十分钟都进入不了状态(⊙o⊙)…(2)关于认真听课。别以为我在说废话。45分钟你认真听,收获会很多,老师一节课的思路都是经过反复斟酌的,内容也是。很多同学为什么脑子很聪明,但是考不高?原因就在这里,高考大致内容大家都会,可是细节决定成败,而老师恰恰讲题或讲课过程中提到了很多细微的知识点,你不认真听就会遗漏很多。(3)关于作业和参考书。题目啊!不要贪多,不要做无谓的参考书啊之类的,我一直反对买参考书!很多参考书最终沦为了你找作业上原题的工具。老师的知识结构框架和他布置的作业足够你掌握这部分知识了,所以建议每道题目,凡是做过,就必须彻底搞懂,多思考!坚决不再错同类型。(4)问问题!!!多问多质疑!(这真心很重要!!我自己高中时候几乎物理老师要被我问疯了!而且我曾经一度把发现题目或参考书中的错误作为乐趣-_-|||)不要放弃自己产生的每一个“为什么”。有困惑多跟老师同学沟通,并且当你能把一个问题给你的同学解释清楚,让他能懂,那你就是真的懂了。物理本身就是探究事物规律的学科,你只有不断的深入问为什么,才能追溯到它的本源,也才能更扎实更踏实的学好这门学科。也才能做到不再反复错同一种题目。(5)如何将选择题做全对。错题集,不不不,千万不是把错题都抄下来的意思。大家都知道,物理有不定项选择,意味着你必须能判断对所有的选项(我当年一直全对哦)。较难的,一种是技巧性很强的题目,有些方法你压根想不到,做成错题集你可以偶尔翻翻这些难题巧解,很有意思!也很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还有一种是概念题,也是学生错的最多的,建议自己把这些易错的选项或题目摘抄下来,标注反例、零散的知识点等,多积累,到了高三是很好的资料。这个过程就像是什么呢,咀嚼食物?做了很多题目来测验自己有没有学会,会的抛弃掉,留下这些精华自己整理在自己的错题集中。这样做过的作业就不需要再去看了!高效学习。(6)能力提升——归纳知识框架。我以前高中有个习惯,每天回家的路上想一想我今天学了什么,跟昨天的有什么关联。久而久之培养了一种能力,归纳的能力。于是乎当我学完一章物理,我惊奇的发现!呀,这章跟上一章也有关系哎,当我学完一年,我能在脑海中清晰的浮现出物理一环扣一环的知识体系。好吧,我就是罗列了一些而已,真正如何学习这是需要自己不断摸索,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的。总之一句话!你想学,就肯定能学好,而且相信自己的老师,跟着他们的指引绝对没错。虽然我不排除有些老师不太行,比如我,嗯。但是对于高中知识这块,他们肯定都有很强的体系和完整的内容,本来我们就是甘为人梯的,你们爬着我们上就可以了!!把我们会的先统统学走再说~~
忍了很久,试答一下。1、不缺好的方法,缺的是尝试和执行不管是@冷若弦 老师,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做题等,还是@王尚 老师,四项科学策略,现在不是说没有好的方法,而是有很多好的方法可供高中生选择,随便用上一两个,成绩就会突突的上升,可关键是老师讲完这些学习方法后,能有几个学生会去尝试?又会有几个学生会去执行、坚持?恳请同学们选取一两个方法能够真正的去用心尝试、去用心执行、去用心坚持。此外,高中生这个年龄,他们需要外界不断的督促,不断的表扬才有可能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一堂方法课显然有点单薄,我认为方法应灌输在平常,讲完方法后还要督促他们去尝试、执行,并对其中取得好成绩的典型予以大大的表扬。2、要学会反思“吾日三省吾身”, 十年教龄不一定成为优秀的教师,但三年教学反思效果不可估量,当学生也是这样,你要对自己做错的题目进行反思,是不是某块知识理解出现了偏差,然后透透彻彻的把这块知识搞懂,不断的反思,反思,把错的题目搞懂,把这种题型搞懂,以后决不能二次出错。3、建立几个学习方面的朋友班级有学习非常棒的同学,与他们多走近,平时多进行“学术上”的交流,看看别人的好的学习习惯,让同学给你的学习把把脉,老师的话你们不一定能听进去,反而自己的同学更能点醒你。—————————————————————————————————————先这么多,去拿快递。
在知乎的提问中,有如下要求“请留下自己的独特的方法,帮助学弟学妹们吧”
那我来说一下我个人的学习建议。第一,错题本要用。
这个方法一点都不独特,可能大家都看腻了。但错题本完全可以升级。比如,到了高中,你完全可以复印错题,而不是抄,这样节省时间,高中物理图像很多,也防止抄错,同样答案也可以复印,总之一句话,节省时间。还有,错题本要经常看,可以再错题本上给自己列一个具体的循环复习计划,比如我打算用20天系统复习一遍,那么就给自己在错题本上记录时间,每天看到哪里。第二,约束自己课下做题的时间。
这一点非常重要,拿我们北京高考物理来说,50%以上的学生最后一道物理题是空白的,这说明了什么?没有时间去做啊,前面的题目太影响做题时间;而如何提高做题时间,是一步一步来的,这就要求大家课下做题注意限制时间;每一天的课下作业都要给自己规定做题时间,最好每科都这样。第三,定期循环做复习。
在说错题本的时候就说过了,物理必须顶起循环复习。高中和初中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的知识太多,而且太深入。大家很容易遗忘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尤其是在高三一年的复习中。第四,找寻找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
他人的学习方法不要盲目执行,要灵活借鉴,因为高中生的成绩差异和学习能力差异太大,他人的学习方法不一定适合你。因此一定更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包括王尚上面给大家推荐的这些建议,都是要大家借鉴的,而不是盲目去复制。
最后,笔者在知乎平台预祝大家高中物理学习进步。本文我会同步到王尚物理博客中。
好棒,终于有我能答的题了,高中毕业太久了说得可能有偏差(≧?≦),初中升高中物理满分,高考貌似天体物理错了一问,总结起来貌似就是一句话,知识成体系,解题有套路。1 概念,物理当中感觉概念并不是很多,而且有的概念读起来不象人话所以大家貌似都不太重视,但是在我实际学习当中摸索出来的规律是,概念非常的重要,一定要耳熟能详,最好做到一字不差的默写出来,遇到新的概念我都是先背下来,可能当时还不是真的能理解,但是背下来之后可能在老师讲解,或者做作业,甚至打篮球的时候你一下子就明白了,而且这样明白以后基本上这个概念不需要怎么复习就会一直印在你的脑子里了不会出错,总结出来就是对于概念我的方法就是,先背诵,后理解(当然也会有简单的概念或者大牛们直接就可以理解的啦,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呢) 2 体系 知识点掌握清楚后,就要连成体系,物理有很多知识点都是前后承接,相辅相成,还有一些甚至就是一摸一样的(栗子运动之类)我的方法是每一个大章节结束后,把学到的知识点从头到尾传成线,在每个知识点的后面都能想到这个知识点做过的考题类型和模型,有哪些有趣的考法,两种情况下哪种容易忽略(好像传送带是个典型),这种总结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学习过程中随着做题量的提升,思路的扩展会进一步的完善,但最后你会发现,其实物理一共也就那么几种类型题公式其实实质也差不多,分分钟拿到几十分啊~我记得有一次妈妈给我找了一个家教给我做期中考试的复习,基本上上课的时候一直是我对着一张a4纸在给他将需要复习哪些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对应的题型有哪些,当时真的感觉自己萌萌哒^_^3 作业 虽然我是作业困难户,但是我也觉得作业做起来是最好的习题,因为老师会选择最适合你现阶段的习题给你做,相信老师是不会错嗒。4 练习册 做好一本就可以啦,因为你买了三五本可能会发现里面的题可能都是一样的=_=,如果像前几步做好了的话,其实你自己解题的能力应该已经比较强了,所以详解对你也没那么重要了,高中三年我只认真做了高三老师给买的一本安章节分的习题册,剩下的做老师发的卷子海就可以啦!5 实验题 基本也就是读数连线什么的,游标卡尺我高三前根本读不明白这种事我才不要告诉你呢,也没什么特别讨巧的办法,缠着老师让他给你讲明白,这种题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你会了就是会了,基本就不会丢分了。6 受力分析 我感觉这个就是整个高中物理的精髓了,所有大题基本都会考到,而且经常是受力分析做好了以后,剩下的问题都会变的简单,所以高一一定要好好听课呢+_+,受力分析的方法实在太多了,多练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吧(感觉好像说了像没说不过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讲)。我自己是比较靠想像力,很多时候都是先有感官判断,然后基于这个判断以后在进行分析。手机打字好难受,很凌乱而且也不太全面,我还不太会玩知乎,请多多指教,以上。
高中时一直保持年级第一,说说我的想法吧。首先还是要兴趣,我那时看到物理题就高兴,做其它科目题目做烦了就拿物理题来调节心情,第一是做物理题有成就感,因为都会,二是确实是喜欢。其次是对物理题的一个解题思路,物理题或者说所有的理科题目都不一定能找到一条完整的到达答案的路,也就是说没法从题目里推出什么答案,方法就是先把能从已知条件推出的结果列出来,不需要算值,标出可得出的变量。再从提问入手,把要解得答案需要的量标出来,然后找出这些量和能从已知推出的量的关系,一步不行,走第二步,也就是再从第一步推出的量求下一步能得到的变量。以此类推。第三,就是多做题,如果考试时每个题目都按以上说的做,那就完蛋了,肯定时间不够,上面的方法只适合平时练习,所以,多练习,熟练后以上方法在心里想下就出来了。而且不用走分叉路,直接可以走出一条路来。其实物理比数学简单多了,高中时很多同学学不好物理,但是数学很好,很奇怪。(回答这问题时想到了人工智能,方法一样,先把自己当机器,穷举,再挑选。)
本人高二狗高一的时候,期中考物理全班倒数第一,不合格、45分通过努力学习T^T期末考物理全班第一,97分对比两次考试的总分,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其他分数就不放出来的,怕丢人T^T)有兴趣很重要从行动上来说课前:预习(很重要),发现不懂的问题后,记录下来(看课本就行了,不要看什么参考书,要给自己留下疑问)上课时:(带着你强烈的求知欲)认真思考上课,通过老师讲解来解答你课前的问题,再有不懂的下课问老师。课后:认真思考做题,改错题,错的问老师错因(或者学霸);最重要的是学会总结!物理我没做错题本,只是把错的题的知识点问老师和学霸后总结出来,记录在一本子上,总结的过程中要学会不断思考,没事就看看,学会总结(很重要)步骤不多课前,课时,课后。每种学科都能通用,不仅是物理还有决定性的一点:学习要耐得住寂寞。顺便说一下本人学渣一枚,不是想拿来炫耀什么的,只是想分享一下我的经历...但是!作为屌丝的我一定会逆袭的!!!!
所有物理题都是三个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分析物理过程;3、计算结果。剩下的就是不断熟练这三个步骤。
1,兴趣;2,多做题。
我从初二开始学物理起,始终认为物理是最简单的科目(至少高中阶段是如此),我在同学眼中学物理一直都是属于“放浪形骸”但总拿高分的那类人物。我说一下自己学物理的心得吧,希望对你有所启发。1.了解知识的过去以及它的现在。“过去”,就是一个知识它产生的原因,它是为了阐述或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而产生的。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亚里士多德根据生活经验总结认为:物体不受力就会静止。这个看似正确的结论竟误导了人们上千年,直到牛顿总结伽利略和笛卡尔的研究后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后,人们才逐渐将观念扭转过来。多接触诸如此类的物理学历史,在了解一个知识存在的意义同时也能激发你的学习兴趣。“现在”,即一个知识能引导我们做些什么,以及它在物理中的地位和局限。2.直观理解物理概念,而不是一味的背公式我身边的很多同学背公式背得很起劲。他们不仅把书上的公式背完,而且一些具体情况下的公式也全都背了下来,但一到是考试却不知道怎么用。而我基本上公式只是瞄几眼,一些具体的公式我都是临时推的。这都得益于直观理解了物理概念。我希望你学物理时不要一心盯着书本上晦涩的语言,也不是那些表达式,而是这个知识到底在说一件什么样的事情。你能不能用最通俗最生活化的语言来描述它,这才是检验你到底有没有学懂的凭据。
不要留下知识的死角,保卫自己的世界如果你在学习中发现自己无法理解甚至背离原有认知的情况出现,那么就要想办法尽快解决。知识的漏洞就如游戏中的BUG一般致命,如果用理解错误的概念做题自然不会做对,而且与其他知识相抵触矛盾后患无穷。有问题就问老师或者信任的权威人士吧。如果你能做到以上三点,那么就能逐渐培养了你冷静思考的能力。而冷静思考的能力对于学习物理甚至整个人生都有巨大的影响。 在你深入思考并惊讶于造物主的无穷智慧和发明家们天才设计的时候,物理就变得越来越有趣。
高中时也算班上的物理小王子了吧,对于物理我还是比较有兴趣的。所以对于学习物理我还是有一些自己认为比较有用的方法。
1.熟记公式。公式是根本,不记公式你还学什么物理。不推荐死记硬背。高中老师教过我一个不错的方法:在一张大大的白纸上归纳公式。归纳的时候要理清个个公式的特点,意义,具体指代还有适用范围。公式之间的联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公式之间推导的过程一定要搞清楚。第一次肯定是不能独立完成的,可以借助书本,同学或者老师。然后烧掉,撕掉。再重新另写一张新的。然后再烧,再写
。重复几次,你会发现你对外界的依靠会逐渐减少。这时候公式就牢牢记住了,而且这样的方法不会把公式记岔。当时我们班最笨的人也只用了4张纸就记熟了,所以这个方法很有效!
2.多做题。题海战术真的很有效!写的题多见多识广,一考试出的题你全写过,还考不到高分我就呵呵了。但是人的经历是有限的,而且又不能把时间全部用在死磕物理。所以我觉得做题时就不用去算数据了,大部分物理题理一下思路写几个关键公式就过吧,答案有过程的就对一下答案,看看思路对不对。三年就高一上学期傻傻的认真写物理作业。后来写作业都是按照思路列几个重要公式再抄个最终答案。个人觉得不是考试,认真算答案真没必要。
3.归纳。考什么,怎么考的,用了那些公式和模型
4.计算认真仔细。我就是死在这上面的。什么都对,就是答案不对。这可能是第二点方法的一个弊端吧。所以每次考试都要仔细仔细再仔细,检查检查再检查。
5.新年快乐啊啊啊
邀,我曾因高中物理竞赛保送,简单说下自己的看法。看了下前面的答案,各位老师和同学说的都挺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题海战术即熟能生巧。但是你可能对物理没兴趣啊,题海战术也可能事倍功半啊,你还要学别的学科,还要做社工还要早恋,哪有那么多时间学物理。咋办呢?我试图给大家找找方法。1、没兴趣不要紧,别抵触就行了。不抵触的关键在于建立正反馈的学习机制,即你付出一点努力,然后成绩有一点进步,这点满足感就可以支持你继续努力学习了。切忌学习的时候产生“好烦啊”这种心态,当你抵触的时候学习效率是极为低下的!你可以把物理当作敌人,当作大BOSS,但你必须要有“我一定会一点一点进步在高考的时候把你干掉”这种信念!有兴趣自然好,没兴趣别强求,调整心态不抵触就好。2、别指望自己课下花多大工夫钻研。上课要认真听,课后要认真做作业。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做作业是学生的本分,更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至理名言!上课困?觉得无聊?那也得死盯着老师,多记笔记(不用很工整,主要是让你别走神)!相信我,上课认真听了,你课下花的时间就要少得多的多的多!3、落实,重在平时不在考前!你听讲了,作业也做了,然后有困惑的,做错的题就不管了?大错特错!要紧跟老师的教学计划,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答疑。找老师和学霸讨论,他们一般会很乐意解答,因为这对他们也是一种肯定。有的时候“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错题本?我个人觉得可有可无,你在练习册和作业本上用红笔订正一下,保证复习的时候能找到错题就行了。总之落实这件事工夫下在平时,请勿考前突击!你非要把考前复习变成考前预习,考砸了不怪自己怪谁?4、考试前温习错题,找典型的题目练手。考前看看错题,受力分析错的重新分析,方程列错的重新列,计算错的重新算,为的是尽量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找比较常规的题目练练手,增加熟练程度。千万别纠结一些偏难怪的题目,那些题目平时有空可以多想想,考前就别钻死胡同啦。5、考试中认真审题,有所取舍。我习惯在审题的时候圈出重要的信息,比如已知条件和所求量,还有一些容易看错的语句,比如“速度增加到2v”和“速度增加了2v”就是不一样的喔!做完可以检查下结果的量纲,简单答一下题(这时看看题目所求别漏掉了什么要求)。别在一道题上卡的时间太长,综合题最后一问没思路可以跳过,要保证会做的题目一定要做对!我竞赛成绩好并不是因为会做难题,而是因为会做的题基本不丢分。6、考试后别太在意结果,认真总结!!!高考前的考试都是练兵,我现在本科还没毕业,除了高考分数以外什么考试成绩都不记得了,所以别在意那点分数。考试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不仅要总结错题,那些在考场上卡了壳的题,那些模棱两可歪打正着做对的题,都要好好总结!你要认真听试卷分析,老师的方法比你的好,就要记下来,积累经验。总之对每一道错题,不熟练的题都要知道自己错的原因,卡在了什么地方,然后重新做一遍,要能完全做对。如果有时间可以找相似的题多练一练,这个可以在假期来做,平时测验就把考题落实了就好。7、掌握常用解题思路,化繁为简。刷题不在多,在于精,要学会举一反三,一通百通!高中物理力学特别重要,因为很多电磁学的问题也是要求你分析杆的运动状态什么的。以力学为例讲讲解题思路,首先尽量明确物理情景,可以把运动分成若干阶段,比如先匀速直线运动,再自由落体运动,这一步就是个直观上的感觉,不一定正确,需要后续定量计算进行验证。其次确定研究对象并做受力分析,有多个物体的时候可以尝试整体分析,一般按照重力、弹力(常见的有支持力,弹簧弹力)、摩擦力的顺序标注受力,其中有没有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都是易错点,这需要在做题中积累经验。之后列方程,牛二律?动量守恒?能量守恒?什么物理情景列什么方程也是要积累经验的。最后解方程,熟能生巧,做的多了结果是什么形式你都了然于心,算出结果就大概知道是不是靠谱。当你产生了“万变不离其宗”的感觉之时,你就掌握了物理的精髓。8、熟能生巧,记住一些常用结论。当你把作业题,考试题都落实好之后,可以适当多做点题,特别是找你做的不好的那类题,做一道落实一道,题不在多在于精。常用结论有很多了,比如天体运动中的轨道速度,轨道能量,弹性碰撞后的速度公式等等。开始可以像记公式那样把结论记下,等你做的多了自然烂熟于心。9、狭义相对论。绝对不是重点但初学起来会很困惑,因为和实际生活联系不起来。记住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不同参照系下的结论不一样是很正常的。做题把握原时最短,静长最长,分清什么是原时,什么时静长就好。有兴趣可以看看下面这个经典的谬论,如果不理解时空图也没关系,只是告诉你相对论并不会产生什么逻辑矛盾。10、(进阶)课外读物《新概念高中物理读本》比课内的内容稍多一些,对于对物理有兴趣的同学是很好的补充材料。这一套书是高中物理老师推荐的,但我个人只是很粗略的看过,就不详细介绍了。《科学世界》我个人一直在订啊,不仅是物理,只要你对自然科学有一点兴趣这本杂志就是很好的阅读材料!如果只为了提高物理成绩那就不推荐了,前面那几条更重要。《科学世界》我个人一直在订啊,不仅是物理,只要你对自然科学有一点兴趣这本杂志就是很好的阅读材料!如果只为了提高物理成绩那就不推荐了,前面那几条更重要。写在最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好的方法助你事半功倍,但绝不是教你投机取巧。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在物理学习上取得长足的进步!
物理呢,很神奇的。要有兴趣才能学好。除非你是脑力变态。要弄懂不要背公式不要按照老师的死套路作题。这很重要,因为老师都是一个类型一个类型得讲,你要弄明白题为什么要这样做。才能学会。因为你是为了做下一道题才做这道题得,他会有几千万个变化。错题本重要。要有调理性如果你是高三学生的话,不要浪费时间慢慢抄了。剪下来就好了。不会的题最好分别在一段时间内多次看。可参考遗忘曲线,我现在复习任何一科都在根据记忆曲线。我感觉很有用也有必要,另外就是题量的问题了,如果是高三的话,建议一轮复习时候千万要抓住多做题没复习一节往年的高考题们都做几道大题选择题,虽然是一轮复习比较注重基础但很有用做高考题的花。要窍门也没有窍门。有兴趣了自然就会有自己的办法。
看了这么多回答,总觉得有话要说,不邀自答,希望有用。。。对于高中物理,就小题而言,个人认为,基本概念很重要,不要出现理解错误,审题需要仔细(什么变化快慢,变化量等),同时还得注意概念的延展(比如给你一个定义,你需要从多方面解释这个定义,比如说力: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很有意思,首先,定义中:物体对物体,说明力的物质性,也暗含力的矢量性;相互作用,说明力的相互性,其实这也表明了牛顿第三定律,再者,它也是动量守恒的另一种表示,内容丰富吧!)对于大题呢,其实就是过程分析,分析物理题,一定要注意过程。尤其需要将过程细化,抓住相应的状态,比如平衡、又或是系统中其他量守恒(机械能、动量等),这样就可以列方程解决问题。最后再加一点,注意审题,注意临界条件。。嗯嗯,到这结束,希望对学弟学妹有用;同时也欢迎同行指正。。
各位老师,您们说的太多了。作为三年前还在学习物理的人来说,学习物理首先要有足够的兴趣,多做做简单的题,提升自己的兴趣,增加自己的自信,然后慢慢做其他题目,如果不是争班级前十,建议可以把最后一题放弃,耗时太多了,得不偿失。如果是真的很差,就把例题做几遍,如果再中等,就扩散出去,多做题,如果很优秀,那你就不会来知乎问了。over.
兴趣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看问题一定要看清楚原理本质,然后题目千变万化都很easy了
多做题啊,高中物理其实就那点知识,万变不离其宗,做来做去都熟练了、都做会了就可以打满分了。
喜欢上物理老师 讲真(doge 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