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乡镇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都不开展外科了吗

现在乡镇医院都不开展外科了吗_百度知道
现在乡镇医院都不开展外科了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不对!很多乡镇医院都开展外科.
大部分都不开展了,乡镇医院现在社会职能多。
大多数都不开展了
其他类似问题
医院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
有奖征文:“医生要晋升 必须先下乡”之我见
基层医院设备差,药物少,检验少,诊断条件差,较为复杂的疾病诊断不了,治疗不了。只能是形式主义。我们这里很多人都没下去,或是隔三岔五去一下。岂不了任何作用。而大多乡卫生院都是承包性质,可能分流一部分病人,这样将影响当地医生的收入,乡村医生是不喜欢大医院医生下乡的。我个人非常赞成这项规定。首先,基层医院技术水平有限,大型医院有一定能力的医生到基层后,可大大提高其诊疗水平,相应的基层医生也可以学到很多实际经验,毕竟大医院的医生水平要高。很多基层医院没钱,不可能将其医院的医生送到大医院去进修。其次,到基层的医生可以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带出一批能力较高的基层医生。但是一定要加强管理,使这些下基层的医生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做表面文章,要使他们真正起到相应的作用。这项规定出发点是好的,但不知在目前我国的形势下能否真正有效的实施,毕竟有些医生为了他的那些高收入是不愿下去的。中国的好多事情充满了无奈!或许,这能拉进医生与劳动人民的距离?你骗我们老百姓干什么?!医生要晋升,必须先下乡。为什么?原来是想蒙骗乡下老百姓的!这个政策谁最支持?原来是乡下老百姓,那些没有机会受到良好教育、纯朴易骗的乡下老百姓!我很想知道是什么人出台的这项政策?是业内人士吗?是不是受到了外界的压力?是不是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是不是“要让大多数老百姓满意”?而目前国内“大多数老百姓”都并没有机会受到良好教育,没有足够的能力分辨一个个相对稍稍复杂的东西,到底是完全听命于“大多数老百姓”,表面上暂时对他们有好处,深层次长远来看受害的还是他们?还是由他们选出代表,评价政策并由他们信赖的有决策能力的业内人士最终制定政策,再反复讲解并教育“大多数老百姓”?因为有些政策表面看来暂时对他们没什么好处,深层次长远来看受益的还是他们。这就需要不同的声音反复辩论,在激烈的辩论中才能反复修正,找到正确的方向。“大多数老百姓”在听到激烈的辩论的同时才能有选择地接受政策的宣传讲解教育。这也就是XX部该干的工作(尽管美国没有XX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直沿用老一套的宣传手法,如生硬地树立光辉典型、总想掩盖且总能掩盖丑陋错误的东西、压制不同的声音、一言堂式的宣传、愚弄百姓等等。类似愚弄百姓的政策多得数不胜数,如:举证倒置、病人选医生、主诊医师24小时负责制、首诊负责制、病人满意度调查等等,还有口号式的三要三不、十做十忌、文明礼貌用语、节假日免挂号费且检查费8折优惠等等,表面看来,百姓暂时得到了实惠,但最终受损害、受蒙蔽的还是他们!你骗我们干什么?!借题发挥、故意跑题:记得80年代末上高中时,***课本里是这样评价西方的法律的:过分详细复杂,就是不想让老百姓明白,从而愚弄老百姓。90年代以后,我国老百姓终于反复遭受到了不完备的法律给自己带来的危害,法律逐渐变得完备、详细、复杂、专业,越来越让老百姓弄不明白了,不得不去请教律师,律师也就越来越多了!凭什么国家的政策都要那样浅白稚陋,浅白稚陋到大部分普通老百姓只看一眼就要击掌叫好?凭什么就不能有争论?我们需要让百姓听到不同的声音,只有这样(也只需要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人民,让人民擦亮眼睛,更好地明辨是非。最近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的“电话门”又一次给我们上了一堂西方民主的大课,我感到的只有对其成熟而又完善的制度的钦佩与羡慕。你以为竞选的“劳民伤财”(――以前国内宣传语)、国会的激烈辩论、舆论的反对声音都是不利于经济建设?!计划经济搞建设,一言堂式抓经济,到头来钻进了死胡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钻进去的。还没到头来的时候,一系列低级幼稚的错误(如交通局长现象、煤矿安全问题、银行高官携巨款从容不迫离开国内等等)就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发生,单单这种损失就已经远远大于竞选及监督的花费。医生要晋升 必须先下乡 这是一个卫生体系漏洞百出时的,又一个漏洞百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此政策的官员原来的出发点是这样的:你乡下不是缺医,我就给你派医生,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可实际问题不是大佬你坐地日想八万里哪样。是你派下了医生,这只能是一两相情愿的事:第一你派下去的医生,是不真心实意的想为基层服务,第二他有没有这个服务能力,大医院的大医生分科极细到基层去一个看不上一个病人的事不是没有,还有条件能不能支持上。当地医院是否能用这此人才,值得考虑,大家都不再相信大部分地方缺人才,现在不缺人才,而缺的是人才能发挥作用的环境,当地医院也有自已的人才,不要说别人诊断治疗不规范,让你大医生去做,病人认为开玩笑,病没治,要几头牛的检查费。现在两分析清了,问题很明显,大医生不愿意下去工作,而乡医很愿意上去学学,何不来个“医生要晋升,必须带乡医”,我想就是让大医生们自己出钱也还是大部分愿意这样做。几天前已小泄一次,现酒后再泄一次。还是有瞒多“之我见”嘛!支持?反对?感想?我们的智慧就这些?浅浅的话题圈子好象无谁突破,或许不愿突破?不知你们参加过“三下乡”否?即农业、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对吧?),近几年来(瞒多年了),每年政府都安排一次,那天我们就跟着轰轰烈烈的场面去了,打着本院的旗号(相当于广告,现在不是讲市场竞争吗),到农村的街上(或卫生院旁)摆上桌子看病(要在平时那可是异地行医,即非法行医),从早看到下午,人越来越多,最后主持者出来棒打“鸳鸯”才结束。以前我不太明白,后来经指点,明白了:笨蛋!你以为那些是病人啊,真有病早上医院了!这就叫做绣,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在做、并继将继续做下去的事情,如果我们不能改变的话。我们的群体缺乏思考,更缺乏变革,我们习惯地认为农民一定种田、医生一定看病,就这么简单!作者曾提出:是否本次的“三下乡”内容变为宣教形式,即现场演示心肺复苏、(脊柱)外伤现场救治方法等。从没有这个先例啊,你等等吧!联想着“我们的专业在乡下不对口”之类的话,深感我们的教育体制养出的人才(说为产品更准确)是何等的专业了......如果我们不能抵制运动,只能去创造、改变运动。举例:一心外科医生下乡,技术是无用武之地了,但他可以在当地搞一些相关普查方面的工作,或宣教工作,这也是科研内容吧,不要以为钻进实验室才是科研。还是那句老话,你是想下去混,还是想下去做人。“医生要晋升 必须先下乡”目前仍在实施。效果如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恐一标准。本人已经历过了,体会是:无论是对本院,下乡者本人,还是对对方医院,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我院下过乡的几乎所有医生都持这种观点,不知持支持态度的战友有没有下过乡。本院:造成人为的人手紧张,贻害其它医生;本人:生活极大不便,业务荒废;对方医院:浪费(支出增多,吃住招待等)。事实上一个医生的水平是受执业地点限制的,也就是说你所在的医院决定了你的最高水平。这就是高水平医生出现在大医院的原因。裘法祖到卫生院当外科医生也就不成其为裘法祖了。相反,卫生院的医生如有机会在大医院工作,就有可能成为裘法祖。因此,大医院的医生下乡,不可能提高那里的医疗水平,因为单纯靠“视、触、叩、听”诊治疾病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医生治病必须依靠各种“设备”提供的“证据”的支持(这也是法制社会的要求)。没有这种“设备”的支持,多高明的医生也寸步难行。乡下卫生院不开展阑尾炎手术,因为医生不会。为什么不会?因为没有“设备”,原来会,现在也不会了;你会开阑尾炎手术,你去了敢开吗?不敢,因为没有“设备”。所以卫生院不会因为你去了以后有任何提高。我们医院没有开展“心脏外科手术”,因为没有“设备”;上级医院的专家会开“心脏外科手术”,但他来了也不敢开,因为没有“设备”;所以我们医院也不会因为来了上级医生而有任何提高。“医生要晋升 必须先下乡”之我见我个人非常不赞成这项规定。地市以上政府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之前,必须到县级政府举办的卫生机构或乡镇卫生院累计服务一年。这个政策的出台,对于基层医院来说是好事,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好事,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同意楼上的观点,对于本院:造成人为的人手紧张,贻害其它医生;本人:生活极大不便,业务荒废;对方医院:浪费(支出增多,吃住招待等)。我深有同感.基层医院设备差,药物少,检验少,诊断条件差.搞MR、介入、显微的等等下去了有用武之地吗?还不如用这些钱让农村的同行来进修学习!
噜噜关于:“医生要晋升 必须先下乡”这个规定首先我持欢迎态度上级医生下乡后无论是给予基层医院还是下乡医生本身都会带来新的思路关于基层医院给下乡的医生带来什么简单说分析一下我们都很清楚基层医院的主要特点,1.设施落后 2.素质不高落后的设备可以让我们改变动辄就化验检查的习惯。在某些程度上发挥了医生的主观能动性 ,改变医生从检查 诊断病情的思绪,对年轻医生的理论提高也是一件好事基层人群素质不高有大概可以分两个方面 就医人群和医疗人群就医人群 可以提高我们 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和对相关医疗章程的遵守程度另外一方面在医患关糸走向困窘的今天 基层就医人群也许可以给我们喘息一点的空气基层医生素质不高我指的是业务。但他们的处事原则有些时候是所谓大城市大医院的医生不能比的。在这样的人群他们会把你当成专业甚至更高 你可以感受到众星捧月的滋味。这无疑给你更大的空间去发挥你所想做的单单从好处的方面来说事情未免有些俗气国家及其我们个人最大的目标是提高基层医疗水平 服务那些看病困难的农民另个我还想建议一下
国家是不是出台强制“基层医生晋升,必须先下乡”呢且不谈它是硬性规定或下乡与晋升有无关系,国家部门的出发点是好的,以最节省的方法来提高农村医疗健康水平,国家不需投资拨款,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可是---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我科一医生去年下乡,这边的班照上不误,有空就去农村,对方好饭好菜招待,吃完一拍屁股走人。后来干脆是想吃土鸡土菜就下乡......这样下乡到底是帮人而是还人呢?!!2003年七部委下发文件所规定的,这份政府文件规定,地市以上政府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之前,必须到县级政府举办的卫生机构或乡镇卫生院累计服务一年。
首先,这个政策从出发点来说是好的,我国的国情就是医疗水平和医疗资源不平衡,一些基层医疗机构缺医,少医现象很普遍,“医生要晋升 必须先下乡”,可以解决目前的状况,对基层医院的医疗技术的提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但实际运行操作起来就完全不一样了,敷衍的成分太多了,其实际意义和价值就太不乐观了.
目前,一些大医院医疗水平确实随着科技的发展提高了很多,但很多临床医生特别是年请医生对辅助检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缺了高精尖的检查仪器就无法诊断疾病,让他们去基层医院去锻炼一下也是有必要的,关键还是要靠自己的悟性和勤劳.刚才忘了写中文名了,不好意思BY-木林个人认为“医生要晋升 必须先下乡”是不错的:其一:医生晋级不仅要技术过硬,而且要思想合格。在大城市里过惯“荣华”生活的大夫们应该走下去体验一下老百姓的疾苦,这样才会明白为什么老百姓几块钱的药都舍不得买,为什么生病了也不治非得拖到治不了了才到医院,也许会使大夫们在以后的行医生涯中,真正站在患者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其二:基层医院医疗水平相对落后,借“晋级下乡”之举,搭建长期互帮互助的对子绝对是件好事,不但可以帮基层医院提高医疗水平,而且可以使下乡的医院大夫走出专业的圈子,见到在上级医院见不到的病种,何乐而不为呢?当然,下乡的大夫必须抱着一个认真严肃地心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不行。
by 白薇凡事 都应有两面我 重复了 发了 不好意思 ,看上贴我进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都下乡了。从我个人来说这如同上山下乡一样劳民伤财。
应该说政府出台这样一个政策的初衷是非常好的,想借这样一种形式来促进基层医院的发展和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可是是否达到了这样的目的呢?我们都不愿意下乡,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查得比较紧的时候我们去上几天,再后来就是从卫生厅探听消息,要下去查了就赶紧下乡。我们医院也不愿意我们下去,因为我们要下去1/8的医师,这对医院来说是一件大事,所以他们也暗地里支持我们回来上班。卫生院也不欢迎我们下去,按照习惯他们要负责我们的食宿,这对卫生院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大医院的医师分工很细,我们也不能做很多的事,卫生院拿我们也很头痛。就这样一件好事变成了劳民伤财的事。
另外,还有一个很微妙的问题,如果我们下乡所引起的医疗事故,由谁来赔?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进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都下乡了。从我个人来说这如同上山下乡一样劳民伤财。
应该说政府出台这样一个政策的初衷是非常好的,想借这样一种形式来促进基层医院的发展和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可是是否达到了这样的目的呢?我们都不愿意下乡,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查得比较紧的时候我们去上几天,再后来就是从卫生厅探听消息,要下去查了就赶紧下乡。我们医院也不愿意我们下去,因为我们要下去1/8的医师,这对医院来说是一件大事,所以他们也暗地里支持我们回来上班。卫生院也不欢迎我们下去,按照习惯他们要负责我们的食宿,这对卫生院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大医院的医师分工很细,我们也不能做很多的事,卫生院拿我们也很头痛。就这样一件好事变成了劳民伤财的事。
另外,还有一个很微妙的问题,如果我们下乡所引起的医疗事故,由谁来赔?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文--龙旗为什么中国的医疗改革一波三折!搞得医生,病人还有社会都怨声载道!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国家的领导考虑问题不全面,没有深入调查,结果制定的政策往往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如今又出现晋升和下乡挂起钩来!我不知道他们经过的多少时间的论证,询问了多少这方面的专家!但是这明显的带有计划经济时候的色彩,带有行政命令的痕迹!虽然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为了农村的医疗水平的提高,为了平衡整个国家的医疗水平我们的领导可谓煞费苦心!将一个本来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的两件事有机的结合起来了!但是这种做法是有些牵强的,我们完全可以采用别的办法,比如适当的补助;让乡下的医生免费到上级医院进修;开办培训班等等。记住行政的手段往往让大家心不甘情不愿!有些事情还是引导比命令好一些!各种事情的解决都要有他的方法!这样谈谈有多大意义,不如搞几个调查,更有数字上的说服意义~~~~~~~强烈支持,可是谁给我发工资奖金?我觉得意义不大,形式主义。
您的位置: &&&&科普贴 医生收入大揭秘--强帖~!
论坛职务:高级会员
会员头衔:企业执行总裁
JOB币:300
楼主&&&&日 21:34
医生的收入,向来是一个热门话题,无论是在医疗圈内,还是圈外。同行之间互相比较,不同省、市(区)、县之间,同一省、市(区)、县之间,同一医院的不同科室之间、相同的资历之间等等,都互相进行比较,实在讲,在我国,由于各地的经济情况不一,发展速度快慢不一,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是很难一样的,相互之间的可比性非常小。现在的医务人员、尤其是医生的相互流动,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工资等待遇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这点谁也不能否认。外界认为医生的收入很高,认为医生除正常的工资收入以外,还有红包、药品回扣等,所以,认为医生现在在我国是高收入阶层。但是,来自医界内部的声音却不是如此,在医院内部,有大多数医生认为他们的收入与社会其他阶层相比是不公平的,他们认为医生的压力大、工作累、收入低,是目前医疗体制的受害者。这种不同的呼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一问题的,都有理。实际上,目前的在我国,医生乃至医院其他医务人员的收入的确是差异非常大,工资加上其他各种的收入,每月10万元以上的有,每月300~500元的也大有人在,有的地方医生收入与看病人的收入挂钩,每月拿不到工资的也不罕见。总而言之,中国之大,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因而,医生的收入也就高低不一,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其他行业的收入,全国各地的情况不也是如此吗。医生的收入,工资是光明正大的,在同一省内,其相同级别的医生其基本工资是不差上下的。但是不同的科室(专业)之间,其收入差异是较大的。一般而言,从网上各地医生发的帖子看,住院医师的收入一般在元的居多(工资加奖金,下同),主治医师是临床上的主力军,收入每月一般元的居多,副主任医师一般在元,主任医师的收入元左右,这只是在经济条件好的。最起码二级甲等以上的医院是这个数据,高于此低于此的现象也是有的。收入一般是由工资和奖金两部分组成。工资是公家定的,医生的工资和政府公务员没什么两样,从本科毕业生到博导大约从500~1500之间,特殊地区除外如深圳等。再就是奖金,奖金的数额则差别较大,从省一级医院,包括医学院附院,到地市级医院,再到县乡镇级医院奖金大致从0到6000元/月,三甲医院大致4000元加减2000元,二甲医院1500元加减1000元,一甲1000元加减1000元,但是同一个医院不同的科室之间也分三六九等,同一个科室不同的医生差别也较大,有的科室可以拿6000元/月,而有的科只有100元/月,甚至没有奖金,各大小医院在奖金方面差别之大,这和就诊病人多少以及他们的经济状况有关,大概在负几百到一万之间波动,负的是因为少数病人欠费,逃费后医生的主管医生要被罚款的。可大医院毕竟是少数,多数的二级医院条件是较差的,这里面还包括相当一部分企业医院,其实总体上好的医院也顶多在10%左右,经济条件好的病人去这些医院,大多数的病人都去一般的医院,大多数医院的大多数医生拿不到2000元/月。在收入中,对于药品回扣这一问题,我们用不着不承认,现在全国的老百姓都知道药品有回扣,所以,应该坦白的讨论这一问题。应该说相当一部分医生拿了回扣或提成,按照医德的要求肯定是不对的,从法律上来讲是犯法。但是我们是否反思反思,医生这样一个高风险、高智力、高付出职业,这样一个受教育成本比许多普通职业要高得多的职业,看一个病人挂号费只有一两块钱,到了副主任医师,也不会超过十块钱,而且还不全属于自己,一天就是看50个病人,能有多少收入?每个病人如果平均用时10分钟,就是500分钟,医生就是不上厕所,也要超过8个多小时的工作。面对如此之少的诊费,他们的劳动真是太不值钱了,他们心理能平衡吗?其中的一些意志薄弱而又有机会得到灰色收入的人,拿药品回扣或收红包,实是不足为怪的。医生是人,不是神仙和圣人,对于他们的道德要求不要过高。药品回扣这部分的差别太大,很难说是多少,但与科室的性质有关系,高档科室回扣可能拿上10万,一般普通科室的在元左右,和每个医生的个人情况有关。在差一点的三甲医院,可能比这个少一些。在区一级的二甲医院就更少一些,当然也跟医生的情况有关了。红包现在基本不存在,如果有也是凤毛麟角了。住院医师的机会很少,也就只有工资和奖金,这部分人在医院是最可怜的,谁都可以训他们,挨的骂最多,做得事最多,拿的钱最少。总之,大医院从几千到几万/月,中层医院从几百到几千/月,小医院从零到几百/月,呈倒金字塔分布,从主任到主治,再到住院医师的分配也呈倒金字塔,其中的奥妙尤其复杂,各家医院、各个科室不一,有所谓合理的,也有相当黑暗的。
惺惺相拥很久以前舒夜承很久以前Ms_默默很久以前流氓兔PZ很久以前嗷嗷爽很久以前
共有5个脚印
呃 这个这个 活人要落实到人头 死人要落实到坟头
论坛职务:高级会员
会员头衔:企业执行总裁
JOB币:300
沙发&&&&日 21:35
呃 这个这个 活人要落实到人头 死人要落实到坟头
论坛职务:高级会员
会员头衔:企业执行总裁
JOB币:300
板凳&&&&日 21:35
说医生富和说医生穷的都是事实。整个医疗界的收入跟整个国家一样,是畸形的,病态的。高收入的医生和低收入的医生的收入差距可以达到100倍以上,当然这里的高收入只是指医生的技术和职务获得的收入,因为这样比较有可比性。只要你知道这一点,你就知道为何有很多医生愤愤不平的原因了。在西部的中心城市,一般教学医院里的医生,最高的收入可以达到10万/月以上,具体是多少,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也可能更多,但是10万以上是肯定的。这种情况当然是少数,一般出现在需要很多进口器械的科室主任身上,还有就是心内科。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拿这么多,只要掌握了权力,很容易拿到这么多。当然这种特例比较少,绝大多数医生没有那么多的。医生也分为几个档次,首先是科室,科室好,即便是住院医师收入也比同一医院的科室差的教授收入高。医院现在最好的科室普遍的认为是骨科、脑外科、创伤、心内科,这些科室可以大量的用到进口的药品和各种医疗材料,而且手术多,病人多,所以收入高是明显的。第二档次的是一些诸如普外科、妇产科、消化科、呼吸科、肾脏科、检验科、以及一些特检科如CT、B超等。比较差就算是血液、内分泌、儿科了。当然这个区分不一定完全符合事实,有些医院的科室可能会特别好,病人多,或者又开展某些新的项目收入当然不一样。总的说来第一档次的科室的教授或主任收入应该在10万/月左右,第二档次的在2~5万不等。差的科室就惨了,同样是教授和主任,一般也就1万左右,可能还不如好科室的住院医师。以上的情况,一般出现在著名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其他的一些三甲医院,不能与之相比,同样的科室,收入也会差很多。在中心城市,一般医生的收入基本都有2000元/月以上,极少数会低于这个数目,随着年龄的增加,收入会有所增加,但是不会太多,一般来说,中心城市的二甲医院的主治医师的收入在之间,根据专业和科室以及权力的大小而定。这一类收入的占了医生的大多数。如果是刚毕业的住院医师,因为没有处方权力的原因,没有名气,收入就低的多,仅仅是满足温饱而已。有的基层医院的工资只能发一部分,不能全发,乡镇医院的医生收入就更低的,到了主治收入也就1000多,甚至不到1000元,刚毕业的就几百,刚刚够糊口而已。要知道,上面已提到,在我国,三级医院的数量只占医院总数的5%,加上好的二甲医院,能占总比例的10~15%左右,即使在这些医院中,高收入的医生也是少数。有人曾将一些高收入的医生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牛皮大佬级:年收入大约在50万元到100万元之间。这级别的人实在太少,而且局限在少数几个专业:如会做搭桥手术的心外科医生,做心导管的心内科医生,做导管的神经内科医生(有的医院是神经外科医生做),做肝脏手术的普外医生,做腔镜的普外医生(仅会做胆囊切除已经不够了)和泌尿外科医生等,全国也就那么几个,数都可以数得过来,所以这样的人很少,不代表医生全体。这些人一般的红包不收,只收大的,另外在外做手术,一般都是元。所有的临床科室加起来,估计全国也就100来人左右。当然不排除个别人超过了100万的,但是估计也超过不了多少。第二梯队是脑外科医师,红包多数也属于元这个级别,但是由于在别的医院做脑外手术风险很大,所以到外院做手术的脑外医生比较少。脑外医生在每个医院的内部都很牛,但是进不了第一梯队,只得进入第二梯队:20~50万这个梯队。这个梯队的还有不大到外面做心导管的教授、做肿瘤手术的教授、会做关节镜的骨科医师,会做前列腺电切的泌尿外科医师等,当然更多的是科主任一级的人。估计全国有数万人之多。以上这两个梯队的人名声很大,但是数量也就这么多,也不是全国医师的主体。自己开业的口腔科医师,好的属于这个档次,差的属于下一个档次。第三梯队的人是8万~20万之间的,这是大多数,一般大科室的主任、有博导头衔的教授等。少数副高也可以达到。估计这一档次的人数以十万计。名声好的三甲医院的普外、妇产、麻醉、眼科等行业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基本上都可以进入这个行列。顺便说一下眼科:其实眼科的手术很小,做白内障很好来钱。但是由于这个行业内搞了个“复明万里行”,尽是香港来的医生,而且不要钱,结果在开展“复明万里行”的地方这个行业的行情反到不是很好。至于主治医生,是临床上的主力军,收入并不是很高。当然并不排除某些人开药时心狠,但是一般而言,大多数人并不是很高。少数人在第三梯队,多数在这之下。二级医院的科主任们,职称主治或副主任医师,收入一般在2000元左右(所有收入全加起来)。而企业医院在我国是比较多的。除个别的行业效益很好的,工资较高;大部分的行业,企业医院的工资都低于地方医院的工资,而且医院的病人不多,其它的收入也就大打折扣了。总而言之,在当今的中国,由于各地的情况不同,医生的收入水平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收入高的富的流油,收入低的能维持生计就不错了。上面说的那些高收入的牛皮大佬和二三梯队的医生,总数全国也就是十多万吧,与近二百万的医生队伍相比,只占5%左右,因而,他们并不能代表我们的医生队伍,而在基层医院,尤其是乡镇一级的医院和其它医疗机构,如卫生所、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这些卫生机构的医生的数量,基本上占全国医生的50%,而他们的收入也基本上是工资和奖金(很少)而已,所以,总体上说,我们中国的医生的收入,是属于平民阶层。
呃 这个这个 活人要落实到人头 死人要落实到坟头
论坛职务:高级会员
会员头衔:企业执行总裁
JOB币:300
3楼&&&&日 21:35
以上是中国医生收入的大致情况,但也有例外 不需再举过多的例子,或者同外国医生相比较。中国医生的收入在世界的各国中,排列肯定是在后面的,虽然有一些医生的收入的确是高,令人羡慕,但那只是集中在顶尖级医院和著名医院里的极为少数的医生中,而90% 以上的医生的收入是不高的。当然,若医生的收入中只是工资和奖金,那收入就更低,一些收入高的医生,他们的高收入是目前医疗医药市场不规范造成的,因而还不能说是光明的,并且随着国家医疗体制的改革,医疗和医药市场的规范,这种非正常的收入也会逐渐消失,因而,在今后的时期内,国家如何对于医生这一高强度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者,受教育时间和程度也比其它行业长的职业进行调整,是至关重要的。许多人会说,就算中国医生的收入不高,但较之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收入却丰厚很多,医生们也应该知足了。这话看起来挺有道理,实际上是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制造新的不公。还有人会说,现在的医生有很多灰色收入,实际收入一点也不低。前文对此已有分析,但将此作为医生收入不低的证据实际上有种将灰色收入合法化的倾向,对于那些恪守道德底线的医生,更是一种不公。我们的社会应该相信,这样的医生大有人在
呃 这个这个 活人要落实到人头 死人要落实到坟头
论坛职务:普通会员
会员头衔:助理
4楼&&&&日 21:43
淡扯的太长了
论坛职务:高级会员
会员头衔:企业执行总裁
JOB币:300
5楼&&&&日 21:44
引用第4楼虔诚看鱼于 21:43发表的:淡扯的太长了&
呃 这个这个 活人要落实到人头 死人要落实到坟头
论坛职务:高级会员
会员头衔:亚太区经理
JOB币:123
6楼&&&&日 08:16
己所不忧便无忧,无忧无忧乐悠悠!
论坛职务:高级会员
会员头衔:企业执行总裁
JOB币:300
7楼&&&&日 08:18
引用第6楼无忧le于 08:16发表的:&&
呃 这个这个 活人要落实到人头 死人要落实到坟头
论坛职务:普通会员
会员头衔:高级主管
8楼&&&&日 09:37
还有几百每个月的?够生活吗
论坛职务:高级会员
会员头衔:企业执行总裁
JOB币:300
9楼&&&&日 09:39
引用第8楼wsjz于 09:37发表的:还有几百每个月的?够生活吗&
呃 这个这个 活人要落实到人头 死人要落实到坟头
论坛职务:见习版主
会员头衔:全球总经理
JOB币:295
10楼&&&&日 10:38
太长,看不下去,你直说你一个月多少吧
未大人已经老迈不堪了
论坛职务:高级会员
会员头衔:企业执行总裁
JOB币:300
11楼&&&&日 10:40
引用第10楼未未了于 10:38发表的:太长,看不下去,你直说你一个月多少吧2500
呃 这个这个 活人要落实到人头 死人要落实到坟头
论坛职务:见习版主
会员头衔:全球总经理
JOB币:295
12楼&&&&日 11:38
引用第11楼嗷嗷爽于 10:40发表的:2500
未大人已经老迈不堪了
论坛职务:高级会员
会员头衔:企业执行总裁
JOB币:300
13楼&&&&日 16:08
引用第12楼未未了于 11:38发表的:&
呃 这个这个 活人要落实到人头 死人要落实到坟头
论坛职务:见习版主
会员头衔:全球总经理
JOB币:295
14楼&&&&日 17:02
引用第13楼嗷嗷爽于 16:08发表的: 骗子
未大人已经老迈不堪了
论坛职务:高级会员
会员头衔:企业执行总裁
JOB币:300
15楼&&&&日 19:53
引用第14楼未未了于 17:02发表的:骗子&
呃 这个这个 活人要落实到人头 死人要落实到坟头
&|- 求职点滴
&|- 劳动法苑
&|- 管理智慧
&|- 上班那点事
办公室风云
跳槽有话说
八卦茶水间
&|- 哪都不沾边
&|- 站务讨论
&|- 谈书论道
&|- 上班书窝窝
&|- 边走边吃
&|- 谈情说爱
&|- 英语沙龙
&|- 珠三角联盟
&|- 花花大上海
求职上海滩
生活在上海
&|- 财务大本营
&|- 房子那事儿
&|- 不服来辩
&|- HR聚会所
&|- 人在他乡
&|- 销售与市场
&|- 采购大家庭
&|- 大学生在这
校园黑板报
&|- 职场女人
&|- 吐槽吧
&|- 盖楼灌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胸外科医院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