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回到小时候候残疾用潜意识治愈,冥想健康的样子,求完整故事?

莱斯特(一个爱的故事)谈冥想&及Letting&go&圣多纳释放法
第一步,欢迎你的问题---你所有的想法、情绪、信念、记忆,任何让你停止不前的东西。
第二步,欢迎所有你想要对他做点什么的愿望---你想解决它、你想改变它、你想控制它,想把它抓紧或把他推开。欢迎任何依恋或厌恶。
第三步,欢迎任何身份层面的,关于你,关于你是谁的观点或感受。当你欢迎任何身份层面的观点或感受时,你发现整个问题自然化解。
当你释放并发现了你的真实本性,你并不会失去你从经验中所得到的智慧。而是会卸下所有的重负,那些重负是你相信自己就是那分离的我的时候,很多年累积下来的。那可能会逐渐消失,它可以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释放逐渐消失。当你发现那只是一个习得行为,并非真相的你时,它将非常迅速的消失无踪。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我们都很忙,都全身投入劳作,以致我们都成了“做”而不是“在”,可“在”永远都在所有那些“做”的背后。如果你允许自己发现,你不必陷在生活所有的活动中不能自拔。活动里有一种自然显现的流动感、轻松感、开放感、确定感。此时此刻以及你的一生都可以拥有这种感觉。
“当你认识到真正的你是那‘不变的在’时,你发现那‘不变的在’,开始变得比变化的那些更有趣了些。我们没有注意到它的原因,是我们对它没有更多兴趣,我们认为痛苦更有趣,我们认为变化更有趣。我们对此深信不疑。我们相信易变的,无视那不变的。”
“当然有,实际上他很有意义。这正是我想给大家指出的地方。头脑就是会这样,当你开始发现你的本性,头脑想把它变成某种特别的、有意义的并且重要的东西。它认为外在需要改变。但做原本的自己,你什么也不需要改变。此刻你们大多数人所感受到的喜悦、幸福、放松和自由,全都是很自然的事。因为它们一直都存在于你的内在。生活并不会停止,它在继续。停滞制造痛苦。”
当你欢迎所有那些时,你内心出现了一个空间;然后当你欢迎那些身份感,所有身份层面的,关于我是谁的感觉时,就能解开枷锁,你不再供养那身份的幻觉,你可以无所不是,你不再拥有任何特定身份。你注意到的是,你已经是那“场”,已经是那“屏幕”,你已经是当下的觉知-----它允许所有的体验,但完全不受影响或完全不介入。当然,在任何时刻你都可以发现或记起两件事:那当下的觉知、那在、那轻松、那真相、那爱、那平静、那喜悦、那真正的你,此时此刻就这在里。完全不受妨碍。而那个通常你认为的你或此刻你认为的你,根本经不起直接检验。你发现,如果你想找那分离的我,你根本找不到,你当然可以记起它,当然可以想象它,但那依然不能让它成为真的。&
圣多纳释放法向你揭示生活在当下的觉知状态里,并在平凡中绽放出内在的光芒。当你放下,当你只是允许自己去注意,实际上在这里的是什么?你将发现,就是此时此刻。你本就已经完整无缺。本就已经一切具足。一切都很好。
视频文字:
创始者:莱斯特(一个爱的故事)
相关文本下载:
文章一:莱斯特谈冥想
翻译:许耀仁Paxton
「冥想」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心智安静下来。
当我们全神贯注在某个思想上时,其它思想就会消散。有关日常生活的思想~那个人对我作了什么、我应该要如何如何、老板会不会给我加薪……,诸如此类的许多思想都在潜意识层次中活跃着。当我们专注在一个思想上时,这些潜意识的思想就会安静下来,它们会静止不动、它们会落入背景之中,而这会使得心智安静下来。要让心智安静下来,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对某事感兴趣。当你对某件事非常感兴趣时,就不会管其它的思想;所以,如果你有强烈的兴趣想知道「我是什么?」「这个世界是什么?」「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是什么?」只要你真的有强烈的欲望要得知答案,然后专注在这个问题上,那么所有其它思想都会消失,心智也会变得极度集中,这时,答案也将会自行揭露。
这答案是来自内在世界,而其实答案也一直都在那里。把心智安静下来,我们就能够看得见它,看得见那一直存在于真知的国度──也就是「本我(Self)」之中的答案。
所以,起点是对答案的强烈渴望。如果渴望够强烈时,我们就能得到答案;这也是为什么说「人类的极限就是上帝的机会」。
在我开始内在的探索时,我以为「想」可以帮我找到答案。我的心智活跃程度可说无人能出其右,然而,我当时却是穷途末路。我第二次心脏病发,他们告诉我说我玩完了,只剩没多久可活;而也就因为这样,我非得找到答案不可。而虽然我的心智比大多数人都活跃,但却是对答案的强烈渴望,才使我能一次只专注在一个问题上,去除其它想法。是这种专注力让我做到的!
遭遇极端的不幸时,我们往往会产生脱离窘境的渴望,这种强烈的渴望使我们的心智集中,而能找到答案。
我开始探索时,没有任何形而上学的知识,也不知道任何途径与方法;事实上,我原本是反对一切宗教和形而上学的;我本来认为那些东西一点道理都没有,那是给心智软弱的人信的,只有相信天方夜谭的人才会相信。
但是,因为我有要得到答案的强烈渴望我「必须」要得到答案──这使得答案来到,而且来到的速度相对来说相当的快。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我从完全的唯物主义者180度地完全转变──物质什么都不是,灵性才是一切。
我是如此想要得到答案,想要到即使我的心智可说是数一数二的吵,答案仍然来到。我自动地进入了像三摩地的境界(但事实上没有任何言词可以形容),我极度地专注在一个疑问上,专注到完全意识不到这个有形世界、意识不到这个身体,然后,我只意识到那个思想,那思想是宇宙间唯一存在的东西,那就是思想与思考者合而为一的状态:你失去一切意识,只剩下那个思想。那是一种非常专注的状态,而答案总是在这状态中显现。
我是从「快乐是什么?人生是什么?我到底要什么?」开始的。
我后来发现,快乐与否是取决于我去爱的能力。我本来还以为快乐来自于被爱,我回顾自己的人生,发现我一直都被我的家人、朋友爱着,但我却很不快乐,所以我知道并不是这样;后来,我才领悟到,快乐其实是来自我去爱的能力。
我的下一个问题是:「什么是智慧?」我持续不断,直到──啊!我看到了!宇宙间只有唯一的智慧,而我们都拥有一条通往祂的专线。
之后,我又开始研究「责任」,我发现我得要为一切发生在我身上的事负责,一切的创造物都是我所造就的。最后,我专注在「我是什么?」这个问题上,直到答案自行显现。
这个过程不断继续,过了3&个月左右,我想我看清了全貌、贯通了一切,这都是因为这个专注的方法。在这之前我对那些主题、以及可用的方法与道路一无所知,但是我实在很想知道「我是什么?这世界又是什么?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是什么?」
我发现整个世界除「我」之外再无其它,而且一直以来都只有「我」,没有别的;因为世上唯有「一」,而你就是「祂」!
但是,这也还不是最终极的状态,当你脱离这个状态时,发现还有一些心智层次的东西留存着,所以又再次回到冥想中,直到完全不再受到心智的控制。
当你去除所有思想层面的惯性、心智层面的倾向后,这时你就自由了;这时,你将可自由运用你的心智;这时你是心智的主人与指导者,你不再会任他摆布,而是由你来使唤它。目前,我们有90%的时间是被潜意识控制着。
Q:那是指意识与无意识两者吗?
Lester:意识部分是较容易掌控的,潜意识部分就比较难,因为不容易看见它。潜意识是一种我们设定出的机制,让我们能不必关注自己的某些思想,而让这些思想自动地运作。
我们对身体作了如此处理,所以现在身体都是自动地在运作了;后来,我们又对除当下有兴趣的思想以外的一切想法作了一样的事。
Q: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处理其它思想呢?
Lester:因为我们并不想要那些思想,所以我们就把它们推到背景里。当我们心无杂念时,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有时当你玩自己的手时,也会觉得非常快乐,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思想安静下来了。
Q:在这个时候,心智是安静的,或者还是在潜意识层次运作?
Lester:不管是意识还是潜意识层次,都比平常安静得多。我们其实真的不想要思想,思想是使我们不快乐的东西,即便是快乐的思想,也使我们不快乐,因为当我们享受某个东西的时候,我们也会担心这喜悦能否继续维持,而我们又清楚知道这是不会一直延续下去的。
即使快乐的思想也是有限制的,真正的快乐状态是无念的状态;那是「全知(Knowingness)」的状态、超越思想的状态。我们是从冥想这个主题谈起的。很多已经冥想多年的人似乎都还搞不清楚如何冥想,最好的冥想方式,就是带着一个好问题一同冥想。如果你进入一种美妙的安静状态,却没有任何提问,那就只是感觉不错而已,对得到「真知」没有帮助。
Q:如果只是静下来,不会有什么进展吗?
Lester:朝静的状态前进是一种进展,而静的状态本来就比吵杂的状态来得好,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一种进步。但我们的问题是无知-我们对「自己是无限的」这件事无知;要破除这个无知,我们会需要对自身无穷本质的真知,而要得到这真知,就必须去问。
所以,如果能进入冥想然后感觉平静,那当然很好,但不要只停留在那,要开始寻求各种答案。
唯有「我是什么」的答案能让我们到达顶峰。这很明显,不是吗?所以,如果我们要走最快的路径,那就干脆从我们最终都要回答的问题:「我是什么?」开始。所以,如果要更快速的成长,冥想时就要带着你要问的问题-这也是思辩者(
jnani)比奉献者(bhakta)占优势的地方,「顺服」与「自我奉献」能使我们进入一种很好的感受,但思辩者会再更进一步,他会说:「好,别只停在这里,去找答案吧。」唯有当我们真正知道自己是谁、是什么时,我们才能抵达终点。
因此,冥想的最佳与最快速的方式,就是提出疑问。安静下来,停留在静之中,直到答案自己出现,然后再提出下一个疑问,直到得到一切答案。
Q:如果发现自己没什么进展,这时能不能提出「是什么在阻碍我?」这个疑问?
Lester:当然。这是个非常好的提问。
Q:我觉得因为你没有太多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会比较容易一些。
Lester:没错。我非常幸运当时在这方面什么都不知道,因为对于这主题有知识上的了解,反而是一种障碍,因为小我(ego)会试图以知识来取代真实的经验。我非常幸运,在当时没有任何相关的知识。
Q:而且你并不像其它人一样,认为这会很难。
Lester:没错,不过一个人如果能知道你刚说的这些,会有助于他放下知识造成的障碍。这也是我一直推着你们朝向的方向,不是吗?我说:「别相信任何东西,从零开始,在证据之上一步步建构你的知识。」每个人都必须如此。
Q:不能直接参考别人的经验吗?
Lester:没错。因为那样就只是道听途说,只是在别人说的东西上下功夫而已。
唯一有用的东西,是你自己经历过的;就像开车,如果我读了一本教人怎么插钥匙、怎么发动、怎么换檔、采油门的书,然后就说我会开车,这样我算是会开车吗?在这条路上也是一样,我们得要亲身经历一切。
当然,我们要抱着那些伟大导师们所说的应该就是那样的心态,因为他们有亲身经验过;但即便如此,你还是得自己去亲身确认与证实。
基本的真理就是世上只有唯一的「真实」,只有一个绝对的真理──那就是这整个世界或宇宙除神之外再无其它;更棒的是──除「真我Self」之外再无其它。「神」可以很遥远,可以在遥远的太空中,但我的「真我」就在这里,且是我所知的、我所能理解的──祂就是我的「真我」。因此,我认用「为真我」来代表「神」,相较于把祂看做是为在遥远的某处,要来得实际许多。
不过不管怎样,每个人都得从零开始,为自己证实这一切。一旦各种证据来到,我们就会越来越相信那些伟大导师们所说的,直到我们亲身经验了一切。
你们还想听多一点关于冥想的事吗?
听众:要。
Lester:任何辅助方式,都应该要有助于让心智安静下来。
如果觉得冥想很困难,可以从吟诵开始,这会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诵词的意义上,如此就会放下杂念,而使心智安静下来。运动或作某些肢体动作等,都有同样的效果。不管什么方式,只要对你有帮助的就是好的,但最基本就是要静下心。而如果能使心中充满爱与善,那就会更安静。
心智是使我们无法看见自己无穷本质的唯一障碍。心智不过是一切限制性思想的综合体而已;在冥想时,我们尝试使心智安静下来,如此就能看见那无穷的本质。
冥想不应是被动的,我们不该强迫心智放空;要达到冥想的最佳效果,就一定要带着提问去作。越常练习冥想,冥想就越来越简单。
要得到真正深入的体悟,会需要顺一个「势」,当你越来越享受冥想,更甚于其它世间事时,你就对冥想更有热忱与渴望,然后你会更迫不及待地想回到那状态。
当这个「势」产生出来,且我们顺势而为时,心智就会越来越安静,直到那无限的真我自行显明,注视着我们,我们将因而喜悦大笑。
纸上谈兵够多了,直接操作看看如何?
Q:再问一个问题。专注在自己的手上,对于让心智安静下来有帮助吗?对我来说好像挺有用的。
Lester:有帮助就是好的。
Q:那没什么坏处啰?
Lester:没有。我们可以把意念专注在几个点上。这里,眉毛之间,就是个不错的点;当你专注在这里时,注意力就不会在身体的其它部位。这里也是第三眼:灵眼(Astral
eye)的所在。当我们到这个高度,就远离了身体其它较低层的中心。
如果要我推荐一个点,我会推荐这里。不过不管怎样,有帮助就好了。
Q:我以前是会专注在眉心,不过现在作自我诘问时,我会让「真我」沈入心的部位。
Lester:心是不错的位置,因为那是感受中心,而感受比思想接近真我。每个人的背景不同会造成些差别,如果你是属智者瑜珈注,那就会是在心这边,不过是在右边而不是左边;如果你是胜王瑜珈注行者,那就会是在眉心。你会喜欢的那个位置,就是你的过去世时使用的位置。
我自己在专注时,是没有特定的专注位置,我是专注在想要答案上,专注在寻求答案。
Q:我没想过要什么答案,只有想着到那个状态。
Lester:你想想,我们人生中只要是强烈想要的东西,我们总是会得到,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如此。在这条道路上也是如此。然而我们潜意识里认为喜悦在这个世界中,这种认知使我们无法得到答案。
Q:听你说起来还真简单。
Lester:决定简单或困难的关键,在于你对答案有多渴望,这是这整件事的关键。
繁体版视频:
&&文章二:西多纳释放法简介
&(Azure 编著)
本文作者并非受过专业医疗训练或领有任何医事执照之人,编译本篇文章之目的仅在对这门技术做一概略介绍而已,并无鼓励用以取代正式医疗之意。读者在阅读本文时应本于成熟的心智予以审慎分析,并对因此而衍生的各种决定与行为负起百分之百的责任,本文作者并不承诺负担任何连带责任。
西多纳释放法(Sedona Method)是美国近代的一位名叫莱斯特&利文森(Lester
Levenson)的觉者在70年代所建立起来用以指导大众如何释放内在心愫的方法。目的在将他所发现的释放要领编辑成有系统的步骤以方便大众学习使用。并以他觉醒后所定居的城市――亚利桑那州的西多纳市(Arizona,
Sedona)的名称加以命名。
这个释放法目前是由莱斯特的一位叫做海尔&多斯金(Hale
Dwoskin)的学生在继续推广的,莱斯特在生前便已经将这个释放法的整个版权转移给海尔,并嘱咐他继续推广流传。目前他的工作机构仍是设在西多纳市的西多纳研习协会(Sedona
Training Associates)。
这个释放法的命题是,每一个人的本质都是快乐、全知、全能而的无限存在(being),只因为现有心识中所积累的习惯、定见、情结、望想…等心愫的扰攘不休,所以才察觉不到。相反地,如果将这些积累的负担清理干净,存在的本质就会自然的被披露出来,同时在进步的过程中,也会因为负担的解除而越来变得越轻松、越来变得越快乐。
它的主要逻辑是,每一个人对情绪所能对应的方式,除了压抑和爆发(或被淹没)以外,天生的就都还有加以释放的能力,但因长期社会性的影响而逐渐遗忘,然而只要透过有意识的察觉,这个能力就都能立刻恢复的。同时因为这个方法所利用到的机制其实是〝本能〞,所以是每个人都能唤醒过来的能力,同时操作的方式相对的也是很直觉而又简易的。
因为这些心愫的外在表现方式就是情绪,包括心因性反应在内;而内在的动力来源就是自我(Ego)的内定反应。所以西多纳释放法的释放角度,有聚焦在情绪上的和聚焦在内在动力上的两种。
以下是对这个释放法的简短介绍。
一、释放的四种方式
西多纳释放法的释放方式一共有四种:直接释放、潜入核心、双面释放和容许浮现。
这四种方式所会得到的效果是一样的,但由于领会和遵循的难易不同,在这四种方式中,西多纳主要使用的是容许浮现和双面释放(比较少)两种。
直接释放(Deciding to Drop It)
所谓直接释放就是直接把情绪抛到脑后的意思,这是连动物都有的本能。但所谓的抛到脑后并不是把它压抑下去的意思,而是像听到笑话一样,大笑两声之后就烟消云散一样;也就是说妳并没打算要把它放在眼里的意思。
关于这一点,海尔每次在研讨会里都喜欢用「铅笔」的实验来说明其中的关键所在:
现在请拿出一个小的对象,例如铅笔,然后把它放在手上。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铅笔比喻为自己的情绪,将手比喻成自己的意识。现在用手抓住铅笔,然后开始握紧,真的用力握紧。是不是觉得很不舒服?如果继续抓着铅笔不放,那还会更不舒服。
好,现在请打开手,然后让铅笔在手掌上滚动,我们都知道铅笔并没有黏在手上对吗?所以它刚刚一直在我们手中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自己抓着它不放。同样的,我们和情绪间的关系就像手掌和铅笔间的关系一样。在生活中当我们察觉到了自己有不良的感觉或情绪时,就会以为情绪和感觉给自己带来麻烦,下意识地就会抓着它们不放。
另外,我们多数人都会下意识地将自己和情绪混为一体,也就是没客观地看待它们,这就和妳刚刚抓着笔不放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铅笔和手掌是一体的道理是一样的,而在我们有不良情绪时,也同样的会认为自己是被情绪所缠住。
现在请打开手。然后呢?笔就会自动掉下来!这是不是很容易?这就是西多纳释放法中的〝直接释放!〞,只要你感觉到自己有不良情绪时,都可以直接放掉它们。
事实上我们对自己的情绪随时随地都有掌控的能力,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这话说来简单,但如果不是曾经体验过「释放」感觉的人,要直接去释放恐怕是会很不得要领的,所以在课程中主要使用的还是其它比较容易捉摸的办法。
潜入核心(Diving into the Core of the
潜入核心的意思是,不论妳有的是什么样的情绪,或情绪的强度有多大,只要妳认真的往内心的深处看去,妳就会发其实里面根本什么情绪也没有,其实里面是空空的、平静的。因而妳就能察觉到,所谓的情绪只是海面上的三尺浪而已,其实底下依旧是一抹平静。于是在相对照之下,情绪自己就会像肥皂泡一样〝啵〞的一声就不见了。
双面释放(Holistic Releasing)
双面释放的观念是在于:我们身所处的是一个相对的世界,凡事有来就有往、有正就有反。但它却又是个一元的世界,凡事都像铜板或纸张一样,妳无法只抽出正面而不连带抽到背面的。情绪也一样,有被迫害的情绪时,在背地里它一定也会有加害的情绪的,于是西多纳就利用这种关系,在情绪抽不动时,就正、反两面来回的操作来把它给抽掉的,这就是双面释放的意思。
容许浮现(Welcoming or Allowing the
这是西多纳里最容易遵循也最容易掌握的方法,也是西多纳里最主要的释放法。它的概念是,情绪天生就是有要自己想要找出口的天性,只要我们用注意力把它从背景意识里提到表层意识上来,并容许它的存在,它就会像开了口的气球一样,自己消失得无影无踪的。
当然了,如果妳的情绪是正在发作的当口上时,那就不用再去提了,它已经就是在表层意识上了。
二、基本释放步骤与提示句
在西多纳里是将释放分成六个步骤,是连同五个提示句一道使用的。这五个提示句是:
妳〝现在〞的感觉是什么?
妳能容许这个感觉浮现吗?
妳能够放它走吗?
妳愿意放它走吗?
什么时候?
而在操作和提问句时,可以采取第一人称的角度,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称的角度,总之是以得效好的那个为准。同时,想要睁着眼做或是闭着眼做都是可以的。
以下是操作的六个步骤:
第一步:在情绪出现时(或用心回想一下妳所想释放的事件),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所浮现的这个情绪上,并问自己:妳〝现在〞的感觉是什么?
这个感觉未必要怎么强烈才行,尤其是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其实经常心底什么也勾不出来的。但即使是一片空白也没关系,其实空白本身也是一种心象的,所以还是继续做下去。
不过这一步的重点是在「现在」的感觉上,情绪的释放是要从现有的感觉放起的,即使是一片空白或茫然也一样。
第二步:容许(或欢迎)这个感觉的浮现,包括随之而来的画面(或影像)、声音(或语言)、感受(或行为)。尽量容许妳现在所经验到的状况,并问自己:妳能容许这个感觉浮现吗?
这一步是整个释放法的重点所在,一般我们的情绪会一再的被触动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容许它自然存在的空间,以致这股能量一直滞留在我们身上找寻出口的关系。
通常我们处理情绪的方式,不外乎压抑和爆发(或被淹没)两种,其中压抑是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强迫自己把它给压下去,或干脆把眼睛往别的地方看去,假装它不存在一样。
但是爆发和容许浮现两者又有什么不同呢?其实它们之间的差别,就只在于我们有没有把自己也「投入」进去而已。或者说是有没有把持到自、它间的差别而已。我们是「自」而情绪是「它」。
简单的说就是把情绪看做是别人家养的狗狗爬到我们身上来舔来舔去一样,虽然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但那终究是别人家养的狗,妳并不会把牠当作是〝自己〞的狗的。
这也是之所以会建议使用第三人称来进行释放的原因。
另外,在情绪浮现时,是不需要给它贴上什么标签的,直接认知就可以了,贴标签反而是容易走神的。
第三步:问自己:妳能够放它走吗?
所有在释放流程中所提出的提示句,其重点并不是在字面意义的本身上,而是在「提示」上。所以在回答问题时都不需经过思考或顾虑,直接看自己内心的第一反应就可以了,而且不论答案是〝能〞还是〝不能〞都不会妨碍释放的。
所以不论答案是什么都请继续下一步。
第四步:问妳自己:妳愿意放它走吗?
一样,不论答案是什么都请继续下一步。
第五步:问自己:什么时候放它走?
这只是在提示妳〝现在〞就可以放手了,但是其实妳任何时候都可以决定放手的。
第六步:反复进行前五步的操作,直到妳觉得那个情绪已经不再继续啃噬妳为止。
如果妳发现某个情绪特别无法释放时,相对的策略就是单纯的容许它的浮现或存在就好。其实往往经这么一摆,它自己就会无缘无故的就失踪不见的。
另外对初学者而言,如果在练习时能使用引导录音来辅助的话,效果是会比较理想的。因为一来这样子会比较省心力也比较不会走神,二来也可以知到释放时一般的大约节奏。
还有,经验上一但熟悉了释放的感觉之后,其实就只要容许它浮现就行了,并不需要任何其它步骤。一但它完全浮现完毕,它就会自我释放掉了,连提示句都免了,大家可以试试看。
三、情绪地图
在西多纳里有对人类的情绪做了一个归类,并在每一个类别中例举出一些相对应的情绪或心理反应,来让大家了解它的含意。方便对释放法有兴趣的人,能有所本的来释放各种的不良情绪,减少自行摸索的迷茫与痛苦。同时,也为有志灵修的人指出事情的轻重缓急,和应该行进的方向。
当然,在坊间也有其它各种的归类法,像戴维霍金斯(David R.
Hawkins)的归类法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但是每种归类法都是按照它应用的角度来做个别考虑的。像戴维的频率指数表,就是以所测得的人体散发的振动频率来做划分的。而西多纳因为所要对应的是每个人的福祉,以及跟真我(Self)之间通透的程度,所以角度上是以各种情绪在潜意识中所会造成的骚乱和遮蔽的程度来做划分的。
另外,在研读这份地图时,最好能在了解每个项目的含意和范围之后,就直接找一个相对应的事件或情绪来,跟着引导录音做一次释放练习。因为一但对这个类别有过经验之后,就会对这一类情绪的触感变得敏锐,将来一有这类情绪的苗头时,即使是在背景当中,也能立即的就察觉并知道要去叫出来释放。
在西多纳里,情绪由低到高总共分为九个类别:
   死心 (Apathy)
   殇恸 (Grief)
   恐惧 (Fear)
   贪婪 (Lust)
   愤恨 (Anger)
   自慢 (Pride)
   果敢 (Courageousness)
   顺受 (Acceptance)
   安宁 (Peace)
其中前六项是鼓励释放的对象,而后三项是值得追求的目标;以下是这九个类别的各别说明。
死心就是哀莫大于心死的死心,这时我们会对事情变得不抱期望,或觉得我们没办法做些什么,而且也没什么人能帮得上什么忙的。我们会觉得抑郁、沉重,但却摆脱不了。我们会以退却、示弱来避免伤害。内心可能会非常的骚乱,乃至于变得麻木、茫然或冷感。
这时的心象是最具破坏性的,内在也充满了个种角度来的冲突,我们的眼里就只能看到失败和无能为力…等。
&干嘛要试?
&反正赢不了
&没什么差别
&做事没条理
&觉得天数已尽
&这又有什么用?
&只能看到负面的事
这里殇恸的意思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殇恸外,还包括愧疚、后悔等让自己人格缩小的类伤害情绪在内。主要的特征是我们觉得自己很受伤,但仍可能会去寻求它人的帮助或宽慰等。
我们的心象是我们的痛苦和损失,并经常会迷失在里头。我们满脑子想的都是:我们受伤得多严重、损失的多惨痛…等。
&没有人关心
&为什么是我?
恐惧就是安全没有保障的感觉,从严重的颤栗到轻微的不安都算在内。觉受上的起伏变化通常会比较迅速,落差也可能比较大。
心象里装的都是毁灭性的想法,像我们会受到什么样的伤害、我们会失去些什么,以及如何保卫自己之类的想法。
贪婪基本上就是〝要〞的意思,差别的是贪婪还带有一点不应该的味道在内,而且是不论得到多少也不会满足的,包括无形的控制欲和权力欲在内。
心象是〝总是不够〞以及积极的〝设法撷取〞,当然眼睛所盯住的都是些让自己感觉美好的事物。
愤恨是从仇视、暴怒一直到恶意、不高兴都包括在内的。
主要的心象是怎样去破坏性的对付别人,或是怎样去扳回来,或是怎样让他付出代价。
另外,这个情绪是把两面刃,除了杀伤力大以外,往往在达不到目的的时后,就会转变成自残的情绪(←灰蚕地口怕滴)。
自慢,在原文中使用的是骄傲(pride)这个字眼,但它实际上所指的并不是骄傲或荣誉的意思,而是自我(ego)想要膨胀、想要变得可以去傲慢的意思。
主要的心象是想要让自己觉得很优越或很有价值,也包括沉缅于过去的辉煌成就(未必真的是辉煌)以膨胀自己在内。
&永远没有错
&摆出恩赐的态度
&拒人于千里之外
到这里为止,所讲的都是对人格架构有害的情绪或心理。但要请注意的是,这只是以它们骚乱的严重性来排列的,并不是阶段的划分。也就是它们都是随时随地会混合发生的,差别的只是比例和严重程度上的不同而已。
再下来要讲的是值得追求的三个目标,这些目标则是有发生的次序关系的。
向阳的意思,就是拥有一个健康的人格的意思,特征就是底下所举的这一类特性:
&有冒险精神
&有中心思想
&愿意帮助别人
然而特别的是,这些特征并不是要用来释放的,而是在指出:只要将前面所讲提到的几类心愫释放到一个程度,就自然会浮现的。
同时,这个阶段也就已经是追求生命福祉的人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因为只要到了这个阶段,内心中就已经少有负面意识,生活中的大小事也都能完美的处理了,生命对她来说是充满乐趣的。而且这也是吸引力法则开始能显然生效的位置了。
但是对于寻求灵性成长或大我意识的人而言,情况又是不一样的。如果妳是想寻求至上快乐的人,那么就连这一类的优良特性,也是要把它们给统统释放掉的。因为它们虽然都是优良特性,但也都是心识上「甜蜜」的「负担」,一样是会妨碍真我(Self)的显露的。
一但这些甜蜜的负担释放的差不多之后,就会自然的进入到下一个境界,顺受。
所谓的顺受(acceptance),并不是逆来顺受或随波逐流的意思,而是变得能就事物本然的样子去享受它的意思。没什么是需要加以改善的;它就是它,它就是很好啊。
这时内心的状态已经进入了没有扰攘不休的杂音和游思的状态(但还没穿越心智),可以不受心智曲扭的如实感受到世界的妥善和美好,所以就开始能任世界的给而欣然的顺受了。这时在感觉上,多半是像在休闲愉乐般的状态(设想看看,一年可以渡360天的双薪假,那会有多好啊。),内在心智也都安顿下来了,所以心象是明亮、安静、喜悦、随顺于一切的。
&一切都很OK
注:其实这就是大家一直在讲的臣服(Surrender/Serenity),只不过大家都把它的位置理解得太低了些。
这是老莱斯特所衷心希望大家追求的目标,因为这就是耶和华所应许的「流着奶与密之地」,也是所有人真正能「得着苏息」的地方,也是就楞严经里所讲的「毕竟归宁地」。
而这里其实并没什么要解释的,因为只要是追求灵性成长的人,应该都已经听到耳朵长茧了。而且在这里有的也已经不是「心象」了。
唯一要说明的是怎么抵达这里的办法,那就是在得到前一个阶段的臣服之后,就要把「释放」的想法也给释放掉;因为这个想要释放的「动机」是所剩下的唯一阻碍。之后就是老莱斯特说的:「真我(Self)会带领妳走完剩余的路程的。」
&无法被打扰到
四、疑问的释放
问题好像变得更真实了。   → → →   好像是有什么问题的样子。
     ↑                        ↓
     ↑                        ↓
辩白、澄清和解释问题。                   ↓
否认问题和自己。       ← ← ←      想要把它搞清楚。
寻找证据证明我们没有问题。
特殊的手法
在西多纳里有一种很特别的解决问题的手法,就是每当妳对任何事情产生疑问的时候,就直接把那个想要去把问题搞清楚的冲动给释放掉。
这听起来给人的感觉简直就是匪夷所思了,难道从此以后碰到问题就不去弄明白了吗?
其实不是的,其实它是在清除心中的障碍,以便让每个人真我(Self)里全知的那个部分,能直接把答案透过来告诉妳的--Let Go
& Let God。
这就是老莱斯特所说的:「每一个人的心智都是一本完全敞开的书。」的意思,问题是要得法才看得到里面的内容。
海尔在解释心智的谎言时,使用的是上面这个示意图,大意是心智运作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把问题越搞越浑,或是找一个欺哄自己的答案而已,并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而其中心智运作的要素在于:
觉得有问题
想要把它搞清楚
辩白、澄清和解释问题
否认问题和自己
证明没有问题
相对的,如果想要要让心智安静下来的话,就得从这几点下手;以下就是设计出来的释放程序。
请从第一个提示句作为这个流程的开始,然后使用最后三个提示句作为结束;中间使用额外的三组不同的提示句,使用时可以联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妳觉得妳的问题是什么?
妳有想要把它搞清楚的感觉吗?
妳可以放掉想要把它搞清楚的感觉吗?
什么时候?
妳有想要辩白、澄清和解释问题的感觉吗?
妳可以放掉想要辩白、澄清和解释问题的感觉吗?
妳愿意吗?
什么时候?
妳有在否认问题和自己吗?
妳可以放掉否认问题和自己并尽量接受问题和自己吗?
妳愿意吗?
什么时候?
妳可以放掉要问题变得更真实吗?
妳愿意吗?
什么时候?
五、释放抗拒
「想要(Want)」和「抗拒(Resistant)」其实是一体的两面,因为〝抗拒〞其实就是〝不想要〞的意思。
在西多纳里也有特别提出要从这个角度来加以释放的,因为这两者都是在严重消耗内在能量的情绪,同时也是召来「匮乏」和「逆境」的原因。
另外,只要是人,就都不愿被别人〝指使〞,或被告知〝应该〞怎样又怎样的;这是人类的天性。但不幸的是,在生活中这种情况比比皆是。而有些还是必然而且绝对正当的;像出去工作就是,老板一定会告诉妳〝应该这样…〞、〝应该那样…〞的。
但问题是即使明知正常,但潜意识里的阻抗其实多少还是会有的,所以一天下来就经常会是精疲力尽的了。所以记得,下回当妳发现自己在抗拒或是觉得别人〝她应该…〞时,就要赶快把它们释放掉,这样不但工作会变愉快,人际关系也会意外变好的。
同时也请记得,不要拿〝应该〞来对付自己说:「我〝应该〞怎么样又怎么样…。」,那等于是在做作茧自缚的。
以下是提示句的范例。
妳在抗拒的是些什么东西呢?
妳能容许这个抗拒的感觉,连同声音、画面和触感的浮现吗?
妳可以放掉抗拒的感觉吗?
妳可以容许自己尽可能地接受它本然的样子吗?
妳是在想改变些什么东西的呢?
妳能容许这个想改变东西的感觉浮现吗?
妳能够放掉这个想改变东西的感觉吗?
妳可以容许自己尽可能地接受它本然的样子吗?
六、结构性释放
西多纳里的释放方式除了从情绪的角度来释放外,还有一种是从根本驱策力的角度来切入的。
这是个从人类心智结构的角度所建立起来的体系;它的好处是能直接削弱自我(Ego)制造假象的能力,这对追求真我的人而言是个比较值得采用的方式。
它的命题是,驱策人类所有行为的动机,都是自我(Ego)在维持本身的生存或满足本身的存在感时所产生的,而这也是自我的根本任务。
所谓的生存就是求生和自我防卫,包括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而所谓的存在感就是膨胀和收缩,包括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
而它的逻辑是,自我(Ego)在维持本身的存在或满足本身的存在感时的反应,只有三种:
寻求安全(Want Security)
寻求认可(Want Approval)
寻求控制(Want Control)
所谓的安全就是自我(Ego)为了维持本身存在所释放出来的反应,而认同则多半是在寻求本身的存在感时的反应,至于控制则上述两种原因都可能会出现的。基本上这三种都是属于本能层次的作力,也是一种会复合性的出现的类别。
至于会和什么样的情绪伴随出现,则没有对位的关系。任何情绪都可能是由以上各项的任何组合所催生的。
至于利用的方法,则是在各种情绪、欲望或心理现象产生时,将焦点从情绪转移到驱策感上去用心感觉一下,看是那种驱策力在驱动的,便直接释放掉这个驱策力就可以了。
以下是提示句的范例。
释放想要控制
请记得在做以下的释放时,有时候会正反两面都需要去释放,像〝想要控制〞和〝想要被控制〞,因为人类心里机制中其实是还有反动的部份在内的。当然,也并不是每一次都是这样的,基本上以诚实的心去面对自己就会知道了。
妳有多想要去控制他?
妳能容许这个想要控制他的感觉,连同声音、画面和触感的浮现吗?
妳能够放掉这个想要控制他的感觉吗?
妳有多想要被他控制?
妳能容许这个想要被他控制的感觉,连同声音、画面和触感的浮现吗?
妳能够放掉这个想要被他控制的感觉吗?
释放想要认可
妳有多想要被认可?
妳能容许这个想要被认可的感觉,连同声音、画面和触感的浮现吗?
妳能够放掉这个想要被认可的感觉吗?
妳有多想要被排挤?
妳能容许这个想要被排挤的感觉,连同声音、画面和触感的浮现吗?
妳能够放掉这个想要被排挤的感觉吗?
释放想要安全
妳有多想要安全?
妳能容许这个想要安全的感觉,连同声音、画面和触感的浮现吗?
妳能够放掉这个想要安全的感觉吗?
妳有多想去死?
妳能容许这个想要去死的感觉,连同声音、画面和触感的浮现吗?
妳能够放掉这个想要去死的感觉吗?
补充说明一点,在这里我们都只是要大家去释放那个情绪或感觉而已,并不是要大家真的去跳楼啊,别误会了哈。
七、释放自我感
在原始的西多纳里其实并没有这一段的,是后来海尔自己给加进去的,同时这一段的位置他是把它和安全、认可、控制放在一起的。但释放自我感这一步,基本上应该是那些寻求至上真理的人,在最后的阶段才需要做的事,所以个人就擅自的把它给拆出来了。当然,这是个人的意见,和西多纳无关。
以下是提示句。
妳有多想要见证神性?
妳能容许这个想要见证神性的感觉浮现吗?
妳能够放掉这个想要见证神性的感觉吗?
妳有多想要维持个体?
妳能容许这个想要维持个体的感觉浮现吗?
妳能够放掉这个想要维持个体的感觉吗?
八、黄金六步骤
这六个步骤是莱斯特在完成整个西多纳释放法的建立后,在工作手册的空白页上亲自写下的,等于是在对使用释放法的方式作一个总提示;当然,他着眼的角度是以寻求至上真理为角度的。
以下是他所写的内容:
1、容许妳自己对自由/平静/纯粹目标的向往大于对于安全、认同、控制的向往。
2、相信妳自己可以透过释放获得自由/平和/实现妳的目标。
3、容许妳自己去感受妳所有的内在感觉都是出于:想要认可、想要控制、想要安全这三种动机,然后释放这些欲望。
4、不论是独处或是和它人在一起,都持续不断的释放想要控制、想要认可、想要安全的欲望。
5、如果遇到阻塞,就释放想要改变或控制阻塞的欲望。
6、每次释放,妳都会变得更轻快、更快乐和更有效率。如果妳持续地做,妳就会持续地变得更轻快、更快乐和更有效率。
文章三:莱斯特的自由六步:
1、想要自由高于其他的一切。
2、决定并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做释放获得自由。
3、认出所有的情绪都是三种基本欲望(想要认同、想要控制、想要生存)的表现形式,释放想要认同、想要控制、直到最后释放对死亡的恐惧。
4、持续不断的释放。
5、如果遇到难以释放的困境,则释放“想要改变困境”。
6、释放更多,变得更幸福和更轻松,直到你超越幸福状态,进入不可动摇的安宁和自由的境界。
莱斯特文集—瑟多纳释放法三步法介绍
莱斯特问“智慧是什么?”
Lester asks "What is intelligence"?
我感受到一种更大的自由。因此很容易集中精力,我开始更仔细的察觉到我的心(mind)。我问“我的心是什么?”,“智慧是什么?”
&突然一个驾驶游乐场碰碰车的画面闪现出来。每一辆又小又圆的车的后部都有一根柔韧的杆,这根杆连接到顶棚上的金属丝网。所有车的动力所需的能量都来自同一个地方----顶棚,并且都通过每辆车后部的杆进行传导。获取多少能量是由驾驶者使用脚踏进行控制的。这使驾驶很有趣。操纵装置被设计成非常敏感的。因此需要极度精巧的操作才能保持对车的控制,因为极微小的调整方向盘都会使车猛地改变方向,导致彼此不断相撞并且失去控制。看起来驾驶者越想控制他的车,车越变得飘忽不定。这就是对当今人类的写照。我们都使用来自上面的同一个智能和力量。但由于使用能量彼此碰撞,我们大多数人都失去控制了。
无论如何,我开始明白我能够调整我自己所需的力量和智慧,然后我就能控制它。这让我很高兴,我在这上面开始钻研起来。
我开始审查我的思想,它总是与发生的事情相关。我认识到,无论发生什么事有一个较早时期的想法相对应。然而我从来没有把两者关联起来,那是因为在想和事情的发生之间有一个时间的因素。但我发现了:对于发生在我身上的每一件事情,在其发生之前,我都有一个与其对应的想法;如果我能紧抓这个观念并找到一个使用它的方法,我能有意识的预先决定发生在我身上的每一件事情!
最重要的是,我认识到我对发生在我身上的每一件事负责,而之前我一直以为我是世界的受害者!我意识到:以前我拼命赚钱然后失去钱,这仅仅是因为我的想法;我总是寻找幸福,并且发现赚钱并不能获得幸福。因此,尽管生意开始赚钱,然而钱并不带给我所想要的幸福,我就开始失去兴趣,然后事情就搞砸了。我总是把责任推到其他人和环境上面,而没有意识到那只是我下意识的知道这不是幸福,从而失去兴趣导致生意失败。
这是自由的美妙片段:认识到我不是这个世界的受害者,并且我内在的力量安排着这个世界成为我所想要的;不必努力奋斗,我现在就能按我喜欢的方式进行控制和安排。这是一个伟大的觉醒、一种自由的美妙感觉。
我的幸福等于我在爱中,我的想法是发生在我生命中所有事情的原因,这些发现给了我越来越多的自由;我不得不工作,我不得不赚钱,我不得不有一个女朋友,这些都是潜意识的强迫,我从这些强迫中自由了。我能决定我的命运,我现在就能控制我的世界,这自由使我从内在重负中解脱出来,以至觉得我没有任何事情是必须去做的。
另外,幸福是那么强烈。这对我是全新的经验。我经验着我从来不知道、永远不能梦想到的喜悦。因此我决定,“这太美妙了,除非我获得全部,否则我不打算停下来。”我不知道还能走多远。我不知道一个人还能达到多么喜悦。但我决心去发现。
译注:看到原文时觉得这篇文章对于释放来说非常重要,翻译此文只是想给当时正在学释放法遇到困难的朋友看,内部交流用,所以译得仓促,只是考虑把主要的意思译出来,所以大家看的时候不要执着于某句话某个词。原文我暂时也找不着了,找到后我再贴出来。要看懂这篇文章,你必须先得了解莱斯特的自由六步,下文中的“想要”意即欲望。这篇文章与我写的关于零极限清理的体悟有相通之处,可参考一起看。
第一步是:“你必须想要绝对平安(自由)高于你想要认同、控制和安全。”莱斯特解释为“你必须想要自由超过你想要这个世界。”莱斯特解释说那些通过释放获得金钱或者得到这、得到那然后就停止释放的人简直是在和他们自己开玩笑,因为他们在停止释放的时候仍然想要金钱或者他们的目标超过他们想要自由。他们不是为了自由而释放,而是为了从宇宙得到东西。有一些人甚至在释放后是波浪式的反复,想要他们的金钱或者目标突然的出现。如果我们为了自由而释放,我们将会有所有的钱和任意其它我们想要的目标。实际上,我们将拥有所有我们的目标,而不仅仅是我们非常想要的一个。为了获得某样东西而释放是一种“给我状态”。给我=想要=缺乏=贫穷=不拥有=没有获得。第一步是成功释放的关键,然后意味着决定你想要自由超过你想要特定的目标,因为想要一个目标是想要认同、控制、安全或生存。方法的第一步是一个“展现”。
因此你说,“但是我常常真的想要目标超过想要自由。我想要非常多的一些东西。那我要怎么办?”你最好能够分辨和认识到,如果你把自由放在你的想要的前面,你将拥有一切。也许你仍然感觉到非常强烈的想要。没有问题。只是通过决心让释放对你起作用跳过第二步进入第三步。然后释放你对目标的贪恋和厌恶,这就是第三步了。一旦你完成了对一个目标的释放,你将对达成第一步。仅仅这样你才是真正的释放。当你已经释放,你释放了所有的想要。当想要被释放,你允许一切被给予你。
方法的第一步决定了释放你的想要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钱或者目标。你通过释放获得那个决心。
对第一步说是并且在目标上工作:
决定你想要自由(绝对平安)超过你想要你的目标(最好你做到这点)。
决定你能做这个方法(第二步)。这是容易的。
理所当然这可以第一次起作用。一旦起作用一次,将会两次起作用,然后四次,以此类推。
你必须证明这对你起作用。如果你不释放,方法对你就不会起作用。留在车库里的车不能让你到达任何地方。证明一次然后不断地使用。
正确的陈述你的目标。
释放所有的想要认同、控制和安全(第三步)。
就算你不能在开始释放时做到,也要检查看你现在是否能对第一步说是。不论你的目标是否达到,你是否能做到都不执着?如果是这样,你就已经释放了所有你的想要。你完全实现了第一步。
除了“持续的做释放(方法的第4到第6步)”,这就是所有你必须做的。有些人甚至释放后永远没有达到第一步也将不会达成他们的目标。他们没有显示出是在释放欲望。一个在特定人生领域有贫困意识的人可能永远不能真的释放想要的欲望,因此以更多的匮乏而告终。为什么?他们开始于想要结束于想要,没有拥有。他们永远没有真的从第三步回到第一步。一个有“丰盛或富有”意识的人将开始于一些想要,但他们释放后移动到拥有的状态,因此引发更多的丰盛。
回顾六步:
如果你没有达成你的目标,你没有“展现”;你没有完全的释放你的想要。你展现仅仅一部分路。如果你完全的展现并且选择自由高于一切,那么没有任何想要会留下。如果你没有实现你的目标,你将这么做,如果你应用这个方法并且在你的人生下定积极的决心,最重要的就是释放。下决心达到这样的状态:对你所有的目标都能对第一步说是。
你必须想要绝对平安高于你想要认同、控制和安全。
决心你能做做这个方法然后到达绝对平安。
认识到你所有的情绪都源于三种基本欲望---想要认同、控制和安全。立即认识到立即释放想要认同、控制和安全。
持续释放。
如果你遇到阻碍,释放想要控制阻碍。
每次你释放你就越幸福和轻松。如果你持续释放,你将持续幸福和轻松。
你的生活是一个关于拥有和想要的开关面板
想象一个有两个位置的开关面板,开或者关,开意味着拥有,关意味着想要。每一样都有一个标记在上面。一个是为了金钱,另一个是健康,其他的系列是关于你的人际关系。你不得不决定你是想要那标记在上面的东西还是你想要自由。你不能想要那东西而同时还拥有它,就不能同时既是站又是坐。如果你让你的开关在“想要”
的位置,你创造一个缺乏金钱,或者在你的身体的某部分或者特定人际关系上的缺乏。记得“想要”包括两方面:贪恋和厌恶某事发生或某种其他的。“想要的开关”是你想带来某东西给你(贪恋它)并且你的想要保持它远离你(厌恶它)。但如果你的开关是开或者“拥有”的位置上,你将拥有上面所标记的事物。当你通过释放把形状拉到“拥有”的位置时,你的能量提升了。你打开灯的开关,把黑暗变成光明。勇敢、接纳和安宁是当你释放时导致的高能量状态。
因此通过只是跳进第三步释放大量的想要,你能够回到第一步?
是的,在我们前面的讨论中这是绝对起作用的,但是如果你在开始时开关在“想要位置”,你不得不对自己非常诚实。当你在结束时,你不得不诚实的问自己:我是否能在生活中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还能幸福?如果不,你就没有完成释放。你也不得不问:是否我没有它也能生活,尽管你可能有一种对幸福和成功的厌恶,这种厌恶来自于自我不认同和自我破坏。因此你需要在结束释放的时候检查是否无论能否达成目标你都很好。如果是这样,你就是不执着于达成还是不达成你的目标,然后完美的结果会跟随而来。很多时候你将发现你的完美是达成你的目标。另一些时候,你发现释放后是完美的不达成这个目标。不要用你的头脑来想把这弄明白。让答案在你释放后自然而来。释放直到你感觉没有更多的能量围绕着一个目标,这将让你的心静下来并获得真正的答案。如果你跑过释放而用你的头脑思考,你的心非常喜欢把你弄糊涂,或者你得到一个不可依赖的胡搞的答案。
你能部分释放并且达成一个目标吗?你能一只脚在想要同时另一个脚在拥有并且本质上是把开关朝向想要吗?
什么是如果你能?谁真的在乎?这能起作用,但是为什么停下来而不释放所有你的感觉,因此你不仅仅达成你的目标,而且你将获得更多完全的自由。清除你的所有想要比你不释放你的消极愿望更富有成效。
说“是”是一条伟大的展现方法!
对正在发生的事说“是”,是想要自由高于想要认同、控制和安全。这是展现。说 是
并不是意味着逆来顺受。这意味着接受此刻事情所是的样子作为一个开始点。当你对正在发生的事说
是。你正在选择自由超过想要认同、控制和安全。你是在选择自由高于抵抗正在发生的事情。
你能通过对自由说是而使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立即释放。如果你进到agflap
的情绪情绪状态,区别对待。决定你是想要自由还是想要悲伤和哭泣。如果你喜欢就哭吧,但是决心无论如何都释放悲伤。决心从悲伤中自由。你想要自由超过你想要对某人愤怒吗?你想要自由超过你想要骄傲批判某人吗?对自由说
是 并且决定当场释放从冷漠到骄傲的agflap
情绪。识别出情绪之后想要认同、控制和安全,然后释放,你将进步得更快。选择自由和选择爱与认同是同样的事情。无论你是否困在无爱的或者其他消极情绪中,都选择自由并且释放。
成为一个爱害者不是展现,负全部责任才是。
如果你不为你在你的生活中所创造的负责,如果你责怪你的老板、你的朋友或者你的配偶,那些会离开你吗?这让你失去控制,因为如果你不是对所发生的事负责,你也不能修正它。当你问,“天啊,我怎么会创造这些糟糕的事情?”你是在让自己自由。你能释放并且观察你在未来的想法因此停止创造你不想要的。没有一个人为正在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负责。对不起。在这个世界没有受害者。当我们是消极的时候,我们是通过较早的一个想法把消极放到我们自己身上。我们甚至不愿记得在我们的想法中哪儿搞错了,但是真的是我们自己弄成这样的。因此我们下一个决定。我们可以坐下来责怪自己有坏想法并且变得更消极,或者我们进行释放然后选择自由。承担完全的责任,然后你将展示更多的时间里。决定爱你自己在这种路上。无论如何,我们是完美的,只是偶尔好象我们不是。这样做,然后你总是一个成功者而不是一个受害者。
我怎么通过展现来实现?
如果你已经 展现
并且在高级自由的状态,世界将毫无疑问的通过各种方式奖赏你。保持这伟大的工作!前进到第4到第6步,保持持续释放。
这是另外的关于 展现 的观点。问你自己,“我正在做的是为了完全的幸福吗?还是只是一部分?”
莱斯特曾说通过夜以继日的释放能够三周或更少就能实现自由,但这花了他三个月时间,因此保守的说,让我们花三个月夜以继日的释放来达到自由。那是2232小时的释放。这个数目是非常近似的,但这讲出了关键。如果你“展现”1小时每天,那只是释放一小时一天,这样你将要花6年实现完全的自由,假设你没有同时做压制。问题是,如果你只是一个释放一小时,你更象是在压制,因此每次当你朝前走,每天你要算总账。最终的步骤将不是那样的。如果你想要完全的幸福,你需要“展现”释放你的消极情绪。你释放越多,你越多的达成你的目标,并且移动到完全的自由和幸福。如果你决定一整天或者一天大多数时间都保持释放,这将是你的一个巨大进步。在你的目标、想法、更深的程序上积极的释放是绝对必要的。好消息是你的压制的情绪和程序是有限的,因此你实现完全自由是有保证的。
瑟多纳真的能让人回归本我吗?&
似乎总是有人会对Sedona
Method有所质疑,因为除了Lester之外,他们没听说有谁因这个方法而达到解脱自在的境界,因此会想知道到底有没有人因为学了Lester教的各种原理而达到同样的境界。想搞清楚有没有其他人透过释放的方式达到解脱的最大问题是:在那些人体悟到真正的自由之后,他们就进入真正的喜乐之中,他们不再需要当劳碌者(Doer)。
当你觉醒之后,你不一定就会自动变成一位导师、大师、或者积极想把自己发现的一切教给别人的人。其实反而是相反的方向比较合乎逻辑:你处在真正的喜悦之中,你唯一想要的只有停留在那个状态而已。
如果要教导别人,你就得要把自己降到跟他们一样的层次,才能顺利教导他们。就我所读到的关于Lester的信息来说,他就是隐居起来享受那种真正的喜悦很多、很多、很多年之后,才决定要开始教导别人。我想大多数人觉醒之后,会宁可当个隐形人,而不会想当个导师。所以,其实应该有很多人都透过Lester的方法达到解脱,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不过,我自己有认识一位男士,他透过Sedona Method,在2003年达到解脱自在的境界,他是英国人,名字是Kam
Bakhshi。我想跟你分享摘录自他在解脱之后写给我的信中的部分段落:
「我想跟你分享一些发生在我身上的事,鼓励你们继续作释放,以达到解脱自在的境界。
心智静止下来了。「那又怎样?」你可能会说。让我解释一下:不再有担心、怀疑、自责等等,只剩下令人愉悦的平静。不论发生什么,都保持深度的静息。不管现在正在发生什么事,都维持在那种静息状态中。一种纯然的存在状态。心智不再能影响我。它来来去去,但我知道它永远无法再对我产生任何影响。
Kam来来去去(译注:指他的小我ego),而那也没关系。我处在深沈的静息中,就像在深度的睡眠当中,如此美好、如此平静。这真的得要亲身经历过才能相信。
看到有形世界的真貌:一场梦境、或者说一场戏。戏剧继续演出,而我只是观赏,就像坐在电影院中一样。每一件事都很ok,没有必要去改变任何事,因为一切都以它最应该的方式呈现着。一切都很完美。
你开始把每个人都看做自己的一部份。世界上没有别人,而且自始至终都没有别人。从头到尾都只有一个,而我们就是那个"一"。不再有任何的二元对立。没有任何一件事发生过,而一切都正在发生。产生一种"回来"继续这场游戏的意识,不过这次纯粹只是为了好玩。
我什么都不作,我也从来没有做过任何事。唯有存在(beingness)。Lester以及古往今来每一位大师都一直陪着我们,每分每秒都在,我们只需要呼唤他们。
现在一切仅余静息。事情也许发生、也许不发生,但都跟我无关,也跟我息息相关。
我会鼓励你们每个拥有这方法的人持续作释放。我们总是开始作一阵子、然后停下来,再开始作一阵子、再停下来,又开始作一阵子、又停下来,没完没了。
会这样的原因是没有作出决定。只要做出决定,就能开始累积作释放的动能,而释放这件事就会越来越简单。
&最大的问题是:你其实并不真正想要解脱自在。你也许喜欢聊、喜欢思考关于解脱自在的事,但是说真的你并不真正想要它。如果你真的想要的话,那就没什么能阻挡你。事实是你宁可继续浸淫在悲惨中,你太过热爱自己编出的各种故事与苦痛了。好好检视一下你的内在,自己看看是不是这样吧。
看清楚心智到底是什么,不要再像傻瓜一样,把自己跟垃圾当作是一体。让它去讲它的故事,那跟你一点关系也没有。
你将体验到的平静与内在的释放难以用文字形容。那是一种永续的平静,有形世界还是会有各种状况与戏剧发生,但那平静永远都在。
我想请求你们继续作释放。过程中多爱自己一点、对自己温柔一点,你们跟我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差别。我跟你们分享这些,是为了鼓励你们继续走到底;一次从此终结一切苦难。」
「多复习"六步骤"。里面包含你需要知道的一切,它们就像一张通往解脱自在的地图,而且能让你走在正确的路径上。你在知识层面需要知道的一切,都包含在"六步骤"之中。
务必先确定达到第一步,也就是你想要解脱自在的程度,必须要高于你想要这个有形世界的程度。如果能做到第一步,那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你。请务必确定有符合第一步。
第二步是做出要解脱自在的决定。要解脱自在只需要一个决定而已。身为一个无穷存在,你当然可以在任何时候决定要丢弃这一切。
少说话,试着安静下来并保持安静。在每一次你想开口时,要看到自己的想要被认可、想要控制与想要安全,并把它释放掉。
少看电视、听收音机、读报纸等,而要看到自己想藉由那些方式逃避,并且作释放。
可能轻食,我们常会以食物来压抑感受。
尽可能戒除药物与酒精,因为那也是我们常拿来压抑感受的东西。
第四步是持续作释放,而对我而言这一步是关键。试着让你50%以上醒着的时间都在作释放,这表示你花在当你的"本我"的时间,会比你花在不当"本我"的时间更长。如果你这么做,心智就会脱离;如果你这么做,就会开始发现活在自己的脑子里是很奇怪的事,而你也会越来越常停留在"本我"。
要记得,你本来就已经是完全自由的。只要你发现自己有认为自己还没解脱自在的想法,请放手让它离开。要记得,那也不过就是个想法而已。」
我希望这些来自Lester一位已经一路走到底,而也达到解脱自在境界的学生的摘录文字,对大家继续作释放能产生一些鼓励力量。
瑟多纳三步法介绍
瑟多纳三步法的创始人叫做莱斯特.文森(Lester Levenson),
1952年他四十二岁的时候,已经是一名成功的物理学家和企业家,
可谓是置身于世界级成功的顶峰,可是他不快乐,很不健康,他有很多毛病:忧郁症;肝肿大;肾结石;脾也有问题;还有胃溃疡等等。事实上那一年他是冠心病第二次发作,对他的身体,医生也束手策,只能让他回纽约中央公园南部的房子里等死。但是莱斯特是一个热爱挑战的人,他没有放弃,他自己回到实验室,决定自己寻找答案。由于他的决心和专注,他从他的思想层面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他非常兴奋,持之以恒地运用这个方法三个月,他的身体开始步上了康复的道路。从这以后,
他一直用这个方法让自己保持在一种极为平安的状态中。在医生宣布他无药可救以后,他又快乐地多活了另一个崭新的四十二年!
莱斯特的发现就是: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不受制约的存在体。所有的限制和制约都来源于我们思想中错误观念。而这些观念并不是真的,正因为它们并不是真的,所以是很容易被释放的,只要你不继续给它们充电,不跟它们续约,它们对你生命负面影响的能量很快就会被销蚀殆尽。莱斯特的方法就是帮助你在当下发现你的天然能力,让那些痛苦的你不喜悦的负面情绪在这一刻就开始消失。因为他们的总部设在亚利桑那州的瑟多纳(Sedona),所以叫就作瑟多纳三步法。
现在的瑟多纳培训机构的当家人叫做海尔.德沃斯金(Hale
Dwoskin)。他是《秘密》这部影片中汇集的全世界级的24位导师之一,而这24位导师中又有三分之一的人接受过瑟多纳方法的培训,所以你可以想见瑟多纳方法的影响力。在我观看聆听海尔的演讲时,常常为他那孩童般爽朗的笑声所感染,
如果一个人还能像孩子一样为身边的事物敞怀大笑,他的心智是非常积极健康的;反而如果你总是板着个脸,心想:这些事有什么好笑?简直是弱智白痴,那你才是真正失去人生最宝贵的纯真和童趣。
好,我们继续说海尔的故事:1976年,海尔遇见了莱斯特,后者称为了他的导师。在这之前,海尔就是一个虽然经常困惑但一直热情洋溢的追寻者,从西方到东方,他接触过各种各样的流派和学说。但是他一直觉得不满足部完全。他一直在寻找一种简单但强有力的答案,可以回答他一直追寻的问题,诸如:“我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在哪儿我可以找到一种回家平安的感觉?”等等。
1976年的一天,他跟一群人一起共进午餐,莱斯特一出现,海尔就觉得他与众不同,非常独特。
因为莱斯特给人一种平静祥和的感觉,海尔跟他在一起真的是如沐春风,非常舒服。
海尔问他为什么能这样?莱斯特邀请他参加周末的一个演讲会。
在演讲会开始以前,海尔心想:“哦,上帝,不要又是一个让人失望的演讲啊。”
可是莱斯特的演讲结束以后,海尔和其他听众都发现他们已经处于一个人生的分水岭上,他们长久抓着不放的负面信仰和限制,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松动脱落了,而且还完全没有痛哭流涕地陈述自己的受伤害的历史。
在那个晚上,海尔就知道他找到了长期以来寻觅的答案,也知道自己生下来的使命就是跟更多的人传播这个方法。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他运用这个方法温和又迅速的帮助了很多人。你可能以为海尔就是靠这个吃饭的,完全不是。他是个成功珠宝商人,造就累积了一生不愁的财富,他现在所从事的完全是响应来自他心灵的呼召。
我观看海尔的演讲时,总为他一些简单明了的比喻和小道具所折服。当他解释我们和我们情绪的关系的时候,他用了铅笔这个小道具说:
我们很容易把我们的情绪和我们自己当成一体的,我是哀伤的;我是愤怒的。在这样的描述当中:我=哀伤;我=愤怒。
现在, 请你真的做以下的动作:
1) 准备一只铅笔;
2)请你伸出你的右手,把铅笔放在手掌心,紧紧地握住,你会不会觉得铅笔和你的手掌心连在一起了?
3)现在把拳头反过来,不要松开,掌心朝下,现在放开你的五指;
4)怎么样呢?你原来觉得和你连在一起的铅笔现在到哪去了呢?
5)铅笔已经全然脱落,掉到地上去了。
你从这个简单的动作中领悟了什么吗?
铅笔就是你的负面情绪,你曾经受伤的过去,如果你紧紧握住它们,
它们当然跟你如影随形,愿意忠实地伴随你的一生;可是你只要轻轻地放手,它的吸附力就完全消失了!
在讨论你受伤的过去的时候,海尔用过这样一个比喻。他随手扛起演讲台上的一把椅子,走来走去,背都驼了,好辛苦啊,
可是舍不得放下,有时候,翻开椅子底部看看:哦,制作时间:号,制作地点:纽约;制作材料:红木;然后还背到台下去,问别人:你的椅子重不重?
听众轰然大笑!
你明白他的寓意吗:你经常把过去的负面经历扛在身上,时不时地翻出陈年往事: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某人曾经这样地伤害过我,我怎么可能轻易忘却?我变成鬼也不能饶了他!而且还经常跟闺密好友比伤悲,赛痛哭,不拿冠军誓不罢休。有的时候,悲伤软弱的形象才能引来同情关注,这是我们的过去形成的惯性行为。
所以西多纳方法根本不去追究你的祖宗三代可能有的遗传基因,也不去入第三尺地去挖掘你的受伤史,海尔只是轻轻地把椅子放下,轻轻地就地一推,让它消失在了演讲的后台!
好,我们开始正式进入西多纳三步法吧!
第一步:找一个舒服安静的所在,或坐或躺,或闭上眼睛或睁开,皆随你愿。想一件事情,你希望自己对此有好一点的感觉,
但允许你真实的感觉在这一刻存在;
第二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允许这样的感觉存在吗?你的回答无论是“是”还是“不”,都是被允许的,因为即使你说“不”,这个释放练习的功效也是存在的。
第三步:问自己以下的三个问题:
& 我能够让这样的感觉离开吗?如果你的回答是“我不能。”那么再做一次上面铅笔的练习;
& 我愿意让这样的感觉离开吗?如果你的回答是“我不愿意。”那么试着去背一把很重的椅子,直到你愿意放下为止;
& 什么时候让它离开,
不要勉强自己,慢慢来,这个练习可以重复做,当你决定:现在就让它离开,温柔地轻轻地释放它,如果你愿意,可以用手势轻轻地将它们推离,不用故意下大力气花大决心,以免反弹更大。更重要的是:以力借力,以势借势,顺流而下远远比逆流而上容易的多。
亲爱的读者,我在这一节的最后,想告诉您:所有的这些疗法,您最好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明白其中的精髓,因地制宜。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杨颖小时候照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