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题数学题,某学校美术小组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8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的3倍,美术小组一共

把下面的兴趣小组人数统计表填写完整.
比本组女生多6人
是本组男生人数的3倍
【考点】.【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分析】①根据男生人数比本组女生多6人,求出本组男生人数18+6=24人,再用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就是总人数;②根据女生人数是本组男生人数的3倍,求出本组女生人数6×3=18(人),再用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就是总人数.再根据数据填表.【解答】解:①合唱小组人数:18+6+18=42(人);②舞蹈小组:6×3+6=24(人),据此填表如图:故答案为:42,24.【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会看统计表,并能够根据统计表中的有关数据,找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式求出要填的数即可.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 难度:0.60真题:1组卷:0
解析质量好中差学校航模小组有男生18人,女生15人;美术组有男生24人,女生20人。[1}航模组男、女生人数的比和美术组男、女生人数的比能组成比例吗? - 同桌100学习网
您好,欢迎您来到![]或[]
在线解答时间:早上8:00-晚上22:30周六、日照常
学校航模小组有男生18人,女生15人;美术组有男生24人,女生20人。[1}航模组男、女生人数的比和美术组男、女生人数的比能组成比例吗?
学校航模小组有男生18人,女生15人;美术组有男生24人,女生20人。[1}航模组男、女生人数的比和美术组男、女生人数的比能组成比例吗?
提问者:abcdyf
上传:[注意:图片必须为JPG,GIF格式,大小不得超过100KB]
您好,欢迎来到同桌100!您想继续回答问题?您是新用户?
能组成比例的,因为航模组男.女生人数的比和美术组男.女生人数的比是相等的。即:18:15=6:5=24:20
回答者:teacher076
判断给出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问题。
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有二:
一是用比例的意义来判断,计算两个比的比值,如果比值相等,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反之则不能;
二是用比例的性质来判断,假设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计算比例的内项积和外项积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比例成立,反之则不成立。
回答者:teacher084
解:根据题意得
航模小组的男女生比例为18:15=6:5
美术小组的男女神高比例为24:20=6:5
所以能组成比例
回答者:teacher056您当前的位置:&>&&>&&>&&>&&>&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材分析:
从三年级上册起,每一册教科书里都教学一种策略,依次是分析量关系的&从条件向问题推理&和&从问题向条件推理&,帮助理解题意的&列表整理&和&画图整理&,还有&枚举&&转化&&假设与替换&等策略。本单元没有安排新的策略,只是应用前面教学的策略,解决稍复杂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策略在解决新颖问题、复杂问题时的作用,体会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法多样、策略灵活,体会各种策略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
例1 把陌生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体会转化可以多样
例2 通过假设和调整解决问题,体会假设与调整可以多样
教学目标:新 课 标 第 一 网
1.使学生学会应用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加强对策略的体验和方法的领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各种策略对于解决不同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知识间的联系,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合理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运用已学的策略解决新颖、复杂的问题,体会一个问题多种方法及各种策略之间相互的关系。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转化的策略
教学内容:教材第27页的例1和第28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联系不同的知识,作出不同的推理,体会策略和方法的多样性。
2.在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最优化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w W w . x K b 1.c o M
教学重点:掌握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转化的方法。
教学资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整理策略
谈话:从三年级上册起,每一册数学都教学一种策略,你们知道我们学了哪些策略?(学生可能已经忘记,教师帮助回顾整理:依次是分析量关系的&从条件向问题推理&和&从问题向条件推理&,帮助理解题意的&列表整理&和&画图整理&,还有&枚举&&转化&&假设与替换&等策略)
提问:这些策略你们都学会了吗?今天我们将合理的选择这些策略来解决新的问题,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板书课题:转化的策略)
二.合作探究,运用策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1)
学生读题,自主完成。
谈话:这是一个稍复杂的分数问题,除了用刚才我们做的方法来解决,你们能否用以前学的策略来思考呢?(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
小组交流方法。
汇报交流情况:(学生遇到困难可作适当的引导。)
①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理解2/3这个分数的意义,可以画线段图,看出男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2/5。原来的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2/5,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3/5,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这是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②根据分数2/3的意义,可以推理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3&。原来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3,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这是按比例分配问题。
③根据分数2/3的意义,想到&女生人数看作3份,男生人数是2份&,于是产生解题思路:先算出1份是几人,再算2份、3份各是多少人。
④把作为单位&1&的女生人数设为x,那么男生人数就是2/3x,利用美术组一共35人,能够列方程解题。
谈话:通过刚才的汇报和交流看出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那你们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为什么呢?(让多名学生回答,征求各自的看法。)
刚才我们运用了不同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能检验一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吗?(引导学生交流检验方法)
2.做第28页的&练一练&
引导学生运用刚才学过的策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要求学生说说&你选择了什么策略,是怎样想的&( 通过他们在交流中获得这些体验,让学生体会方法的多样性。)
三.巩固练习 ,回顾策略w W w . X k b 1.c O m
1.练习五第1题。
要求学生根据示意图里的数量关系,写出分数,并转化成比。或者写出比,再转化成分数。(这道题可以看作沟通数学概念之间联系,组建概念系统的练习,有助于问题的转化。)
2.练习五第2题。
根据已知的比或百分数,把线段图补充完整,要求借助线段图,把稍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探索原来问题的解法。(在线段图上可以联想到的数学信息越多,思维就越开放,问题转化的思路会越开阔,解决问题的资源也就越充分。)
四.课堂小结 , 提升策略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很多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果能合理选择,就能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
五.课堂作业:练习五第3题。
第二课时:假设的策略
教学内容:教材第28~29页的例2和第29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五第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通过假设和调整来解决问题,进一步的提升思维水平。
2.在运用假设和调整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学会假设和调整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并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
教学资源: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已学的多种策略来解决问题,通过对条件的进一步分析和转化,使一个问题多种思维、多种解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假设的策略)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2)X|k | B| 1 . c |O |m
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租10只船正好坐满。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的大船、小船各有多少只?
提问: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选择什么策略?
学生小组讨论。
先画10只大船坐50人,再去掉多的8人。
从大船有9只、小船有1只开始,有序列举。并填写右表。
(1) 列表假设。
假设大船和小船同样多,那么我们要如何调整算出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
① 出示表格。
②借助表格调整。
第一步:假设租5只大船和5只小船,就会比42人少2人。
第二步:还少2人,也就是这2人还没有上船,那要让这2人也坐上船,大船和小船的数量应该怎么调整?
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交流想法,然后在表中填一填。
第三步:集体交流,得出方法:
引导思考:少了2人,需要把一些小船调整为大船,一条小船调整为一条大船可以多坐2人,2&2=1(条),所以调整为小船4条,大船6条。
② 检验结果。学生口答检验方法。
三.巩固练习w W w . x K b 1.c o M
1.完成第29页&练一练&。
(1)引导学生先用第一种方法,根据要求提示动手操作,独立完成。
(2)用列表假设的方法再进行思考练习。
学生交流,并汇报想法。
2.完成练习五第4题。
根据题中所给的假设学生自主调整,并汇报调整想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练习五第5题。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练习五第6~9题和思考题,了解&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转化和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2.在不断练习和反思中,感受运用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3.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了解解题方法的多样性,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主要运用了哪些策略来解决问题的?(转化和假设的策略)你们学会了吗?今天老师想考一考大家对这两个策略的运用情况,你们能接受挑战吗?(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课)
二.练习应用
1.练习五第6题。
出示题目:要求先画图表示题意,再解答。http://www. xkb1.co m
结合画的图进行分析:要求中、下层各放了多少本书?可以通过上层放书的数量100本,及所对应的份数5,先求一份的量是多少,再求中、下层各放了多少本书。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其他方面去思考,如把比转化成分数来解答。
2.练习五第7题。
结合图引导思考:根据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2M3,可以想到相遇时货车行驶的路程也是客车行驶路程的2M3,接着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并解答。
3. 练习五第8题。
学生读题,出示右图:
先在图中表示出第二、三堆的白子和黑子。
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辅导。(学生可能在第二、三堆中把白子和黑子平均分,可让学生尽量避免这种特殊情况。)
结合图帮助学生理解:第二、三堆中的白子合起来正好是完整的一堆棋子,也就是60枚,再加上第一堆中白子的数量,这样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4. 练习五第9题。
出示题目和表格。
新| 课 | 标 |第 |一| 网
先假设两种球分别投中的个数,再通过试验调整找出答案。
学生独立完成。
5. 练习五思考题。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思考,独立解答。
6.课外了解。(第32页&你知道吗&)
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数学,渗透国情教育,并思考解决。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策略在特定问题中的应用。
四.课堂作业:基础训练w W w . X k b 1.c O m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以上是《2015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详细内容,《2015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拇指教育的编辑和众多的网友会员精心为您奉献。请记得收藏本站。更多有关《2015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方面的资料,请在网站栏目中查找。转载本文,请注明: 感谢支持!
与2015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相关的精品文章
& |& & |& WA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年级趣味数学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