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不同的史料有游理有据据地分析论证问题

(“人间佛教”在南传与北传的比较)就此题目展开详细论证分析,需浅显易懂但又要书面化,要做到有理有据_百度知道
(“人间佛教”在南传与北传的比较)就此题目展开详细论证分析,需浅显易懂但又要书面化,要做到有理有据
com。(最高可加到300财富值)、成果发至@qq。4,可提高财富悬赏,如成果良好、网页。2、最好在21日(末日前)完成1,要充分说明“人间佛教”在南传与北传的比较,不要前后矛盾,着重于就两者的特点作出自己的分析。3,需有实据(需注明资料来源及附上来源网址或文章)、不要复制粘贴文章,不要前言不搭后语、最好做成15页左右的PPT,有条理、论文等
提问者采纳
1 都强调追溯佛陀时期的正法:2、2 目标不同:1,佛教与生活完全融为一体。2,而不是无所不能神通广大的偶像:南传佛教是巴利语三藏,脱离轮回、3 都强调佛法与大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不过南传佛教与人间佛教还是有一些类似的方面:1,异同点列举如下:人间佛教会创办医疗服务等,把佛陀更视为生活在人间的觉者、1 对待戒律的态度不同:人间佛教与北传佛教一致;而南传佛教的目标是解脱一切烦恼,人间佛教尤其在印顺导师那里更加是如此。1,而人间佛教的目标也是希望将佛教与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3 依据的经典及语言不同;、2 都强调释迦牟尼佛是在人间真实度过,而南传佛教本来就是一直坚持第三次结集后的教法、共同点;传统的南传佛教戒律是坚持巴利三藏的戒律。 2。2、不同点。1,是希望救度一切众生南传佛教没有人间佛教这种说法,也就是为了利他可以对戒律进行一定的变通,南传佛教国家几乎全民信仰上座部佛教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汉传佛教)并列谁出的这个题目。人间佛教是对佛教的改良活动。南传佛教(小乘佛教)和北传佛教(大乘佛教。南传佛教和人间佛教不是两个并列的概念,不能比较,楼主可以去扁他了
楼主题目是讲“人间佛教”在南传与北传之比较,请仔细阅读题干及要求。1、“人间佛教”是近代中国开始发展起来的概念,楼主知道它在台湾和内地有发展,那么在印度、柬埔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人间佛教”是怎样发展的?2、如果上述国家没有“人间佛教”的提法,那么他们在实际活动中有没有和“人间佛教”类似的东西?
南传佛教是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是自度,不搞人间佛教。人间佛教史大乘佛教的理念
不要被“南北”二字“相”所迷。方便说(即世俗说)的话那是粮食和小米在概念上和内涵上的界定。人间佛教作为“实”早就在,作为“名”仅是不多年的“分别”。你分别它做甚?1、文化教学?——那是文化上的事情,可谓人嘴两层皮,说啥不出奇;2、实修教学?——那就不分别它好了,所谓“凡属有相皆是虚妄”。
文化教学。因为界定差异,所以要分清。就个人看法,不仅仅是年代分别,它所提倡的侧重点也不同吧。
在中国,最初的佛教都是小乘,所谓自了汉,後有大乘。在这以前海上还来一股佛教的前身教,即婆罗门教,目前在福建还能看到其影子,就连莆田的民居都是牛角造型。有了大乘以後才能谈到“人间佛教”“人间佛法”。人间佛教是民国初年佛教运动的一种形式而已。佛教也是人心分别的,自然先解决人的自身问题,先服务好人类这个众生之一。太虚大师最先倡导的“人生佛教”後由印顺法师、证严法师、星云法师等近代法师推广。佛教里讲,世界上有二难——成人难闻法难,因此,提出“人间佛教”一说法,主要还是从世俗法上来参悟胜义谛。先解决好这个才能服务好众生。非要比较的话,可以这样说:(依义不依语,依法不依僧)1、顺序:在中国佛教是先西後东,先北後南的方向发展的。“人间佛教”在南发展的快,目前就普及和信众接受情况看,南快于北。2、程度:北一直是大乘教,所以自利利他早就有之,南不如北深(过去,或目前实修者而言);目前从面积上看,北不如南。3、实效:目前北不如南,但南不如北局部个体扎实。4、理解:6性理解上,南北一样。6性即对“人间性、生活性、利他性、时代性、离苦性、普济性”。
咋还跑这找论文枪手来了呢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论坛ID:论坛积分: 点注册时间: 08:00称呼:slzcjx
OICQ:***
邮箱:***
性别:***所在地区:高级中学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
以史料分析和问题探讨为依托的“史证教育”初探
以史料分析和问题探讨为依托的“史证教育”初探
&&&&&以培养求真为中心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是历史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戏说历史泛滥的今天,坚守“求真”的历史教学底线显得尤其重要。与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不同,历史课程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教育主要渗透在历史评价、历史分析、历史比较、历史探究等学习过程中,与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相结合。可以说,历史课程中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教育的核心是“论从史出”、实事求是的史证教育。
  “史证”主要指在拥有史料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论证、严谨的思辨、合理的推理来还原历史真相的过程;“史证教育”是指围绕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从而提高历史分析能力、形成严谨的思辨意识和思维品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教育过程。主要包括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辨别原始史料和转手史料、认识史料的证明力、运用史料论证问题、史论结合阐述历史问题等内容。长期以来,教条的灌输是历史教学的主要形式。在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一方面,大家更多地关注历史教育的人文属性,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科学精神却似乎落在了历史教师的视线之外;另一方面,历史探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不过,盲人摸象式的以偏概全,从观点出发寻找史料的“以论带史”,没有史料支撑的清谈高论却广泛存在,“史证教育”仍是普遍缺失的。在不少历史老师的认识中,科学精神的意蕴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评价和表彰科学家精神品质的层面,没有凸显出历史学科特点。总之,历史教育与它承载的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目标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历史课程在培育科学精神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无论从历史课程的内在任务看,还是从历史教考的实际情况看,重视“史证意识”、研究“史证教育”都是历史课程和教学的迫切任务。
  开展“史证教育”的两大基本途径是史料分析和问题探究。
  一、“史证教育”视野下的史料分析
  目前,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已经成为一种“常规”,但在体现“史证”精神方面还存在不足。从“史证教育”的角度看,在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之前应该先弄清三个问题。
  1.历史资料的分类
  要运用历史资料探讨历史问题,首先要分辨历史资料的类型,简单地说就是要能够分别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一般而言,对历史资料进行分类有两个步骤。
  一是明确材料讨论的主题。就同一段材料而言,讨论主题不同,其所属分类亦不同,例如孟子论述孔子的原话,就研究孟子的思想而言是史料,就研究孔子的思想而言,就变为历史评价。
  二是分析材料的性质。研究或讨论历史问题时的根据是史料,后人的转述是历史叙述,对史料和历史叙述的解释均属史料解释,后人对问题主题的评论属历史评价。历史事件、人物所处时代或相近年代的相关文物和记载为原始史料,后人的记载、对原始史料的整理等为二手史料,学者的论述属于历史结论而非史料。
  2.史料真伪的甄别
  任何一个历史结论都必须有史料的支撑,而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前提是史料必须真实可靠。“无论作任何研究,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材料的不够固然大成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性未规定清楚,那比缺乏材料还更加威胁,因为材料的缺乏顶多得不出结论,而材料的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要有害”。所以,史料真伪的判别是史证教育中的关键问题,此之谓“无信不征”。2007年上海高考文综卷有一个选择题:
  据报道,上海发现了一张可能是元朝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的真人画像(图略)。某同学想从下列四方面考证画像真伪,最关键的应该是确认画像的
  A.人物年龄&&B.尺寸大小&C.创作时间&&&&D.色彩浓淡
  答案:C。
  本题考查了甄别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领域的目标,也渗透了“史料是需要甄别的”这一史证意识。史料需要考辨真伪!这是史证意识的第一要义。史料真伪的判断主要有以下方法:
  (1)根据时间甄别。如上述例题中,黄道婆是元朝人,如果画像是元朝人所画,可靠性就较强,如果是后代人想象所画,可靠性就差。
  (2)根据性质甄别。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有文献记载、实物遗存、口头传说、文学作品等。相对而言,实物遗存的可靠性更强一些;口头传说和文学作品对用于论证问题时应具体辨析。文献资料和实物史料的可靠性虽然较高,但还应该结合其来源和流传情况进行考察。
  (3)根据背景甄别。史料是否可靠,还要结合时代背景加以分析,例如研究已经证明火药是隋唐时期始用于军事,如此,某些文献中三国时期“号炮三声”的记载就不可靠。
  在引导学生甄别史料真伪的时候,还要着重培养他们勇于质疑的科学精神。“任何一种史料,都不是完全可信(无意史料的可信,则视史学家的眼光而定),里面可能有错误,可能有虚伪,可能有私人的爱憎,可能有地方及民族的成见,不经精密的考证,即笃信不疑,后患实无尽无穷”。只有在质疑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培养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实证精神和实证能力。
  3.史料价值的分析
  陈寅恪曾说:“然真伪者,不过相对问题,而最要在能审定伪材料之时代及作者而利用之。盖伪材料亦有时与真材料同一可贵。如某种伪材料,若径认为其所依托之时代及作者之真产物,固不可也;但能考出其作伪时代及作者,即据以说明此时代及作者之思想,则变为一真材料矣。”正因为史料的真伪是一个相对性的问题,在对史料的分类和甄别的基础上,就要对史料价值进行分析。2007年广东高考历史题就考查了这一目标:
  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材料略)。请回答:
  (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
  题中所引的四则材料分别引自《明会典》《中国婚姻家庭史》、明代小说《醒世恒言》、明代小说《金瓶梅》,命题的问题设计就是引导学生分析史料的价值,辨别一手史料与二手史料、历史记载与小说不同的史料价值,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是很有意义的。那么,如何分析史料的价值呢?应注意以下要点:
  (1)原始史料的史料价值比二手史料高。一般而言,历史事件、人物当时的相关文物和记载等原始材料史料价值高。有时候历史当事人的叙述可能因立场问题而有作伪成份,因此,口述史料在某些问题中有特殊价值,应作具体分析。
  (2)二手史料的价值应结合记载者的身份、时代进行具体分析,例如,《资治通鉴
分类:教育资源
日期: 19:51:01高考答题方法解析——转载自郭先锋的博客
单选题应试策略和技巧
  选择题具有知识覆盖面广、题量多的特点,要求考生要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同时要培养概括、分析、评价等能力,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水平。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具备这些前提条件之后,再辅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
  能否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因其答案的唯一性,又不像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那样具有一定伸缩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错。认真审核,对选择题尤其重要。
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其具体要求是:
  第一,明确题目结构。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
  第二,搞清时空范围。根据限定语,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时限。搞清历史现象的横向、纵向的历史空间和阶段特征,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
  第三,搞清基本题型。选择题也有自身特点,根据其特点,明确题目的基本类型,再结合平时的学习和掌握,根据各题型的答题方法进行“对号入座”的思考和把握。
  第四,推敲备选项。对备选项要认真推敲。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通过比较,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选项与题干的关系。
  第五,明确理论观点。选择题大都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再进行论证和分析。
  第六,明确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根据大文科的观点,历史往往与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联系,要利用相关学科知识的互补性,作好答题的准备。
  审题是为答题服务的,在审好题的基础上,还必须运用正确的解答方法。下面结合各类单项选择题的特点和具体内容,对解题技巧介绍如下。
  1.最佳选择题
  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特点是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在文综考试中,此类题目的比重在减少。
  【例】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       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
  解析:新文化运动前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仍是封建思想,所以A项可以排除;反对儒家传统道德是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所向,而不是把矛头主要指向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所以排除B项。C项迷惑性最大,因为揭开传播马克思主义新篇章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功绩之一,但不是主要功绩,排除C项。正是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才是主要功绩,因此,最佳选项是D项。
  解题方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因果选择题
  此类题目,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目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例】武昌起义后,列强由准备武装干涉转为“严守中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列强之间利益冲突,争执不下       B.受到“门户开放”政策的约束
  C.革命形势的发展超出列强的预料      D.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足以应付局面
  解析:本题通过辛亥革命中列强调整对华政策的史实,考查分析历史现象与现象间因果关系及辨别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的能力。如掌握好史实,ABD项都能排除,答案为C。
  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3.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例】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条件中,不包括
  A.没收官僚资本        B.完成土地改革
  C.合理调整工商业       D.节减国家机构经费
  解析:本题主要从时间上进行判断,没收官僚资本是在解放战争中提出和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实行的,发生在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由此可判断A项是正确答案。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4.推理选择题
  推理选择题是指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考生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
  【例】在王安石新法推行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来自
  A.大地主     B.中小地主     C.农民     D.皇室
  解析:如果考生掌握了中国封建社会一系列自上而下变法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此题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A。
  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可采用推演法,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因此,考生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5.排序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如时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
  解题方法:巧解此类题可以获得事半功倍之效。采用首尾结合法,首先找出打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找出备选项的代码;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备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6.组合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干中列出三组或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也可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意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多项选择题取消后,该类选择题有增多的趋势。
  例:下列关于乌里雅苏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明朝省级行政区
  ②清朝五个将军辖区之一
  ③管辖范围包括河套地区
  ④当地居民以蒙古族为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如果考生能根据乌里雅苏台将军为清代所设而断定②为正确选项,便可排除含①的备选项A而确定含②的备选项BC,然后再根据清朝设立此机构是在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之后,可推测④正确,故答案为B。
  解题方法: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依此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位置列竖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7.比较选择题
  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解析:本题通过太平天国运动两个重要文件有关社会经济主张进行比较,考查对社会经济主张的理解和评价。两个文献都有反封建的一面,但所反映的本质思想却大相径庭,一方面是封建性的,另一面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在对两部文献的社会经济主张进行比较,作出客观评价后,不难得出结论,既不能“互为补充”,也难以“大同小异”,更不是“完全一致”,而是互相排斥和矛盾的。答案为A。
  解题方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8.材料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
  【例】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是指
  A 维也纳体系    B 华盛顿体系    C 凡尔赛体系    D 雅尔塔体系
  解析:本材料关键词在于“和会”、“巴黎”等字样。如果可以据此判断所指为巴黎和会,即可根据所学知识做出判断,所谓新秩序即巴黎和会一手创建的凡尔赛体系。答案为C。
  解题方法:解答材料解析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9.概念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其在题干中多提出一个基本概念,选项则多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或解释。选项多是立足于对历史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
  【例】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闭关政策”这一概念内涵的理解。教材对这一概念并没有予以明确阐释,只能从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与外国交往活动方面进行概括。从实际看,此时,中外交往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的。所以A、C、D项都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实际。而“允许广州一地对外贸易”的规定,与B项是相符合的。答案为B。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进行把握,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定量、定性分析,正确地界定历史概念。同时,在平时要加强对历史概念的学习,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
材料解析题的应试策略
  在文科综合考试中,以考查学生历史研究能力为主要目的之一的材料解析题已经不太常见了。但是,材料题并没有消失,而是以另外的姿态展现在考生的面前。一道选择题的题干可以是一小段材料,用以引导学生回想相关历史,寻求正确答案。例如:“(班超)遣甘英西使大秦,……穷临西海而还”,问文中“西海”所指者何?结合所学知识,答案当为“波斯湾”。在主观题中,通常在题干中也会引入相关材料、图片、图表等,作为考察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条件。因此,材料解析题不可忽视。
  材料解析题解题通常有三个环节:读、找、答。
读:解题的基础
  1.一般情况下,应读两遍。第一遍粗读,浏览,了解大意。主要任务有两个,第一,了解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注意各段材料的联系,读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2.审读设问,带着设问仔细读材料,将材料读懂、读透。
  (1)细读材料时要注意具体材料具体分析。如古代史的材料多为文言文,像语文课上分析古文一样,进行字斟句酌,读透材料的本义并挖掘其引申义。世界史的材料多为外来的翻译文,有的句子很长,很难读懂;此时,可按语文课中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来处理,先找句子的主、谓、宾语,再找定、补、状语等其它修饰成分。正确阅读理解材料虽然与语文阅读水平有关,但在阅读理解时必须具有历史意识,运用历史观点,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站在历史知识体系的高度进行阅读。
  (2)阅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因为设问的实质是为解析材料确定方向,使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所以明确设问要求,据设问考查的方向重新仔细读材料,是尽快获取有效信息的捷径。
  (3)阅读材料时,除读懂材料正文外,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
  这些说明性文字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作者、背景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有时能起到“得来全不费工夫”之效。如:2005年全国第二卷第37题材料二“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从其内容固然可以明了本段材料旨在保障种族平等的权利,但是,其出处也提供了相当重要的信息:《宪法》意味着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保护此项权利,1870年则明确指出这一宪法修正案与美国内战之间的联系。
  另外,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主体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材料原文一般很长,试题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找:解题的关键
  说明: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
  1.阅读完全部材料之后,要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一般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即使有些材料解析题的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2.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挂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找出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体会命题者的意图。材料解析题是“史论结合”的典型题目。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史出”,结论要从对材料的理解、发掘、升华中得出。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一定是从材料出发的。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在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时,领会命题者采用这些材料的意图至关重要。如1997年第46题,要求考生谈谈对西进运动的认识,虽然教材上讲“西进运动是印第安人的血泪史”,但如果考生将设问与材料联系起来考虑,就不难发现命题者的意图是要求考生从推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谈对西进运动的认识。否则,脱离材料,一味照搬课本,盲目的否定,则会离题甚远。
  4.审读设问,找出不同材料解析题的不同要求。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与作答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层层发问、逐次诱导的递进式。即围绕一个中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如“雍正帝论农工商关系”。二是归纳评述论证式,如1995年第39题“陈启元的继昌隆缫丝厂”便属于归纳要点式材料题。三是要求表述成文的材料题,如“巴黎和会”题。弄清设问的不同要求,解答过程中避免大的失误。
答:解题的落脚点
  1.组织答案时注意的问题
  (1)按问作答。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材料解析题多由几问组成,每问具体指向,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并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
  (2)克服思维定势,坚持论从史(材料)出。命题者有时为体现自己的学术观点往往会选取与教材观点相左的材料,用以考查提取材料信息和把握正确观点力的能力,在回答时,要克服思维定势,对材料作具体分析,从材料中提取观点。
  (3)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准确辨别材料观点正误。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材料,多是原始史料,难免摆脱封建史学家和资产史学家落后史学观点的影响。必须按照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进行辨析。
  (4)要认真书写。
  2.各种类型材料解析题的具体答法
  (1)递进式材料题。答好第一问是解题的关键。答对了第一问,其它问会迎刃而解。因此,答第一问要细心,要注意对材料作多方面的考虑,既要读出材料的显性含义,又要分析材料的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面,力求准确。
  (2)归纳式材料题。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尽量找全解题的信息。可采用划分段落的办法:先分析材料,长材料要分成几段,分别找出各段段意;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义,这样层层分析,有助于将材料的有效信息全部提取出来。
  (3)小论文式材料解析题。这种着眼于“文字表达”的命题,第一步提出要求,指示作答的方向;在表述方面,要求成文,有时还有字数限制;在评分方面,采取分档给分的办法。解答这类题,除了对材料题的一般要求外,更应注意:
  ①由于小论文式的材料题的设问比较笼统,因此,不可能用设问来提示阅读。所以审题时,对材料的阅读要更加求精求细,力求不漏掉任何一个有效信息。
  ②处理材料时更要注意理解,把握其立场、观点,理解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特点和时代特征,把历史材料的有效信息融入已学知识的体系中去,才能形成正确结论。
  ③回答此类解析题时更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表述成文。它是论文,不是问答题,不能像回答问答题一样。
  第二,要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材料题的最大特点就是“历史”性。不论论据还是观点都应与“历史”有关,抛开所提供的材料、抛开历史知识乱发挥,是不可取的。有些考生“评”多“述”少,通篇基本上都是评论性的话,显得空洞无力。因此,历史小论文不管是评述题,还是论证题,都应紧扣材料,从材料出发进行回答。
  第三,文章应体现论说文的三要素。观点要鲜明,中心要突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清清楚楚;论据要充分,有理有据;论证要有力,有逻辑性,分清层次,条理清楚。
  第四,对文字的组织要更加注意抓住关键,高度概括,文字简明准确。文章中主体要明确,时间、空间要清楚,层次要分明。因为此类题一般都有字数限制,所以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了材料和命题意图的基础上,打草稿,或列腹稿后,再动笔,以保证语言简练、抓住要害。
问答题的应试策略
  在每年高考试卷分析中,问答题的失分率可以说是最高的。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考生没有掌握历史问答题的审题方法。主观题审题的三个关键:
  1.审题型。题型决定着试题的解题思路和答题的格式要求。考题中经常出现的有三种题型:
  (1)史论结合说明题。用史实概述说明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原因、性质、表现等等。如:“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2)材料问答题。它是材料解析题与问答题的结合。一般形式是要求考生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说明材料中某一观点,最后得出结论和认识。如唐太宗说:“汉武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就(成就)无几。”他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据此回答:①就汉武帝对匈奴的用兵而言,唐太宗的评价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请具体说明。②简述唐太宗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唐太宗与汉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处。③概括唐太宗推行这一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3)比较说明题。一般形式是两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从不同方面异同点的比较归纳。如“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相继取得胜利后,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成立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而西班牙属拉美殖民地却建立起一系列独立国家。试从两个独立战争的背景和进程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2.“断限”,也就是确定答题的范围。准确无误的“断限”对准确理解教材,确定答题内容,紧扣题意,防止丢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断限”出现问题,将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历史问答题的“断限”在题干中表现为时间、朝代、国别、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等等。
  3.找出“历史概念”,确定答题内容。也就是本题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几问。这是解答问答题非常关键的一步。由于题型的不同,对“历史概念”的审题思路和角度也有所不同。
  总之,审题对问答题来说,尤其重要。能否审好题,是答好问答题的先决条件。在审题的程序上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明确要求。审题首先要明确问答题的类别和基本结构,要正确地找出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求答项等,以便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和要求。
  第二,确定题型。随着高考问答题综合性增强的态势,其复合性加强。审题时要根据提示项及简述、概述、说明、简析、评价等说明性文字,确定好题目类型,依此确定解题基本思路和答题基本方法。
  第三,挖掘题意。根据要求,确定好时限、内容和思考的范围。如“建国后生产关系题”,题目涉及回答的内容有:生产关系变革的步骤、每次变革的原因和内容及结果、理论依据等三方面。考生必须综合建国以来生产关系的三次变革来回答,但有不少考生仅答出一、二次变革。对材料问答题,要明确材料的观点,并搞清观点与试题论证的关系。针对一题多问和分值分布的规定,搞清重点与非重点,并据此确定各部分作答的内容和时间的分配。
  第四,审明材料的观点。目前来说,不少问答题是通过材料来创设答题情景的。这就需要搞清所引历史材料的观点,特别是有关材料类的论证题,其观点。结论,多是需要考生论证的论点。否则就会文不及意,离题万里了。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依据题目要求,对教材和学过的知识,进行发散性思维,从材料的组织、观点的运用等方面进行综合、立体的思考,组织好史实,确定住观点。但是,问答题的特性,并不要求全部罗列史实。因此,必须根据题目的指向,对史实作认真的筛选,确定好要点。切忌不分主次的堆砌、移植史料。
  高考命题的发展,是绝难碰上成题的。因此,编列好提纲,尤显重要。在明确解题思路,组织好材料的基础上,可根据题目要求,迅速编列解答提纲。提纲力求简约,不必详列,自己明了即可。
  考生对问答题的回答,深感困难的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高度概括的方法、评论方法、理论认识。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以上难点和重点。
  第一,关于高度概括的题目。这类题目跨度大、涉及史实多,突出“归纳、比较、概括”能力的考查。对此应按照题目指向和要求,可把散见于教材的史实加以筛选、提炼,运用将史实浓缩的提炼式概括法,或采用以时间顺序为主的概括法,还可以用逻辑关系为主的概括法,进行概括时,力求概括精炼、全面、准确。
  第二,关于评论性的题目。通过提出观点和提供材料,要求给予评论,如“杨贵妃题”。历史评论是历史学科的特色之一,按照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不能离开具体历史条件从抽象原则出发进行空洞评价。一般情况下,根据题目要求和历史要素,运用正确的观点,进行多角度的评价。对材料式问答题,首先据题目的有效信息,从隐含的观点进行评论。
  第三,理论认识方面的题目。这方面的要求主要包含在问答题的最高层次“说明了什么”中。目前来说,多数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隐含在题目之中。可紧扣题目要求,运用相关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史论结合,去论证题目的结论。
  一切努力都必须扎根于答案之中,这是取分的关键。制定答案的基本要求是史实的准确性、内容的针对性、要点的完整性、叙述的条理性、语言的简洁性。在内容的组织方面要做到面要宽、点要多、话要短。答案的编写上,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条理化”,以求层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于法有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