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画报2014年半月刊是月刊?

&&&&文章内容
内在动机,幸福的活水源头
文/张仁和 口述整理/徐嘉君 摄影/李昌元
真实的快乐,来自於「意义感的追寻」,当你的内在状态是满足的时候,也就能摆脱外在诱因的控制,感受到稳定而长久的幸福。
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在一开始还是哲学阶段的讨论时,就分成两支:一支叫Hedonism,也就是享乐主义,所谈的是人性中普遍的「趋乐避苦」,以及如何达到快乐的极大化;而另一支是谈意义感的追寻,从希腊哲学的角度上说的eudaimonia(台湾大部分译成:伦理主体的幸福感)。
幸福不在於趋乐避苦
在一开始,整个幸福感研究的主流,还是都在「趋乐避苦」的讨论上,将焦点放在感官的享受,趋向短暂满足的研究。直到2000年前後,心理学界以伦理为主体或以意义感为主体的主题研究,邀请相关学者专家撰写回顾性的文章,在当时受到很大的回响。
简略来说,「以意义感为主体」的幸福分为六个向度,分别是:自我接纳、自主感、正向关系的链接、个人的成长、意义感的追寻、与环境互动的胜任感。在这六个向度里,完全没有谈到「开心」、「享乐」等感受性的强调,而是以个人成长、人际互动、人与环境这三个范畴的讨论,和过去所强调的幸福观是很不一样的。
当这个备受瞩目的观念提出後,大家也开始反省:「趋乐避苦」论述背后的潜在风险。举例来说,以跨文化的研究资料来看,许多亚洲国家的幸福感程度相对上,比注重个人主义的国家(如:美国)来得低。但像美国这样强调个人主义的国家,在自杀与谋杀的比例却相对比这些国家高。自杀和谋杀,也就是攻击自己和攻击别人的极度行为。在这个前提下思考,虽然美国是幸福感相对高的国家,可是它也有相当高的负向性指标,究竟「趋乐避苦」的指标能不能反映出真正的幸福指数呢?
其实,太过强调「趋乐避苦」的社会容易产生竞逐、比较的价值扭曲。也就是当我今天没有而别人有,我就不舒服。这样的「不舒服感」朝向自己是自我伤害,朝向别人就是伤害别人,两种都会产生很大的社会问题。
所以,乍看是很高的幸福感,但情绪是受制於外在的条件与刺激,一旦外在环境改变,很可能就产生剧烈的波动。反观「以意义感追寻」为主体的幸福,比较起来是稳定、内敛而持久的感受,虽然,可能无法明显被观察出来,但它所带来的幸福度却更流长源远的。
以目前台湾社会的情况来看,媒体、讯息也都无形中置入了「比较」的社会价值,象是富二代、官二代、名人明星的报道。书店也都充斥「如何致富」诸如此类的工具书,这都隐约地强化了外在刺激的存在感,其实都有潜在的危险。
张老师月刊
杂志订购客服专线:02-官方网站:
一个得到幸福的人,是始终相信自己幸福的人,而且值得一直幸福着。我非常喜欢家人或好友一起相聚的时光,有难..&&
一个宜居的幸福天堂,不只是政见、空谈,而是一个正在实现中的正义。幸福好宅的落成,不仅仅需要规划、编列..&&
释放压力有很多方法及管道,手做也是其中之一。只要专注在重复的动作,就能让身体和心慢慢同步,离开外界纷..&&
防弊、兴利总是慢半拍的金管,在去年八月主任委员曾铭宗上任後终於跟上市场开放的步调。过去「金管会主委」..&&
生活热门点阅/ TOP ARTICLES
杂志一览表&&&&文章内容
黄哲斌:幸福就是和孩子「童」在一起
文/李伟凤 摄影/李昌元
童年的回忆,让四十岁才当爸爸的黄哲斌把握住缘会的一瞬,珍惜扮演爸爸的机会,和孩子一起探索生活,在相处中创造记忆。享受陪伴彼此的当下,这就是幸福了。
幸福是:珍惜短暂的亲子相聚
掌管西药房的母亲,送完孩子上学,便一边顾店、一边准备中餐,在学校中午铃响时,给孩子送上热腾腾、新鲜、没有蒸饭箱味道的便当。母亲每日如斯,持续到孩子高中毕业。
忆起儿时,黄哲斌难忘母亲手艺和其中的毅力、用心与体贴,还有母亲在厨房忙里忙外的身影、彷佛不会止息的炊烟?。
父亲因工作忙碌,一周只有三个晚上回家。父亲会回家的夜晚,黄哲斌和弟弟常常不肯睡觉只为等候、央求父亲载他们去兜风,不论多晚,父亲几乎每一次都会回应兄弟俩的孺慕之情。
父亲出现的每一个短暂的夜,自然地与他们拥抱、互动,在黄哲斌心中留下慈祥、和蔼的形象。
转眼行至中年,看见父母走到人生旅途的终站,并与父母告别,如今的黄哲斌已是九岁和四岁儿子的爸爸。和孩子笑闹时,他想,孩子以後有各自的天地,自己的年华则在孩子成长韶光中消逝,就像父母与自己曾经交会的轨迹。
黄哲斌说,也就因为心里明白亲子的相聚终究是阶段性的,甚至稍纵即逝,把握住缘会的一瞬,反思和学习如何经营家庭、扮演爸爸,和孩子一起探索生活,创造相处、创造记忆。享受陪伴彼此的当下,就是现在最大的幸福。
张老师月刊
杂志订购客服专线:02-官方网站:
暂无相关信息!
生活热门点阅/ TOP ARTICLES
杂志一览表您当前的位置: >
张亮16岁时工作,做起了专业厨师,还曾做过 & &汽车销售,后来误打误撞当了模特,走上了专业模特之路。张亮当初想当模特就是为了能够交地下室房租,在做专职模特之前,花了800元报了一个模特培训班,一共上了10节课,学习模特专业知识以及仪态。2003年开始张亮走上专职模特的道路。2004年张亮正式步入职业模特道路,在这一行得到认可,他花了两年时间。2006年张亮参加中国ChannelYoung举办的中国风尚大典,荣获最佳风尚男模大奖。2007年是张亮荣获时尚先生年度男模。2009年张亮开始在各种国际时装周崭露头角,赴东京、巴黎、纽约参加走秀。参加东京时装周Lilanz Jiwenbo秀场。 & &2010年参加巴黎春夏男装周的张亮,由于是被品牌邀请走秀,破例没有参加面试。随后参加纽约时装周时,刚到纽约的一周,张亮没有找到经纪公司。但幸运的是,他在大街上被PURE的经纪人发现,并为他安排了时装周面试。2011年米兰秋冬时装周,张亮作为国内男模代表,活跃在Vivienne Westwood,Ermenegildo Zegna等国际大牌男模秀场;同年参加上海时装周。2013年是张亮凭借人气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获得全国男女老少观众的喜爱,被誉为“国民男神”、“中国好爸爸”。自节目播出4期起,张亮新浪微博粉丝数从11万涨到220万,至今已破1700万。所发微博连登新浪微博话题热榜,其中“张亮我想和你睡”话题,吸引73万人参与。在2013年末的各大颁奖典礼上,他连获“最受欢迎模特”、“年度风云人物”、10月在第十届“时尚先生盛典”中荣获“时尚先生年度新锐势力奖”、“最受关注电视节目艺人”、“年度风尚明星”、“年度时尚人气”等诸多奖项。在华鼎奖全球音乐满意度调查颁奖盛典出席并担当颁奖嘉宾。日他和儿子张悦轩合作的个人单曲正式首发,QQ音乐点击量高达2000万。1月8日作为EMPORIO ARMANI、PORTS、GUCCI、 ETRO、 BottegaVeneta、TOD'S 、Zegna7家顶级品牌的特邀嘉宾赴米兰男装周。1月31日由张亮主演的《爸爸去哪儿》大电影全国正式上映。客串出演韩国月火剧《Doctor异乡人》。张亮是2003年底认识寇静的,朋友介绍的,认识时她还 & &在上学,毕业就嫁给张亮。儿子张悦轩(天天)也是童模。2013年参加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去遭遇儿子临时变卦。张悦轩大哭变卦,妈妈不去我也不去。张亮表示,天天现在还在上幼儿园,上小学后就会严格限制天天的曝光率,张亮表示不希望儿子做模特。参演电影上映时间剧名扮演角色导演合作演员2014爸爸去哪儿大电影张亮--------音乐作品 & & & 单曲 & & & 歌曲名称(歌曲说明) 发行时间 在线试听 & & & & 我不是男神 &(单曲,与儿子张悦轩合作演唱) & & 2014 & & & & & & & & & & & & & & &日精品购物指南LIFE STYLE封面,内页2010年5月刊时尚先生Esquire  2011年9月刊智族GQ看不见的T台2011年9月刊风度MEN’S UNO暴风雨夜2011年9月刊风度MEN’S UNO城市驭行者2011年9月刊男人装FHM功夫2011年10月刊男人装COLLECTION吃货2011年10月刊风度MEN’S UNO成长平行线2011年11月刊时装男士L’officiel Hommes戎装穿越2011年12月刊风度MEN’S UNO魔力魅影2012年1月刊芭莎男士BAZAAR MEN’S STYLE“格”调半熟男2012年2月刊风度MEN’S UNO午夜实验室2012年3月刊时尚先生Esquire风马牛2012年3月刊时尚COSMOPOLITAN宛若天真2012年3月刊6期芭莎男士BAZAAR MEN’S STYLE汽车片场2012年3月刊费加罗FIGARO20年代回潮2012年3月刊时装男士L’officiel Hommes中国男人刚性面孔,撒旦之翼,蓝调2012年4月刊时装男士L’officiel Hommes时装男士英国特辑2012年8月刊风度MEN’S UNO魔力游戏场2012年11月刊风度MEN’S UNO夜色2012年11月刊型男志Men's JOKER华丽的悲伤日第17期总1843期精品购物指南工装型男,平实态度2013年4月刊时装男士L’officiel Hommes色袭缅甸2013年4月刊型男志Men's JOKER醇香2013年4月刊时尚芭莎BAZAAR穿夹克有何不可2013年5月刊型男志Men's JOKER名仕与威士忌2013年5月刊芭莎男士BAZAAR MEN’S STYLE帅酷理发师2013年6月刊型男志Men's JOKER潮爸“疯”行 “顽”童入侵2013年6月刊风尚志Fashion Weekly聆听幻想2013年6月刊时尚芭莎BAZAAR要真相不要鸡汤2013年7月刊时尚男士健康mens' health内页日刊精品购物指南优选你的商务精英装2013年7月刊时尚芭莎BAZAAR玩转太“洋”镜2013年8月刊时尚芭莎BAZAAR海滩度假日刊风尚志Fashion Weekly昼夜沉语2013年10月号悦己SELF再不潮,青春就荒了2013年11月刊时尚先生Esquire与儿子张悦轩共同拍摄2013年11月刊型男志Men's JOKERMR.JOKER乔客先生的魔法日刊1626潮流双周刊天亮SHOW TIME2013年12月刊时尚芭莎BAZAAR迷城2013年12月刊魅力先生Men's Style封面2013年12月号人物扼住命运的结巴,专访2013年12月号风度MEN’S UNO失重日刊ELLEplus男神新星日第97期总1923期精品购物指南从男模到男神的进阶论,专访2014年第1期总第343期城市画报封面,现实主义者的胜利2014年2月号悦己SELF摩登潮爸2014年3月刊风度MEN’S UNO米兰,封面参演MV年份片名角色备注2009年《寂寞河流》男主角王澜霏MV2010年《想起》男主角朱丹MV2011年《两个人的星空》男主角付辛博MV参演微电影时间名称角色简介2011年 《敢不敢》第四集《果20的48小时》男主角2011快乐女声微电影2012年《发现 新的我》男主角太平鸟风尚男装形象时尚微电影2013年《人生需要揭穿》友情出演爱奇艺网络剧2013年《家期》男主角与儿子张悦轩合作出演个人获奖 ? & 第十届 & 时尚先生年度盛典 时尚先生年度新锐势力 & (获奖) & ? & 第二届 & 搜狐时尚权力颁奖盛典 年度时尚人气奖 & (获奖) & ? & 音乐风云榜新人盛典 最受关注电视节目艺人奖 & (获奖) & ? & 新京报2013中国时尚权力榜 最受欢迎模特 & (获奖) & ? & 男人装年度星光盛典 年度风云人物 & (获奖) & ? & 土豆PClady时尚盛典 年度风尚明星 & (获奖) & ? & 搜狐时尚盛典 年度模特 & (获奖) & ? & 第四届时尚先生 & 年度男模特 & (获奖) & ? & 中国风尚大典 最佳风尚男模 & (获奖) &张亮是一个情商很高的爸爸,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他知道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能收获最佳效果。张亮是观众眼中最有礼貌,很会与他人相处的一位老爸,那些一不留神过眼即忘的细节,也被观众们一一记下。(新浪娱乐评)张亮受到观众关注,是因为他的朴实劲儿,没有就此抖起来,宽和地接受了大家的调侃(金羊网评)。张亮带着天天参加金鹰卡通卫视室内历险圆梦节目《疯狂的石头》的录制,节目录制间隙,他的团队拒绝了全国媒体的采访,让现场陷入一片尴尬。张亮和团队随即开始危机公关,他在录制节目后赶往机场的路上,主动要求接受媒体的语音群访。他用非常坦诚的语气,聊起了爆红给他带来的困惑,当然还有很多便利。张亮表示抗拒采访的原因是困惑,“通过《爸爸去哪儿》,媒体朋友才对我有一定认识。前一段时间大密度的曝光,基本都是围绕我的家庭在做文章。”对于“耍大牌”的说法,张亮澄清说,之前已经跟主办方谈妥不接受采访,所以见到记者也很愕然,“这是一个突发情况”。
(责任编辑:小不)
把这位名人分享给大家
您可能还喜欢:
(C)Copyright
不浮躁 ,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号-1 Powered By新东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洲总部
新职位:创新传播与科技顾问
新地点:泰国曼谷
四年前,2010年的夏天,我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的中国办公室实习。我在环境与能源组,却做不了太多实质性的事情。每天在办公室游手好闲也不是办法,于是我就对老板说,能否给组里的同事做一些关于网络和新媒体的培训,和大家分享我的所长。老板很鼓励,于是一个夏天,做了三次内部讲座,从Web 2.0的基础,到案例分析,到实际操作,当时的课件还可以。
那时微博还没有太火,微信还不存在。当时我自告奋勇的给传播组提议说,可以为中国办公室建一个微博帐号。不知道是出于跨部门的缘故,还是其他原因,这个建议我一直也没有得到答复。七月底实习结束,到了那年11月底,开通了。
从北京回到香港后,我很快加入南华早报做社交媒体。当时最主要的一个项目,是一个关于香港环境污染的众包地图。那时我还不知道有一个词叫做tech4dev——直译就是科技用于发展。
2013年,当时的老板来了香港做另一家国际机构的中华区总监。我们吃饭,席间他说,你当年给我们做的那些培训啊,现在看也不过时。这年夏天,我又给一个环境类的国际机构做了社交媒体的培训,收费很低,成就感很高。
几个月前,在网上无意间看到这个工作空位,就投了简历。七月初面试后,便蹭蹭蹭的,签合同,办签证,收拾香港所有家当,20天之后,我便飞抵泰国。没有考虑太多,只觉得,这个工作太适合我。尽管只是一个短期的顾问合同,也不知道三个月之后会发生什么。就当一次冒险吧,祝未来精彩。
2012年秋,飓风桑迪横扫美国东部,带来狂风暴雨及洪水灾害,并引发大量停电断水、通讯中断、火灾及交通事故,毁坏大量设施及建筑,数十万人无家可归,113人死亡,在受灾的十七个州中,纽约及新泽西首当其冲。
然而,在飓风抵达纽约之前,纽约市政府就已经联系了城中的数据科学家,向他们提供了实施更新的飓风疏散区地图,并将地图数据发在了上,使得程序员和设计师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自行开发地图或者程式。飓风于10月29日晚间抵达纽约,纽约时报在10月28日就已经于其网站上发布了清晰可搜索的,以保证更多市民可以提前准备疏散。谷歌的危机处理团队在29日发布了更强大的,不仅有疏散区位置,更加入了红十字会避难所、食物发放点、暖气供应点等便民设施信息,以及政府警告、媒体新闻、志愿者需求、天文台的飓风行动轨迹等,各类信息以不同的颜色标注,可按个人需求进行过滤。
谷歌飓风信息图
对于市民来说,在恶劣天气威胁下,能够有一个开放平台使其获得准切、及时的信息,并据此判断自己是否需要撤离,以及如果需要的话往何处去,是最好的公共服务。而当灾难来临时,在当地政府投入大部分精力应对局面的时候,开放数据可以使得有能力的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在最快的速度下协作并出产工具。“在危机情况下,开放数据的作用尤其关键,因为它使得政府能够知会并服务于更多的市民,而这仅靠政府本身的力量以及传统的渠道是无法实现的。当数据以可用的形式免费提供给有公民意识的程序员以及科技平台的时候,政府的沟通和服务规模便成倍增长了,” 纽约市的电子信息主管在当时的一个采访中说。
美国政府及民间对于灾害情况下开放数据的发布与使用也并非一蹴而就。以纽约公共广播电台(WNYC)为例,在2011年夏天艾琳飓风袭击纽约及新泽西州的时候,WNYC就已经搜集来自诸如政府、红十字会、电力公司等的公开数据并制作成为。在此经验之上,WNYC放出了长期有效的,当有新的飓风来临的时候,就可以快速在此基础之上增加信息、提供服务。到2013年中,WNYC又开发了可以有更广泛应用的,提供免费、动态的来源于国家飓风中心的所有风暴动向。同时,政府也在风灾的处理中学习。桑迪飓风期间, 纽约政府的防灾地图流量破纪录,造成网站几近瘫痪,影响了即时数据的更新,引起政府对技术服务的稳定性的重视。灾后,政府采用了谷歌的地图引擎企业方案,开发了新的,以便在灾难来临时更有效的指引市民。
在地域性政府及媒体之外,具有全国网络的非营利机构则开发覆盖范围更广的程式。例如红十字会结合自身数据及政府数据开发了一系列,分别用于飓风、地震、山火、洪水、避难等等。随后更是出现了国际性的“”,对各种应用进行筛选和推荐,以帮助用户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应用。美国联邦政府从中见到需求,亦成立独立的灾难应对部门,以和民间团体更好协作。
WNYC纽约地区疏散图
国际层面在救灾领域对开放数据的应用以及大规模的技术协作始于2010年海地地震。地震后三小时内,开放地图(OpenStreetMap)的志愿者们便利用世界银行授权的卫星图,群起在地图协作平台上进行绘制,使得开放地图平台能够即时反应震后地景变化,以便救灾。几个月后,开放地图的人道救援小组又进入海地,培训当地人更新地图及其他的开源软件使用,以为灾区的长期重建发挥作用。之后,类似的工作不再仅仅在灾后展开,而是在灾害高发区提前准备。例如,饱受洪灾的雅加达的开放地图,就由七十多位大学生在社群领袖的带领下完成,而这个地图到2013年1月水灾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台风海燕侵袭菲律宾时使用的救灾地图,也是在台风来袭前由30位志愿者在24小时之内在开放地图上绘制了一万多栋建筑,而海燕袭菲后,美国限时提供卫星图,更是有1600多名志愿者协作做了总共近480万次的编辑,为赈灾提供了充足而必要的有效信息。而开放地图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它的可协作性,更是因为它的数据均为开放数据,便于进一步的开发和使用。
海地地震后建立的另一个开放数据协作平台是,它基于免费开源工具GeoNode,提供灾后风险评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提供以及下载数据,为海地的灾后重建出力。这个网站背后是一个叫做OpenDRI的组织,它在全球二十五个国家推动了灾后重建及气候变化适应性的数据项目。在各地获取了广泛而宝贵的经验后,今年三月,OpenDRI进一步推出了《》,为灾区开放数据项目的启动和规划提供了实用的操作建议。联合国、世界银行、开放知识基金会等组织在多个层面推动了跨国协作。
无独有偶,在邻国日本,2011年的311大地震也是催生日本开放数据运动的一大原因,让人们意识到可供协作、再用的数据的重要性。震后许多重建工作都与数据息息相关,例如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判断交通和道路状况,又如实时可视化电力短缺情况以鼓励人们节约用电。相关信息平台建立起来,以便群众上传信息;程序员们也立马虚拟结社,成立,发挥技术特长支援赈灾。通过灾难,社会各方力量迅速凝结,公民意识与行为都快速成长。2012年,日本通过了建立信息政府的开放数据策略;2013年底,日本的上线,而在地区级别也已经有19个城市建立了自己的开放数据项目。灾难带来的契机和引发的潜能不容忽视。另值得注意的是,大地震之后,在日本核辐射危机之下,美国政府也将相关数据加入了自己的开放数据平台,全球化的影响再一次被证明。
中国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催生为数不少的赈灾团体。当时上万志愿者奔赴汶川,却大都盲目热血,到达灾区后才意识到不知做什么。由于灾区内部的资讯不对称,不仅志愿者如无头苍蝇,连物资也存在大量囤积、发放不均的现象,同时又存在许多由于信息流通不及时而产生的救灾盲点,缺人缺物。一个由此而建立的机构,卓明震援网,在无意间成为了大陆第一家地震救援通讯社。卓明提供地震信息整合服务至今,经历了2010年玉树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以及期间无数小型地震后,卓明在救灾资讯的搜集和处理上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尽管如此,大部分的信息搜集后,并没有能够进一步整理形成开放数据的格式,政府层面也没有能够整合、集中、发布地震多发省市的基础数据,导致灾害来临时民间力量还是无法完全动员起来。成立于2009年的壹基金救援联盟如今已经集结超过300支遍布全国的志愿救援队伍,分布在北京、河南、云南、四川、湖北、海南等30个省市、自治区,如果能依托联盟的人力、壹基金的信息化基础、借鉴OpenDRI的全球经验,在部分省市开展开放数据的实验,相信对未来的救灾会有及其正面的影响。
即便如欧美这般有许多开放数据的经验,也并非所有进步都是等到2009年奥巴马政府开始推动全国层面的数据开放才有所作为。早在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袭击新奥尔良之后,当地政府便将灾后政府进行的建筑物排查结果做成了开放数据的格式公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公众参与及监督。地方先行、需求导向、小处入手,对公众来讲,往往可以带来最好的开放数据效果。在海峡对岸的台湾,因其地震台风频繁,其开放数据平台亦有专门的,提供防灾资讯、泄洪警戒、海啸警报、救援单位位置等,格式多为XML文件,少量为CSV格式,便于使用,也值得大陆参考。
救灾备灾,只是开放数据应用于公益领域的一个切入点,其他诸如环境、教育、医疗、文化、交通、基础建设、公共安全等等,都有在各地的成功案例值得借鉴。大陆的非营利组织,应借这场开放的东风,吸取各国同行经验,既在各自领域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同时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整理并公开自己拥有的具社会价值的数据,通过具体的议题放大社会的需求与使用,公民社会对开放数据的使用、支持与推动便会在这样的每一小步的涌动里逐渐汇成洪流。
注:此文首发于《城市画报》四月刊“数据共产时代”专题。
2011年冬天开始,我就在香港和国内做一些数据新闻或者信息可视化的培训,主要是给一些新闻院校(如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或者单独的媒体机构(如《南方都市报》),也给财新集团的华媒基金会下的奖学金班讲课。2012年8月,我收到华媒的邮件,描述了一个面向全国、贯穿全年的数据新闻培训项目的可能,向我征询课程设置意见。我很是激动,因为单次的讲课总是很难有持续性和影响力,若能做成与财新其他的奖学金班一样的长期课程,想必会对数据新闻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有更广泛和深入的推动。于是洋洋洒洒回复了许多的建议,但之后便大半年没了音信,直到2013年1月,又传来正在申请项目资金的进展,也略正式的邀请我参与项目。
恰好此时,旧日同窗Jonathan Stray来港大开一个短期的Computational Journalism课程,我全程去了旁听。课间聊天时说起今年有什么有意思的项目要做,我说有个数据新闻的培训在计划中,找了我做讲师,几句话形容完课程大概后,他困惑的说,我也有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邀请呢!于是我们对比了各自收到的邮件,发现其实是不同机构的不同工作人员发来的,当下也无从核实,项目也尚无眉目,于是又搁置了。
Jonathan是美国人,以前做过七八年的程序员,后来想转行,就来了香港大学读新闻的研究生,我们就这样认识,那年寒假我们一起在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纽约时报国际版)做产品开发的实习,从而熟悉起来。我到南华早报的工作,也得力于他的推荐,所以在事业上渊源很深。研究生毕业后他回了美国,一开始去了美联社工作,后来拿了一个Knight的奖金,一举成为美国数据新闻界的新星,我则在南华做了一年的社交媒体后跳到了路透做数据新闻。如果这样都能被拉到一起讲课,还真是奇妙。
结果就是这样的。2013年9月,项目资金落实了,讲师合同签了,一封正式的介绍邮件发给了我俩。随后就进入各种实际的课程筹备工作,很多的设置安排都是按照一年前我给华媒的建议来的。第一次工作坊终于于2013年12月在广州拉开帷幕。
正儿八经的关于工作坊的具体情况、学员介绍、成果一览、教学感想等,可参考我在数据新闻网的文章:
分页 Pages:&Prev
别处 Elsewhere
最新 Updates
分页 Pages:&Prev
微博 Weibo
推特 TwitterRT : What is ? See why it's one of the
megatrends shaping economies.
Bluhm/Helfand
Fellowship calls for application
RT : UNICEF is taking action to help children+families affected by the . Help now - text "Nepal" to 864233 to don…
NYT video story on the “replacing humans with robots” project in
Categories
: 赞一下!膜拜得五体投地!
: 表吃得太辣~泰国菜炒鸡容易长痘
: 在FB上看到了你轉工,但原來新工作是這樣的呀!聽上去真是好令 人激動呢,加油!
: !!ted这个平台太美妙了
存档 Archives
Select Month
September 2014 &(1)
May 2014 &(1)
April 2014 &(1)
February 2014 &(1)
June 2013 &(1)
May 2013 &(1)
April 2013 &(1)
February 2013 &(1)
January 2013 &(2)
December 2012 &(2)
November 2012 &(1)
September 2012 &(1)
July 2012 &(1)
May 2012 &(2)
January 2012 &(1)
December 2011 &(1)
November 2011 &(2)
August 2011 &(1)
July 2011 &(2)
June 2011 &(1)
May 2011 &(2)
April 2011 &(2)
March 2011 &(2)
February 2011 &(3)
December 2010 &(1)
November 2010 &(3)
October 2010 &(5)
September 2010 &(4)
July 2010 &(1)
June 2010 &(2)
May 2010 &(8)
April 2010 &(7)
January 2010 &(1)
December 2009 &(1)
November 2009 &(3)
October 2009 &(1)
September 2009 &(2)
August 2009 &(4)
April 2009 &(1)
March 2009 &(1)
January 2009 &(2)
December 2008 &(1)
October 2008 &(2)
April 2008 &(4)
March 2008 &(1)
February 2008 &(1)
December 2007 &(3)
September 2007 &(1)
August 2007 &(1)
July 2007 &(2)
June 2007 &(3)
May 2007 &(1)
April 2007 &(1)
March 2007 &(3)
February 2007 &(1)
January 2007 &(1)
November 2006 &(1)
July 2006 &(2)
June 2006 &(1)
May 2006 &(1)
November 2005 &(2)
September 2005 &(1)
August 2005 &(1)
January 2005 &(1)
August 2004 &(1)
April 2004 &(1)
March 2004 &(1)
July 2003 &(1)
March 2003 &(1)
管理 Admi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人装2014年9月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