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期“五七”艺校的学生大学没毕业算什么学历历

上戏艺校今秋招首批普高学历生-青岛报纸电子版
&第06版 要闻?综合
第01版 : 首版第02版 : 特刊第03版 : 特刊第04版 : 特刊第05版 : 特刊第06版 : 要闻?综合第07版 : 世园会特刊第08版 : 国内新闻第09版 : 国际新闻第10版 : 读者在线第11版 : 体 育第12版 : 文 娱第T01版 : 新市北第T02版 : 市北?民生第T03版 : 市北?专题第T04版 : 市北?关注
?普高和职高“零差别”?APEC及APEC系列会议概况?盖奇德成为青岛第51位干细胞捐献?让群众少跑腿让办案更高效??乳品新规本月起实施“假洋品牌”将?我市发布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示范文本?上戏艺校今秋招首批普高学历生?岛城“五一”小长假纳客332万人?道路交通五一“赶考”景区周边“压?客运违章查了19起?明起新疆路启用调流路?小长假城管查处规范各类违法违章2?市北第十届邻居节闭幕??
上戏艺校今秋招首批普高学历生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王丽艳
通讯员&宋&雪&杨&龙
&&&&本报讯&记者日前从西海岸教育部门获悉,青岛上戏艺校今年秋季将招收首批普通高中学历的艺术特色班,届时将成为区内首所设置普职融通专业的学校。
&&&&该普高艺术特色班设置初中毕业起点的专业,目前第一批获准的专业有戏剧影视表演、播音与主持、美术设计与制作,以及戏剧影视文学共4个,学制三年,学生入普高学籍。
&&&&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校校长刘志钢介绍,普高艺术特色班是以文化课占主导的艺术特长班,其学生需完成普高规定的文化课教学内容。根据目前的课程设计,专业课占总课程的20%-30%,其余课程均属于文化课。普高艺术特色班将实行寄宿制、封闭式管理。
&&&&目前,普高艺术特色班的专业考试报名已经展开,报名对象须符合2014年青岛开发区普高报名要求。上戏艺校校园网接受网上报名,考生也可随时到学校现场报名。专业考试将于5月10日、11日在上戏艺校进行。
&&&&除学校的专业考试外,报考普高艺术特色班的考生必须按规定参加2014年青岛市统一组织的中考,且文化成绩在全市最低录取线之上。届时将根据学生的专业考试成绩和文化课成绩择优录取。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57朵“梅花”是如何绽放的——聚焦临汾艺校特色办学之路
■阅读提示
  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旨在表彰取得突出成就的中青年戏剧演员。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是中国戏剧梅花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希望工程。
  近年来,临汾市文化艺术学校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频频获得57朵大小&梅花&奖,在全国独占鳌头,临汾也因此被中国剧协授予&梅花之乡&称号。一所中专学校,艺术之花为何能根深叶茂、芬芳满园?是因为他们把拼搏追求的笃行精神融进历届学生的血液,营造出浓郁的奋发进取、放飞梦想的优质育人生态。
A 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唯能力
  5月27日晚,临汾市文化艺术学校&奚乐飘香&二胡演奏会上,学生们的精彩表演让市民赞不绝口。进入5月,该校&对话太行&水彩写生展、每周举办的师生个人音乐会和文化演出进社区活动,为市民们送上了一道道文化大餐。
  临汾艺校将特色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在艺术传承与发扬光大上做文章,在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上谱新篇。
  人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攀登艺术的高峰常常要从少年抓起。每天夜晚,临汾艺校校园学习排练氛围仍然浓厚:东南角,戏曲班、舞蹈班老师指导学生一招一式;东北角,音乐专业学生两人一组,苦练钢琴;西边静悄悄,像进了一所普通高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们正埋头苦读。
  蒲剧经典折子戏《挂画》中的&跷子功&原为蒲剧老艺术家王存才的绝活,晋陕豫一带的戏迷们当年流传&宁看存才挂画,不坐民国天下&和&宁误秋收打夏,不误存才挂画&之说,此绝技随老先生仙逝而一度失传。临汾艺校教师伊红艳为了重现这一绝技,不知从椅子上摔伤了多少次,在反复揣摩苦练中终于悟出&跷子功&诀窍,12年来手把手传授,培养出了常涛、马春丽、亢航宇3名学生,均以《挂画》一剧分别获得&小梅花金奖&。《挂画》也多次走出国门,受到海外观众赞赏。
  临汾艺校学生年龄跨度大,戏曲班最小的只有9岁,给学生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学校实行校、科二级管理,每天由校领导轮流担任&值班校长&,每个班正、副两名班主任24小时在学生公寓值班,严格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满足部分学生深造需求,开办了实验班,为学生补习文化课。有的学生想创业,学校就开办了普通班,对文化课进行&瘦身&,重点放在实用技术培训上,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唯能力&的良好氛围。
  B 强化特色教育,中专也能成名校
  临汾艺校是我省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靓丽名片,近年来,连续两次在人民大会堂春节团拜会上献演,登上央视戏曲春晚舞台;美术专业水彩画叫响全国画坛,成为这个画种的领跑者。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蒲剧训练班&到今天的&全国重点中专&,临汾艺校半个多世纪的办学积淀,形成了奋发进取、传承艺术、追求梦想的笃行精神,为我省培养了一大批文艺人才,有的还成为享誉全国的知名艺术家。
  临汾艺校虽小但&藏龙卧虎&,集聚着一大批优秀教师,他们术业专攻,爱岗敬业,甘为人梯,薪火相传,使该校成为人才的摇篮。除戏曲舞蹈专业走红外,已有45年历史的美术专业,水彩画在全国独树一帜,12次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性大展,46人33幅作品入选获奖,被载入《中国水彩画史》。在第十届全国美展中,代表我省参展的水彩画全部出自临汾艺校师生之手;在代表国家最高美术学术奖的全国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中,我省共入选6幅作品,其中临汾艺校占到3幅。教务处副主任张青虎为该校留校生,学生期间创作的作品《暖冬》荣获全国首届水彩画艺术金奖,业内人士评价说,在校生能获得如此殊荣,全国实属罕见。
  面对社会发展对各类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临汾艺校积极探索老牌学校向名牌学校的转型之路,充分发挥公办学校正规、全面、系统、负责的公益性质和办学优势,在素质培养和特色教育上做内功,力求使每个学生走出校门都具备人生出彩的本领。
  2013年夏季的一天,临汾艺校演出团在曲沃磨盘岭演出时,后台走进一位农民,央求把他的孩子带走。男孩叫赵华柱,当时15岁,现已在临汾艺校学习蒲剧艺术表演两年,主攻须生,具备了登台表演能力。
  临汾艺校走出的一批批优秀学生,为社会创造了人才红利。任跟心、许爱英、崔彩彩、潘国良等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小号演奏家张新林,大连音乐学院副院长、作曲家芝达林,全国美术水彩画大赛金奖获得者张青虎、高甜等,群星灿烂。由&小梅花&奖获得者班底组成的临汾市小梅花蒲剧团,享誉三晋,走向全国。
C 产学研融合发展,铺就学生成才跑道
  结合临汾市文化强市战略发展要求,临汾艺校紧跟时代步伐,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产学研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每学期,学校都要安排学生外出写生,参加文化&三下乡&演出,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就崭露头角。在号称中国舞蹈&奥斯卡&的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第七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中,该校群舞《我家住在大山中》获得创作优秀奖和优秀表演奖,填补了我省此类节目获奖空白。音乐专业参加全国校园文明风采大赛,获5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学生陈萌参加文化部全国音舞比赛和团中央举办的艺术大赛,两度荣获金奖。今年4月20日,美术科科长冯红宇和专业老师带领40名学生赴河南石板岩山村实地写生7天,创作出80幅生活气息浓郁的作品。
  创新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办学体制,是临汾艺校探索出的一条发展新路。从2012年开始,该校与市眉户剧团、市小梅花蒲剧团等文化团体联合办学,学生毕业后到所签订合同单位就业。2014年,又与山西师大临汾学院强强联手,新增设了学前教育专业,文化课由临汾学院优秀教师担任,音乐、舞蹈、美术、手工等技能课由临汾艺校专业名师传授。全封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今年21岁的贾真真,2013年7月从临汾艺校毕业,在校期间曾以《表花》荣获第18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毕业后选择了襄汾蒲剧团,短短两年时间成了台柱子,先后担任《赵氏孤儿》《金麒麟》《政法委书记》等剧目主角。
  2009届美术专业毕业生杨玉柱,自主创业,在临汾成立了啄木鸟墙绘公司,主要为幼儿园做墙绘,年收入达30万元,眼下正和一帮同学做无框画、3D彩绘、室内个性订制装潢于一体的文化产业。
  校长薛鹏寿说:&文化艺术学校必须创新自身特色,兴趣与成材统一,教学与专长共进,产学研融合提升,路子才能越走越宽广。&
本报记者 李宏伟 本报通讯员 李 森 肖 卉
( 责任编辑: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是初二的学生 我想去 艺校学习 然后考上戏之类的学校 但是家人让我上高中的艺术班 我该怎样做?_百度知道
我是初二的学生 我想去 艺校学习 然后考上戏之类的学校 但是家人让我上高中的艺术班 我该怎样做?
去高中艺术班吧,因为如果去艺校,那么你就只有一条路了,如果去高中艺术班,那么如果艺术方面没有成功,你还能高考上大学啊,你那时也可以去艺术院校啊,自己权衡一下利弊吧...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哈 作为一个大学生 虽不是你们这个专业的 但是 我觉得 在这样一个在乎学历的社会 我们还是需要一些毕业证的 所以 个人建议你先上高中 然后 在高中 考一个更好的艺术学校 那样 不但自己的气质得到提升 而且 以后的发展 会更明亮 你觉得呢姑娘
多听听家长的意见,前提是他们比你懂的多,看的远,但是也要注重自己的兴趣,既然两者斗是艺术类的,那就再权衡下吧,希望帮到你!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艺校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文革时期“五七”艺校的学生算什么学历_百度知道
文革时期“五七”艺校的学生算什么学历
七十年代江青“掺沙子”从全国各地招入艺术院校的学生,譬如电影学院各个专业的学生。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没有什么好算的,毕业证书会注明学历层次吧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文革时期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内容阅读 】
当前位置:->->->内容阅读
毛泽东时代最后的舞者
  来源:中外文摘&&2010年第13期 时间:日
作者:  编辑:王耐
  也许,这是一部在中国不会上演的电影。它讲述的,是特殊年代里,一个中国芭蕾舞演员的特殊遭遇和特殊记忆。而电影主人公李存信,就是那个曾经没有经受住&腐朽资本主义&侵蚀从而&叛逃&祖国的年轻人。因为这部名为《毛的最后的舞者》的电影(Mao&s last dancer),李存信在西方再次成为&名人&。事实上,他的故事一直为许多人津津乐道,他的名字,是对那个时代以及其后政治变迁的最好注解。
  江青校长
  李存信出生的1961年,正是&文革&将始未始的年头。等到上小学,他已经是赤诚的小红卫兵,而第一堂课上,他学会的第一个词语,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是&毛主席万岁&。
  &文革&十年,换算成艺术概念,或可称为样板戏十年。从《红灯记》被&革命化&的那一天开始,整整一代人,开始拥有一模一样的审美情趣,在群智沉默的年代,这种审美被逐渐强化,并最终一统江湖。而对于生活在山东青岛贫远郊区的李存信来说,遥远的北京正在流行的革命,与他丝毫无干,他整天担心的,是自己和六个兄弟能不能吃饱饭的问题,他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正是因为一个叫做江青的女人,而发生彻底的变化。
  1973年,&文革&进入后期,但艺术界的革命激情正酣,由原北京艺术高校组合而成的五七艺术学校更是将江青推举到一个新的高度――她成为这所饱含中国&文革&时期艺术厚望的学校的名誉校长,出现在这个学校中的学生,都是主席的学生、江青的孩子。
  也因为江青首长的关系,五七艺校成了当时中国最有声望而且是全中国唯一全额奖学金的学校。建在田野里,各部门领导均由军队官兵担任,初看上去,这所艺术学校,颇具有革命风范。学校开学前期,为了确保五七艺校的生源质量,江青指示建立专门的工作组,提前下到基层,进行海选。那一年,李存信刚满11岁。
  冬天,除了把自己裹在臃肿的棉衣里,乡下孩子找不到更好的取暖方法。就在他们颤颤巍巍背诵毛主席语录的时候,校长突然带着四个人来到冰冷的教室,每个人都神色严肃,制服上的人造毛向外翻露出来。他们是&毛主席的夫人江青从北京派来的首长&,到青岛的农村,是为了挑选有天分的学生,&去北京学习芭蕾舞和进行文化大革命&。
  &那个学生怎么样?&任课老师在首长们转身离开时这么一指,李存信竟然被选上了。然后,一路经过重重选拔,成为江青校长的学生。
  枪在哪里
  那个年代,一切都因政治的存在失去个性,芭蕾也不能幸免。1973年,江青观摩了这批学生的表演后,对学校领导说:&舞蹈看上去还不错,但枪在哪儿呢?手榴弹呢?它所代表的政治意义又在哪儿呢?&江青所希望的,是能将传统芭蕾同京剧结合在一起――这一幕,仿佛1964年的翻版――当时,毛泽东看了《芦荡火种》后的一系列修改意见,彻底开启了样板戏的辉煌。
  从此,五七艺校的老师对教学大纲做了大幅度改动,在古典芭蕾动作组合之间,穿插了像中国武术动作般刚劲有力的京剧动作。作为动作结束的&亮相&,每个场景学生们必须用视死如归的凝视来结尾,并称之为&闪光的风采&。
  李存信仍清晰地记得,他们为江青表演的第一场样板芭蕾――《常青指路》。&入场,用的是脚跟走快步的京剧舞步。我冲在前面,手中握着手枪,脸朝着观众,一副视死如归的眼神。在舞台中央短暂亮相的时候一丝不能动,不能深呼吸,甚至是眨眼皮都不可以。&然后,戏中的李存信发现自己的枪暴露了,需要用手搔自己的头皮。
  他在表演这一个小动作的时候,总可以听见观众席里传来的窃笑声。&每次听到笑声我就很高兴,后来有人告诉我,江青此刻也笑了。&而为了让这个动作看上去更真实,仅仅这个搔头皮动作,李存信就不知道练习了多少次。
  自由年代
  就这样,样板芭蕾成为李存信7年艺校生涯的&主旋律&。而&文革&,也在7年的跳跃腾挪和旋转中悄悄结束。
  1979年,李存信18岁,这是他留校的最后一年,学生们可以开始公开练习所谓的&艺术&而不用背负&没有全面发展&的指责。一些经过筛选的西方书籍、电影和表演团体开始出现在中国。弄到一本外国书,看上一部外国的&爱情电影&,很快成了&时髦&。对李存信来说,&这额外的一年简直就是收获最大的一年&。
  学生们开始接触到苏联芭蕾老电影,比如《石花》、《天鹅湖》。也看到了像乌兰诺娃、玛雅?普利谢茨卡雅。而就在毕业演出前夕,伦敦节日芭蕾舞团来中国演出。这是在邓小平开放政策下首批来华演出的团体之一,来的那些外国人中有一位18岁的女演员,名叫玛丽?麦坎蒂,当时的李存信无论如何不会想到,十多年后,他们会异地重逢,而玛丽?麦坎蒂会成为他的妻子和孩子们的母亲。
  一口气完成六段独舞后,作为毛泽东时代的最后一代舞蹈人之一,李存信毕业了。也就是这一年,五七艺校停止招生并解散,北京电影学院等一批艺术院校的教学得到恢复。李存信再也不用跳那些紧绷绷的样板芭蕾了。而此时,美国文化代表团的到访,将李存信的命运拉至另一个方向。
  留学美国
  由于表现出色,他获得了去休斯顿芭蕾舞团学习的机会,该团艺术指导本?斯蒂文森十分欣赏他。李存信很快得到了护照和签证――没有人知道斯蒂文森在美国有一些能干的朋友,其中一个是乔治?布什。他的夫人芭芭拉?布什,是休斯顿芭蕾舞团的董事会成员之一。
  就这样,不会说一句英语的李存信,在经过两天的英语突击培训后,穿着从文化部借来的不合身的西装,提着借来的皮箱,踏上了美国国土――那一年,两个芭蕾舞学生出国的消息变成了中国的新闻事件,他们是1949年以来中美之间官派的第一批艺术留学生。
  在美国,李存信知道了芭蕾的不同,知道了艺术的个体和自由的表达。他说,他在舞台上扮演了不止一次的王子,但是&在中国的文化里,我甚至不会表达王子的傲慢&。
  他也惊讶地看到美国人所享受的自由。一天,在更衣室里,一个来自新奥尔良市的学生注意到李存信跳舞包上挂着的毛主席像章。
  &你是否喜欢你们的毛主席?&他问。
  &是的。我热爱毛主席!&李脱口而出。
  &啊,我可不喜欢我们的总统杰米?卡特,他不是个好总统。&
  &嘘!&&&李存信惊慌地看看四周,&你不怕别人听到你这样谈论国家领导人吗?&而当这个学生告诉他,想当下任总统的罗纳德?里根以前是个好莱坞的演员时,显而易见,李存信随身携带的英汉词典解决不了任何疑问。
  而之前所有对于腐朽资本主义舸怕想像,被一幅完全不同的图片所替代,曾经最憎恨的敌人和它的社会制度竟然引起了心中的渴望。李存信觉得害怕而迷惘。该相信谁呢?是
  共产主义教育,还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什么毛主席不告诉中国人民这些关于美国的真相?为什么中国那么穷?为什么美国如此繁荣?
  实践过了自由的生活,李存信欺骗不了自己。对于自己仅仅在美国呆了六周就变得如此犹豫不决,他感到惊讶。第一次短暂的美国体验结束后,他在回程的飞机上问自己:你是否仍然愿意为了毛主席去死呢?
  叛逃风波
  1979年11月,比原先的计划推迟了一个多月后,李存信第二次离开中国,这一次,他要代表北京舞蹈学院在美国待上整整一年,然后,返回中国,重新振兴搁浅多年的芭蕾教育。
  但是,一切都随着一段爱情的来临而发生了猝不及防的变化――为了此生第一份爱,李存信在临回中国的前三天&叛逃了&。他说,他到现在也不后悔。
  时间很快就到了1981年4月,是回国的时候了。这个节骨眼上,20岁的李存信却揣着一个惊天秘密――他和美国姑娘伊丽莎白坠入了爱河,并天真地要带她回中国。但是,中国领事馆拒绝了这一请求。于是,20岁的李存信选择与伊丽莎白秘密结婚,并决定为了爱情留在美国。他拿起电话,对本?斯蒂文森说:&本,我结婚了,先不回中国了。&
  这个决定,无疑一记耳光,好半天,本?斯蒂文森的声音过来了:&你必须回中国。明天!&李存信的这一决定,必然影响休斯顿芭蕾舞团和北京舞蹈学院的学术交流。而为了去中国驻休斯顿领事馆解释整个&叛逃&事件,李存信被扣在领事馆里整整21个小时。
  惊动高层
  对于李存信而言,那真是此生最为漫长的21个小时。他非常恐惧,但是内心又充满勇气,&连活着都不能保证,还有什么好怕的呢?&对于那个小房间外面所发生的事情,他一无所知。中国领事馆的人轮番游说,希望能够用党国的信念打动李存信。
  而房间外,李存信的律师查尔斯接到了李洁明(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里负责亚洲事务,后来担任过驻华大使)从白宫打来的电话――里根总统托他询问事件的进展。与此同时,身在白宫的副总统布什的电话接通了北京中南海,他要向邓小平求助。后来,乔治-布什告诉李存信,关于&叛逃&一事,邓表现得十分开明,表示:要尊重李本人的选择。
  正是这通电话,让李存信获得自由。然而,此后长达9年,李存信都没被允许回家探亲,他和自己的父母兄弟彻底失去联系,不知对方死活。他是一个从此&没有国家,没有人民&的人,为了爱情和自由,李存信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那一代人
  毫无疑问,彼时的李存信经受的是巨大的孤独,他失去了国家,也因现实的残酷而失去了第一次婚姻。唯有芭蕾依然对他不离不弃――在休斯顿芭蕾舞团的几年里,李存信获得了世界芭蕾舞蹈大赛的一枚铜奖和两枚银奖,并被《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十大优秀芭蕾舞演员之一。
  巧合的是,几年后,当中国芭蕾舞团赴美国演出,李存信亲眼目睹自己过去的同学以申请政治避难的方式选择叛逃祖国。再后来,曾和他一起被派往美国留学的张卫强,也于1987年前往加拿大芭蕾舞团并被挽留至今。再后来,艺术家如何选择国籍已是个人自由,而李存信曾为此遭遇的痛苦和动荡,没有再重演。
  1995年,李存信退出了芭蕾舞团。退役前,他用了两年半上夜校拿到金融文凭,现在已经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股票公司的经理人之一。而他当年在五七艺校的许多同学,亦纷纷离开芭蕾舞界下海经商,在中国,这样改行的人有成千上万。
  (摘自《国际先驱导报》)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
┊  ┊  ┊
天下韶山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 湖南省韶山管理局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结业证算什么学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