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戊灵除草剂能用于芝麻除草吗

除草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0.5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杂​草​课​件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3.7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胡萝卜化学除草剂有那些及如何应用
来源:金农网&&&&发布时间: 15:01:20
  胡萝卜化学除草剂有那些及如何应用:
  (1)胡萝卜化学除草剂仲丁灵(dibutralin、butralin)]&&& 48%乳油
  ◎使用范围 ◎
  ◎用药量:每公顷用48%地乐胺3.0~4.5升,沙质土用低量,粘质土用高量。
  ◎使用时期:胡萝卜播种前施药。
  ◎防治对象:稗草、马唐、野燕麦、狗尾草、金狗尾草、臂形草、猪毛菜、黎、芥菜、菟丝子等一年生禾本科和某些阔叶杂草。
  ◎使用技术:采用混土施药法施药。每公顷喷液量200~50O升。施药后把地乐胺混入5~7厘米土中,用双列圆盘耙混土,耙深6~10厘米,交叉耙一遍,第二次耙应与第一次把成垂直方向,两次耙深一致;车速每小时6千米以上。
  ◎混用◎
  ◎轮作:对后茬作物安全。胡萝卜田化学除草剂的应用
  (2)胡萝卜化学除草剂异丙甲草胺(metolachlor)]&&& 72%乳油
  ◎使用范围 ◎
  ◎用药量:每公顷用72%都尔乳油1.5~3.O升。南方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用低药量,东北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及剽质土用高药量。
  ◎使用时期:胡萝卜播后苗前,播后5天之内施药。
  ◎防治对象:稗草、狗尾草、金狗尾草、牛筋草、早熟禾、野黍、画眉草、臂形草、黑麦草、稷、虎尾草、鸭两草、芥菜、小野芝麻、罗氏草、油莎草(在沙质土和壤质土中)、水棘针、香薷、菟丝子等,对假高粱、柳叶刺蓼、酸模叶蓼、萹蓄、鼠尾看麦娘、宝盖草、马齿苋、繁缕、藜、小藜、反枝苋、猪毛菜、辣子草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
  ◎使用技术:喷液量每公顷人工600~750升,拖拉机2OO升以上。
  ◎混用◎
  ◎轮作:对后茬作物安全。
  (3)胡萝卜化学除草剂氟乐灵(trifluralin)]&&& 48%乳油
  ◎使用范围 ◎
  ◎用药量:每公顷用48%氟乐灵1.5升。
  ◎使用时期:胡萝卜播种前施药。
  ◎防治对象:稗草、狗尾草、马唐、千金子、牛筋草、大画眉草、早熟禾、雀麦、马齿苋、藜、萹蓄、猪毛菜、蒺藜草等。
  ◎使用技术:喷液量每公顷人工450~750升,拖拉机200升以上。施后2小时内混入5~7厘米土中,用双列圆盘耙耙地混土,耙深6~10厘米,车速每小时6千米以上,交叉耙一遍。
  ◎混用◎
  ◎轮作:对后茬作物安全。
  (4)胡萝卜化学除草剂高效氟吡甲禾灵(haloxyfop-R-methyl)][]&&& 10.8%乳油
  ◎使用范围 ◎
  ◎用药量:10.8%高效盖草能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3~4叶期,每公顷用375~450毫升;4~5叶期,每公顷用450~525毫升;5叶期以上,用药量适当酌加。防治多年生禾本科杂草,3~5叶期,每公顷用600~900毫升。
  ◎使用时期:胡萝卜苗后从杂草出苗至生长盛期均可施药。在杂草3~5叶期施用效果最好。最好在禾本科杂草出齐时施药,以免后期杂草长出而不得不二次施药,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防治对象: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稗草、狗尾草、马唐、野燕麦、牛筋草、野黍、千金子、早熟禾、看麦娘、黑麦草等。多年生禾本科杂草有匍匐冰草、偃麦草、假高粱、芦苇、狗牙根等。
  ◎使用技术:人工背负式喷雾器每公顷喷液量300~450升,拖拉机牵引或悬挂式喷雾器100~200升。高效盖草能单用喷液量用低量,与防治阔叶除草剂混用时用高量。不要使用超低容量喷雾,以免因药液飘移造成邻近地块禾本科作物受害,以及因飘移和挥发导致药效降低。
  ◎混用◎
  ◎轮作:对后茬作物安全。
  ◎注意事项: 施药时注意风速、风向,不要使药液飘移到、、水稻等作物四,以免造成药害。
  (5)胡萝卜化学除草剂精吡氟禾草灵(fluazifop-p-butyl)]&&& 15%乳油
  ◎使用范围 ◎
  ◎用药量:防治2~3叶期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每公顷用15%精稳杀得5O0~750毫升;防治4~5叶期,每公顷用750~1000毫升;防治5~6叶期,每公顷用1.0~1.2升。杂草叶龄小用低药量,叶龄大用高药量;在水分条件好的情况下用低药量,在干旱条件下用高药量。防治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如 20~60厘米的芦苇,每公顷用2.0升。
  ◎使用时期:胡萝卜苗后,禾本科杂草3~5叶期。
  ◎防治对象:稗草、野燕麦、狗尾草、金色狗尾草、牛筋草、看麦娘、千金子、画眉草、雀麦、大麦属、黑麦属、稷属、早熟禾、狗牙根、双穗雀稗、假高粱、芦苇、野黍、白茅、匍匐冰草等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
  ◎使用技术:全田施药或苗带施药均可。喷液量为人工背负式喷雾器每公顷225~300升,拖拉机喷雾器100~15O升。长期干旱无雨、低温和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5%时不宜施药。一般选早晚施药,上午10时至下午3时不应施药。施药前应注意天气预报,施药后应2小时内无雨。长期干旱若近期有雨,待雨后田间土壤水分和湿度改善后再施药,或有灌水条件的在灌水后再施药。虽然施药时间拖后,但药效比雨前或灌水前施药好。
  ◎混用◎
  ◎轮作:对后茬作物安全。
  ◎注意事项:施药时注意风速、风向,不要使药液飘移到小麦、玉米、水稻等禾本科作物田,以免造成药害。
  (6)胡萝卜化学除草剂精喹禾灵(quizalofop-p-ethyl)]&&& 5%乳油
  ◎使用范围 ◎
  ◎用药量:一年生禾本科杂草3~5叶期,每公顷用5%精禾草克750~900毫升。防治金狗尾草、野黍每公顷用900~1000毫升。杂草叶龄小、杂草生长茂盛、水分条件好时用低药量,杂草大及在干旱条件下用高药量。
  ◎使用时期:胡萝卜苗后,禾本科杂草3~5叶期。
  ◎防治对象:野燕麦、稗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马唐、野黍、牛筋草、看麦娘、画眉草、千金子、雀麦、大麦属、多花黑麦草、毒麦、稷属、早熟禾、双穗雀稗。狗牙根、白茅。匍匐冰草、芦苇等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
  ◎使用技术:全田施药或苗带施药均可。喷液量为人工背负式喷雾器每公顷225~300升,拖拉机喷雾器75~1O0升。长期干旱无雨、低温和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5%时不宜施药。一般选早晚施药,上午10时至下午3时不应施药。施药前应注意天气预报,施药后应2小时内无雨。长期干旱若近期有雨,待雨后田间土壤水分和湿度改善后再施药,或有灌水条件的在灌水后再施药。虽然施药时间拖后,但药效比雨前或灌水前施药好。
  ◎混用◎
  ◎轮作:对后茬作物安全。
  ◎注意事项:施药时注意风速、风向,不要使药液飘移到小麦、玉米、水稻等禾本科作物田,以免造成药害。
  (7)胡萝卜化学除草剂甲草胺(alachlor)&&& 43%乳油
  ◎使用范围 ◎
  ◎用药量:每公顷用48%拉索3.0升。东北地区在土壤有机质含量3%以下,砂质土每公顷用48%拉索乳油4.豆升,壤质土用5.25升,黏质士用6.0升;土壤有机质3%以上,砂质土每公顷用48%拉索5.25升,壤质土用6.0升,黏质土用7.1升。
  ◎使用时期:胡萝卜播后苗前,播种后5天内施药。
  ◎防治对象:稗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马唐、牛筋草、秋稷、毛线稷、宽叶臂形草、钝叶臂形草、鸭两草、菟丝子、马齿苋、藜、小藜、春蓼、柳叶刺蓼、酸模叶蓼、辣子草、反枝苋、轮生粟米草、龙葵、豚草、刺黄花稔等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
  ◎使用技术:喷液量每公顷人工600~750升,拖拉机200升以上。
  ◎混用◎
  ◎轮作:对后茬作物安全。
  (8)胡萝卜化学除草剂恶草酮(oxadiazon)]]&&& 25%乳油
  ◎使用范围 ◎
  ◎用药量:每公顷用25%农思它1.2~1.5升。
  ◎使用时期:胡萝卜播后苗前,播后5天内施药。
  ◎防治对象:马唐、野黍、秋稷、狗尾草、稗草、野西瓜苗、马齿苋、苘麻、反枝苋、藜、裂叶牵牛、圆叶牵牛、刺黄花稔、猩猩草、大果田菁等。
  ◎使用技术:喷液量每公顷人工600~75O升,拖拉机2O0升以上。
  ◎混用◎
  ◎轮作:对后茬作物安全。
  (9)胡萝卜化学除草剂稀禾定(sethoxydim)]&&& 12.5%机油乳剂、20%乳油
  ◎使用范围 ◎
  ◎用药量: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2~3叶期,每公顷用12.5%拿捕净机油乳剂或20%拿捕净乳油1.O升;4~5叶期用1.5升;6~7叶期用2.0 升。在干旱条件下,用药量12.5%拿捕净同上;20%拿捕净乳油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2~3叶期每公顷用1.5升。20%拿捕净中加入2.0~2.5升柴油能提高药效,可减少20%~30%用药量。在干旱条件下,拿捕净机油乳剂用常量也能获得稳定的药效。防治多年生禾本科杂草3~5叶期,每公顷用 12.5%拿捕净机油乳剂或20%拿捕净乳油3.0~5.0升。
  ◎使用时期:胡萝卜苗后,禾本科杂草3~5叶期。
  ◎防治对象:稗草、野燕麦、狗尾草、金狗尾草、马唐、看麦娘、千金子、雀麦、毛雀麦、芒稷、画眉草、臂形草、旱雀麦、龙爪茅、秋稷、牛筋草、野黍、大麦属、黑麦属、狗牙根、芦苇、白茅、匍匐冰草、假高粱等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
  ◎使用技术:全田施药或苗带施药均可。人工背负式喷雾器每公顷喷液量150~3O0升,拖拉机喷雾机75~100升。水分适宜、空气相对湿度大、杂草生长旺盛,有利于拿捕净的吸收和传导。施药应选早晚气温低时进行,中午气温高时应停止施药。大风天不要施药,施药时风速不要超过每秒5米。施药时注意不要使药液飘移到小麦、玉米、水稻等禾本科作物田,以免造成药害。施药前要注意天气预报,施药后需间隔2~3小时降雨才不影响药效。在空气相对湿度大的条件下也可进行超低容量喷雾。
  (10)胡萝卜化学除草剂[扑草净(prometryne)][]&&& 50%可湿性粉剂
  ◎使用范围 ◎
  ◎用药量:每公顷用50%扑草净1.5~3.O千克。
  ◎使用时期:胡萝卜播后苗前,播后5天之内施药。
  ◎防治对象:稗草、马唐、牛筋草、画眉草、千金子、早熟禾、狗尾草、金狗尾草、藜、反核苋、凹头苋、酸模叶蓼、柳叶刺蓼、繁缕、大爪草、荠菜、野芥、苘麻、鼬瓣花、野芝麻、水苏、假酸浆、龙葵、婆婆纳、豚草、鬼针草、苍耳、辣子草、苣荬菜、千里光、车前、甘薯属等。
  ◎使用技术:喷液量每公顷人工600~750升。拖拉机200升以上。
  ◎混用◎
  ◎轮作:对后茬作物安全。
  (11)胡萝卜化学除草剂二甲戊灵(pendimethalin)&&& 33%乳油
  ◎使用范围 ◎
  ◎用药量:每公顷用33%施田补1125毫升。东北地区土壤有机质1.5%以下,砂质土每公顷用33%施田补2.4升,壤质土用3.0升,黏质土用4.0升;土壤有机质1.5%以上,砂质土每公顷用33%施田补3.0升,壤质土用4.0升,劲质士用5.0升。
  ◎使用时期:胡萝卜播后苗前,播后5天之内施药。
  ◎防治对象:稗草、狗尾草、早熟禾、看麦娘、秋稷、马唐、野黍、臂形草、荠菜、猪殃殃、异型莎草、藜、反枝苋、凹头苋、马齿苋、繁缕、卷茎蓼、酸模叶蓼、柳叶刺蓼、荨麻、酢浆草、地肤等。
  ◎使用技术:喷液量每公顷人工300~600升,拖拉机200升以上。在干旱条件下施后应混土2~3厘米。
  ◎混用◎
  ◎轮作:对后茬作物安全。
  (12)胡萝卜化学除草剂烯草酮(clethodim)&&& 12%乳油
  ◎使用范围 ◎
  ◎用药量: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每公顷用12%收乐通525~600毫升,当杂草小或施药时田间水分好、杂草生长旺盛、空气相对湿度大时用低药量;杂草叶龄大、田间干旱、空气相对湿度低时用高药量。
  ◎使用时期:胡萝卜苗后,禾本科杂草3~5叶期。
  ◎防治对象:野燕麦、稗草、狗尾草、金狗尾草、大狗尾草、早熟禾、多花千金子、丛生千金子、虮子草、狗牙根、龙爪茅、马唐、升马唐、止血马唐、看麦娘、毒麦、洋野黍、黍、特克萨斯稷、毛线稷、宽叶臂形草、牛筋草(蟋蟀草)、匍匐冰草、芒稗、红稻、罗氏草、野高粱、假高粱、野黍、多枝乱子草、自生玉米、芦苇。
  ◎使用技术:全田施药或苗带施药均可。人工背负式喷雾器每公顷喷液量150-450升,拖拉机喷雾机75~150升。在禾本科杂草4~7叶期,雨季来临田间湿度大,用较低药量也能获得好的药效。
  ◎混用◎
  ◎轮作:对后茬作物安全。
  ◎注意事项:施药时注意风速、风向,不要使药液飘移到小麦、玉米、水稻等禾本科作物田,以免造成药害。
  (13)胡萝卜化学除草剂精恶唑禾草灵(fenoxaprop-p-ethyl)]&&& 16.9%水乳剂、8.05%乳油
  ◎使用范围 ◎
  ◎用药量:防除种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马唐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每公顷用 6.9%威霸750~900毫升或8.05%威霸乳油600~75O毫升。防治野燕麦每公顷用6.9%威霸900~1050毫升或8.05%威霸乳油 750~90O毫升。施药时杂草小。土壤水分好、空气相对湿度大用低药量,杂草大、土壤水分少、干旱条件下用高药量。
  ◎使用时期:胡萝卜苗后,禾本科杂草3~5叶期。
  ◎防治对象:野燕麦、稗草、金狗尾草、狗尾草、马唐、稷属、早熟禾、看麦娘、千金子、牛筋草、画眉草、蒺藜草、剪股颖、虎尾草、野高粱、假高粱、狗牙根、黑麦属、臂形草等一年(14)胡萝卜化学除草剂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
  ◎使用技术:威霸浓乳剂黏度大,附着力强,易粘在杂草叶面上,配药时一定要先加少量水充分搅均匀后再倒入喷雾器中,混合好以后再喷雾。全田喷雾或苗带施药均可。人工背负式喷雾器喷液量每公顷300~375升,拖拉机牵引喷雾机 200升。不要用超低容量喷雾器或背负式机动喷雾器,以及东方红-18型等超低容量喷雾机喷雾。人工施药应选择扇形喷嘴,顺垄施药,一次一条垄,固定喷头高度、压力、行走速度,防止左右甩动施药,以保证喷洒均匀。
  ◎混用◎
  ◎轮作:对后茬作物安全。
  ◎注意事项:施药时注意风速、风向,不要使药液飘移到小麦、玉米、水稻等禾本科作物田,以免造成药害。
(靖梅)(责任编辑:董艳雪)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兴农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农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农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金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合作网站“金农网”提供,未经金农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兴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管理协调部 电话:8
由于地址不明等原因,本网使用部分文字、摄影作品报酬未能及时支付,在此深表歉意,相关权利人可与黑龙江金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系解决”。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群力第四大道天鹅湾写字楼7层金农网,邮编:150070,电话:8,传真:8
站内精彩推荐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全球十大除草剂的市场与展望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摘要 针对南阳盆地芝麻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在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开展了芝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经过品种筛选、"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南阳盆地芝麻栽培技术研究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 针对南阳盆地芝麻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在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开展了芝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经过品种筛选、密度、播期、打顶、化学除草剂筛选、病害药剂筛选等多项试验,研究出适宜南阳种植的关键性技术措施,然后组装配套,形成一套芝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为芝麻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论文网 /8/view-4654973.htm  关键词 芝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河南南阳   中图分类号 S56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9-03   南阳盆地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适合芝麻生长。芝麻是南阳盆地重要的优质油料作物和出口创汇农产品,也是南阳盆地发展农业外向型经济的优势作物之一。南阳盆地芝麻常年种植面积6万hm2左右,占油料作物种植面积的20%左右,芝麻总产7万t左右,在全国芝麻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然而,南阳盆地芝麻生产上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芝麻品种多乱杂,专用性差,种植分散,产品一致性差。二是芝麻生育期间灾害性天气较多,涝害严重,品种抗病耐渍性差,导致产量低而不稳。三是耕作栽培管理粗放,播期偏晚,施肥不当,病虫草害严重,缺乏优质高产规范化种植技术[1-2]。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南阳芝麻产业的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在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开展了南阳生态区芝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经过品种筛选、密度、播期、打顶、化学除草剂筛选、病害药剂筛选等多项试验,研究出适宜南阳种植的关键性技术措施,然后组装配套,形成一套芝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1 芝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1.1 芝麻新品种筛选试验   试验参试品种10个:豫芝4号、豫芝11号、郑芝05N01、郑芝98N09、驻芝11号、驻芝15号、舆芝2018、漯芝12号、漯芝16、皖芝02062。以豫芝4号为对照(CK)。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行距0.4 m,小区面积12 m2,留苗15万株/hm2。   该试验平均产量为754.23 kg/hm2,产量变幅为561.19~955.76 kg/hm2。经方差分析,品种间差异达显著水平。郑芝98N09平均产量为955.76 kg/hm2,比对照豫芝4号增产22.8%,产量差异极显著;豫芝11号平均产量为915.52 kg/hm2,比对照增产17.6%,产量差异极显著。郑芝98N09与豫芝11号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与其余品种之间差异显著,这2个品种为最优品种,试验变异系数为3.75%(表1)。   1.2 芝麻不同品种抗病性鉴定试验   2009年收集河南、安徽、湖北等省芝麻品种豫芝11号、郑芝98N09、舆芝2018、驻芝11、漯芝12、中芝9号、皖芝15等87份,进行病害接种鉴定。播种前人工进行枯萎病和茎点枯病病原菌接种。试验按间比法排列,2次重复,每份材料种4 m2,栽培密度为15万株/hm2。出苗后每5 d调查1次,调查枯萎病和茎点枯病的病株数及病级。   研究分析表明:在87份抗病性鉴定材料中,豫芝11号和郑芝98N09 2个品种对茎点枯病和枯萎病抗性较好。豫芝11号抗枯萎病,中抗茎点枯病,其枯萎病病情指数为3.61,茎点枯病病情指数为6.58;郑芝98N09中抗枯萎病,中抗茎点枯病,其枯萎病病情指数为6.69,茎点枯病病情指数为7.86。这2个品种为最优筛选品种。   1.3 芝麻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试验   试验于年连续进行2年,试验设播期和密度2个因素。播种期设4个处理,分别为:6月1日(A1)、6月10日(A2)、6月20日(A3)、6月30日(A4)。种植密度设6个处理,分别为:7.5万株/hm2(B1)、15.0万株/hm2(B2)、22.5万株/hm2(B3)、30.0万株/hm2(B4)、37.5万株/hm2(B5)、45.0万株/hm2(B6),处理组合24个,3次重复,试验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小区面积12 m2,具体见表2。   2年试验平均产量为596.20 kg/hm2,产量变幅为87.22~1 357.22 kg/hm2。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不同播种期间、不同密度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芝麻产量随播种期的推迟而急剧下降,密度在7.5万~30.0万株/hm2范围内产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密度超过30.0万株/hm2,产量随密度增大而减少。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夏芝麻播期越早越好,种植密度以30.0万株/hm2为宜(表2)。   1.4 芝麻不同时期打顶试验   试验以郑芝98N09为参试品种,设5个打顶时间,分别为7月31日、8月5日、8月10日、8月15日、对照(不打顶)。3次重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法排列,行距0.4 m,小区面积10 m2。   该试验6月4日铁茬人工开沟条播,9月4日收获。试验平均单产1 311.4 kg/hm2,产量变幅为1 257~1 347 kg/hm2。经方差分析,品种间差异不显著。8月10日打顶的芝麻平均产量为1 347 kg/hm2,比对照增产7.16%,居试验第1位,为最优处理。试验变异系数为3.80%(表3)。   1.5 芝麻田杂草防治试验   为了筛选芝麻田播后芽前和生长期杂草防治的除草剂,设置了播后芽前除草剂和苗期除草剂2类试验。   芝麻播后芽前除草剂:50%乙草胺、960 g/L精异丙甲草胺(金都尔)、330 g/L二甲戊灵(施田补)、50%敌草胺、空白对照。   芝麻苗期除草剂:48%灭草松(苯达松)水剂、10.8%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高效盖草能)、空白对照。   4次重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 m2。试验品种为郑芝98N09。6月11日播种,6月12日喷施播后芽前除草剂,6月26日喷施苗期除草剂。
  芽前除草剂喷施后7、14、21、28 d分4次进行调查;苗期除草剂喷施前调查杂草种类及数量,喷药后7、14、21、28 d分4次进行调查。调查每种杂草种类和数量。研究分析表明,播后芽前除草剂以乙草胺防效最好,防效达92.5%。芝麻苗期除草剂以高效盖草能防效最好,防效达84.0%。   1.6 芝麻防病药剂筛选试验   为了筛选对芝麻土传病害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设置了芝麻药剂拌种和生长期施药防治2类试验。   芝麻药剂拌种设5个处理,分别为:70%甲基托布津、NEB、12.5%特普唑、适乐时、对照。芝麻出苗后每5 d调查1次,调查芝麻总株数、病株数、病级和死株数。   芝麻生长期施药设5个处理,分别为:70%甲基托布津、70%代森锰锌、12.5%特普唑、甲霜灵锰锌、对照。喷药前调查病情基数,施药后10 d调查防治效果。   4次重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6 m2。小区之间间隔0.4 m,试验品种为郑芝98N09,6月2日播种。   研究分析表明:70%甲基托布津和甲霜灵锰锌对芝麻病害有较明显的防治效果。其中,70%甲基托布津对枯萎病防效为61.2%,对茎点枯病防效为56.4%;甲霜灵锰锌对叶部病害防效达85.7%。这2种药剂为芝麻病害防治筛选药剂。   2 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2.1 选择优良品种,做好种子处理   2.1.1 选择良种。芝麻品种筛选试验得出,郑芝98N09和豫芝11号较适合南阳盆地种植,因此芝麻品种应选择豫芝11号和郑芝98N09 2个品种。   2.1.2 种子处理。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使种子提前出苗,播种前需进行晒种和药剂消毒等种子处理。一是选种:采用风选或水选方法,选择籽粒饱满、无霉变的优良种子。二是晒种:选择晴天上午,把种子摊在干燥向阳的土场上或草席上,连续翻晒2~3 d。切忌在水泥地面或金属容器内晒种,以免高温灼伤种子。三是药剂消毒处理:芝麻有些病害是靠种子带菌或土壤持菌传播的。因此,为了预防芝麻病害,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杀死种子所带病菌,预防土壤中病源侵染[3-4]。药剂消毒处理的方法主要有浸种和拌种2种。浸种:用55 ℃温水浸种10~15 min,或用0.5%硫酸铜水溶液浸种30 min。拌种:用0.1%~0.3%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拌种。   2.2 精细整地,沟厢种植   芝麻种子小,本身贮藏的养分不多,幼芽细嫩,顶土力弱;芝麻生长喜温怕渍,特别对渍害、干旱、大风的抵抗能力较差。因此,为了达到一播全苗,减少生长中后期的不利影响,就要选好地和整好地。   2.2.1 选地。芝麻地要选择土质优良、地势高燥平坦、排灌方便、质地轻松、通气透水性能较好、不重茬的砂壤土、壤土或砂姜黑土地块。   2.2.2 轮作倒茬。芝麻的病害多为土壤传播,病菌在土中可存活若干年,连年种植芝麻为病菌创造了繁殖条件,因而病害加重,植株发育不良,严重影响产量[5]。因此,芝麻不能重茬和烂茬,要合理进行轮作倒茬,每3年轮作1次。   2.2.3 整地。春芝麻适耕期长,能够精细整地。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灭茬深耕,翌年春天进行耙耱,在播种前10~15 d进行施肥且耙地整平,达到上虚下实。夏芝麻适耕期短,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用施耕机浅耕灭茬,深度通常在15 cm左右,使土壤细碎疏松,表面平整,达到上虚下实,以利于出苗。麦收后如遇降雨,可采用“铁茬”免耕直播。   2.2.4 开好沟厢。整地后,应根据地势、地形,用犁开沟作厢。厢宽3~5 m,沟深0.20~0.23 m,沟宽0.27~0.33 m。地块超过50 m的要增挖腰沟,使厢沟、腰沟、围沟“三沟”相通,并确保和地外排水沟、排水渠相连。排渍方便,使雨天明水能排,暴雨后田面基本无明水;暗水能控,旱天能浇。   2.3 精细播种   芝麻不同播期试验得出,南阳春芝麻播种适宜时间是5月10—20日。夏芝麻播期越早越好,最迟不能超过6月15日。芝麻播种有条播、撒播、点播等方式,以条播为好。条播:用动力条播机或畜力条播器播种。为使播种均匀,可掺入同芝麻大小、密度相似的有机肥、碎土粒或炒熟的陈芝麻混合进行。播种量一般为6.0~7.5 kg/hm2,精量播种用种量3.0~4.5 kg/hm2。   芝麻宜浅播,播种深度以3~4 cm为宜,过深过浅均会影响芝麻出苗,造成芝麻缺苗断垄。播种后用抹耙及时镇压,以使种子和土壤紧密接触,提高土壤水分,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出苗率,确保一播全苗。   2.4 合理密植   经芝麻不同密度试验得出,芝麻合理种植密度应为30万株/hm2。因此,种植芝麻时应采取等行距条播,以行距20.0 cm,株距16.7 cm为宜。   2.5 化学除草   芝麻苗小,生长缓慢,田间杂草较多。在多雨季节,当人工不能及时铲除杂草时,可选择化学除草剂进行除草,达到省工、节本、保苗的效果。芝麻田化学除草剂分芽前除草剂和茎叶除草剂2类。①播后芽前除草剂选择:芝麻播后芽前除草剂筛选试验分析得出,乙草胺对芝麻播后芽前除草效果较好。因此,可在芝麻播种后立即用50%乙草胺1.8 L/hm2对水750 kg/hm2均匀喷雾地表,可有效控制稗草、狗尾草、马唐、牛筋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对马齿苋、荠菜、蓼、藜等双子叶杂草也有一定的防除作用。②茎叶除草剂选择:芝麻茎叶除草剂筛选试验分析得出,高效盖草能对芝麻苗期除草效果较好。因此,在芝麻出苗后,大部分禾本科杂草处于3~4叶时,用10.8%高效盖草能乳油300~450 mL/hm2对水750 kg/hm2稀释后均匀喷雾即可。   2.6 合理施肥
  芝麻施肥应统筹考虑既定的产量目标、各生育阶段需肥特点、土壤测肥结果、品种特性、栽培条件等因素,制定适宜的科学施肥计划,做到测土配方,以需定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芝麻合理施肥应重施底肥,巧追蕾肥[6]。   2.6.1 施足底肥。由于芝麻根系分布浅,底肥宜浅施、集中施。在播种前施入三元素复合肥(15-15-15) 450~750 kg/hm2,或施过磷酸钙600~750 kg/hm2,钾肥75.0~112.5 kg/hm2,尿素60~75 kg/hm2或碳酸氢铵300 kg/hm2。   2.6.2 蕾期追肥。芝麻现蕾以后,根系吸收能力增强,植株的生长速度加快,对养分的需要量显著增加,必须适时追施蕾花肥。在芝麻蕾期追施尿素75.0~112.5 kg/hm2。   2.6.3 叶面施肥。芝麻中后期,选睛朗天气,用1%尿素液、0.3%~0.4%磷酸二氢钾液或0.1%硼肥等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施,每5~7 d喷1次,连续喷2~3次。   2.7 田间管理   2.7.1 苗期管理。芝麻田间管理主要在苗期,管理重点任务是疏苗、间定苗,防治地下害虫和渍涝害的发生。苗期管理一定要抓早,防止苗荒、草荒。出苗后,应进行查苗补种,并及时间定苗。芝麻长出第1对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把苗子疏开。芝麻长出2~3对真叶进行第2次间苗。芝麻长出第4~5对真叶时进行定苗。苗期管理应以控为主,控中有促,促根蹲苗,使芝麻幼苗生长茁壮。   2.7.2 中期管理。既要充分满足芝麻植株迅速生长及大量开花结蒴对水分、养分的需求,又要防止芝麻因生长发育失调而植株徒长,落花落蒴。及时中耕除草,及时排、灌水,以及防治病虫害。此期芝麻对土壤水分反应最敏感,既怕渍涝,又不耐长期干旱,因此必须注意灌溉和排水。要及时进   行中耕培土,封根,使行间和株间不积水。在雨季到来之前,整理厢沟整理,修好排水系统,疏通沟渠,做到雨天明水能排,暴雨后田面上基本无明水;暗水能滤,干旱能灌。   2.7.3 后期管理。主要是降低无效生育及无效营养消耗,促进中上部籽粒充实,增加粒重,提高芝麻产量和品质。主要措施是适时打顶,严禁掐叶。   适时打顶是芝麻优质高产的关键性措施之一,能降低无效生育及无效营养消耗,提高芝麻产量和品质,能使芝麻增产7%以上。因此,要适时打顶。经芝麻打顶试验分析得出,芝麻适宜打顶时期是封顶期,即芝麻主茎顶端叶节簇生,近乎停止生长时打顶为宜。一般夏芝麻封顶期是初花后20 d,即8月上旬,春芝麻封顶期是初花后30 d,即7月下旬至8月初。因此,夏芝麻打顶日期是8月上旬,春芝麻打顶日期是7月下旬至8月初。芝麻打顶方法是在晴天上午用手指或剪子掐去顶部生长点,掐掉的长度一般不超过1 cm。   2.8 病害防治   芝麻病害主要有枯萎病、茎点枯病、疫病和叶枯病,苗期、花期都可发病,雨水多时,低洼地块发病比较重。芝麻病害严重影响芝麻产量和品质,是芝麻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重视芝麻病害的防治。①农业防治。选择优质高产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减少越冬菌源、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健苗、采用沟厢种植。②药剂防治。芝麻防病药剂试验表明,甲基托布津和甲霜灵锰锌对芝麻病害有较明显的防治效果,因此可用甲基托布津、甲霜灵锰锌进行拌种和喷雾防治。一是种子拌种:在播种前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 g拌种子500 g,或用0.1%~0.3%多菌灵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可有效预防病害。二是药剂防治:在芝麻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叶片喷雾,每隔7 d喷1次,连喷3次,可有效预防和遏制芝麻枯萎病、茎点枯病和疫病。   2.9 适时收获   2.9.1 芝麻成熟标志。植株由浓绿变为黄色或黄绿色,全株叶片除顶梢部外几乎全部脱落,茎顶4~6 cm呈青黄,下部蒴果种子充分成熟,种皮呈现品种固有色泽,中部蒴果灌浆饱满,上部蒴果种子进入乳熟后期,最下部有2~3个蒴果轻微炸裂,即芝麻终花后20 d左右,此时收获,芝麻的品质较为理想。   2.9.2 芝麻收获。芝麻成熟后,趁早晚收获,避开中午高温阳光强烈照射,这样可以减少下部裂蒴掉子或病死株裂蒴造成的损失。采用人工镰刀割刈法。收获部分提前裂蒴植株时,必须携带布单或其他相应物品,以便随割随收打裂蒴的籽粒,以减少落籽损失。镰刀刈割一般在近地面3~7 cm处斜向上割断,割取植株束成小捆,以直径20 cm的小束(30株左右)为宜。   2.9.3 芝麻晾晒与芝麻脱粒。在田间或场院内,每3~4束支架成棚架,各架互相套架成长条排列,以利于曝晒和通风干燥,确保籽粒洁白,品质优良。当大部分蒴果开裂时,进行第1次脱粒。一般倒提小束,2束相撞击,或用木棍敲击茎杆,使籽粒脱落,而后再将束捆棚架。如此进行3~4次,可以基本脱净。   2.9.4 芝麻储藏。因为芝麻含油量高,故储藏时种子含水量不能超过7%。   3 参考文献   [1] 王瑾,徐桂真,李玉荣,等.提高芝麻产量的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11-12.   [2] 高桐梅,卫双玲,张海洋.芝麻渍涝灾害成因及防治[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75-77.   [3] 刘鑫宇,邹积田.半干旱地区旱坡地芝麻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1):114,116.   [4] 饶月亮,熊清云,乐美旺,等.芝麻轻简栽培技术试验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2010(6):45-46.   [5] 芝麻栽培技术[J].中国农学通报,1997(6):70.   [6] 魏林根,肖运萍,汪瑞清.芝麻高产高效轻简化耕作栽培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5):20-21,24.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甲戊灵药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