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白蛋白偏高可以和乙肝三系统用一管血一起测吗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上,来自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包玉倩教授就血糖监测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白蛋白进行专题介绍,小编为大家整理出一些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血糖在HbA1c数值中的“权重”不平衡HbA1c反映受试者过去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HbA1c一旦形成,就和红细胞同呼吸共命运了,在红细胞死亡之前,其中和血红蛋白结合的葡萄糖不再分离,人体内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反映在检测前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虽然说糖化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的整个寿命中,但是在这120天中,近期的血糖对HbA1c的数值影响最大,对于血糖稳定的患者来说,测定HbA1c前1个月的血糖水平对当前糖化数值有一半的贡献。
  HbA1c的优势(1)无需患者空腹,可以任意时间采血,不受进餐影响。(2)较静脉血糖更能反映长期的血糖情况,且不受短期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3)HbA1c实验室检测方法正在开始标准化。(4)一些非血糖因素影响HbA1c而引起的误差少见。
  影响HbA1c检测结果的因素(1)血红蛋白的更新速度:脾肿大、脾切除、再生障碍性贫血(增加数值),溶血性贫血、尿毒症接受透析治疗(降低数值)。(2)药物:维生素C、维生素E、大剂量水杨酸盐、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氨苯砜(降低数值)。(3)样本贮存时间与温度:测定结果可随样本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4)种族差异。
  关于中国人HbA1c数值的诊断切点2010年ADA将HbA1c≥6.5%纳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011年WHO推荐在有条件的地方将HbA1c检测作为糖尿病的辅助诊断手段,6.5%为诊断糖尿病的临界值。因为HbA1c数值存在种族差异,中国人群的HbA1c切点可能有别于国外标准,今年国内学者开展相应的研究,多项研究结果提示,在中国成人中,HbA1c诊断糖尿病的最佳切点为6.2%~6.4%,以6.3%的证据居多。在这次学术大会的报告中,包玉倩教授提到了发表在BMJ杂志上的一篇评论提出关于这个问题的同行评议指出:中国人群HbA1c诊断糖尿病的理想切点为6.3%。
  糖化白蛋白(GA)
  GA是血清蛋白(主要是白蛋白)与葡萄糖发生非酶促反应的产物,因为白蛋白半衰期是17~20天,GA反映测定前2~3周血糖的平均水平。GA是在GSP(糖化血清蛋白)基础上进行定量测定,利用血清GA与血清白蛋白的百分比来表示GA的水平,去除血清白蛋白水平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因此较GSP更精确。
  GA的优势对于影响红细胞寿命的糖尿病患者,HbA1c数值测定常常被低估,这时适合选择GA,数值不受影响,GA较HbA1c更能反映血糖控制的情况。
  GA的临床应用(1)评价短期糖代谢控制情况:GA对短期内血糖变化比HbA1c敏感,是评价患者短期糖代谢控制情况的良好指标,尤其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调整后疗效的评价。(2)辅助鉴别应激性高血糖。(3)筛查糖尿病:GA≥17.1%时可以筛查出大部分未经诊断的糖尿病患者。GA异常是提示糖尿病高危人群需进行OGTT 检查的重要指征,尤其是对于空腹血糖正常者意义更为明显。(4)已有证据表明GA作为一种重要的糖基化产物,与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及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并发症具有良好相关性。
  影响GA检测结果的因素(1)血白蛋白更新速度:同样的血糖水平,血白蛋白更新速度加快的个体GA水平较低。(2)体脂含量:体重指数是影响GA水平的重要因素,负性影响。(3)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白蛋白分解,从而会影响血清GA水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使测定结果降低,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可使测定结果升高。
  GA与HbA1c的相关性 GA作为新的检测方法,目前还缺乏公认的正常值。2009年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采用全国10个中心临床协作研究,最终入选380名20~69岁正常人群并初步建立中国人GA正常参考值为10.8%~17.1%,同期北京地区的研究显示GA正常参考值为11.9%~16.9%。以GA≥17.1%作为判断糖尿病的相关切点,可以筛查出大部分未经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同时检测空腹血糖和GA可以进一步提高糖尿病的筛查效率阳性预测值85%,节省76%OGTT检查。研究数据表明,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GA值约是HbA1c的3倍。
  来源:医脉通
  欢迎关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我们将竭诚为您打造专业的个体化医疗护理服务,提供优质护理新体验
  部分图片为原创,未经允许禁止用于其他途径,否则将追寻法律责任
  如果您想加入我们,
  请加微信号:huaxi_neifenmi
  如欲了解糖尿病健康咨询门诊时间,请回复“糖尿病门诊”
  如欲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请回复“糖尿病教育”
  如欲了解糖尿病足相关,请回复“糖尿病足”
  如欲了解垂体肾上腺相关,请回复“垂体”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糖化血清白蛋白的检测意义
我的图书馆
糖化血清白蛋白的检测意义
张廷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检验科& 江苏江阴& 214400)
【关键词】 糖化白蛋白& 血糖值& 半衰期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2
&&&&&&& 掌握血糖控制状态在糖尿病的治疗、控制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近年来,有进行严格的血糖控制的需求,血红蛋白A1c(hemoglobin A1c,HbA1c)、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1,5-脱水葡萄醇(1,5-anhydroglucitol,1,5-AG)等血糖控制指标的检查被广泛使用。其中,HbA1c作为并发症预防中重要环节显示出了很多的依据,被临床认定为金指标。
&&&&&&& 由于红血球的寿命大概是120天,所以,HbA1c是一种显示过去1~2个月的血糖控制状态的指标。另一方面,GA反应的是过去四周,特别是过去两周的血糖控制状态,在需要确认过去几周内的血糖控制状态,例如在确认糖尿病治疗开始时的治疗效果时,该指标是适用指标。治疗开始时的血糖值多会出现剧烈波动的情况,而HbA1c不能立即捕捉到这一变化。而GA可以迅速地捕捉到血糖控制状态的变化,通过检查结果对药剂投放量进行调整等。
&&&&&&& 另外,在血糖值波动剧烈时,对需要实施严格地血糖控制的糖尿病孕妇以及HbA1c不能正确反映血糖值的病例(血液透析、肝功能障碍、贫血、异常血红蛋白血症等)来说也是一个适用指标。
&&&&&&& 1& GA的发展过程
&&&&&&& 过去,GA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speed liquid chromat ography,HPLC法)和免疫法进行检测,但是,由于没有专用设备,而且需要进行复杂的预处理,所以在临床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另外,该指标是一个中短期血糖控制指标,在诊断方面,获得当天的测定值是非常重要的。2001年,开发出了可以简便、迅速测量GA的固体酶法,可以简单地实施诊断前检查,从而使GA的检测得以普及。而固体酶法存在低白蛋白血症、抗坏血酸及氨基酸输液影响等,在2004年由旭化成株式会社的高妻博士进行了改良,研发了现今液体酶法GA-L用于检测糖化白蛋白GA。
&&&&&&& 2& GA检查的意义
&&&&&&& GA的测定是为了掌握过去一个月、特别是最近两周内的血糖控制状态。另外,由于该指标与红血球寿命的变化无关,所以,可以在下列情况下使用:
&&&&&&& (1)糖尿病治疗开始时的治疗效果的判定。
&&&&&&& (2)血糖值波动大的情况下的血糖控制(不稳定糖尿病等)。
&&&&&&& (3)对糖尿病孕妇的严格地血糖控制。
&&&&&&& (4)HbA1c不准确时(血液透析、肝功能障碍、贫血、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肾功能障碍等)。
&&&&&&& (5)异常血红蛋白血症
&&&&&&& 也就是说,在血糖值发生变化时、一天内的血糖值波动大时以及需要进行严格地血糖控制时,GA比HbA1c的反应更为灵敏,是一个适用指标。此外,在红血球寿命发生变化时,以及在血红蛋白出现异常时也是一个适用指标。
&&&&&&& 3& GA检测的方法
&&&&&&& GA以前是通过微柱法、HPLC法以及免疫法等方法进行测量的,现在已改成了酶法测量。
&&&&&&& 3.1 GA浓度的测量
&&&&&&& 使对试样中的白蛋白具有特异性的蛋白酶发生作用,游离出糖化氨基酸。然后让糖化氨基酸氧化酶—酮胺氧化酶作用于生成的糖化氨基酸,生成过氧化氢。生成的过氧化氢由于过氧化物酶的作用而转换成蓝紫色的色素,并被定量检测。
&&&&&&& 3.2 白蛋白深度的测量
&&&&&&& 白蛋白使用对白蛋白具有高特异性的改良BCP法进行测量。
&&&&&&& 3.3 GA值(%)的计算
&&&&&&& 用在白蛋白浓度除以GA浓度,计算出GA值(%)。
&&&&&&& 4& 检查结果的解释与评价
&&&&&&& 中国人GA的正常参考范围是11~17%。作为参考,在日本糖尿病治疗指南中,如果套用HbA1c的区分方法,则成绩为优(17%以下)、良(17~20%以内)、不充分(20~21%以内)、不良(21~24%以内)、不可(24%以上)。
&&&&&&& 此外,对具有白蛋白半衰期变化疾病的患者进行结果解释时需要注意。如果白蛋白的半衰期变长,则会存在肝硬化、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营养摄取障碍等疾病,有GA值增高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如果白蛋白的半衰期变短,则会存在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大量出血等症状,有GA值降低的可能性。
&&&&&&& 表1& 对HbA1c与GA值的解释需要注意的情况
&&&&&&& HbA1c显示异常时&GA显示异常时
&&&&&&& 1. 红血球产生亢进&1.白蛋白的半衰期变短
&&&&&&&&& 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大量出血等
&&&&&&& 2. 红血球寿命的缩短&肾病
&&&&&&&& 透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溶血性贫血&2.白蛋白的半衰期变长
&&&&&&& 肝硬化&肝硬化
&&&&&&& 3. 异常血红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
&&&&&&&&&营养摄取障碍
&&&&&&& 5& 将来的展望
&&&&&&& 目前,在血糖控制指标中,HbA1c是第一选择,因为它在以DCCT和UKPDS等为首的并发症预防中显示出了很多的依据。而GA是刚刚开始普及的指标,今后还需要获取更多的依据。
&&&&&&& 此外,同血红蛋白相比,白蛋白非常容易被糖化,除了血液中之外,在全身都有分布,是一种具有药物等的搬运功能、酶类似作用以及还原预备力量的功能性蛋白质。关注白蛋白这些特性的有如下报告,今后将会进一步推进这方面研究。
&&&&&&& (1)与餐后高血糖、血液波动幅度的关联。
&&&&&&& (2)糖化导致的白蛋白的功能变化。
&&&&&&& (3)GA的生理活性。
&&&&&&& 5.1 与餐后高血糖、血液波动幅度的关联
&&&&&&& 通过DECODE(Diabetes epidemiology collaborate analysis of diabetic criteria in Europe)等研究,报告出负荷后的血糖上升是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这种一时性的高血糖会引起氧化应激以及血管内皮障碍,从而发展为动脉硬化。
&&&&&&& 白蛋白的糖化反应与糖化部位的数量多、反应性丰富的赖氨酸残基有关,由于糖化反应本身很快,可以灵敏地检测出一时性的血糖上升。实际上,在血糖波动幅度大的1型糖尿病中,GA值的增高速度比HbA1c快,此外,在使用降低餐后高血糖的药物后,GA值的下降速度也比HbA1c快,这很有意义。
&&&&&&& 5.2 糖化导致的白蛋白的功能变化
&&&&&&& 白蛋白与各种药物、脂肪酸、胆红素、色氨酸以及金属离子等结合,并起到搬运这些物质的作用。有报告说,在白蛋白被糖化后,三维结构发生变化,与药物和脂肪酸的结合能力会下降,也许GA的量与血液中的药物、脂肪酸输送量有关。另一方面,游离脂肪酸是在糖尿病中引起肝脏胰岛素抵抗性的重要分子。
&&&&&&& 随着白蛋白的糖化,白蛋白所具有的药物等的输送能力、酶类似作用、还原预备能力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都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 5.3 GA的生理活性
&&&&&&& 我们知道,白蛋白有40%左右在血液中循环,剩余的部分分布在全身,而且在不断地替换。令人感兴趣的是,GA本身以及GA进一步变化后的AGE(糖化最终产物)具有生理活性,有很多的报告指出,它会引发出现血管疾病以及并发症的信号。GA与并发症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希望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被发现。
&&&&&&& 6& 结论
&&&&&&& GA的测定随着液体酶法试剂的登场而变得简便、快捷,使检查更加容易,从而迅速得到普及。GA反映过去2~4周的血糖控制状态,在确认治疗开始时的治疗效果以及在HbA1c不准确时使用。此外,白蛋白的糖化速度快,是一种分布于全身的功能性蛋白质,今后应从各个角度对其与并发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液体酶法试剂在性能上改良较多,为该项目在将来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很大帮助。
[1]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6-664.
[2]田原保宏.血糖值的观察、思考.岛健二,南江堂,PP62-69,2000.
[3]阿部房江,矢野充保,弘田明成,等.基于HPLC法的糖化白蛋白测量方法.糖尿病,32:183-188,1989.
[4]高妻卓司,植松优美子,安川惠子,等.糖化白蛋白的酶测量法.检查与技术,33:817-821,2005.
[5]Koizumi K, Ikeda C, Ito M, et al : Influence of glycosylationon the drug binding of human serum albumin. Biomedical chromatography, 12 : 203-210, 1998.
[6]Hattori Y, Banba N, Gross SS, et al: Glycated serum albumin-induced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by nuclear factor xB-dependent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of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7]远藤茂树.糖化白蛋白—新血糖控制标志物.静济医志,13:23-35,1997.
[8]周健,李红,杨文英,等.糖化血清白蛋白正常参考值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中华内科杂志,-472.
[9]日本糖尿病学会编.糖尿病治疗指南,,P9,文光堂,2006.
[10]江筱炯,孙先胜,等.糖化白蛋白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检验医学,-950.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化白蛋白偏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