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什么的拼音怎么写写

公司名称后,应该有个拼音及英文缩写,该怎么写._百度知道
公司名称后,应该有个拼音及英文缩写,该怎么写.
我们公司是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珐揣粹废诔肚达莎惮极区能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各位同仁,公司做名片,什么的时候,不是应该还要写上公司拼音及英文的缩写吗. 帮我写下,我们公司缩写应该是怎样的! (
) CO.,LTD.
全称是:Energy Efficiency IT Co.LTD OF Ling Bo Economic&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印名片的话可以缩写成:Energy Efficiency IT Co.LTD of LingBo E珐揣粹废诔肚达莎惮极&T Development Zone.不能再缩了,不然就看不明白了。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英文缩写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新闻检索:
键盘时代,你还能书写多少汉字?
  “一想到要写东西,首先就想到电脑而不是纸笔”,“离开电脑就不会写字,提起笔就觉得脑袋空空”,“我打起字来速度很快,拿笔来写有些字还真写不出来”……
  这些声音平时听到不少,不知道你是否有相同的感受。
  这个夏天,一档名叫《中国汉字听写大全》的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备受关注,它在微博上的关注度甚至超过了《中国好声音》。
  笔者有幸看了几期节目。这档节目的形式很简单,考官出题,选手进行汉字词语听写。然而,现场的听写结果让人担扰。在这个电脑打字代替书写的键盘时代,那些我们在学生时代就能“信手拈来”的汉字,如今却仿佛是一个个“熟悉的陌生人”。
  汉字,是中国人用智慧发明的文字,它是目前世界上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之一。汉字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文字,包括音、形、义三者的结合,却又有规律可循。
  作为中国人,你我从来没觉得今天识字、听字有什么多大问题,因为学习母语都是先会说话,学会交流,再去识字,变得顺理成章。
  几千年来,我们使用汉字进行交流、记录,习惯成自然。然而,汉字的形状结构包含着更多含义,那里面隐含着几千年的文明密码,向人们展示着祖先的智慧,历史的凝结。
  “汉字危机”,是最近各大报刊杂志提得最响亮的名词。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危机?
  从5000多年前的“仓颉造字”传说,到如今的“五笔”“拼音”电脑输入法,汉字作为记载语言的符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础。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你我早已在中小学时掌握了“汉字书写”的基本功。
  当我们的汉字输入电脑,大家都以键盘代替毛笔或钢笔时,我们发现,汉字竟然显得有些陌生。
  电脑时代,汉字输入法为我们提供了多种选择,也让我们对汉字“音、形、义”的最初认知进行了分割。
  打五笔字型的人,你应该不会忘记一个汉字怎么写,但是可能会让你忽略它该怎么读;拼音输入可以让你知道一个字怎么读,却让你慢慢忘记它怎么写。
  信息时代,每个人汉字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正在被键盘输入逐渐解构。
  如何解除“键盘时代”的“汉字危机”,应当成为当下更多人思考的问题。
  实际上,我们掌握的汉字并不多。通用字七千,减去三千五的常用字,就剩下三千五了。
  汉字是汉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汉字的丰富联想,给人美的享受。
  如果我们连这几千字都不会写,谈何领会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中国的汉字艺术的魅力?
  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全》、“芒果台”的《汉字英雄》等节目 ,提醒着众人:我们书写能力需要提高。
  你我或许都应该思考,作为中华文明最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汉字书写应当如何传承?
北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A.本网(北纬网)稿件中“稿件来源”一项一律标注“北纬网”,本网以及雅安日报、雅安新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北纬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B.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北纬网(包括雅安日报、雅安新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C.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
责任编辑:李仕丽
Copyrigh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北纬网 版权所有窗lian后面拼音那个字怎么写?忘了_百度作业帮
窗lian后面拼音那个字怎么写?忘了
窗lian后面拼音那个字怎么写?忘了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
汶川縣(橙色)在(黃色)的位置
汶川县位於境内,是中国四个聚居县之一,时称绵虒。汶川县因得名,据《元和郡县志》:“梁置汶川县,因县西汶水为名。”
汶川县地理坐标30°45′—31°43′与东经102°51′—103°44′之间,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县域面积4,085;人口110,118人(2000年),主要民族为、、和。东邻、,南接、,西界与,西北至东北分别与、相连。境内有,为的研究和主要繁殖地,为主要景点。。
汶川,地处西北缘,和分别位于县域东北与西南部;及其支流、、为境内主要河流。
汶川县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完整,岩浆岩分布广,丰富,特别是非金属矿产品种较多。随东南向西北地势上升,呈比较完整的垂直,可分为8个不同的,故有“十里不同天”之说。
汶川因县西汶水(现)得名,时为绵虒县。《》记载“蜀郡……绵虒道”。为汶山郡郡治,改名汶山县,始名汶川县,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历史。
1952年,县城由绵虒迁威州;1958年、汶川县、合并成立"茂汶羌族自治县";1962年恢复汶川县至今。
汶川县辖6个镇、7个乡,分别是:
、、、、、、、、、、、、。
根据数据,全县总人口11193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为:
人口(人)
而根据2007年度汶川户籍人口年报数据,汶川县2007年年末户籍人口10543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为:
人口(人)
- 为的研究和主要繁殖地
汶川县的道路交通以、为主干。汶川县汽车站设在汶川威州镇,每天有发往、、、、、等地的客车。除了和尚未开放不通车外,到各景区皆可乘车到达。
铁路交通方面,离汶川县最近的大型为。
日,汶川地区曾经发生过一次大地震,7.5级,强震持续约1分钟,叠溪镇、松坪沟的山寨即时全部毁灭。
日,汶川发生了8.0的。死亡人数达7万。根據地質調查所測量,深度約在地表下十公里處承受了相當於251顆廣島原子彈的威力,地震烈度達11度,屬於「毁灭性地震」,意即「只有少數建築物尚未倒塌。橋樑毀壞。鐵路軌道明顯彎曲,地下管道完全不能使用,地面有很多裂縫、大規模滑坡、山崩,地表產生相當大的垂直和水平斷裂。」這地震屬於淺層的「板塊內地震」,推測與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有間接關係,釋放出的能量超過的五倍。
更多資料:
「汶」的汉语拼音为Wèn,四川话和粵語发音同「文」。
. 四川新闻网.
(中文(简体)?).
(中文(简体)?).
(中文(简体)?).
(中文(简体)?).
. 西部旅行网.
(中文(简体)?).
. 人文与社会.
(中文(简体)?).
於中查詢。
相关報導:
(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四川田鼠的模式種就在汶川縣
:隐藏分类:洪水简介_什么是洪水_洪水指什么_洪水拼音、示例、用法、来源
洪水拼音:hóng shuǐ 目录
  一、自然灾害  自然界的头号杀手,是地球最可怕的力量:洪水  河、湖、海、江所含的水位上涨,超过常规水位的水流现象。洪水常威胁沿河、滨湖、近海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甚至造成淹没灾害。自古以来洪水给人类带来很多灾难,如黄河和恒河下游常泛滥成灾,造成重大损失。但有的河流洪水也给人类带来一些利益,如尼罗河洪水定期泛滥给下游三角洲平原农田淤积肥沃的泥沙,有利于农业生产。  洪水一词,在中国出自先秦《尚书?尧典》。该书记载了4000多年前黄河的洪水。据中国历史洪水调查资料,公元前206~公元1949年间,有1092年有较大水灾的记录。在西亚的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以及非洲的尼罗河关于洪水的记载,则可追溯到公元前40世纪。  什么是洪灾  洪灾是指一个流域内因集中大暴雨或长时间降雨,汇入河道的径流量超过其泄洪能力而漫溢两岸或造成堤坝决口导致泛滥的灾害。   浙江省洪灾多发于6月至9月。6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梅雨季节,7月中旬至9月的台风季节,都易暴发洪灾,致使农田受淹,村庄被冲,房屋倒塌,财产受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洪水到来之前,要尽量做好相应的准备。  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3、自保措施:  ● 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 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 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 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  洪水到来时的自救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洪水分类 】  雨洪水:在中低纬度地带,洪水的发生多由雨形成。大江大河的流域面积大,且有河网、湖泊和水库的调蓄,不同场次的 雨在不同支流所形成的洪峰,汇集到干流时,各支流的洪水过程往往相互叠加,组成历时较长涨落较平缓的洪峰。小河的流域面积和河网的调蓄能力较小,一次雨就形成一次涨落迅猛的洪峰,雨洪水可分为两大类,暴洪是突如其来的湍流,它沿着河流奔流,摧毁所有事物,暴洪具有致命的破坏力,另一种是缓慢上涨的大洪水  山洪:山区溪沟,由于地面和河床坡降都较陡,降雨后产流、汇流都较快,形成急剧涨落的洪峰。  泥石流:雨引起山坡或岸壁的崩坍,大量泥石连同水流下泄而形成。  融雪洪水:在高纬度严寒地区,冬季积雪较厚,春季气温大幅度升高时,积雪大量融化而形成。  冰凌洪水:中高纬度地区内,由较低纬度地区流向较高纬度地区的河流(河段),在冬春季节因上下游封冻期的差异或解冻期差异,可能形成冰塞或冰坝而引起。  溃坝洪水:水库失事时,存蓄的大量水体突然泄放,形成下游河段的水流急剧增涨甚至漫槽成为立波向下游推进的现象。冰川堵塞河道、壅高水位,然后突然溃决时,地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巨大土体坍滑堵塞河流,使上游的水位急剧上涨,当堵塞坝体被水流冲开时,在下游地区也形成这类洪水。  湖泊洪水:由于河湖水量交换或湖面大风作用或两者同时作用,可发生湖泊洪水。吞吐流湖泊,当入湖洪水遭遇和受江河洪水严重顶托时常产生湖泊水位剧涨,因盛行风的作用,引起湖水运动而产生风生流,有时可达5~6m,如北美的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和休伦湖等。  天文潮:海水受引潮力作用,而产生的海洋水体的长周期波动现象。海面一次涨落过程中的最高位置称高潮,最低位置称低潮,相邻高低潮间的水位差称潮差。加拿大芬迪湾最大潮差达19.6m,中国杭州湾的澉浦最大潮差达8.9m。  风潮:台风、温带气旋、冷峰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水面异常升降现象。它和相伴的狂风巨浪可引起水位涨,又称风潮增水。  海啸:是水下地震或火山爆发所引起的巨浪。  洪水是指特大的径流而言。这种径流往往因河槽不能容纳而泛滥成灾。根据洪水形成的水源和发生时间,一般可将洪水分为春季融雪洪水和暴雨洪水两类。   一般洪水:重现期小于10年。   较大洪水:重现期10~20年。   大洪水:重现期20~50年。   特大洪水:重现期超过50年。【洪水与灾情】:  (一)长江洪水  1998年汛期,长江上游先后出现8次洪峰并与中下游洪水遭遇,形成了全流域型大洪水。  1.洪水过程  6月12~27日,受暴雨影响,鄱阳湖水系暴发洪水,抚河、信江、昌江水位先后超过历史最高水位;洞庭湖水系的资水、沅江和湘江也发生了洪水。两湖洪水汇入长江,致使长江中下游干流监利以下水位迅速上涨,从6月24日起相继超过警戒水位。  6月28日至7月20日,主要雨区移至长江上游。7月2日宜昌出现第一次洪峰,流量为54500立方米每秒。监利、武穴、九江等水文站水位于7月4日超过历史最高水位。7月18日宜昌出现第二次洪峰,流量为55900立方米每秒。在此期间,由于洞庭湖水系和鄱阳湖水系的来水不大,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一度回落。  7月21~31日,长江中游地区再度出现大范围强降雨过程。7月21~23日,湖北省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连降特大暴雨;7月24日,洞庭湖水系的沅江和澧水发生大洪水,其中澧水石门水文站洪峰流量19900立方米每秒,为本世纪第二位大洪水。与此同时,鄱阳湖水系的信江、乐安河也发生大洪水;7月24日宜昌出现第三次洪峰,流量为51700立方米每秒。长江中下游水位迅速回涨,7月26日之后,石首、监利、莲花塘、螺山、城陵机、湖口等水文站水位再次超过历史最高水位。  8月份,长江中下游及两湖地区水位居高不下,长江上游又接连出现5次洪峰,其中8月7~17日的10天内,连续出现3次洪峰,致使中游水位不断升高。8月7日宜昌出现第四次洪峰,流量为63200立方米每秒。8月8日 4时沙市水位达到44.95米,超过1954年分洪水位0.28米。8月16日宜昌出现第六次洪峰,流量63300立方米每秒,为1998年的最大洪峰。这次洪峰在向中下游推进过程中,与清江、洞庭湖以及汉江的洪水遭遇,中游各水文站于8月中旬相继达到最高水位。干流沙市、监利、莲花塘、螺山等水文站洪峰水位分别为45.22米、38.31米、35.80米和34.95米,分别超过历史实测量高水位0.55米、1.25米、0.79米和0.77米;汉口水文站20日出现了1998年最高水位29.43米,为历史实测记录的第二位,比1954年水位仅低0.30米。随后宜昌出现的第七次和第八次洪峰均小于第六次洪峰。  2.洪水量级  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是衡量洪水量级大小的主要指标。长江中下游防洪特点是:城陵肌以上长江干流河段防洪主要以洪峰流量控制;城陵机以下河段由于有洞庭湖、鄱阳湖等通江湖泊的调节作用,防洪主要以洪量控制。  1998年长江上游洪水总量大,但洪峰流量小于1954年,宜昌洪峰流量相当于6~8年一遇(详见表1)。长江中下游主要水文站洪峰流量与1954年、1931年比较(详见表2),1998年螺山、汉口、大通等站洪峰流量均小于1954年,汉口洪峰流量大于1931年。  表1宜昌站洪水频率表  (年) 重现期
50 20 10 5  (立方米每秒)洪峰流量
60300   表2 1998年、1954年、1931年洪峰流量对比表 单位:立方米每秒  水文站 1998年 1954年 1931年   宜 昌
64600   螺 山
59900   大 通
  1998年宜昌的最大30天洪量和60天洪量与1954年、1931年比较(详见表 3),30天洪量与1954年相当,比1931年多314亿立方米;60天洪量比1954年多97亿立方米,比1931年多652亿立方米,从洪水总量看,洪水重现期约为100年。  表3洪水总量对比表  单位:亿立方米  水文站 1998年 1954年 1931年  30天 60天 30天 60天 30天 60天  宜昌 实测 86 93  汉口 实测 30 3220  还原 82 02  大通 实测 94 4210  还原 76 4900  1998年长江中下游洪水情况与1954年不同。1954年长江中下游堤防多处溃口和分洪,分蓄洪水总量高达 1023亿立方米; 1998年主要是洲滩民垸溃决,仅分蓄洪水100余亿立方米。如果都将溃口和分洪的水量还原到河道中去,再进行对比,汉口1998年最大30天洪量比1954年少297亿立方米,比1931年少37亿立方米,洪水重现期约为30年;最大60天洪量比1954年少294亿立方米,比1931年多234亿立方米,洪水重现期约为50年。大通站最大30天洪量比1954年少383亿立方米,最大60天洪量比1954年少726亿立方米。如果不考虑溃口和分洪的水量还原,汉口实测最大30天和60天洪量分别比1954年多24亿立方米和145亿立方米;大通站分别比1954年少167亿立方米和 259亿立方米。  综上所述,1998年长江荆江河段以上洪峰流量小于1931年和1954年,洪量大于1931年和1954年;城陵矶以下的洪量大于1931年,小于1954年。从总体上看,1998年长江洪水是本世纪第二位的全流域型大洪水,仅次于1954年。据1877年以来宜昌水文站实测资料统计,长江宜昌曾出现大于600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27次。据历史调查资料,1860年、1870年,宜昌洪峰流量分别达到9.25万立方米每秒、10.5万立方米每秒,远大于1998年和1954年。  3.水位高的原因  1998年长江洪水量级小于1954年,但中下游水位却普遍高于1954年,有360公里河段的最高洪水位超过历史最高记录。水位高的主要原因是:  ――溃口和分洪水量比1954年少。1954年长江中下游溃口和分洪总水量高达1023亿立方米,1998年只有一些洲滩民垸分洪、溃口,分蓄水量只有100多亿立方米。如果1954年分洪和溃口的水量与1998年相当,则当年城陵矾附近水位将比1998年实际水位还要高1米左右。  ――湖泊调蓄能力降低。历史上我国江河两岸地势低洼地区分布着众多的湖泊,是调蓄洪水的天然场所。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与水争地的现象日趋严重,大量的湖泊被围垦,调蓄容积急剧减少,加重了洪涝灾害。1949年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总面积17198平方公里,目前只剩下洞庭湖和鄱阳湖仍与长江相通,总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近40多年来,洞庭湖因淤积围垦减少面积1600平方公里,减少容量100多亿立方米,鄱阳湖减少面积1400平方公里,减少容量80多亿立方米。如果用1954年的天然调蓄容积对1998年实际洪水量进行演算,洞庭湖、鄱阳湖及长江中游1998年的洪水位可降低1米左右。  ――长江与洞庭湖的水流关系发生变化。60年代末70年代初,长江的下荆江河段裁弯取直后,荆江河段的泄洪能力加大,上游来水分流入洞庭湖的流量减少,而其下游河道过流能力没有相应增加,从而造成城陵矶附近水位壅高。  长江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重了中下游地区防洪的压力。据宜昌水文站近50年资料统计,年平均输沙量约5.2亿吨,年际变化不大,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汉口河段年平均输沙量为4.3亿吨,宜昌与汉口间的年输沙量差值约1亿吨左右,主要淤积在洞庭湖区。近40多年来,洞庭湖淤积量约40亿吨,淤积减小了湖泊容积,抬高了洪水位。长江中下游干流河床相对变化不大,基本稳定。其中城陵矾至武汉之间部分河段较下荆江河段裁弯取直前有所淤积。  (二)松花江洪  1998年入汛之后,松花江上游嫩江流域降水量明显偏多,先后发生三次大洪水。第一次洪水发生在6月底至7月初,洪水主要来自嫩江上游及支流甘河、诺敏河。第二次洪水发生在7月底至8月初,洪水以嫩江中下游来水为主,支流诺敏河、阿伦河、雅鲁河、绰尔河、洮儿河发生了大洪水。第三次洪水发生在8月上中旬,为嫩江全流域型大洪水。支流诺敏河古城子水文站、雅鲁河碾子山水文站、洮儿河洮南水文站水位均超过历史记录,洪水重现期为100~1000年。受各支流来水影响,嫩江干流水位迅速上涨,同盟、齐齐哈尔、江桥和大赉水文站最高水位分别为170.69米、149.30米、142.37米、131.47米,分别超过历史实测最高水位0.25米、0.69米、1.61米、1.27米。在嫩江堤防6处漫堤决口的情况下,齐齐哈尔、江桥、大赉站的洪峰流量都超过了1932年。  松花江干流哈尔滨8月22日出现最高水位120.89米,超过历史实测最高水位0.84米,流量16600立方米每秒,洪水重现期约为150年,大于1932年(还原洪峰流量16200立方米每秒)和1957年(还原洪峰流量14800立方米每秒)洪水,为本世纪第一位大洪水。  (三)西江、闽江洪水  6月份,珠江流域的西江发生了百年一遇的大洪水。西江支流桂江上游桂林水文站6月份连续出现4次洪峰,最高水位达147.70米,为历史实测最高值。受上游干支流来水和区间降雨的共同影响,西江干流梧州最大流量52900立方米每秒,水位26.51米,为本世纪第二位大洪水。  6月中下旬,福建闽江支流建溪、富屯溪流域出现持续性暴雨,致使闽江干流发生大洪水。闽江干流水口电站最大入库流量37000立方米每秒,洪水经水库调蓄后,干流竹岐水文站最高水位16.95米,最大流量33800立方米每秒,为本世纪最大洪水,洪水重现期约为100年。  (四)1998年大洪水的灾情  1998年洪水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严重。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广大军民奋勇抗洪,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水利工程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大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全国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据各省统计,农田受灾面积2229万公顷(3.34亿亩),成灾面积1378万公顷(2.07亿亩),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等省(区)受灾最重。  1998年长江的洪水和1931年、1954年一样,都是全流域型的大洪水,但洪水淹没范围和因灾死亡人数比1931年和1954年要少得多:  ――洪水淹没范围小。1931年干堤决口300多处,长江中下游几乎全部受淹。1954年干堤决口60多处,江汉平原和岳阳、黄石、九江、安庆、芜湖等城市受淹,洪水淹没面积3l7万公顷(4755万亩),京广铁路中断100多天。1998年长江干堤只有九江大堤一处决口,而且几天之内堵口成功,沿江城市和交通干线没有受淹。长江中下游干流和洞庭湖、鄱阳湖共溃垸1075个,淹没总面积32.1万公顷(482万亩),耕地19.7万公顷(295万亩),涉及人口229万人,除湖南安造垸为重点垸,湖北孟溪垸为较大民垸,湖南湾南垸、西官垸为蓄洪垸外,其余均属洲滩民垸。  ――死亡人数少。在本世纪长江流域发生的三次大洪水中,1931年死亡14.5万人,1954年死亡3.3万人, 1998年受灾严重的中下游五省死亡1562人,且大部分死于山区的山洪、泥石流。【防 汛 与 抗 洪】:  1998年的抗洪斗争,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中央明确提出了确保长江大堤安全、确保重要城市安全、确保人民生命安全的抗洪目标,作出了大规模调动人民解放军投入抗洪抢险,军民协同作战的重大决策。广大军民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奋力抗洪抢险,成功地抗御了一次又一次洪水的袭击,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防汛抗洪的主要措施是:  ――充分准备,全面部署。汛前,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提早作出了长江可能发生全流域型大洪水的判断;较往年提早一个月召开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第一次会议,对防汛抗洪的各项准备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检查了大江大河特别是长江的防汛准备工作,督促落实各项措施;公布大江大河行政首长防汛责任制名单,加强社会舆论监督;组织修订印发了大江大河洪水调度方案,落实了各项防洪预案;加大汛前投资,应急加固了一批险工险段险库险闸;实抢险队伍,储备了防汛抢险物资,为战胜洪水奠定了基础。各级水利部门认真抓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按照国务院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各地对防汛准备工作作了周密安排。长江流域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按照防御1954年全流域型大洪水的要求,加大了防汛准备工作力度。其他各省区也按照防大汛、抗大洪的要求,做了大量防汛准备工作。  ――统一指挥,正确决策。在整个抗洪抢险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时刻关注汛情的发展,高度重视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领导抗洪斗争。8月7日,在长江抗洪的紧要关头,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了《关于长江抗洪抢险工作的决定》,对抗洪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亲赴第一线指挥抗洪抢险救灾。为贯彻落实中央的决定,8月11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在湖北荆州召开特别会议,针对长江防汛极为严峻的形势,决定采取严防死守长江大堤的8条具体措施,要求各地加大巡堤查险力度,突击加高加固长江大堤,做好抢大险尤其是溃口性险情的准备,及时排除险情,及时补充抢险料物,合理部署和使用抗洪抢险力量,做好洪水科学调度。  8月7日,江西省九江市长江大堤4-5号通航闸之间基础发生重大管涌险情,导致大堤决口。险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国务院领导亲临现场视察,立即组织各方面力量全力堵口,中央军委紧急调动部队迅速赶赴现场。由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组在现场研究制定了堵口方案,决定在决口处沉船外侧抢筑围堰,减小决口处的流量;在决口处由部队抢筑钢木组合结构坝进行封堵;在决口下游侧再修筑第二道围堰,防止灾情扩大。经过军民奋勇拼搏,8月12日堵口成功。此次决口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8月16日,宜昌出现第六次洪峰。根据预报,沙市水位将超过45米。按照防洪预案,荆江分洪区有可能启用,湖北省按照中央的要求提前转移了荆江分洪区内的群众,做好了分洪准备。党中央、国务院对荆江分洪区运用问题极为重视,提出明确要求。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在现场召集有关专家分析了当时的抗洪形势:第一,荆江分洪区的作用主要是保护荆江大堤的安全。荆江大堤十多年来已按防御45米的设计水位进行了加固,大堤在设计水位之上还有2米超高。水文部门预报沙市洪峰水位为45.3米,距堤顶尚有1.7米安全超高。荆江大堤经过几十天高水位实际考验,无重大险情。因此,对荆江大堤来讲,只要进一步加强防守,不启用荆江分洪区,安全是有保障的。第二,长江上游和三峡区间降雨已暂时停止。据水文部门计算分析,这次洪水过程需要分洪的超额洪量只有2亿立方米左右,为此而启用有54亿立方米分洪容积的荆江分洪区损失太大。第三,从当时长江防守最紧张的洪湖、监利河段堤防防守情况看,该河段远离荆江分洪区,荆江分洪区分洪对降低这一河段的洪水位作用不大。当时水文部门预报,第六次洪峰推进到洪湖,其洪水位比煎一次洪峰低。洪湖地区军民团结抗洪,已经连续战胜了五次洪峰,只要继续严防死守是可以战胜洪水的。根据以上分析,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不启用荆江分洪区,继续严防死守长江大堤;加强科学调度,湖北、湖南、四川、重庆境内的有关水库尽全力拦蓄洪水,削减洪峰流量。经广大军民奋力抗洪抢险,长江第六次洪峰8月17日通过沙市,水位45.22米,避免了运用荆江分洪区带来的损失。  ――军民联防,全力抢险。1998年大洪水,使长江、松花江相当一部分堤防超设计水位挡水,有300多公里堤防低于洪水位,靠抢修子堤挡水。长江干堤出现各类险情9000多处,松花江干堤出现各类险情6000多处。在抗洪关键时刻,党中央及时作出了大规模调动人民解放军投入抗洪抢险的重大决策。1998年汛期,解放军、武警部队投入长江、松花江流域抗洪抢险的总兵力达36.24万人,有110多位将军、5000多名师团干部参加了抗洪抢险,动用车辆56.67万台次,舟艇3.23万艘次,飞机和直升机2241架次。他们以对国家和人民无限忠诚和勇于献身的精神,承担了急难险重的抗洪抢险任务,在防守洪湖江堤、抢堵九江决口、保卫大庆油田和哈尔滨市等一系列重大抗洪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抗洪抢险斗争中,人民子弟兵同坚守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的地方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战胜了一次又一次洪水,保住了大堤。据统计,全国参加抗洪抢险的干部群众在8月下旬达到高峰,共800多万人,其中长江流域670万人,东北地区110万人。  ――齐心协力,全民抗洪。全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克服一切困难,全力支援灾区做好抗洪救灾工作。国务院决定动用总理预备费,增拨抗洪抢险资金数十亿元。国家计委、经贸委、财政部、民政部及时下拨资金、物资。铁道部门安排抗洪救灾军用专列278对,运送部队官兵12万余人,紧急运送救灾物资5万多车皮。民航系统安排抗洪抢险救灾飞行1000多架次,运送救灾物资和设备560多吨。交通部及时决定在长江中游江段实施封航,以利大堤安全。通信部门保证了防洪抗洪的通信畅通。电力部门保障了抗洪抢险的电力供应。公安部门大力加强灾区的社会治安工作。新闻宣传部门及时、全面地报道汛情和抗洪抢险情况,大大激励了抗洪军民的斗志。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从全国务地紧急调拨了大量抢险物资,共调拨编织袋工亿多条、编织布1400万平方米、无纺布286万立方米、橡皮船2415只、冲锋舟760艘、救生衣59.92万件、救生圈7.74万只、帐篷4650顶、照明灯3082台、铅丝455吨、砂石料6.79万立方米、防汛车136台、抢险机械46台,调出物资总价值4.94亿元。据统计,在1998年抗洪抢险斗争中,各地调用的抢险物料总价值130多亿元。全国各族人民纷纷捐款捐物,支援灾区。民政部、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会和各地民政部门收到的各界捐款35亿元,捐物折款37亿元。香港特别行政区各界人士、澳门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十分关心受灾群众,为灾区踊跃捐款捐物。友好国家、国际机构、外国企业以及国外友好人士也热情支援中国的抗洪救灾。  ――科学调度,科学抢险。在抗御1998年长江大洪水过程中,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重庆等5省市的763座大中型水库参与了拦洪削峰,拦蓄洪量340亿立方米,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抗御长江第六次洪峰时,隔河岩、葛洲坝等水库通过拦洪削峰,降低了沙市水位0.40米左右;汉江丹江口水库最大入库流量18300立方米每秒,最大下泄流量仅1280立方米每秒,削减洪峰93%,避免了武汉附近杜家台等分洪区分洪,减轻了武汉市防守的压力。据统计,1998年全国共有1335座大中型水库参与拦洪削峰,拦蓄洪量532亿立方米,减免农田受灾面积228万公顷(3420万亩),减免受灾人口2737万人,避免200余座城市进水。  在1998年抗洪抢险斗争中,各级水利部门及时掌握并认真分析研究汛情,及时提出指挥调度意见,气象部门及时作出天气预报,为指挥调度提供依据。水利、气象等方面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对雨情、江河水情、大堤险情和防守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水利部先后派出30多个工作组和专家组,奔赴抗洪第一线进行指导。据统计,长江流域的抗洪抢险人员中共有各级工程技术人员5万多人。在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各地采取了正确有效的抢险措施,使大量的工程险情转危为安,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依法防洪,严格执法。在1998年汛情紧急时刻,江西、湖南、湖北、江苏、安徽等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规定,相继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黑龙江省宣布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等沿江市县进入紧急防汛期。各级防汛指挥部依法征用物料、交通工具等防汛抢险急需物资,清除江河行洪障碍,严肃惩处失职的防汛责任人。依法防洪在1998年抗洪斗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及时做好救灾和卫生防疫工作,保障灾区人民生活。党中央、国务院和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对救灾和卫生防疫工作高度重视,各级民政和卫生部门全力以赴做好工作,受灾群众得到了妥善安置,其吃、穿、住、医等基本生活条件得到了保障。灾区群众的过冬生活也得到了妥善安排。卫生防疫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大灾之后没有出现大疫。受灾地区传染病疫情总体呈平稳趋势,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法定报告的26种甲、乙类传染病累计发病率低于前5年的水平。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乙型脑炎和疟疾发病数低于1997年。与灾害相关的皮炎、红眼病、肠炎等疾病得到了及时治疗。  关于防汛抗洪工作的具体经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水利部也作了认真总结。【灾后重建与江河治理】:  我国是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1949年以来,党和政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初步建成了防洪体系和农业灌溉系统,为保障国民经济发展、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快速发展,防洪标准低、人与水争地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也逐渐暴露。洪涝灾害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水资源短缺越来越成为我国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1998年大洪水过后,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后重建、江湖治理和兴修水利工作极为重视。1998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汛抗旱并举的方针。随后,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若干意见》,对灾后水利建设作了全面部署。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方针和部署,近期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实施封人植树、退耕还林,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停止长江、黄河流域上中游天然林采伐。重点治理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地区,大力实施营造林工程,扩大和恢复草地植被,逐步实施25度以上坡地退耕还林,加快25度以下坡地改梯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开展森林植被保护工作,强化生态环境管理。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严格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批制度,建设项目必须与水土保持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依法划分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治理区、重点监督区,落实防治责任,加强监督管理,坚决控制新的水土流失。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蓄水保土拼作措施相结合,形成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  ――做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和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对在1998年洪水中溃决和影响行洪的江河湖泊洲滩民垸,清除圩堤,移民建镇,恢复行蓄洪能力。一些条件较好的民垸,实行“退人不退耕”的办法,一般洪水年可正常耕作,遇较大洪水时,进洪调蓄洪水。加快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因地制宜地采取建安全区、筑安全台和移民建镇等方式,安置好蓄滞洪区内的居民;区内修建必要的道路和通信设施,并抓紧研究制定因分蓄洪水而遭受损失的补偿办法,建立保险机制。  ――加高加固堤防。把堤防加高加固作为灾后江湖治理工作的重点,通过实施综合防洪措施,使大江大河大湖堤防能防御建国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重点地段达到防御百年一遇洪水的标准。重点做好堤防基础防渗和堤身隐患处理,以及高程不足堤段的加高培厚。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确保防洪工程质量。  ――加快江河控制性工程建设。对洪涝灾害频繁,尚未修建控制性工程的主要江河,继续按照流域综合规划,抓紧修建干支流水库。抓紧三峡、小浪底等在建水库工程的建设,尽快发挥防洪作用。继续抓好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  ――加强河道的整治。加强长江、黄河等江河下游河道的河势控制和崩岸治理。在洞庭湖区及其四水尾闾、鄱阳湖区及其五河尾闾、松滋口等长江三口洪道,对因淤积影响行洪的河段进行清淤疏浚。黄河结合堤防淤背进行清淤疏浚。海河、淮河、松花江等江河淤积严重的河段,也要进行清淤,增加泄洪能力。坚决清除河道行洪障碍,保持行洪畅通。  ――提高防洪现代化技术水平,加大科技投入。用5年左右的时间,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原则,逐步建成覆盖全国重点防洪地区的防汛指挥系统;加速发展气象卫星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网,配备现代化水文观测设施,加强暴雨洪水预警系统建设;加强抗洪抢险方面的科研工作,组织力量开展抢险技术、堵口技术、堤防防渗技术和隐患探测技术的攻关,研制抗洪抢险急需的、实用的新设备和新材料;积极组建抗洪机械化抢险队,加强抢险人员技术培训,建设一批现代化抢险队伍。  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决定增加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加强江湖治理,兴修水利,尽快提高我国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并同时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水利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会同有关部门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保障国民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二、军事将领  洪水() 原名武元博。生于越南河内一个地主家庭。15岁考入师范学校,17岁赴法考察时结识胡志明,1924年到广州加入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1926年入黄埔军校第五期,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广州起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改名洪水。1932年,以师职干部身份到瑞金红校任教。1934年,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同年参加长征。抗战爆发后在山西、河北等地开展抗日工作。1945年回到越南,改名阮山,任军区司令员,授少将军衔。1950年再到中国,任中央统战部越南科负责人。后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任中央军委条令局副局长、《战斗训练》杂志社社长兼总编。1955年,被授予解放军少将军衔,1956年患癌症后回越南,在河内病逝。   人民解放军于20世纪50年代授衔的一千多名将军中,只有一名外籍人。这位在中国名叫洪水的将军,兼有越南人民军少将衔,是世界少有的两国将军之一。毛泽东曾评价说:“洪水的性格是执着、透明的。这样的干部使用得好,是驰骋千里的骏马,否则就是爱尥蹶子的马。”这段话,最好地概括了他光辉而又曲折的战斗一生。三,网络攻击技术  是现在黑客比较常用的一种攻击技术,特点是实施简单,威力巨大,大多是无视防御的。  常见的有DDoS(拒绝服务攻击),就是让你的服务器资源耗尽,无法提供正常的服务,间接地拒绝。可以这样理解。  DDOS只是洪水攻击的一个种类。其实还有其它种类的洪水攻击。   从定义上说,攻击者对网络资源发送过量数据时就发生了洪水攻击,这个网络资源可以是router,switch,host,application等。常见的洪水攻击包含MAC泛洪,网络泛洪,TCP SYN泛洪和应用程序泛洪。接下来简单的分别解释一下以上这些:   MAC泛洪发生在OSI第二层,攻击者进入LAN内,将假冒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将数据帧发送到以太网上导致交换机的内容可寻址存储器(CAM)满掉,然后交换机失去转发功能,导致攻击者可以像在共享式以太网上对某些帧进行嗅探,这种攻击可以通过端口安全技术方式,比如端口和MAC地址绑定。   网络泛洪包括Smurf和DDos:   smurf发生在OSI第三层,就是假冒ICMP广播ping,如果路由器没有关闭定向广播,那攻击者就可以在某个网络内对其它网络发送定向广播ping,那个网络中的主机越是多,造成的结果越是严重,因为每个主机默认都会响应这个ping,导致链路流量过大而拒绝服务,所以属于增幅泛洪攻击,当然也可以对本网络发送广播ping。   DDos发生在OSI第三、四层,攻击侵入许多因特网上的系统,将DDos控制软件安装进去,然后这些系统再去感染其它系统,通过这些代理,攻击者将攻击指令发送给DDos控制软件,然后这个系统就去控制下面的代理系统去对某个IP地址发送大量假冒的网络流量,然后受攻击者的网络将被这些假的流量所占据就无法为他们的正常用户提供服务了。   TCP SYN泛洪发生在OSI第四层,这种方式利用TCP协议的特性,就是三次握手。攻击者发送TCP SYN,SYN是TCP三次握手中的第一个数据包,而当服务器返回ACK后,改攻击者就不对之进行再确认,那这个TCP连接就处于挂起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半连接状态,服务器收不到再确认的话,还会重复发送ACK给攻击者。这样更加会浪费服务器的资源。攻击者就对服务器发送非常大量的这种TCP连接,由于每一个都没法完成三次握手,所以在服务器上,这些TCP连接会因为挂起状态而消耗CPU和内存,最后服务器可能死机,就无法为正常用户提供服务了。   最后应用程序泛洪发生在OSI第七层,目的是消耗应用程序或系统资源,比较常见的应用程序泛洪是什么呢?没错,就是垃圾邮件,但一般无法产生严重的结果。其它类型的应用程序泛洪可能是在服务器上持续运行高CPU消耗的程序或者用持续不断的认证请求对服务器进行泛洪攻击,意思就是当TCP连接完成后,在服务器提示输入密码的时候停止响应。   对于大部分的攻击都能通过IDS来防御或日志分析来判断。相关词条
Copyrigh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姓名的拼音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