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县有特殊病种卡,(白血病)门诊慢性病 病种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能报吗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_百度百科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适应症为本品适用于因慢性肾衰竭引致贫血,包括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非透析治疗者。治疗接受化疗的非髓性恶性肿瘤成人患者的症状性贫血。本品用于治疗贫血时,仅在出现贫血症状时方可使用。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成份
主要组成成份: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  辅料包括:尿素,氯化钠,聚山梨醇酯-20,二水合磷酸二氢钠,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二水合氯化钙,甘氨酸,左旋亮氨酸,左旋异亮氨酸,左旋苏氨酸,左旋谷氨酸,左旋苯丙氨酸,注射用水。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性状
本品为无色、澄明或呈轻微乳状注射液。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因慢性肾衰竭引致贫血,包括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非透析治疗者。  治疗接受化疗的非髓性恶性肿瘤成人患者的症状性贫血。  本品用于治疗贫血时,仅在出现贫血症状时方可使用。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规格
2000IU/0.3ml/支:每支预充式注射器内含2000IU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ss,装量为0.3ml。  4000IU/0.3ml/支:每支预充式注射器内含4000IU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ss,装量为0.3ml。  5000IU/0.3ml/支:每支预充式注射器内含5000IU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ss,装量为0.3ml。  6000IU/0.3ml/支:每支预充式注射器内含6000IU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ss,装量为0.3ml。  10000IU/0.6ml/支:每支预充式注射器内含10000IU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ss,装量为0.6ml。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用法用量
应由在上述适应症领域中有丰富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罗可曼治疗。由于在个别的病例中观察到过敏样反应,建议在医学监护下进行首次给药。  应注意本品只有在溶液澄清或呈轻微乳状,无色且几乎无可见颗粒时方可用于注射。  预充式注射器中的药品是无菌的,但未做防腐处理。在任何情况下,每支注射器都不可以多次注射。  治疗成人和儿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症状性贫血。  患者贫血的症状和后遗症随着年龄,性别和疾病总负荷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医生有必要对个体患者的临床病程和状态进行评价。可以通过皮下或静脉注射罗可曼来升高血红蛋白的水平,使其不超过12g/dl(7.5mmol/l)。对于未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首选皮下注射给药以避免刺穿外周静脉。  如果静脉注射给药,应在约2 分钟内完成,例如,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结束时经动静脉瘘管注入。  因为病人的个体差异,临床上可以观察到个别患者的血红蛋白值偶尔超过或低于预期的血红蛋白水平。考虑到血红蛋白靶浓度在10g/dl(6.2mmol/l)到12g/dl(7.5mmol/l)之间,可以通过剂量管理达到不同的血红蛋白水平。应该避免出现持续的血红蛋白水平超过12g/dl(7.5mmol/l);当血红蛋白值超过12g/dl(7.5mmol/l)时,可根据以下指导原则调整剂量:  应当避免出现用药4 周后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幅度超过2g/dl(1.25mmol/l)。如果出现上述情况, 应按照如下原则调整剂量。如果一个月后血红蛋白升高幅度超过2g/dl(1.25mmol/l)或血红蛋白水平正在升高并接近12g/dl(7.45mmol/l),剂量应减少25%。如果血红蛋白水平持续升高,应该停止治疗直到血红蛋白水平开始降低,然后以低于前次给药剂量25%的剂量重新开始治疗。  应密切监测患者,确保采用最低剂量的罗可曼能够足够控制患者的贫血症状。  当出现高血压或心血管,脑血管或外周血管疾病时,应按患者的个体状况来确定血红蛋白每周升高的幅度和治疗靶浓度。  罗可曼的治疗分为两个阶段:  1.纠正期  — 皮下注射给药:  起始剂量为每周3 次,每次20 IU/kg 体重。如果血红蛋白升高不理想,(每周[0.25g/dl),每4 周可增加剂量,每周3 次,每次20 IU/kg 体重。  每周剂量可以分成每日剂量给予。  —静脉注射给药:  起始剂量为每周3 次,每次20 IU/kg 体重。4 周后剂量可升高至每次80 IU/kg,每周3次。如果需要的话,其后每月可再多增加20 IU/kg,每周3 次。  以上两种给药途径,最大剂量不超过每周720IU/kg。  2.维持期  为使血红蛋白水平维持在10-12g/dl,应先将用药量减至治疗期给药量的一半。随后,每一周或两周调整患者的剂量(维持剂量)。  如果采用皮下注射给药,周剂量可采用每周注射1 次,或分成等份剂量每周注射3 次或7次的方式给药。每周用药一次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以改成每两周给药一次。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增加剂量。  来自儿童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通常情况下越年轻的患者其所需要的罗可曼剂量也越高。然而,由于不能预测每个患者的反应,因此应遵循推荐的用药方案。  罗可曼一般用于长期治疗,但如有需要,可以随时终止治疗。有关每周用药一次的数据是来自24 周疗程的临床试验。  治疗肿瘤患者因化疗引起的症状性贫血  贫血患者(例如,血红蛋白浓度≤10g/dl(6.2mmol/l))应该皮下注射给予罗可曼。患者贫血的症状和后遗症随着年龄,性别和疾病总的负荷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医生有必要对个体患者的临床病程和状态进行评价。  周剂量可以一次注射给药,也可以分成3 至7 次单个剂量给予。  推荐的初始剂量为30000IU/周(相当于对一个中等体重的患者,每周给予约450IU/kg 体重的剂量)。  因为病人个体差异,临床上可以观察到个别患者的血红蛋白值偶尔超过或低于预期的血红蛋白水平。考虑到血红蛋白靶浓度在10g/dl(6.2mmol/l)到 12g/dl(7.5mmol/l)之间,可以通过剂量管理产生不同的血红蛋白水平。应该避免出现持续的血红蛋白水平超过12g/dl(7.5mmol/l);当血红蛋白值超过12g/dl(7.5mmol/l)时,剂量调整的指导原则阐述如下:  如果治疗4 周后血红蛋白已至少升高1g/dl(0.62 mmol/l),那么应继续使用目前的剂量。如果血红蛋白水平未能至少升高1g/dl(0.62 mmol/l),则可以考虑将周剂量加倍。如果治疗8 周后血红蛋白水平未能至少升高1g/dl(0.62 mmol/l),则不可能出现治疗反应,应停止治疗。  治疗应持续至化疗结束后4 周。  最大剂量不应该超过每周60,000 IU。  一旦达到个体患者的治疗目标,剂量应减少25-50%,并使血红蛋白维持在该水平上。应该考虑进行合适的剂量调整。  如果血红蛋白水平超过12g/dl(7.5mmol/l),剂量应减少25-50%。如果血红蛋白水平超过13g/dl(8.1mmol/l),应暂时停止罗可曼的治疗。当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至12g/dl(7.5mmol/l)或更低时,可以比前次剂量低25%的剂量重新开始罗可曼的治疗。  如果治疗4 周后, 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超过2g/dl ( 1.3mmol/l ) 或达到12g/dl(7.5mmol/l),剂量应减少25%至50%。  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确保采用最低剂量的罗可曼能够足够控制患者的贫血症状。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不良反应
基于包括1725 位患者在内的临床试验结果,估计约8%的罗可曼治疗患者会出现不良反应。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贫血患者  罗可曼治疗期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压升高或现有高血压加重,尤其在PCV(血细胞压积)快速升高时(参见注意事项)。另外在正常或偏低血压的个别患者中可能出现伴有脑病样症状的高血压危象(如头痛和精神错乱状态,感觉运动障碍—诸如语言障碍或步态受损—直至强直痉挛性发作)。  可能会出现旁路血栓症,尤其在有低血压趋势的或其动静脉瘘出现并发症(如狭窄、动脉瘤)的患者(参见注意事项)。在多数情况下,可观察到血清铁蛋白水平下降同时有血细胞压积的上升。此外,还在个别病例中观察到血清钾及磷酸盐水平一过性增高。  在个别病例中,罗可曼治疗会引起抗红血球中和抗体介导的单纯性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如果诊断出现PRCA,则必须停止罗可曼治疗,而且患者不得转换成其他促红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参见注意事项)。  下表中列出了临床试验中出现的认为与罗可曼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于出现的不良反应,按照不良反应严重程度递减的顺序列出。    癌症患者  与促红素-β 治疗相关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包括头痛和高血压(]1%,[10%)。(参见注意事项)  在一些患者中观察到血清铁离子参数降低(参见注意事项) 。  临床试验已经表明,罗可曼治疗的癌症患者中出现血栓栓塞类事件的频率高于未经治疗的或安慰剂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在罗可曼治疗的患者中,血栓栓塞发生率为7%,而对照组患者中为4%;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罗可曼治疗组血栓栓塞发生率偏高并未伴随血栓栓塞事件死亡率的增加。  下表中列出了临床试验中出现的,认为与罗可曼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于出现的不良反应,按照不良反应严重程度递减的顺序列出。    所有的适应症  促红素-β 治疗中可能会出现罕见的皮肤反应(≥1/10.000 至≤1/1.000),如皮疹、瘙痒、荨麻疹或注射部位反应。据报导,在极其个别病例(≤1/10.000)中出现过敏样反应。但在对照的临床试验中尚未发现过敏性反应的发生率的增加。  据报导,在极其个别病例中(≤1/10.000),尤其是在开始治疗时,可能会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寒战、头痛、肢体疼痛、不适和/或骨痛。以上反应多为轻或中度,而且在数小时或数天后消退。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禁忌
对活性物质或任一成分高度敏感者。  控制不好的高血压患者。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注意事项
运动员慎用  罗可曼应慎用于伴有转化型芽细胞增多、癫痫、血小板升高及慢性肝功能衰竭的难治性贫血患者。叶酸和维生素B12 缺乏可降低罗可曼的疗效,因此应该避免出现上述情况。  为了确保能有效地生成红细胞,在治疗前和治疗中都应该评价所有的患者的铁离子水平。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根据治疗指导原则对患者进行铁补充治疗。  因肾功能衰竭治疗所致的严重的铝过负荷可能会降低罗可曼的疗效。  由于不能肯定排除本品有加速肾功能衰竭进展的可能性,因此本品用于治疗尚未接受透析治疗的肾硬化患者应该进行个体化治疗。  已有报道表明包括罗可曼在内的促红素治疗可以通过中和抗促红素抗体,引起单纯红细胞增生障碍。这些抗体可以与所有促红素蛋白出现交叉反应,因此怀疑或已证实存在中和促红素抗体的患者都不应转用罗可曼治疗(参见不良反应)。  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或现有高血压加重,尤其在PCV 快速升高时。这些血压升高都能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如药物治疗不能控制血压的升高,建议暂时停用罗可曼。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尤其在治疗开始时,包括在透析之间。脑病样症状的高血压危象可能会发生,这需要医生立即引起注意并给予加强的医学护理。当出现可能是警示信号的突发性刺痛性偏头痛样头痛时,尤其应加注意。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罗可曼治疗期间,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内可能会出现中度剂量依赖性上升,尤其是在静脉内给药后。在继续治疗期间这种情况会有所回退。建议在前8周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  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的血红蛋白浓度不应该超过【用法用量】中推荐的血红蛋白靶浓度的上限。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当血红蛋白靶浓度高于12g/dl(7.5 mmol/l)时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类药品(ESAs),会增加发生死亡和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临床对照试验显示:通过促红素增加血红蛋白浓度,且超过控制贫血所需要的标准来治疗贫血或避免输血并不会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益处。  早产儿中血小板计数可能轻度增高,尤其到出生后第12-14 天,因此应定期监测血小板。  对肿瘤生长的影响  促红素(EPO)是主要刺激红细胞生成的生长因子。促红素受体可能在各种肿瘤细胞的表面表达。与所有生长因子一样,促红素可能会刺激各种恶性肿瘤的生长。在数个对照试验中,促红素并没有表现出改善癌症贫血患者的总的生存期或降低其肿瘤进展的风险。  在对照临床试验中,使用罗可曼和其它的促红细胞生成类药品(ESAs)表明:  - 当血红蛋白靶浓度>14g/dl(8.7mmol/l)时,会促进肿瘤生长并缩短接受放疗的晚期头颈癌患者的存活期  - 当血红蛋白靶浓度在12-14g/dl(7.5-8.7mmol/l)时,会促进接受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四个月疾病进展并会缩短其总的存活期并增加其死亡  - 当血红蛋白靶浓度在12g/dl(7.5mmol/l)时,会增加未接受化疗或放疗的活跃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死亡风险。表明ESAs 不能用于此类患者。  可能出现药物能控制的血压升高。因此建议监测患者血压,尤其是对肿瘤患者初始治疗阶段。  对于肿瘤患者应该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使血红蛋白水平维持在10-12g/dL。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由于血细胞压积增加,在罗可曼治疗期间经常需要增加血液透析期间的肝素剂量。如果用肝素化治疗未达最佳状态,可能会堵塞透析系统。  对于有旁路血栓形成危险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考虑进行早期旁路修正和预防血栓形成,如服用乙酰水杨酸。  在罗可曼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钾和磷酸盐水平。据报导,在少数接受罗可曼治疗的尿毒症病中出现了血钾水平增高,但其因果关系尚未明确。如果观察到血钾水平增高或正在增高,则应考虑停止使用罗可曼,直至血钾水平回复正常。  从异体输血的风险/受益角度考虑,对需要特别避免异体输血的患者应慎用本品。  健康人员误用本品能导致血细胞压积过度增高。这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每支预充式注射器的罗可曼含有0.3mg 的苯丙氨酸辅料。因此,对重度苯丙酮酸尿的患者的治疗应多加考虑。  本品每支预充针中包含少于1mmol 钠(23mg),几乎“无钠”。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目前尚无重组人促红素-β对怀孕妇女的临床研究资料。动物研究表明,对于怀孕期,胚胎/胎儿发育期,分娩或产后发育期无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作用。对于怀孕期妇女的用药应慎用。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儿童用药
未在儿童中进行相关研究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老年用药
未在儿童中进行相关研究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药物相互作用
到目前为止,临床结果还未显示本品与其他药物有相互作用。  动物试验表明重组人促红素-β 不会增加细胞生长抑制药物如依托泊苷,顺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的骨髓毒性。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药物过量
本品治疗的适应证非常宽,即使在较高的血清浓度,也未观察到中毒症状。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临床试验
促红素是一种生长因子,主要刺激红细胞的生成。促红素受体可以在各种肿瘤细胞表面表达。  包括2833 名患者在内的5 个大型的对照试验研究了患者的生存期和肿瘤进展,其中4 个是双盲的、安慰剂对照的试验,1 个是开放的试验。其中有2 个试验的入选患者正在接受化疗,血红蛋白靶浓度]13g/dl;其余3 个试验的血红蛋白靶浓度是12g/dl 至14g/dl。对于其中1 个开放的试验,接受重组人促红素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总生存期没有差别。在4个安慰剂对照试验中总生存期的风险比在1.25 至2.47 之间,对照组的结果更好。这些试验表明,各种常见肿瘤贫血患者接受重组人促红素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死亡率表现出一致的无法解释的统计学意义的升高。总生存期结果不能很好地用在接受重组人促红素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中血栓症和相关合并症的发生率的差异来解释。  Meta 分析包括12 个对照试验中所有接受罗可曼治疗的贫血肿瘤患者(n=2301)的数据,表明患者生存期的总风险比是1.13,对照组结果更好(95% CI 0.87, 1.46)。对于基线血红蛋白水平≤ 10g/dl (n=899)的患者,生存期的风险比是0.98(95 % CI 0.68 至1.40)。在全部人群中观察到血栓事件发生的相对危险增高(RR 1.62, 95% CI: 1.13, 2.31)。  对参加57 个试验的9000 多名肿瘤患者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对总生存期进行meta 分析表明,风险比是1.08,对照组结果更好(95 % CI: 0.99, 1.18;42 个试验,8167 名患者)。接受重组人促红素治疗的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风险更高(RR 1.67, 95% CI: 1.35, 2.06, 35个试验,6769 名患者)。结论表明对于肿瘤患者接受重组人促红素治疗可能有明显的危害。以上这些结论可适用于接受重组人促红素治疗的肿瘤患者,不清楚是否适用于接受化疗且血红蛋白浓度小于13g/dl 的患者,因为分析中几乎没有这类患者。  在极为罕见的情况下,重组人促红素治疗期间出现了伴有或不伴有单纯性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的抗促红素中和抗体。  在中国人群中进行的两项临床试验  ML17616(血液肿瘤)为开放、随机、两组平行的对照研究,目的是验证罗可曼(R)治疗患有多发性骨髓瘤、低度恶性的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或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并有相对促红素的缺乏,且正在接受抗肿瘤化疗的成年患者的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共计74 例患者随机进入罗可曼(R)治疗组或对照组。接受为期12 周的治疗。其中38 例进入罗可曼(R)治疗组,36例进入对照组。罗可曼(R)治疗的起始剂量为150IU/Kg 体重,皮下注射给药,每周三次。研究结果表明,罗可曼(R)治疗组ITT(intention-to-treat 意向治疗)人群的有效率为68.4%,对照组为36.1%;PP(per-protocol population 符合方案)人群的有效率为73.5%,对照组为46.4 %。  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值的变化见表1、表2 所列。    ML17620(实体肿瘤)为开放、随机、两组平行的对照研究,主要目的是验证罗可曼(R)预防和治疗接受铂类药物化疗的成年实体肿瘤患者的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共计121例患者随机进入罗可曼(R)治疗组或对照组。接受为期12周的治疗。其中61例进入罗可曼(R)治疗组,60例进入对照组。罗可曼(R)治疗的起始剂量为150IU/Kg体重,皮下注射给药,每周三次。研究结果表明,罗可曼(R)治疗组的有效率:ITT(intention-to-treat 意向治疗)人群47.5 %,PP人群61.7%;对照组的有效率:ITT(intention-to-treat 意向治疗)人群23.3 %,PP(per-protocol population 符合方案)人群31.8%。  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值的变化见表3、表4 所列。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药理毒理
重组人促红素-β与从贫血患者尿液中分离的促红素的氨基酸和碳水化合成分是一致的。  促红素是一种糖蛋白,它通过刺激干细胞前体来促进红细胞生成,作为一种有丝分裂刺激因子和分化激素起作用。  重组人促红素-β的生物效应在静脉及皮下注射后被证实。在多种载体动物模型(正常及尿毒症大鼠,红细胞增多症小鼠、狗)中给予重组人促红素-β后,总铁结合率、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水平及网织红细胞计数均增高。在鼠脾细胞培养载体实验中,发现其与重组人促红素-β孵育后,脾中有核红细胞的3H-胸苷结合率升高。人类骨髓细胞培养调查显示,注射重组人促红素-β仅刺激红细胞生成而不影响白细胞。并没有发现重组人促红素-β对人骨髓或皮肤细胞有毒性作用,也没有任何临床前期或临床调查显示重组人促红素-β对肿瘤进展有影响。  给予单剂量的重组人促红素-β对小鼠的行为及运动无影响,对狗的呼吸及循环亦无影响。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药代动力学
药物动力学显示,在健康志愿者及尿毒症患者,静脉给予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β的半衰期为4-12小时,分布容积相当于1-2倍血浆容积。在尿毒症及正常大鼠动物实验中已发现相似结果。给尿毒症患者皮下注射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β后,因血清血小板浓缩而延缓吸收,平均12-28小时达到最大浓度。半衰期平均为13-28小时,比静脉注射要长。  生物利用度  与静脉注射相比,皮下注射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β的生物利用度为23-42%。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贮藏
本品应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  药品应存放于小孩接触不到处。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包装
2000IU/0.3ml/支,4000IU/0.3ml/支,5000IU/0.3ml/支,6000IU/0.3ml/支,10000IU/0.6ml/支:6支/盒(预充式注射器)。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有效期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执行标准
进口注册标准:JS
企业信用信息基本医疗保险特殊病种相关政策简介_保险新闻_保险知识&新闻频道_好险啊
基本医疗保险特殊病种相关政策简介
2015年度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特殊病种类别:1、恶性肿瘤的治疗;2、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腹膜透析、血液透析;3、器官移植的抗排异治疗;4、心脏手术后抗凝治疗;5、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心、肺、肾、肝及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者);6、再生障碍性贫血;7、重性精神疾病;8、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丙型肝炎;9、糖尿病;10、血友病。 参保人员患有特殊病种、确需进行门诊治疗的,参保人员(或委托代理人)到定点医疗机构或社保局领取并填写《衢州市基本医疗保险特殊门诊或家庭病床治疗申请单》(下称《申请单》),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后,持《申请单》和就诊资料(住院或门诊病历复印件,支持特殊病种诊断的相关检查或治疗报告等)到户口所在地的街道、乡镇服务窗口办理申报、核准手续。
特殊病种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符合规定的门诊医疗费用按住院规定给予报销。
一、恶性肿瘤的治疗申报条件:临床诊断明确并有下列辅助依据之一的恶性肿瘤。(1)组织学诊断(2)细胞学诊断(3)影像学诊断治疗范围:(1)抗肿瘤药及生物反应调节药(《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编号为414-514药品(下同));(2)抗肿瘤治疗的中成药(编号为835-871),西黄丸;(3)中草药:限于本病;(4)肿瘤骨转移的治疗药物(编号为392--401);(5)肿瘤镇痛药物(编号为224—245);(6)抗贫血药和升白细胞药(编号为971-988);(7)激素及调节内分泌功能药物(编号为319-357),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物(编号为385-391);(8)止吐药物(编号为749-753);(9)造影剂(编号为);(10)其他:甲地孕酮(口服常释剂型)、盐酸埃克替尼;放化疗辅助用药按《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规定执行。(11)相关检查或治疗:甲状腺功能常规检查(含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测定、血清甲状腺素(T4)测定、血清三碘甲状原氨酸(T3)测定、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测定),免疫五项检查(IgG、IgM、IgA、C3、C4),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膀胱注射、膀胱灌洗、膀胱持续灌洗、膀胱穿刺、膀胱灌注、膀胱冲洗、膀胱持续冲洗(限膀胱恶性肿瘤患者),血常规、血沉、CRP、生化筛查常规检查、肿瘤相关抗原测定、尿常规,相应部位的医学影像学、超声、核医学检查,相应部位内窥镜检查、穿刺活检,化疗泵、抗肿瘤化学药物配置、肿瘤化疗药物敏感试验,骨髓癌(白血病)骨髓穿刺术、活检针,换药,腹腔灌洗,动静脉置管护理、PICC置管护理。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申报条件:尿毒症需要透析的病人。治疗范围:(1)各类降压药(编号为828—886 );(2)促红细胞生成素或琥珀酸亚铁、肝素钠、肝素钙、尿激酶、左卡尼汀、腹膜透析液、腹膜透析换外管、外接短管、钛接头、微型碘呋帽、透析器、滤过器、细菌滤过器、透析针,肝素帽,换药费(f、f、f)。复方a-酮酸(口服常释剂型)、阿法骨化醇(口服常释剂型)、骨化三醇(口服常释剂型)、碳酸氢钠(口服常释剂型、注射剂)、别嘌醇(口服常释剂型、缓释控释剂型)、复方别嘌醇(口服常释剂型);(3)腹膜透析术、腹膜平衡试验、血液透析、血液滤过、深静脉长期透析导管置管术、深静脉长期透析导管取出术、腹膜透析置管术、腹膜透析管拔出术、动静脉人工内瘘成形术;(4)相关检查或治疗:血常规、尿常规、甲状旁腺素测定、电解质测定、肝肾功能的检查化验,首次透析至3个月的,原则上每月1次;3个月以上且病情稳定的,原则上3个月1次,肾彩超,动静脉置管护理、PICC置管护理。 三、器官移植的抗排异治疗申报条件:器官移植的术后病人。治疗范围:(1)免疫抑制药物(编号为405-413);(2)各类降压药(编号为828--886);(3)其他:肾移植患者的虫草菌发酵制剂(百令胶囊、至灵胶囊、金水宝);肝移植患者的拉米夫定和熊去氧胆酸。泼尼松(口服常释剂型)、复方a-酮酸(口服常释剂型)、别嘌醇(口服常释剂型、缓释控释剂型)、复方别嘌醇(口服常释剂型)、碳酸氢钠(口服常释剂型、注射剂);(4)相关检查或治疗:血常规、尿常规、尿比重测定、肝肾功能、环孢素血药浓度的检查化验,首次接受抗排异至3个月的,原则上每月1次;3个月以上且病情稳定的,原则上3个月1次,肾彩超,FK506血清药物浓度测定。四、心脏手术后抗凝治疗申报条件:心脏术后病人。治疗范围:(1)抗血小板药(编号为989-997、★185)、华法林;(2)相关检查或治疗:血常规、凝血功能常规检查。五、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心、肺、肾、肝、及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者)申报条件:符合下列其中四项的病人。(1)蝶形红斑或盘形红斑;(2)光过敏;(3)口腔溃疡(4)非畸形关节炎或关节痛;(5)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6)肾炎(蛋白尿、血尿或管形尿);(7)神经系统损害(抽搐或精神症状);(8)血象异常(白细胞&4.0×10ρ/L或血小板&80×10ρ/L或溶血性贫血);(9)狼疮细胞或抗双链DNA抗体阳性;(10)抗sm抗体阳性;(11)抗核抗体阳性;(12)狼疮试性阳性;(13)血清补体低于正常。治疗范围:(1)免疫抑制剂(编号为405-413);(2)其他:强的松片、美卓乐、甲强龙、肿瘤坏死因子、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白芍总甙、甲基睾丸素、羟氯喹、来氟米特;(3)中草药:限于本病;(4)相关检查或治疗:血常规、血沉、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抗核抗体、微球蛋白、补体等检查。六、再生障碍性贫血申报条件:(1)临床出现进行性贫血、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反复感染、发热等症状;(2)实验室检查:A.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B.骨髓检查显示至少一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C.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治疗范围:(1)免疫抑制剂(编号为405-413)、再造生血片、复方皂矾丸、雄激素、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11、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叶酸、B12、血液制品;(2)相关检查或治疗:ABO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特殊介质交叉配血、血常规、网织红、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穿刺术、输血费、环孢素浓度测定,骨髓活检术及骨髓组织活检检查与诊断、特殊染色及酶组织化学染色诊断。七、重性精神疾病申报条件:确诊为重性精神障碍性疾病治疗范围:(1)治疗精神障碍药物(编号为610—666、★254、★518);(2)抗癫痫药物:编号为547—557;(3)镇静催眠药物(编号为592—594、595—598);(4)胃肠解痉药物(编号为740);(5)吩噻嗪类药物(编号为517);(6)抗胆碱类药物(编号为541);(7)相关检查或治疗:肝肾功能,血常规,脑电图,血清药物浓度测定。八、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丙型肝炎申报条件:(1)慢性乙型肝炎A.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sAg、HBeAg阳性、抗-HBe阴性,HBVDNA阳性,ALT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B.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sAg阳性,HBeAg持续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 HBV DNA阳性,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2) 乙型肝炎肝硬化: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3) 慢性丙型肝炎HCV感染超过6个月,或发病日期不明、无肝炎史,但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诊断。治疗范围:(1)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干扰素类药物;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2)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类药物;利巴韦林。(3)肝病辅助治疗药物(编号为774-791)。(4)相关检查或治疗: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常规、HBV-DNA、HCV-RNA检测、胸腹水B超。九、糖尿病申报条件:被确诊为糖尿病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病人。(1)糖尿病相关抗体(抗胰岛素抗体、抗胰岛细胞抗体、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一项及以上阳性的;(2)血胰岛素水平空腹≤5mU/L(35pmol/L、5μU/ml)或餐后2小时 ≤25mU/L(174pmol/L、25μU/ml),或血C肽空腹水平<0.5ng/ml(167pmol/)或餐后2小时<0.65ng/ml(217pmol/L),须胰岛素治疗的;(3)晨尿微量白蛋白≥1.0×105μg/L (100mg/L);(4)胰腺切除的患者。治疗范围:(1)胰岛素及其他影响血糖的药物(编号为366-384);(2)相关并发症治疗: B族维生素,弥可保;(3)中成药:消渴丸;(4)相关检查或治疗:血糖、血脂、尿糖、尿常规、血清胰岛素测定、血清C肽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测定,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尿病相关抗体检测(抗胰岛素抗体测定、抗胰岛细胞抗体测定、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测定),每季一次的肝、肾功能检验和心电图、眼底检查、肝、胆、胰、脾、肾脏的B超检查。十、血友病申报条件:有临床出血倾向,APTT延长,凝血因子测定FⅧ、Ⅸ、VWF活性降低。治疗范围:(1)输注血浆和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冻干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制剂;冻干人凝血因子Ⅷ;重组人凝血因子Ⅷ;(2)其他止血药物:注射用血凝酶,止血芳酸,氨甲环酸;(3)相关检查或治疗:凝血全套、血常规、肝功能、乙肝、梅毒、HIV测定、丙肝测定、血浆凝血因子活性测定。
阅读原文:
上一篇:下一篇:
查看收益 >>
100家网站,48520最新意外险产品
轻松输入,一键查看结果
保费(亿元)
好险啊有超过100家合作机构
合作航空公司
其它合作机构
Copyright (C)
Haoxiana,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特殊门诊病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