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和arac的土工格栅施工方法法相同吗

& 沥青混合料
沥 青 混 合 料
&&&&沥青混合料可因组成材料、矿料级配、沥青用量的不同而构成不同的组成结构,不同的结构状况,将会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主要有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耐久性、抗滑性及施工和易性。沥青混合料按照材料组成及结构分为连续级配、间断级配混合料。按照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混合料。按照公称最大粒径的大小可分为特粗式、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沥青混合料。按照沥青结合料的不同分为普通沥青混合料及改性沥青混合料。按照制造工艺分为热拌沥青混合料、温拌沥青混合料、冷拌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混合料等。
&&&&我集团生产的各种类型沥青混合料已遍布北京地区。从北京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开始,到城市道路的长安街、二环路、三环路和四环路,再到蜿蜒绵长的郊区公路,我集团生产的沥青混合料已经渗透到北京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条道路,到目前为止集团已发展成为北京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沥青混合料生产企业。主要产品种类及规格如下:
&沥青混合料的规格
&性能及用途
普通沥青及改性沥青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AC-25、AC-20、AC-16、
&AC-13、AC-10、ATB-40、
&ATB-30、ATB-25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是按密实级配原理设计组成的各种粒径颗粒的矿料与沥青结
&合料拌和而成,设计空隙率较小(对不同交通及气候情况、层位可作适当调整
&)的密实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以AC表示)和密实式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以
&ATB表示)。按关键性筛孔通过率的不同又可分为细型、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
&料。该类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公路、城市道路、桥面、隧道、机场、停车场等
&诸多方面及沥青路面结构的各个层次,是沥青混凝土中最常用的混合料。
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
&SMA-16、SMA-13、SMA-10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的细集料组
&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组成一体的沥青混合料,具
&有空隙率小,良好的高、低温性能及耐久性能等特点。由于其良好的路用性
&能,该类混合料主要应用于高等级公路和城市主干道沥青路面的表面层。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
&AC-25、AC-20、AC-16、
&再生沥青混合料是将回收的旧料,掺加部分再生剂或新料充分拌和而成,具有
&节能环保等特点。通过优选再生剂和矿料级配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与
&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相同,在沥青路面结构中可同等使用。
密级配及开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
&ARAC-25、ARAC-20、
&RAC-16、ARAC-13、ARAC-10
&橡胶粉用于沥青混合料中,有利于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抗疲劳性能
&、水稳定性和低温性能等路用性能。橡胶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种等级的道路沥
&青路面结构层,尤其对降低城市道路的行车噪音有明显效果。
抗车辙沥青混合料
&KAC-25、KAC-20、KAC-16、
&抗车辙沥青混合料是通过调整矿料级配、优选沥青结合料、选用适宜的外掺剂
&等手段,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同时保证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水稳定
&性以及耐久性的沥青混合料。由于其具有非常好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主要应用
&于不同等级公路、城市道路的路口、停车港湾、收费站、重载交通及长上坡路
钢渣沥青混合料
&GAC-25、GAC-20、GAC-16、
&GAC-13、GAC-10及钢渣
&SMA-10、SMA-13、SMA-16
&在沥青混合料中采用钢渣作为集料,充分利用钢渣强度高、耐磨性好、表面粗
&糙、与沥青粘附性好的特点,经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形成具有良好高、低温
&性能和水稳性、体积稳定性的钢渣沥青混合料,可以广泛用于高等级公路和城
&市道路的沥青路面各结构层,尤其适用于抗滑表层中。
彩色沥青混合料
&红、黄、绿等颜色
&彩色沥青混凝土,具有普通沥青混合料的优点,如强度高、高温稳定性好、低
&温不开裂,还具有抗老化性能好、摩擦系数大、制动性能好、与周围景观协调
&特点。彩色沥青混凝土可以广泛用于公路、城市道路、公园、小区以及路口、
&人行步道等地的路面表层,尤其是在旅游景点,彩色沥青混凝土与自然景观相
&映成趣,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温拌沥青混合料
&AC-25、AC-20、AC-16、
&AC-13、AC-10、SMA-16、
&该类型沥青混合料拌和、施工温度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可以降低20~40℃,
&可以大大减少燃料消耗和沥青烟尘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而沥青路面仍
&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耐久性。还可以延长路面的施工季节。可用于各类道路沥青
&路面结构中,特别是道路维修养护中的薄层罩面甚至超薄罩面。
温拌沥青混合料
&LB-19、LB-16、LB-13、
&冷拌沥青混合料通过选择合适的乳化沥青品种并调整矿料级配达到提高混合料
&耐久性的目的,具有低污染、低能耗、低价格、易施工等特点。可以用于在道
&路养护工程中。
&&&&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三台山路甲3号
&&&&电话:010-
邮编:100176
传真:010-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SMA施工控制与现场监理_龙海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SMA施工控制与现场监理_龙海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1:40:0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SMA施工控制与现场监理_龙海.PDF
道客巴巴认证
机构认证专区
加  展示
享受成长特权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橡胶沥青薄面层在延庆康西路路面工程中的应用论文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橡胶沥青薄面层在延庆康西路路面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橡胶沥青薄面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3:35:0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橡胶沥青薄面层在延庆康西路路面工程中的应用论文.PDF
道客巴巴认证
机构认证专区
加  展示
享受成长特权
官方公共微信北京市公联公司
北京市公联公司
《典型规格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确定粗集料、细集料、矿粉和沥青材料相互配合的最佳组成比例,使之能够即满足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又能兼顾工程造价经济指标。
北京地区夏季酷暑炎热,降水集中,形成雨热同季。夏季平原地区各月平均气温都在24以上。极端最高气温为43.5,多出现在6月份。7月是全年最热月份,平均气温接近26,高温持久稳定,路面温度最高可达70,昼夜温差小。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并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冬季寒冷漫长,冬季长达5个月,隆冬1月份平原地区平均气温为-4以下,山区低于-8,极端最低气温平原为-27.4。
根据规范中沥青路面使用气候分区指标确定北京市处于1-3-2区,即夏炎热冬冷湿润区。
受北京市公联公路联络线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北京正达坤顺技术检测有限公司承担了典型规格路面结构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任务,进行了相对全面的路面材料设计。
1、设计依据为:
(1)《北京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DBJ01-45-2000;
(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BJ01-11-2004;
(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5)《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7)《公路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技术指南》SHC F40-01-2002;
(8)北京市路政局各项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及指南。
2、目标配合比设计内容为:
(1)SMA-13
(2)AC-13(C型)
(3)AC-16(C型)
(4)AC-20(C型)
(5)AC-25(C型)
(6)ATB-25(C型)
(7)ARAC-13(C型)
3、试验所用材料均取自沥青混合料生产厂家。经过近年各沥青混合料生产厂家的共同努力,各生产厂原材料的差异性有所降低,生产设备经过更新改造,已初步达到计量准确、配比可控的标准化生产目的,基本满足根据同一目标配合比设计,各生产厂家据此试配完成生产配合比的要求。
4、本典型结构各种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采用的温拌添加剂为:MWV;抗车辙添加剂为:PR抗车辙剂;岩沥青为:印尼布敦岩沥青。
5、采用其它种类温拌添加剂、抗车辙剂及岩沥青生产沥青混合料则应由有资质的道路材料检测试验单位对其综合性能进行室内外试验确认,报公联公司批准后方可在工程应用。
6、通过典型规格路面结构目标配合比设计,确定了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组成、沥青用量及施工控制密度,并给出了建议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和沥青混合料生产中沥青用量的波动范围。
7、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均能满足现行规范的相应试验指标要求,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8、非典型规格及有特殊性能指标要求(如SHRP指标、湖&岩&沥青掺量变化及特殊高、低温性能指标等)的路面结构目标配合比应另行委托设计。
1. SMA-13基本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材料设计与检验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1沥青结合料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中沥青结合料的质量必须满足沥青玛蹄脂的要求,应具有较高的粘度,以保证有足够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韧性。考虑到北京地区夏季炎热,冬季严寒的气候特点,以及路面所承受的交通荷载情况,沥青结合料应采用成品SBS改性沥青,成品SBS改性沥青按照针入度分级和SHRP分级双重指标进行分级控制,按美国SHRP分级为PG76-28。按照现行《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及具体工程的要求,经SBS成品改性沥青各项指标测试,其结果见表1.1-1。
表1.1-1 &&&&&&&&&SBS成品改性沥青性能指标检测结果
沥青旋转薄膜烘箱试验RTFOT
针入度指数PI由15℃、25℃、30℃(或5℃)等三个以上不同温度的针入度,按式lgP=AT+K进行线性回归,在计算求得参数A后由下式求得,但直线回归的相关系数R不得低于0.997,PI=(20-500A)/(1+50A)。
由表1.1-1中可见,SBS成品改性沥青的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可以在该工程中使用。
注意:在工程供料过程中应按照公联公司的规定进行原材料检验,保证SBS成品改性沥青的质量及质量稳定性。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2粗集料
为了充分发挥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中粗集料的作用,粗集料必须使用坚韧、粗糙、有棱角的优质石料。本次试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中10~15mm,5~10mm粗集料采用张家口玄武岩。经玄武岩粗集料相关质量指标测试,其结果见表1.1-2。
表1.1-2 &&&&&&&&&&&&&&&&&粗集料质量指标
试 验 结 果(mm)
石料压碎值
洛杉矶磨耗值
表观相对密度
水洗法 & 0.075mm
对沥青的粘附性
由上表可见,粗集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技术要求,可以在工程中使用,但仍应要求集料生产厂家加强对集料&0.075mm颗粒含量的控制,以保证混合料路用性能。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3细集料
用于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细集料应使用坚硬的机制砂,机制砂应采用专用的细料破碎机生产制造,经细集料相关质量指标测试。其性能指标见表1.1-3。
表1.1-3 &&&&&&&&&&&&&&&细集料质量指标
表观相对密度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font-family:仿宋_GB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font-family:仿宋_GB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font-family:仿宋_GB
由上表可见,细集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技术要求,可以在工程中使用。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4填料
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经矿粉相关质量指标测试,其结果见表1.1-4。
表1.1-4& &&&&&&&&&&&&&&&&矿粉质量指标
粒度范围 & 0.6mm
&&& &&& 0.075mm 
无团粒结块
无团粒结块
加热安定性
无颜色变化
由表1.1-4中可见,矿粉的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技术要求,可以在工程中使用。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5纤维稳定剂
使用松散木质素纤维,剂量为沥青混合料的0.3%。为提高纤维投放效率及分散效果,在沥青混合料生产中,纤维应由专用的纤维投放设备直接投入拌和机,纤维投放时间应在喷入沥青开始前喷进拌和机。经木质素纤维相关质量指标测试,其各项指标见表1.1-5。
表1.1-5& &&&&&&&&国产木质素纤维的质量检测结果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目标配合比设计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1集料筛分及矿料组成设计
根据规范,按照SMA-13的标准级配的要求,经过配合比设计计算确定3组冷料仓投料比例,使4.75mm的通过率大体上为23%、27%、31%,0.075mm的通过率为10%左右(相当于固定矿粉用量为10%),配合比的合成级配曲线见图1.2-1,矿料级配见表1.2-1。
表1.2-1& &&&&&&&&&&&SMA-13矿料筛分与合成级配一览表
图1.2-1& SMA-13矿质混合料合成级配曲线图
从合成级配曲线图中可以看出,0.6mm、1.18mm筛孔的通过率稍低,请在生产过程中密切注意集料级配的变化,防止各级筛孔的通过率超出级配范围要求,影响SMA混合料的性能。
合成集料(即全部矿料)的平均毛体积相对密度ρsb如下式求得。
ρsb=(P1+P2+…+Pn)/(P1/ρ1+P2/ρ1+…+Pn/ρn)
式中:P1……Pn—各种矿料的配合比;
&&&&& ρ1……ρn—各种矿料的相对毛体积密度。
由于4.75mm以上粗集料都集中在10~15mm及5~10mm两种材料中,按照上述矿料级配比例配合,然后筛去4.75mm以下部分,分别测定4.75mm以
上粗集料的松方相对密度,并由此计算骨架间隙率VCADRC,计算如下。
VCADRC=(1-ρs/ρca)×100
式中:ρca—粗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 ρs—粗集料的松方相对密度。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2选择初试沥青用量
本工程采用的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8左右,按照规范要求,最小油石比不小于5.8%,首先SMA-13按5.8%的油石比双面击实50次制作马歇尔试件,测定VMA、VCAmix结果见表1.2-2。木质素纤维掺量为混合料的0.3%,表中毛体积密度采用表干法测定,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真空法实测。
表1.2-2& &&&&&&&&&&&SMA-13马歇尔试验结果
由表中可见,3种级配中,只有甲、乙级配的VCAmix能小于相对应的VCADRC的要求,说明甲、乙两种级配能实现粗集料的嵌挤,而且初试级配的VMA均达到了大于17%的要求,有足够的间隙可供沥青玛蹄脂填充。故选择乙号级配为设计级配。此级配的空隙率VV偏大,不满设计空隙率的要求,应进一步调整。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3确定最佳油石比
乙号级配的空隙率已经接近合理的空隙率,但稍偏大,为此SMA-13增加油石比6.0%,再进行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见表1.2-3。
表1.2-3& &&&&&&&&&&&&&SMA-13马歇尔试验结果
SMA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相关数据和相应的技术要求对照见表1.2-4。根据设计空隙率确定最佳油石比,为此确定SMA-13的最佳油石比为6.0%,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450。
表1.2-4& &&&&SMA-13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指标表
试 验 结 果
规 范 要 求
空隙率VV*&&&&&& &&&&%
&粗集料骨架间隙率&
矿料间隙率VMA&&&& *%
沥青饱和度VFA &&&%
稳 定 度 &&&&&kN
流& 值 &&&&&0.1mm
对高温稳定性要求较高的重交通路段或炎热地区,设计空隙率取高限且可放宽到4.5%,VMA可放宽到16.5%。
目标配合比设计检验
根据要求,对最佳油石比下的SMA-13混合料进行了有关项目检验,结果如表1.3-1。
表1.3-1& &&&&&&&&&&&SMA-13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检验结果
从表中可见,其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的要求,说明SMA-13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是合理的。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 SMA-13目标配合比设计结论
在对厂家所送材料进行试验检验之后,首先参照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确定了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在矿料配合比设计、混合料马歇尔相关试验的基础上得到了最佳油石比,经过配合比设计检验,证明所设计的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现将设计结果汇总如下。
表1.4-1 &&&&&&&&&&SMA-13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
木质素纤维
0.3(混合料的比例)
最佳油石比(%)
毛体积相对密度
表1.4-2& &&&&&&&&SMA-13油石比、级配施工控制范围
筛& 孔(mm)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
检查频度及单点检验
每台拌和机每天1~2次,
以两个试样的平均值评定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 SMA-13改变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实际工程应用中,在各种沥青混合料基本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集料、添加不同改性材料,衍生出各种改变型沥青混合料。但各种沥青混合料的基本形式没有改变,其目标配合比的设计原则、方法和程序没有改变,对原材料的要求没有改变。各种改变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只是针对采用的不同集料和添加剂进行了相应调整。
SMA-13改变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详见表1.4-1(下同)。
表1.5-1&&&&
&SMA-13改变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差异表
SMA-13类型
钢渣+抗车辙
配 范 围 &(%)
PR抗车辙剂
车辙动稳定度
膨胀量(钢渣)
拌 和 温 度
为防止钢渣混合料出厂后长时间(>3小时)未摊铺,导致混合料升温过高(>10),钢渣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可根据实际升温情况取低限。
2. AC-13(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材料设计与检验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1沥青结合料
本次设计沥青混合料AC-13(C)所用结合料为70#A级道路石油沥青。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及工程要求,对沥青样品进行了各项指标测试,结果见表2.1-1。
表2.1-1 &&&&&&&&&&&&&&&沥青试验结果
针入度25℃
针入度指数
-1.5~+1.0
软化点(R﹠B)
沥青旋转薄膜烘箱试验RTFOT
质 量 变 化
残留针入度比
残留延度(10℃)
针入度指数PI由15℃、25℃、30℃(或5℃)等三个以上不同温度的针入度,按式lgP=AT+K进行线性回归,在计算求得参数A后由下式求得,但直线回归的相关系数R不得低于0.997,PI=(20-500A)/(1+50A)。
由表2.1-1中可见,70#道路石油沥青的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技术要求,可以在工程中使用。
但注意:在该工程供料过程中应加大抽检频率,以保证70#道路石油沥青的质量及质量稳定性。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2粗集料
为了充分发挥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的作用,粗集料必须洁净、干燥、表面粗糙,本次设计采用三河石灰岩,对适合配制AC-13混合料的粗集料进行了相关质量指标测试,其结果见表2.1-2。
表2.1-2& &&&&&&&&&&&&&&&&&&粗集料质量指标
& 试 验 结 果(mm)
石料压碎值
洛杉矶磨耗损失
表观相对密度
水洗法 & 0.075mm
对沥青的粘附性
由上表可见,粗集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可以在工程中使用。但仍应要求集料生产厂家加强对集料&0.075mm颗粒含量的控制,以保证混合料路用性能。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3细集料
沥青路面所用细集料(机制砂)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若采用天然砂宜采用粗、中砂。
对适合配制AC-13(C)沥青混合料的石灰岩机制砂进行了相关质量指标测试,其结果见表2.1-3。
表2.1-3& &&&&&&&&&&&&&&&&&细集料质量指标
表观相对密度
由表2.1-3中可见,细集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技术要求,可以在工程中使用。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4填料
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对厂家提供的矿粉进行了相关质量指标测试,其结果见表2.1-4。
表2.1-4&&&&&&&&&&&&&&&
矿粉质量指标
粒度范围 & 0.6mm
 &&&& & 0.15mm
&&&&& & 0.075mm 
无团粒结块
无团粒结块
加热安定性
无颜色变化
由表2.1-4中可见,矿粉的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技术要求,可以在工程中使用。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目标配合比设计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1集料筛分及矿料组成设计
为了确保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同时兼顾低温抗裂性能的需要,根据在以往工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及本工程的特点,在进行矿料组成设计时宜适当减少公称最大粒径附近的粗集料用量,减少0.6mm以下部分细粉的用量,使中等粒径集料偏多,形成较为平坦的S型级配曲线,并取中等或偏高水平的设计空隙率。
在进行沥青混合料AC-13配合比设计时,考虑到北京地区夏季温度高且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较多的情况,选择了粗型(C型)混合料。并在我单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抗车辙混合料特点,初步提出了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均已体现在表2.2-1合成级配表和图2.2-1合成级配图中。
为此,对各级矿料进行了筛分,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确定了矿料配合比。AC-13(C)混合料的集料筛分、合成级配情况见表2.2-1,合成级配曲线见图2.2-1。
表2.2-1&&& &&&&&AC-13(C)矿料筛分与合成级配表
图2.2-1& AC-13(C)矿料筛分及合成级配曲线图
从合成级配曲线图可见,混合料级配曲线线形较好,但0.6mm筛孔通过率稍高,因此请沥青厂在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密切注意矿料的级配变化,防止部分筛孔通过率超出级配范围,从而影响混合料质量。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2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根据各种矿料配合比例及其毛体积密度,结合以往工程,预估最佳油石比AC-13(C)为4.8%,按照0.5%间隔变化,取五个不同的油石比,进行马歇尔试验。试件毛体积密度采用表干法测定,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真空法实测。
AC-13(C)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数据见表2.2-2,试验数据点组成曲线见图2.2-2。
表2.2-2&&&&& &&&AC-13(C)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数据
油石比(%)
稳定度(kN)
流 值(0.1mm)
图2.2-3& AC-13(C)马歇尔试验数据曲线图
根据规范要求,在图2.2-2求取相应于密度最大值、稳定度最大值、目标空隙率、沥青饱和度范围中值的油石比a1、a2、a3、a4,取其平均值作为OAC1。以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不含VMA)的油石比范围OACmin ~OACmax的中值作为OAC2。计算的最佳油石比OAC取OAC1 和OAC2的平均值。本次设计中AC-13(C)混合料的计算最佳油石比OAC为4.8%,相应于此最佳油石比的空隙率VV和VMA值为4.3%、14.5%。查照规范表5.3.3-1可知空隙率VV和VMA均符合要求。
AC-13(C)混合料最佳油石比对应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分别为2.467。 马歇尔试验数据指标汇总见下表2.2-3。
表2.2-3& &&&&&&&AC-13(C)最佳油石比下马歇尔试验数据表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按照新规范的要求计算AC-13(C)沥青混合料的有效沥青含量分别为4.23%,对应的粉胶比分别为1.0%,对应的沥青膜有效厚度为9.8&m。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
AC-13(C)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检验
为了检验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按照规范要求,所配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检验,试验结果见表2.3-1。
表2.3-1&&& AC-13(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检验试验数据表
检 验 项 目
动稳定度(60℃)
残留马歇尔稳定度
&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
低温弯曲试验
破坏应变(-10℃)
*10-6(1/s)
渗 水 系 数
基本不透水
由表2.3-1中数据可见,AC-13(C)混合料动稳定度、低温破坏应变和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均符合规范要求,说明所设计的沥青混合料是合理的,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
AC-13(C)目标配合比设计结论
在对厂家所送材料进行试验检验之后,首先参照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确定了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在矿料配合比设计、混合料马歇尔相关试验的基础上得到了最佳油石比,经过配合比设计检验,证明所设计的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现将设计结果汇总如下。
表2.4-1&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
AC-13(C)
最佳油石比(%)
毛体积相对密度
表2.4-2 &&&&&&&&&&AC-13油石比、级配施工控制范围
筛&& 孔(mm)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
检查频度及单点检验
每台拌和机每天1~2次,
以两个试样的平均值评定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 AC-13(C)改变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表2.5-1 AC-13(C)改变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差异表
AC-13(C)类型
温拌型(MWV)
级& 配& 范&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6.0color:#.8%
MWV温拌剂:沥青
车辙动稳定度
拌 和 温 度(℃)
降低20~30
AC-16(C)、AC-20(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材料设计与检验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1沥青结合料
本次设计沥青混合料AC-16(C)、AC-20(C)所用结合料为70#A级道路石油沥青,与AC-13(C)沥青混合料相同,各项指标要求见2.1.1。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2粗集料
为了充分发挥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的作用,粗集料必须洁净、干燥、表面粗糙,本次设计采用三河石灰岩,对适合配制AC-16(C)及AC-20(C)混合料的粗集料进行了相关质量指标测试,其结果见表3.1-2。
表3.1-2& &&&&&&&&&&&&&&&&&&粗集料质量指标
试 验 结 果(mm)
石料压碎值
洛杉矶磨耗损失
表观相对密度
水洗法 & 0.075mm
对沥青的粘附性
由表3.1-2中可见,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技术要求,可以在工程中使用。但仍应要求集料生产厂家加强集料&0.075mm颗粒含量的控制,以保证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3细集料
& &&见本设计2.1.3。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4填料
见本设计2.1.4。
目标配合比设计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1集料筛分及矿料组成设计
为了确保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同时兼顾低温抗裂性能的需要,根据在以往工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及本工程的特点,在进行矿料组成设计时适当减少公称最大粒径附近的粗集料用量,减少0.6mm以下部分细粉的用量,使中等粒径集料偏多,形成较为平坦的S型级配曲线,并取中等或偏高水平的设计空隙率,所设计的沥青混合料易于碾压成型,满足压实度的要求。
在进行沥青混合料AC-16及AC-20配合比设计时,考虑到北京地区夏季温度高且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较多的情况,选择了粗型(C型)混合料。并在我单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抗车辙混合料特点,初步提出了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均已体现在表3.2-1、表3.2-2合成级配表和图3.2-1、图3.2-2合成级配图中。
为此,对各级矿料进行了筛分,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确定了矿料配合比。AC-16(C)及AC-20(C)混合料的集料筛分、合成级配情况见表3.2-1、表3.2-2,合成级配曲线见图3.2-1、图3.2-2。
表3.2-1 &&&&&&&&&&&&&&AC-16(C)矿料筛分与合成级配表
图3.2-1& AC-16(C)矿料筛分及合成级配曲线图
表3.2-2 &&&&&&&&&&AC-20(C) 矿料筛分与合成级配表
图3.2-2& AC-20(C)矿料筛分及合成级配曲线图
&& &&从合成级配曲线图可见,混合料级配曲线线形较好,但仍请沥青厂在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密切注意矿料的级配变化,防止部分筛孔通过率超出级配范围,从而影响混合料质量。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2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根据各种矿料配合比例及其毛体积密度,结合以往工程,预估最佳油石比AC-16(C)为4.6%,AC-20(C)为4.4%。参考规范要求,按照0.5%间隔变化,取五个不同的油石比,进行马歇尔试验。试件毛体积密度采用表干法测定,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真空法实测。
AC-16(C)及AC-20(C)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数据见表3.2-3、表3.2-4,试验数据点组成曲线见图3.2-3、图3.2-4。
表3.2-3 &&&&&&&&&AC-16(C)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数据
油石比(%)
稳定度(kN)
流 值(0.1mm)
表3.2-4 &&&&&&&&&AC-20(C)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数据
油石比(%)
稳定度(kN)
值(0.1mm)
图3.2-3& AC-16(C)马歇尔试验数据曲线图
图3.2-4& AC-20(C)马歇尔试验数据曲线图
根据规范要求,在图3.2-3、图3.2-4求取相应于密度最大值、稳定度最大值、目标空隙率、沥青饱和度范围中值的油石比a1、a2、a3、a4,取其平均值作为OAC1。以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不含VMA)的油石比范围OACmin ~OACmax的中值作为OAC2。计算的最佳油石比OAC取OAC1 和OAC2的平均值。本次设计中AC-16(C)混合料的计算最佳油石比OAC为4.6%,相应于此最佳油石比的空隙率VV和VMA值分别为4.2%、14.0%。AC-20(C)混合料的计算最佳油石比OAC为4.4%,相应于此最佳油石比的空隙率VV和VMA值为4.2%、13.6%。查照规范表5.3.3-1可知空隙率VV和VMA均符合要求。
AC-16(C)及AC-20(C)混合料最佳油石比对应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分别为2.484、2.493。马歇尔试验数据指标汇总见下表3.2-5、表3.2-6。
表3.2-5 &&&&&&&&AC-16(C)最佳油石比下马歇尔试验数据表
表3.2-6 &&&&&&&&AC-20(C)最佳油石比下马歇尔试验数据表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按照规范的要求计算AC-16(C)及AC-20(C)沥青混合料的有效沥青含量分别为4.05%、3.84%,对应的粉胶比分别为1.2%、1.2%,对应的沥青膜有效厚度分别为8.4&m 、8.5&m。
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检验
为了检验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按照规范要求,所配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检验,试验结果见表3.3-1。
表3.3-1&&&&&&&&&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检验试验数据表
检 验 项 目
AC-16(C)
AC-20(C)
动稳定度(60℃)
残留马歇尔稳定度
&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
低温弯曲试验
(-10℃)破坏应变
*10-6(1/s)
渗 水 系 数
由表3.3-1中数据可见,AC-16(C)
及AC-20(C)混合料的动稳定度、低温破坏应变和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均符合规范要求,说明所设计的沥青混合料是合理的,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
AC-16(C)、AC-20(C)目标配合比设计结论
在对厂家所送材料进行试验检验之后,首先参照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确定了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在矿料配合比设计、混合料马歇尔相关试验的基础上得到了最佳油石比,经过配合比设计检验,证明所设计的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现将设计结果汇总如下。
表3.4-1&&&&&&&&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
AC-16(C)
AC-20(C)
各材料组成(%)
最佳油石比(%)
毛体积相对密度
表3.4-2 AC-16(C)、AC-20(C)油石比、级配施工控制范围
筛& 孔 (mm)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
检查频度及单点检验
每台拌和机每天1~2次,
以两个试样的平均值评定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 AC-16(C)、AC-20(C)改变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表3.5-1 &&AC-16(C)改变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差异表
AC-16(C)类型
级& 配& 范&
PR抗车辙剂
车辙动稳定度
拌 和 温 度
提高10~20
提高10~20
1、表中BRA岩沥青一项,岩沥青中纯沥青与基质沥青的比例为20:80;
2、表中油石比为每吨沥青混合料中基质沥青的用量(外掺),岩沥青数量单位为公斤,即:每吨沥青混合料中应添加的岩沥青原材重量;
3、设计配比试验中所用BRA岩沥青中纯沥青含量为28.2%(要求>28%),级配中需考虑岩沥青中的矿物质。
表3.5-2&&&& AC-20(C)改变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差异表
AC-20(C)类型
沥青温拌型
级& 配& 范&
PR抗车辙剂
温拌剂:沥青
车辙动稳定度
拌 和 温 度
1、表中岩沥青一项,岩沥青中纯沥青与基质沥青的比例为20:80;
2、表中油石比为每吨沥青混合料中基质沥青的用量(外掺),岩沥青数量单位为公斤,即:每吨沥青混合料中应添加的岩沥青原材重量;
3、设计配比试验中岩沥青中纯沥青含量为28.2%(要求>28%),级配中需考虑岩沥青中的矿物质。
4. AC-25(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
150%;font-family:仿宋_GB材料设计与检验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1沥青结合料
见本设计2.1.1。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2粗集料
为了充分发挥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的作用,粗集料必须洁净、干燥、表面粗糙,本次设计采用三河石灰岩,对适合配制AC-25(C)混合料的粗集料进行了相关质量指标测试,其结果见表4.1-2。
表4.1-2 &&&&&&&&&&&&&&&&&&粗集料质量指标
试 验 结 果(mm)
石料压碎值
洛杉矶磨耗损失
表观相对密度
水洗法 & 0.075mm
对沥青的粘附性
由上表可见,粗集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可以在工程中使用。但仍应要求集料生产厂
家加强集料&0.075mm颗粒含量的控制,以保证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3细集料
见本设计2.1.3。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4填料
见本设计2.1.4。
目标配合比设计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1集料筛分及矿料组成设计
为了确保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同时兼顾低温抗裂性能的需要,根据在以往工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及本工程的特点,在进行矿料组成设计时宜适当减少公称最大粒径附近的粗集料用量,减少0.6mm以下部分细粉的用量,使中等粒径集料偏多,形成较为平坦的S型级配曲线,并取中等或偏高水平的设计空隙率。
在进行沥青混合料AC-25配合比设计时,考虑到北京地区夏季温度高且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较多的情况,选择了粗型(C型)混合料。并在充分借鉴我单位在级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抗车辙混合料特点,初步提出了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均已体现在表4.2-1合成级配表和图4.2-1合成级配图中。
为此,对各级矿料进行了筛分,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确定了矿料配合比。AC-25(C)混合料的集料筛分、合成级配情况见表4.2-1,合成级配曲线见图4.2-1。
从合成级配曲线图可见,混合料级配曲线线形较好,但0.6mm筛孔通过率稍高,因此请沥青厂在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密切注意矿料的级配变化,防止部分筛孔通过率超出级配范围,从而影响混合料质量。
表4.2-1 &&&&&&&&&&AC-25(C)矿料筛分与合成级配表
图4.2-1& AC-25(C)矿料筛分及合成级配曲线图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2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根据各种矿料配合比例及其毛体积密度,结合以往工程,预估最佳油石比AC-25(C)为4.0%。参考规范要求,按照0.5%间隔变化,取五个不同的油石比,进行马歇尔试验,采用大型马歇尔试件。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真空法实测。
AC-25(C)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数据见表4.2-2,试验数据点组成曲线见图4.2-2。
表4.2-2 &&&&&& &&AC-25(C)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数据
油石比(%)
稳定度(kN)
流 值(0.1mm)
图4.2-2& AC-25(C)马歇尔试验数据曲线图
根据规范要求,在图4.2-2求取相应于密度最大值、稳定度最大值、目标空隙率、沥青饱和度范围中值的油石比a1、a2、a3、a4,取其平均值作为OAC1。以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不含VMA)的油石比范围OACmin~OACmax的中值作为OAC2。计算的最佳油石比OACoptim取OAC1和OAC2的平均值。本次设计中AC-25(C)混合料的计算最佳油石比OACoptim为4.0%,相应于此最佳油石比的空隙率VV和VMA值为4.4%、12.9%。查照规范表5.3.3-1可知空隙率VV和VMA均符合要求。
AC-25(C)混合料最佳油石比对应的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507。马歇尔试验数据指标汇总见下表4.2-3。
表4.2-3& &&&&&&&AC-25(C)最佳油石比下马歇尔试验数据表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按照规范的要求计算AC-25沥青混合料的有效沥青含量为3.44%,对应的粉胶比为1.4%,对应的沥青膜有效厚度分别为8.1&m。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
150%;font-family:仿宋_GB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检验
为了检验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按照规范要求,所配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高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检验,车辙试件厚度采用10cm,试验结果见表4.3-1。
表4.3-1& AC-25(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检验试验数据表
车辙试验,动稳定度(60℃)
残留马歇尔稳定度
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
渗 水 系 数
由表4.3-1中数据可见,AC-25(C)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和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及渗水系数均符合规范要求,说明所设计的沥青混合料是合理的,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
AC-25(C)目标配合比设计结论
在对厂家所送材料进行试验检验之后,首先参照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确定了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在矿料配合比设计、混合料马歇尔相关试验的基础上得到了最佳油石比,经过配合比设计检验,证明所设计的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现将设计结果汇总如下。
表4.4-1& &&&&&&AC-25(C)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
AC-25(C)
最佳油石比(%)
毛体积相对密度
表4.4-2&& &&&&&&AC-25(C)油石比、级配施工控制范围
筛&& 孔 (mm)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font-family:仿宋_GB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
检查频度及单点检验
每台拌和机每天1~2次,
以两个试样的平均值评定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
AC-25改变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表3.4-1 AC-25(C)改变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差异表
AC-25(C)类型
级& 配& 范& 围(%)
车辙动稳定度
155~165℃
提高5~10℃
ATB-25(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
仿宋_GB材料设计与检验
同本设计4.1。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
仿宋_GB目标配合比设计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1集料筛分及矿料组成设计
为了确保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同时兼顾低温抗裂性能的需要,根据在以往工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及本工程的特点,在进行矿料组成设计时宜适当减少公称最大粒径附近的粗集料用量,减少0.6mm以下部分细粉的用量,使中等粒径集料偏多,形成较为平坦的S型级配曲线,并取中等或偏高水平的设计空隙率。
在进行沥青混合料ATB-25配合比设计时,考虑到北京地区夏季温度高且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较多的情况,选择了粗型(C型)混合料。并在充分借鉴我单位在级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抗车辙混合料特点,初步提出了工程设计级配范围。
通过对各级矿料进行的筛分,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确定了矿料配合比。ATB-25(C)混合料的集料筛分、合成级配情况及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均已体现在合成级配表5.2-1,合成级配曲线图5.2-1。
表5.2-1& &&&&&&&ATB-25(C)矿料筛分与合成级配表
图5.2-1& ATB-25(C)矿料筛分及合成级配曲线图
从合成级配曲线图可见,混合料级配曲线线形较好,但16mm筛孔通过率稍低,因此请沥青厂在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密切注意矿料的级配变化,防止部分筛孔通过率超出级配范围,从而影响混合料质量。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2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根据各种矿料配合比例及其毛体积密度,结合以往工程,预估最佳油石比ATB-25(C)为<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6.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参考规范要求,按照0.5%间隔变化,取五个不同的油石比,进行马歇尔试验,采用大型马歇尔试件。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真空法实测。
ATB-25(C)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数据见表5.2-2,试验数据点组成曲线见图5.2-2。
表5.2-2& &&&&&&&ATB-25(C)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数据
孔隙率(%)
稳定度(kN)
流 值(0.1mm)
图5.2-2& ATB-25马歇尔试验数据曲线图
根据规范要求,在图1.2-2求取相应于密度最大值、稳定度最大值、目标空隙率、沥青饱和度范围中值的油石比a1、a2、a3、a4,取其平均值作为OAC1。以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不含VMA)的油石比范围OACmin~OACmax的中值作为OAC2。计算的最佳油石比OACoptim取OAC1和OAC2的平均值。本次设计中ATB-25(C)混合料的计算最佳油石比OACoptim为3.7%,相应于此最佳油石比的空隙率VV和VMA值为4.3%、12.4%。查照规范表5.3.3-1可知空隙率VV和VMA均符合要求。
ATB-25(C)混合料最佳油石比对应的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516。马歇尔试验数据指标汇总见下表5.2-3。
表5.2-3 &&&&&&&&&&ATB-25(C)最佳油石比下马歇尔试验数据表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按照规范的要求计算ATB-25(C)沥青混合料的有效沥青含量为3.28%,对应的粉胶比为1.2%,对应的沥青膜有效厚度分别为8.18&m。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检验
为了检验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按照规范要求,所配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高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检验,车辙试件厚度采用10cm,试验结果见表5.3-1。
表5.3-1&&&&&&&&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检验试验数据表
检 验 项 目
车辙试验,动稳定度(60℃)
残留马歇尔稳定度
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
渗 水 系 数
由表5.3-1中数据可见,ATB-25(C)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和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及渗水系数均符合规范要求,说明所设计的沥青混合料是合理的,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 ATB-25(C)目标配合比设计结论
在对厂家所送材料进行试验检验之后,首先参照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确定了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在矿料配合比设计、混合料马歇尔相关试验的基础上得到了最佳油石比,经过配合比设计检验,证明所设计的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现将设计结果汇总如下。
表5.4-1 &&&&&&&&&ATB-25(C)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
ATB-25(C)
最佳油石比(%)
毛体积相对密度
表5.4-2& &&&&&ATB-25(C)油石比、级配施工控制范围
筛& 孔& (mm)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font-family:仿宋_GB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
检查频度及单点检验
每台拌和机每天1~2次,
以两个试样的平均值评定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 ATB-25(C)改变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ATB-25(C)改变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差异表
ATB-25(C)类型
级& 配& 范& 围 (%)
车辙动稳定度
施 工 温 度
155~165℃
提高0~5℃
6. ARAC-13(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
仿宋_GB材料设计与检验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1沥青结合料
本次设计沥青混合料ARAC-13(C)所用结合料为废胎胶粉沥青。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北京市废胎胶粉沥青及混合料设计施工技术指南》及工程要求,我们对所送废胎胶粉沥青样品进行了各项指标测试,结果见表2.1-1。
表6.1-1 &&&&&&&&&&废胎胶粉沥青试验结果
针入度(5s,100g,25℃)
软化点 R&B
布氏旋转粘度180℃
弹性恢复25℃
沥青旋转薄膜烘箱试验RTFOT
针入度比(25℃)
延度比 5℃
旋转粘度按照50%扭矩内插获得。
由表6.1-1中可见,废胎胶粉沥青的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及《北京市废胎胶粉沥青及混合料设计施工技术指南》的技术要求,可以在工程中使用。但仍应在该工程供料过程中加大抽检频率,以保证废胎胶粉沥青的质量及质量稳定性。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2粗集料
见本设计2.1.2。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3细集料
见本设计2.1.3。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4填料
见本设计2.1.4。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
仿宋_GB目标配合比设计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1集料筛分及矿料组成设计
为了确保废胎胶粉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同时兼顾低温抗裂性能的需要,根据在以往工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及本工程的特点,在进行矿料组成设计时宜适当减少公称最大粒径附近的粗集料用量,减少0.6mm以下部分细粉的用量,使中等粒径集料偏多,形成较为平坦的S型级配曲线,并取中等或偏高水平的设计空隙率。
在进行ARAC-13(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考虑到北京地区夏季温度高且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较多的情况及废胎胶粉沥青混合料的特点,并根据《北京市废胎胶粉沥青及混合料设计施工技术指南》的要求,初步提出了工程设计级配。工程设计级配已体现在表6.2-1合成级配表和图6.2-1合成级配图中。
通过对各级矿料进行的筛分,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确定了矿料配合比。ARAC-13(C)混合料的集料筛分、合成级配情况及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均已体现在合成级配表6.2-1,合成级配曲线图6.2-1。
表6.2-1& &&&&&&&ARAC-13(C)矿料筛分与合成级配表
图6.2-1& ARAC-13(C)矿料筛分及合成级配曲线图
从合成级配曲线图可见,混合料级配曲线线形较好,但1.18mm筛孔通过率稍低,因此请沥青厂在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密切注意矿料的级配变化,防止部分筛孔通过率超出级配范围,从而影响混合料质量。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2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根据各种矿料配合比例及其毛体积密度,结合以往工程,预估最佳油石比ARAC-13(C)为6.0%。参考规范要求,按照0.5% 间隔变化,取五个不同的油石比,进行马歇尔试验。采用蜡封法测定试件相对密度,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真空法实测。马歇尔试验数据见表2.2-2,试验数据点组成曲线见图2.2-2。
表6.2-2& &&&&&&ARAC-13(C)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数据
图2.2-2& ARAC-13(C)马歇尔试验数据曲线图
根据规范及指南的要求,在图6.2-2求取相应于目标空隙率的油石比作为最佳油石比。本次设计中目标空隙率为4%,ARAC-13(C)混合料的计算最佳油石比为6.0%,相应于此最佳油石比的空隙率VV和VMA值为4.0%、16.8%。查照规范及指南的要求可知空隙率VV和VMA均符合要求。
ARAC-13(C)混合料最佳油石比对应的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462。马歇尔试验数据指标汇总见下表6.2-3。
表6.2-3& &&ARAC-13(C)最佳油石比下马歇尔试验数据表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font-family:仿宋_GB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font-family:仿宋_GB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font-family:仿宋_GB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font-family:仿宋_GB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font-family:仿宋_GB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font-family:仿宋_GB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检验
为了检验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按照规范要求,我们对所配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检验,试验结果见表6.3-1。
表6.3-1&&&&&&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检验试验数据表
ARAC-13(C)
马歇尔稳定度
(流值为3mm)
车辙试验动稳定度(60℃)
残留马歇尔稳定度
&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
低温弯曲试验(-10℃)
基本不透水
由表6.3-1中数据可见,ARAC-13(C)
混合料所检项目均符合规范及指南的要求,说明所设计的沥青混合料是合理的,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 ARAC-13(C)目标配合比设计结论
表6.4-1&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
ARAC-13(C)
最佳油石比(%)
毛体积相对密度
表6.4-2&& &&&ARAC-13(C)油石比、级配施工控制范围
筛&& 孔(mm)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
检查频度及单点
检验评价方法
每台拌和机每天1~2次,
以两个试样的平均值评定
7. 生 产 要 求
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拌和及摊铺施工在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基础上,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原材料质量控制
(1)堆料场地必须硬化,具有排水措施,规格、产地不同的集料必须有效隔离分开存放,标识必须明显,细集料必须加棚遮雨。
(2)集料必须洁净、干燥、无杂质,粗集料〈0.075mm含量不得超过0.3%,机制砂〈0.075mm含量不得超过10%,如果不满足要求必须换料或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3)必须稳定集料的料源及破碎工艺,设置专人对原材料进厂进行控制,防止集料变异性过大,影响混合料的生产。
(4)在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应在每生产日对集料进行筛分,及时了解集料的级配变化,根据集料级配变化及时调整冷料仓的上料比例,以保证混合料的生产稳定性,确保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5)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必须独立存放,具有明显标识;各冷料仓必须有效隔离,防止集料串仓,影响混合料的生产稳定性。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生产配合比设计
(1)沥青厂必须按照实际使用的各种材料,认真做好生产配合比设计。本目标配合比设计可供生产配合比设计参考。
(2)生产配合比设计级配曲线应尽量靠近目标配合比的工程级配范围中值,尤其是0.075mm、2.36mm、4.75mm及公称最大粒径筛孔,避免在0.3mm~0.6mm处出现驼峰。
(3) 生产配合比设计时应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油石比及±0.3%进行马歇尔试验和试拌,通过室内试验及从拌和机取样试验综合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生产配合比设计所得最佳油石比不宜超出目标配合比设计最佳油石比±0.2%。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生产配合比验证
必须进行混合料试拌及试验段铺筑,确定最佳油石比及最佳级配作为标准配合比使用。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混合料生产、运输
(1)混合料的拌和设备的传感器必须定期检定,冷料仓供料装置需标定出集料供料曲线,热料仓振动筛应定期检查。
(2)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纤维必须通过专用设备自动添加,纤维添加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每天生产结束后应对纤维用量进行总量检验。
(3)沥青混合料质量检验必须严格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执行。
(4)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必须保证沥青加热温度,集料加热温度,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集料分离和结成块等现象。严格控制混合料的出厂温度,防止混合料温度过高或过低,以保证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5)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必须清扫干净,在车厢板上涂一层防止沥青粘结的隔离剂或防粘剂,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运料车应多次挪动位置,平衡装料,以减少离析;运料车必须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混合料摊铺、碾压
(1)路面铺筑过程中必须随时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对铺筑质量进行评定。
(2)混合料摊铺时,宜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混合料碾压时应遵循“高频、低幅、紧跟、慢压”的原则。
(3)本次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均为粗型级配,级配曲线基本上呈平坦的S型,这种级配的混合料属于嵌挤密实型级配,施工中应加大压实功,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保证沥青路面的质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隧道施工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