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是什么意思急诊科配备急救车一辆合理吗?

您好, []|
南宁山寨救护车游走各大医院 行业已成规模化
无缰“野马”,该拴住还是松绑?救护车作为特种车辆,国家对其配备使用有严格规定,“野马”显然不能达到。然而,由于正规救护车紧缺等原因,部分医患的正常要求又得不到满足,“野马”救护车就应运而生。“野马”救护车究竟是危害病患安全的毒药,还是破解公共服务空缺的解药?该取缔还是松绑?记者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调查。“野马”:价格比正规救护车实惠“我们知道自己不正规,但价格摆在那里,病患家属会做出选择的。”和记者闲聊时,野马救护车车主梁奇(化名)道出了他们存在的第一个理由。记者询问从南宁运送一名患者去宾阳县城的费用,梁的开价是500元,“南宁到宾阳100公里左右,我们的收费是5元一公里,正规120则要8元,再加上医护人员的费用,价格应该破千。”梁奇说。 作为一种社会福利项目,正规救护车的费用真的有那么贵吗?《南宁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规定,“社会急救医疗的出车、出诊、抢救、治疗等收费,按照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项目和标准收取,收费标准应当向社会公示。伤病员或者其家属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急救医疗费用。”而按照物价部门规定,救护车出车费用按公里计算,每公里2元(来回均计算),医护人员出诊费每人每次约为10~15元,抢救费、治疗费则按实际使用设备及药品情况另外计算。在没有发生使用设备和药品的情况下,如果救护车配备有一个医生和护士,南宁到宾阳来回也就500元左右。实际情况是,这个收费标准并非强制。记者以同样的情况咨询了几家医院,有的医院表示暂时派不出车,能出车的,费用最少也要800元。有知情医生透露,救护车收费主要由医院的急诊科领导定夺,难免会存在有关系能送,出价高能送的情况。家属:有时正规救护车满足不了作为病患家属,早点送医救人应该是他们首要考虑的事项,如果能请来正规救护车,不少人还是不愿捡小便宜的,但问题是有些病患,医院方面接送不了。在医科大一附院路口的空地上,每天都会停放着十几辆“野马”救护车,很多找不到门路的病患家属都会慕名前来。“医生说院里救护车紧张,病人没什么大碍,有人提醒我来门口看看有没有私人车。”黄先生家住百色市,前段时间老父亲做了个手术,看恢复得差不多了,他就想叫医院把父亲送回去疗养,但院方没有同意。“坐班车经不起折腾,打的送病人,人家又会嫌弃,这些私人救护车有座位,还有床位,还是将就吧!”黄先生说。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护工告诉记者,进了重症监护室的病人,离死亡最近,医院有规定,病人死后就不能被拉出院了,正规救护车也不可拉死者。不少家属看治疗无效,都会让病人落叶归根,他们最好的选择还是“野马”救护车,一个电话就到,点对点服务,她就向一些病人家属推荐过。据几名急诊科医护人员介绍,使用救护车的患者大概分三类:第一类是危重病患者,需尽快急救急诊的;第二类虽然不是危重病人,但需要专业车辆解决交通问题;第三类就是放弃治疗,但想要临终回到老家的患者。记者向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民族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303医院等医院的急诊科医护人员咨询了解得知,目前南宁市各大医院急诊科救护车主要是运送病人,派车并不能满足全部有需求的患者。派救护车还有两个原则:一是接受120调度参与紧急救助,二是负责院内转运病人。主要运送的病人也仅是两大类:一是市内需要急救的危重病人,二是基层机构需要急救的病患。现状:正规救护有些力不从心按理说,像黄先生要求救护车护送老父亲回家疗养的要求并不过分,正规救护车为何不能满足?各大医院又为何设置门槛,导致一些合理需求被拒之门外呢?南宁市急救医疗中心副主任梁敏荣介绍,目前该市归中心调度的救护车为七八十辆,按卫生部“每5万人配备一辆救护车”的要求,假设南宁市区现有350万人口,基本满足市内急救需求。 不过,作为广西的首府,南宁由于医疗资源富集,吸引了大量外地患者。不少医院病床数都达到1000张以上,外地患者大约占有1/3甚至更多。这也间接导致大医院急救车辆不足。对于外地病人运送的需求,梁敏荣明确表示,不管是医院还是急救医疗中心,目前都很难满足。救护车数量不够,能不能多配置一些呢?梁敏荣说,不管是急救医疗中心还是正规医疗机构,要添置救护车,需经过严格的审批手续。首先由需求单位向市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经财政部门审核并送自治区财政部门审批,同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审核通过发定编通知书方准许购买。车辆型号、价格额度均有明确规定。因此,救护车紧张的局面一时半会也难以改观。正规救护出车意愿较低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以医科大一附院为例,该院设有东院和西院两个分院,需要由东院转西院或由西院转东院治疗的病患,医院专门安排了两辆救护车免费转运,两个分院来回一趟,光成本就要两三百元,究其原因是正规救护车配置高,保养成本大,出车成了不赚钱的行当。几家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告诉记者,大医院都是严格执行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因此出诊出车基本都是赔本的,他们都不愿将救护车当成单纯的运输车辆使用,除了满足危重病患急救、院内病人转运、接运病人来院治疗外,其他如治疗好转要回家休养的病人、放弃治疗的病患,救护车基本是没法提供运送服务的。因为可能需要急救的人在等着救护车的到来,“只能雪中送炭,没法锦上添花”。 声音:有存在意义,但需规范采访中,不少医护人员都知道“野马”救护车的存在,出于好意,有些医护人员还向病患家属推荐过“野马”救护车。他们认为,外地病患转运需求大,正规医疗机构转运力不从心,所以确实需要其他力量补充。不过从专业角度而言,他们也不免担心。一家三甲医院急诊科的医生介绍说,正规救护车要能承担急救任务,车上必须配备抢救设备和抢救药品。常备设备如心电除颤监护仪、呼吸机、供氧系统、止血包扎用的绷带、纱布、夹板、颈托,担架床、急救床。随车的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掌握气管插管技能,会使用呼吸机等。这些基本条件,“野马”救护车难以配备,一旦病人出现紧急情况,无法进行及时抢救。另外,一旦运送中出现事故,由于没有合法身份及手续,“野马”救护车车主可能会选择逃之夭夭,事故责任无人承担,最终受害的将是病患家属。在120系统工作多年的梁敏荣也坦言,“野马”救护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填补了公共服务的一些空缺。普通私人救护车还好,但对于改装成正规救护车模样,打着正规救护招牌的,肯定会带来负面影响——由于外观上难辨真假,老百姓势必会以为都是120的,让病患家属真假难辨。梁敏荣个人建议,对于目前“野马”救护车的混乱局面,可否参照出租车运输管理办法,将“野马”救护车收纳进运输行业,明码标价,由部门正规管理,负责运送一些病情稳定的病患,或放弃治疗的病患回家。(广西新闻网记者 赖武慧 魏碧锋)
推荐微博:
[责任编辑:irenewu]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图片网评国际国内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120急救车拉病人连跑5医院无法抢救 发布时间:
&来源:&已有 48 人阅读
拓展阅读:
摘要:昨日中午,知名博主“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发出一条微博,迅速引来围观。这条微博称,一辆120急救车拉着意……
&&昨日中午,知名博主“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发出一条微博,迅速引来围观。这条微博称,一辆120急救车拉着意识不清的病人,连跑5家医院,都因急诊科爆满,没床没设备而无法及时抢救。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医生于莺的这条微博称,一辆120急救车拉着意识不清的病人,连跑5家医院,都因急诊科爆满,没床没设备而无法及时抢救。
  此微博一出,公众生疑:一问为何在信息化突飞猛进的今天,各医院的急救床位状况还不能信息化、无法共享?二问在北京看病,为啥这么难?连关乎生命的急诊,都要&找床凭运气&?
  针对网友们的这些疑问,记者昨日采访了卫生部门、医院、急救中心和业内专家。
  昨晚,北京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有计划建设一个实时反映各医院急救床位使用信息的资源共享系统,这里的信息可以指导急救中心更有针对性地调度急救车,更及时地将急症病人转运至能够第一时间实施抢救、治疗的医院。
  但也有业内人士坦言,这个急救资源共享信息平台的建设尚存在一些难题,需要隶属不同的各家医院共同努力。
  【现状】
  搜床位急救车路上打电话
  据北京市急救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确实存在急救车拉着病人跑几家医院,床位爆满无法收治的情况。
  现状一般是120转运病人途中,根据病人病情及家属要求给周边医院打电话。但很多医院的急诊科都非常忙碌,或是没能及时接电话,或是接了但说没床。
  &那我们有时也不得不坚持送过去,因为病人病情危重或家属执意要求。到医院后也许能赶上有床位刚好腾出来,毕竟急诊情况是瞬息万变的。如果病情很危急,加床也要第一时间处置。&该工作人员说。
  入冬以来,各医院急诊科爆满,120调度中心也会不断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主要就是说抢救床或留观床满了,别再送病人过去,省得白跑&。一名急救医生说,其实医院也很无奈,有时抢救室的大厅和过道都加满了床,急诊科的设备和人力也是有限的,确实无力再收治病人,&提前打电话也是想提醒我们,送病人时别跑弯路。但我们拉着病人,确实两边为难&。
  医院急诊没床,继而导致急救车效率低下。一名急救医生称,有时由于带着病人转圈或病人家属执意要去某家医院,让平均40分钟至1小时就能完成一次的转运任务,拖到4小时甚至更长,甚至急救担架被整宿&占用&。
  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确实希望有一个信息平台,能够实时反映全市医院急诊科的抢救床、留观床位使用情况。急救车转运病人途中,就能看到周边医院哪家床位已满、哪家还有空床,再结合病人病情和家属要求直达目的地医院,以节省时间让病人得到及时抢救。
  【探因】
  各种病人滞留急诊占急救资源
  &急诊科压床非常严重,就拿我们院来说吧,急诊抢救室有16张床位,但有超过40个病人滞留,急诊观察室有37张床,但滞留的病人有70多人。&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梅雪称,有时抢救床没了,但还有病人要抢救,急诊不得不使用普通的诊疗床。
  据一名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全市66家三级医院中半数存在急救床位紧缺的问题,其中天坛医院、宣武医院等十几家知名三甲医院情况更严重。
  急诊科的床都哪去了?
  &不仅仅是医院急诊床位设置总量匮乏的问题&,朝阳医院急诊科医生何新华认为,外地危重症病人增多、人口老龄化、医院病房设置受专科限制、公众依赖大医院不信任基层医院等各多方面原因,最终导致各种病人滞留在急诊,不合理地占用了本来就有限的急救资源。
  在朝阳医院急诊科抢救室,记者曾目睹,七八成的病人是叠加多种基础病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不少这样的老人度过急性期后依然留在急诊抢救室,可能是一个月、甚至更长。
  何新华坦言,有的老人患多种基础病且病情不稳定,专科病房本身床位也紧张,互相推诿,最终还是转不出去。也有的老人病情稳定了,但家属不放心转到二级医院康复,就是不出院。
  同时,医保报销政策也是加剧慢性病患者滞留急诊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市卫生局医政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后,医保政策规定,急诊留观费用,按照住院费用报销。和以前相比,起付线降低了,报销比例则提高了。
  【溯源】
  收治标准缺失致&急诊不急&
  据一名业内人士介绍,急诊科滞留病人的直接原因是收治标准缺失,&一些可以坚持到白天看普通门诊的病人也到急诊来。由于没标准,在当今的医患环境下,急诊医生不敢拒绝,只能诊疗,导致&急诊不急。
  对于深层次原因,该人士分析,是我国医疗服务系统尚未能建立起治疗、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相衔接的完整链条,&目前急缺康复和护理医院,以脑卒中患者为例,很多突发患者在三级医院经过抢救进入稳定期后,没有二级医院接收进行二期康复,所以坚持不出院。&
  就在昨日下午,于莺又发微博说,一名网友称她家有晚期肿瘤患者在协和急诊留观,各病房不收,最后只好转到下级医院。
  于莺的回复也道出了大医院急诊资源难以合理调配的一些原因:&我坚持认为肿瘤晚期患者在确定大医院已无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案时,应转到离家近的下级医院,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统筹合理安排?谁都想占最好的资源,但现实就是那么无奈&。
  【进展】
  &急救资源联网&短期实现难
  昨日,北京市卫生局应急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有计划建设一个覆盖全市院前、院内急救资源的信息共享系统。
  该系统建成后,可以实现一个动态反映各医院急诊床位、设备使用情况的信息平台。一方面,让急救车获得即时信息;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卫生部门掌握急救资源的动态利用情况,做到更合理的调配、补充。
  这一规划目标,也正是各方期盼的&急救资源联网&。不过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坦言,&急救资源联网&短期内实现确有困难。
  因为北京大医院隶属关系复杂,区属、市属、部属、高校附属&&让医院改造现有的信息系统并单独开出一个端口,同时连接120和999急救中心,需多方协调,还需要资金投入,&借鉴过去产科病床每日公开的路径也不现实,急诊的床位是实时变动的。&
  北京拟建车载流动医院应急
  可开展手术治疗并有急救床位
  北京拟建市级紧急医疗救援队和车载流动医院,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北京市卫生局官方网站昨日消息,为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建设规模化、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的市级紧急医疗救援类卫生应急队伍和移动紧急医学救援体系。
  中日友好医院、积水潭医院、宣武医院、复兴医院,北京急救中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意抽调精英力量组建紧急市级医疗救援队伍和车载流动医院。据介绍,车载流动医院相当于规模稍小的方舱型医院,由主体专业医疗车组成,可开展手术治疗并有急救床位。
(实习编辑:廖凯)
更多人阅读
热门标签云
@ 健一网,本站信息不能代替医生的建议或作为诊疗的依据,请遵医嘱以保证用药安全。互联网药品信息证:沪C ICP备案:沪ICP备病人转运,专业救护车辆存缺口
全市56个急救站点,急救车144部。在优先院前急救的同时,也应考虑患者的转运需求。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在相关部门严打“黑急救车”的同时,也应考虑适当开放急救市场,鼓励有条件的社会机构参与服务,使之成为正规急救的有益补充。
医护人员将伤者送上120急救车。
& 齐鲁晚报济宁讯&全市56个急救站点,急救车144部。在优先院前急救的同时,也应考虑患者的转运需求。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在相关部门严打&黑急救车&的同时,也应考虑适当开放急救市场,鼓励有条件的社会机构参与服务,使之成为正规急救的有益补充。
急救车院内转运存在缺口
& &医院8辆急救车,仅承担120接警的急救病人,就已捉襟见肘,对于急危重症需转运上级医院的病人,医院会派监护型救护车,而出院或转至下级医院康复的患者,根本无力承担。&说起患者的转运需求,一家三甲医院急诊科主任坦言,医院新增一辆监护型救护车仅裸车就要40万,还要配备20万元急救设备,不算人员和运行费用就要60万元,而急救任务分秒必争,车辆损耗严重,通常一辆急救车使用四五年就要报废。&
& &120急救存在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按每5万人配备1辆急救车的标准,济宁如以800万人口测算,需160辆急救车,存在一定缺口。&济宁市卫生急救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急救属于稀缺资源,急救车会优先考虑院前需抢救的急救病人。&
& 据卫生急救指挥中心统计数据,6月份,全市120共出车9560次,其中空车数1278次,占13.37%,无车可派仅占1.6%。&
& &我们每周都对工作量、病情病种、呼叫区域、无车可派等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从目前的急救车运行情况看,基本可以满足院前急救运作。&该负责人介绍,急救车虽能基本满足院前急救运作,但面对院内患者庞大的转院要求,急救车通常无力承担,存在缺口。
堵住缺口方能叫停&黑急救&
& 因政府和医院用于院前急救的投入少,使得急救车配置出现缺口。急救车在满足日常急救服务上就已力不从心,难以承担院内患者的转运服务要求,这也为&黑急救车&提供了生存土壤。因宰人、欺客,医院急救车正规军也常为其背黑锅。&谈起&黑急救车&,不少急救工作人员深恶痛绝。&
& &黑救护车肆意宰客,影响医疗秩序,还易造成交叉感染,危及家属健康。&一医院急诊科负责人说,救护车属特种车辆,&黑急救车&私加警灯,非法安装警报器、标志灯具,应被严厉查处。&
& 据了解,目前全市有144辆急救车,急救站点56个,为增强院前急救服务能力,已吸纳民营和企业医院扩充急救资源。&
& 业内人士建议,在公立医院、急救中心急救车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应考虑开放救护市场,在鼓励民营医院建立自己的救护车队伍的同时,也不妨考虑为社会资本进入救护车市场&打开大门&,使之成为正规急救的有益补充。&各项监管和规章制度及时配套,院内转运服务规范化了,黑救护车才无容身之地。&
记者 李倩 &
本文章版权属齐鲁晚报今日运河版,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山东120急救管理出新规:每辆救护车须配备4人
来源:济南日报
[提要]急救网络医院急诊科不得使用“急救中心”名称、每5万常住人口配备1辆救护车、每救护车单元须配备3名工作人员和1名医疗救护员……山东就做好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做出新规定。
  原标题:每5万常住人口配备1辆救护车  急救网络医院急诊科不得使用&急救中心&名称、每5万常住人口配备1辆救护车、每救护车单元须配备3名工作人员和1名医疗救护员&&记者昨天从省卫生计生委获悉,山东就做好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做出新规定,力争使120急救更规范。  山东省提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包括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各设区市要独立设置一个市级急救中心,负责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指挥和调度;市级急救中心覆盖不到的县(市)区可设立县级急救中心(站),接受市急救中心的统一调度和业务指导。各市要合理布局急救网络医院,将本地区医疗力量相对较强的医院纳入院前急救体系,并将急救网络医院名单及时向社会公告。急救网络医院急诊科不得使用&急救中心&名称。  山东还将统一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配备。根据新规,各市、县(市)区要加强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配备,满足现场抢救、转运途中紧急救治及监护需要。具体包括五个&统一&:统一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号码,&120&为全省院前急救唯一呼叫号码,严禁以其他号码代替;统一标注急救中心(站)名称;统一调度院前急救资源,急救中心(站)负责指挥、调度急救网络医院,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统一救护车标识,院前急救救护车以市为单位统一进行车体喷饰,喷饰内容应包括医疗机构标志、城市急救中文标志、急救电话号码和编号,所有标识使用反光材料;统一院前急救人员着装。我省还要求,各市原则上每5万常住人口配备1辆救护车,设区市至少有3辆装备有车载呼吸机、满足危重病人转运需求的救护车,至少有1辆具有负压功能的救护车;每个县(市)至少有3辆装备有车载呼吸机、满足危重病人转运需求的救护车。  在医疗急救人员方面我省提出,院前急救人员应为专职专业技术人员,每救护车单元须配备医、护、驾3名工作人员和1名医疗救护员。其中,执业医师应具有3年以上临床经验,执业护士应具有两年以上临床经验,医疗救护员从事辅助性医疗救助工作并应取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前均应经过市级急救中心培训考核合格。
延伸阅读: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
[责任编辑:崔维莉、王娜娜]
手机安装浏览更多山东资讯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三甲医院名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