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千叶吊兰附近哪有可以体检的医院,最好有中国人的,想好好检查一下身体。可惜日语不太好。谢谢

日本的生活习惯、法律、政府政策有哪些不好(失败)的地方?
题主恳请大家勿删下面的说明。提这个问题,是因为知乎上有一群很活跃的对日本很了解的知友。通过大家的讨论,对日本、日本文化及日本政治了解增进了许多,我对日本也非常有好感。所以,只是出于好奇,想了解一下,作为亚洲第一发达国家的日本,其社会生活方式,是否有进化的败笔?日本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朝野的政治辩论,有没有走进死胡同的失败之处?这个问题绝非厌恶日本或者要故意挑日本的刺。这些漂洋过海的他山之石,不仅可以丰富我们对日本的了解,更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按投票排序
更新了一次,抱歉因为知乎的审查没完没了,本答案不准备再继续更新下去了。日本的生活习惯,法律,政府政策实际上失败的东西非常多。想到哪写到哪,喷个痛快。首当其冲的是风俗法,全称『風俗営業等の規制及び業務の適正化等に関する法律』,其规定了“未经许可,不得在夜晚播放音乐使顾客跳舞。” 初衷是防止人们随意开舞厅夜店诞生犯罪的温床,但由于申请风俗营业场所十分麻烦,很多临时性的舞会不得不游走在法律边缘。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盂兰盆节,夜晚O,随着音乐让客人跳舞O , 未成年人O,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盂兰盆节,夜晚O,随着音乐让客人跳舞O , 未成年人O,按照风俗法,警察应该有义务来拘捕主办方。其次是交通法,全称道路交通法。拐弯应该减速到10km/h X,不得超速 X,靠左行驶 X ......什么?你不开车?骑自行车需要戴安全帽戴了没?自行车晚上应该开车灯开了没?必须靠左行驶否则罚5万遵守了没?...按交通法的定义,除了刚出生的婴儿,恐怕日本全国所有人基本就没有没违反过的。自家酿酒也是违法的,有酒税法。酒精度超过1%即为违法,自己用刚摘下来的新鲜梅子泡在酒里做个梅酒吧,“不得使用酒精度20度以下的酒泡制梅酒,否则5年惩役或易科罚金50万。“皇室的人18岁成人(一般日本人是20岁,如果结婚或离婚则是16岁),出自皇室典範。聚众闹事,受有权力的公务员命令解散三次以上仍然不解散,主谋者构成犯罪,三年以下惩役或易科罚金10万。出自刑法107条,多衆不解散。实际上,警察一般会开着小警车开着喇叭过来,「はいそこの人、解散しなさい解散しなさい解散しなさい.......」一口气就能把三次都说完。可以自己销毁证据,刑法104条关于证据隐藏销毁的条纹上,规定了“他人”没规定“自己"。如果在日本犯了罪,可以自己销毁不利于自己的证据而且不受追责。穿美军军服违法,但是穿旧日军军服和纳粹军装没事。因为旧日军军服和纳粹军装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不再作为”制服“被区别对待而是”衣服“了。为了尊重人们表现的自由,旧日军军服和纳粹军装作为衣服可以穿,但由于日本和美国基于安保条约有一个刑事特别法(日本国とアメリカ合衆国との間の相互協力及び安全保障条約第六条に基づく施設及び区域並びに日本国における合衆国軍隊の地位に関する協定の実施に伴う刑事特別法),在日本不得身穿美军军服,或是cosplay得太过类似。(顺带一提,答主钻了这个“制服”和“衣服”的空子,穿了一冬天解放军军大衣)。普通日本国民有不尊重宪法的权力。出自宪法第99条,只有天皇,摄政王,国务大臣,国会议员,法官和其他公务员,才有尊重宪法的义务。这条法律是为了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利,也是为了否定战时民主制。劝酒是犯罪,出自「酒に酔つて公衆に迷惑をかける行為の防止等に関する法律」:所有的国民,都应该排除劝酒的恶习,为饮酒适量而努力。不能烧外国国旗,但是可以烧日本国旗。出自刑法第91条第1项。不得以侮辱为目的损害,摘除,污损他国国旗和国徽。但是对于损害日本国旗,没有处罚的条文,除非烧的国旗是别人的所有物。任何人都可以对现行犯进行逮捕。出自刑事诉讼法,对于痴汉,小偷和强盗,任何人都可以在没有逮捕状的情况下对现行犯进行逮捕。日本人吐槽的是这条法令可能置国民于危险之中。天皇还钱!千叶县在昭和天皇病重的时候曾经用公费买了一本小册子让大家写上祝福天皇早点好过来。有人认为使用公费购买这本小册子是违法行为,对市民税金的不正利用,一直告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在日下了最终判决:”天皇是日本的象征,是日本国民统合的象征,无法靠民事裁判权来判断。“ 因为在名义上,天皇不是日本国民啊。出生后一年以内不进行DNA鉴定的话,即使是他人的孩子也必须抚养成人。民法。
昨天回寝室的路上,小巷子里一辆出租车停下许久,才缓缓从里面走下一位拄着拐棍的老人,车开走的瞬间,老人果然趔趄倒地。我上前询问无碍后将老人扶起(回想起来这么土豪的事我也敢干),问老人家在哪里,有没有家人能出来接,能自己回家吗。老人含混的回应了几句,说大概能行,谢谢,对不起了,拄着拐杖消失在了夜色里。其实我心里颇为担心,等看到老人走远之后,我才回头上路,多少有些自责没把他送到家里。当中国的大多数游客和留学生惊叹于新干线的便捷,东京的繁华,京都的古雅的时候,往往以为那就是日本。宫城县南三陆,被东日本地震带来的海啸摧残最严重的地区,铁路交通至今没有恢复,海岸上满是残垣断壁,居民赖以为生的商店街,至今还只是几间移动板房。仿佛海啸发生在上个月。离仙台不远的风景区松岛,JR驿不远的咖啡店,我观光之后吃过午饭去里面休息,年过八旬且有些耳背的店长和我说我是今天第一位客人。宏观经济学中很多模型都会最终达到一种steady state,就是经济发展的停滞,在我看来,在日本的大多数地区,这种状态真的早已到来,加上人口的凋零与结构的老龄化,其实缓缓的衰退早已到来,当然这些现象在东京的永田、大手、银座恐怕是看不到的。新加坡一代目李光耀之前曾闲来无事写过一篇文章说日本再这样下去就完蛋了,而且说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放开视野与胸怀,吸引全球的人才,但又说日本估计没有这样的能力,狭隘与自大深深的刻在骨子里。更可怕的是,日本人已经放弃了自己民族中那些可圈可点的的积极品质,我们学校50代教授的英语水平比80后青年教师更好,据说当下日本初中英语教师平均托业成绩是550,高中的不到700。同样的一门计量经济学,给外国留学生可以讲的深一点,达到中国、美国高级计量的难度,再多留几次作业,以求掌握。给本国的“平成豚”讲课,简单说说大致原理就行了,说难了大家也全然不懂,另外可不敢留作业和期末考试,大家都不会写、过不了老师学生面子上都不好看,反正就业的时候也没人看你真本事。。。至于以后谁读博士当老师传授知识,没关系,计量老师是从台湾中央研究院招聘来的,以后还可以从找中国人、南亚人,他们生来就数学好英语好,有的还会说日语。。。再不行就把本国本科生选出精英送到西方去培养。什么?交换可以,读博士英语和专业水平差太多?我们是发达国家日本啊,门槛不能低一点吗?对,托福itp。吐槽了这么多,其实是感喟于当初直逼美利坚的二号经济体日本今天竟沦落至此,去年家中一个长辈和这边大学有合作项目,安慰我说别觉得这多不好,别太看不起人家。某些方面日本还是更好是吧。而我看到日本这样的垂垂老矣,感觉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有提高的空间和劲头还是很重要的,总比怀念早年的繁荣甘于“白头宫女闲话玄宗"更好。
类似的「日本式擦边球」,到处都存在着。裸露性器官违法?那只要打上马赛克就好了,擦边球成功。赌博违法?那パチンコ只要不直接用真钱下注就好了,擦边球成功。毒品违法?那只要吸食那些游走在法外地带的「合法ドラッグ」就好了,擦边球成功。卖淫违法?那只要不本番就好了,擦边球成功。援交违法?那只让女学生出来陪着纯睡觉(无性行为)就好了,擦边球成功。陪睡觉又被取缔了?那只让女学生出来陪着散步就好了,擦边球成功。H游戏中的角色都必须设定成年满18岁?那我画个幼女硬是一口咬定她就是18岁,咬我啊?没有人吐槽马赛克吗?色情制品无论多么重口,只要打上马赛克确保不裸露性器官,就不算淫秽猥亵(わいせつ)物品。反之,哪怕只是普通的裸体照片,如果性器官裸露且没有马赛克,嘿嘿嘿嘿嘿……那些「伦理审查机构」似乎也只是在审查马赛克打得够不够厚而已。这是让我感到最最最不解的地方。结果呢?2004年就闹出来一个「バッキー事件」。简单来说,这件事就是用花言巧语欺骗女优签了合同之后,「身体便由不得你了」,在拍摄过程中先是给女优喂了药,然后就不停地对女优施暴,即使其百般求饶也不放过。女优最终全身受了非常严重的伤,差点没死掉,至今也只能坐在轮椅上。当然,后来导演和社长都被判刑18年,但为时已晚。为什么没有以此为契机而推行更严厉的法律?更令人愤怒的是,在那之后,这家公司也只是改了个名字换了个社长,至今仍在继续制作那些惨不忍睹的AV——或者应该叫暴行录像。甚至就连之前涉事的AV也没有被警方查禁,竟然还可以继续贩卖直到断货为止。为什么还可以继续卖?因为警察没法查禁。为什么警察没法查禁?因为不算淫秽猥亵(わいせつ)物品。我靠,为什么这么变态的东西都不算?因为码打得够厚,没裸露性器官。根据现行法律,只要没露,就不算淫秽猥亵(わいせつ)物品。简直是胡闹!有人不禁对审查机构发出质问:「モザイクの濃さしか審査していなかったのではないか?」(只要马赛克打得厚一点,就没法不通过审查,是这样吗?)(关于这个事件,请自行参见日语维基百科……不过请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虽然维基上没有一张图片,但光是文字描述就已实在是相当令人不舒服了,看完之后难受得让我失眠了一整晚……)
在外漂得越久,就越会感受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它的好和它的不好。而这个好和不好就像硬币的双面,是必然会同时存在的。可以说是某个民族的某个特征带来了这个国家的一些优点,也相应会带来这个国家的一些缺点。中国,日本,韩国,美国,无不如此。我读了其他知友回答的答案。 说的我没太接触过所以不太了解, 但知友提到的一些现象和我在此生活感受到的有所出入。所以我会针对这些不同的人感受到的差异,一边说说自己看到的情况,一边说说自己想到的点。不过不是为了反对 知友,而是就事论事,提供另一个角度。首先谈谈我的认识与其他知友有出入的地方,主要有下面这两点:1,医院 2,公司1,医院在日本大多数时候看病只是去私人诊所,如果不是大病几乎不去大型医院(我在日三年半还没去过)私人诊所营业时间不一,但是我看过的基本都是到晚上7-8点左右。而且看个一般的病大多数也不需要预约。有一部分私人诊所周末也营业。当然了,是在东京。就这一点我觉得是日本优于美国的地方。很久之前就听说美国看病难,但我在日本觉得很方便。大部分时候我是这样做的:拿出手机搜索家附近的诊所(通常会带上内科还是外科还是皮肤科等),然后google地图会给出诊所位置名称和时间,没有的可以点进网站去看营业时间。通常在周一到周五会有一天休息。大部分诊所都会写着欢迎不预约直接去。(只是问诊看病的话无所谓,但是如果要做胃镜或者特殊的检查,还是需要预约的。)去年我头一次突发急性荨麻疹的时候,是在周六。朋友建议我马上去医院以避免全身过敏的风险。但是很多诊所在周六都只开到下午两点钟,那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于是我试着给一个医院打电话,问他们我症状比较急,是否可以两点十五左右到。护士简单问了症状后同意了我的要求。于是我就直奔该诊所,看了病拿了药,一切顺利。综上,我觉得日本的医院在日常生活的看病中并无太大不便。2,公司在在日中国人中广受诟病的就是日本公司的种种政策习惯。其他知友所说的日本公司的种种弊病的确存在,而且是在大部分日本公司内存在。但这里我想说明一下,并不是所有日本公司都是这样的。包括我自己所在的公司,我打工过的几个公司气氛都相对比较自由。比如说年假吧。我们公司的年假是出了名的好请。原则是自己的工作安排好,不要把烂摊子扔给别人就Ok。包括考勤,病假什么的也管的比较松,有的同事请的病假都没有在带薪假里面扣掉。到了比较长的假期,用上年假组合成一个十几天的小长假几乎是定例。大家一两个月前就会开始计划十多天的假期去哪儿玩。甚至不请假来公司都会发现没人也不开空调。再举个特例,我知道的某家公司还会给工作3年以上的员工一个月的带薪休假。也就是你可以拿着工资随便吃喝玩乐啃公司一个月。虽然这个特例在全日本我也只听说过一家(但是是大手企业,不是小公司),但我想还是可以侧面表现出在休假制度上每个公司是有多么不同。关于加班和加班费。仅说说因特网公司这一块吧。其实因特网公司这个类别,就整体和其他日本公司大有不同。毕竟是it的基因,很多公司都积极模仿欧美it企业,或者是google的风范。比如社内免费午餐啊,自由考勤时间啊(只要核心工作时间,比如11:00-15:00在的话无所谓什么时候来),充满创意的办公室啊等等。在大部分因特网公司里面有一个制度叫做"みなし残業",也就是说,比如每个月在工资里包含100个小时的加班费。在你加班小于等于100个小时的时候就不给额外的加班费了。出现的结果就是加班加的少的话就好像没有加班费,其实仔细想想加班少的话还是很合算的。只是这个制度在一些公司也并没有很好地被贯彻,原因就是出勤时间记录本身比较混乱。在一些公司里面出勤时间都是自己随意报,就会出现因为人事的压力少报的现象。为什么会少报?因为由于一些法律,员工的平均加班时间是不能太长的,过长的话就会被社会认为是“黑心企业”,公司的形象也会下降。关怀比较好的公司会认真观测员工的实际加班时间并积极给调整,但并无余力的公司就会粗暴的任由员工少报加班时间了。再谈跳槽。跳槽这件事在以前的日本的确是不可想象的。举个例子吧,当年在日本第一家做跳槽招聘信息的供应平台在创业初期,还没有网络,但他们并没有选择以免费杂志或者传单的形式发放这些招聘信息。而是把所有信息密密麻麻的写在电车里面悬挂的广告纸里面。为什么呢?理由很简单,人们不好意思去拿写有这样信息的传单或者书籍。会被人认为很奇怪,被公司的人发现就更不好办了。因此当时想到的传播途径是站在电车里看,自己暗暗记下再另外联系目标的公司。但是现在时代已经大大不同了。因特网公司跳槽的频繁就不用说了,和国内相差无几。而且很多都是从A公司跳到B公司,再从B公司跳回A公司。因为这样据说容易往上走或者加薪。我所认识的日本人里,也不乏在大手公司跳来跳去的人。那种特别传统的日本公司跳槽还是有一定阻力,但是跳槽这个行为在整个日本社会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四处都有几大跳槽信息平台的广告,以各种形式鼓励人们放弃不开心的工作去寻求更适合自己的位置。关于培训。日本公司的一个优点是会有很充分很全面的培训。因为招进去的时候完全不看专业,都是抱着长期培养的心态从头花大价钱教这些人。但是大部分公司的培训时间实在是过长,多为2-3年,会特地让员工经历好几个职位,比如销售-人事-企划,这个阶段过了才会给他定长期发展的路径。有点像管培生。对于一部分日本人来说这样的过程司空见惯,只要老老实实跟着安排就可以了。但是对于没打算一辈子留在日本的留学生们来说在公司三年没法高效的积攒在某一个职位上的经验简直就是坑爹!因此我找工作的时候类似的公司一家也没看,都是找那种又有培训又鼓励员工快速成长的公司。无法理解的是有些老日本人还把这种3年的培训当做是日本公司的优点。很久以前在学校组织的一次就职说明会上请来了几个日本老牌大手公司(抱歉公司名字已经不记得了,但是是大家一定都听说过的那种级别),其中一个50岁左右的资深人事就一直在给我们讲这种长期轮岗培训的模式,是日本老一辈们摸索了很多年总结出来的智慧的结晶。当时我坐在下面简直想扔西红柿鸡蛋。不过就像之前所说的,可以满足快速成长的企业虽然比例较少,其实在数量上也有很多。因为日本人近年来也逐渐意识到他们的很多做法都是很低效,不利于竞争,会拖垮公司的行为。很保守很传统的巨头们动作起来比较缓慢,但是危机意识比较强的公司或多或少都在改善管理制度,因为接连陷入困境的巨头们已经给了他们太多警示。谈到这里,其实我想给出我认为日本大和民族目前面临的最大的不足之处,也就是保守和死板。日本人的保守和死板大家肯定也一直多有耳闻了。我觉得日本社会几乎一切生活习惯,法律,政府政策上的缺陷,都可以用这两个词来解释。还是说说大家互相都比较熟悉的因特网这一块。大家可以想想这么多年来,日本,在因特网面向大众的服务这一块,有没有向世界贡献过什么先进的东西?就我有限的知识量当中,还没有发现日本人有做过什么里程碑式的创新思想。(技术上的创新我不太了解,但钻研技术获得创新反而是日本人的长项,故不包含在内)而且在日本,整个因特网服务界从一开始就总是落后世界,甚至落后中国几年的,近年尤甚。作为一个在其他领域都有领军世界水平的发达国家,这样的现象显然很不正常。即使是现在,虽然很多日本企业都喊着我们要超越谷歌,我们也要做出facebook这样改变世界的服务,但是事实是日本的因特网服务一直是跟在美国和世界屁股后面的。很多很多非常便利非常好的东西,中国早就出了,日本连影子也没有。大部分网站的设计还是落后于世界几年的设计。所谓的新服务也是模仿居多的。冒险说句得罪同行的话,日本本土最大的网络购物网站,界面的难用程度是每个刚去日本的人都会为之惊叹的……而且没法和卖家交流,只能发邮件。淘宝不知道要先进多少个世纪……为了表示抱歉特地贴一下链接,大家可以进去体验一下,你会感受到社会主义的好:从前在学校的时候我也去看过全东京比较大型的app创新比赛,进决赛的那些idea用四个字来说就是惨不忍睹。再用四个字来说就是莫名其妙。记得当时有一个应用,是把手机对准天空,输入你想说的话,那个话就会像云彩一样飘在那个地点,别人来到这个地点同样使用这个app的话就可以看到你说过的话。……简直槽点太多。最后获得第一名的一个idea,是一个面向女高中生的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的东西,总的来说就是可以在里面写日记,可以拍照片上传,然后可以看到一些资生堂化妆品的信息(资生堂是比赛的资助方之一,所有app都是以这些资助方的推广为主题的)。当时我真的觉得这些idea都好无聊……………………随便从中国抄一个app创意过来都要更精彩。应试教育带来的是日本人想象力的匮乏,而严守规矩又更进一步的束缚了他们创造的可能性。其实像最近流行的"bokete"(日式冷吐槽,就是大家上传各种各样的照片与图片,然后可以自由的加上一句说明来获得爆笑的效果)这样的网站做的很有意思,用户也很多。但它的性质其实不是太适合推广到世界中去。而且顶多也就是个娱乐级别的服务。其他在日本很赚钱的服务,比如手机游戏,拿到国外也都是小众,有粉丝,但实在是太小众了。日本的因特网公司也不惜一切的在鼓励各种各样的创新。那些努力和投入的金钱是绝大部分中国公司都难以做到的。从业人员们也都非常积极的学习,交流。但是我觉得在这一块日本公司绝对还有老长老长的路要走。而且以现在的国民性来看,真的很难说。他们本来就不是中国或者美国这样脑子灵活勇于尝试的土壤。其保守和死板的结果就是,日本人很难像中国人一样,迅速的行动来及时抓住一切商业机会。这正是我认为日本在其国际化的路上遇到的最大的一个问题。这个结果正是像题目中所说的,在社会生活方式的进化中,在形成规规矩矩安定平稳的社会中,走过了头,反而失去了活力,成为了最大的败笔。而要回头,则真的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其实我经常用这个问题问刚认识的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来判断对方是个怎样的人。日本好的地方很多,也比较容易看得见,来日本旅行过的朋友估计都多少知道。但待的时间长了,就会发现这种优越之处是通过放弃一些其他国家习以为常的东西换来的。这种交换不是等价的,有些是有优厚回报的投资,有些则是到现在还未清的债。至于是资产多还是负债多,大家看这问题的答主们现在住在哪里就应该猜得出来。政治上首先,战后的日本到目前为止都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因为战后日本受制于和平宪法,不能有军队。“非正常国家”这个被动的定位是插在战后日本心脏上的一根刺,刺激日本经济腾飞了几十年,也痛了几十年。我认为,现代日本的很多问题,根源都于此,所以这点必须放在第一位。有些国人会说,日本二战时干了这么多坏事,再给他军队他岂不是得反了?这里要说明的是,“正常化”和“拥有军队不代表“军国主义复兴”。一个没有军国主义而且正常的日本是对中国有利的。 日本有了军队,才能摆脱美日共盟,才能有真正正常的中日关系。不过以目前日本政客水平来看,我觉得这点短期内是无法达成的。而像政客换得勤这种问题前面也有朋友说过了,我觉得还是日本的政治不独立造成的。如果你的顶头上司老欺负你只让你干他让你干的事,估计你也不会对这个职位有任何期望。政客们不想接这个包袱,国民也觉得政府做不了什么它怎样也跟自己无关,恶性循环。去年年末众院总选举投票率才52.66%,可以看出国民对这个国家对政府是越来越失去信心。经济上泡沫经济后的“失去的二十年”我就说了,这个事儿也是跟美国有关系的,不展开了,书多的是。我想说的是老龄化。一直认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有三样:无知,独裁,老龄化。日本前两项多少有但不足提,只有这第三项是举世无双的。我Master课程做的项目跟年金(类似社保)有关。 所谓年金就是个基金,每年年轻人把钱存进去,老人把钱拿出来。理论上说,如果人口结构没有大的变化,这基金用来买点国内外国债基本上就没问题的了。可惜的是日本面临着全球最厉害的老龄化,年轻人越来越少,老人越来越多。这个趋势继续下去的话,现在年轻人老后拿的钱将会越来越少,不做点什么的话,这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将会有停摆的可能(这不是危言耸听的,每次跟GPIF那边的人开会都会聊,每次模拟出来的数字都很可怕)。老龄化也不止影响年金,更会直接影响当下经济。在东京,你不会觉得老龄化有多严重,因为全日本的年轻人都来东京了。但稍坐一下电车去远一点儿的地方,就会发现找个活人都很难。没有人,就没有GDP,没有GDP,年轻人就不愿意留,恶性循环。这个问题估计二十年呢是不会有大进展的。老龄化也是很多国家正在或将要面临的问题,另外别看日本快死的样子看得很爽,建议大家可以看看中国各大城市的出生率数据,官方非官方的,数字太美了不敢看。文化和社会文化和社会上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大部分源于战败的。一个岛国,不能发展军事,经济受制他国,那就只能去搞文化了。但日本在这方面实在问题多多。一个是ゆとり教育,所谓的日式减负,大概2000年左右实施的教育方案。差不多是平成那堆人上小学的年纪。学习美国减少学业负担全面发展这方向是没错,但有点纠枉过正。我现在女友是日本人,她说她上学时教科书写的PI值是整数3,大家也不看如何证明,有些人就直接背公式圆的面积=半径*半径*3。而她家境比较好上了私塾(补习班),才知道这PI值是多少。亚洲人努力读书这优点在日本真心被ゆとり教育败光了,如果你在日本一些比较好的学校待过,就会发现就身边一些学工科的日本人连过微积分都手算不了,数学基础很差,其他的就更别说了。最受不了的是,这些“平成豚”有时会说“我们这ゆとり教育出身的人文化知识就是差啊不懂也没办法啊”这种话,把自己无知的责任推在国民教育身上,真想一巴掌pia过去。还好这事儿文化科学省也看不下去了,近年开始全面改正。二十年内日本人民智有望回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上。另一点是草食化。草食化据说是全球问题,但日本是重灾区。草食化简单来说就是“对恋爱不积极”。先来纠正一个偏见,日本人其实没有很多国人想像中那么开放的。来看处女率,日本2010官方数据的20~24岁的独身女性的处女率是约40%。而最近某研究的数据更是吓人:=====?16歳から24歳までの女性の45%、男性の25%が「性的な接触に関心がないか、嫌悪している」(WP、国立社会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第14回出生動向基本調査」より)?日本人の半数以上が独身だ。18歳から34歳までの独身女性の49%と独身男性の61%は、いかなる種類のロマンチックな関係も持っていない(同上)?子作り適齢期の日本人の3分の1以上は、セックスをしたことすらない。18歳から34歳までの女性の39%が処女で、男性の36%が童貞だ(同上)?「性的に積極的な女子大生」は、2005年には60%いたが、2012年には47%に下がった(フォーブス、日本性教育協会調べ)=====我就不译了,反正就是说日本人没啥性生活。有些妹子可能会说“没有这么多吧我在shibuya一样很多人来搭讪啊”,那是shibuya,那是东京。而且你只看到搭讪的,一群躲家里打电动的你又看不到。这种问题一定要看统计数据啊!这年头流行biggu deeta!!!!!草食问题部分是源于文化上的保守。日本有共学(男女同校)也有单独的男校女校的。我女友以前是读女校的,说是非常和谐,没什么男女苟且之gossip。她们的教育说女生之间的问题大多源于男生,男生是諸悪の根源。这种保守国内估计也是难以想像。要知道日剧日影里那些青春脑残片都是拍给不读书的小女生或者在家里无所事事的主妇看的,当然是怎么吸引观众怎么拍。再说说身边认识的保守男性。我Master时研究室成员挺奇怪的。没有女生,有一对GAY,还有两个特别保守的哥们。一个是清纯小鲜肉,家教非常严,他妈经常来学校找他一起吃饭,平时回家也早说是回家跟妈妈吃饭,研究室去合宿都不过夜的,说是回家跟妈妈吃饭。另一个就是真草食,说是老妈不让看AV也没教过他性教育他自己也从没看过AV,对男人女人没有任何想法(我觉得他不是GAY,再说了二十多个人里有三个GAY是很可怕的),他的爱好是学习。。。一直觉得日本这精神文明建设太发达,发达到另人发指的地步。认识很多男生,三次元受挫就来二次元寻求安慰。觉得约会麻烦不如打电动,觉得恋爱聊不如打电动,觉得做爱麻烦不如打电动。。。真想对他们说“你TMD就打一辈子电动!!!”。我女友说,“日本女生其实很多好女孩,可惜日本男生不懂珍惜”,对于这点,我是非常认同。可惜这问题跟其他问题一样,是难以短时间内改正的。最后想说的是,上述问题都不是单独的,都是环环相扣,不容易解决。庆幸的是日本还是有些有识之士在尝试提出一系列方案,把日本送回先进发达国家的正确轨道上,我相信这个国家还是有救的。答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很多,可惜写不下。像女权问题,各种法律尤其是风俗法灰色地带问题,Galapagosization问题,公司文化问题,儿童色情问题等等,等有空再写我匿
日本民众都常有一种自己的国家特别安全的错觉。他们常常自豪于「我们的食物是安全的,绝对可以放心」「我们的建筑物不用担心的啦,地震也不会倒」「学校不是都已经进行过耐震化了吗,我们不担心自己的小孩子」。只要一打开电视,就会看到一连串的新闻,以一种「我们很安全」的姿态,报道那些发展中国家发生的「不安全」的事。这种现象被学者们归纳为「安全神话」,以指代当今日本人对于「绝对安全」的各种毫无依据的迷信。事实上,在当代日本,同样有接二连三的奶制品中/毒/事件,也有造成食物中毒后反省了几个月又重新开张的餐厅。如果你多翻翻警视厅每年发布的白书,就会看到一些伪造了耐震强度证明书的高层建筑开发商,在缴纳了罚款之后继续开发新楼盘。同样的,日本人引以为傲的学校建筑质量,事实上还有一部分仍然完全没有接受过耐震改修。具象化的话,「安全神话」所带来的最直接后果之一是福岛核电站事故。以及311地震时,由于过于相信技术完美的高达几十米的「超级堤坝」,有大量居民在听到了避难警报之时结果却选择留在家里,最终导致了丧生的悲剧。这种毫无依据的盲目自信或许是日本媒体有选择性报道的结果。此外,日本的行政也不会告知民众全部的真相。具体的案例可参见我的专栏文章,因对话太长,这里就不展开了。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威,他们可能会选择只告知对自己有利的一些事实。于是,媒体与行政不说,民众也假装不知道,一片虚假的繁荣。媒体与行政的这种消极而不作为,常被学者形容为日本「中途半端的民/主/化」。若译成中文,大概意思就是未能完成的不上不下的民/主/化。也就是说,当年战后所谓的民/主/化,是美国强加给了这个可能本来不适合于民/主/化的东方国家。日本人天生爱抱团,遇事消极,所谓的民/主/化其实由无主见的日本人来实施效果并不好,却反而给了他们推卸责任的借口。看看接二连三辞职的首/相/们,与到现在仍然一片废墟的东北灾区就知道了。日本人这种「中途半端的民/主/化」只有表面程序,而无实际意义,实在只是花架子耍的好而已。------------------------------------这个回答前半部分改写自刚写的专栏中部分内容,写着写着的觉得挺适合这个题的,就拿来用了,请包涵。后半部分是一些延伸想法。个人看法,只基于个人体验。
先写一个重口味的日本是一个比较暧昧的国家,关于风俗产业:本番违法,本番以外都不违法;买的卖的不违法,组织经营的违法。
部落民怎么回事请参考。部落民在日本简直就是印度的贱民,印度贱民详见。
垃圾桶太少!提着个瓶子逛俩钟头都遇不到正确的分类箱!!!
要我说,就一点。整天跪着容易得关节炎~ (?o? ·? o??)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干锅千叶豆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