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会员话费充值里面的红包可以充话费么

【陌不离手爱陌依旧】陌陌里的红包除了提现还能干什么啊_陌陌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2,990贴子:
【陌不离手爱陌依旧】陌陌里的红包除了提现还能干什么啊收藏
如题,求大神
刚抢的红包,绑定支付宝号绑错了,然后退绑了,说是7天之后才能再绑,但红包两天不提就退回了,该怎么办啊
有没有大神
不提现就退回?
没关注过这个消息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如何看待微信、支付宝、新浪微博和陌陌打响的红包大战?
春节将近,微信、支付宝、新浪微博和陌陌都将参战,春节红包成为必争之地隐藏了哪些深层缘由?在这场红包大战中,微信红包不再一家独美,今天早上还看到他们封杀了支付宝红包,新浪微博乃至陌陌都纷纷杀入其中。如何看待这场战争?
115 个回答
先吐槽下,这两天被各种红包刷屏真是够了…好不容易抢进去也抢不到1块钱,你国当代社交怎么了!要看红包打架,先看看没打之前的状态吧:1. 阿里巴巴做社交始终没有起色,但是卖货倒有一套。以前大家淘宝的时候还用旺旺聊天(谁能给我讲讲一个号称天猫的网站为啥聊天要叫汪汪...),但是旺旺各种不给力,有时候在淘宝自家页面上都打不开,于是乎大家就开始跟店主聊微信...当然有些店主干脆就微信卖货了。2. 这对阿里巴巴的零售生意可是个大威胁:以前淘宝里各家的小伙伴还得搞个竞价排名什么的,又防同行盗图又防中评差评,现在只要天天给粉丝洗洗脑,刷刷朋友圈就把生意做了。除了抢店铺,还另有一表:微信也有支付系统,店家顾客在微信上看好货,说不定就干脆从微信支付转了帐。3. 动我淘宝行,动我支付宝可不行!于是淘宝就屏蔽了向微信分享的渠道…即使是复制了链接去微信,从微信里也打不开淘宝链接。这样一来,淘宝店主就丧失了微信渠道的流量,往微信发链接也就没意义了。(此处多谢
大辉老师指教)说到底,当年淘宝和微信这两家打架,明面上是在争夺流量:我不给你倒流,我也不要你流量。但实际上,是在争“支付渠道”的用户粘性:你支付宝用的越多,你的卡就捆的越多(捆信用卡买东西,捆借记卡给信用卡还钱…);而你卡捆得越多,你也就越多地使用支付宝。同理,微信支付-财付通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让用户更多、更频繁地使用支付平台,培养线上支付的习惯,才是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家的目标。所以你觉得滴滴和快的打车为什么不心疼烧钱补贴?因为烧的是背后腾讯和阿里的钱,为了教育市场培养消费习惯而烧的学费:1. 让乘客习惯用手机支付,而不是付现金2. 让乘客多用支付宝或者财付通,对某一产品产生使用偏好但凭心而论,这种教育其实只达到了第一层次:改变支付习惯。因为无论是用支付宝还是财付通付账,入口都在“这两家的出租车哪个好叫”,支付的交互设计只是次要因素,无法对用户进行深度培养。但是到了年根底下,情况就大不相同了:长辈给小辈派点儿零用钱,领导给团队犒劳犒劳,老板给小弟们打个赏,朋友们互相调戏下,发红包恐怕是最贴切的一种方式了。没有了出租车等等前置的干扰,就是到了正面拼支付渠道的时候,可想而知无论是腾讯还是阿里,都在千方百计地留住现有用户,同时期待获得对方的用户。但说来有趣,大多数人都是两种支付渠道在混用,比如我:发红包和打车用微信支付,交电话费还款网购用支付宝——使用场景的不同,导致了用户打开的平台不同。而这就导致阿里和腾讯要抢的不是用户,而是用户的使用场景的植入:你在发红包时,最先想到打开的app到底是哪个?我相信大部分人不会左开一个支付宝,右开一个微信支付。一笔了事,干净利落。那我们来复盘一下发红包的几个节点:借记卡支付到红包
- 分享红包 - 抢红包。阿里和腾讯的支付都基本无障碍,但是分享和抢红包怎么办?找社交平台解决。问题又回到了最初的地方:阿里的短板是社交。自己支付做得再风生水起,到了用户不去淘宝买东西,而是互相送钱的情景,也是一筹莫展吧。所以你要是阿里巴巴,你怎么办?当然是求着各大社交平台跟他合作呀!2014年移动社交平台领先者:微信,手机QQ,陌陌,新浪微博。前两位是腾讯的自家人,所以选择合作伙伴,当然就是后两位啦。所以这场“红包战争”,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六国伐秦”:盟主阿里苦于路程太远,打不到腾讯,于是拉上了陌陌和新浪微博两个社交平台,我出钱,你出力,咱们都来抢流量。新浪微博主攻大号营销,通过大V来传播红包;而陌陌从用户量和活跃度来看,是仅次于微信和手Q的移动社交平台,送个红包认识下,既是对用户的回馈,增加用户活跃度,又给支付宝红包做了宣传,也算是两全其美的合作。有一点令人欣慰的是,与此前打车平台发代金券的形式不同,陌陌和微博至少给的是现金。顺便说一句,在陌陌上发红包上限是8000元,而微信的红包上限是5000元。通过提高上限来吸引有更高发红包需求的用户,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尝试。但我觉得阿里还是不懂中国人,上限好歹应该是8888元。
在长江里打个鸡蛋,全国人民都有鸡蛋汤喝了。
盗一张图哈
撕逼大战 真是要命( ?д?)撕逼大战 真是要命( ?д?)
老公恐成最大输家
更新:已过50赞!干货到!我已经将我对于明年互联网巨头红包大战的预测发布,久等了,见谅!把各家的红包抢了一遍,总共进账20多块,谈一点感想。先汇报战绩:微信:10.06元(微店两次2,78+4.78+京东2.5)微博:7.50元(天猫0.5+龙虎山1.2+360 1.5+百度0.8+龙井茶业0.8元+各种明星几块钱)+各种用不上的代金券支付宝:2.62元(抢到了4个现金红包)手机QQ:商家发的没抢到,朋友给发了1块多~~~--------------------------------分割线-------------------------------------其实答主虽说并非土豪,也不是在乎这几个小钱的人,更何况高三时间比较紧,那么为什么答主要去抢这几块钱的红包呢?这就要谈到人性了。其实各种红包,现金也好,礼券也好,利用的是都是人性的根本需求。上图,马斯洛镇楼。上图,马斯洛镇楼。红包里是真金白银,因此代表生理需要。抢到红包可以拿出来显摆,因此是社会需要。当然朋友之间发红包还可以谈到尊重需要,红包代表好运气还可以扯到安全需要,此处都不表。单说前两个也足够了,事实上任何的产品也好,应用也好,能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的一个需要就有着成功的条件,更何况两个。很多人吐槽说路上一毛钱不捡,红包一毛钱戳屏戳到疯。我要说的是,这完全是两码事。你在道上捡一毛钱,你会觉得是你白拿了别人的钱,同时还要承担有熟人甚至是失主本人看到的风险。而相反,土豪送你红包,即便是一毛钱,也多少代表一种尊重,至少是人家给你钱而不是你白拿。而如果是大额红包,拿出去跟朋友炫耀也是一种有面子的事情。两者怎能相提并论?因此不谈活动本身搞的怎么样,只要有人去抢,那么发红包的平台就是赢家!他们已经达到了用别人的钱去满足用户的需求顺便传播自己的目的!这么好的事情,大家抢着玩也就不奇怪了。这年头,你要是不砸个几亿元给大伙发红包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互联网公司。当然支付宝这种极其坑爹型是特例——出境游5元红包你是逗我呢?连一分钱都不出满足我生理需要了吗?连个红包活动都出岔子哪来的安全感?你让我把5元出境游分享给朋友,我以后这社交圈子还咋混?连个红包都不给,哪来的尊重?友尽!所以说支付宝这种运营上有问题的就是自己作死,也是唯一的失败者。其他的几家无论从商业角度还是传播学来看都是很成功的。(腾讯出足了风头,微博胜在先走一步再加上明星大腕多吸引了眼球,陌陌更是直接把自己提到了BAT的层次上来)P.S今年百度明显是掉队了,手机卫士准备除夕夜送100万红包就等着替阿里挨骂吧。再谈谈未来吧。我觉得,明年春节,将会出现一种全新形式的红包!目前各家巨头都没有真正开始做,但是明年一定会有,而且可以肯定单单是这种红包的规模就会超过今年各家红包金额的总和!会是什么呢?答案将会在50赞时手动解锁。当当当当!解锁了!答案就是传说中的O2O!不好意思啊各位,毕竟在下O2O创业者出身,三句话不离本行。因此我的预测是,2016年的猴年春节,互联网巨头将爆发一场O2O红包大战!从目前来看,线上红包的概念已经被玩烂了,无论是强社交关系的好友红包,还是弱社交关系的明星红包,亦或是由商业驱动的商家红包,到目前为止都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而这时,线上逆袭线下的时刻就要到了。要知道,虽然红包大战在线上打得火热,但却很少波及到线下的渠道上来。而我们知道,互联网的价值就在于连接,连接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信息。而当线上的红包进入瓶颈时,O2O红包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超市的墙上贴着二维码,餐馆的桌面上写着微信号,酒店的前台打着支付宝的广告,这些都是潜在的入口所在。扫码得红包,这种在纯线上时代可能变得很泛滥的所谓优惠,也许会在O2O时代重新拥有其生命力!去团购吃个饭,扫码抢个红包分享给1km之内的人,顺便给个好评~猫眼上选座个电影,直接扫票上的二维码抢个红包,领到了植入广告里的那瓶饮料,还真挺好喝的~情人节和女朋友开个房,房卡上的二维码红包居然送了一盒杜蕾斯,啪啪啪,下次还去!!!万达广场里买几件衣服,小票上居然有扫码得红包!恭喜您获得由王思聪同学赠送的100元购物卡?用河狸家找个美甲师,回头发现送了一个雕爷牛腩的代金券红包?如此的例子,比比皆是,是不是很好玩!期待2016年红包成为打通线上线下人、商品、信息之间交流的新利器!全文终,末尾贴个广告,本人知乎专栏已开通,欢迎关注。
反正和WP没关系。
本来想在春节期间退出装逼届,在好基友家玩结果他陪人玩lol,我闲来无事就刷了几篇比对微信红包和支付宝红包的文章,看着都觉得好傻逼于是就来开始码字...那些文章归根结底可用三句话概括:1)微信红包设计得比支付宝红包好,微信好棒哦耶!2)微信红包抢到的钱没支付场景,支付宝还是厉害啊,马云爹爹万岁!3)咦到底是哪个好呢?我不知道,拭目以待吧。你跟他讲宏观(线下支付场景),他跟你讲微观(活动设计),你跟他讲微观他跟你讲宏观,你问他那你到底怎么看他说我也不知道。毫无技术含量的文章,我想写些干货。首先看看网络红包的本质,我们过去收和发红包本质上是经济行为(小屁孩收到红包藏起来买买买),而网络红包是社交行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1)流动速度加快,便捷。过往我们得见到面才能收和发红包,现在整个过程只需要5秒搞定。2)非整流动。以前收发红包门槛很高,200是起步价,现在1.88(要发发),5.20(我爱你),6.66,8.88等红包的流动使得收发红包门槛变低,人人都能玩。3)网络红包变现能力弱,无法实现所见即所得。过去我们小孩子收到红包很开心地去买mp3,零食各种东西,现在收到上百块的微信红包要买买买也得网购等好几天。金钱转换刺激的心理越弱,用户就越不在乎钱。4)微信or支付宝红包,是一种特别的“短信”。过去我们拜年就是各种群发短信,短信只是形式,其本质还是“我还在乎你”这个信息的传递。现在发红包给好友,使得这个”我还在乎你“的行为更加实在。同时群发短信还是非定制,心意上弱了些,单独给一个微信好友发红包,对发红包者来说需要打开红包界面-输入金额和祝福语-输入微信支付密码-发给好友 这样一个过程。整个流程收红包者有一种”他还真的在乎我“的感动,对发红包者有一种”我已经尽心意对他了“的慰借,简直是廉价的双赢。基于以上四个理由,网络红包实则是一种社交载体,微信本身就是社交工具,只要不是设计人员脑子进水,微信红包影响力远超支付宝这个经济工具是很正常的事情好吗?那些烂文作者你们能不能不要假装列举一大堆数据去证明跟1+1=2一样注定的东西?但支付宝也不会束手就擒,做红包口令鼓励用户截图分享到朋友圈,让用户参与的时候有种“微信你封了老子就偏要做”的快感,但这种心理毕竟还是短暂的弱刺激,注定无法成为主流。还有作者很肤浅地去批评支付宝抢不到钱,代金券无用,反观微信,抢不到钱代金券也比较靠谱。所以支付宝就在耍猴,微信好棒好厉害。拜托双方对这个活动的投入完全不对等好吗?微信投入了多少资源连春晚都勾搭上了,再加上微信广告一出好评不断,自然成了商家们热追的平台。支付宝估计之前也就预计到了在影响力上注定失败,何苦还投入像微信那么大的资源和精力去打注定失败的战斗。投点钱刷个存在感春节也就过去了,一阵热闹过后线下支付老大地位还是稳稳。接下来说说为什么人们那么喜爱网络红包:1)互惠心理+社交货币。互惠心理是支配人行为最可怕的潜意识,而在微信红包里这种互惠心理则更广泛,从点对点互惠到点对面互惠。我收到大佬的红包之后会分发给其他小伙伴,这个行为一方面是“我拿了大佬红包我得转手出去造福他人”,另一方面是“我转给其他小伙伴大金额红包我好有面子”。2)“我是最幸运”的心理暗示。抢红包并不在乎绝对金额的高低,而是“我是否拿到了最大那个”,可能有时候只是多了几毛甚至几分,但这种觉得自己是最幸运的心理暗示却让人欲罢不能。它有点像星座运势给人带来的鼓励和慰借一样,只不过更强,因为附带上了金钱因素。3)快速反馈机制。一抢就能看到大家的手气如何,最多的还有一个小皇冠。支付宝因为社交因素的缺乏而转向游戏路线设计的戳屏幕游戏反馈机制一来相对较慢,二来没有和好友之间的比对的快感,反馈给心理带来的刺激都弱了太多。总结一下,我觉得微信红包设计得真棒,之前听说微信在准备大招和微信团队的人很傲,现在只能说大招够大,你们傲得有底气。支付宝已经做到他能做的最好。拿微信红包和支付宝红包强行对比简直跟拿微信日活用户和支付宝日活用户对比一样搞笑。
新浪微博、陌陌、支付宝红包与微信红包的区别是,微信的好友关系是实打实的。微信几乎是等同于电话、短信的联系渠道,微信里的好友的确是你身边每一个重要的人,这样的好友关系是发红包的基础,但是支付宝里是与你有过交易往来的人,可能是朋友,也可以只是认识,陌陌和微博里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微博走了一条明星红包与品牌红包的路子,弱化好友关系,强调单向的一对多的关系链。但是支付宝里面的好友关系不是双向稳定的,又不是单向辐射的,而且支付宝红包就必须跨越微信群组和微信朋友圈,实现好友间的红包传递,采取了红包口令这一方法。于是,用户需要通过微信告知红包口令,因为支付宝不给钱不能聊天……于是,用户要在打开微信记住红包口令后再打开支付宝输入红包口令,还要猜金额什么的,拿个几块钱不要太麻烦……于是,一朋友随机输了10个数,进入了5个红包圈,不知道红包主看到其中一个领钱的人自己不认识的时候,还敢不敢在支付宝里发红包……
我怎么感觉这是陌陌的软广?
我不太清楚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但是我知道今天出现了图片所示的情况。
利益相关,新浪微博运营狗,但是与微博红包业务无关。也没啥内部的料可说。当然有些话大家都知道了,各家的红包抢的都是移动支付这块蛋糕。pc端,支付宝的地位几乎无可替代;但是移动端,各家都还有希望。这几年趁着移动互联网产品井喷,加上移动互联网更容易跟线下生活结合,这块蛋糕前景比pc端还好。所以几乎是必争之地。去年微信红包(其实微博也有让红包飞活动),真算是非常成功的尝试,让人意识到了移动支付和社交还可以这么玩,几乎是轻而易举没怎么费力就积累了海量用户。现在几家社交都跟风来,虽然有点晚,但总归还不迟,而且各有特色。支付宝红包——这个就不说了,我还没来得及体验就被微信封杀了……理由是恶意营销,哎,忍不住想起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说真的,从快的到现在支付宝红包,都被封杀了,这样都是很伤用户体验的。不过支付宝倒是还有微博可以用,自家产品多说两句,单纯看的话,那就是给明星、自媒体等一个回馈粉丝的机会,特别是自媒体,对于自媒体来说,粉丝数可以算是最核心的指标了。靠粉丝吃饭,回馈下粉丝很正常——而且得绑定支付宝才行,可以防止小号刷红包,基本都是真实账号。当然现在很多人也发现了另一个玩法——增粉利器,你发了红包之后,抢到红包的人会默认关注你;同时你还可以「赞助」其他人发红包,赞助了之后,这钱被领到会默认关注你和被赞助的人;给大号赞助也是非常好的加粉利器;比如某大熊,差不多涨了快20万粉了,特别适合有核心粉丝群的。当然,也有领了红包就取关的,不过这个比例根据之前测试,大约在20%左右。而且结合礼品卡甚至实物效果更佳。还能给自家产品带来曝光和流量。还有就是陌陌红包了,在新版本就可以发了,也是结合了支付宝钱包。有微信的经验在前,加上陌陌本身的用户量,效果应该也不会差;不过陌陌的目标显然应该不至于此,在同样的新版里,看到还有个蛮有意思的小功能「礼物商城」,这个跟各路微商不一样。核心是可赠送实体礼物给好友;扫了眼,包括美妆、鲜花、数码产品等等……一个人可以选择喜欢的产品标记喂「想要」,然后好友们可见,见到之后,就可以赠送了。移动支付结合礼品电商,也算是走出了自己的一条特色道路。
我不管他们,我想问下知乎给我们发红包吗?
(wp用户的日常:红包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企鹅大帝的圈钱手段愈发丰富,吾等穷学生只能仰望(╯-_-)╯╧╧ 当我打开QQ看到那个红红的圈,并且告诉我有钱拿时,我早已看穿一切堂堂企鹅大帝岂会拔毛?然而我得麒麟臂发作还是点开惹。。。。果不其然“转发到群/讨论组你就有钱拿了哟亲”呵!呵!果断转发到只有我和我小号俩在的讨论组别问为什么,就是任性。终于可以拆红包了≧ω≦恭喜获得1.99元彩票抽奖券!!居然不是0.01元(/?ω?\)别看只有1.99元。。比新浪的0.5元还要你下载客户端好多了b( ̄▽ ̄)d只能拿来买彩票?大丈夫,萌大奶○(* ̄︶ ̄*)○也许中个five million呢看我麒麟臂!!!“您还需要0.01元才能购买本注彩票”“您扣扣钱包余额不足”。。。。。。。。。。“您确定关闭红包入口?这样您将无法获得最新的红包信息”。世界安静了天真的少年们(企鹅大帝冷笑脸)18岁还好意思拿红包?》。《
没人傻到只拼红包哪家强,背后都是有战略目标的,微信是推绑卡,其实真实的数据没有各种公关稿里写的那么强大,支付宝也是一个道理,一来去年被微信奇袭了,今年卯足了劲要扳回一局,顺带推推自己的业务产品。而红包大战无非是各个公司市场公关推波助澜,把势造起来,对大家都有好处。还有,年底了,谁还不希望折腾点声音出来,老板们都看着呢
有意无意,向更多的人普及了网络支付,合伙把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做大。向市场的布道者们致敬。对封闭感到无奈,但并不反感,如果我是微信运营的决策者,说不定我也封。现在看,这一局应该微信厉害一些,支付宝真的亏吗?不一定哦。
微博红包不知道怎么玩,也许是因为太久不用的原因。陌陌没用过,不打算去安装。QQ红包,恶心无比,玩一次再也不愿参合。那剩下来就是支付宝和微信了,支付宝打地鼠抢红包,有趣,只抢到五毛钱也无所谓。微信,还不知怎么玩,料想应该不错,毕竟去年用它来发红包了。
不请自来,回答一下吧。这几天在外面旅游,今天回来了。同行的两位为了抢支付宝的红包,设置了闹钟。至于他们有没有抢到,我不清楚,也没有兴趣知道。也就是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有这个事情。支付宝客户端也给我推送过这样的消息,但我不想参与这个游戏。第一,软件版本懒得更新;第二,不想为了几毛钱几块钱去玩这个东西,没什么意思。说到发红包没意思这个问题,想到一件事。前几天我在微博上说,好友之间通过支付宝红包的方式发红包真的没什么意思,第二天打开微博,收到一条消息,有一个人转发这条微博,上面是骂我的话。用户境界不一样,没法交流。我虽然还没到高富帅的程度,但是,我不会为了这几块钱去玩这种东西。我的心态,足以证明我不是他们的目标顾客。尽管我是他们的用户。在我看来,各大网络公司抓住了DS用户的心理,推出这样的活动。什么样的心理呢?别人白给你发钱,你说要不要?很多人会说,当然要了。但是,那个发钱的人说了,只有这么多钱。但是,底下有这么多人呢,你们不一定能分到呢。怎么办呢?就是各位在客户端上看到的那个小游戏。小游戏只是形式,更多的东西都是在后台控制的呢。好比你去大超市买东西,超市里在搞如下的抽奖活动。只要消费满88元,就可以参加抽奖。一等奖,苹果手机,一共5台;二等奖,液晶电视,一共10台;三等奖,500元购物卡,一共20张;四等奖,消费金额在200元以下的部分免单,一共100个名额;参与奖,冰红茶一瓶,数量不限;谢谢惠顾,什么都没有,数量不限。如果买到88元的商品,参加抽奖,相信作为一个正常人,他最大的期望一定是苹果手机,其次是液晶电视,而不是冰红茶。有的顾客为了抽奖,真的买了88元的商品,但那个顾客原本只是想买十几块钱的日用品而已。这就是这些公司做的事情,就是为了做生意。抽不到红包的那些用户,就像是在超市里抽奖抽到“谢谢惠顾”的那群人。那些抽到几毛钱几块钱的用户,就像是在超市里抽到冰红茶的那群人。他们可以向他们的好友说,某某超市在搞抽奖活动,自己抽到了冰红茶,大奖是苹果手机。他们的好友听了之后,有的确实会愿意去那个超市买东西,参加那个活动。而那些抽到大额红包的用户(我不知道是否存在),就像是在超市里抽到苹果手机和液晶电视的那群人。好友之间交流,或者是超市现场宣传,说有人中了一等奖二等奖,能让那些顾客真的相信一等奖和二等奖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吹牛的。而在超市里消费88元的条件,在这里就是,在手机上安装他们的应用,并绑定银行卡。不绑定银行卡的话,红包里的钱也没法用啊。这些公司的目的,就是通过这样的游戏达到了。我记得去年是在好友之间派红包,如果想要得到并使用,需要绑定银行卡。去年到今年的这段时间里,估计会有人因为不想玩了,就直接解绑了。当然,更多的人是懒得解绑(比如我。这么做当然不是为了这个游戏,而是正常使用)。今年搞这么一个活动,就是希望他们懒得解绑,让更多的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绑定银行卡。我估计明年也会有这样的活动。至于支付宝、微信,甚至是微博、陌陌搞这么一场大战,相当于一条路上多开几家超市,都在搞上文所述的活动。对于用户而言,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哪一家。在手机上安装那些软件,成本与门槛比在每一家超市里买88元的商品要低很多,至少顾客买到一定金额的时候,也会觉得没什么东西可以买了。只要安装应用,抽个奖,就可以了,抽得到就开心一下,抽不到也无所谓。无论用户是抽到了还是抽不到,对那些公司来说,就是增加一个用户,或者是潜在用户。至于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用户是不会关心的,他们只关心自己有没有抽到红包。对那些公司来说,算是为了争取用户进行必要的投资。我觉得输赢不重要,对这些公司来说,这场战争打响了,就是双赢。
来知乎,参与讨论要在与微信红包的大战中扳回一局,陌陌才是支付宝的大杀器
摘要从阿里另一个“出口”微博与微信比较,微博在私密性上,稍有不足——微博是更为公开的广播形式,微信则是更为隐蔽的群组与熟人社交。支付宝与微博合作的不足,恰好陌陌可以补齐。
  如同我们之前所说的,“万万没想到,红包成为互联网最有效的推广方式”。
  红包大战,硝烟正起,微信将联手陆金所,央视春晚摇一摇发放红包,微博也在此刻开始联合一众娱乐明星与企业,开始了“让红包飞”。红包大战,幕后是蚂蚁金服与腾讯公司,两家千亿美元市值公司的对标——支付宝与冠名微信支付的财付通,两大移动支付的角力。
  社交网络,无论是微博,亦或是微信、陌陌,最为本质的其实不是入口,而是“出口”,是传播链条的基础。如同高速公路一样。
  如何理解,红包大战中,社交网络,不是入口,而是“出口”,是通路?——回到2014年春节,支付宝红包,很早就推出了,为何微信红包能够夜袭珍珠港?因为,用户抢的红包本身演化成一场游戏,赌局,更因为社交网络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体验“出口”,心理爽,炫耀的出口,并且通过微信群与微信社交网络,有了传播通路。有了2014年的前车之鉴,2015年,蚂蚁金服在支付宝红包上,格外用心——除了产品本身的升级,增加了娱乐元素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找出口与通路。
  我们还要厘清一点的是,社交网络具有“出口”与“通路”价值,而通讯录则只有“通路”价值——路通的链接,点对点的链接,这一点支付宝可以通过手机通讯录完成,而最为重要的,还是“出口”——既能点对点,点对多的链接,又能Show,能炫耀的渠道,那便是社交网络。
  所以,对于支付宝而言,如何找到自己稳定的“出口”与“通路”至关重要。因为就在昨天,支付宝红包刚刚添加几个小时的微信和QQ分享入口被腾讯封杀,理由是“存在安全隐患”。好吧,地球人都知道原因是啥,所以,这年头最不能信的就是官方解释。
  好在阿里系除了来往与微博外,还有微信最大的竞争对手陌陌。作为阿里天然盟友的陌陌其实早就策划要在相同的时间(节点)来一场“中途岛战役”,帮支付宝彻底扳回被微信红包“偷袭珍珠港”带来的耻辱。
  从用户数量角度看,微信拥有4.38亿,而陌陌去年9月公布的数字是1.8亿,虽然还有差距,但基本属于一个量级。而且,相比微信,陌陌的用户更加年轻化,参与感也更强,更加重要的是陌陌还拥有450万的群组。与微信群组的熟人相比,陌陌群组与红包的经济链条更加紧密,毕竟微信群组都是熟人,而陌生人的兴趣群组在红包的联系下,其可能产生的潜在价值更大。
  另外,从阿里另一个“出口”微博与微信比较,微博在私密性上,稍有不足——微博是更为公开的广播形式,微信则是更为隐蔽的群组与熟人社交。支付宝与微博合作的不足,恰好陌陌可以补齐。
  据说,陌陌在发送红包中,除了用户之间,用户向群组发送之外,更会有400万红包在除夕夜开始在群组内“从天而降”——陌陌会挑选活跃的优质群组发放系统红包,此次红包活动是和支付宝合作,红包的钱,由陌陌与支付宝埋单。
  如同去年,我们所言的《支付无决战》,红包大战,本质上只是一次开始,争夺新用户的战役——对于支付工具而言,它们需要在保障用户资金安全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支付场景。也就是说,给用户一个使用你的理由。而陌陌的加入,不仅丰富了支付宝的场景,同时还增加用户使用的广度与宽度。
  在微信与支付宝天然敌对的关系下,陌陌就成为支付宝的天然盟友,而红包大战只是微信与陌陌短兵相接的第一站。未来,微信的熟人社交网络与陌陌的开放式社交网络还将出现更多竞争点,而中国未来移动社交的真正赢家现在还言之过早。
  SO,2015年的红包大战,因为微博,也因为陌陌,一度缺少通路与出口的支付宝,应该能够扳回一局。而移动社交的大战,才刚刚开始,路漫漫。
8839゜17031゜21685゜31318゜41200゜51113゜6948゜7831゜8818゜9816゜10
13767゜111611゜28900゜38839゜47122゜57031゜65835゜75752゜85262゜95164゜10
000美元算是不错的收入,但在硅谷则要以硅谷的水平来衡量。硅谷的生活成本比加州平均水平高20%,比全美...
艺龙所遭遇的处境进一步恶化,成长速度放慢,亏损却加大。艺龙今年第一季度总营收为人民...
据网友爆料,刘强东和奶茶妹妹章泽天在悉尼大学拍婚纱照。这是婚了?还是京东又有大动作了?从照片来看,刘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陌陌会员话费充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