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气饽饽杨艺伦巴花样教学那里有教的

“巧手”王艳和她的“花样饽饽”
    □记者陈文 通讯员王喜进  在一般人眼里,馒头(俗称饽饽)只是百姓餐桌上一种司空见惯的面食,为了好看一些,顶多用模具把它做成“面鱼”、“元宝”、“寿桃”等造型。但高密市密水街道南关社区的王艳却用一双巧手做出几十种麦香四溢、花样繁多的饽饽,令人赞叹。  今年34岁的王艳是典型的“高密媳妇”,四年前,随丈夫回到高密的王艳,决定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创业,她首先就想到了花样饽饽。她的父母在青岛经营着一家生意非常红火的面食店,除了制作普通馒头,还定做用于结婚、庆典、孩子过百日、老人过生日等特殊用途的花样饽饽。从小耳濡目染,加上天性心灵手巧,王艳很快就掌握了各种花样饽饽的制作技巧。  于是到了2010年底,经过简单的准备,王艳的面食店在自家的南屋里开张了。为了在竞争激烈的馒头市场上打开局面,王艳注重在质量上下功夫,做馒头不仅用纯引子、无添加剂的面粉,还在火候、花样特色上不断摸索,并尝试制作高档精品。“我这里既有平时吃的馒头、花卷、火烧、包子,还有用于各种特殊场合的花样饽饽。制作花样饽饽,我一般选用80多块钱一袋的特级精粉,用矿泉水和面,这样做出的成品才好吃。”王艳介绍说。  制作花样饽饽,用的时间是普通面食的数倍,首先和面要硬、揉面要劲道、发面要恰到火候,其次要蒸熟蒸透,最后才是往上贴花。以制作一个生日饽饽为例,整个过程加起来,一般需要6个小时左右。制作花样饽饽贴花所用的色素,除了选用食用色素外,王艳还加上了自己榨取的菠菜、南瓜、胡萝卜等蔬菜汁液,让色彩显得更为生动。最后一道粘贴工序,所用的粘合剂是用鸡蛋清和蜂蜜调制而成。  据了解,花样饽饽在民间非常受欢迎,尤其在广大农村,订婚、送汤米时都能用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观赏性、趣味性越来越受青睐。瞅准了这一商机的王艳,在创业上选择了独辟蹊径,“我喜欢创新,按照自己的经验和顾客的要求,制作一些与众不同的花样。譬如,这种用于祝寿的花样饽饽,就是自己琢磨出来的,样子和生日蛋糕差不多,但比蛋糕更实惠、更易于保存。这不,我刚做了几个样品,很快就被买走了!”  “将来我希望把花样饽饽的制作与高密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质量、花色上继续下功夫。另外,还打算注册商标,打出自己的品牌。”春节临近,因为订单太多而一直忙碌的王艳,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鲁ICP备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新闻热线:021-
舌尖上的年味:朝向好日子的“花样饽饽”
原标题:舌尖上的年味:朝向好日子的“花样饽饽”
  胶东过年,大饽饽必不可少。不管多忙,家家户户都要蒸上几锅。
  胶东人祭祖,用的是大枣饽饽。大枣饽饽出锅后,有的会裂开,胶东人说饽饽“笑了”,当地有“一锅蒸得饽饽白,来年是个丰收年;二锅蒸得饽饽笑,大人孩子笑得甜;三锅蒸得六畜旺,牛羊成群猪满圈”的说法。不过,这“笑了”的饽饽不能用来祭祖。
  在饽饽系列中,最吸引孩子们目光的当属花样饽饽,它靠的是各类木雕模的“饽饽卡子”,简单易学。春节时,做元宝、面鱼、莲花、石榴、佛手、花篮等,预祝一年的丰收。
  除了有规矩的“卡子”,花样饽饽更会“七十二变”。正月十五,胶东人会做“圣虫”饽饽。圣虫也叫神虫,是胶东人民想象出来的吉祥物,各地形状不一,有的像蛇,有的像刺猬,还有的虎头蛇身。供奉完圣虫后,要将其放入米缸、面瓮或粮囤中。“圣”和“剩”谐音,寓意五谷丰登、年年有余。直到二月二,圣虫才会被孩子们分食。
  胶东靠海,饽饽外皮都覆盖着一层海蛎子味。谷雨过后,游往南方过冬的鱼虾返回胶东沿海,正是捕鱼好时节。谷雨这天,胶东沿海的渔民有种风俗:妻子把用白面做的白兔塞到丈夫怀里,意思是“打个兔子别腰里”,祝愿丈夫怀揣代表吉祥的白兔出海平安。
  从简单面食进化到花样饽饽,是赋予想象的过程,也是文化生长的方式。“饽饽卡子”从春节开始,一年到尾陪伴着胶东人的生活:清明做燕子、风鸟,端午节做荷包、葫芦,七月七做“巧果”穿成串,中秋节做广寒宫、玉兔、秋叶。所以,当胶东人闯关东、南下、西进时,只要行囊里有余空,都会背着家中传了百余年的“卡子”。
  嘴边、灶前的文化生命力最强。哪里有人语、炊烟,哪里便有了生活、希望。留在山海之间,抑或背井离乡的胶东人,在哪都会像“转莲子”(胶东方言,向日葵)一样,不管当下生活是好是坏,在逢年过节时,总是千方百计让家里热闹红火,做着花样饽饽,朝着好日子转动。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舌尖上的年味:朝向好日子的“花样饽饽”
日 16:12 来源:大众日报
原标题:舌尖上的年味:朝向好日子的“花样饽饽”
  胶东过年,大饽饽必不可少。不管多忙,家家户户都要蒸上几锅。
  胶东人祭祖,用的是大枣饽饽。大枣饽饽出锅后,有的会裂开,胶东人说饽饽“笑了”,当地有“一锅蒸得饽饽白,来年是个丰收年;二锅蒸得饽饽笑,大人孩子笑得甜;三锅蒸得六畜旺,牛羊成群猪满圈”的说法。不过,这“笑了”的饽饽不能用来祭祖。
  在饽饽系列中,最吸引孩子们目光的当属花样饽饽,它靠的是各类木雕模的“饽饽卡子”,简单易学。春节时,做元宝、面鱼、莲花、石榴、佛手、花篮等,预祝一年的丰收。
  除了有规矩的“卡子”,花样饽饽更会“七十二变”。正月十五,胶东人会做“圣虫”饽饽。圣虫也叫神虫,是胶东人民想象出来的吉祥物,各地形状不一,有的像蛇,有的像刺猬,还有的虎头蛇身。供奉完圣虫后,要将其放入米缸、面瓮或粮囤中。“圣”和“剩”谐音,寓意五谷丰登、年年有余。直到二月二,圣虫才会被孩子们分食。
  胶东靠海,饽饽外皮都覆盖着一层海蛎子味。谷雨过后,游往南方过冬的鱼虾返回胶东沿海,正是捕鱼好时节。谷雨这天,胶东沿海的渔民有种风俗:妻子把用白面做的白兔塞到丈夫怀里,意思是“打个兔子别腰里”,祝愿丈夫怀揣代表吉祥的白兔出海平安。
  从简单面食进化到花样饽饽,是赋予想象的过程,也是文化生长的方式。“饽饽卡子”从春节开始,一年到尾陪伴着胶东人的生活:清明做燕子、风鸟,端午节做荷包、葫芦,七月七做“巧果”穿成串,中秋节做广寒宫、玉兔、秋叶。所以,当胶东人闯关东、南下、西进时,只要行囊里有余空,都会背着家中传了百余年的“卡子”。
  嘴边、灶前的文化生命力最强。哪里有人语、炊烟,哪里便有了生活、希望。留在山海之间,抑或背井离乡的胶东人,在哪都会像“转莲子”(胶东方言,向日葵)一样,不管当下生活是好是坏,在逢年过节时,总是千方百计让家里热闹红火,做着花样饽饽,朝着好日子转动。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您所在的位置: >
老邻居回娘家年饽饽蒸起来
青岛全搜索电子报&&& 星期六
&&&&早报讯&昨日,市北区青海路社区居委会“热气腾腾”,近百名老邻居从四面八方赶回&“娘家”,在一起蒸“新年饽饽”。据介绍,大港纬四路两年前拆迁,住在同一楼院40多年的上千户居民搬迁到全市各个小区居住,但大家仍把老社区当成“娘家”,逢年过节都回来重聚。本次老邻居“新年饽饽”联欢会由大港街道举办。
老邻居“回娘家”
&&&&上午10时许,市北区青海路社区居委会拉起&“回娘家&蒸饽饽”的横幅,两间会议室里挤满“回娘家”的老邻居。现场摆下面板、蒸锅、书台,老邻居们一起做花样饽饽、包饺子、写福字、写春联。青海路社区主任王秀华告诉记者,大港纬四路拆迁已经两年了,当初这里的老楼院有居民1000多户,很多老邻居在一起住了四五十年,彼此感情很深。拆迁后大家从老楼院搬走,现在住在全市各个居民小区。“老邻居们有感情了,搬走的时候就约定,逢年过节就要回社区聚聚,不能断了联系。”王秀华说,社区每次举办活动都会邀请这些老邻居回来参加,每年春节前还会举办专门的“回娘家”团聚活动,让这些分开的老邻居回来重聚。
现场传艺做饽饽
&&&&“大姐,你做的这个猪头饽饽我没见过,赶紧教教我。”57岁的王金秀是个“巧人”,在众多邻居的协助下,能做出20多个品种的花样饽饽:金鱼、石榴花、兔子、刺猬……都不重样。但看到70岁的武美秀用面团做出一个惟妙惟肖的猪头馒头,王金秀看着“眼馋”,赶紧跑到武美秀身边去“学艺”。王金秀告诉记者,他们以前都住在一个大院里。因为是老楼院,住着的老年居民比较多,每到春节前,大家都会在家蒸上几锅花样饽饽。谁家刚学会的什么新鲜花样,大家都“串门”去学。“分开两年多,没想到王大姐又有了新花样。”刚从烟台老家学会“猪头饽饽”样式的武美秀,手把手把&“猪头饽饽”做法教给王金秀。
挤公交来参加聚会
&&&&“我坐了1个多小时的公交车赶过来。”已经搬到辛家庄的李女士告诉记者,老邻居们分开后,相互之间都很挂念。虽然都有电话联系,但见面的机会却很少。听说社区举办老邻居聚会,她一早就坐公交车往这里赶。与李女士一样,现场的近百名老邻居都是从四面八方赶过来的。这边做馒头、包饺子,那边有擅长书法的邻居现场写福字、春联,饺子出锅后,大家聚在一起吃饺子、聊家常。活动结束时,蒸出的“新年饽饽”和写好的福字、春联都由社区转送到孤寡老人家中。
&&&&(记者&赵健鹏&通讯员&王校先摄影报道)
-----------------------------------------------------------------------
我要报料 (有奖报料:50――5000元)
网络报料台 随时随地 极速报料
电话报料: 邮箱报料:
手机报订阅:移动手机发送字母KTQDP到10086 每月3元青岛早报官方网站 | 设为首页
[强磅推荐]
[青岛早报电子版]
地址:青岛市太平路33号,新闻热线:0
网站联系电话:2,网站联系邮箱:
技术支持:新立迅软件服务(青岛)有限公司
Copyright (C)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青岛早报新媒体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1您现在的位置:>
一家人蒸锅花样饽饽迎新年 蒸蒸日上好生活 组图
& 13:48:47&来源:&
水母网1月19日(YMG记者 柴向阳)
昨日上午,烟台福山区张格庄镇台上村孙汝成家中,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记者一大早就来到孙汝成家中,亲自体验了一把胶东地区过年民俗―
―蒸饽饽。刚一进村,一股年味便扑面而来,那热闹的场面,真叫一个红红火火,喜庆吉祥!
对农家来说,蒸饽饽是很忙活的一件大事,一家三口经常忙不过来,所以左邻右舍大多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有发面的,有揉面的,有插枣的,有沾花的,而烧火的一般都是男人的营生,人多力量大,分工协作,其乐融融。
据《清稗类钞·饮食类》记载:“饽饽,饼饵之属,北人读如波波。”胶东前辈取“波波”之谐音,便有了现在的“饽饽”之称,而蒸饽饽,更有“蒸蒸日上”之意。
今天孙汝成家蒸的,不仅有大枣饽饽和花饽饽,还有好多花色品种,每一样都有一个说道。大枣饽饽,寓意来年小日子蒸蒸日上,早发大财;莲子,寓意多子多孙,子孙满堂;神虫,放在面缸里,寓意富富有余,饽饽永远也吃不完;小桃,寓意儿孙兴旺,平平安安;葫芦,压在窗台上,寓意岁岁平安,财源滚滚;元宝,是供财神的,寓意来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囤,是除夕之夜供天地的,寓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责任编辑:文婵
■ “烟台资讯365”让您随时随地用手机轻松掌握烟台最新鲜的事儿
■ 订阅方式:发送ytzx到&&
■ 取消方式:发送qxytzx到
■ 资费:0元/月 &&
■ 仅限山东移动用户
>>相关新闻
01-18· 01-19· 01-29· 11-28· 02-08·
·····
·····
········
48小时排行榜
&&增值许可证:鲁B2-号&&广告经营许可证:鲁工商广字08-16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举报邮箱: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烟台星云信息传讯有限公司 本站官方网址 鲁ICP备020006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胶东大饽饽的花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