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江宁校区丁家桥校区的图书馆对外开放吗

最新通讯员文章
丁宁,戴蕾
中国图书馆学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版权所有
制作维护 未经许可,本网内容不得复制、转载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京大学图书馆高校分会秘书处 邮 编:100871 电 话:010- 电子信箱: 京ICP备号-1东南大学有几个校区分别在哪??_百度知道
东南大学有几个校区分别在哪??
还能提供更多详细信息吗我表妹想报考东南大学!,想知道有关东大的一些详细信息东大有几个校区?答的好有追加啊?都在哪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四牌楼校区(原来的国立中央大学旧址)九龙湖校区(现在主校区。大部分本科生除建筑学院)丁家桥校区(医学院)浦口校区(成贤学院)无锡分校(主要是信息学院的一部分)苏州研究所常州研究所楼主想详细知道加我QQ啊
东南大学概况: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可授予博士、硕士、学士学位和审定教授、副教授任职资格及自批增列博士生导师的高校。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占地面积6300多亩,建有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等校区。
东南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东南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21年经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竭力倡导,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正式建立东南大学,成为当时国内仅有的两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郭秉文先生出任首任校长,他周咨博访、广延名师,数十位著名学者、专家荟萃东大,遂有“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之美誉。1928年学校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设理、工、医、农、文、法、教育七个学院,学科之全和规模之大为全国高校之冠。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学校文理等科迁出,以原中大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2000年4月,原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与东南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东南大学,南京地质学校并入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不断探索办学、育人之道,积淀了优良深厚的历史传统。从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理念,到“民族、民主、科学”的南高精神;从国立东南大学“止於至善”的校训,到国立中央大学“诚、朴、雄、伟”之学风,到南京工学院“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校风,百余年来,东南大学为发展科学、振兴中华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激励着每一个东大人去创造辉煌的业绩。
经过一百多年的创业发展,如今的东南大学已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理学、工学、医学、文学、法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全日制在校生28000多人,其中研究生1万多人,另有非学历教育研究生3600多人。专任教师2185人,其中正、副教授1300多人,博士生导师500多人,两院院士1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国家“十一五”863计划领域专家2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74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85人。
目前,学校设有建筑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等34个院系,拥有64个本科专业,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0个硕士点,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6个江苏省省级重点学科,7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9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5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并以此为依托形成了一批重点科研基地。近年来,学校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学科评估高校排名中,我校有5个学科进入全国前五名,其中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位列全国第1位,交通运输工程位列第2位,建筑学和艺术学均位列第3位,土木工程位列第5位;另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6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名,高水平学科数量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东南大学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共有13个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7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5个实验中心入选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建设点,15项成果荣获近两届国家教学成果奖。学校建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示范性软件学院、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等四个国家级基地和1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吴健雄学院依托学校的重点学科,汇集学校一流教师,享用学校一流资源,采用分级导师制,是东南大学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特区”。学校建有一大批校内外实践基地,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科学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好培养,学生在国内外多项竞赛中成绩优异。2001年和2007年,在第七届和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学校两度捧得“挑战杯”,成为继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之后两次捧杯的学校。另外,图书馆面积6.1万多平方米,藏有各类图书资料323万多册。
东南大学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战略高技术研究,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高新技术研究和辐射的重要基地。2007年,科研经费达到6.46亿元;申请专利681项,授权329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80项,授权123项;2008年,科研经费达到8.07亿元;申请专利918项,授权477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33项,授权184项,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牵头在研“973”项目3项,参与在研“973”项目41项。近年来,学校相继产生了CDMA移动通信技术、大尺寸全彩色荫罩式PDP平板显示技术和专用集成电路芯片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取得一批专利,成为国内乃至国际3G、4G、平板显示技术、集成电路及微电子技术的重要研究基地。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成效显著,2008年江苏省内高校科技工作为江苏服务情况统计结果显示,东南大学在科技项目及团队、科技经费、科技基地、四技经费、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项目验收鉴定、专利情况、科技成果获奖等所有七项指标中均名列第一。
学校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包括南京长江后街创业园、苏州园区、南京河西新城园区和江宁园区等,培育了以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东大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企业。在2003年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评估中,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名列全国第八。
东南大学是我国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交流活动更加活跃,已与美国、德国、日本、瑞士、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韩国等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邀请包括杨振宁、丁肇中、莱恩、沙巴克等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一大批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访问。现有在校外国留学生513人。
2006年夏季起,学校主教学区迁至九龙湖校区,由此掀开东南大学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九龙湖校区位于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总面积 3752亩。九龙湖校区建筑规划以东南大学的历史文脉为依据,采取公共核心教学组团加专业教学族群组团相结合的校园建筑形态,形成中西合璧、绿色开放的森林之城和活力之城。九龙湖校区一期建设工程包括教学区、行政区、本科生生活区、研究生生活区、教师生活区、后勤保卫区以及体育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总建筑面积约57.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7亿元。
今日的东南大学将秉承百年优良传统,践行“止于至善”校训,按照开拓创新、争先进位的跨越式发展思路,凝心聚力,集成创新,团结奋进,努力推进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力争在本世纪中叶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校区情况如下:四牌楼校区位于六朝古都南京的中心玄武区四牌楼2号,校区东枕钟山,北临玄武湖,松桧荟翠,风景秀丽,占地641亩,已建有各类建筑61.85万平方米。现为研究生教育、本科生高年级教育、继续教育(除医学学科外)和科学技术研究基地。
九龙湖校区坐落在江宁开发区南部,苏源大道以东、双龙大道以西、东南大学路以北、吉印大道以南的范围内(约3700亩),一期建设工程已建成总建筑面积约56万平方米,形成了中西合璧、绿色开放的森林之城和活力之城。目前,学校大部分党政机关、机械、计算机等十个院系和15000名学生已入驻校区。丁家桥校区位于鼓楼区丁家桥,占地176亩,已建各类建筑26万平方米。现为医学学科教育科研基地和东南 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所在地。
浦口校区位于浦口区东大路,占地1200多亩,已建各类建筑22万平方米。现为我校民办二级学院成贤学院的教育基地。
无锡分校于1988年经原国家教委和电子工业部批准创办,以培养电子信息领域内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2007年9月进入新校区办学,新校区位于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区内。
苏州研究院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等教育区,2008年6月,一个占地100亩,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研究院将正式投入使用。 东南大学常州研究院设在常州科教城内,一期3400平方米实验室已投入使用,研究院将充分利用东南大学科技资源,建立科技项目合作平台,探索官产学研合作的新体制,努力发展成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并举的创业基地,为常州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
其他类似问题
248人觉得有用
东南大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通讯员常用链接
&通讯稿件热文
您的位置:>>图书馆风采
东南大学图书馆
  东南大学图书馆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图书馆之一,其前身是始建于1902 年的三江师范学堂藏书楼。1923年国立东南大学时期,独立建馆,定名为国立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图书馆历经国立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南京工学院图书馆等历史阶段。2007年3月,九龙湖校区李文正图书馆落成、启用,东南大学图书馆形成了以李文正图书馆为总馆、四牌楼校区馆、丁家桥校区馆为分馆的图书馆体系,整体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服务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5.78万平方米,总阅览座位5500多席,累计馆藏纸质文献352余万册,中外、文现刊4100多种;中、外文数据库95种,含电子图书140.51万册,电子期刊3.1万种。馆藏文献以理工科、生物医学为主,兼及人文社科、管理学科等,形成了电子信息、土木建筑、生物医学等学科的馆藏特色。各个校区分馆实行统一的开放制度,每周开馆时间达98小时,主要阅览室从早上8时连续开放至晚间10时,年入馆读者约280万人次。图书馆公共阅览区为读者提供网络连接端口和用于查询的计算机终端,总馆公共区域可通过无线方式接入网络,读者可以方便地查询馆藏信息、使用各类专业数据库等。图书馆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学校师生可以通过校园网上任意客户端自由访问各种数据库资源或自行预约和续借图书。  图书馆设有采编部、系统与数字化建设部、九龙湖流通阅览部、九龙湖信息咨询部、四牌楼分馆、丁家桥分馆、文献情报教研室和行政办公室八个部门。现有在职职工140人,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14人,中级职称75人;具有博士学历人员4人,硕士学历(含双学位)41人。全体馆员本着&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努力为读者营造文明、有序、舒适、开放的学习和信息利用环境,为东南大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文献信息服务保障。  教育部在东南大学图书馆设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教育部外国教材中心&,科技查新工作站面向校内外用户提供科技成果鉴定、评奖及科技项目的查新服务,外国教材中心以土木建筑和力学等学科的外国教材收藏为主。作为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成员馆和JALIS(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成员馆,东南大学图书馆还担负馆际合作共建的重任。JALIS在东南大学图书馆设有&江苏省高校工学文献中心&和&江苏省高校西文图书采编中心&,工学文献中心承担工程技术文献资源的建设,高校西文图书采编中心承担为江苏高校采集外文图书资源的任务。设于馆内的东南大学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所,担负着图书馆学硕士点教学和各类型资源培训的工作。  东南大学图书馆正朝着建设&有特色的,开放式、数字化、研究型的国内一流大学图书馆&的目标不断开拓,努力向前! (文章由本网通讯员 杨迎春 发布)
中国图书馆学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版权所有
制作维护 未经许可,本网内容不得复制、转载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京大学图书馆高校分会秘书处 邮 编:100871 电 话:010- 电子信箱: 京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东南大学江宁校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