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全文这一思想有怎么样的启发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当代大学生的立身之道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当代大学生的立身之道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民商法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2007年5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并向人大学子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谈话:
从陕北公学到现在,人民大学建校已经70年了,我首先向学校全体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同学们提三点希望:第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人大是培养国家建设各方面管理人才的学校,因此,学生必须首先要懂得社会,懂得国情,既要学好理论,更要勇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大课堂,教师和学生都要在这个大课堂中学习,增长才干。第二,要有追求真理的精神。要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前人。世界是无穷的,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真理也是无穷的,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追求真理,发现真理。青年人最少保守思想,要敢于打破束缚,敢于挑战和创新,这样才能出杰出的人才。第三,要树立对国家和人民强烈的责任感。只有对国家和人民爱得深,这种责任感才会更强烈,这是学习的动力、生活的动力和工作的动力。同学们在学校就要培养踏实、严谨的作风,不图虚名,不骛虚声,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工作。
温总理的谈话,实际上是对当代大学生立身之道的提炼与总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认为是任何一个人求生立世之本,理所当然,也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立身之道。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修身,也即正心修身,应力克&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正心的最高境界大概就是&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即喜爱一个人的同时,能够认识到他的不足;厌恶一个人的同时,又能了解他的长处。
在当代,&修身&,一方面要&识事务&,即认识&人&,进而正确判断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统领事务才能。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具备文科方面的知识与才能。另一方面要&明事理&,即明白自然事务发展的规律,是一个认识客观世界,了解客观世界,发现客观世界,影响或改造客观世界方面的素能要求。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应当都是客观世界的存在形式。例如,信息科学(包括电子硬件、软件等),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先贤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认识&&了解&&发现&了这一客观存在,通过自己的努力,用0-9这样的数字将之揭示或表现出来,从而&影响或改造&了客观存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具备理工科方面的知识与才能。再一方面要&兴事业&,即每个人要有实现自己理想或梦想的追求与抱负,要&志高存远&。
齐家,也谓起家,使自己、自己的家庭或家族兴隆起来。齐家的前提必须&修身&(修身齐家),即只有完成&修身&大业之后才能&齐家&,此即&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的道理。齐家,一方面要孝敬长者,要有孝心,在一个家庭或家族里面要形成和培育出互相尊敬互相爱戴的家庭文化。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长者都不尊敬不孝敬,起码在逻辑上不可能尊敬或孝敬其他人。另一方面就是家庭要和睦,引伸出来的意思就是要团结他人,有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心志。再一方面就是要会教育子女。教育子女既是自己的生物性要求,也是人的社会性要求。&有人养,没人教&既是对子女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的表现。当然,教育子女不是狭义的指自己要亲自为子女&辅导功课&(如果有这样的境况当然是件好事),而是广义的指,既要言传,也要身教;既要注重子女文化课教育,也要注意子女的身心教育。&寒门出才子&,在今天可能受到信息社会的冲击,现代社会即赋予教育子女更新的要求,要求为人父者须提供必要的教育支出。教育子女引伸出来的意思就是任何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力争使自己的行为外在表现对社会的影响力为正向,力克肮脏行为。齐家的最终要求就是要使个人、家庭或家族经济发达,要有自己或家庭或家族的&经济产业&或事业,不能无所事事。齐家,既要求文化&齐家&或文化脱贫,更要求经济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一句话能败坏整个事情,一个人能够安定整个国家的&一言偾事&&一言丧邦&,或&一臣乱国&&一人定国&之境状,此情况源自&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的思想,这种思想就是我们后来的&国家以社会为本位,社会以家庭为本位,家庭以个人为本位&的社会主义思想,所以,在社会主义国家,奉行&个人兴(仁/让),社会兴(仁/让);社会兴(仁/让),国家兴(仁/让)&的和谐社会美景。这种思想当然是对&先国家,后集体,最后是个人&的国家主义思想的否定!
齐家的思想,也要求仁者先&宜&己后&宜&人。先&宜兄宜弟&,&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只有&父母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易言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只有一个人先正心修身,与自己的家人和睦相处,友爱团结,在家庭或家族中训练或造就出友爱团结,为人表率的气度,然后才能影响或教化国人,人人如此为之,国则兴则仁则让,和谐美景自然而然呈现在世人面前。正心、修身、齐家的意义也即在此。
治国,即治理国家,这是一个人成功的标识。古人的思路是,人生在世,先要&正心&,其心已正之后才能&修身&,只有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之后,才能齐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人如果连自己、自己的家庭或家族都发展不好,小而言之,就是没有尽到齐家之责,大而言之,即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治国在齐其家&,无能齐家,何言治国?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三代才能培养或造就出贵族)。一夜之间不可能成为亿万富翁,即使成了,也不可能做到治国。这也是许多&五一劳动奖章(状)&、&优秀企业家&、 农民出身的&政治家&、&企业家&之类的时代新星相继殒落的原因之一。
治国,本意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要&当官&,而是要以自己的行动参与国家管理事务,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关心社会民众生活,关心的方法,一方面提高自身涵养,不因自身的素质而负效于&综合国力&。另一方面要以其言行影响教化民众,达到或实现以其身正影响社会公正的效果。再一方面要以社会主人的态度关注国计民生,要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平天下,即以自己的行为使天下公平太平,用今天的时髦话说,就是要以自己的行为,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点事。平天下者,当以&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为行为准则。世上只有&贪官&,绝对没有&污民&。有才德之人,特别是&吏&者,孝敬老人,尊敬先贤,施救弱者,民即&以吏为师&或师贤能之辈,果如此,民众当然不可能背理作恶,怆害社会。
在&食肉者谋&的时代,平天下,要求作为&食肉者&的社会贤能之辈,要有社会责任感,制订规则法度时,要有&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的理念,国家的责任或公务人员的社会责任就是要以公平正义为行为准则,而不是为了国家或集体、公务人员个人的经济利益而奋斗、而献身!国家或公务员在依法行政时,要倡行&官不与民争利&之惠民政策,在包括经济利益在内的利益面前,先民后官。作为服务社会公众利益的公共仆人的公务员,一定要记住:自己应当&以财(才)发身&,绝对不能&以身发财&!此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之忠告!
作为时代精英的大学生,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仍然是自己的立身之道,除不变传统意义外:&正心&,要调节好自己的心境,要有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为国家创造良好精神和物质财富的心意,在非紧急状态下,要有先自己(营造自己、保全自己、富强自己)、后家人、后社会、后国家的序列观;&修身&,要塑造自己良好的科技文化素养,端正自己的言行,最低层次要使自己的素养、言行和自己的存在正效于&综合国力&;&齐家&,既要发展自己,又要惠及家人,要有事业观,在发展自己事业的同时,发展自己家庭、家族和周围的人们,要以自己良好的品行影响人、教化人;&治国&,自己要有自己的事业,要有服务于社会公正的社会责任感;&平天下&,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境界。
&正心&表现出来的东西即是一个人的品格(人品)问题,&修身&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人的才能(水平)问题,二者共同构成一个人自身的社会客观存在,是一个人的内功问题;&治国&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人的人品和才能发挥与社会表现问题,小而言之,规划、统领、管理自己的事业,或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公司,大而言之,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表现问题;&平天下&表现出来的是一个更高境界意义上的服务社会、效忠国家的问题,二者表现出来的是外功问题。如果引用一些法理学的术语,&正心&与&修身&是一个个人问题,强调的是&意思自治&的个人主体意识;&齐家&相当于一个行政问题,强调的是服务与发展(自己、自己的家庭)的意念;&治国&相当于一个司法问题,强调公平与正义;&平天下&则相当于一个立法问题,强调&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的民主观或民本观。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个人素能的要求,也是个人社会责任感的要求,这种要求,具体而言:
第一,要有&不为浮云遮望眼&,脚踏实地二十年的&正心修身&之志。要心甘情愿&冷板凳&,孜孜不倦&苦读书&,不近功急利,要把自己的科学基础知识打扎实、打牢固。
第二,要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气魄而&修身齐家&。要有科学无禁区的观念,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治学精神,什么问题都可以问,任何问题都敢讨论,不畏权势,探求真理的精神。
第三,要充分认识到&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的客观现实性,先要治理好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小家庭、自己的小公司,积累一定的齐家经验之后,再来治国。要理论联系实际,将自己&修身&所得的理论知识,联系到&齐家治国&的现实中来而&治国平天下&。切记,不能空谈齐家治国,要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正视现实,不要好高骛远,对自己的齐家治国水平或能力,要&高值低估&,要认识到自己能力的有限性,遇有失败或挫折不要气馁,要有&失掉战役&却能&赢得战争&的大智大慧精神;另一方面也不要太现实化、太认命化,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低值高估&,要力克&自己做了又能怎么样呢&的悲观情节,更要深知,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有些事特别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宏观问题或观念问题,必须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努力,下一代人不努力,再美好的结果永远也不会变现。一定要树立,(对有些事情)只要我们做了,就是成功,虽然看不到什么结果。
第四,要知悉正心的目的就是为了修身,修身的目的就是为了齐家,齐家的目的就是为了治国,治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平天下,贯彻始终者即是德与财的关系:&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在此求生之道的大是大非上,绝对不能本末倒置,所以,人生在世,钱财乃身外之物,大学生应切忌一切向钱看,为仁者(岂至仁,应当是任何人),应当&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易言之,任何一个人,特别是成就大业者,应当慎之又慎地修养德性,有了美德(文化财富),就有追随者,自然就有人力资源,有了人力资源,就会拥有物质财富,有了物质财富,就会手头不紧,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即能成就大业。
大学生在校期间,时值正心修身甚或齐家之时,当务之急是丰富自己的文化财富,而不是创业挣钱,所以,还是以学习为本,更期当代大学生不要以&就业压力大&、&就业靠关系&为由,掀起中国新的一轮&读书无用论&高潮!怎样才能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第一步修身,?
按投票排序
谢邀。谈到修身,必先提及自省。不一定要做到圣人所云“吾日三省吾身”,但也应当适时自省。唯有做到了自省,才能清楚知道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修身。私以为,一个自负自满自大的人,是很难做到修身的,因为其不懂自省。做到了适时自省,看到了自身的不足,那么就要积极涉猎相关的知识、调整为人处世的方式,从而弥补不足、完善自身。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人终其一生也不一定能够百分之百达成修身的目标,但每一天都能离那个终极目标更近一些,这样也就无憾了。
修身就是修养身心啦,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不同学派,主张也不同根据自己的需要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能力,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吧!
简单的说一下,可笑之处就作为笑资一乐吧。修身分为两个方面:修命与修性。第一,修命主要指的是修持命体,就是指我们这副躯体,做起来其实很简单就是顺四时之度而民不有疾,但是当代社会“发展”至今又有几人能效仿天地饮食起居?第二为重点,修性指的是修持性体,指身国内的众生,三魂七魄等体元,简单的说就是使他们的更加具有德性,涤阴增阳。这里说的德性是具有品格能量性的,弥散与宇宙空间及我们周围,“修”的实质就是如何使我们这副身为“人”的容器更多的获得“德”的能量,最终使我们的“性”反归于我们的“源头”。(这些方法都为密学,在佛家、道家中有很多,有志者必有缘获得。)我们身为地球人类有幸在本世获得人身,实乃福分,更要珍惜为人的机会,明白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真正意义。
修身必先立志。这是杨昌济老先生对年轻毛润之说的一句话。我觉得挺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修身治国平天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