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史来日数日,多歧路今安在的安乎?翻译成现代

15、1.D(报:报复)
2.B(①句是出使的结果。②③句是客观介绍张骞应诏出使的情况。)
3.D(“亡”意为“逃走”,而非“死亡”。)
4.(1)在匈奴居住久了,匈奴看管他愈来愈宽松。张骞因此与他的手下人向月氏逃亡,向西走了几十天才到大宛国。
(2)而今我逃亡到你们这里,只有请大王你派人引导护送我。如果我能到达月氏,返回汉朝,汉朝必定赠送你很多财物,这是不用多说的。
(3)张骞人力气很大,待人宽厚大量,讲信用,西域国的人很喜欢他。
[参考译文]
去大宛国的足迹,出自于张骞。张骞是汉中人氏,建元(汉武帝年号)中做了郎官。此时,汉武帝询问了匈奴投降汉朝的人,那些人都说,匈奴打败了月氏王,用月氏王的头骨作饮酒器具。月氏人逃跑了,时常仇恨匈奴,却没有人与他们一起去攻打匈奴。这时,汉朝正打算灭掉匈奴,听说了这些话,就想派使者和月氏国相通。但是,去月氏必然要经过匈奴的地方。于是,便招募能够担任出使的人。张骞以郎官的身份应募而出使月氏,他与堂邑县一家人从前名甘父的胡人奴仆一同走出陇西。在路经匈奴时。匈奴将他们捉了去。就将他们带到单于那里。单于将他们扣留住,说:“月氏国在我的北面,汉朝怎么能够通往使臣。假如我出使越国,那汉朝肯听从我吗?”于是,把张骞留在匈奴十多年。给他娶妻,生了儿子,然而张骞并没有丢失手中所拿的出使符节。
在匈奴居住久了,匈奴看管他愈来愈宽松。张骞因此与他的手下人向月氏逃亡。向西走了几十天,到达大宛国。大宛国早就听说汉朝物产富饶,打算相通而没有办到。见了张骞,很高兴地问道:“你打算往哪里去啊?”张骞说:“我替汉朝出使月氏国,途中被匈奴捉去,阻止我前行,而今我逃亡到你们这里,只有请大王你派人引导护送我。如我能到达月氏,返回汉朝,汉朝必定赠送你很多财物,这是不用多说的。”大宛也认为是这样,便遣送张骞。为张骞发出驿站向导,一直到康居。康居又转送他到大月氏。大月氏的国王已经被匈奴杀了,立了国王的太子为王,已经臣服大夏国而为君主。这里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很少贼寇,其志向是安居乐业。月氏又自认为远离汉朝,一点没有要报复匈奴的意思。张骞又从月氏到大夏,竟然得不到月氏的复仇意向。张骞在此留住一年多,便返回汉朝,经过南山,打算从羌人地界回归,又被匈奴捉住,扣留一年多。单于死了,匈奴左谷蠡王攻太子而自己立为王,匈奴国发生内乱,张骞便和他的胡人妻子及堂邑父一起逃亡回到汉朝。汉朝封张骞做了太中大夫,堂邑父做了奉使君。
张骞人力气很大,待人宽厚大量,讲信用,西域国的人很喜欢他。堂邑父本来是胡人,善于射箭,在出使途中,每遇到穷途末路时,他就射猎禽兽作为食物。当初,张骞出行时,所带的人是一百多,外出十三年,只有他们二人得以返回,张骞亲身所到达的地方是: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且,听说这些国的旁边还有大国五六个。所有这一切,张骞都对武帝作了汇报,说:“大宛国在匈奴的西南面,在汉的正西面,离汉可能有万里。他的习俗是务农,百姓种由,田中种稻子和麦子,产葡萄酒,多良马,马出的汗是血色,这马的先祖是天马之子。国中有城郭房屋。他所属的城邑,大大小小有七十多座。民众可能有几十万。
他的兵器是弓箭、长矛。士兵是骑马射击。他的北面是康居,西面是大月氏,西南则是大夏,东北则是鸟孙国,东面是扦罕和于田。于田西面的水流都向西流入西海;他东面的水流就流入盐泽湖,盐泽湖水在地下潜流。盐泽湖的南面,就是黄河的源头出处了,那里多玉石,黄河流入中国,而且楼兰和姑师城就有城郭临近盐泽湖。盐泽湖离长安城可能有五千里,匈奴的右方就位于盐泽湖以东,一直到陇西的长城的南边,与羌相接,阴隔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张骞使西域
大宛之迹,见自张骞。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故胡奴甘父俱出陇西。经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之,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时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中,益宽,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曰:“若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导驿,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太子为王。既臣大夏而居,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留岁余,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左谷蠡王攻其太子自立,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汉拜骞为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堂邑父故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骞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具为天子言之。曰:“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有城郭屋室。其属邑大小七十余城,众可数十万。其兵弓矛骑射。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东则扜穼、于田。于田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国。而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盐泽去长安可五千里。匈奴右方居盐泽以东,至陇西长城,南接羌,鬲汉道焉。
(节选自《史记·大宛列传》)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注中国&&&&&&&&& &&&& 注:流入,灌入
B.道必更匈奴中&&&&& &&&& 更:经过,经历
C.大宛闻汉之饶财&&& &&&& 饶:足,多
D.殊无报胡之心&&&&& &&&& 报:报答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张骞出使西域成功的原因的一组是
①大宛之迹,见自张骞&&& ②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③与堂邑氏故胡奴甘父俱出陇西
④然骞持汉节不失 &&&&⑤遣骞,为发导驿,抵康居& &&⑥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①③⑤&&& &&&&&&&&&&&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宛帮助张骞,主要是看中汉朝的财物;张骞为取得大宛的支持,也作以相应的许诺。
B.先前匈奴降者都说月氏人时常仇恨匈奴,却无人与他们共击匈奴,当时汉朝正打算灭掉匈奴,听了这些话就想派使者和月氏国相通。这便是张骞出使西域的缘由
C.张骞由于个人的人格魅力,得到西域官民的尊敬和信任,因而成为中、西(西域)友好合作的使者。
D.本文记述张骞首次出使西域的情况。他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历尽艰险,两次被匈奴单于扣留,最终与胡妻及堂邑父都死在塞外,尸体被运回大汉。
4.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匈奴中,益宽,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
(2)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3)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年甘肃省白银市平川中恒学校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9分)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后坐事免官。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鄙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奋,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令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超于是召鄙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诣:到,这里指赴任B.具服其状具:备办C.可殄尽也殄:灭绝D.见火然然:同“燃”【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班超有非凡的谋略的一组是(&&& )①有口辩,而涉猎书传&②乃召侍胡诈之&③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④因夜以火攻虏使&⑤超手格杀三人&⑥以虏使首示之A.①③④⑤B.②③⑤⑥C.②③④⑥D.②③④⑤【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超很有志向,品德又好。他曾经叹息自己长久地从事笔墨营生,希望像张骞一样报效国家,但受到旁人的嘲笑。B.永平十六年,班超率领一支军队去攻打伊吾,杀死了很多敌人,受到赏识,班固认为他很有才干,便派遣他随幕僚郭恂一起出使西域。C.班超觉察鄯善王广的态度变得淡漠了,怀疑是北匈奴有使者来到这里,得到证实后,就用火攻的方式消灭匈奴使者,以此震慑鄯善王广。D.班超吩咐十个人拿了军鼓,亲自顺风点火,前后左右的人一起擂鼓呼喊,匈奴人一片惊慌,最终全军覆没。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4届甘肃省白银市恒学校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9分)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后坐事免官。
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鄙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奋,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善。”
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令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超于是召鄙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诣:到,这里指赴任
B.具服其状具:备办
C.可殄尽也殄:灭绝
D.见火然然:同“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班超有非凡的谋略的一组是(&&& )
①有口辩,而涉猎书传&②乃召侍胡诈之&③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④因夜以火攻虏使&⑤超手格杀三人&⑥以虏使首示之
A.①③④⑤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班超很有志向,品德又好。他曾经叹息自己长久地从事笔墨营生,希望像张骞一样报效国家,但受到旁人的嘲笑。
B.永平十六年,班超率领一支军队去攻打伊吾,杀死了很多敌人,受到赏识,班固认为他很有才干,便派遣他随幕僚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C.班超觉察鄯善王广的态度变得淡漠了,怀疑是北匈奴有使者来到这里,得到证实后,就用火攻的方式消灭匈奴使者,以此震慑鄯善王广。
D.班超吩咐十个人拿了军鼓,亲自顺风点火,前后左右的人一起擂鼓呼喊,匈奴人一片惊慌,最终全军覆没。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9分)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后坐事免官。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鄙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奋,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令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超于是召鄙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诣:到,这里指赴任B.具服其状具:备办C.可殄尽也殄:灭绝D.见火然然:同“燃”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班超有非凡的谋略的一组是(&&& )①有口辩,而涉猎书传&②乃召侍胡诈之&③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④因夜以火攻虏使&⑤超手格杀三人&⑥以虏使首示之A.①③④⑤B.②③⑤⑥C.②③④⑥D.②③④⑤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超很有志向,品德又好。他曾经叹息自己长久地从事笔墨营生,希望像张骞一样报效国家,但受到旁人的嘲笑。B.永平十六年,班超率领一支军队去攻打伊吾,杀死了很多敌人,受到赏识,班固认为他很有才干,便派遣他随幕僚郭恂一起出使西域。C.班超觉察鄯善王广的态度变得淡漠了,怀疑是北匈奴有使者来到这里,得到证实后,就用火攻的方式消灭匈奴使者,以此震慑鄯善王广。D.班超吩咐十个人拿了军鼓,亲自顺风点火,前后左右的人一起擂鼓呼喊,匈奴人一片惊慌,最终全军覆没。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0年长春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古代中国的劝农制度
黄启昌
  “民以食为天”,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度里,农业不仅关乎人民的生活,而且关乎政权的兴衰成败。有鉴于此,历代王朝都不得不以农为本,从皇帝到县令无不把劝农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由此而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劝农制度。
  中国的劝农制度创始于周代。周代帝王在每年的孟春之月,都要举行“藉田”仪式向上天“祈谷”。同时派官员到各地巡行,代表天子劝农。战国时,魏国的李悝提出了劝农经济理论,他主张国家在丰年平价购粮,在荒年平价售出,通过限制商人投机来保护农民和社会的利益。在西汉,汉高祖刘邦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以后各帝王对劝课农桑都颇为重视,屡下劝农诏,将劝课农桑的好坏作为考核各官员政绩的重要内容。唐代设置各级劝农官员。宋代的劝农政策和措施,较前代更为完善,并趋于定型。除了皇帝经常发布劝农诏令外,州、县官上任往往都要以《劝农文》的形式,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针对性的劝农意见或建议,这是宋代劝农制度的一大特点。元、明、清三代的劝农力度,与前代相比也好不逊色。
  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分土与民,使无地的破产农民获得一块土地,从而成为国家直接控制的自耕农或佃农。如战国秦初的“授田制”。获得了一块土地的农民,其生产积极性会大大提高,从而有利于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一般而言,每一次改朝换代,总是伴随着血腥的战争而造成战乱,战后往往是满目疮痍的悲惨景象。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封建政府承认土地关系变化的变化现实,对于农民在战乱之后占有的无主荒地,或从地主手中夺得的土地,封建政府确认其所有权或占有权,同时鼓励开垦荒地。
  大体而言,每个王朝在立国之初,都会吸取前朝因苛捐杂税引起民怨而亡国的教训,因而大多采取一些旨在减轻农民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这构成了古代劝农制度的重要内容。水利是农业的重要命脉,兴修水利成为历代劝农制度的题中之义。在劝农的同时,历代政府还比较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通过宣传、示范,把农业技术传授给广大农民,达到提高农业生产力的目的。汉代的农技推广工作,在历史上有特殊贡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汉代在农作物引进方面的突出贡献。自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后,一方面汉代的农业技术等传到西域和周边地区,另一方面也从域外引进了不少农作物,丰富了中国农作物的种类,并产生了长远的价值。
中国古代的劝农制度及其实践,对古代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劝农政策及其措施的实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农学的发展,强化了农本意识,使“崇本抑末”观念日趋根深蒂固。
1.根据文意,下列对“劝农”概念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劝农”就是封建统治者每年举行“藉田”仪式向上天“祈谷”,派官员到各地督促农业生产。
B.“劝农”就是封建统治者秉承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重视农业生产,保护农民的利益。
C.“劝农”就是封建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政策,制定制度,保障农业生产以巩固其统治。
D.“劝农”就是封建统治者轻徭薄赋,下劝农诏,设置各级劝农官员,同时限制商人投机。
2.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历代王朝劝农制度的主要内容的一项是(&&&&)
A.国家在丰年平价购粮,在荒年平价售出,通过限制商人投机来保护农民和社会的利益。
B.与民土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
C.承认战乱后土地关系的变化现实,确认其所有权或占有权,同时鼓励开垦荒地。
D.与民休息,减免赋税,减轻农民负担,同时大力兴修水利,推广农业生产技术。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的劝农制度创始于周代,并为历代所继承和发展,对古代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宋代的劝农政策和措施,较前代更为完善,并趋于定型,这是宋代劝农政策的一大特色。
C.战国秦初统治者实行“授田制”,与民土地,使农民成为国家直接控制的自耕农或佃农。
D.统治者“崇本抑末”,是指统治者重视鼓励农业生产活动,抑制经商等非农业生产活动。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甘肃省天水一中学年高二第一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奇情郁然,玄对山水,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力耕奉母。年三十,母遣之出游。每岁三时出游,秋冬觐省,以为常。东南佳山水,皆几案衣带间物耳。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
  其行也,从一奴或一僧、一杖、一襆被,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捷如青猿,健如黄犊;以崟岩为床席,以溪涧为饮沐。口不能道,时与之论山经,辨水脉,搜讨形胜,则划然心开。居平未尝为古文辞,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
  已而游黄山、白岳、九华、匡庐;入闽,登武夷,泛九鲤湖;入楚,谒玄岳;北游齐、鲁、燕、冀、嵩、雒;上华山,下青柯坪,心动趣归,则其母正属疾,啮指相望也。
  母丧服阕,益放志远游。登罗浮,谒曹溪,往复万里,如步武耳。从野人采药,栖宿岩穴中,八日不火食,抵峨眉。只身戴釜,访恒山于塞外,尽历九边厄塞。泛洞庭,上衡岳,穷七十二峰。北抵岷山,极于松潘。又南过大渡河,复寻金沙江,贵竹、滇南之观亦几尽矣。由鸡足而西,出玉门关数千里,至昆仑山,去中夏三万四千三百里。
  霞客还滇南,足不良行,丽江木太守偫糇粮,具笋舆以归。病甚,语问疾者曰:“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矣。”
  梧下先生①曰:“昔柳公权记三峰事,有王玄冲者,访南坡僧义海,约登莲花峰。海谓之曰:‘兹山削成,自非驭风凭云,无有去理。’玄冲曰:‘贤人勿谓天不可登,但虑无其志尔。’霞客不欲以张骞诸人自命,以玄冲拟之,殆庶几乎?”
(节选自钱谦益《徐霞客传》)
  [注释]梧下先生:作者自称。
对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秋冬觐省,以为常    觐:拜见。
心动趣归        趣:赶快。
贵竹、滇南之观亦几尽矣 观:游览。
丽江木太守偫糇粮    偫:储备。
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明徐霞客“旅行考察途中的艰辛”的一项是
①东南佳山水,皆几案衣带间物耳
②凌绝壁,冒丛箐
③以崟岩为床席,以溪涧为饮沐
④往复万里,如步武耳
⑤栖宿岩穴中,八日不火食
⑥只身戴釜,访恒山于塞外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徐霞客从小想象力就特别丰富,十分喜欢山水。没有出门远游之前,他就好像笼子里的鸟一样,窘迫不得舒展,容易触到边沿,经常想着飞走。
徐霞客平常也未曾写过什么文章,但出游的时候,却能靠着破壁枯树,点燃松枝干穗,用笔写出所见所感。文章既好像是记得清清楚楚的账目,又好像是高手画出的美丽图画,即使是很会写文章的人也没法超过他。
徐霞客事母至孝,最初的出游,还是在母亲的催促下完成的。即便如此,他在外行走,心中仍时常牵挂母亲。直到母亲去世之后,才放纵心志游览远方,足迹几乎遍及华夏大地的山山水水。
徐霞客临死时,认为张骞、玄奘和耶律楚材因为胸无大志只是奉命行事,所到之处和所作的贡献反而不如自己这样一个平常百姓,因而觉得自己死无遗憾。本文作者也用王玄冲的故事认同了这一观点。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口不能道,时与之论山经,辨水脉,搜讨形胜,则划然心开。
(2)霞客不欲以张骞诸人自命,以玄冲拟之,殆庶几乎?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突破重点线·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加入WTO在经济上的好处显而易见,对文化的影响也是重大而长远的。
  从历史上看,各国经济的每一步发展总是伴随着文化的交融。中国汉唐盛世时期与西域、匈奴、朝鲜、日本的交流,大大地促进了后者经济的发展,也对他们的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北方突厥、羌族等少数民族的南迁,鲜卑族主动推行汉化政策,都是文化交融的结果。
  一个的事实不容忽视,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如中国、埃及、印度,纵有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却落后于没有多少年古代文明的西方国家,美国从《独立宣言》发表到今天不过两百多年的历史。究其根源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但跟不上经济飞速发展的要求,反而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马克思在《德意志的意识形态》中就提到,人类的生产工具有两种,一是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一是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我们缺少的正是创造生产工具的现代文明。
  我们在经济的往来中,不能只懂经济,对外部文化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了解多种文化的相互吸纳和融合的过程就是碰撞与消除排斥的过程,以致产生误解,使部分极端主义者借民众的无知打着民族文化或民族主义的招牌对先进的外来文化进行盲目的抵制,这种现象在我国发展落后时期屡见不鲜。清朝后期的极端封闭,使得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发生严重扭曲,阻滞了整个文明的进程,就是明证。
  其实中华民族素来就是一个开放的民族,《山海经》和《穆天子传》就是最早记载古代人民对异域异物渴望的典籍。后来张骞出使西域,一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将马列主义引入中国,并在我国成燎原之势,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进入一个新时代。世界文化的交流是世界文明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尤其不应该妄自菲薄。
  过去,我们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吸纳、融合是积极、主动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就来自于世界的哺育和滋养,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只有与外部世界不断交流、融合才能得到发展,邓小平同志及时地提出对外开放,其中理所当然包括文化的开放,加入WTO以后必将从文化的根源经济上体现文化发展的契机。
  当前,加入WTO以后,西方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多样文化将会漂洋过海蜂拥而至,这股潮流将以其广泛的覆盖性渗透到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我国的文化产生影响。同样,我国的优秀文化也将给世界带来影响,被他们逐渐理解和接受,我们在世界舞台的角色也更加丰满。
  对我们而言,这种交流、融合是应该有选择的。无庸讳言,我们和西方有很大差距,经济学家Rolbenfogel(1993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指出,现今中国的人均收入是美国1897年左右的水平。即使如此,我们仍然需要选择;完全接受西方还是走平等交流互惠互利的道路。
  WTO带来更多的经济交流,文化的融通必然伴随其间。我们不能抛弃传统文化,但传统文化更需要丰富和交流。社科院的耿云志同志曾指出“传统文化好比一捆干草,人们像驴子一样驮着它走,各人的驮法不同,聪明的人把它们化为养料轻松的走向未来,愚蠢的人把它当做祖传宝贝,永远是沉重的负担。”
1.下面对“文化交流”的含义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对等的(或说是等值的)。
B.文化交流包含了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融合。
C.文化交流包含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与排斥。
D.文化信息大多首先从先进地区流向落后地区。
2.作者认为,世界上文明古国在近代落后的直接原因是
A.为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所累。
B.文化封闭未能与世界经济发展同步。
C.缺少创造生产工具的现代文明。
D.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与排斥。
3.对作者引用耿氏的话(传统文化好比……是沉重的负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凋我们需要传统文化,要把它化作养料吸收。
B.反对把传统文化固化,当作物件加以传承。
C.启示读者在文化交流中要勇于重新打造和丰富传统文化。
D.用以类比在文化交流中对外来文化也要化用养料吸收。
4.完全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加入WTO后,对我国经济上正面影响多,文化上负面影响大。
B.拒绝外来文化,起因于对外来文化的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
C.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开放的民族。
D.没有文化交流,就不可能有民族文化的发展。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云南省昆明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经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之,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曰:“若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导译,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太子为王。既臣大夏而居,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
  留岁余,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左谷蠡王攻其太子自立,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汉拜骞为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堂邑父故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后,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是岁元朔六年也。其明年,骞为卫尉,与李将军俱出右北平击匈奴。匈奴围李将军,军失亡多;而骞后期,当斩,赎为庶人。是岁汉遣骠骑破匈奴西域数万人,至祁连山。其明年,浑邪王率其民降汉,而金城、河西并南山盐泽空无匈奴。匈奴时有候者到,而希矣。其后二年,汉击走单于于幕北。
  (天子)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使,使遗之他旁国。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寞、扦宋及诸旁国。乌孙发导译送骞还,骞与乌孙遣使数十人,马数十匹报谢,因令窥汉,知其广大。骞还,拜为大行。岁余,卒。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   更:经过
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  报:报答
汉拜骞为太中大夫      拜:授予官职
知永草处,军得以不乏    乏:困乏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与“欲因此时降武”中“因”相同的一项是
闻此言,因欲通使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
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在汉朝正想攻打匈奴的时候,张骞应朝廷的招募,带着一百多人和堂邑父的胡奴名甘父的一起从陇西出境,出使月氏。
张骞被匈奴扣留十三年,受尽了煎熬,每当穷困危急的时候,靠善射的堂邑父射杀禽兽当饭吃而渡过了难关,终于带着所有部署回到了汉朝。
回到汉朝后,张骞又曾跟随两位将军去攻打匈奴,但个人的遭遇却迥然不同,跟随大将军时因立功被封侯,跟随李将军时因误了约定时间险些被杀。
后来,张骞又被朝廷派往旁的国家,最后和乌孙国派来几十个使者带着几十匹马回报和答谢汉天子,张骞趁机让他们知道汉朝地域广大。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国丝绸在罗马(节选) 宋&蕾考古学家在一些古罗马的石刻作品和陶器、绘画作品中,经常发现其中的人物都穿有透明的长袍,质料柔软。据专家考证,那就是丝绸。当时,丝绸对于罗马人而言充满了神秘感。他们不知道丝绸是怎么制造的,又是从何而来的。罗马著名的学者老普林尼《自然史》中曾这样推测丝绸的来源:“丝茧是生在树叶上,取来用水湿一湿,理成丝,裁成衣服,光辉夺目。”汉武帝时张骞曾两次出使西域,最远到达了安息和条支。安息即今天的伊朗。东汉和帝九年,西域都护班超曾派遣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可到了波斯湾,临海欲渡,安息人却警告他说:“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乃得渡。若遇迟风,亦有两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甘英最终放弃了渡海。其实,这是安息人为了保护他们在丝路上的利益,有意阻止甘英前行。由于安息从中阻挠,在罗马,丝绸愈为神秘。汉代丝绸千里迢迢地被辗转卖到罗马之后,一磅生丝的价值为12两黄金,是原产地的数百倍,以至于当时罗马人甚至将汉朝的丝织品拆分,然后再重新织成更薄的丝绸。而极其富裕的贵族、将军穷奢极欲,对新奢侈品酷爱有加。在挥霍浪费的气氛中,丝绸迅速席卷古罗马。罗马为了进口丝绸,流失了大量的资金。罗马元老院也多次通过禁穿丝绸的法令,但屡禁不止。最近,史学家认为,正是由于罗马人的过分贪求丝绸等东方奢侈品,才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衰亡。此说虽有些夸张,但是可以说明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使东西方文明发生了接触并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更多地更为廉价地获得中国的丝绸,罗马帝国便想避开丝绸陆路交通的最大障碍——安息国,从海上和中国直接通商。这终于在屋大维·奥古斯都时实现了。罗马人在掌握了印度洋航路后,终于通过南海航道,与中国建立了直接联系。之后,中国与罗马的陆上交通也打通了。唐代丝绸之路新的商路支线不断开辟,东罗马帝国、波斯的相对稳定,使陆上丝绸之路再度迎来了繁荣时期。“丝绸之路”这个名称非常贴切恰当,因为丝绸不仅是这条陆上的主要商品,而且丝绸也正像一条连接中国和世界其他文明的纽带。【小题1】下列关于中国丝绸在罗马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石刻、陶器、绘画作品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国丝绸在古罗马已经融入了百姓生活。 B.罗马学者老普林尼《自然史》中对中国丝绸的推测说明他们对中国丝绸了解甚少。 C.由于安息国从中作梗,使得中国丝绸在古代罗马人眼里显得愈加神秘和珍贵。 D.由于路途遥远、交通阻隔,汉代丝绸被辗转卖到罗马之时价格必然会变得很高。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安息国为了从丝绸贸易中获取更大利益,因此有意阻挠汉朝和罗马的直接通商。 B.丝绸良好的质地、奢侈的社会风气,使罗马元老院禁穿丝绸的法令无法实行。 C.古罗马想方设法和中国建立直接联系的原因在于获得更多的、更为廉价的丝绸。 D.屋大维·奥古斯都发现了印度洋航路后,古罗马通过航道与中国建立了直接联系。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丝绸意外地成了双刃剑,导致了古罗马的繁荣,也加速了它的衰败进程。 B.看到罗马与中国建立了海路上的直接联系后,安息国也主动地打通了陆路交通。 C.古罗马虽然与中国取得了直接联系,但生丝贵于黄金的价格并没有任何改变。 D.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沟通的要道,它的繁荣取决于交往国的繁荣和稳定。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年度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3月月考语文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唐代统治者将西域视为应对突厥和吐蕃威胁的战略侧翼,采取了意义深远的战略规划,特别是实行了以汉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融合的文化实边策略,改变了南北朝以来的对立局面。并以前所未有的民族文化向心力和民族认同的凝聚力,有效保持了西域的社会稳定和发展,从而使丝绸之路畅通东西,大唐文明辐射欧亚,成就了中国历代中央王朝统治西域的一段经典时期。张骞通西域后,随着大批汉人进入西域,汉文化也随之在西域传播开来,作为中原传统文化核心内容的儒学也传入西域。唐王朝国力强盛,文化繁荣,深深影响了统一后的西域。儒学文化日渐成为西域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和道德礼仪的操守。儒家经典思想被正式纳入西域子弟参加朝廷科举取士的考核内容,许多吐鲁番文书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在西域社会普遍传播的事实和对西域民众的影响程度。正是因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汉文化在西域社会的广泛传播,铁勒首领、名将契必何力虽为一介武夫,亦可随口诵出“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的佳句。同时,中华传统文化也逐步嵌入到西域各宗教之间。唐代是西域宗教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萨满教、佛教、袄教、景教、道教等宗教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了以佛教为主的多宗教并存格局。中华传统文化深深植入到各个教派之中。在吐鲁番出土的佛教文书中有大量“急急如律令”的道教术语,而回鹘文摩尼教经典中亦有《释迦四门观》和《阿难达法问》的佛经内容。在西域,孝也成为儒、释、道等文化内涵中的根本内容。唐代文化认同政策,有效促进了西域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从南北朝到隋唐,是一个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时期,以高昌为代表的西域诸国仰慕中原文化,使汉文化在少数民族中广为传播,在西域社会中形成了较好的社会基础,加之唐代民族政策的包容和开放,使唐代的文化实边政策被唐代西域社会普遍接受。在这种民族融合和天下一家的氛围中,民族平等与文化融合成为唐朝重要的治边之策。这种民族一体与文化融合的思想成为唐代社会的主流观念。“华夷一家”的思想在玄宗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充分体现了唐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发展程度。各民族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成为包括西域在内的各民族的“可汗”,中华一统的局面由此达到新的高度,影响深远。文化认同与唐朝治理西藏的正确策略,共同形成了多民族文化同存共生的良好局面。大量中原民众、商人、求法僧人、文人志士等到达西域,与西域民族杂居相处,在语言、习俗、文化、信仰等领域相互交融,共同发展,提高了各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增强了西域各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向心力,不仅在战略上使“西北边患,荡然一清”,而且西域由汉代以来单纯的军事防御地区变为社会相对稳定的区域,成为大唐文化向中亚的自然延伸的地域。【小题1】下列关于文化认同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从南北朝到隋唐,是一个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时期,民族一体与文化融合的思想一直是其主流观念。B.唐代统治者对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视与对西藏的正确治理,有效促进了西域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使西域成为大唐文明向中亚的自然延伸的地域。C.张骞通西域后,儒家文化迅即深深植根于西域民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之中。D.随着汉文化在西域传播开来,大批中原民众、商人、求法僧人、文人志士等随之进入西域,把作为中原传统文化核心内容的儒学也传入西域。【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儒家经典思想被正式纳入西域子弟参加朝廷科举取士的考核内容,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在西域社会普遍传播的事实和对西域民众的影响程度。B.唐王朝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对西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至统一后的西域各民族普遍接受了儒学经典的基本思想和价值观。C.“华夷一家”的思想在唐太宗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各民族尊奉太宗为“天可汗”,成为包括西域在内的各民族的“可汗”。D.在吐鲁番出土的佛教文书中有大量“急急如律令”的道教术语等表明不同宗教用语在西域同存共处,相互夹杂的现象,体现了多元宗教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小题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宗教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和文化,在促进民族交流和融合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B.唐代,西域各民族对中原王朝有着极大的向心力,这充分反映了唐王朝治理西域的文化认同政策的有效性。C.铁勒首领、名将契必何力可随口诵出“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的佳句,因而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汉文化在西域社会得以广泛传播。D.借鉴唐代治理西域的经验,建立在对中华民族认同基础上的“多元一体”格局,有助于多民族文化的同存共生,从而促进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安集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