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评论主体层次中秋节放假安排2015有哪三种方法

区域经济学在中国特殊作用的体现表现在哪些方面
区域经济学在中国特殊作用的体现表现在哪些方面
08-11-10 &匿名提问 发布
从制度安排看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缩小的原因 一. 东西部制度安排的差异 中国在1979后,是依靠渐进式的制度转型成功地启动了经济增长机制.但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区域不均衡特征。这种不均衡首先是由于中央政府对东西部地区不同的政策供给所引起的,即东部沿海地区拥有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利用市场机制的“特殊”经济政策,以及进行创新探索的权力。西部地区尽管在中央政府的同意下,率先进行了许多制度变革,如较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财政包干制试点等,但这些制度变革的主要目的是局部性的调整农业生产的组织制度,以及调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等,而在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有关的制度变革上,西部地区则不拥有与东部对等的来自中央政府的政策供给,这使东部地区形成了对西部地区巨大的政策优势;对这种政策优势的运用最终使东部地区形成巨大的制度优势。东部地区的制度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制度优势,即,东部地区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进程大大领先于西部地区,从而在资源配置的基础制度上形成了较大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在要素配置效率上具有显著的优势。二是产权制度优势,即,从整体上来看,东部地区在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上也大大领先于西部地区,从而在市场经济制度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关键配套制度——产权制度上形成了较大的优势,这种产权制度较为迅速地形成了一批对市场机会敏感的理性经济人。东部的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其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远较西部突出。三是制度创新优势。东部地区在中央政府政策倾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所形成的开放经济环境,在经济观念、新制度和投资机会等方面形成了“接触优势”;而东部地方文化中许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积极的价值观也有效地支持了对新观念、新制度和投资的积极吸纳。譬如,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南海多元产权制度的发展都得到了地方文化的支持。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促使东部地区在制度创新上表现出极大的活力,各种制度创新层出不穷,如以集体产权制度为主的苏南模式、以私有产权制度为主的温州模式、以多元产权制度结构为特征的南海模式等。反观西部地区,虽然一些地方政府也进行了一些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相关的制度性的变革,在个别改革中甚至是先行者,但是总的来说,却无法形成广泛的制度扩散效应,改革也无法向着适应市场机制要求的方向持久深入地进行下去。比如,四川宜宾县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前就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自觉开始对县属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将国有产权制度转变为职工持股制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而且这一改革也引发了许多产权制度改革的积极探索,但是却无法形成象东部沿海地区那样深入持久的制度创新探索,制度创新的扩散效应也不显著,导致制度变迁无法较快地在较大范围内实现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层次融合。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西部很多地方政府在其自身利益追求、中央政府的政策供给制约,以及各种主客观原因的限制下,很难广泛突破传统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制约,主动进行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为目标的制度创新,从而造成制度供给不足。 东西部之间由政策供给不均衡引起的区域间制度变迁的不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对中央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1)东西部之间制度发展的不均衡局面,改变了其各自的要素供给特征和要素配置效率,促使国外和落后地区的生产要素流入资源配置效率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从而极大地增加了其要素供给,成功地启动了经济高速增长机制,其结果必然是在“回波效应”产生之前,形成不断扩大的地区二元经济结构。由于地区二元经济结构的持续强化中有较大的政策和制度因素,导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至今仍然没有出现明显的回波效应,这将使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面临缺乏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来代替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作用的局面;如果这样的话,中国将不能持续地、充分地利用其劳动力丰富的要素禀赋结构优势,可能导致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局面不能持续下去。收入分配的区域性不公正,以及对新经济增长点的需求,已经促使中央政府改变过去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正在逐步向实现区域间经济的相对均衡发展转化。客观地分析,这一转化是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时势”所造成的,说明了中国的经济制度的变迁具有一定的自然演化性质,也就是说,这种制度变迁的发生很难去刻意“安排”。(2)正如前述,中央政府不均衡的区域经济政策对造成东西部之间政府创新能力的高低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这种创新能力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中央政府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向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化不但需要中央政府在财政、金融等政策上向西部供给一些倾斜性的政策,如增加财政资金、信贷资金的供给等,而且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提高西部地方政府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制度创新能力;如果西部地方政府没有较强的制度创新能力,中央政府的倾斜性的财政投资和信贷投资将不可能对西部的经济增长产生根本性影响,这些投资也可能将面临低效率、甚至是浪费的结局。因此,我们看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中央政府最初向东部地区倾斜的的各项经济政策也逐步向西部地区供给;至今,在中央政府的政策供给层面上,几乎已经不存在区域性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区域间的经济竞争促使西部地方政府不断提高自身的制度创新能力。从目前来看,东西部之间政府的制度创新能力在不断缩小,但仍然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应该从前述东部地区的“接触优势”,以及制度创新与西部地方政府之间利益追求的关联度还不够高来解释。当然,政府的制度创新积极性与其利益追求具有较大的关联度,意味着如果政治权力能够通过经济制度的创新而得到较大的利益,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积极性就较高,但这种创新积极性会对经济制度的演化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即导致中国的经济制度向权贵资本主义演化。目前这一演化不管是在东部还是西部都具有趋势性,这种趋势性表明,中央政府需要表现出新的制度创新能力,从政治制度的变革入手供给更严格更完整的产权保护、法治和经济自由等经济增长的制度要素,并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入手,创造严格的权力制衡机制,从而克服权贵资本主义的制度演进格局。从这一角度来分析,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将地方与中央的制度创新结合起来,并以中央政府层面上统一的制度创新为主。 具体分析,目前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制度差异和区别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制度供给与制度变迁的差异 1.从制度供给来看。就制度经济学假设而言,稀缺性是非常基础的。如果没有稀缺性,追求效率就没有必要,制度也就不知为何物。事实上,制度在供给上也是稀缺的,所以才会导致制度在区际间不平衡,速率、密度不均衡,制度层次的不一致。 (1)制度供给区际间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关的大部分制度供给基本上是先在东部试点,如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小型国有企业出售、量化给企业职工、个人资本控股、兼并国有企业)然后逐步向中部和西部推广;有些制度只允许东部地方存在,如分配制度东部可以不按照人事劳动部门核定的工资标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按要素进行分配。但是西部在分配激励制度上没有自主权,国家长期没有松口,直到十五大之后,才与东部有了同样的分配权。 (2)制度供给速率不均衡。速率不均衡是指东部制度供给的速度快,只要有需求就会有制度供给,而且还会有超越国家允许限度的制度供给,这种制度供给不是中央政府的主动安排,而是地方政府的自主行为,大部分都得到了中央的默许或肯定,正因为东部地方政府具有这种特殊的制度供给权利,就能保证制度供给满足制度需求,而西部地区因缺乏这种制度安排的特权,制度供给的速率必然较慢。 (3)制度供给的密度不均衡。所谓制度供给的密度就是有的地方制度供给比较密,有的地方比较稀,有的时段比较密,有的时段比较稀;有的制度体系供给比较密,有的制度体系供给比较稀。从我国来看就是东部比较密,中西部比较稀;东部内生的需求诱性制度变迁较多,西部外生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较多。 (4)制度供给层次上不一致(核心和外围)。西部有些制度只出台了核心制度,而其它配套制度没有及时跟上,如农村经济制度变迁,西部在很长时间就是单一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有些是只有配套制度,没有核心制度,如企业制度改革,中央不断安排了如劳动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等、但是核心制度---产权制度却迟迟没有出台(直到中共十五大),而东部核心制度与配套制度基本比较适应、出台也比较及时,不存在核心制度与配套制度脱节的现象。 2.从制度变迁方式的来看。所谓制度变迁,即是以新的制度替代原来的或者说旧的制度。从长期来看,制度变迁是总会发生的,因为在长期里影响制度变迁的诸多因素总是发生变化的。制度要发生变迁,所获得的利益必须要能弥补这种成本而有余。制度变迁大致可以分为诱制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诱致性变迁是指在原有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的获利机会而引起的,由于技术的改变,生产力的发展,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动以及其他制度安排的改变而引发的制度不均衡,出现了新的获利机会,从而导致的一种自发性的制度变迁。 (1)东部地区由于其“接触优势”和地方文化的原因,在实质上是对发达的市场经济实行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必然会对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产生较为强烈的自发需求,再加上中央政府赋予其较大的制度创新空间,其制度变迁就表现出较大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性质,即为响应由于开放而带来的新的获利机会而进行的制度创新;在稀缺性普遍存在的历史阶段,也由于对发达市场经济的开放所形成的获利机会必须以市场经济制度来“捕获”,这种制度演进方式的自发性质将保证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制度演化和发展;当然,由于改革的急迫性和改革的历史条件的制约,许多改革都有地方政府的参与、甚至在其中起主要作用,因此,东部的制度变革并不具有纯粹的诱致性变迁性质,其重要结果之一就是,东部地区市场经济制度的演进也没有摆脱权贵资本主义的因素,尽管这种结局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下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与东部相比较而言,西部地区制度变革具有更大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性质,要么是西部地方政府看到东部制度创新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于是就尽力模仿,要么就是国家从上自下的强制推行。 如果说,东部地区的制度演进方式中的诱致性导致其制度演进方向的市场经济性,而其中不可避免的政府参与则使这种市场经济具有权力参与性,因而使其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中也有许多不良因素的话,但这一演进格局毕竟保证了其经济制度比较迅速地实现了市场化转型;从政府的层面上来说,由于政府自身的利益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之间较早就建立起了实质性的联系,也从政治上保证了市场化发展的政治性的“路径依赖”。反观西部,其制度变迁中较大的强制性表明改革在较大程度上并非响应新的获利机会的带有自发性的行为,其制度变革的动机和目的最初往往只是为了解决一些急迫的经济和社会难局,如巨大的就业压力、严重的经济困境及其带来的社会和政治压力等,并不一定具有市场经济指向;加之西部地方政府由于缺乏“接触优势”和中央政府与东部对等的政策供给等因素,往往不可能充分认识到其利益与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甚至即使认识到了,也缺乏区位条件、政策条件来建立起这种联系,因此,在改革开放的早中期,政府自身的利益往往与保持旧体制更为密切一些。 (2)从制度利用的效率上来看,东西部地区存在制度利用上的重大差异,东部地区对制度的实际充分利用率要远远大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制度经济价值所产生的经济绩效要远远高于西部地区。这种制度绩效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不同的制度演进格局所产生的制度本身的差异上。在稀缺性的历史条件下,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已为人类的经济史证明最能有效解决稀缺性问题的制度安排,必然比其它制度安排具有更高的经济绩效。尽管东西部的经济制度最终都是向着市场经济体制方向发展,但其演进的速度、完善和发展的程度,以及其配套的各种制度如产权制度、规则体系等的建立、发展和完善的程度具有较大的差异,并使东西部之间在资源配置效率、经济发展绩效上表现出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长期经济增长水平、国内外投资引诱等方面。 (二)制度创新的差异 制度的作用是两面的,它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是有限度的。。所以一旦有了制度,那么制度同时也会对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的不利的影响,因为制度是歧视性的,制度对经济活动的规制与约束会“遗漏”掉许多创新和新的获利的空间。所以这从这点看,制度的创新同样会影响地区的经济增长。 制度上要创新,就需要调动经济最基层的当事人的积极性,因为他们最了解自己也最了解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同时,当他们发现了现有体制的“漏洞”或者所谓“不完善”的地方的时候,应该允许甚至鼓励他们充分捕捉由这种体制“漏洞”所提供的获利机会。无论是技术还是制度上的突破与创新往往就是这样发生的。 在制度创新的制度上,有两方面因素值得考虑。首先从国家和地区角度来看,东部在制度上的优势,说到底就是具有制度创新的制度,也就是说,一方面国家推行所谓的“向东倾斜梯度推进战略”,赋予了东部可以自主的进行制度探索的权力,并在财政、税收、外资利用、价格、信贷等方面给予相应的特殊制度优惠;另一方面东部自身具有内生需求型的制度创新机制,而且创新收益往往又大于创新成本,创新的成果基本上可以收归地区所有。而西部因为不在国家允许的制度创新区域,而且创新的所得也不能全部收归地方所有,因此西部没有制度创新的动力,当然就不会存在制度创新的制度。在意识形态方面,也是先放开意识形态相对比较弱的东部农村,再逐步放开意识形态比较浓的西部农村,先在意识形态相对比较淡的东部国有企业进行制度试点或者优先制度安排,然后再对意识形态比较浓的西部国有企业进行推广或者强制推行。 同时,在区域发展的制度创新上,东西部地区也差异很大。旧体制下,一个地区的发展,主要决定于国家的预算投资及相应的人力物力投入。从70年代末开始,中国的区域开发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实施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包括: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设立沿海开放区,创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各类经济开发区。从各类国家级开发区的空间分布看,沿海地区最多,共有360个,占全国85.3%,而西部地区则只有26个,占全国的6.2%。 各类开发区特别是经济特区,一般都是划定一块区域,在区域内实行有别于区外的特殊政策和管理方式 ,以吸引外商投资为主,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出口加工以及开展进出口贸易;同时,按照市场经济法则和国际惯例,创办和经营企业,追求高品质和高效率。这种制度创新实质上是为这些开发区所在地区创立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为该地区经济带来旧体制中所不具备的强大的发展活力和推动力。深圳从小渔村到现代化大都市的蜕变是一个很好的说明。相比之下,西部地区这种制度创新太少。 其次,西部地区思想观念、市场经济意识淡薄,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我们称它为“观念约束力”或“意识约束力”。客观地说,西部地区确有一批思想解放、开拓进取之士,但从整体上讲,确实要比东部保守一些。因为它已经形成了一种“群体文化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人们商品经济意识淡薄,墨守成规,害怕风险,从而产生了畏难情绪,觉得这也困难、那也困难,无形中产生了一种“等、靠、要”的思想,等上面给政策,靠东部来支援,要银行给贷款,构成了一种封闭内向的文化意识圈,形成了一种群体性的思维定势。这就是之所以我国西部的改革实践总比东部“慢三拍”,即使国家给了相应的发展政策,这种守旧不敢革新的思想却束缚了人们的手脚。我国东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西部,主要一点就在于东部地区具有较强的开放意识和创业精神、能够较顺利地接受新思想、新观念。 二. 东西部制度安排差异的原因 近年来,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对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发展差距的扩大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主要是改革以来国家政策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结果;另一种观点则强调自然和历史因素的重要影响。笔者认为,东西部地区的差距与世界各国区域发展有着共性,如资源、技术、产业等结构因素的影响,更有与本国改革与发展中独特的制度和政策背景。因为本文主要从制度方面来说明东西部经济的差异,所以认为引起东西部制度安排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向东倾斜梯度推进战略”的误区 “梯度推进战略”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健全、宏观调控机制完善、宏观调控手段配套的条件下,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自80年代中期实施以来,国家资金大量投入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其原有的较强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人才基础等社会条件,促使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机制、宏观调控职能尚不完善,配套措施跟不上,导致西部地区大量的资源、资金、技术、高素质人才等均向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率高、基础设施完善的东部发达地区转移;梯度推进战略却遇到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严重落后、资金短缺、科技水平较低、劳动力素质较差,因而经济效益明显偏低等不利因素的制约而受挫,不仅东部地区资金、技术、人才扩散不到西部地区,相反,西部地区原本就十分短缺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大量资源也向东部流去,从而失去了经济起飞的一次良好机遇,使得东西部差距越来越大。 2.制度上的非公平竞争 东西部地区制度安排的初始条件完全不同。不相同的初始条件自然会有不同的制度需求和不同的制度创新。西部由于区位条件、自然资源、交通通讯以及社会发育程度和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远远落后于东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发展并没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完全不具备“公平竞争”的条件。所以在制度需求环境和实施环境上,东部地区都明显优于西部地区。同时在政府的职能和绩效评价方面,东部地区的领导设计、安排与传统制度相悖的制度就是制度创新,若西部地区的领导率先设计、安排与传统制度相悖的制度就是“乱搞”,在东部地区实施效果很好的制度安排在西部地区却具有低效性。另外,西部地区由于贫困和和地域偏远,使得内部交流十分困难,物流、信息流无法畅通,这使制度创新由于不具备基本条件而变得成本极其高昂。 3.东部经济自主性和区域经济独特性,拉大了东西部地区的制度差距。 东部地区在制度安排上有自主优势、需求优势,同时东部还有抓制度机遇和制度利用上的优势。新制度的安排或者超前安排,使得东部地区在劳动生产率、增长与发展速度、要素配置与新经济增点的生成及对周边经济的带动、要素边际报酬水平及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等方面已远远高于西部。 4.“改革滞后”和“体制制约”的影响 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是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西部地区总是等到东部地区的每一项改革措施搞得差不多了,钱也赚得鼓鼓的了,才明白过来开始起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西部地区“改革总是慢三拍,步子总是短三尺”。这种“慢三拍,短三尺”的现状,使得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丧失了很多机遇,终于使得西部地区人民逐步认识到:只有通过加快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建设,才能为自己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否则,即使是国家的一些优惠政策的出台,也会由于“改革滞后”、“体制制约”而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 缩小东西部制度差异的措施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国家在区域经济发展上一定程度地赋予了西部地区一定的特殊权利。同时对于西部来讲,也不可能完全照搬那些使得东部沿海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快速发展的制度安排。所以缩小东西部制度安排的措施,也应当因地制宜。 1.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向东倾斜梯度推进战略”不利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了弥补战略的不完善性,就应该实施优势互补发展战略,改变单纯向东倾斜的做法。在充分发挥东部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实施区域经济优势发展战略和流域发展战略,由此来改善西部地区的生产条件和投资环境,奠定西部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以增强西部地区的开放度和世界各国的联系。 2.进一步分权的可能性 国家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援助,从狭义上看主要是“给钱给物”,而从广义上还应包括“给政策”。这种“给政策”的重要内容,就是国家赋予西部地区地方政府一定的自主调控权。由于地方政府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中央政府所不可替代的角色,某些经济调控一定程度上的“区域化”,有助于调动西部各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增强了西部地区自身发展的努力。但与地方政府所承担的发展地区经济的责任相比,地方政府拥有的经济权限还显得欠缺,而且权限分配也不平衡,沿海一些省市的调控权要多于西部。因此,有必要探索进一步分权的可能性。包括地方税管理权、地方融资权、项目审批权和边境贸易管理权。 3.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针对西部地区“改革滞后”和“体制制约”的弊端,应加快西部地区的改革步伐,尽快培育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东部地区特别是江苏苏南模式地区在体制改革和新体制建设方面积累下了很多成功经验,其最根本最核心的就是在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把企业搞活,建设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经济主体。西部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其“后发优势”,吸取东部地区的经验,以更快更稳健的步子推进和深化改革。 4.空间组织形式的创新 80年代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有一个最突出的原因,就是借鉴国际经验,设立了经济特区这种新型的空间组织形式。其主要创新在于,在一个局部的地域范围,划出一块地方,国家赋予其税收等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现在加快西部发展,虽然已不可能照搬经济特区这种形式,但仍然需要在空间组织形式上开拓创新。对于西部来讲,可以考虑两种空间组织形式,一种是突出产业特色的资源开发特区;另一种是突出边贸带动的边境自由贸易区。 5.区域发展的制度保障 借鉴各国区域政策经验,有效地促进西部落后的地区发展还必须要有制度上的保障。包括建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和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在组织管理机构方面,为使国家西部发展政策得以有效实施,设立西部地区发展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西部地区发展规划和具体政策等等。同时,为保持国家西部发展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还应制定西部地区开发法,以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地区的居民应当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基本一致的生活水准;逐步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是政府和全体公民应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 此外,我们认为,西部地区不能仅仅从与东部的制度发展的比较中来确定制度创新的目标;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比较普遍地具有“权贵资本主义”的制度演进背景,这是中国今后需要化费巨大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成本才能克服的不健康的制度演进趋势。因此,在推动西部的制度创新过程中,必须依据具有国际性的普遍结论,加强对产权制度、法治与经济自由的制度供给能力,从而从根本上造就西部经济发展的良好的制度环境。这些制度供给只能寄望于政治制度的改革。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区域经济学的概述  经济区域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具有均质性和集聚性,经济结构基本完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特定作用的地域单元。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经济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的总和,是经济区域的实质性内容。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在一定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中变化或运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1、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和揭示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探索促进特定区域而不是某一企业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措施,以及如何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为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3、具体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包括区域特征分析,目标系吮与政策、手段,产业结构演进,人口增长与移动,城市建设与布局,区域国土规划,区域联合与区际利益的协调,区域比例关系。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化与城市经济问题、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生产力布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经济、区带规划及管理、区域投融资等。[编辑本段]区域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区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对于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极大。如何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整体最优效果呢?区域经济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它的形成和发展最早源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至今已有近180年的历史。然而,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它大体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国政府为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大规模开展各种区域规划工作,区域经济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最初兴起于西方国家,东欧和原苏联在60年也掀起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潮。我国则直到80年代后才开始这方面的工作。  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它一方面对区域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进行经济评价,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因素进行分析,更主要的是制定区域发展纲要提出科学的依据,并为区域经济建立起计量经济模型。  区域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有三个方面:  (1)经济背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域分工不断深化,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如日本的表、里差异,美国的东北部同西部和南部的差异,英国的英格兰与苏格兰、北爱尔兰的差异以及苏联的东、西差异等;二是区域经济问题的显露,如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1933年人均收入只有168美元,不及全国平均收入的一半,英国英格兰的西北部、东北部和苏格兰失业率超过25%,威尔士失业率超过36%,而伦敦和东南英格兰的失业率不到14%。  (2)政治背景,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政府的经济职能加强,政府有能力干预区域经济发展;在东方,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政府是配置资源的主体,政府可以在区域之间配置资源,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要求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包括区域之间。  (3)科技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更先进,与其他经济学科明显不同。  正是在上述三个背景下,形成了区域经济学。[编辑本段]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主要观点、代表人物  前关于区域经济的研究对象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地理范围的经济学,它与一般经济学并无什么差别,只是其研究范围是区域而不是国家,持此种观点的多为初学者。  (2)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规律,所以又将其称为空间经济学,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诺斯、里查森、胡佛等。  (3)研究区域的主要问题,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诺斯、里查森、胡佛等艾萨德(被誉为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周起业和刘再兴等。  (4)研究区际差异和联系,持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杜贝。  (5)研究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和相互关系,持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张敦富。  (6)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关关系的决策性科学,持此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栋生、李京文、郝寿义和安虎森等。[编辑本段]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及主要著作  研究的主要范畴包括:区域经济理论、生产力布局理论、生产力布局的经济调节机制、新地域的经济开发战略和经济规划等。区域经济学是20世纪50年代在宏观区位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经济学科。早期有屠能的《孤立国》(1850),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909)等代表著作。1978年,前苏联经济学家涅克拉索夫的著作《区域经济学》出版后,标志着这门学科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编辑本段]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关于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还未形成统一的观点,目前,主有三种观点:  (1)区域经济学为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与产业经济学一起构成中观经济学;  (2)区域经济学为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3)区域经济学为交叉学科,为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编辑本段]图书《区域经济学》  作者:栾贵勤 等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45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8  装帧:平装  开本:16  丛书名:21世纪经济学教材  市场价:¥42.00[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区域经济学》系统地阐述了区域经济领域在我国十七大以后积极谋划发展大计所急需的理论指引和实践指导,客观地揭示了我国跨世纪发展中的区域经济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各省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和调整方略。  《区域经济学》在作者多年科研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同时借鉴了大量的国内外经验,在内容结构上进行了全新的开拓与创新,使读者能从多视角了解中国区域经济,看到在大国经济中区域经济所具有的特别重要的地位,对十七大以后中国区域经济的走势、各类区域的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地方政府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等问题在《区域经济学》中均能找到答案。  《区域经济学》适合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经济学及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教材,对于勤政善思、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和理论工作者更是不可多得的案头读物。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栾贵勤,1952年生,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原吉林工业大学技术经济系)。中共党员,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区域经济学学科带头人,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和小城镇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综合处处长、社会处处长、信息处处长等职。现任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经济协会常务理事兼流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团员等。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及科技、社会发展战略及综合经济研究。[编辑本段]目录  第一篇 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第一节 区域经济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思考题  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要点  第一节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要点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要点  第三节 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经济理论的新变化  思考题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与辐射理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第三节 梯度推进理论与辐射理论的比较  思考题  第四章 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理论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简介  第二节 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思考题  第五章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  第一节 区域经济比较和评价方法  第二节 区域发展预测方法  第三节 区域发展规划方法  思考题  第二篇 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  第六章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机制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概述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规律  第三节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模式  思考题  第七章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评价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概述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配置  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评价  思考题  第八章 区域空间结构的开发模式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概述  第二节 区域经济的空间开发模式  第三节 经济区划  思考题  第三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九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与特征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思考题  第十章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研究综述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轨迹  第三节 新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思考题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概述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内容与类型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方法与程序  思考题  第四篇 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  第十二章 区域经济政策  第一节 区域经济政策概述  第二节 区域经济政策目标  第三节 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  第四节 区域经济政策评价  思考题  第十三章 我国区域经济政策  第一节 我国区域经济政策演变轨迹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影响与作用分析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区域经济政策  思考题  第十四章 区域经济管理  第一节 区域经济管理概述  第二节 区域经济管理的运行  思考题  第五篇 区域经济贸易与生产要素流动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  第一节 区际经济关系  第二节 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的基础  第三节 区域经济分工合作的内容与机制  思考题  第十六章 区际贸易与生产要素流动  第一节 商品贸易、生产要素流动与区际联系  第二节 区际贸易  第三节 生产要素流动  思考题  第十七章 国际区域经济联系与合作  第一节 国际区域经济概述  第二节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因  第三节 我国同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  思考题  第六篇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第十八章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概述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组织与实施  思考题  第十九章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与循环经济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含义及意义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实现途径  第三节 区域循环经济  思考题  第二十章 区域创新与系统的构建  第一节 区域创新系统概述  第二节 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  第三节 区域创新系统与产业结构高级化  思考题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本段]序言  百年奥运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在这个非常时刻,每个中国人都感到异常兴奋与自豪。作为一个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大国,中国学者当然要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区域经济学》恰逢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作者仅以此书的出版献给北京奥运,献给大家!  《区域经济学》是上海理工大学区域经济学学科带头人栾贵勤教授在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为研究生、本科生八年来讲授区域经济学课程中积累的大量经验,在发表了几百篇区域经济方面的论文和撰写了多部著作的基础上,从而获得了水到渠成的理想效果,以著作体例表述,最终成书的。  区域经济学是认识和解决区域问题的一个重要学科,是在研究和解决诸多区域或空间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本书由六篇二十章组成。第一篇重点介绍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即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与辐射理论;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分析方法。第二篇重点介绍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分为三章阐述: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第三篇重点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分为三章阐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第四篇重点介绍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分为三章阐述:区域经济政策;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管理。第五篇重点介绍区域经济贸易与生产要素流动,分为三章阐述: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区际贸易与生产要素流动;国际区域经济联系与合作。第六篇重点介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分为三章阐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区域经济创新。  本书重点对区域经济管理、国际区域贸易与生产要素流动、国际间合作以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区域经济创新等内容着力论述,并对区域循环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势在必行等方面都加大了研究的力度。  区域经济学在我国蓬勃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经济高速增长,区域经济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和领导决策的主要参考依据,也是理论界关注的重大问题。区域经济学在中国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浪潮,不断研究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探索解决现实的新课题,从理论高度和实践的可操作性都将有新的突破。区域经济学从20世纪80年代引进应用期,到90年代我国正式建立期,到2000年前沿创新期,很多新问题要从不同视角进行新的研究,时代呼唤更新的成果问世,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同仁们需加倍努力、不懈地探索![编辑本段]文摘  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基本特征是整体性和要素间的相干性,所谓整体性是指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所谓相干性是指要素间作用的非迭加性。区域经济无疑具有这两个典型的系统特征。第一,区域中很多要素都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这些要素都是有机联系的,任何机械的分割,都会导致系统功能的失调;第二,这些要素组合起来,其作用要大于单个要素的简单相加。  (一)区域经济系统的空间界定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复杂程度的加大,单纯从地理学的角度来定义区域的边界对区域经济的研究有很大的制约性。系统论认为系统的整体性表现在同环境相接触时出现的特殊的边界反应。系统的边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保护系统稳定的作用。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划分应该遵从这一原则,即区域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功能发生突变的节点的连线构成区域经济系统的界面。传统的区域划分是以自然地理边界为依据的,这是由于传统的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运输和联系方式落后,地理条件制约很大。经济活动局限于平原地带,构成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往往是河流、山脉等自然边界。工业化以后运输和联系方式虽有所改进,但是资源流动的成本依然很大,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受到自然和人工因素两种影响,其界面除了河流、山脉外,还可能是铁路和权力以及政治上的边界等,这些对经济活动空间成本起约束作用的因素构成了区域经济系统的界面。信息时代的到来迎来了新的人地关系和新的区域经济景观,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空间形成了空间事物和人地关系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出现了所谓虚拟化的信息地理空间,这种区域经济系统的界线除了资源、成本等经济上的因素影响外,更多地表现为语言、价值观等文化方面以及网络标准和网络规则等技术方面虚拟的界线。可以看到,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是随经济活动联系方式的进步而不断延伸的。区域经济活动空间在一定的时间里受到一些因素的束缚,这种束缚构成了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但经济的发展最终会克服这些障碍,直至遇到新的约束,形成新的界面。  (二)区域经济系统的演化和发展  1.区域经济系统演化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系统演化有一个基本条件,就是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热力学研究表明,一个孤立的系统自发地趋于无序,代表系统无序的物理量--熵自发地趋于极大,从而达到不随时间变化的无序的稳定状态。只有开放系统才能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引  ……[编辑本段]后记  《区域经济学》一书终于脱稿了。当写完这部著作的最后一章,我的感觉如同万米竞赛跑到了最后一圈。虽然我已出版过多部著作,但从来没有哪一部像这部写得这么富有挑战性和激情,或许是因为奥运会的到来吧。  18年前当我第一次发表区域经济方面的文章时,全国研究该领域的院校还不多,从1990年到现在我进行了几十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的研究,曾获得了中国发展研究奖一、二等奖四项;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省科技进步奖三、四等奖等。发表区域经济方面的论文几百篇,出版了区域经济方面的相关书籍几十部,并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先后开设了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战略概论等课程。自2001年参加第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带头人会议,当时全国只有十几所学校设置了区域经济专业,现在全国已有上百所学校设置了区域经济专业,可见发展之快。为区域经济专业忙碌了这么多年,注定了我和区域经济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  人生所走过的路是无悔无怨的。从大学到政府,又从政府到大学,每一次完成一个新的课题,我都会对区域经济的研究有了新的理解。这些年一直在酝酿和构思区域经济学这部书的框架和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这部著作整整耗去了我几年的时间,今天在百年奥运召开之际此书付梓出版了,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几年来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忙碌到深夜,多少个不眠之夜可以说这部著作不仅仅是汗水浇灌出来的,更是心血凝结出来的,无论多苦多累,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们在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本书正是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书中引用了不少专家学者的资料,已列于参考文献中,如有疏漏敬请原谅,谨致谢意。  本书的写作和出版,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和同志们的大力支持。我的恩师陈谟开先生,对本书的出版从始至终给予了精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还有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对书稿进行了精心的编辑、认真的审阅,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才使本书顺利与读者见面,在此一并深表谢意!.  本书由栾贵勤主执笔。参加撰写的同志有:王槊、姜莘、郝岩、张兵兵、王科、王贤骏、廖早、叶孝宝、张镛、王煜、田芳、陈洁莹、孟仁振、沈科英、王云、庄毅、张琪伟、付洪明、陈洁、尹美璎、丛圣钊、李仙、靳厚忠、卜丽娜、梁文恬、张燕萍、张艳华、王瑞凯、齐浩良、徐子晗等。  --------------------------------------------------------------------------------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如何让学生更真更实的“自主”学习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强调的是“自读自悟”。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小语新大纲指出,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自主学习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它符合以人为本的人文观。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落实这一精神呢?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更“真”更“实”呢?一、抓因素,促进学生学习自主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可寻找从兴趣、习惯、方法等诸多因素去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捞月亮》时,她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看着投影片,听着老师生动地口述:“从前,在一座山上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一只小猴在树上兴奋地玩着、玩着,忽然,它大声嚷到‘月亮掉进水里啦,月亮掉进水里啦’,猴子们听到喊声立刻赶来。这可怎么办呢?同学们想知道吗?”“想”一声整齐而响亮的回答,足以证实学生已被老师设置的悬念“悬”着了,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被激发了,很快便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不待教师教,便能自主地去学习了。但是,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在不同时机随时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学生一旦有了新的兴趣,也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2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这种阅读习惯包括认真的习惯等等。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如一位教师教学《长征》一课时,学生对“长征”的历史背景十分陌生,为了让学生能走近“长征”,教师在教学之前,让学生从报刊上、从电脑“网页”上集有关“长征” 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图片和资料,使课上得成功,学生走进了《长征》。像这样,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这对于学生学习其他课文大有帮助,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便能自主地学习,主动地汲取知识。3 、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阅读的方法有很多,仅拿“理解词语”来说吧,就有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组词式、找近义词或找反义词等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学生便能形成能力,去自主地学习。“怎样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教学,教师教学生先反复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讲的是什么,再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最后连续段意,就是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是根据课后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再想想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最后组成一段话。学生掌握了这些阅读方法,无论何时阅读,都不待教师教,就能自主去学,真正“会学”。二、讲究策略,训练学生学习自主学生“自主”的功能在于他的主动性,这是称得上自主的真正标志。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蕴藏的学生身上的巨大潜力挖掘出来,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促进学生自主、主动地学习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策略。1 、学习内容--让学生自选现代教育观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获得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过程中消极、被动的地位,而主体性地确立,离开了自主选择就难以成为可能。因此,小语新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编入“你喜欢读哪几句?”的类似思考练习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那部分内容进行阅读,学生的“自主”权得到体现。如《鸟的天堂》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学习,并要求学生在反复吟读中,读出韵味,读出为什么喜欢。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让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和空间,由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生通过学习,总是能表现得兴致盎然,说得头头是道,气氛相当热烈。2 、学习疑问--让学生自辩古人曰:“学贵有疑。”而疑问,该由谁来解答呢?显然,学生应是解难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多让学生讨论、争辩,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探讨,以求得认识的深入。“辩”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使思维迅速发散与集中,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如教学《凡卡》一课,学生质疑:“假如爷爷收到凡卡的信,他会来救凡卡吗?”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顿时,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纷纷举手发言。 “我认为爷爷会来救凡卡,因为他自己已经很老了,冬天那么冷,还要给老爷家守夜,可见他维持自己的生活都很困难”。“我还从课文‘做甜蜜的梦’可以看出爷爷不可能来接他,因为‘梦’就暗示我们不可能实现的。”“我也同意这个意见。因为作者用‘梦’来结束课文,是要告诉我们凡卡要想摆脱痛苦生活是不可能的,那只能是一场梦。这就是更揭露当时沙皇黑暗统治下穷人的悲惨命运。”……这不能不说是创造性思维所带来的奇迹。由此可见,课堂上疑问让学生多争辩,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有显著的作用,也促使了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3 、学习方法--让学生自悟学生通过自身积极参与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可抓住这一契机,要求学生归纳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如《鸟的天堂》的教学,教师在学生理解完全文之后,要求学生回去试着学“导游”组织一段话,将你最喜欢的“鸟的天堂”的景色介绍给大家。课堂上学生纷纷将自己的导游词拿出来展示。一篇篇导游语是那么生动、具体,一个个小导游是那么形象可爱,真让人赞不绝口。“游客们”从中了解了书本上没有介绍的关于“鸟的天堂”的知识,让人大开眼界。此时,教师抓住这一美好时机,问:“你们的这些资料和语文是哪来的?”有的说是从电脑网页上下载来的,有的说是去图书馆查阅有关书籍找来的,有的说是学电视上的导游的……“多好的学习方法啊”。此时此刻,教师再也没有必要干巴巴地告诉学生怎么去写导游词。这样,让每个学生积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去,并从活动中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来,所取得的效果远远比完全由完全由教师归纳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他更会无时无刻地去汲取知识,从而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4 、课文练习--让学生自主( 1 )课练自选。为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班级学生中基础不同的现象,课堂练习时教师应考虑各种层次学生的需要,安排一些弹性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自己挑选,以便扬长避短,更好地激发“自主”的兴趣。例如教师在布置抄写词语的作业时,切勿搞“一刀切”,让每个同学都抄个三五遍的,这样会让学生感到为了抄写而抄写,完成任务罢了,收效甚微。正因为如此,当今新教材里课后的“读读写写”题已改为“把你喜欢的词语或优美句抄下来”了,这就避免了训练的随意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地把自己的好词佳名摘录下来,熟读成诵,把书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2 )课练自拟。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主体作用是学生发展的保证。以往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一张试卷一些习题,都是教师出题,学习完成处于被动状态,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充分发挥,为了活跃学习的思维,不埋没学生的潜能,教师让学生学完一课后,自拟练习。这一尝试定会给学生带来跃跃欲试的乐趣。一般来说,学生自拟练习总是出一些自己理解掌握的或者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比如优等生会出一些带有思考性、创造性方面的题目,中等生一般是根据教材内容,在自己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出一些变换角度综合性的题目,中等生一般是根据教材内容,在自己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出一些变换角度综合性的题目,而后进生大都是基础知识方面的有关字词句的题目。教师还可根据教学要求精挑汇编,全面练习,这样的课堂练习尝试,一方面帮助学生复习了有关知识,培养了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促进了学生去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三、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自主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习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去学,主动去探索。如《凡卡》的教学,学生提出:“老板和老板娘对凡卡那样不好,凡卡为什么不趁他们去做礼拜时,偷偷地回爷爷那里去?”“他没有鞋,老板不是做鞋的吗?可以偷一双穿着跑。”等问题,这些问题在老师看来可能很幼稚,但证实了学生认真读书,能充分发挥想象,教师千万不能给予否定,而是鼓励表扬学生,这样才能培养他们不懂就问的好品质。在教师的鼓励表扬下,课堂又一次活跃,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习氛围是那么宽松、民主、和谐,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全调动起来了,这不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吗?总而言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只要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其求知兴趣,让其得求知方法,使其亲历求知过程,促其在求知中“自主”,教师都尽可以大胆去探索,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得以体现,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能“自读自悟”的最佳境界。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如何让学生更真更实的“自主”学习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强调的是“自读自悟”。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小语新大纲指出,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自主学习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它符合以人为本的人文观。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落实这一精神呢?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更“真”更“实”呢?一、抓因素,促进学生学习自主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可寻找从兴趣、习惯、方法等诸多因素去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捞月亮》时,她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看着投影片,听着老师生动地口述:“从前,在一座山上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一只小猴在树上兴奋地玩着、玩着,忽然,它大声嚷到‘月亮掉进水里啦,月亮掉进水里啦’,猴子们听到喊声立刻赶来。这可怎么办呢?同学们想知道吗?”“想”一声整齐而响亮的回答,足以证实学生已被老师设置的悬念“悬”着了,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被激发了,很快便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不待教师教,便能自主地去学习了。但是,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在不同时机随时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学生一旦有了新的兴趣,也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2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这种阅读习惯包括认真的习惯等等。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如一位教师教学《长征》一课时,学生对“长征”的历史背景十分陌生,为了让学生能走近“长征”,教师在教学之前,让学生从报刊上、从电脑“网页”上集有关“长征” 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图片和资料,使课上得成功,学生走进了《长征》。像这样,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这对于学生学习其他课文大有帮助,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便能自主地学习,主动地汲取知识。3 、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阅读的方法有很多,仅拿“理解词语”来说吧,就有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组词式、找近义词或找反义词等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学生便能形成能力,去自主地学习。“怎样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教学,教师教学生先反复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讲的是什么,再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最后连续段意,就是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是根据课后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再想想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最后组成一段话。学生掌握了这些阅读方法,无论何时阅读,都不待教师教,就能自主去学,真正“会学”。二、讲究策略,训练学生学习自主学生“自主”的功能在于他的主动性,这是称得上自主的真正标志。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蕴藏的学生身上的巨大潜力挖掘出来,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促进学生自主、主动地学习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策略。1 、学习内容--让学生自选现代教育观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获得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过程中消极、被动的地位,而主体性地确立,离开了自主选择就难以成为可能。因此,小语新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编入“你喜欢读哪几句?”的类似思考练习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那部分内容进行阅读,学生的“自主”权得到体现。如《鸟的天堂》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学习,并要求学生在反复吟读中,读出韵味,读出为什么喜欢。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让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和空间,由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生通过学习,总是能表现得兴致盎然,说得头头是道,气氛相当热烈。2 、学习疑问--让学生自辩古人曰:“学贵有疑。”而疑问,该由谁来解答呢?显然,学生应是解难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多让学生讨论、争辩,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探讨,以求得认识的深入。“辩”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使思维迅速发散与集中,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如教学《凡卡》一课,学生质疑:“假如爷爷收到凡卡的信,他会来救凡卡吗?”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顿时,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纷纷举手发言。 “我认为爷爷会来救凡卡,因为他自己已经很老了,冬天那么冷,还要给老爷家守夜,可见他维持自己的生活都很困难”。“我还从课文‘做甜蜜的梦’可以看出爷爷不可能来接他,因为‘梦’就暗示我们不可能实现的。”“我也同意这个意见。因为作者用‘梦’来结束课文,是要告诉我们凡卡要想摆脱痛苦生活是不可能的,那只能是一场梦。这就是更揭露当时沙皇黑暗统治下穷人的悲惨命运。”……这不能不说是创造性思维所带来的奇迹。由此可见,课堂上疑问让学生多争辩,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有显著的作用,也促使了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3 、学习方法--让学生自悟学生通过自身积极参与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可抓住这一契机,要求学生归纳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如《鸟的天堂》的教学,教师在学生理解完全文之后,要求学生回去试着学“导游”组织一段话,将你最喜欢的“鸟的天堂”的景色介绍给大家。课堂上学生纷纷将自己的导游词拿出来展示。一篇篇导游语是那么生动、具体,一个个小导游是那么形象可爱,真让人赞不绝口。“游客们”从中了解了书本上没有介绍的关于“鸟的天堂”的知识,让人大开眼界。此时,教师抓住这一美好时机,问:“你们的这些资料和语文是哪来的?”有的说是从电脑网页上下载来的,有的说是去图书馆查阅有关书籍找来的,有的说是学电视上的导游的……“多好的学习方法啊”。此时此刻,教师再也没有必要干巴巴地告诉学生怎么去写导游词。这样,让每个学生积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去,并从活动中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来,所取得的效果远远比完全由完全由教师归纳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他更会无时无刻地去汲取知识,从而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4 、课文练习--让学生自主( 1 )课练自选。为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班级学生中基础不同的现象,课堂练习时教师应考虑各种层次学生的需要,安排一些弹性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自己挑选,以便扬长避短,更好地激发“自主”的兴趣。例如教师在布置抄写词语的作业时,切勿搞“一刀切”,让每个同学都抄个三五遍的,这样会让学生感到为了抄写而抄写,完成任务罢了,收效甚微。正因为如此,当今新教材里课后的“读读写写”题已改为“把你喜欢的词语或优美句抄下来”了,这就避免了训练的随意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地把自己的好词佳名摘录下来,熟读成诵,把书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2 )课练自拟。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主体作用是学生发展的保证。以往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一张试卷一些习题,都是教师出题,学习完成处于被动状态,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充分发挥,为了活跃学习的思维,不埋没学生的潜能,教师让学生学完一课后,自拟练习。这一尝试定会给学生带来跃跃欲试的乐趣。一般来说,学生自拟练习总是出一些自己理解掌握的或者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比如优等生会出一些带有思考性、创造性方面的题目,中等生一般是根据教材内容,在自己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出一些变换角度综合性的题目,中等生一般是根据教材内容,在自己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出一些变换角度综合性的题目,而后进生大都是基础知识方面的有关字词句的题目。教师还可根据教学要求精挑汇编,全面练习,这样的课堂练习尝试,一方面帮助学生复习了有关知识,培养了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促进了学生去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三、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自主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习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去学,主动去探索。如《凡卡》的教学,学生提出:“老板和老板娘对凡卡那样不好,凡卡为什么不趁他们去做礼拜时,偷偷地回爷爷那里去?”“他没有鞋,老板不是做鞋的吗?可以偷一双穿着跑。”等问题,这些问题在老师看来可能很幼稚,但证实了学生认真读书,能充分发挥想象,教师千万不能给予否定,而是鼓励表扬学生,这样才能培养他们不懂就问的好品质。在教师的鼓励表扬下,课堂又一次活跃,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习氛围是那么宽松、民主、和谐,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全调动起来了,这不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吗?总而言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只要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其求知兴趣,让其得求知方法,使其亲历求知过程,促其在求知中“自主”,教师都尽可以大胆去探索,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得以体现,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能“自读自悟”的最佳境界。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中国人民大学06高校教师在职读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简章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通知精神,2006年我校继续招收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区域经济学专业计划招收20人。  一、专业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是全国首批硕士点和博士点,2002年该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重点学科。2004年“区域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该专业隶属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该学科1996年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该专业主要研究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政策与产业布局、城市经济与城乡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投融资。我所是国内最早创立、并始终处在学科发展前列的区域经济学专业学科点。在全国的生产力总体布局和区域经济开发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业绩,获得一项国家社科二等奖和一项国家社科三等奖,这在全国同类专业中是唯一的;该专业是最早和最完整从国外引进“区位论”理论的研究单位,为国内区域经济专业的发展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该专业于年推出国内第一套共计16本“区域经济系列丛书”,总结了国内近20年区域经济研究的成果,对国内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2005年编辑出版了“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这是国内第一套高水平的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陈秀山、孙久文主编:《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孙久文:《区域经济规划》,侯景新:《区域经济分析方法》,付晓东:《区域融资与投资环境评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得到各地高校的普遍采用。《区域经济理论》出版后,仅仅三个月就进行了第二次印刷。  我所是全国区域经济学专业教师培训中心、国内区域经济学术研究与交流中心、中国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研究中心、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国家一级学会)会长单位。在区域经济和城市管理领域具有雄厚的科研和教学力量,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我所自2002年招收了首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来,已连续举办了3届高校教师班,培养的高校教师回到原工作单位后已成为教学骨干,社会效应良好。  二、我校实行网上招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  网上招生包括网上报名、网上下载《准考证》等。我校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考生自行从研究生院网站下载《资格审查表》、《准考证》、《初试成绩单》、《复试通知》等,我校不再给考生寄发书面通知。  三、报考条件  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教学工作满2年(计算截止期为日),具有较好教学水平的高等院校基础课、公共课、专业课教师以及高职、高专、新升格院校教师。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持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的推荐意见报名。  考生必须报考与本职教学岗位相关的学科、专业。  四、报名时间及报名程序  (一)网上报名  1、在北京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  报名网址:  网上报名时间:7月12日8:00—7月26日20:00.  2、在外地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须按照当地省级考试主管部门指定的时间、网址填写并提交报名信息。  (二)资格审查  考生从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下载空白《资格审查表》,填写完毕并在照片和单位人事部门审核意见栏加盖考生单位人事部门公章后,于——31日将《资格审查表》、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一并寄至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区域所  邮编:100872  (三)交费、照相  1、在北京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  考生本人于日—31日携带有效身份证件(截至入学考试日期仍有效的居民身份证、军官证)到北京师范大学办理交费、照相、确认报名信息等报名手续。  2、在外地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  须携带有效身份证(截至入学考试日期仍有效的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按照当地省级考试主管部门指定的时间、报名点办理交费、照相、确认报名信息等报名手续。  (四)交纳考试费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文件规定,考生须给所报考招生单位交纳30元考试费,用于专业课命题、制卷和阅卷等工作。请所有考生务必将此30元于日前邮寄(请不要电汇)至中国人民大学研招办,否则我校不予备题。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编:100872  请务必在汇款单上注明:姓名、报考专业、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五)准考证发放  1、在北京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  请于9月20日—10月20日自行从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下载《准考证》,初试时凭网上下载的《准考证》和有效期内的身份证件(居民身份证、军官证)进入考场。  2、在外地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  《准考证》由当地报名点发给考生。  (六)考生必须如实提交报名信息,不得弄虚作假。网上填报的信息与资格审查表上必须一致,如有虚假或不一致,一经发现,即取消考生的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对于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我校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不退报名考试费。  五、初试时间及科目  1、初试时间:日  2、初试考试科目  ①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简称GCT)。注:“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语(语种为英语、日语、俄语,任选一种)运用能力测试。试卷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GCT”成绩当年有效。  ②区域经济学原理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六、复试  考生可于2006年12月底(具体时间见研究生院网站通知)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询是否进入复试名单,进入复试名单者自行从网上下载《复试通知》。  复试时须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复试科目:政治理论、区域经济学与中国经济问题  七、录取  根据我校确定的录取标准,在德、智、体全面衡量的基础上择优录取。按照学校规定,被录取的考生及考生单位须同我校签定协议书并按规定交纳培养费。  八、学习方式及年限  1、学习方式:脱产1年,返回工作单位写论文  2、学习年限:学制2年  九、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参照2006级高校教师在职攻读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方案执行。  学习期间不转档案、人事、工资、户口关系,食宿自理。  十、学位授予  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中国人民大学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可被授予硕士学位。  十一、参考书目  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参考书目:  《中国经济地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第四版。  《区域经济学教程》,孙久文、叶裕民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GCT参考书目: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2005年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十二、学院招生联系方式  联系人:林勇老师  电话:511254  Email:  欢迎高校教师报考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年放假安排时间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