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v中的p可以p图的软件变化吗?

&您现在的位置:&>&&>&&>&
共有&24&人回复了该问答公式c=1000×p密度×w溶液质量百分数/M溶质的摩尔质量的推导?
公式C溶质的摩尔浓度=n溶质物质的量/v体积=p密度×体积v×w溶液质量百分数/M溶质的摩M尔质量/体积v2=pw/M,公式中分分子v体积和分母v2体积,是这个溶液的同一体积吗,好比说有溶液3mL×p硫酸密质×w98%硫酸/M硫酸摩尔质量/v2,这个体积V2是3mL还是1L升,?就是想问n/3mL, 还是n/1L升呢?
快速回复【花三五分钟,帮别人解决一个问题,快乐自己一天!】
回复于: 11:42:00
浓度跟取几毫升没有关系。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ml,将g转成mol,ml转成L即可。
回复于: 13:26:10
怎么你的公式这么复杂
回复于: 15:29:20
C溶质的摩尔浓度=n溶质物质的量/v体积=p密度×体积v×w溶液质量百分数/M溶质的摩M尔质量/体积v2,首先你的这个公式不正确,应该为:C溶质的摩尔浓度=n溶质物质的量/v体积=p密度×体积v×w溶液质量百分数/M溶质的摩尔质量“分子v体积和分母v2体积,是这个溶液的同一体积吗”不是同一体积,公式中的体积是针对摩尔浓度,密度的单位而言的,“好比说有溶液3mL×p硫酸密质×w98%硫酸/M硫酸摩尔质量/v2,这个体积V2是3mL还是1L升,?就是想问n/3mL, 还是n/1L升呢”这个体积V2是1L,而不是3mL,3mL只是一个具体的量,计算它的溶液中所含有的物质的量才需要用到3mL,注意是物质的量而不是物质的浓度
回复于: 7:24:44
Tang tang的回答1.84mg/ml 是硫酸溶液的密度呀,不是硫酸溶质密度呀,把1.84转换成溶质的质量再除体积,这样换算你决的对吗?
回复于: 7:31:57
那2009你说的看不太懂,c=n/v2=p*v1*w/M/v2=pw/M既然v 1和v 2不是同一体积溶液,是如何约除的?请把这点讲清楚
回复于: 7:33:40
那2009你说的看不太懂,c=n/v2=p*v1*w/M/v2=pw/M既然v1和v2不是同一体积溶液,是如何约除的?请把这点讲清楚,
回复于: 8:15:15
C =n/v 2=p×v1×w/M/v2公式中v1和v2是溶液的同一体积对不对,这个公式是溶液百分比浓度转换成摩尔浓度,想问如有溶液硫酸3亳升浓度98%密度1.84克每亳升转换成摩尔浓度是除以硫酸摩尔质量再除v2的体积3亳升对吗?
回复于: 8:37:29
V2是你定容的体积,
回复于: 8:38:56
原文由 baojiqjz(baojiqjz) 发表:C =n/v 2=p×v1×w/M/v2公式中v1和v2是溶液的同一体积对不对,这个公式是溶液百分比浓度转换成摩尔浓度,想问如有溶液硫酸3亳升浓度98%密度1.84克每亳升转换成摩尔浓度是除以硫酸摩尔质量再除v2的体积3亳升对吗?V2不是3ml,而是3ml定容的体积。
回复于: 9:28:51
14楼正解。
回复于: 9:46:42
若已知溶液的密度,则C=1000ρω/M;如果是求定容后的浓度,C =n/v 2=p×v1×w/M/v2,其中V1是取的已知液的体积,V2是定容后的体积,ρ为g/ml。eg:如有溶液硫酸3亳升浓度98%密度1.84克每亳升转换成摩尔浓度是3ml*1.84g/ml*98%/(M*V2)=*98/M,此时V2为3ml,但是必须换算为0.003L,注意单位的统一。
回复于: 18:34:17
我太感谢apple和14的两位网友,感谢你们的热心,只上了初中化学,所以对你们所讲v2是定溶,很是不理解,希望你们再给说下定溶是什么么意思,谢谢
回复于: 18:48:48
没有那么复杂的。将质量百分比浓度换算为摩尔浓度(准确叫:物质的量浓度)时,公式中不需要具体的体积值。因为这个公式可以这样理解:(1)取1000ml,即1L。& &
这已经隐含了摩尔浓度中的体积概念了。(2)1000×p密度。& &
这个乘积是换算出这1L溶液的质量(单位为g)。(3)1000×密度×w溶液质量分数。& &
这个乘积是将溶液质量换算出溶质的质量。& &
注意,这个溶质质量是指在1L溶液中的量(即1000ml溶液,见(1))()1000×密度×w溶液质量分数/M溶质摩尔质量& &
溶质质量除以式量就将其换算成了物质的量了。即n& & 因为这个n值,即“1000×密度×w溶液质量分数/M溶质摩尔质量”& & 特指定包含在1000ml溶液,即1L溶液中,所以,这个算式就是该溶液的摩尔浓度。& & 温馨提示:公式中的“1000”,你把它视为取1000ml溶液来计算其中溶质的摩尔数,它就是体积的概念了。
回复于: 18:54:52
原文由 baojiqjz(baojiqjz) 发表:Tang tang的回答1.84mg/ml 是硫酸溶液的密度呀,不是硫酸溶质密度呀,把1.84转换成溶质的质量再除体积,这样换算你决的对吗?1.84g/ml=g/L=×98%/98.08 mol/L1.84g/ml的硫酸溶液中,含有98%的H2SO4。
回复于: 21:29:10
我再次谢谢大家,基本明白了,一种溶液当浓度固定时,用那种单位表示都可以,密度,摩尔浓度,百分比浓度,谢谢了上面两位朋友。在此还有个问题:氨―氯化铵缓冲液的配制是称取20g 氯化铵溶于500毫升除盐水中,加入150毫升浓氨水(密度0.9g /ml )以及5.0克乙二胺四乙酸酸镁二钠盐用除盐水稀释至1000mL混匀,下午去买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没除盐水用桶装纯净水代替,按上面所说配制完成后,为何用上上面所配氨―氯化胺缓冲液滴定自来水,都测不到硬度,铬黑T指示剂是好的,大家能帮忙分析溶液配制出错在什么地方?
回复于: 23:43:44
表述不清楚呀,你是用含氨-氯化铵-乙二胺四乙酸镁的“缓冲溶液”来滴定自来水吗?& & 如果操作是这样的话,你肯定是测不出自来水的硬度的!& & 配好的缓冲溶液是:NH3+NH4Cl+EDTA-Mg,这个溶液是作为缓冲溶液来使用的。其中加入的EDTA-Mg,是作为滴定水硬度时的“增敏剂”加入的,在测水硬度时,如果含钙高,含镁低时,铬黑T变色不是太灵敏,一般就往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的MgY,或往未经标定的EDTA标准溶液中加入少量镁盐(如氯化镁、硝酸镁),混匀稳定后,再用钙标液来标定EDTA浓度。这两种方法的目的都是让滴定液中预先含有少量MgY,通过络合置换反应来提高变色灵敏度。& & 在你的氨性缓冲溶液中,含有的镁已经同EDTA络合了,溶液中是没有多余的EDTA的,也没有多余的Mg2+,你拿它来当EDTA标准溶液滴定水硬度,当然不会有颜色变化了。& & 正确操作是:自来水中加入一定量氨缓冲溶液,加入指示剂,然后再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之。& & 如果你已经用EDTA标准溶液来滴定水样,仍无变色的话,原因有四:1、缓冲溶液的PH值不正确,应该在10左右,PH过低,钙离子是不会与EDTA作用的,此时,铬黑T在液中会呈蓝色而不是紫红色。先用PH试纸粗略地查一查。2、指示剂失效。导致终点也不变色或无颜色突变。3、共存离子的干扰,没有采取有效掩蔽措施。4、水样中的硬度本来就非常低,测不出来。& & 再强调一遍:配缓冲溶液时加入的Mg-EDTA,只是为增大终点变色的灵敏度。它并不是滴定剂,原理上讲,它对结果的影响不是很大。
回复于: 9:03:13
132上的网友,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乙二胺四乙酸镁二钠盐(Na2MgY)一样的吗?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能代替乙二胺四乙酸镁二钠盐吗?我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氯化胺加 浓氨水加 桶装纯净水混匀至1升。是按书上步骤配制出氨缓冲液,取100mL 自来水,加我所配制氨缓冲液,加铬黑T,水变成兰色,不显硬度,可自来水以前用买的氨缓冲液,加铬黑T,自来水显示红色,是有硬度的,我所配氨缓冲液问题出在哪里了?请大家告诉
回复于: 9:15:21
132的朋友,我理解不是很好,是否可以你直接写下氨―氯化胺缓冲液的配制步骤?
回复于: 10:33:14
原文由 baojiqjz(baojiqjz) 发表:132上的网友,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乙二胺四乙酸镁二钠盐(Na2MgY)一样的吗?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能代替乙二胺四乙酸镁二钠盐吗?我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氯化胺加 浓氨水加 桶装纯净水混匀至1升。是按书上步骤配制出氨缓冲液,取100mL 自来水,加我所配制氨缓冲液,加铬黑T,水变成兰色,不显硬度,可自来水以前用买的氨缓冲液,加铬黑T,自来水显示红色,是有硬度的,我所配氨缓冲液问题出在哪里了?请大家告诉你在缓冲溶液中加入的是EDTA-镁吗?如果你加入的是EDTA的话,当你将含EDTA的缓冲溶液加到水样中后,还没滴定,缓冲溶液中的EDTA就已经跟水样中的钙镁络合完全了,没有多余的钙镁,只有过量的EDTA,则你的指示剂必定是蓝色!& & 如果你的缓冲溶液的PH值不错的话(PH10左右),问题出在你的缓冲溶液中含多余的EDTA,而不是纯粹的Mg-EDTA。你按下面的方法一试便知:(1)检验缓冲溶液的PH,如果不是PH10左右,重新配制!或加氨或加铵盐调整(2)取10ml缓冲溶液于三角瓶中,加铬黑T(EBT),用0.01左右的钙标准溶液滴定之,如果溶液出现正常的蓝色变紫红色,说明你的缓冲溶液试剂中含过量EDTA。& &
你这试剂要么倒了重配,如果要节约使用的话,可以准确量取10ml缓冲溶液,按(2)的方法准确测一次,要消耗多少ml钙标液,然后,按此比例往氨缓冲溶液中补加一定量的钙标准溶液,使其生成EDTA-钙,没有游离EDTA。缓冲溶液虽然体积略大了一些,但其浓度稍微变大一点不会明显影响PH的。另外,测水样时还要测试剂的空白哦。& & 通常用于测水硬度的缓冲溶液中不需要加这么多的EDTA-镁的。& & 也可以不在缓冲溶液中加EDTA-镁,而专门取一定量镁溶液,用EDTA滴定至终点后,使溶液为EDTA-镁试剂溶液,以后测水样时,用滴管取1ml此溶液加到水样中即可。& & 你的问题极有可能是缓冲溶液中加入了较多的EDTA,而不是EDTA-镁。
回复于: 13:06:26
谢谢你好心的朋友,我早上用蒸馏水,重新称量,所称重量同上文所写。又配了一次,可是问题依旧,我用试纸测了下所配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值大约在12左右,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买的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瓶子包装上没写含镁,我不知我买的是不是EDTA―镁,你所说加加氨或胺盐,是指加浓氨水或氯化胺吗,加多少量,(2)中所说用0.01左右钙标准溶液的单位是什么,如何配0.01右钙标准溶液?
回复于: 13:11:58
我的QQ是,是否可以加你QQ
回复于: 13:57:25
你配制的缓冲溶液有问题,试剂错了,最严重的是你的缓冲溶液中含有较多的EDTA,没办法用了。晚上联系我吧,QQ
回复于: 13:24:19
公式中体积是一样的,这个公式只是用来计算此类问题的:69%的硝酸(密度为1.42g/ml),计算硝酸的摩尔浓度的楼上的其实说的此类问题:需要配置1mol/L的硝酸100mL需要0.35mol/L的硝酸多少毫升?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回复于: 14:54:55
如果你算的是一个由固体配制好的溶液如氯化钠溶液,则V1和V2是同样的,都是溶液的体积。如果你算得是像浓硫酸那样的由液体配制成溶液则V1为前液体的体积,而V2为配成的液体的体积了。
问答用户推荐 回答数:0 回答数:0
未解决问题当前位置: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p-V坐标图中曲线所示的方向发生变..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p-V坐标图中曲线所示的方向发生变化,其中曲线BDA是以p轴、V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的一部分,则有(  )A.气体由A变到B一定是吸热的B.气体由B变为A一定是吸热的C.气体由A变到B再变到A,吸热多于放热D.气体由A变到B再变到A,放热多于吸热
题型:多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由图象可知,p-V图象的BDA是双曲线的一部分,则由A到B变化是等温变化,气体的温度不变,气体内能不变,即:△U=0;由图象可知,由A到B过程气体体积变大,气体对外做功,W<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可知:Q>0,气体要吸热,故A正确;B、由图象可知,p-V图象的BDA是双曲线的一部分,则由B到A变化是等温变化,气体的温度不变,气体内能不变,即:△U=0;由图象可知,由A到B过程气体体积变小,外界对气体做功,W>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可知:Q<0,气体要放热,故B错误;C、气体由A到B的过程要吸收热量,吸收的热量等于气体对外做的功Q=W,在B到A的过程中,气体要放出热量,放出的热量等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Q'=W',由图象可知,从A到B与从B到A过程,气体体积变化量相等,当从A到B过程,气体压强变化量大,W>W',则Q>Q',即:气体由A变到B再变到A,吸热多于放热,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p-V坐标图中曲线所示的方向发生变..”主要考查你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表述:一定质量气体的状态变化时,其压强和体积的乘积与热力学温度的比是个常数.2.表达式:这个常数C由气体的种类与气体的质量决定,或者说这个常数由物质的量决定,与其他参量无关3.适用条件:质量一定、理想气体4.与实验定律的关系:气体的三个实验定律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特例:5.两个推论:(1)密度方程:上式与气体的质量无关,即不要求质量恒定(2)道尔顿分压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分成n份(或将n份气体合为一份)时此式要求气体的质量不变,即前后总质量相同活塞类问题的解法:
&1.一般思路 (1)分析题意,确定对象:热学研究对象(一定质量的气体);力学研究对象(活塞、缸体或系统)。 (2)分析物理过程,对热学对象依据气体实验定律列方程;对力学对象依据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 (3)挖掘隐含条件,列辅助方程。 (4)联立求解,检验结果。 2.常见类型 (1)系统处于力学的平衡状态,综合利用气体实验定律和平衡方程求解。 (2)系统处于力学的非平衡状态,综合利用气体实验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求解。 (3)容器与封闭气体相互作用满足守恒定律的条件(如动量守恒、能量守恒、质量守恒等)时,可联立相应的守恒方程求解。 (4)多个相互关联的气缸分别密闭几部分气体时,可分别研究各部分气体,找出它们各自遵循的规律,列出相应的气体状态方程,再列出各部分气体压强之间及体积之问的关系式,联立求解。变质量气体问题的处理方法:气体三定律与气体的状态方程都强调“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即气体状态变化时,气体的质量不能变。用气体三定律与气体状态方程研究变质量气体问题时有多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1)口袋法:给初状态或者末状态补接一个口袋,把变化的气体用口袋收集起来,从而保证质量不变。 (2)隔离法:对变化部分和不变部分隔离.只对不变部分进行研究,从而实现被研究的气体质量不变。 (3)比较常数法:气体常数与气体质量有关,质量变化,气体常数变化;质量不变,气体常数不变。根据各个状态的已知状态参量计算出各个状态下的气体常数C,然后进行比较。 (4)利用推论法:气体的密度方程不要求质量恒定,可由此得到相应状态的密度,再结合体积等解决问题。也可利用分压定律来研究变质量气体的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四种典型的情景,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对象化变质量为定质量: ①充气问题向球、轮胎中充气是一个典型的气体变质量问题,只要选择球内原有气体和即将打入的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就可把充气过程中的气体质量变化问题转化为定质量气体的状态变化问题。 ②抽气问题从容器内抽气的过程中,容器内的气体质量不断减小,这属于变质量问题。分析时,将每次抽气过程中抽出的气体和剩余气体看成整体来作为研究对象,质量不变,抽气过程中的气体可看成是等温膨胀过程。 ③灌气问题将一个大容器里的气体分装到多个小容器中的问题也是一个典型的变质量问题。分析这类问题时,可以把大容器中的气体和多个小容器中的气体看成整体来作为研究对象,将变质量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 ④漏气问题容器漏气过程中气体的质量不断发生变化,属于变质量问题,不能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如果选容器内剩余气体为研究对象,便可使问题变成一定质量的气体状态变化,可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p-V坐标图中曲线所示的方向发生变..”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92994431629367665232874344854163832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p-V坐标图中曲线所示的方向发生变化,其中曲线BDA是以p轴、V轴为渐近线的双曲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A、由图象可知,p-V图象的BDA是双曲线的一部分,则由B到A变化是等温变化;由图象可知,由A到B过程气体温度先增后减,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p-V图象的BDA是双曲线的一部分,则由B到A变化是等温变化,气体的温度不变,气体内能不变,即:△U=0;由图象可知,由B到A过程气体体积变小,外界对气体做功,W>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可知:Q<0,气体要放热,故B正确;C、气体由A到B的过程要吸收热量,吸收的热量等于气体对外做的功Q=W,在B到A的过程中,气体要放出热量,放出的热量等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Q'=W',由图象可知,从A到B与从B到A过程,气体体积变化量相等,当从A到B过程,气体压强变化量大,W>W',则Q>Q',即:气体由A变到B再变到A,吸热多于放热,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理想气体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等容升温的容是指体积吗?在这一过程中,△v,△P,△T,△E,W,Q分别怎么变化?_百度知道
等容升温的容是指体积吗?在这一过程中,△v,△P,△T,△E,W,Q分别怎么变化?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p-V坐6标图中曲线所示的方向发生变化,其中曲线BDA是以p轴、V轴为渐近线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p-V坐6标图中曲线所示的方向发生变化,其中曲线BDA是以p轴、V轴为渐近线_作业帮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p-V坐6标图中曲线所示的方向发生变化,其中曲线BDA是以p轴、V轴为渐近线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p-V坐6标图中曲线所示的方向发生变化,其中曲线BDA是以p轴、V轴为渐近线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p-V坐6标图中曲线所示的方向发生变化,其中曲线BDA是以p轴、V轴为渐近线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p-V坐6标图中曲线所示的方向发生变化,其中曲线BDA是以p轴、V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的一部分,则 &( & &)A.气体由A经C变到B,一定是吸热的B.气体由B经D变为A,一定是吸热的C.气体由A→C→B→D→A,吸热多于放热D.气体由A→C→B→D→A,放热多于气体.答案是AC,答案说气体由A→C→B→D→A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多于外界对气体做功.这是为什么?我感觉整个过程中内能不变.温度不变呀?
AC对.分析:由题意知,ADB是一条等温线.  当气体由A经C变到B时,温度是先升高后降低(A、B两个状态温度相同),因气体的体积增大,所以是气体对外界做功(或说外界对气体做负功),这个功的绝对值等于曲线ACB下方到V轴处的“面积”.  热力学第一定律:ΔE=W+Q ,ΔE是气体内能增量,W是外界对气体做的功,Q是外界传递给气体的热量.  显然,在从A经C到B的过程中,内能增量为0,即 ΔE1=0,而 W1<0,所以 Q1>0(即气体吸热).Q1=-W1 --------A选项对  同理,气体由B经D到A的过程中,气体体积减小,所以是外界对气体做功,这个功的绝对值等于曲线BDA下方到V轴处的“面积”.  显然,在从B经D到A的过程中,内能增量为0,即 ΔE2=0,而 W2>0,所以 Q2<0(即气体放热).Q2=-W2 -------B选项错  由于W1的绝对值对应的数值比W2对应的数值大(比较“面积”),所以 Q1大于Q2的绝对值.-----------------选项C对.  从A经C到B,再由B经D到A的整个过程中,气体吸热多于放热.-----选项D错
A→C→B气体对外界做的功是ACB曲线以下的面积,B→D→A外界对气体做的功是BDA曲线以下的面积,所以C是正确的。
为什么,这个功的绝对值等于曲线ACB下方到V轴处的“面积”?是不是因为公式W=P△V?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酒桶w时候可以走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