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森的英国英语怎么写 怎么写是

英语生活--实用精选40句-新课标[特约] 本文档属于精品文档、课件类..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英语生活--实用精选40句-新课标[特约]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大学上英语课没用?
我是大一新生 师兄师姐们都说大学上英语课是浪费时间 考四级是靠老本 所以四级要越早考越好 我对这种说法很纠结
按投票排序
谁说没用的?!你知道我在大学前两年的英语必修课上写了多少份实验报告,看了多少高数大物线代吗!!又有多少个忧郁的下午,是英语课提供了时间和地点让我平静下来。大学英语课的意义,你们真的懂吗。╮(╯▽╰)╭
学英语有用,上英语课没用。大学英语课尤甚。
英语课=自习,所以我非常喜欢上英语课
高中的时候我英语在我们班排三十五(班里60多人)。大学去了一个四六级都能卡死一批人的地方,我英语在我们班前三。英语课没怎么听,感觉真的学不到什么。。。裸考四六级都过了。。以前高中准备高考听力英语老师基本是节节课给我们刷听力,而且是特别基础的那种,光听数字跟时间的说法就花了一节课。我们英语老师说:以后你们去了大学肯定会感谢我的,因为没有一个大学老师会像我讲语法讲的这么好,给你们练听力练的那么细的,我给你们打下的基础够你们大学用了。 那时候觉得她在吹牛。现在想起来。。真的谢谢她。
因为他们不会和妹子搭讪...(我出去哭会儿
大三了,在对外经贸上大学,确实是这样。自学自修自省是你想在大学出人头地的基本素质。
你四级还等着每个礼拜一节精读一节视听课的内容来帮你过?难怪都说四级难。
上课本来就没什么用,好好完成作业,自己课外拓展自学,多去问问题解决问题才学得到东西
英语课是课的一个元素,自然也没有用
四级,六级对于实际应用的帮助很少。劝你早过早好的朋友的意思是大三,大四还有其他的科要看,要考试。而且公司会把是不是通过英语四级,六级当做一个选人的标准,这不是说公司认为过了四级,六级英语就多精通,而是把这个标准当作你在大学期间生活和学习状态的一个参考。
别听学长瞎BB,喜欢对学弟这样bb的都是没好好上课的。那些没好好上课还自我感觉良好的学长们,会告诉学弟认真听课很重要么?说了不就等于打了自己的脸么?所以啊为了继续让自己感觉良好,他们就真的认为上课真的不重要了。
我是一个曾经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理由反对我受过的英语教育的人。 在初中,我不爱学习,所以喷教育体制来掩饰自己。 直到高中有一个热爱英语的老师点醒了我,学英语去了解一个国家的生活,人和文化,从此喜欢英语,这是我的幸运。 高三因为不喜欢别的学科我依然在喷教育体制,并且觉得英语老师的教法虽然正确,但是效率不高没有吸引力,依然不让我满意。这时还是由于我的幸运我遇到了俩奇葩,让我刷新了三观。第一个是我哥们,因为一款10个G大,拥有非常专业人体肌肉骨骼建模的游戏而爱上了外科学,非常疯狂的在高三放下了课本一整天抱着人体结构词典看来看去。他告诉我高中生物课本虽然老,但是内容精良。第二个是我曾经的女神,中国古文学爱好者,汉服控,古风音乐控,山海经小专家。她说,从高中语文课本延伸出去可以对中国各时代的文学状态有个基本的认识。这两个人还有我都曾经是,可能现在还是在装逼,但是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吧,在了解了一个圈子的精彩后我们对于领着我们进来这个圈子的人们,书们就是恨不起来,就只是觉得很感谢他们它们。现在到了大一,四级刚刚裸考完我不觉得我有问题,上英语课有时候我也玩手机,但是老师说Could anybody translate this sentence,没人回答,然后我就缓解气氛,讲我自己现造的句子,老师就会笑Yes, this is great,your idea is ALSO a good one然后我跟老师很贱地呵呵对笑一下继续玩手机。。。。可是我不觉得老师讲的没价值,它对不懂的人就是有价值,美式英语的思维逻辑灌多少句才能get,一个简单的hello听多少遍才能说得随意。觉得大学英语无用的有多少会自己苦学英语呢?逼你上路的人不一定知道正确的方向,但他们知道,你得在路上。
人家说的没错。我考四六级都没带耳机,压线飘过。后来带了耳机反而没过。。。
首先,如果你不是英语专业或者相关的语言专业的学生话,那么就不要听英语课了,去自学大学时间是你学习英语的最佳时间,但是,别做太多无谓的事情,例如去什么英语角,开字幕看美剧,跑去跟老外聊那一两句...一点用没有请以考试为目标例如四六级,BEC,托福雅思,GRE你不出国就别考了英语学习取决于你在大学每一天持续的努力而不是那几个大学英语老师没用的课。另外,如果你是英语专业的话,请忽略我的话
学什么有没有用在于你自己,你要干什么,不在于别人说什么。
从学知识的角度尔言,是没什么用。因为大学的英语课交不了你什么东西,不过……不赞同彻底没用,你想认识妹子什么的,英语课是很好的场景。
说的好像你认真听讲了一样。
大学英语课没用,是因为大学英语课的教授方式没用如果小时候我们学习英语,更多的是要建构起一个基础的英语框架,比方说基本的句子结构,行文逻辑,单词储备等等。而且学习英语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为了通过高考(的确如此,很多人一生中都难得讲一句英语)。因此,我们会发现大学前的英语教育有非常强的应试性。无论是辅导书的所谓各类题型专门练习,还是老师上课的专类突破,皆是如此。而上了大学以后,英语学习除了一个不要求一次性通过的四级与六级以外,更多是一种能力,是让你听懂美剧生肉的能力,让你与老外自由交流的能力,让你接触外面世界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从层主我个人大学英语教育的经历来看,大学的英语课实际上是很失败的,因为无论是从时间上(一周1-2节),内容上(固定的课本内容,规划好的单词,句子,知识点),都无法胜任培养英语能力这一要求。而由于每个人对于英语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就连看不一样的美剧都要求不一样的单词储备啊~),事实上,大学英语课也无法在这方面起到太多的作用。综上所述,大学英语课的确是用处不大的,它徒劳的想提醒大家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却发现用不到英语不想学英语的人不会有收获,而有追求的人却又几乎学不到什么知识。
作为一个上过各种大学英语课的孩子来聊几句吧。大学英语课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差,很多人其实不仅仅是觉得上英语课没用,也觉得上什么课都没用,全靠自学,但是如果你从主观上一开始就对其否认,那么在执行上可想而知。 就现在国内的师资水平来看,能在大学任教基本上起码也要有重点高校的硕士学位,而能教英语的起码也得是文学硕士,通常是受过英语专业系统的教育与训练的,运气好的话你还可能遇到一位有过出国访学经历的老师(本人大学期间的很多英语老师有过出国访学经历),这个群体自身对英语的学习有着丰富的经历,他们通常会知道中国人学习英语的问题出在哪里,讲课时即使无意也会渗透出很多东西,我最佩服的就是这种老师,他们竟然可以听懂国内各种版本的英语!!!让我着实惊叹不已。不管是语法还是发音上的错误,在他们听的时候都会进行脑补纠错,这么强大的语言信息处理能力也是醉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老师有什么用呢?对你有什么好处呢?这就要看你有没有一颗学习的心了,老师是一种资源,你用或不用,他都在那里,大学老师对你有用的,不是语法,也不是词汇,而是标准的发音和比较地道的表达,这点也是需要和老师有所互动的,借助这个机会多说多练,当然前提是你希望学到东西。举个例子,我大一的英语老师会给我们讲一些发音和俚语,以及一些英美文化等,会告诉我们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的一些细微区别,会讲英国人喜欢用什么词美国人喜欢用什么词,还有等等吧,不怎么具体记得了都。有人可能说我怎么没有遇到这种老师啊,老师上课叨逼叨的讲题好无聊啊。当然这种纯粹为了考四六级而开的课确实存在,遇到这种老师也是很无奈,但这毕竟是少数情况。(我觉得是这样的,不同学校可能情况不一样)这里有一个师资分配的问题,大部分高校的公共英语课程,也就是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应该是由外国语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部(系)承担的,但是不要忘了外国语学院里还有一个英语系,那里的老师一般是高手,他们是教英语专业的,对于听说读写翻译都有一套系统专业的教学方法,如果想学好英语或者对英语感兴趣,可以去蹭课,也许那里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高等教育吧(单指英语方面),去听听他们的课你就知道大学的英语课是不是真的没用了,这些课往往都是很实用的。当然也不是说大学英语教学部里老师不好,只是教学工作侧重点不一样,这个从教育部的教学计划上就不一样,也是没办法。最后谈一点,四六级。对于有些学校对大一新生限制考四六级的政策真是深(sang)得(xin)民(bing)心(kuang)啊。考过四六级的同学应该有所体会,这东西突击真是没多大用,也就顶多背几个作文模板,至于其他的也不是会单词就一定有用的,尤其是听力,考的真是一个水平啊,本质上讲就是考你的底子,但是你靠高中的底子应该是不够用的,当然也是对大多数人而言(我大中华奇人数不胜数,条件好的英语早就在上大学前很牛逼了),这个底子上了大学之后还是要不断巩固不断提高的,英语课就是一条断断续续的线索,给你一个机会平时多少用一点英语,不然这东西时间长了不用真的会退化的。当然你要是仅为了期末考试就只突击多数情况也是会过的,如果基于此情况讨论上英语课的必要性这件事本身就没有必要性。最后的最后,等你就业或者保研的时候,你会体会到有一个高分的六级证书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能有一个好的口语你又会在求职应聘时甩掉多少人,而这一切,靠的都是平时的积累。
有兴趣有毅力的人自学都很有用,混日子没动力的拿枪顶着让他学都没效果。自学当然是最基本的,可是老师的作用就是提醒你有没有学跑偏了。另外上课和老师小伙伴交流也是实战的大好机会。本人当初就特别享受自己每周口语课上口语都比上个星期好一点的成就感。
因为学了没有→用,所以说没用。比如那些说专业课没用:是因为毕业之后没有用,还有一些因为怕累最后放弃所学专业还有一部分人嚷嚷着:“读大学没用,学的专业没用。” 然后报纸新闻也跟着瞎起哄。最后大家觉得学什么都没用了。有空看看乔布斯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间有一段我特别喜欢第一个故事:“关于如何把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串连起来。”有兴趣自己百度搜下去看吧。最后唠叨一句::小时候苦笑都不打折。英语好给你带来了什么?
按时间排序
工作时候被分到一个海外项目很多的所 曾经是英语老师 现在兼职翻译有些外快 虽然没出过国但是可以跟外国人没有障碍的交流 最主要的是…看生肉的时候不麻爪…
好处就是在国外遭遇不公平随时可以跟人吵架,产生极大的满足感。我属于极度不喜吵架的人,但在国外受到歧视时真是没办法忍,一次在迪拜商务出行在一家新开的万豪酒店check in,不在旅游景点区,估计那前台很少见到中国人,我观察他对前面好几个当地人都毕恭毕敬,轮到我时敌意非常大,直接找茬说我英语说的慢,没法交流,拒不办理,让我找别人去。我说我要投诉,他还顶回我,说投诉室在那里那里巴拉巴拉的,慢走不送等等等等的话。平生第一次遇到五星级酒店如此的服务态度,加上受了老板几天气,我肺都气炸了,我说我们有好多的沟通方式,可以写可以说,为什么不给我办?难道你连字都不会写?那公司请你做什么?然后我把几天以来住的阿特兰蒂斯酒店阿玛尼酒店订单拍到他桌面看,我说我跟他们酒店沟通没有任何问题!为什么就只有你有问题?然后他们的领班闻声过来,问怎么了?我故意看着那男的前台说,没什么,我相信XX 先生会处理得很好的!如果需要你的帮助我会马上通知你的。当时那前台应该给我吓到了,一口气说不停加上脸上的狠劲最后乖乖的给我办了。最后我余气未消,特意又绕到跟前说XX 先生,需要登记访客吗?我有好多朋友要过来看我,他只好又给我办了。
随时可以捡起来继续做的兼职。已经不教书很多年了,仍不断有人联系想跟着学雅思。
帮各种公关公司接待过一次外国客户以后 从此就是他们活动的常客…在ompi china的coffee break的时候 我交流比较通畅 两个日本老头特别喜欢我 拉着我自拍了很久=_=帮Siemens很多次忙了 有一场展会上他们CEO来了 以蹩脚德语开场再用英文交流 扯了几句…接触外模机会非常多 比如杰尼亚时装周啊什么的 交流没问题马上就混熟了 男模腹肌随便摸…有次帮雅诗兰黛的外模沟通 结果雅诗兰黛很高兴送了我一堆护肤品…origins也送过展会上帮厂商做翻译 世界各地的英文也算听过了 能稍微应付下不至于完全听不懂 如印度 埃及 法国……说个dying我能听出来是drying通常一个展览最后一天 老板会拉着我去发达国家展区观摩交流 我能接触到很多平时接触不到的行业 比如 纺织 机械 电子 眼镜…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些公司高层让我毕业了去他们公司 不知道他们是说着玩儿的还是说着玩儿的好处就诸如此类啦总之就是能多接触到一些行业和人物吧…我英文其实也就一般 大概是我比较讨喜=_=
移民的初动力。
电话订机票,中文服务打不进去,直接打英文,又快又好
每次老师要抢外教课就找我去说……这算吗……
同楼一个姐姐,高中某个暑假给一对美国大学教师夫妇做了一个月导游,托福580(当时满分应该650?)去该大学读书了。
轻松阅读Python代码
1,让世界扩大了好几倍2,看得出哪些号称英语好的人英语其实一般般3,变得对“英语水平”看得很淡,并对仅因为英语不错就自命不凡的人表示无法理解
外语专业。首先看本专业英文书籍和英文网站没多少压力(导师给的书单只有很少很少中文书),专业词汇不会就查字典。其次就是视频没有中文字幕,英文字幕也可以,实在没有字幕,比如音频、广播,只要不是专业性特别强、口音太重也基本没问题。对话,只要不是专业性很强、口音特重也是基本没问题。
刚到意大利的时候意大利语完全不会,爸妈的意大利语也不会,出门只能靠我的初二英语水平但庆幸的意大利人的英语水平也不太好于是就这样用瞥脚的英语在意大利生活了好一段时间,期间也是在学习意大利语。
White pussy
让我融入美国社会啊,不会像很多留学生一出国接触自由空气就变异成蠢五毛了。 本答案为 所用小号,大号回答问题数已被知乎限制。
不同等级的服务,中文太复杂,有一系列拒绝忽悠的措辞。英文当然也有,但是用得好的人比较少。。。
在国内订国际连锁酒店,若是到了现场凭自己的酒店会员卡要求升级房间,很可能看都不看你一眼。下次学聪明了,check in 之前,打酒店电话用一口流利美式英语要求升级房间,立马升级,要求样样满足,语气态度好的像条狗,中国人何苦为难中国人呢? 这点上千万别向香港看齐:一听到英语自己的膝盖就不争气的软了。有意思的问题。&br&说点我的了解。&br&即使法语一度享有国际语言的地位,我想它还是不能与今日的英语相比。因为法语的主要影响力在欧洲,而英语是全球性的。&br&&br&在文艺复兴之前,一些法国作家认为法语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语言,文人和官方普遍使用的是拉丁语,后来也模仿意大利语。法语地位在法国的上升,跟文艺复兴时代的作家诗人的创作、跟加尔文的宗教和圣经翻译、跟王国政府有意识的推动有关。&br&法语真正的国际化,可能应追溯到三十年战争()结束后的威斯特法利亚和谈。虽然条约仍然是以拉丁语草拟,但各种通信、联络乃至使节们的招待会,都在广泛使用法语。这是法国在欧洲霸权地位的反映。&br&威斯特法利亚和约之后,法语被广泛视为欧洲的交谈语言。一个很有意义的象征是,教宗也开始将拉丁语和意大利语的地位让与法语。路易十四的历次战争后缔结的和约,从尼曼根、里斯维克到乌德勒支条约,最终确定了法语为欧洲的外交语言的地位。&br&可能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17世纪后期的法国宫廷是全欧洲贵族君主们羡慕的榜样,那里的礼仪做派到处被模仿,在社交场上说一口法语是文明人的身份象征。处于欧洲文明边缘的俄国人,学习法语自然是很正常的事。&br&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路易十四的对外战争、驱逐胡格诺派(散布到各新教国家)既推动了法语的国际化,也损害了王权本身。很多政论小册子是用法语撰写、在英国荷兰等地印制,在欧洲广泛传播并输入法国,以攻击法王的政策。&br&&br&法语的地位自然是法国国际地位的象征,但是,一些法国学者也论证说,法语具有其他语言无可比拟的明晰性(clarté fran?aise),是理性的最佳表达工具,既然理性是普遍性的,因而法语也具有普遍性(universalité fran?aise)。1784年,Rivarol写过一篇《论法语的普遍性》的征文,在柏林科学院得过奖。文章鼓吹的就是这种明晰性因而具有普遍性的论点,故法语优越于其他语言。文艺理论家丹纳对法语的特点也持类似的看法,但他对法语的这种明晰与理性化的追求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认为这是导致法国国祚不昌的思想根源之一。&br&无论他们观点如何,事实是,在18世纪,法语是文人共和国(Repblic of letters)的通用语言。法国的作家在很多欧洲王室的宫廷成为座上宾。&br&&br&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和会上,著名语言学家梅叶(Antoine Meillet)痛苦的发现,法语已经失去了它作为“通用文明语言”的地位。当时英美代表团的代表法语说的不好,而法国代表团代表的英语却很流利(与今天很多人的成见相反),而且条约文本同时以英语和法语两种语言草拟。梅叶对这个现象进行了一番解释,他认为,19世纪民族主义的兴起是根本性的原因。在法国大革命时代,法语曾是构建民族认同的工具,但后来其他欧洲民族也以语言为工具塑造民族意识,最明显的是在德意志。因此,法语从欧洲通用语言成为民族语言,是很正常的事。从语言的角度看,欧洲的统一性,在18世纪强于19世纪。&br&&br&在普法战争之前,丹纳的朋友普雷沃斯特-帕拉多尔已经清楚地指出法国国际地位的衰落,以及法语的衰落。他预见到了普鲁士的崛起,但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英国人已经将英语推广到全球,未来属于盎格鲁-撒克逊人,英语作为世界语言的地位已经是决定了的事实。帕拉多尔说,法国和法语的衰落,根源在于人口的减少,法国的未来在于将数千万人移居到地中海沿岸。&br&&br&人们总是说法国人为自己的语言而感到骄傲,也许很多法国人的确如此。但批评法语、批评法国人的语言骄傲感的法语作者,亦大有人在。除了丹纳,另一个有名的例子是斯塔尔夫人。&br&&br&可参阅&em&Lieux de Memoire&/em&中的论文:&Le génie de la langue fran?aise&; 以及 Keisuke Kasuya: &Discourses of linguistic dominance: A Historical Consideration of French Language Ideology&, in &em&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em&, Vol. 47 (2001), pp. 235-251.
有意思的问题。说点我的了解。即使法语一度享有国际语言的地位,我想它还是不能与今日的英语相比。因为法语的主要影响力在欧洲,而英语是全球性的。在文艺复兴之前,一些法国作家认为法语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语言,文人和官方普遍使用的是拉丁语,后来也模仿意…
来自子话题:
&br&&br&我知道的网站 for freelancers & employers/contractors(不仅限于翻译projects):
&br& 1)Guru:&a href=&/pro/index.aspx&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pro/index.aspx&/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 2)Elance: &a hre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3)oDesk:&a hre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 在其中搜索翻译方面的jobs/projects即可。
&br&&br&以上都是外国的网站,结算多为美元等外币,需要有visa/master的信用卡或paypal账户。
&br& 我自己虽然很早就有注册,但是迄今为止还一次都没有真正用过。(其中主要的项目类型跟我个人的职业规划不太一致也是一大原因。)
&br& 所以很抱歉这方面无法提供更具体的信息。
&br&&br&此外,国内的东西网与译言网也有若干有偿翻译项目,稿酬水平还是不错的。
&br& 具体需视语种,接洽相关负责人。
&br& 日文的话可以直接找我=w=
&br&&br&然后我去年负责的一个公益电子杂志项目也需要译者,英日法德俄西均可。
&br& 不过基于内容及读者定位,对翻译要求较高(最好有学术背景),而稿酬会比东西/译言的略低。
&br& 有兴趣的话可以私信我详谈。
&br&&br& 其实个人迄今为止所经手的SOHO翻译工作,绝大部分有赖于朋友和曾/现合作伙伴的热心推荐与引介,外加个别的机缘巧合。
&br& 虽然他们未必能看到这里,还是要在此真诚地感谢一下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与肯定m(,,)m
邪妖。 我知道的网站 for freelancers & employers/contractors(不仅限于翻译projects): 1)Guru: 2)Elance:
3)oDesk: 在其中搜索翻译方面的jobs/projects即可。 以上都是外国的网站…
来自子话题:
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hentai。。。&br&&br&啊 请折叠
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hentai。。。啊 请折叠
拿衣服,business intelligence你给我翻译翻译,智能?智慧?情报?信息?怎么翻译都说不通,踏踏实实用英语吧。不是强行装b,多少舶来品还非得逐字翻译?&br&tax deduction,tax credit 税收抵扣?税收减免?你说说区别?&br&很多虚拟的概念中文都没有对应,不想看英文就别参加讨论了,别搞得别人用点常用词还得提心吊胆的。&br&要我说现在风气实在有问题,矫枉过正了。用英语装逼固然不好,但是偶尔用用英语也没有死的罪过儿啊,别老口诛笔伐的。
拿衣服,business intelligence你给我翻译翻译,智能?智慧?情报?信息?怎么翻译都说不通,踏踏实实用英语吧。不是强行装b,多少舶来品还非得逐字翻译?tax deduction,tax credit 税收抵扣?税收减免?你说说区别?很多虚拟的概念中文都没有对应,不想看…
&p&更新&/p&&p&注意,柯林斯英英学习词典目前有两个版本,一个是New Edition,只有三星词频,另一个是Concise
Edition,有五星词频,需要买的同学需要注意一下&/p&&p&&b&New Edition &/b&&/p&&p&&img src=&/ffd8871c04ffc9cda7ca5c9a7662001d_b.jpg& data-rawwidth=&280& data-rawheight=&43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0&&&b&Concise Edition&/b&&/p&&img src=&/d116e3f817a6ef17f8ffd37bd528bdbc_b.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3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br&&p&------------------------------------------------------------------&/p&&p&谢邀。&/p&&p&关于一词多义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楼上 &a data-hash=&aa212adfe9265dca212d& href=&/people/aa212adfe9265dca212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Matrix Frank& data-tip=&p$b$aa212adfe9265dca212d&&@Matrix Frank&/a& 的答案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在这里我想说一下怎样解决一词多义这个问题。 &/p&&br&&p&一个事实是:&b&越是简单的单词,越容易出现一词多义的现象&/b&。比如说一个最简单的”run”在朗文英英词典中的解释就有60多条,比如说题主提到的champion, 这些都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小词”,而使用频率较低的“大词”(比如说大部分GRE词汇)出现一词多义的情况也会少得多。所以,解决一词多义的重点是解决常用词的一词多义问题。&/p&&br&&p&大部分人的困惑是:对于GRE词汇这类难词,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外刊原版书来积累。但是,对于像”run”,”make”,”go” 这类小词,每个单词释义和用法都非常多,通过阅读来解决显然效率不高。那么,有没有什么解决方案?&br&&/p&&br&&p&我的回答是:&b&背词典&/b&。&br&&/p&&br&&p&这个答案简单而粗暴。但在背词典之前我们要先解决两个问题:&/p&&p&&b&1. 需要背的常用词有多少,怎样把这些常用词找出来?&/b&&/p&&p&&b&2. 怎么背?&/b&&/p&&p&解决这两个问题之前我想先介绍一本英英词典:柯林斯英语学习词典(见下图)。&/p&&img src=&/acaa25eab8f290b7f338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acaa25eab8f290b7f338_r.jpg&&&br&&br&对于初学者来说,它可能是最适合入门的一本英英词典。词典最大的特色有两个,一个是英文释义采用整句释义,一个是五星词频。&br&&b&什么是整句释义呢?就是结合语境用整个完整的句子来解释单词。比如” habitual” 这个词,词典是这样解释的:&/b&&br&A habitual action, state, or way of behaving is one that someone usually does or has, especially one that is considered to be typical or characteristic of them.&br&我们通过这个解释马上可以学到habitual是用来形容action, state, way of behaving的,这便是这个词的使用范围。再如,hail的释义为:&br&If a person, event, or achievement is hailed as important or successful, they are praised publicly.&br&这里不仅告诉我们hail的对象一般是person, event 或 achievement, 还说明hail经常用于被动结构,而且与as连用。这种解释形式对于加深学习者对单词的理解和使用是非常有效的。&br&&br&&b&另一个重点是下面的五星词频:柯林斯词典有一个高达2.5亿的语料库,从语料库中筛选出了最常用的14600词用五星标注。其中五星(最常用词,以下逐级次之)680词,四星1040词(累计1720词),三星1580词(累计3300词),二星3200词(累计6500词),一星8100词(累计14600词)。根据语料库的统计结果,掌握五级四级的前1720詞,就可以读通英語资料的75%,掌握五、四、三、二級的6500詞,就可以读通英語资料的90%,掌握这14600詞,就可以读懂任何英語资料的95%,即从理论上说,任何一篇100词的文章里大概只有5个词不认识。&/b&&br&&img src=&/71d5ebcc849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71d5ebcc849_r.jpg&&&img src=&/4038aeed51a1bf5888edc75a0732ea5f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4038aeed51a1bf5888edc75a0732ea5f_r.jpg&&&br&也就是说,柯林斯词典其实已经帮我们把最容易出现一词多义的词汇都标记出来了。我之前做过粗略统计,大部分一词多义的单词都出现在柯林斯里面的二三四五星词汇(加起来一共有6500个,一星的8100词中出现一词多义的现象相对较少),所以我们可以重点解决这6500词的一词多义问题。&br&&br&怎么解决?&br&明确了要解决的单词范围之后,接下来我们要看看怎么记住这些单词的多释义了。有一个比较笨的办法:你可以抱着柯林斯词典像读小说一样,专门去读标注了星星的词条,碰到新的用法就把它记起来。慢慢地你也可以把这些词的多义现象掌握得差不多了。比如说 “impossible “这个词,你知道它有表示”不可能“的意思,但 “He is an impossible person.” 这句话怎么理解?他是个不可能的人?显然不是,柯林斯词典里对此的解释是:If you describe someone as &b&impossible&/b&, you are annoyed that their bad behaviour or strong views make them difficult to deal with. 咦,这个用法之前没见过,赶紧找个本子记起来。&br&&img src=&/b795cd2569cff414d8cc51_b.jpg& data-rawwidth=&840& data-rawheight=&1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0& data-original=&/b795cd2569cff414d8cc51_r.jpg&&作为工科生加工具党,我的做法是:记例句,多词典查询。上面提到的柯林斯五星一共有14600词,网上已经有人丧心病狂地把它们全部整理成电子版出来了,下面会放链接。我是在电脑端用Mdict联合多词典查询,碰到新的释义,会这样整理出来(比如说impossible):&br&&img src=&/ec6c54cd00c310d53040dcd54f1aeda6_b.jpg& data-rawwidth=&1151& data-rawheight=&7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1& data-original=&/ec6c54cd00c310d53040dcd54f1aeda6_r.jpg&&&br&&b&impossible:&/b&&br&&b& (1)&/b&&b&describes a person who behaves very badly or i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deal with &/b&&br&例句:&br&1.I had to leave the job because my boss was impossible. &br&2.My niece is impossible when she's tired - you can't do anything to please her. &br&&b&(2) a situation that is impossible is one that you cannot deal with: &/b&&br&例句:&br&1.Helen’s refusal to cooperate put me in an impossible position.&br&2.His attitude is making life impossible for the rest of the team.&br&…&br&其他的单词也按这个思路把例句整理成文档出来,你可以把文档打印出来,或者放在手机中,随时复习。可以给自己制订个计划,比如这个月专门整理五星词汇,接下来两个月是四星词汇…一直到一星词汇,等你把这14600个词汇整理完,你对单词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肯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br&&br&柯林斯一到五星词汇下载链接: &a href=&/s/1eQq3sxs&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1eQq3sx&/span&&span class=&invisible&&s&/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密码: se63&br&关于词典的选择与介绍可以参考这个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市面上的英语词典那么多,选择哪一本最适合自己? - 魏剑峰的回答&/a&
更新注意,柯林斯英英学习词典目前有两个版本,一个是New Edition,只有三星词频,另一个是Concise Edition,有五星词频,需要买的同学需要注意一下New Edition Concise Edition----------------------------------------------------------------…
来自子话题:
教父,不管电影还是小说原著,都值得反复看
教父,不管电影还是小说原著,都值得反复看
来自子话题:
好巧呢。我当年也是大三开始自学的雅思&br&先说一战雅思成绩,听力8,阅读8.5,口语5.5,写作5.5,总分7&br&请不要嘲笑我的口语和写作。&br&&br&我的复习过程大致如下&br&&br&1. 狂背单词。随便找一本所谓的雅思单词书,一般大概会有6000个单词左右,每天200个单词,一个月就能背下来。别忘了每天背200个单词的同时还要复习旧单词哦&br&&br&我当时用了云词3(云词4太复杂了……),辅助记忆,题主随便选一个现在流行的背单词软件或网站就行&br&&br&只需要看英文记中文就好,不用回忆的百分之百正确,有个大概印象就好&br&&br&这个时候应该算是最痛苦的时候吧,任务量最大的时候大概每天将近2000个旧单词要复习,200个新单词要背,不过这种任务量只维持了一个星期左右&br&&br&2.剑桥雅思5-8.&br&&br&每天两篇阅读。做阅读的唯一技巧就是先读题目再读文章。其他技巧都是扯淡&br&每篇阅读做完,要把文章仔仔细细再看一遍,每一句话都要弄懂意思,所有新单词都加到之前用的背单词软件中。阅读速度慢慢就会提升上去的&br&&br&每天两篇听力。有些同学喜欢听写,我个人觉得太花时间。不过就算不听写,也要仔细听听力材料,要保证每一个单词都听得懂,听得到。一句话听不懂,反复听5,6遍,如果还听不懂才能看文本。&br&&br&听了一段时间之后,基本能做到一篇听力虽然不是每一句话都能一边就听懂,但是能够有较高的答题正确率的时候,就可以试着把听力的播放速度调快。nv player 算是比较出名的调速软件,或者 potplayer 也可以啦。 iphone 和 android 上也都有这类软件。先到 1.2倍,然后1.5倍就行。我试过几次 1.8倍,在这个速度下,能不能听懂,基本靠运气……(我指的是我当年的水平)&br&&br&听起来每天两篇听力,两篇阅读不多。但是其实还是蛮花时间的,一来还要复习以前的旧单词,二来每句话都弄懂也不容易,特别是在初期&br&&br&3. 5-8 都做完后&br&&br&我记得我当年买了一本什么雅思阅读真经,作者是新航道还是啥公司的老师,说是去考雅思,然后把阅读题背下来。一本书也就8篇左右阅读,我只做了一半。结果第一次考雅思还真就碰到了原篇文章……(不过后面的题目只有一半一样……)&br&&br&题主看自己喜好,随便买本啥阅读类书吧。反正这种东西都大同小异&br&&br&听力的话,BBC,VOA,NPR 什么的随便啦。&br&&br&4. 我一战雅思的时候完全没有准备写作和口语,只在考前一个星期看了看雅思的口语预测,然后根据预测背了些东西。5.5的分数我觉得还是符合我的水平的&br&&br&二战雅思成绩,总分还是7,只不过听力和写作各上升了1分,阅读和听力各下降了1分……不过达到学校对于各科分数的要求了……&br&&br&鉴于一战雅思的经验。我开始重点准备写作和口语。但是我属于害羞的人,不好意思和外国人搭讪,本专业(对外汉语)又没有外教,所以没有啥机会练习口语。&br&&br&我在整个准备雅思期间,完全没和别人说过一句英语,没写过一篇英语文章……所以6.5分也是很符合我当初的水平的……&br&&br&那么我是靠什么把写作和口语各提高了一分呢?(相应的阅读和听力由于没有太多时间练习,也就各下降了一份)&br&&br&背!&br&&br&我背了大概40来篇文章,另外还加上买来的两三本雅思口语写作书中的所有词组(楼主自己随便选吧,还是那句话,这些书都大同小异)。&br&考前一两个星期根据预测准备了下口语&br&&br&两次备战雅思一共加起来用了7,8个月吧。中间还包括一战结束后一段时间的放纵期。考虑到我在准备雅思前的英文水平(高中英语长期徘徊在及格线,也是猛背一段时间单词后才提高到100分以上,两年大学又全部忘光了……)。这样的成绩,我已经很满足了……&br&&br&10月27日修改:&br&最后分享一个背诵文章的小技巧——看着中文译文回忆英文原文。&br&&br&因为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顺序没有意义,所以这样看着译文背原文就不用记句子间的顺序,可以减轻一点压力
好巧呢。我当年也是大三开始自学的雅思先说一战雅思成绩,听力8,阅读8.5,口语5.5,写作5.5,总分7请不要嘲笑我的口语和写作。我的复习过程大致如下1. 狂背单词。随便找一本所谓的雅思单词书,一般大概会有6000个单词左右,每天200个单词,一个月就能背下…
来自子话题:
英专老师过来怒答一发。&br&本人本科在前师范大学现综合大学211英语专业(文科高考录取线超重本线30左右),硕士在财经·外语大学英语学院(文科高考录取线超重本60左右),硕士毕业后先在某外国语学院任教(二本较差),现在政法院校的外语系任教(二本较好),国内的主流的非主流的外语系算是都混过了。但呆了四所高校的英专之后我惊奇的发现,这几所学校的教学质量竟然差别不大!甚至在这四所学校之中,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外国语学院对教师讲课的要求是最高的!&br&所以我想首先破除一个观念,读英语专业一定要上名校吗?是不是只有北外上外或者八大外院才能给你最好的英语教学?答案在我看来,真的不是。&b&当然名校确实能给你除英语之外的更多机会,比如实习和海外交换,但非名校英语专业学生较之其它文科专业,逆袭机会是相对更多的&/b&。&br&好了,鸡汤结束,下面认真提建议。&br&———————————————————————————————————————————&br&那到底该怎么读英语专业呢,&b&第一条建议就是认真上课,尤其是综英课&/b&,也叫精读课。如果你的同学里有人中学就读于外国语学校或者外语实验班,那这门课的学习质量几乎就是你能否追上他们的关键。要上好综英课其实也很简单,认真预习,老师布置的Presentation认真准备,课上的讨论认真参与,课下的Assignment认真完成,万事就怕认真二字。综英课一般会上四个学期,这是为你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也为专四做准备。&br&不只综英课,阅读课听力课口语课语音课都要高度重视,英语专业有个好处就是专业课都是小班上课,一般25个人左右,能保证和老师的交流,所以自己在学习上一定要主动一些。&br&&b&在这儿强调一下Presentation的重要性&/b&,英语专业是出了名的“没专业”,特别是在这个幼儿园小朋友口语都越发流利的时代,英专学生如何提升口语及综合竞争力,Presentation无疑是重要途径。有的学校会在大三大四开设Public Speaking课程,可以选修,如果没有的话自己上网找一些公开课来看一下。做Presentation之前要列好提纲,做好彩排,做完之后请老师给你一些feedback,这个过程你的策划能力,演说能力和做PPT的技巧都会得到很大提升。Presentation做得好,以后不管做老师还是去外企都有优势。&br&很多大学特别是综合性大学的英语专业大一开课是比较少的,优秀的学生退步或者差一些的学生逆袭基本也都是从此开始,所以加强自我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建&b&议给自己设立分阶段的目标,把提升词汇量和扩大阅读细化成每天和每周的目标。&/b&&br&&b&英语专业跟其它专业不同的一点在于,比较难像金融会计法律那样在上课之后带来知识框架丰富的满足感,语言能力的提升是天长日久积累的过程,所以一定不要心急。&/b&个人不建议大一大二参加太多考试,除专四之外,托业托福GRE等考试可以在大三完成。&br&这个时代网络带来了海量资源,学什么都比从前更容易了,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比从前更有一种意识,就是不仅学习语言本身,更要会用英语学习各种知识。现在很多大学图书馆里都有一些原版教材,也可以利用coursera获取一些在线课程,特别是社会科学类的课程,政治哲学历史最好都有所涉猎。&b&这个时代英专学生其实是比较弱势的,不想以后只做语言工具就在个人深度上下功夫吧。&/b&&br&建议大一暑假可以读二专或辅修,很多学校的二专都有金融会计法律新闻等专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大一通常没有明确的职业方向,不妨多一些尝试,在未来的求职过程中,双学位绝对不会减分。&br&暑假学英语的同时多想想怎么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开始学二外,二外一旦开始学习就不要中断,就算一直用不上也要坚持学习。&br&&br&附上复旦大学英文系老师文冤阁大学士的一篇文章&br&&a href=&/not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英文系怎么办?&i class=&icon-external&&&/i&&/a&
英专老师过来怒答一发。本人本科在前师范大学现综合大学211英语专业(文科高考录取线超重本线30左右),硕士在财经·外语大学英语学院(文科高考录取线超重本60左右),硕士毕业后先在某外国语学院任教(二本较差),现在政法院校的外语系任教(二本较好)…
&p&其实吧,背那么多词没什么用的,你张口说话的时候,能用上的才是你的……&/p&&p&能认识的单词,也就是点头之交。&/p&&br&&img src=&/bb3d9adbe2a6b_b.jpg& data-rawwidth=&639& data-rawheight=&3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9& data-original=&/bb3d9adbe2a6b_r.jpg&&&br&&br&&p&我提出词汇学习的两个场景,任务驱动与自由生长,请参考以下文字,节选自我的文章&a href=&/vocabular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007]任务驱动,自由生长——谈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几个问题&i class=&icon-external&&&/i&&/a&&/p&&br&&br&&br&&p&我们把词汇学习的问题化为归一个目标:即认识足够多的单词,以保证在阅读或者其他被动接收场景时不产生偏差;掌握足够多的单词,以便在表达时自由或者相对自由地进行阐述。&/p&&br&&p&我们在学习中需要做的都将围绕这个目标开展,下面以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主线展开。&/p&&br&&p&&strong&1.&/strong&&strong&了解自己目前的词汇情况,评估需要采取的学习策略,是词汇学习的一个基本点。&/strong&&/p&&br&&p&在开始词汇学习前,先测一下大概的词汇量。目前许多网站提供词汇量测量的功能,可以通过测试大致了解自己的词汇情况,也作为衡量自己进步程度的基准点。目前测试多数采用抽样估算的方法,虽然结果未必完全准确,但是能反应出相对的词汇量情况。推荐两个可以用于测试的网站:&a hre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est Your Vocabulary&i class=&icon-external&&&/i&&/a&和&a href=&/vocabtes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5分钟,评估你的词汇量&i class=&icon-external&&&/i&&/a&。还有若干年前一款叫做词汇大爆炸的软件。点击查看原文通过测试词汇量,文章题图是一个测试结示例。&/p&&br&&p&&strong&2.&/strong&&strong&根据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策略与方法。&/strong&&/p&&br&&p&我把学习词汇的动机分类至有两个场景:任务驱动型与自由生长型。两个分类不是完全对立,更像两极。&/p&&p&任务驱动型一般以考试为驱动,针对此项考试所要求的词汇量进行训练学习。任务型策略一般是“底线思维”,即保证词汇不成为备考的软肋。任务驱动型一般机动性强,可通过高强度训练达成“立竿见影”的效果,短期记忆效果明显。回到类比的例子,这就像你给一个年级的学生做辅导员,你必须快速的认识每一个人并叫出名字,很快的拿出照片对照浏览就是任务驱动型的方法。&/p&&p&自由生长型一般以兴趣驱动词汇学习,属于稳扎稳打的风格,或者慢工出细活。自由生长型通过在各种场景下将相对重要的词汇纳入学习范围,扩大词汇量。一般职业性的考试例如人事部二级,以及以强调积累性的职业例如翻译口译,适用此场景。回到类比的例子,这就像你给每一个学生做访谈,了解他们的情况,这样下来基本上很难忘记。&/p&&p&任务驱动型走的是短线,自由生长型走的是长线。但是两者不是泾渭分明,相反是相互交融的,根据学习者的词汇量水平、学习者的性格选择搭配,通过打好一套组合拳,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p&&p&&strong&3. &/strong&&strong&任务驱动型的学习策略需要注意为词汇构建语境场景&/strong&&/p&&br&&p&&strong&4. &/strong&&strong&自由生长型的学习策略需要注意词汇的难度与梯度&/strong&&br&&/p&&br&&p&&strong&3和4的细节移步阅读吧。&/strong&&/p&&p&&strong&&a href=&/vocabular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007]任务驱动,自由生长——谈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几个问题&i class=&icon-external&&&/i&&/a&&br&&/strong&&/p&&br&&p&补刀结束。&/p&
其实吧,背那么多词没什么用的,你张口说话的时候,能用上的才是你的……能认识的单词,也就是点头之交。我提出词汇学习的两个场景,任务驱动与自由生长,请参考以下文字,节选自我的文章我们把词汇…
来自子话题:
根据你达到目标所需时间定;若短,基本实现不了。&br&&br&&br&下面我说的是我自己学过来的过程及理解。&br&&br&1、彻底模仿。把一个三五分钟的音频连字词带音调,全部能跟原音频合拍读出来,如此这般,能实现100分钟的全文复读。&br&&br&****关于内容,VOA BBC NBC?IT DOES NOT MATTER!! 没有词汇量的前提下看这些美国英国本土的东西,只会自找麻烦,你要的是口语感觉,是一种不变应万变的发音肌肉和感觉,而不是被单词分心。美语词典编纂规则是要求三千个基本词汇解释总量100万的英文词汇库,你知道再多词汇,也只是以后高水平的事情,不是现在。&br&&br&那到底用什么?首先,不要用中国人的,咱不要在这里抬杠,其他的不说了。然后国外人中,英音美音澳洲音,加拿大音,新西兰还是苏格兰?其他的都是我胡扯,美音或英音,选一个。美音痞,随和,随意;英音,显得高贵,装逼,严肃。但记住,普通话还有山西味儿和湖南味儿,我们真正能接受的,估计是BBC的英音,和白宫美音,其他的,偏离音标太多,不建议学习。&br&&br&接着再说,具体内容。播音英语,其中朗读的人是按照播音的角度去说,往往是其眼前有稿子,而不是自己在酒吧聊天的那种语调在说话,这里基本就是BBC和白宫式。语速中下,发音不拐,最主要的,接近我们学的音标。学习的时候只要把连读和语调及切分句子弄清楚,基本都能听懂。听不懂的东西,别指望去模仿!连需要花一定时间才能听懂的也不要,找那些连听即便就能搞懂的。上面提到的所有其他的,都在此后再跟进。&br&&br&举个我最近的例子: 看一个视频,一个很专业的摄影师讲解摄影,语速比较快,专业术语、本土成语有一些。觉得其中有一段很有意思,想把视频内容文字化,就转成音频,然后逐字逐句的敲键盘整理出来,标点是个麻烦,此处放过。2分20秒的内容做了一个多小时才弄完。&br&&br&就是因为其太本土,所以讲话不会考虑我们这种EFLer,如果我们不掂量自己几斤几两,直接奔着VOA去,我问,政治经济,地域,很多不知道的单词和知识,我们怎么能把心思花在语调和分读上,只会分心。当然,如果你英语八级,你牛,你想怎么学都行。但如果你口语能力八级,你就不会看这个帖子了,对吧。Let‘s face it, start from the easiest.&br&&br&看懂不如听懂难,听懂不如写懂难,写懂还是进出在receptive 阶段,直到active阶段,无论是词汇还是听力,写作阅读,才是最终懂。&br&&br&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初学的人什么都不懂,入门的人,按照大意去学习,以为自己懂了,也确实自己是懂了大意,但转述起来,脑袋一片空白,继续学习才发现,自己已经学到的,连皮毛都不到。&br&&br&2、了解构架。&br&学习语调分类方法,句子分读技巧。如果1说的是不考虑细节的实践,这里就是理论细节。学英音的还没办法,学美音的,有本书,配听力材料,专门讲如何像美国人一样口音。American accent training program.&br&&br&另外,翻墙去youtube,一堆视频。&br&&br&什么?不会翻墙!如果你翻墙都不会,你就别学口语了。我说真的。&br&&br&翻墙只需要二十分钟就能做到,学口语!你不拿出800个学时,别想跟老外侃侃而谈。我跟一老美,认识了两年多,其中一个暑假没事儿就胡扯,现在都觉得只能做很简单的聊天。&br&&br&所以,就像开头说的,如果时间短,放弃吧。没有必要用途,放弃吧。&br&&br&很多想法,很多人,很多优秀的人,最终都放弃了,无论你高兴不高兴。至少你可以用这些时间做你能做好的事情,做到优秀会比在这个事情上凑合,感觉会好很多。&br&&br&3、此一部分为补充,了解标准的定义。&br&如果标准的发音是指口音纯正、漂亮,符合一个本科生的理解,但这样的判断取向我不喜欢。虽然有人仅仅因为发音漂亮就在剑桥代表一个国家侃侃而谈,并拿到了比有内容但口音差的人更多的掌声。如果这是你的追求,这个补充就没多大意义。&br&&br&现在说我认为有意义的:内容。&br&印度人和日本人的口音普遍不好,但英语作为一个工具,在评判两个国家在某些方面的实力的时候口音纯正与否不具有任何发言权。也许CNN不会让一个口音浓重的印度人做新闻主持,但绝不会不让一个口音浓重的印度人做工程师和大学教授。排除内容来谈英语语言,是错的,排除内容来谈英语口音,会让人走弯路,因为口音,是服务于内容的,至少最终体现上。&br&&br&上面解释了内容的重要性,现在说下内容和口音的结合,毕竟,我们活在地面上。只一条,学习完了面上的东西,了解差不多的知识后,专门学习特定知识领域的口音。我觉得,日常对话的口音和专业内容的口音,不一样。物理上一部分,心理上一部分。不懂专业的人,口音再好,在面对一个特定领域的专家时,对话也会显得苍白和无力。&br&&br&如果你喜欢油画,学Bob Ross的口音,如果你喜欢摄影,学John MacNally、 Lindsy Adler、Sue Bryce、Ben Long,如果你喜欢美国的大学课程,模仿Michael Sandel,或者The Great Courses出品的任何一门课程,当然,还有BBC,PBS的纪录片。唯一不推荐的内容,新闻。我没用过,因为知道自己对其宽广的内容不感兴趣。如果你对你要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我希望你不要将其列为学习材料,很简单,学习本身已经不是一个令人高兴的事儿,不必再用所学的材料让自己少一份高兴。还有,学英语,至少我自己,是为了了解一个领域的东西,在学英语的时候就顺带学习内容,应该是最好不过的了。
根据你达到目标所需时间定;若短,基本实现不了。下面我说的是我自己学过来的过程及理解。1、彻底模仿。把一个三五分钟的音频连字词带音调,全部能跟原音频合拍读出来,如此这般,能实现100分钟的全文复读。****关于内容,VOA BBC NBC?IT DOES NOT MATTER!…
来自子话题:
今年2月份寒假里开始准备,5月份考了人事部二级口译,8月份查分,一次性通过,可以说准备时间不到3个月。&br&&br&准备所用的资料只有二级口译的那本教科书,难度较大。配套练习据说简单很多,没有使用过。建议一定要使用教科书,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嘛。&br&&br&准备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唯多练,怒练,手熟口熟耳。每天保持3-4个小时的练习时间,3个月足够把这本书过两遍了。练习时注意一定要录音,录下自己的口译,delivery非常重要,是考试主要的评价标准。每个单位配的相关单词也要时不时多背背,做到条件反射型的反应。尤其是经济那个单元,那些词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了解各个行业的专业知识,也是日后做口译的必需基础。&br&&br&实际考试的时候你会觉得跟教科书相比,考试题目的难度低很多。但不要掉以轻心,保持平稳、流畅、地道的输出。考试时录音一般会放1分半左右,可以说的时间大概1分45秒,时间妥妥够,但是录音停下来3秒内一定要开口,尽可能保持大声(大家都同时说,不大声说会很受影响),语气要坚定有力充满自信,具体还是多多练习总结。delivery,delivery,还是delivery。&br&&br&还有一个小秘密,我不知道考试单位是什么变态心理,草稿纸只提供一张,A3大小,明显不够好吗!幸好我偷偷带了本本子,撕下来十多张才够。很多第一次考试的同学在这个上面栽跟头,结果自己的笔记看不清,导致输出质量大打折扣,实在可惜。所以切记一定要多带纸,偷偷藏在发的纸下面使用。真正考试的时候考官就算发现你在用也不会打断你的,但一定要是毫无笔记的纸啊!被认为夹带小抄我可不负责。。。
今年2月份寒假里开始准备,5月份考了人事部二级口译,8月份查分,一次性通过,可以说准备时间不到3个月。准备所用的资料只有二级口译的那本教科书,难度较大。配套练习据说简单很多,没有使用过。建议一定要使用教科书,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嘛。准备…
好了我也随便说两句&br&&br&我想我可能是比较不典型的英专学生。首先我最初是因为兴趣才报考英专的,我的理由很简单:我还算喜欢英语;我实在不想学数学了(其实我数学很是挺好的,只不过爱不深。。);理科生想要考文科专业也就语言类比较顺畅一些。所以综合考虑之下英语系还是深得我心的(至少当时那么觉得)。相比之下我大部分同学一志愿都不是英语,当我知道这个情况的时候还是小小地真惊了一下的。(更讽刺的是其实我和我同样心甘情愿学英语的哥们在年级里成绩很一般233)&br&&br&但其实这些年来对于学校的课程可以说失望之极。我承认我校的老师都非常优秀,大部分都有不错的学术水平,但论起讲课来还真的逊色一些。从第一学期的阅读开始,每学期都有恨不得全部都翘掉的课:事实上前两个学期我阅读课基本翘了75%,即便在班上也不怎么听,因为——老师语音很崩,而且阅读这件事情被恶心化了,这周看这本书,然后下周quiz。这本书大概就是是一本厚超小字号还厚的不行的巴菲特传记。拜托了,不看。我真的一页都没看,考quiz前看了一下巴菲特的百度百科词条。那次quiz得了8/10,据说有人都看了还只得了2分。我并不想表达自己很机智很厉害,我只是想说,这样的课和这样的quiz没个卵用。没个卵用。&br&&br&我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学习意大利语,到现在按理来说时间也挺长的了,但因为断断续续,水平也没怎么样。不过学习意大利语给我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不久之后我看了一本叫做Word Power Made Easy的词汇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决心开始学习拉丁语。在这一段时间里我对英语词汇学习有了全新的心得和体会,同时也对古典语言萌生了爱好。一个学期之后我决心在毕业后出国读古典学,所以在大二下学期开始和雷立柏老师学习希腊语。(讽刺的是这样的外语课程不是我们外文学院开办的,而是别人哲学选修。)跟着雷老师打开的一扇扇都是新世界大门,所以走着发现已经和别的同学不在一条道上了:我发现我真的没怎么好好学英语,我对于英语语言的把握只能算中游。但是这几年的学习让我对语言也有了新的理解,期望以后会更多。&br&&br&同学里与我志向相似的同学并不多,除了大部分毕业就找工作当教师的同学,剩下的想要继续深造的有文学,社会语言学,英语教学,翻译等方面。我对这些兴趣并不是太大,可能跟我高中是个理科生有关,我喜欢一些一是一二是二的东西,而我们学院的课程几乎完美地躲避了所有可能的课程:比如英语音系学,英语词汇学,英语史等等之类的(我还是比较深沉无聊的那类人233333)。&br&&br&我很讨厌文学,讨厌文学课,讨厌。&br&&br&我对学院开设的课程几乎到了失望的程度,但是话说回来,&b&不能因为讨厌就虚度时光&/b&。我确实也没少游戏娱乐谈恋爱,但是闲暇时光我还是学习了不少知识,而且这些知识不是别人说学就也能学会的(来,战个痛。。)。我非常感谢我的学校,虽然它学生相关硬件设施除了图书馆以外都烂的一比,虽然它也并没有带给我想象中的教学质量,但它至少带我认识了几位认真负责的好老师,也给我提供了一个平台,站在这个平台上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很高兴我的大学并没有单单只是给我提供了一个就业前景。最后我也很感谢我的大学的图书馆,毕竟不是吹的,一本Companion to the Latin Language &a href=&/A-Companion-to-the-Latin-Language/dp//ref=sr_1_1?ie=UTF8&qid=&sr=8-1&keywords=companion+to+the+latin+languag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 Companion to the Latin Language》 【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i class=&icon-external&&&/i&&/a& 2000块大洋我复印起来好爽。&br&&br&&br&&b&再多说说体验&/b&:&br&&ul&&li&&b&并不是很爽&/b&,因为身边朋友和你志向差太多了,不过这也是上大学都会遇到的情况。有人就是想找个工作,有人就是想干什么什么。孤独不好,但也是好事,可以让你认清自己的意义;&br&&/li&&li&&b&并不是很爽&/b&,因为老师大部分没有让我满意。我觉得学习这件事里,学生还是主体,老师有义务去“迎合”学生,我的意思是把课讲好点,而不是讲个稀里哗啦最后给个高分(当然,要是讲的稀里哗啦给分还特低,我不知道怎么形容这样的老师。。)我也会反思自己的问题的,可能是我眼高手低了(我的锅我的锅!!!)。&/li&&li&但是&b&&u&机会多多&/u&&/b&,英语专业好处就在于可以接触很多新东西。最简单的事情可能就是一门新的外语,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同的学科可以考虑涉猎。因为毕竟英语是个老东西,不需要你全神贯注发奋苦读(当然,个人追求问题,这个可以是你的追求,但一定不是常态)。仍记得高考后同学评价我的选择(哪怕是个安慰我也认真对待):英语好啊,英语是这个世界的大门;&/li&&li&&b&学英语真的可以经常打开&u&新的大门&/u&呢!&/b&&/li&&/ul&&br&&br&&br&&br&&b&再最后说两句:&/b&&br&有一部分朋友提出了“不要报英专”的口号,这是个人经验传授,我不多做评价。但我对这个的个人意见是,人生是自己选择的,正如“你永远不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个死了心想要报英专的人也不会因为任何建议而改变态度(比如我不太相信我高三那年上网看了看大家对英专的评价就会放弃这个选择)。&br&人只有真正自己遇到困难才会&b&知难而退/发愤图强&/b&,这两种选择我都很支持,根据个人能力决定。&br&如果心有执念,又不担心耽误一些时间,那不妨尝试一下,不好可以转,也可以像我一样自我充实(complenate。。我又造词了)。我相信&b&人是活的,事是死的&/b&,&b&活的人可以改变死的事。&/b&&br&&br&&br&&b&希望大家都有精彩的人生,共勉!&/b&
好了我也随便说两句我想我可能是比较不典型的英专学生。首先我最初是因为兴趣才报考英专的,我的理由很简单:我还算喜欢英语;我实在不想学数学了(其实我数学很是挺好的,只不过爱不深。。);理科生想要考文科专业也就语言类比较顺畅一些。所以综合考虑之…
来自子话题:
对于一个美国人来说,印度口音要比中国口音好懂得多。&br&&br&&br&在英语口头交流中,轻重音的节奏要比几个固定的发音规律更重要。&br&印度人对英语重音的把握没有任何问题。&br&我们觉得印度口音难懂,是因为我们有声调替代重音,基本不懂英语的重音节奏。&br&&br&&br&&br&打个比方。&br&美国人听印度口音,大致和我们看一篇有不少错别字的文章的感觉一样,有错别字,但不怎么影响理解。&br&美国人听中国口音,感觉就像是我们看一篇语序混乱的文章,没有错别字,但就是觉得累。
对于一个美国人来说,印度口音要比中国口音好懂得多。在英语口头交流中,轻重音的节奏要比几个固定的发音规律更重要。印度人对英语重音的把握没有任何问题。我们觉得印度口音难懂,是因为我们有声调替代重音,基本不懂英语的重音节奏。打个比方。美国人听印…
其实我很喜欢回答这样的问题。&br&同学你可以在手机上下载一个软件叫UMANO,那是一个练习听力的神器。然后学会手机翻墙,下载一个软件FLIPBOARD,那是一个练习阅读的神器。坚持听一篇文章,多看几篇文章,每天睡觉前完成,最多一个月,你会打通英语的经脉,相信我
其实我很喜欢回答这样的问题。同学你可以在手机上下载一个软件叫UMANO,那是一个练习听力的神器。然后学会手机翻墙,下载一个软件FLIPBOARD,那是一个练习阅读的神器。坚持听一篇文章,多看几篇文章,每天睡觉前完成,最多一个月,你会打通英语的经脉,相信我
我之前的国外的英文老师给的建议是:&br&&br&Just read, read as much as you can, read anything. &br&Write, write anything you're interested in, just start doing it now.&br&&br&人家都这么说了,没有什么诀窍的,读写读写读写....
我之前的国外的英文老师给的建议是:Just read, read as much as you can, read anything. Write, write anything you're interested in, just start doing it now.人家都这么说了,没有什么诀窍的,读写读写读写....
注意:高富帅白富美请自觉购买正版!以学习和研究为目的的其他人也要见贤思齐、奋起直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br&&br&1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5th&br&这大概是目前最新最全的学习型词典了。英英、美音都有,我们还可以通过麦克风练习发音,并自动比较差别。特别贡献是例句真人发音!还附有语法练习哦。第四版修订版也不错,2005年发行的。&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opics/2757778/&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朗文当代高级词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5th Edition(附破解补丁下载)[光盘镜像]&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opics/7112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朗文英文当代大词典》(Longman.Dictionary.of.Contemporary.English)2CD/更新破解补丁[光盘镜像]&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2 &b&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 3rd&/b&&br&和朗文一样建有庞大的语料库,特点是能培养语言思维、活学活用!内含柯林斯语法大全。&br&&a href=&/topics/3536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柯林斯COBUILD英语词典》(COBUILD.English.Dictionary)&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3 Cambridge Learner's Dictionary 2nd&br&大概是市面上解释最最简单易懂的词典了。特别适合基础差的英语自学者入门之用。&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opics/126158/&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剑桥学习字典》(Cambridge Learner's Dictionary)Second edition[ISO]&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4 &b&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2nd&/b&&br&据说是北美教师推荐的学习型词典。个人目前就用的这本词典,非常好。&br&update:&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subject//&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eorge Chen 談英文辭典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 和 恶魔的奶爸 隆重推荐的哦。&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opics/210594/&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第二版)》(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 2nd Edition)[ISO]&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5 &b&DK OXFORD ILLUSTRATED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br&&/b&英汉双解词典是二语学习者必不可少的,原因在于两种语言大多数的词是不对等的。即使看懂了英文解释,我们能用汉语准确表达吗?DK出品的图书,既有视觉冲击力、又包含丰富信息!Oxford词典的特长是解释特别准确!两者结合是1+1&2。&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opics/2825798/&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OXFORD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最新版&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6 LONGMAN Pronunciation Dictionary&br&各种英语口音的大搜集。让学习者知道,那个发音才是更广泛接受的!同时各种口音也能增强成年人耳朵的辨音能力。&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opics/2763051/&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朗文发音词典》(Longman Pronunciation Dictionary )3rd Edition[压缩包]&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7 Oxford Learner's Thesaurus&br&牛津同义词词典。&br&&a href=&/topics/279500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牛津同义词词典》(Oxford Learner's Thesaurus)[光盘镜像]&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8 Oxford Collocations Dictionary 2nd&br&李笑来老师特别推荐的牛津搭配词典。活学活用、地道英语的有力助手!&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opics/2759487/&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牛津搭配词典][第二版]》([Oxford Collocation Dictionary][2nd Edition])[光盘镜像]&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祝顺利!&br&另:上传到zhihu的图片全挂了。词典的图片链接:&br&&a href=&/photos/albu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爱吃鱼的相册-词典&i class=&icon-external&&&/i&&/a&
注意:高富帅白富美请自觉购买正版!以学习和研究为目的的其他人也要见贤思齐、奋起直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1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5th这大概是目前最新最全的学习型词典了。英英、美音都有,我们还可以通过麦克风练…
来自子话题:
碰巧,我和题主对于把梅西和“球王”称号联系起来的话题有类似的困惑。原因可能在于我对足球比赛本身的兴趣,大于对足球文化的关注吧。因此以这个问题为契机,我又去了解了一点相关的情况,但都比较肤浅,主要来自于维基百科和谷歌,&b&没有与国外球迷直接交流&/b&。所以这个答案只是抛砖引玉,不足或错漏之处,请知友指正。&br&&br&第一,“球王”是贝利的外号之一。据维基百科词条 &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Pel%C3%A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elé&i class=&icon-external&&&/i&&/a&:&br&&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During his career, he became known as &The
Black Pearl& (Pérola Negra), &The King of Football& (O Rei do
Futebol), &The King Pelé& (O Rei Pelé) or simply &The King&
Various from many of his biographies, See for
example 3rd section, last line: & 'The King' was given to Pelé by the
French press in 1961 after he played a few matches with SFC in Europe& Or
the already quote [2] Or the book &Pele, King of Soccer/Pele, El rey del
futbol – Monica Brown (Author) & Rudy Gutierrez (Illustrator) Rayo
Publishing
&/code&&/pre&&/div&关于这个外号的出处,我还翻了翻家里中国人民体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没错,比我还老)、贝利口述、美国罗伯特·菲什笔录、阔野翻译的《贝利自传》,里面没有提到。&br&&br&第二,在外国用“球王”称呼马拉多纳的不多。在 Google 上,无论是用英文的 &the king of football& 还是阿根廷最常用的西班牙文的 &el rey del futbol& 进行搜索,出来的前几页基本都是贝利。阿根廷人给马拉多纳起的外号主要有:“金童” ( &El Pibe de Oro& ), &10号& ( &El Diez& ), 以及把西班牙文“10”和阿拉伯数字“10”结合起来创造的 &D10S&, 而西班牙文里 &Dios& 是&神&或者&上帝&的意思(这比“球王”牛多啦,简直不是一个级别的)。&br&&br&第三,首先把&球王&称号冠在老马头上的是不是中国人,我没有考证出来。但老马的这个称号以及与之相应的地位,在中国球迷中可以说是得到广泛承认的。&br&在国际足联2000年的“世纪球员”评选中,马拉多纳得到了超过半数的网络投票。后来国际足联又邀请足球方面的专业记者、官员和教练组成的专家团进行了投票,在这次投票中贝利获得了最多的票数。最终这一荣誉由贝利和马拉多纳分享。详见维基百科词条:&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FIFA_Player_of_the_Centur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IFA Player of the Century&i class=&icon-external&&&/i&&/a&. 除此之外,比较贝利和马拉多纳的话题长期以来在国内外舆论中经久不衰。&br&由此可见,&b&无论是否被冠以“球王”称号,马拉多纳在国内外球迷心中的历史地位,与贝利大致上同样处于“史上最佳”的级别,而高于除此两人外的任何球员。国内球迷广泛承认的“球王”称号,无非是这一地位的一个集中体现。&/b&我认为,看待马拉多纳的“球王”称号和对其他球员能否称为“球王”的讨论,还是应该更关注这个称号所象征的历史地位,以及球员的水平和表现与之是否匹配。&br&&br&第四,从各种官方机构和体育媒体对“世纪最佳球员”、“世纪最佳阵容”的评选,以及贝利和马拉多纳的维基词条里“个人荣誉”下的其它条目,我们可以知道外国人也同样非常热衷于讨论和比较球员的历史地位,也喜欢把不同历史时期的“最佳球员”们组合成一支球队。虽然较少在不同球员身上使用“球王”这个称号,但他们会使用 (one of the) &best player(s) in history&, &greatest player(s) of all time& 这样的词组来表达类似的意思。&b&因为“比较”本来就是评价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b&同类的比较和排名在足球领域外同样非常广泛,比如时代杂志做的这个专题——&a href=&/top-10-everything-of-201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op 10 Everything of 2013&i class=&icon-external&&&/i&&/a&. 中文和英文(其它语言我不了解)只是在语言表述上有差别罢了:“四大品牌”比“最好的四个品牌”更简洁,也更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不知道我这样的解释,理据是否充足?
碰巧,我和题主对于把梅西和“球王”称号联系起来的话题有类似的困惑。原因可能在于我对足球比赛本身的兴趣,大于对足球文化的关注吧。因此以这个问题为契机,我又去了解了一点相关的情况,但都比较肤浅,主要来自于维基百科和谷歌,没有与国外球迷直接交流…
It's not about victory, it's all about dedication.&br&it 指代 what i do&br&请童鞋们记住,在英文中有逼格的表达方式都是尽量【去动化】的,就是说要尽量用名词,唯一出现的be动词是作为系词来用的,不是动作词,这样的表述才有力量。这是为什么呢?懂的自然懂。&br&=======&br&fight 那个意思还可以,&br&套用格式应该是 i do it for ..., not for.... / i do it because (of) ... not because (of) .... &br&但逼格太低。&br&-----------&br&play 那个太拽比,会被打的。&br&其实是傻逼,感觉就像 哥抽的不是烟,抽的是寂寞。
It's not about victory, it's all about dedication.it 指代 what i do请童鞋们记住,在英文中有逼格的表达方式都是尽量【去动化】的,就是说要尽量用名词,唯一出现的be动词是作为系词来用的,不是动作词,这样的表述才有力量。这是为什么呢?懂的自然懂…
当二手卖了,卖的钱买教材和习题集,然后专心上自习。
当二手卖了,卖的钱买教材和习题集,然后专心上自习。
香港人說的是港式英語(Honglish)!至於相關調查,google或百度搜尋「港式英語」即可,記得有個網站比會較全球各地的人的英語口音,題主有興趣可自行搜尋一下。
香港人說的是港式英語(Honglish)!至於相關調查,google或百度搜尋「港式英語」即可,記得有個網站比會較全球各地的人的英語口音,題主有興趣可自行搜尋一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语地址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