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器还原

如题,很多人说丢弃繁体就相当于丢弃了传统的文化。问题是如果一个人能看懂文言的简体字版,那他必然就能看懂繁体的文言文(即使是用机器转换,简繁也几乎是一一对应的),但是一个能看懂繁体白话文的人,估计给篇文言绝对抓瞎。然后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网上天天有人吵着「恢复繁体」,就很少有人说「恢复文言」?能否说,「恢复繁体」也就是五十步在笑继续使用简体的百步?相关问题:为什么反对复兴繁体字
在这个题目下,太多答案都用「装逼」、「逼格」之类的措辞来讽刺繁体使用者,我很费解,为什么这么多人对繁体使用者存在如此强的敌意和对抗心理。我平时不打繁体字,但我还是愿意读繁体字。一个人在网上是用繁体还是简体,我并不在意。繁简之争,可以是一个学术问题,理性讨论。我不知道每个支持繁体字的人具体怎么想的,但很多支持简体字的人的想法倒不难猜,因为只学过这个啊,这个就是屁股决定脑袋吧。讽刺繁体使用者的一个理由是,网络上的繁体使用者大多不是真的精通繁体字,只是因为输入法方便。即便如此,那又怎样?对一件东西感兴趣,即使半懂不懂但还是愿意保持接触和学习,不论是否从延续所谓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哪怕它完全无用,又哪里值得你们嘲笑了?
因为没有文言输入法呀
因为iOS输入法提供了简繁体转换功能,真是太方便了。Windows输入法提供简繁体模式早就是标配了。但是没提供白话文到文言文的转换。=============================================我嘲讽的就是那些靠用繁体字来秀优越感的家伙。我第一次看《笑傲江湖》《连城诀》都是看的繁体版,还是竖版的呢。我1999年写的软件就支持简繁体切换,我自己做了16点阵的big5点阵字库,做了gb2312到big5的转换码表,在没有繁体字体的简体Win95也能显示繁体。我还在台服的wow里装过台湾人呢,虽然最后被识破。不就是认识些繁体字吗,至于得瑟成这样吗?顺便提醒下靠繁体拼音输入法打繁体学习手写的朋友,在简体中文windows上默认的字体字号太小,只有13-14点阵,所以看到的繁体字有些是笔画缩减过的,正常的繁体字至少要 16点阵笔画才是完整的,个别的字需要更高点阵,不要学错了。比如:憂鬱的台灣烏龜放大两倍字号可以是另一番体验。
电影杂志《虹膜》主编(支持所有主流移动平台)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对话:还原文言文的语用通道——《伯牙绝弦》教学带来的启示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对话:还原文言文的语用通道——《伯牙绝弦》教学带来的启示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8:19:0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对话:还原文言文的语用通道——《伯牙绝弦》教学带来的启示.PDF
官方公共微信在初读阶段,教师的引导、示范是至关重要的。 译读是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如何有效的进行文言文教学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上海华询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 文章搜索结果 &&
还原故事发生的情境 巧解中考文言文阅读
&&& 课外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一个重要的考查板块,也是比较容易拉开分数的一个考查板块,一些学生习惯了老师在讲解课内文言时,着重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的文言阅读方法,而没有培养自己对文言语段形成整体感知,结果因为没有真正读懂语段而造成比较严重的失分,尤其是内容理解上,因为抓不住思考的点,在解答问题时,常常是答非所问。 &&& 其实,作为有着四年以上文言文阅读经历的初三生来说,在文言文阅读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文言理解能力,我们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阅读方法,应对中考的文言文考查,难度并不大。下面我来介绍一种文言文语段整体感知能力训练的方法——“创设问题,还原情境”法。 &&& 就这些年来中考课外文言文的选文来看,基本上都可以归并到“故事”这个类别中,既然是“故事”,我们只要能按照故事阅读的一般规律去创设问题,就能比较容易梳理出故事发展的脉络,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分析评价故事中的人物。应该说从2006年到2009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语段,除了2008年的“误认”阅读难度不大外,其他几篇都有一些难度,06年 “秦西巴纵”、07年的“鲍君”,对初三生来说,阅读上都有一定难度,如果不能学会创设问题,还原故事发生的情境,就很难真正读懂文章,也就不能正确解答试题。我们现在来看看上海市2006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语段: &&&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2分) &&& 秦西巴纵 &&& 孟孙猎而得,使秦西巴持归烹之。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孟孙归,求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 ”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 ”孟孙曰:“夫一而不忍,又何况人乎? ” &&& [注释]①纵(ni):放走小鹿。:小鹿。②窃:私自。③傅:任辅导责任的官或负责教导的人。在文中指老师。 &&& 当面对这样一个语段时,我们先将注释带入语段中,我们会大体感知到:故事的主人公是秦西巴,另一个人物是孟孙。这时我们不妨问一下:秦西巴和孟孙是什么关系?围绕这两个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情?事情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事情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事情最终的结果如何?我们围绕这几个问题去思考,就会不自觉地把我们带入故事发生的情境中。我们从“孟孙猎而得,使秦西巴持归烹之”,以及“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可以看出孟孙和秦西巴是主仆关系,孟孙发出指令,秦西巴听从指令,秦西巴有没有很好听从指令呢?从孟孙“猎而得”,而秦西巴“纵而予之”可以看出,秦西巴因为不忍心“母随之而啼”而没有听从孟孙的指令,在这件事情上,孟孙最终是“怒”而“逐秦西巴”。两个人的关系好像就此结束,但下文,我们根据注释看到了孟孙最终让秦西巴做了他孩子的老师,两个人的关系又恢复了。我们读到这里,可以进一步思考,孟孙为什么又启用了秦西巴这个人呢?孟孙的话给了我们答案:“夫一而不忍,又何况人乎? ”,用今天的话来说,秦西巴对小动物都有仁善之心,何况是对人呢?有仁善之心的人最适合做老师了,这就是孟孙为什么有重新启用秦西巴做他孩子的老师的原因。 &&& 读到此,我们在自己创设的一个个问题引导下,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答,基本上还原了故事发生的情境,再现整个故事发展的过程,比较准确地理清了故事发展的脉络,我们再看看,当年失分比较严重的第9题和第10题,如果我们还原了故事发生的情境,应该说,这两道题的解答也就是顺利成章的事情了。 &&& 9.秦西巴 “纵”的原因是(用文中的话回答)(3分) &&& 10.从孟孙对秦西巴前后态度的 变 化 中 ,你 得 到 的 启 示 是 (3分) &&& 第9题秦西巴“纵”的原因就是因为 “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这正是文章刻意要表现的一个主题:秦西巴人性中仁善的一面。 &&& 第10题,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可以有几个思考点:从秦西巴的所作所为中,仁善之人的行为虽一时得不到别人理解,但最终会获得别人的认可。从孟孙角度来看,我们可以领悟到,用人就要用仁善之人,并且自己能修正自己的错误,敢于使用品行好的人。 &&& 创设问题,还原故事发生的情境,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即使遇见读起来不顺畅的语段,也可以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来做到情境还原,真正读懂故事,解答相关问题。 &&&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语段。 &&& 鸲鹆学舌 &&& 鸲鹆(qúyù俗名“八哥”)之鸟出于南方,南人罗而调其舌,久之,能效人言,但能效数声而止,终日所唱,惟数声也。蝉鸣于庭,鸟闻而笑之。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所言者,未尝言也,曷若我自鸣其意哉! ”鸟俯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 &&& 从梳理故事发展脉络角度来看,题目中的“学舌”是我们思考的一个点,并思考它是怎样学舌的?学舌的结果如何?这只八哥因为学舌,最终落得怎样的下场?我们依次结合语段内容从文中寻找到的内容是:八哥学舌是因为它被南人捕捉到后的调教;经过调教,八哥能仿效人说几句话,但也仅仅是几句话而已;八哥因为讥笑蝉不会说人话,却遭到蝉的嘲笑:我虽然不会人言,但我发出来的是自己的声音,而你却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只八哥鸟最终是“俯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 ”通过这样的问题创设和解答,我们基本上还原了故事发展的情境和故事发生的脉络,在这种情况下,去解答相关问题就显得比较容易了。如我命题的一份模拟卷中,围绕这个故事的内容理解,出了这样两道题目: &&& 1.文中“未尝言也”,照字面翻译,只能译成“未曾说话。 ”结合下文来看,这个翻译很明显不正确,请你用自己的话把“未尝言也”这句话的意思写完整。 (3分) &&& 2.这是一则寓言,其寓意可以概括为 (3分) &&& 我们通过上面创设的问题的解答,可以领会到:和蝉相比,八哥仅仅能说人说的几句话,而不能像蝉那样,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想说的意思, “未尝言也”是“未尝言己之所欲言也”的省略形式,因此,“未尝言也”应译为:“不曾有一句是自己想说的话”或“不曾有一句是表达自己心意的话”。 &&& 第二题结合八哥最终落得 “俯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的下场,可以看出这则寓言的寓意为:不要一味地去模仿别人,应该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 最后提醒一下,从这几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的解答来看,学生的失分点多集中在内容的理解上,这说明学生对文言语段的整体理解没有形成。整体理解的前提是把握语段中内容和内容之间的联系,学生只要自己尝试着创设一些问题,就能比较容易将语段的内容和内容之间建立联系,就能比较准确去感知语段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言文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