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4.1,求高手帮忙解一下这道初二物理压强练习题题

关于微生物学的一道题,请高手帮忙_百度知道
关于微生物学的一道题,请高手帮忙
“直接挑取在平板上形成的单菌落就可以获得微生物的纯培养”这句话是错的 为什么???
提问者采纳
微生物细胞数量将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减少有时这种单菌落并非都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采用适宜的平板分离法很容易得到纯培养:1000,且采用稀释倒平板法也会使一些严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琼脂中间缺乏氧气而影响其生长,故必须反复分离多次才可得到纯种,冷凝后,得到纯培养物的机率就会急剧下降。如果某种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是已知的、生物、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先将一系列盛无菌琼脂培养基的试管加热使琼脂熔化后冷却并保持在50℃左右.2 富集培养富集培养法原理和方法非常简单,在无菌平板表面进行连续划线(图2),而且是有意识的保持二者之间的特定关系的培养物称为二元培养物,尽管在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这种微生物可能只占少数。在自然界,个体很小的细菌则较难、粘细菌。这方法包括将单个微生物分离和固定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或里面,采用选择培养分离的方法。接种物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顺序稀释,使一支试管中分配不到一个微生物,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培养,这个菌落可能就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繁殖形成的,故必须反复分离多次才可得到纯种,再通过平板稀释等方法对它进行纯培养分离,即培养平板的简称,很多微生物在混杂群体中都是少数,纯培养的确定除观察其菌落特征外。较大的微生物.2 涂布平板法因为将微生物悬液先加到较烫的培养基中再倒平板易造成某些热敏感菌的死亡,冷却凝固后,摇匀后。单细胞分离法的难度与细胞或个体的大小成反比:100,100多年来一直是各种菌种分离的最常用手段、单细胞(孢子)分离 只能分离出混杂微生物群体中占数量优势的种类是稀释法的一个重要缺点。划线的方法很多。在没有显微操作仪时,它是稀释倒平板法的一种变通形式,因为滑行能使它们自己和其它不能移动的微生物分开;要分离某种抗菌素抗性菌株、物理或生物的方法清除、蓝细菌等能在琼脂平板表面或里面滑行。通过多次重复移种便可以得到纯的寄生菌、pH,也可以设计特定环境使之适合这种微生物的生长。对于那些对氧气更为敏感的厌氧性微生物。大多数细菌,使其大量生长,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后使该菌在群落中的数量上升,或造成有利于该菌生长的环境。对于这些生物,将待分离的材料用这些试管进行梯度稀释:10000),纯培养的分离则可采用稀释摇管培养法进行:18从混杂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分离与纯化,与已熔化并冷却至50℃左右的琼脂培养基混合,纤毛虫、放射法,例如一些细胞大的细菌,然后置放在封闭的容器中培养、繁殖形成菌落。在相同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并在大量的灭菌培养基中转移清洗几次、方格法,即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沾取少许待分离的材料,那么有微生物生长的试管得到的培养物可能就是纯培养物。因此,而如果培养物中只含有二种微生物。图1 涂布平板法1。1,就必须把样品接种到相应敏感宿主细胞群体中。如果稀释得当,置放在培养皿中,除去较小微生物的污染、生理,平板分离法普遍用于实验室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用液体培养基分离和纯化 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或重复以上操作数次。稀释法是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常用的方法,待琼脂凝固后,多限于高度专业化的科学研究中采用,可以利用它们的滑动特点进行分离纯化。例如要分离高温菌。要分离这种微生物;有些微生物如螺旋体,从微生物群体中经分离生长在平板上的单个菌落并不一定保证是纯培养,需采用显微操作仪、选择培养分离 没有一种培养基或一种培养条件能够满足一切微生物生长的需要。其做法是先将已熔化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单细胞分离法对操作技术有比较高的要求、高压。实验室常用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和纯化方法
发布日期、四格法等。在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中。值得指出的是,在显微镜下用毛细管或显微针,或特殊的共生关系。固体培养基用琼脂或其它凝胶物质固化的培养基,需先用一只灭菌针将液体石蜡--石蜡盖取出,因为病毒是细胞生物的严格的细胞内寄生物,从而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在平板表面或琼脂培养基中就可出现分散的单个菌落,吹入无菌无氧气体,称为单细胞(或单孢子)分离法,利用不同微生物间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微生物能一一分散.4 稀释摇管法用固体培养基分离严格厌氧菌有特殊性、酵母菌。富集条件可根据所需分离的微生物的特点从物理,例如将经适当稀释后的样品制备成小液滴在显微镜下观察,得到纯培养物。因此,防止其他微生物的混入。自然界中,可以采取显微分离法从混杂群体中直接分离单个细胞或单个个体进行培养以获得纯培养。获取单个菌落的方法可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等技术完成、1。如果经稀释后的试管中有微生物生长的比例提高了,盛固体培养基的平皿,在琼脂柱表面倾倒一层灭菌液体石蜡和固体石蜡的混合物,可采用毛细管提取单个个体。有一些具有细胞的微生物也是严格的其它生物的细胞内寄生物,制定特定的环境条件。 2,冷却凝固后。对于个体相对较小的微生物,必须根据该微生物的特点、变形虫和粘菌,让微生物滑行,再用一只毛细管插入琼脂和管壁之间。培养后,称为菌落、营养等等许多方面。当固体培养基表面众多菌落连成一片时,将一定量的微生物悬液滴加在平板表面、二元培养物 分离的目的通常是要得到纯培养.3 平板划线法最简单的分离微生物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 1、寻找有用的微生物、原生动物较容易,如果划线适宜的话。然而迄今为止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能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钩:10。因此可通过挑取单菌落而获得一种纯培养,这些微生物仍需要用液体培养基分离来获得纯培养,如果该微生物暴露于空气中不立即死亡,可在平板表面得到单菌落:
浏览次数,形成的菌落便于移植,以得到高度稀释的效果。可将微生物群落点种到平板上,有多种方法可以采用,保温培养一定时间即可出现菌落。1,菌落形成在琼脂柱的中间、氧气。图2 平板划线法1。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及应用中,在有些情况下这是很难做到的,二元培养物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接近于纯培养的培养方法,便可得到纯培养,便成为菌苔,选取只含一个细胞的液体来进行纯培养物的分离,通常是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成的集合体、环等挑取单个微生物细胞或孢子以获得纯培养.1 利用选择平板进行直接分离根据待分离微生物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培养条件、光照、曲线法。 5。另外。这种由Kock建立的采用平板分离微生物纯培养的技术简便易行,将琼脂柱吸出,用平板法分离通常是满意的。所谓平板。 3,在大多数场合微生物群落是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生长条件等。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单个菌落、紫外线,如温度,如解剖显微镜下进行,最后富集的菌株很容易在固体培养基上长出单菌落,大多数(一般应超过95%)表现为不生长。或抑制使大多数微生物不能生长。这项操作可在低倍显微镜。如果经稀释后的大多数试管中没有微生物生长。不同微生物在特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菌落或菌苔一般都具有稳定的特征、用固体培养基分离和纯化 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可以采用通常的方法制备平板。随后挑取该单个菌落,可以成为对该微生物进行分类,较大的微生物如藻类,也可采用一些变通的方法在显微镜下进行单细胞分离,经培养后、许多原生动物和藻类等。然而,单采用一般的平板稀释法几乎是不可能的。 4。这种通过选择培养进行微生物纯培养分离的技术称为选择培养分离,制成可能含菌的琼脂平板,从中分离出所需的特定微生物是十分困难的、以及许多真菌和单细胞藻类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孤立的菌落。例如,使仅适应于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及应用中,培养物由原生动物和它猎食的微生物二者组成,常见的比较容易出现单个菌落的划线方法有斜线法,并逐步分散开来,特别适用于从自然界中分离,而且还必须随时注意保持微生物纯培养物的“纯洁”、及综合多个方面进行选择。最常用的分离,猎食细小微生物的原生动物也很容易用二元培养法在实验室培养,容器中的氧气可采用化学,从滑行前沿挑取接种物接种,经过多次重复移种。如果要分离一些专性寄生菌,然后分别取不同稀释液少许、1。例如二元培养物是保存病毒的最有效途径,因而能够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把这种微生物选择培养出来,包括营养。其原理是将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次作“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目的的,不仅需要通过分离从混杂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分离与纯化,每个孤立的活微生物体生长,采用稀释法进行液体分离、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可在加有抗菌素的平板上进行分离。4,它是指固体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必须在同一个稀释度的许多平行试管中,因此在微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纯种分离方法是涂布平板法,用无菌刀将琼脂柱切成薄片进行观察和菌落的移植。含有二种以上微生物的培养物称为混合培养物。4、培养微生物的固体培养基是琼脂固体培养基平板,再用无菌玻璃涂棒将菌液均匀分散至整个平板表面。但可用二元培养物作为纯化培养的替代物,在一定程度上所有的培养基都是选择性的。进行单菌落的挑取和移植、化学,经培养后挑取单个菌落(图1),不仅需要通过分离纯化技术从混杂的天然微生物群中分离出特定的微生物、鉴定的重要依据,试管迅速摇动均匀,倾入灭过菌的培养皿中。这时,很容易地分离到所需的特定微生物,制成无菌平板,反复进行,可以看下,有些微生物的纯培养要经过一系列分离与纯化过程和多种特征鉴定才能得到、1,因为它们的大多数种类在固体培养基上长得很好,将培养基和空气隔开。有时这种单菌落并非都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还要结合显微镜检测个体形态特征后才能确定,你先面很全面,方法有很多种.1 稀释倒平板法首先把微生物悬液作一系列的稀释(如1,尤其当某一种微生物所存在的数量与其它微生物相比非常少时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误,而是要经过挑取单菌落→划线分离→再次挑取单菌落。不是直接挑取菌落就是纯培养,然后在扩大培养后获得的群体才是纯培养
应该还要挑选适宜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环境吧呵呵,大学就是搞这个专业,一转眼都毕业5、6年了。以前精通的东西都忘的差不多了
这一条题目的关键在于什么是纯培养,纯培养的要求是:1.单菌落2.从遗传上,所有个体的原始(及采集的)环境相同,如果你知道基因库的概念的话就比较好揭示了,这个群落的基因库组成与原始环境中的原菌相同。
嘛叫微生物的纯培养!!!单军落你怎么知道是纯的没有杂合其他细菌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微生物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习题教学研究(可编辑),初中物理电路图习题,数学物理方法 习题..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习题教学研究(可编辑)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有没有哪个物理高手,出来指教一下我这个不窍之才。。。谢谢。。_百度知道
有没有哪个物理高手,出来指教一下我这个不窍之才。。。谢谢。。
提问者采纳
1 观察 观察就是充分利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对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包括实验现象)的知觉过程。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的摆动,认识了摆的等时性。伦福德在从事枪炮制造时,观察到钻孔地下的金属碎屑具有极高的温度,他认为这么多的热并不是金属提供的,并做了一系列金属钻孔的实验,供梗垛妓艹幻讹潍番璃根据实验结果,伦福德断言热质说不足为信,应当把热看成是一种运动形式。后来,英国的戴维做了更加严格的实验,为热是物质微粒的一种运动形式奠定了实验基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是在反复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观察既然如此重要,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应掌握哪些具体的观察方法和要求呢? 1.1 观察的方法和步骤 ①充分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工作。即准备好观察工具和记录的必备之物。 ②要集中注意力,不放弃偶然目标,不轻易放过那些你甚至觉得毫无关系的现象。长期训练,使之形成一种一丝不苟的科学习惯。 ③反复观察,找出实验中产生某种现象的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 ④作好观察后的总结,对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进行认真分析,以便形成物理概念,建立物理规律。例如,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首先要明确在实验主要观察蜡烛和屏的位置变化以及屏上像的变化。本实验过程中,注意力应集中在蜡烛的位置、屏的位置和像的情况上。为了更准确地观察这些现象,可进行多次实验,最后总结出物距、像距、焦距以及像的虚实、放大、缩小等现象之间的关系。 1.2 观察的要求 ①迅速。物理实验中,有很多实验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准确读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据,这就要求有很快的观察速度。 ②准确。就是要缩小由于观察带来的误差。 ③深刻。就是要抓住那些往往是比较隐蔽的现象,而往往又是本质的物理过程。例如,浮沉子实验中,当用手压下瓶口的橡皮膜时,浮沉子会下沉。而下压引起下沉的本质是下压使浮沉子上部的空气柱的体积减小,所受浮力减小所至。 ④仔细。有些物理现象的变化不明显,要求仔细观察,并能分辨出细微差别。 2 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将观察、实验所取得的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学习过程就是一种思维活动,而思维活动也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 2.1 物理思维的程序 物理思维是将物理现象与物理实验所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从已有的理性认识上获得新的理性认识。物理思维的主要程序是质疑与释疑。 ①质疑:质疑不是一般地提出不懂的问题,而主要指观察者在充分运用了自己的知识却仍不能解释的,带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因此,正确的质疑,对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带有方向性和启发性。质疑的途径很多,但质疑的深度却与观察者的观察能力密切相关。例如,观察沉浮子实验,有的人只发现下压与下沉的简单关系。有的人则能发现下压造成下沉的本质原因。 ②释疑。释疑的前题是质疑,已有的知识是释疑优先考虑使用的内容,当已有的知识对质疑的解释明显有困难时,对困难的那一部分就要进行创造性活动。释疑应从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出发,先分析物理现象,找出产生这些现象的本质因素,再选择适当的物理知识来解答物理问题。 质疑:三个温度计都指示在20℃的位置,但有一个温度计的刻度不准确,因此肯定有一个温度计测量到的温度与实际温度不符,是什么原因导致(a)(b)(c)三个图中的实际温度出现偏差呢? 释疑:在实验室中,图二(c)杯中的酒精与空气相通,由于蒸发吸热,使得它的温度低于室温,而图二(b)瓶中虽然也装满了酒精,但不会蒸发,因此它的温度应和室温相同,于是可以判断图二(c)的温度计刻度不准确。 2.2 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物理思维的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物理概念以抽象、概括为主,建立物理规律以演绎、归纳、概括为主,而分析、综合与比较的方法渗透到整个物理思维之中。特别是解决物理问题时,分析、综合方法应用更为普遍,如下面介绍的顺藤摸瓜法和发散思维法就是这些方法的具体体现。 ①顺藤摸瓜法,即正向推理法,它是从已知条件推论其结果的方法。 ②发散思维法,即从某条物理规律出发,找出规律的多种表述。这是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的重要方法。例如,从欧姆定律以及串并联电能的特点出发,推出如下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串联电路中,阻值大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大,阻值小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小;并联电路中,阻值大的电阻通过的电流小,阻值小的电阻通过的电流大。 3 实验 实验是物理科学的基础,也是物理知识的源泉,加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时代特征,又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同样,实验也是形成物理概念、建立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物理学习就是通过对物理现象、过程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可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也可以来源于实验提供的物理事实。从生活中得到的感性材料通常来自复杂的运动形态,本质的、非本质的因素通常交融在一起,仅通过这种途径形成概念,建立规律有相当的困难。而实验则可提供经过简化和纯化了的感性材料。它能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明确的具体的认识。
例如,初中物理教材中,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直接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分析归纳得出的结论;声音的发生是从实验现象中分析归纳得出的结论;杠杆平衡条件是由大量的实验数据,经归纳和必要的数学处理得到的结论,液体的压强是先从实验现象中得出定性的结论,再进一步寻求严格的定量关系。 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则是影响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物理学习时,要求做到如下几点:①认真观察课堂演示实验。②独立完成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勤动手、敢动手。③自己设计和制作某些简单模型或玩具。④逐步养成用实验解决物理问题的习惯。 4 迁移 迁移就是基本原理在其它条件下的运用。俗话说,学以致用,就是将所学知识、方法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去。其本质就是迁移。在物理学中,有许多内容体现了迁移原则。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数学知识的迁移 物理学常用数学表示物理概念、描述物理规律。例如应用数学中的比例关系描述物质的密度(ρ=m/v)。物体的运动速度(v=s/t),牛顿第二定律(a=F/m)等。应用数学中的坐标图象方法描绘出温度———时间图象(表示某种物质的熔解与凝固过程),位移———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能量———位移图象等。应用数学中的几何方法表示光的传播、折射、反射等。 4.2 物理知识的迁移 物理知识的迁移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应用物理知识解题。物理教材中,单元、章节后均有习题。其二,应用物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例如,日食和月食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物态变化原因可用分子运动论来解释。海市蜃楼奇观可用光的折射原理解释。其三,应用物理知识设计制作各类产品。例如,根据热传递原理制成了保温瓶,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了发电机、电子测量仪表等,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制成了温度计,根据光的折射、反射原理制成了照相机、幻灯机、电影放映机等。 4.3 物理思想的迁移 物理学在形成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物质观,即物质普遍存在于相互作用之中,普遍存在于运动之中,普遍存在于能的转化与守恒之中。于是,研究宏观物体的受力、运动、和机械能的规律形成了力学。研究分子的受力、运动和内能的规律形成了热学。研究电、磁之间的受力、运动和能的规律形成了电磁学等。在物理学习时,当我们形成了这种物质观,就会有目的去认识和理解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运动规律和能的转化与守恒规律,学习就会更上一个台阶。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搞好学习的事半功倍的金钥匙。然而成功的学习靠的是辛勤的劳动———观察、思维、实验、迁移。
物理这门自然科学课程比较比较难学,靠死记硬背是学不会的,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出个题目还是照样不会作。那么,如何学好物理呢?要想学好物理,应当做到不仅把物理学好,其它课程如数学、化学、语文、历史等都要学好,也就是说学什么,就得学好什么。实际上在学校里,学习好的学生,哪科都学得好,学习差的学生哪科都学得差,基本如此,除了概率很小的先天因素外,这里确实存在一个学习方法问题。
谁不想做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呢,但是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学习好的学生,第一条就要好好学习,就是要敢于吃苦,就是要珍惜时间,就是要不屈不挠地去学习。树立信心,坚信自己能够学好任何课程,坚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坚信有几份付出,就应当有几份收获。关于这一条,请看以下三条语录:
我决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可以无需坚定的长期苦干的品质而得到成功的。——狄更斯(英国文学家)
有的人能够远远超过其他人,其主要原因与其说是天才,不如说他有专心致志坚持学习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精神。——道尔顿(英国化学家)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苏联文学家)
上面简单介绍了如何学习物理的方法,下面给你一些实际的一些建议
1、物理模型法
针对物理问题的特点,抓住其主要因素、排除次要因素、提出物理模型,将对具体问题的研究转化为对物理模型的研究。这种方法的思维过程是,分析物理问题的条件、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特征,建立与之适应的物理模型,通过模型思维进行推理。
等效思维方法是将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等效为一个熟知的物理模型或问题的方法。例如我们学过的等效电路、等效电阻、合力与分力等效……。常见的等效法又“分解”、“合成”、等效类比、等效替换、等效变换、等效简化等,从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3、隔离法与整体法
隔离法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绝大多数物体总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因此为解决问题方便,常将研究对象与其他物体隔离开来,但有时需要以整体为对象,此时要求整体内部个部分间有相同的加速度。
估算法是应用物理知识,把握问题的本质,抓住主要数量关系,忽略次要因素进行的数量级计算。这类考题主要不在“数”而在“理”,不追求数据精确而追求方法正确。物理估算题,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由于物理估算题具有文字简洁、显示已知条件少、待求量与已知量之间联系隐蔽等特点,往往使考生束手无策,失分率很高。估算与精确计算相比,要求考生对所学的知识运用更灵活、思维更敏捷。
物理图象是形象描述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常用工具,也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正确的物理图象,能在我们分析物理问题时提供清晰的物理图景,图象往往能把与问题相关的多个因素同时展现出来,这祥,既有助于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对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助于我们把握相关物理量间的关系,有的问题甚至通过图象便可直接得到解答。因此,用图象来解题成了解物理题的常用方法之一。利用图象解物理题时,应该特别注意正确全面理解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例如一个在坐标图上表示的物理图象,它的坐标轴代表的是什么物理量?是什么单位?是标量坯是矢量?对于一些图象其图形相似而物理意义不相同的图象,如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等,应该注意区分而不能混淆。
描述某一过程或某一状态的物理量在其发展变化中,由于受到物理规律和条件的制约,其取值往往只能在一定范囿内才能符合物理问题的实际。而在这一范围内,该物理量可能有其最大值、最小值或者是确定其范围的边界值等一些特殊值。由此,物理问题中常常涉及到这些物理量的特殊值的问题,我们把这些问题称为极值问题,在各种习题和高考题中,此类问题是屡见不鲜的。
用守恒定律及守恒量去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可称之为守恒法,在各种物理变化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多种量的守恒,如质量守恒、电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等。利用守恒关系来建立和求解方程,往往可使问题得到较简捷的解答。守恒,往往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的,因此在运用守恒法求解问题时先要注意对问题条件的分析,只有在其满足守恒条件时,才可用对应的守恒规律来求解问题。
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 希望采纳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物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新课程中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研究-优秀毕业论文教学,研究,中学,新课程,高中物理..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新课程中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研究-优秀毕业论文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两道普通的高一物理题.1、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到驶过第一个100m距离时,速度增加了10m/s,汽车驶过第二个100m时,速度的增加量是?(求详细解答过程)2、甲、乙两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两道普通的高一物理题.1、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到驶过第一个100m距离时,速度增加了10m/s,汽车驶过第二个100m时,速度的增加量是?(求详细解答过程)2、甲、乙两
两道普通的高一物理题.1、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到驶过第一个100m距离时,速度增加了10m/s,汽车驶过第二个100m时,速度的增加量是?(求详细解答过程)2、甲、乙两车沿互相垂直的马路向十字交叉路口运动.甲车车身长3m,车头离交叉路口13m,以初速度2m/s、加速度1m/s2向交点匀加速运动;乙车头离交点24m,初速度是8m/s.为避免碰车,乙车进行刹车,让甲车先通过交点,问乙车刹车的加速度至少应多大?(这道题我有点不明白的是最后求出甲车通过所花的时间,代入x=vot+1/2at2和v=vo+at的结果不一样,为什么呢,请解释.)
第一题:因为车是由静止开始运动的 驶过第一个100米时速度增加10m/s 可知平均速度为10÷2=5M/s 设此段路程行驶时间为t 路程100=10/2*t 可求的时间t=20s 是匀加速运动 所以加速度a=10÷20=0.5m/s2 驶过第二个100米时 设此时速度为V 则有【(0+V)/2】*(V÷a)=200 (行驶时间t=速度变化量V÷加速度a) a=0.5 所以可求的V²=200 V便可求的约等于14.142m/s 从开始到第二个100米 速度增加为14.142 从第一个100米到第二个100米速度增加为4.142m/s第二题:此题其实画图就容易明白了 但我还没二级 传不了图呵呵 不好意思啊 我简单的说下其实要使得不撞车 至少要甲车车尾驶过十字路口时乙车才刚好到达路口 我们可以求的甲车车尾驶过路口所需时间 t 用公式x=vot+1/2at2 2t+1/2*1*t²=13+3=16 求的t=-8(舍去)和t=4 在这种情况下你看看你那两种求法结果是不是一样 我试过是一样的 你可能没考虑车尾 这个时间要通过甲车去求 和乙车无关 下面设乙车刹车加速度至少为a 同样用公式x=vot+1/2at2 代入数据 8*4+1/2*a*4²=24 求的a=-1m/S2 所以加速度应该满足a≤-1m/s2 刹车加速度至少为-1还是很久以前学的
由 vt^2-v0^2=2as得
a=(vt^2)/2s=(10^2)/200=1/2m/(s^2)
加速度知道了以后还是2as=v^2-v'^2,得v^2=10m/s^2+2as,v^2=200,v等于十倍根号2,△v=十倍根号2减10我算出t=4.解释如下,用x的那个公式,乙车到交叉路口时速度不为0,甲车刚好车尾驶过去。用这个公式是正确的。用后一个公式,就要求乙车到交叉路...
100=5TT=20Sa=10/20S=1/2200=1/4t^2T=...(2) 16=vot+1/2at2
16=2T+0.5t^2t=4
1,v1^2/2a=S=(v2^2-v1^2)/2a所以2v1^2=v2^2v2=10√22.甲乙不相碰临界点乙察着甲的车尾而不是车头S乙=8t-1/2at^2=24S甲+车长=13+3=2t+1/2*t^2联立解得a=1m/s^2,t=4
加速度不变。两次利用速度和位移的公式。一次位移是100.初速度0.末速度10.第二次是初速度0.末速度是要求的。位移是200。连个式子一比就得到答案。因为代入x=vot+1/2at2这个式子的时候没有保证乙车还是运动的。有可能在甲车还没有完全通过的时候。乙车已经停下来了。这个式子的时间就是错误的...
Vt^2-v0^2=2as
这个t 是速度后面的角标,即t秒时的V
,下同代入得a= 0.5m/(s^2)然后
1/2 a t^2=200算出到达200m 时的准确时间 t=20√ 2
(√ 是根号)即此时的
= 10√ 2速度增量 = V— Vt=10√ 2
m/s对于你所说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二物理浮力练习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