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感性人生的坚守精神家园园是谁的观点

音乐是感性人生的精神家园是谁的观点_百度知道
音乐是感性人生的精神家园是谁的观点
提问者采纳
不到出处 有一个网友说周海宏音乐;音乐,是感性人生的精神家园,追求流行.追求新鲜事物,对音乐也是,追求品质是展现自我个性的生活态度,是很神奇的东西;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精神家园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音乐,追求品质是展现自我个性的生活态度,是生活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是感性人生的精神家园,追求流行;音乐。追求新鲜事物,是很神奇的东西音乐,对音乐也是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猜你感兴趣
服务声明: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及准确性,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Copyright &
Powered by构建我们心灵的精神家园——漫谈写作与人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从人生“三种境界”说起
导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在《行路难》中吟诵出的千古名句。诗句反映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仍然坚信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诗人这种对人生乐观豪迈的气概,能否给我们的人生以启迪、以力量?
1.什么是人生?
在座的各位能否不假思索地说出“什么是人生”?
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却常常让我们困惑、纠结,感觉既那么抽象,又那么的具体,因为我们自己就是人生,人生即我们自己。真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翻开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关于人生的诗词歌赋、论著专述、哲思警句浩如烟海,看多了,往往让我们更加迷茫。
中国的词典上大多是这样说的:“人生是指人的生存以及全部的生活经历”,而美国的教科书上却说,“人生就是人为了梦想和兴趣而展开的表演”。
有人认为:“人生就是人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历程,它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过程,涉及到人的工作、学习、恋爱、友谊等广泛的生活领域,包含着欢乐与痛苦、幸福与悲伤、光明与黑暗、顺利与曲折、友善与敌意、美好与丑恶等丰富而具体的内容”。
也有人综合了前人的观点做出如下表述:“人生是人类发展历史不可或缺的基本成分,是人在生存过程中必然逐渐认识并改造自我和环境、必须面对并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应当为了理想和兴趣不断设计并展开表演的生命活动的整个经历”。
其实,给人生一个定义很简单,但人生的真谛究竟是什么,这才是我们要知道的。要弄清这个问题,让我们先从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生“三种境界”说起:
大家知道,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成功的人生要经历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这词句出自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王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王国维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王国维所阐释的人生三种境界,与俗世的轮回、与智者成就事业的三个阶段的确是不谋而和。洞悉人生,爱情也罢,事业也罢,所有成功的个案无非都是经历着三个过程:有了目标,欲追求之;追求的过程中有所羁绊,坚持不放弃;成败关键一刻,挺过来了,喜获丰收。做到了这三个境界,也不愧为精彩至极的人生。
那么,从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中我们领悟到了什么?这就是只有那些懂得生活永远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怕挫折和失败的人,才会有一个相对理想完美成功的人生。简言之,人生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懂得生活。哲学家们都承认:生活的最高目的就是幸福。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对于这个问题也各有各的见解。积学修德可被看成幸福,饱食暖衣也可被看成幸福。究竟谁是谁非呢?我们从人的观点来说,人之所以高贵于禽兽者在他的心灵。人如果要充分地表现他的人性,必须充实他的心灵生活。幸福是一种享受。享受者或为肉体,或为心灵。人既有肉体,即不能没有肉体的享受。我们不必如持禁欲主义的清教徒之不近人情,但是我们也须明白:人类最上的享受是心灵的享受。哪些才是心灵的享受呢?就是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学问、艺术、道德几无一不是心灵的活动,人如果在这些方面达到最高的境界,同时也就达到最幸福的境界。一个人的生活是否丰富,这就是说,有无价值,就看他对于心灵或精神生活的努力和成就的大小。
讲到这里,我要衷心地祝贺各位,选择写作之路,你已经站在了创造幸福人生的起点上。这是一趟充满无限喜悦、无限遐想、无限风光、无限挑战的生命之旅。
2.那么,什么是写作呢?
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
一般写作会用笔在纸上写作,但过去也有人在石版、竹简、龟壳、墙壁等材质上写作。随着科技发展,使用打字机、电脑、手机等记录文字也可称为写作。
写作作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过程,不仅仅存在于文学创作领域,还广泛出现于应用写作领域(包括公文写作、经济写作、广告写作、军事写作、法律写作、科技写作、英语写作等)。就当下而言,学科意义上的“写作”概念已越来越多地指向应用写作这一遍及社会生活各个角落的实践活动。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著作《大趋势》中曾断言:“在这个文字愈来愈密集的社会,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读写技巧。”这里的“写”主要是指应用写作而非文学创作。
写作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一是个体创造性。所谓个体创造性指的是作为一种主体的精神活动,写作是具有个人化和创造性的。也就是说写作是作者个人的写,而不是别人所能替代的,而且这种活动是与众不同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写作其实是人的思想、观念、情感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是不可能同一的。每次写作就是人的思维的运行,是人的个性特征的体现。曹雪芹创造宝、黛爱情、托尔斯泰创造卡列尼娜悲剧、柳永创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境、莎士比亚创造哈姆雷特的形象……在文学史上,有很多同题的作品,但绝对没有完全一致的篇章。宋朝诗人陆游有《卜算子&咏梅》一词:“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后来毛泽东也写过同题的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但两首词的风格意境都大相径庭。即使是像朱自清、俞平伯这样同一时代、相同学识、性格和经历都大致相同的好朋友,当他们在游历了秦淮河后,同样的自然景致,一样的泛舟遭遇,相投的趣味爱好,写出的同题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风格迥异。朱文笔致清丽,比喻精当,描绘秦淮河柔美夜色的同时,流露出触景伤情的淡淡忧伤。而俞用笔华丽典雅,多事铺陈,别无二致的夜色美景却牵出他几多思古之情。就连写作形式也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律诗、自由诗、词曲、辞赋、小说、散文、戏剧等等都是人们在写作过程中创造和发展的。明朝画家、文论家董其昌说“脱套去陈,乃文学之要诀”,说的就是写作的这一特性。个体创造性的特点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时力求创新,写出个性。
二是综合动态性。首先,写作活动是写作主体内在的心理活动、思维活动和外在的写作行为、动作相结合的综合性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主体要全方位地调动自己的感官。同时,写作活动也是写作主体综合素质的体现。写作与人的性格、气质、文化、阅历无不相关。其次,从写作的过程来看,写作是一种多要素、多层次组合的动态活动系统。关于写作活动的构成要素,写作学界一般认为包括“四体”,即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这四体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在时间流程上看客体——主体——载体——受体——客体,这样双向互动。综合动态性的特点就要求我们必须培养自己各方面的爱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三是实践操作性。写作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但如同人的其它活动一样,写作具有实践和操作性。这种实践操作性具体体现在“写”上。有了写才会有写出来的产品——文章;只有写,人才能积累起写作的经验、知识,逐步认识到写作的原理和写作规律、技法技巧。总之,只有通过写的实践活动,才能最终实现写作目标。古今中外许多作家都认识到这一特性的作用。清人唐彪在其《读书作文谱》中说道:“谚云‘读十遍不如做一遍’,盖常作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作则里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沈虹野云:‘文章硬涩由于不熟,不熟由于不多做’,信哉言乎?”
叶圣陶曾说:“写作一要得道,二要历练,历练到了习惯,才算有了这能力。”巴金说:“只有写,你才会写!”契诃夫在回答向他请教的青年时说:“请你尽量多写!请你写,写,写,写到指头断了为止。”这些都说明了写作是具有实践操作性的。这一特性要求我们要积极从事写作活动,多练勤写,使之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内容。
3.人生就是一本书
“立人”和“立言”是相统一的,作文与做人也是相统一的。古人将写文章与“治国、齐家、平天下”相提并论。作文中的语言文字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不论是从培养积极的认识观,还是良好人格的形成方面,其它学科是替代不了的。
人生就像一本书,一个个不同的人,构成了一本本内容不同的书。每一本书、每一章节,每一页、每一段、每一行,都是人生的一个完美象征。我们在读这些书的同时,无异于了解了他人的人生。若想成就一本好书,你就不可以草率而著。你必须懂得,没有闪光的感悟,就没有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全力的拼搏,就没有令人瞩目的成功。一本难以读懂的书。初读没有感觉,再读有点苦涩,读三遍则读出了香浓。反复读,才发现,人生原来酸甜苦辣百味俱全,经历多了,自然就品出味道来了。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味道,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意义!人到中年,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之后,你才会才渐渐感悟到——其实,人生的经历就是一本书,一本你自己都读不完的书。
你希望这本书是精彩畅销,还是平淡滞卖,全靠自己的态度及观念......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生这本书,有开头也有结局,一页一页的读过,一页一页的铭记于心。从这本书中所获得的知识,远胜于你读过的所有的书。这本书有时错综复杂、扑朔迷离,有时平淡似一湖死水。你既是它的作者,也是它的读者;既是在读别人,也是在读自己,人人都是书中的主人公。有人的命运好一点,有人的运气差一些,即便是与机遇有关,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走马观花似地随手翻阅,与逐字逐句地用心地品读,其效果截然不同。只有仔细阅读的人才会有所感悟,因为他知道这本书一生只能读一次。当你最后跟世界说“再见”的时候,也就是读到了书的尾声。那时候,物质就显得无关紧要了,什么功名利禄终会烟消云散,整个生命留给我们的只是记忆的片段。
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
——从人生尚美谈写作与人生的关系
导语:唐.刘禹锡的这句诗,让我们看到一个诗人笔下的人生是何等的壮阔。约少的言辞,就可以解释世间一切事物;坐案运笔驰骋,就可以把一切景象尽收眼前。在诗人笔下,写作与人生是如此完美地融为一体。
我们常常诘问自己:人,一生都在走,但究竟怎样走,又走向何处?人生如过客,但过客并不等于人生的无意义。鲁迅创作的《过客》,其意义表明:在人生遭遇最困惑的低谷时期,人也仍然不失追求生命超验意义的终极目标。
那么,人生终极究竟在哪里呢?虽然很难用一句话作出准确的回答,但是,追求精神性生活,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心灵的自由,应是人生的高处。崇尚美、追求美,就是引导人生进入这个高尚的精神性生活的“诺亚方舟”。
那么,在写作领域里,文学创作就是这个“诺亚方舟”,就是这个“亮点”,它以表现美、歌颂美、创造美的方式与人生发生全方位的联系,以最感性的方式,让人能够充分认识自我,认识人生的本质特征。如同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所说的那样,文学为人生提供了一种“看见了现实背后的纵深”。
在这里,我们就以文学对人生的审美意义阐释写作与人生的内在关联。
首先,文学与人生的审美契合——文学与人生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非彼无此,非此无彼
文学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出现的,它是人类智慧的产物。从表面上来看,文学是一种抽象的,纯理论性的东西,它似乎只是那些呆在书斋里的知识份子的专利,和一般人是相隔甚远的,因此有人认为文学与人生没有多大关系,至少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是如此,他们认为那琐碎的衣食住行和文学简直搭不上界,一个是下里巴人,一个是阳春白雪。特别是在当今商品经济社会,什么都和利益挂钩的情况下,人们一提起文学就不自觉的露出鄙夷的神色,搞文学的人在他们的眼中仿佛是外星人一样。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文学从它出现的那天起就没有脱离过人生,脱离了人生的文学那就是空中楼阁,是生存不了的。
所以说到文学,都要扯上人生。文学与人生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非彼无此,非此无彼,确是构成了一对奇妙的纠葛。庄子说:“夏虫不可以语冰。”(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不懂大道理。)这到底是文学,还是人生,又有谁能说个清楚道个明白?所以,诗人卞之琳落笔惊魂:
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从窗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眼帘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在中国,文学艺术情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最初的“言志”到后来的“缘情”实一脉相承的。“诗言志”作为一个非常古老的美学教义,在上古史书《尚书》中已经出现。“诗言志,歌咏言,律和声”这已经成为中国上古艺术的信条
人生更抽象,虚无缥缈的,说不清的悲欢离合,宛如含苞的蓓蕾,就绽放在生死的一瞬。没有涟漪,更没有青春流逝不尽的华采。
文学根植于人生的土壤上,它需要从人生中吸取原料,养份,然后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文字没有产生前,人类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语言没有产生前,人类用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些从本质上说都是文学的一种形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对一些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人类有思想的本质决定了他要表达,这些东西用文字记载下来就是文学的雏形。
文学因人而生成,因人而发展,高尔基干脆把文学称之为“人学”,刘熙载也指出:“文,心学也。”从“人学”的角度看文学与人生的契合,实际上也就是说文学是人寻找精神家园,建构精神家园的一种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方式。文学之与人生而言,也是人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家园的一种表现。
《庄子&养生篇》中曾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义,万物有成理而不悦。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文学为人生创造美,是因为天地间就有美的客观存在。文学的使命就是要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帮助人们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由此去建构每个人心中最美好的家园。
其次,文学的人生审美功能与美学价值——文学以超越世俗功利的方式,做到“以美启真”、“以美引善”,为人生创造真善美相统一的和谐境界
在人生的真善美体系中,求“真”将使一切行为规范,符合规律的要求,所培育的是人的理性精神;求“善”将使人的一切行为规范符合目的的要求,多培育的是人的善良之心;求“美”则使人的一切行为规范既符合规律的要求,又符合目的的要求,在二者相统一当中,获得心灵的愉悦。文学以超越世俗功利的方式表现人生,其美学意义在于揭示人生内含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本质特征,做到“以美启真”、“以美引善”,创造人生真善美相统一的和谐境界。
如果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人学在文学里的表现,我觉得主要包含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人生有多少丰富性,文学就应该表现多少丰富性。也就是说,文学跟人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第二层意思,人生有多少可能的丰富性,文学就应该表现多少可能的丰富性。就是说,真正优秀的文学不只是表达现实当中,我们能够看得到、能够感受得到、能够经历得到的各种丰富的人生,更重要的是,还要表现人生可能出现的丰富性。
再次,文学建构生命的终极关怀——文学的审美艺术使得我们在获得自我灵魂救赎的同时,诗意的理解人生,从而寻到“美”这一人生终极目标的精神家园
文学作为人类行走的“话语”,它所表达的内容对应着人的心灵世界。然而,无论文学是高尔基所谓的“人学”,还是刘熙载指出的“心学”,它都与人生息息相关。文学的审美艺术使得市场化下那种浮嚣的躁动情绪得以消解。在获得自我灵魂救赎的同时,诗意的理解人生,从而寻到“美”这一人生终极目标的精神家园。因此可以说,建构文学与人生关系的审美关怀,其真正的目的在于:赋予文学与人生关系以美的灵魂。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那么在文学和人生之间如何切入美的桥梁——亚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一个标语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朱光潜说道“许多人在这车如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亚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的疾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了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美的能事是见于知所舍,且见于知所取,於取舍之间,善于生活者,方寻回心灵的家园。
总之,文学是一种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文学给读者提供了人生的调料,给读者以不同的体味。
如果有一天,你在忙碌的生活中走倦了,那么,文学将是你最好的修养胜地;如果有一天,你在人生中感到迷茫与无助了,那么,文学将给予你最好的养料;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你的梦想实现了,那么,文学将记录下你最真实的感受;同样,当你即将走到人生尽头的时候,请你花些时间和精力,用最最真实的语言记录下你的人生感言和经历,这将给后人以最好的警世。人生就是文学,而你、我——这群最最普通的人,就是那人生的记录者,就是文学舞台上的舞者。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浅谈写作对人生的作用
导语:宋代诗人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吟诵出极具哲理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名句。选择了写作,并不意味着我们就站在了人生的高处,只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站在认识的最高层,我们才能不迷茫、不犹疑,义无反顾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作家史铁生说:“去除种种表面上的原因看,写作就是要为生存找一个至一万个精神上的理由,以便生活不只是一个生物过程,更是一个充实、旺盛、快乐和镇静的精神过程:如果求生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本能,那么人比其它生物已然又多了一种本能了,那就虽不单要活还要活得明白。”
作家埃米齐奥朗说:“假如没有写作本领,我不知道我会成为什么。写作便是释放自己的懊悔和积怨,倾听自己的秘密。”
那么,写作究竟对我们的人生有哪些作用呢?从更深的层次上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写作把我们与知识分离开,又使我们与知识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写作教给我们知识,又教给我们获取这些知识的方法。面对纸笔或者键盘,我们就可以看到自己也反映在文本中。于是,文本与我们对立起来。我们试图从其他人的角度去阅读,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赋予文本某种既定的意义。我们想说的又好像比文本内容多,文本并没有完全表达出我们想要表达的全部意思。直到我们把它们写下来,我们才知道我们知道些什么。总之,写作不断地使内部的变成外部的,在此之中,我们可以意识到自己知道些什么,同时又了解我们能说些什么,进一步加深知识的意义与我们内部需求之间的某种联系。
其次,写作把我们与生活世界分离开,又吸引我们更接近生活世界
写作把我们与生活世界分开,并由此使我们发现了体验的存在结构。写作拉开了我们本身和世界之间的距离,在这个世界中,日常体验的主体和体验到的客体(这一切又统称为表象)成了我们思考的对象。但另一方面,写作给了我们足够的思考空间,思考我们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更加理性地面对客体,并深深理解生存空间中生活世界的重要性。写作会使你更加用心地去品味生活,洞明世事,去捕捉工作中、生活中有意味的现象和信息,会自觉地去积累学识和生活。写作会帮助你梳理思绪,使你的头脑变得井井有条,使个体经验概念化。培根说:“写作使人精确”。写作是非常有效的认知加工的过程。
第三、写作使我们的思想脱离实践,又使我们的思想回归实践
写作使我们脱离开周围环境的独特丰富的细节,转向更具有普遍性的方面。在此过程中,写作使我们无法直接接触到真实生活。通过这样的暂时“悬置”(
在宇宙空间里把一个概念或者事物不与任何其它事物概念思想等待相联系,让它真正的独立存在,然后再来分析研究),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实践的某个独特方面所蕴含的意义;同时,我们不自觉地也为以后清楚地辨别生活实践的含义作好了准备。因此,写作过程既是一个充满思考的活动,又是一个充满活动的思考。写作会帮助你深化认识。如果你不就某个具体的问题写成文章,你的认识可能是一星半点或者是肤浅的,而写作会迫使你对问题作彻底的思考,从而深化和丰富认识。(例如:一篇好的调查报告所起的作用)
第四、写作使我们对世界的体验抽象化,又使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具体化
写作者的直属领域,一方面是纸笔、键盘,另一方面是语言或文字。这两种媒介都具有分离作用,因而写作总是将我们意欲描述的体验抽象化。然而,一篇成功的写作,它比现实生活更具有推动力、感染力,因而也更具有情感上的影响力。文本中蕴含的情感,能使冷静的读者泪如雨下,更深刻地理解世界。看看莎翁的四大悲剧(《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哈姆莱特》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哈》剧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回国奔丧,父王鬼魂诉冤,嘱其报仇。王子装疯,安排“戏中戏”,证实了新王杀兄的罪行。错杀大臣后,王子被打发出国,他洞察新王阴谋,中途折回。新王备下毒酒毒剑,挑唆大臣之子与王子决斗,欲置之于死地,最后三人同归于尽,母后也误饮毒酒而死。《奥》剧写的是威尼斯大将、摩尔人奥赛罗与元老之女苔丝狄蒙娜倾心相爱,冲破家庭阻力结为夫妻并一同出征。旗官伊阿古,因个人私怨而设计诬陷台丝狄蒙娜有私情。奥赛罗轻信中计,亲手将妻子掐死,最后真相大白,奥赛罗悔恨交加,拔剑自刎。《李》剧叙述不列颠王李尔将国土全分给了花言巧语的两个大女儿,而将秉性耿直的小女儿远嫁法国。最终遭到长女次女百般虐待,流落荒野,疯癫而死。《麦》剧写苏格兰大将麦克白受女巫诱惑,在野心和夫人的驱使下,杀君自立,后终日被噩梦纠缠,神思恍惚。其妻也发狂自杀而死。最后王子率兵讨伐,麦克白兵败而死。),你便可体会这文本的无限震撼了。
第五、写作使我们不断积累人生财富,又使我们不断升华人生境界
写作的过程是一种不断地积累人生财富的过程。不仅可以积累知识的财富,能力的财富,经济的财富,而且能够积累道德的财富,意志的财富,情感的财富,社会的财富。写作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也是修炼的过程,是自我实现的过程。在写作的过程中,只要是写作的有心人,就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识,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断地形成新的思想,形成道德。写作的过程也是一种人生追求的过程,是不断地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不断地追求新思想的过程,是不断地追求美的过程,是不断地实现自我和追求人生价值的过程。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写作对作者素养的要求
导语:南宋著名的理学家、诗人朱熹《观书有感》中的这两句诗,其美妙之处不是写景,而是观书的感想。这美的意境升华,让我们懂得:没有源头活水的滚滚而来,就不会有文思如泉涌般的写作,也不会有写作之路的长久与辉煌。
(注:朱熹诗全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文章写得好不好
虽然决定于构思、动笔、修改那一连串的功夫。但是再往根上想,就知道那一连串功夫之前,还有许多功夫,所起的决定作用更大。那许多功夫都是在平时做的,并不是为写东西做准备的。一到写东西的时候却成了极为重要的基础。”
我想,叶老说的“基础”恐怕指的就是一个写作者的素养。这些素养(积累)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生活素养
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所以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纵观人类一切写作文化,从本源意义上看,无不来源于社会生活。人的精神观念情感等主体意识,都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在人脑中的反映。写作总是反映着人类认识的对象,也同时反映着人的精神、观念、情感等主体意识,它的源泉自然来自生活。说明文中介绍的事物,是生活中属于自然物或产品物的部分;应用文直接涉及到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问题;议论文所阐述的是生活、社会道理;新闻报道的是生活现实中新近发生的事件;文学则是生活的艺术化反映。纪实文学反映的人物、事件是生活中实有的。虚构的以至神话作品,则是通过曲折的方式反映生活。
生活素养的提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途径:
一是扩大阅历。
应当说,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生活中。但是,人们生活阅历的程度和范围却有很大的差异。就像游泳一样,有的人搏击海涛,有的人停留在浅滩,有的人坐在岸边,有的人望洋兴叹。阅历不同,见闻、见识、感受、视野、积累自然也就不同。人们常把写作的基础总结为两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积累间接知识的途径;阅历,则是积累生活感受的途径。社会生活是一本“活书”,它没有被“编选”和“剪接”,也没有被墨迹和铅印所凝固,它立体地、真实地、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要学好写作,非得读生活之书不可。别的途径无法代替生活经历这一课。这是因为,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有自身的感受和认识。经历越广,感受和认识越深。正如前人所言:“天下事未经历者,必不如曾经经历者之能稍知其理。经历一周者,必不如经历四、五周者之能详悉其理也。经历四、五周者,又不如终身练习其事者之熟知其理而能圆通不滞也。”(唐彪《读书作文谱》)人能见到其事其物,才能知道其事其物,才能有感于其事其物,才能表达出其事其物。古往今来,在写作中有成就的人,无不阅历广泛,涉足深入生活,既“熟知其理”,又“圆通不滞”。
司马迁能写出不朽的巨著《史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到处游历,广泛收集各方面的史料,足迹踏遍了半个中国。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这些资料补充了史书的不足,同时也使他得到了真实深切的认识和感受,因而能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把历史事件写得绘声绘色。
二是细心考究。
深入生活不只意味着到生活中去,而更重要的是真正进入生活角色,做生活的有心人,细心地认识生活,体验生活,考究生活。
在生活经历中,应当有相对集中的考究对象。任何人活动的范围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条件和精力也是有限的。什么都去考究,什么都会得不到。作家谈写作经验时常说,“熟悉什么,就写什么”。一个人熟悉的东西,会有重点。翻过来讲“要写什么,就熟悉什么”。司马迁广泛游历,他考究的对象是史料;徐光启广泛游历,他考究的是地理;达尔文参加海洋环球航行,他考究的是生物进化。
生活五光十色,由多面体、网络状构成,有表面的东西,有本质的东西;有偶然的东西,有必然的东西;有特殊的东西,有普遍的东西。人们面对复杂的生活,有个逐步深入的过程。王充在《论衡&别通》中说:“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深入的程度不同,见到的,得到的也不一样。就认识过程而言,先认识表面的、偶然的事物,后认识本质的、必然的事物。要发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就不能浅尝辄止,而要一步一步的深入,去挖掘藏在生活深处的“蛟龙”。
总之,丰富生活素养对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了肥沃的生活土壤,写作活动才能绽开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成果
2.知识素养
知识素养,指作者所具有的系统性、专业性知识的素质和修养。写作是一种智能劳动,必然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储备。丰厚的知识是任何类型的文章写作所必备的基础。科技文章、科普小品、产品说明书等,都是有关知识的直接体现。杂文、评论、随笔、散文等文体,间接地包含有关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的知识。文学作品往往把知识融化到艺术形象的创造之中。
我们常常感到文章空洞,其原因之一就是知识贫乏。要使文章有充实的内容,除了丰富生活感受之外,就是丰富知识积累。现代社会对知识的广泛开发,能使人们在写作时充分利用各种知识,丰富文章内容。
从写作的角度看,知识有三种类型:
一般知识:
指普通的常见的零散的各种知识,如有关科学原理、科学定义、科学例题,有关的历史典故、历史常识、历史事件,有关的文化名人、文化常识、名诗名言,有关的公理、俗语、谚语、格言,有关民族、国家、天文、地理、自然、人文方面的常见知识,有关科学、艺术、文学方面的普通常识,等等。
专业知识:指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知识。当代由于学术研究的高度发展,学科的数量空前扩展,学科的质量不断深入,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于从事专业写作的人来说,自然要熟悉和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就像我们各位起码得学一些铁路的专业知识。
理论知识:指概括性强、抽象度高的知识体系。理论知识不是分散的、零碎的知识,不是个别性、具体性的知识,而是系统的、有普通意义的知识。理论知识中往往包含了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理论造诣会对写作产生深渊影响。理论修养高,就有整体的思维力和深锐的洞察力。我国现代作家徐迟,为了写数学家陈景润的事迹,便钻研有关数学理论,终于写出了《歌德巴赫猜想》这篇有名的报告文学。
知识的博采与消化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途径:
一是注意博采各种类型的知识。写作需要多层次多形态的知识。我们采集知识时,要全方位地展开。一般知识要采集,专业知识要采集,理论知识也要采集。只有一般的知识,平面的广度是有了,但缺乏立体的高度;只有具体应用方面的知识,一定范围内可以使用了,但缺乏理论的穿透力和涵盖面。相反,只有专业知识或理论知识,不懂得应用知识,那么遇到问题往往纸上谈兵,找不到解决的途径。
作家秦牧的散文,表现出开阔宏大的境界,这与作者知识的丰富分不开。秦牧认为:“除了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比较敏锐地发现问题外,我觉得积累大量知识,对提高写作水平关系也很重大。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都要大量吸取。……只有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都很丰富,写起东西来,才能得心应手,触类旁通。……因此,广泛地涉猎知识很重要,不单是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都要广泛涉猎一下,才有办法写得多采多姿。”
二是注意抓重要和新鲜的知识。世界上的知识可以说是无穷无尽。我们在收集知识的时候,应该围绕自己的专业、写作中心、特长和爱好,抓住中心的、关键性的重要知识。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擎一领。”抓住了关键性的重要知识,就等于画山水画出了主峰,穿衣服提起了领袖。秦牧说:“知识好象浩如烟海,但只要‘提纲挈领’,抓住了那个纲,就可以‘纲举目张’,让我们理解它的梗概。譬如天上的星辰,看起来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天文学家把那些肉眼可见的星辰分成几十个星座,就使它们‘各归各位’了。而认识了一些最重要的星座之后,也就可以从星辰来辨认方向和时序了。许多许多的学问都是这样。”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由于当代高科技和社会变化节奏加快,知识的更新率也日益加快,我们要有时代的敏感性,要及时迅速地吸收新知识、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以便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是善于梳理、消化知识。如果把人的大脑看成知识的大口袋,机械地储存、记忆、不加分析地生吞活剥,那么知识不但不能为人所用,反而会变为人的负担。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蚕食桑,而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他还说:“熊掌豹胎,食之至珍贵也,生吞活剥,不如一蔬一笋矣。”这说明,对各种知识,都应当通过自己的胃口去过滤、消化。特别是新知识、新概念,一定要理解、分析、融化。一味机械吸收,生搬硬套,生吞活剥,只能走向反面,弄巧成拙,使文章写得文理不通。
四是注意运用所获知识。我们学习、吸收知识,不是为了装潢门面,而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更好地应用,更好地创造。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可以使生活更加美好;应用到工作中,可以使工作出成效;应用到写作中,可以写出好文章。写作,是一种手脑并用的活动,它不仅能用到知识,还能起到进一步理解知识、巩固知识的作用。
现代社会文化的普及、信息业的开发和社会活动、交往的频繁,为我们从事写作活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比方说,我们在交往中要写信;有关活动要发言,写发言稿;平常学习、读书要写日记、心得、札记;有兴趣了可以写些文学作品;从事研究工作,要写论文,等等。在这些写作活动中,应随时注意应用自己获得的新知识、新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素养,这样大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3.思想素养
思想是观念、意识、心理思维的总称。
思想的核心部分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支配着人们内在的精神心态和外在的行为发生。我们知道,就素质、素养而言,人的精神心态和行为风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行为粗俗的人,不可能有高雅文明的精神境界。
良好的思想素养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心理基础和精神动源,更是人们从事一切文化创造活动的先决条件和主导力量。写作,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和交流,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活动,自始至终受着作者思想素养的支配和制约。那么,思想素养对写作的支配和制约作用,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一是思想素养决定文章的选材和立意。
文章的内容要素可以分为材料和主题两大部分。选材和立意决定了文章的内容。而选材和立意都受着作者思想素质的调控支配。
写作的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思想标准选取材料。同样,写作的人必然按照自己的思想标准安排文章的中心内容和中心思想。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纲”,它既有客观的成份,又有主观的成份。但客观成份是相统一的,就是统一于作者的思想。主题的深刻程度、新颖程度,究其本源,无不来自作者思想认识的深刻程度和新颖程度。
二是思想素养决定文章的格调和价值。
文章的格调是来自思想境界的一种基调。格调中包含了某种风格倾向,但不单指风格。一般讲,风格没有高低优劣的区分,而格调则有高低优劣之别。比如说,《红楼梦》和《金瓶梅》相比,前者的格调要比后者高得多。古代诗论家论诗时认为,诗境出自胸境,有第一流胸境才有第一流高格诗。叶燮说:“诗之基,是人之胸襟是也。有胸境,然后能载性情、智慧、聪明,才辨以出,随境发生,随生即盛,”古人讲的所谓“胸境”或“胸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思想素养。李白能写出气壮山河的篇章,就是有“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开阔胸境。杜甫能写出关心民间疾苦的一代“史诗”,就在于他有着胸怀天下的思想情怀。要提高作品的格调,首先要从思想素养上下功夫。
应用性的文章,如计划、总结、方案、通讯报道等,无所谓格调问题,但它有着相应的价值问题。尽管作者的价值预计还不等于客观传播中的价值实效,但作者的价值观念和文章的价值效应与胸襟存在着相应的关系。有价值的文章,来自作者,来自作者进步的世界观。倘若作者自己没有价值意识,“以其昏昏”,那么很难“令人昭昭”。
三是思想素养还影响着文章的形式和技巧。
文章的结构和表达,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形式和技巧问题,但当我们进一步究其根源的时候,就会发现,结构和表达常受到思想素养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和制约。
无数写作实践生动地证明,没有新颖的思想,也创不出新颖的形式;没有明晰的思想,就没有明晰的表达;没有质朴的思想,就没有质朴的语言。文章的层次性、条理性、逻辑性等,既通过内容表现出来,也通过形式表现出来。有的人写文章,层次混乱,结构残缺;有的拖沓重复,空话连篇;有的故弄玄虚,华而不实,等等,究其原由,都是思想素养缺乏的产物,或者是思想含糊、思维混乱,或者是思想不纯,文风不正所致。
思想的修养与强化需做到以下三点:
提高思想品格。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品格出自人格”,“作文先要做人”等,说明作者主体的思想品格,是文章的经常和本源。要写好文章,首要的任务在于强根固本,努力提高思想品格。
提高思想品格,包括确立健康、进步的思想,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提高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完善人格和操行等方面。古人特别注重道德的修养和人格的完善。《易&乾&文言》中说:“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其诚,所以居业也。”这里,把道德情操同言论表达结合起来,指明品德高尚的人,说出的话真诚自然,发自肺腑,充满正义,包含情感,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古今中外的大量写作实践证明,伟大的文章来自伟大的思想和人格,思想的颓废和人格的堕落影响到文章的颓废和堕落。屈原有高尚的人格,《离骚》中才有那种忠贞的思想。陆游有爱国的情怀,诗篇中才渗透了发自肺腑的救国热情。爱因斯坦严谨的作风,成为他攻克科学难关的锐利武器。居里夫人坚强的意志,化为研究、著述的强大动力。
我们平常把“真”、“善”、“美”相提并论,是因为三者形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真,体现着品格的实在性;善,体现着品格的社会性;美,体现着品格的人文性。人的思想进步,道德的确立,人格的完善,灵魂的净化,就是真善美的开发、育化与升华,就是对假恶丑的厌弃。写作的真正价值,在于张扬真善美,也在于鞭挞假恶丑。要写出具有真善美内容的文章,就必须培养出一颗真善美的心灵。
更新思想观念。文章写作具有通变和创新品格。文章通变和创新的品格,源于作者思想的通变和创新。要写出具有通变和创新品格的文章,就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思想观念;要更新思想观念,就要敢于弃旧图新,冲破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想思维受着习惯性的制约,旧的观点、观念、规范和信息联系经过多次重复后,便凝结为某种固定的思想,渗透到人们的常识、习惯和行为之中,制约着人们的思路。这就是俗话说的“熟话顺口,熟路好走”。因此,人们要注意不断接收新事物、新信息,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勇于剔除思想河床上陈旧的泥沙,开启新思维的闸门。
当今社会发展很快,思想更新的节奏随着知识更新的节奏加快,现代意识在多方位地跃进,不及时更新思想观念,就会在时代大潮中落伍。如果背上沉重的旧思想负担,自然写不出新颖的文章。因此,我们要积极支持参与对各种改革、变新活动,从中得到感染和影响,使思想充满新的活力和朝气,这样对于文章的创新、思路的开拓、形式的翻新、“陈言”的剔除大有裨益。
强化社会意识。写作作为一种信息传播行为和方式,必然具有社会意义和社会功能。人的思想,人的道德品质,人的礼仪规范等,只有在社会化活动中才能得以实现,才具有价值。思想价值归根到底在于社会价值。作者的思想修养和文章的思想意义,只能从社会影响、社会功能方面得到反映,得到说明,得到验证。强化社会意识,树立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思想,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情怀,确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健全良好的文化心理素质,应当是提高思想素养的主要内容。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文论家在这个问题上有着详细的论述。王充认为:“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世用,一篇无补。”顾炎武强调文章必须“有利于天下,有利于将来”。他们所强调的正是文章的社会功用。一个有社会意识的作者,应该把自己的思想根植于人民和历史的土壤之中,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着乐而乐”的思想境界,成为群众的社会的代言人。
4.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指人所具备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等各种因素的总和。审美素养既体现为对美的接收和欣赏能力,又转化为对审美文化的鉴别能力和审美文化的创造能力。
美的追求渗透到人类的一切文化生活之中。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同样有着美的追求。衣服除了遮风挡雨、避光御寒之外,还要大方、美观、好看。房子除了居住这种实用意义之外,还要加一些装饰美,以突出审美意义。尽管不同时代、不同阶层和不同爱好的人,审美的眼光、要求不同,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一点则是相同的。珠光宝气的佩饰表现了华贵的美,“村姑戴野花”表现了质朴自然的美。先民脖子上挂的贝壳,表现了原始的美。立体电影中的逼真形象,表现了现代的美。文化的发展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对象的过程。
写作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它比起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的创造,更多体现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特点和成份。这就使得从事写作的人,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生活素养、知识素养、思想素养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素养。
从写作内容看,许多文章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美的内涵或美的对象。文学作品是审美文体。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戏剧,都以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理趣美为追求的目标和构成的内容。当代出现的许多新文体、交叉文体,多是文学体裁的演变,其中交织了美的思想内涵。报告文学中有强烈的文学色彩,传记文学中有鲜明的人物形象,随笔杂感往往融情理于一体,科幻小说充满了想象,科普小品凝聚着美的情趣与风味。各种文艺评论与艺术论文,涉及到美的分析、评价、鉴赏和研究,自然不乏美的内涵和美的成份。通讯反映特定的人物和事物,同样也反映出美的生活内容。议论文章和说明文章,也在间接地表现美、肯定美、介绍美。孔子认为“里仁为美”。人的道德、良知就是一种美。议论文对正义的传播,本身是对美的传播。说明文介绍的事物,也包含着美的属性和美的价值。
因此,从事写作,“光有思想方面的修养还不够,要有艺术修养”。
学习和研究美学理论。美学理论是从大量的审美现象中总结出来的系统知识,反过来又对实际的审美活动起着指导作用。学习审美理论有助于了解和掌握审美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有助于认识和理解美的本质和美的表现,从而增强审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当然,由于美学是一门高深复杂的理论,非专业的作者不一定都去把经典美学理论和新的美学理论全部读通,而应当有选择有重点地去接收与写作相关的美学理论。例如,从事新闻写作,应当学习一些现代美学常识;从事格律诗词的创作,应当侧重学习一些古代的美学理论;而从事影视文学的写作,则需要接收一些中、外有关的美学理论。
美学理论既包括有关审美的概念、原则,也包括美学史常识、艺术名作常识、作品鉴赏常识等。懂得了有关原理和常识,在分析、欣赏作品时,或者在写作文章时,就能开阔思路,丰富、填补有关材料,从而进入一个较高的艺术境界。例如,我们读到这样一首诗:“你,悬崖上的红杜鹃,/对我莞尔一笑,/却使我心惊胆颤,/我惟恐你掉下来,/在峡谷里粉身碎骨——/美从来都面临着灾难。”这是徐刚《红杜鹃》中的句子。理解这一首诗,应有一点传统美学的常识。我国古诗讲究空灵、深远,讲究“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这首诗体现了传统的审美趣味。只要我们看看民族文化对“红”的赋义,就可以更进一步理解这首诗。“红”在中国文化中是“美”的象征,而“美”在恶势力的摧残下又往往面临不幸。唐人羊士谔有写秋日荷花的诗:“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越女含情已无限,莫教长袖倚阑干。”明人谢榛有咏牡丹诗:“花神莫莫展春残,京洛名家识面难。国色从来有人妒,莫教红袖倚阑干。“后来,曹雪芹写了《红楼梦》,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千红一哭”
、“万艳同悲”的画卷。为什么“红颜”是那么美,而不免出现“命薄”的结局呢?这无疑是恶势力的存在。这样,我们对《红杜鹃》于是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丰富和提高审美情趣。爱美是人的天性。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提高审美素养,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培养审美情趣。一个人如果老是觉得自己周围的一切都很平常,或太无聊,没有什么美可言的话,那么只能是自己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大自然中存在着天然的美。自然风光、天生珍奇、山河名胜、花木草果之中,深含着美的情趣,可以钟灵毓秀,陶冶情怀,启迪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发现。热爱自然和欣赏是人的可贵品质之一。“我爱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词),人在与自然的相互观照之中,将自我情感注入自然,从而获得无穷的精神慰藉。文思和诗思,也就是在这种慰藉中产生的。《文心雕龙》中认为:“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符”。陆游有两句诗说:“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袁枚《随园诗话》中有诗说:“夕阳芳草无情物,解用都为绝妙诗”。水草山花,风雨夕阳,极为平常的生态物化和岁月变迁,都是召唤审美情趣的自由女神。
社会活动中存在着生活的美。我们平常讲的“环境美”、“心灵美”、“行为美”,都是就人的生活而言。人的日常生活、工作、交际等,都可以体现出美的内涵和美的形态。讲话文明,待人接物有礼节,是一种美;助人为乐,团结友善更是一种美。在社会活动中,“真”和“善”都体现着特定的“美”。真诚是美德,善良是美德,辛勤工作、服务社会更是美德。对于一个人来说,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越多,社会活动的范围越大,就越能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审美情趣。
英国哲学家休谟说,提高和改善对各种艺术形式的敏感,“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在一门特定的艺术领域里不断训练,不断观察和鉴赏一种特定类型的美。“各种艺术都是人们创造的美,都是集中、典型、具象化了的美。欣赏和接收人间艺术文化,必然会陶冶性灵,育化情操,提高整体的审美素养。
各种艺术在审美的本质上都有相同之处,而人的艺术感知在心理功能上也有相通之处。所谓“通感”,就是指人的各种感官在感觉过程中有沟通、相似、融合的作用。听音乐,感知到音乐形象后,大脑中会出现画面;看图画,冰天雪地的景象会使人感到发冷;无声的舞蹈会使人感到渺渺的歌调;语言的引导会使人进入一种境界。因此,古今中外的不少文章大家总是对其它艺术有着广泛的兴趣,有的甚至自己精通多门艺术,能达到高水平的艺术造诣。王维写山水诗,作山水画。前人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除了写文章外,还擅长绘画、书法和音乐。姜夔精通音律,把作词和配乐结合起来。海明威自幼喜爱绘画和音乐。写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常要写到色彩、画面、声音、节奏和布局等,多种艺术的感知,对逼真地体现事物特征有极为微妙的作用。至于专门写艺术活动的诗歌、散文以及研究艺术的评论文章,则更需要作者对这门艺术有详细的了解。作者只有具有广泛的艺术爱好和兴趣,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理性与感性作品音乐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